登陆注册
4920200000017

第17章 婴儿时期的教育

卢梭宣扬自然主义教育思想,阐述性善论,认为人性有天赋的自由、理性和良心,顺性发展就可成为善良的人,实现善良的社会。所以,教育应受天性的指引,以培养自然人为目标。自然人的身心调和发达,体魄健康,感觉灵敏,理性清晰,良心畅旺;相反,封建教育造就王公贵人和国家公民,却把人的天性窒息了,使天真纯洁的儿童沦为社会传统的俘虏,失去了善良的本性。

卢梭在本章中论述了婴儿时期的教育,即0—2岁时的教育。他指出,儿童在母亲怀中的时候,没有任何心情,没有任何思想,几乎连感觉也是没有的;甚至觉察不到其自身的存在。因此,教育应从出生开始。他写道:“我们的教育是同我们的生命一起开始的,我们的第一个教师便是我们的保姆。”卢梭认为,婴儿时期教育的重点是身心的养护和锻炼,以保证儿童具有健康的体魄。

教育的意义

卢梭非常重视儿童的教育,他将儿童教育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身体方面的教育;二是心理方面的教育。只有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才是教育的真正意义所在。

对于人类来说,当一个人还在母亲怀中的时候,他便以不同种类的形式接受不同方面的教育。这种教育,在人的一生当中是至关重要的。

当人从母体中来到人间,便有了另外一种形式的教育。可以说,这种教育是同人的生命一道而来的。

我们在此,将这两种教育称为婴儿时期的教育。

对于婴儿时期教育的重要性,我们可以通过草木的例子加以论证。

当我们将一棵幼苗栽到土壤中的时候,我们要每天给它浇水、施肥,为了这棵幼苗能长成参天大树,我们每天把它照顾的无微不至。

对于人类来说,无论一个人生下来有多高多强壮,他的身材、气力,在他没有学会如何使用这些人类工具以前,都是没有用的。

在婴儿时期,无论是人还是运用,他们生来都是软弱而无助的。他们在此时需要后天力量的培养,而这种后天力量便是婴儿教育的重任。

婴儿生来是无意识并且愚昧的,他需要一定的判断力和辨别力,这种力量只有教育能够给予。

教育赐给我们思想、智慧、潜能;教育教会我们如何运用自己的肢体、语言、知识;教育同样地教会我们为人处事,生存之道。在教育中你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也让你从婴儿长成了成人。

三大教育者

卢梭认为,教育的重点是教会人如何生活而不是生存。人类的教育可分为三大类,自然教育、事物教育、人的教育。我们决定不了自然教育,也掌握不了事物教育,而能握住影响人一生的人的教育。

在你一生中,教育或受之于自然,或受之于人,或受之于事物。才能、器官、肢体的发展源于自然的教育;如何利用自己的资源,是父母、老师、社会上人的教育;经验、经历,是事物教育的贡献。

每个人都是这三种教育的结合体,无论三种教育中哪一方面缺失,我们说这个人的教育都是不完善的。因为,三种教育在人的教育中担当的成分是不一样的。

对于我们来说,我们决定不了自然教育,我们只能在某些方面决定事物教育,而我们真正能得到掌控的是人的教育,这还是在一定的条件下。

如果我们把教育看成艺术。那么,一个成品的艺术,就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外加三种教育的共同作用。

教育对我们来说有个难点,即你是把人教育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还是教育成公民?因为,受自然和社会制度的制约,我们不能同时教育成两种人。

人类的教育应当从长远来看,立足于孩子的未来,我们不应只着眼于怎样保护自己的孩子,应教他长大成人后怎样保护自己。

人终归是要死的,不要劳心费力地想让孩子永久的生活,那样的做法是枉然。

教育存在的最重要一点是教会他如何生活,不仅仅是呼吸、生存而是生活、活动。教给他们如何使用器官、感觉、才能,以及一切其他东西。

生活的意义不是生命的长短,而是生活的感受。

人类时期受到制度的束缚,一生下来就被人捆在襁褓里,一死就被人钉在官材里。

自然的教育可以使一个人适合所有一切人的环境。所以,对穷人是不需要什么教育的,因为,他有环境的强迫教育,而富人则需要一定的教育。

由此可见,三大教育对婴儿的健康、成长是多么重要。

爱弥儿便是一个典型受到良好教育影响的人,他的导师给予了这个孩子真正的教育。

对于他的导师而言,爱弥儿需要做的只有一点,就是服从。

对于周围的人而言,就是谁也不要谋略去分开他们师生。因为,他们把彼此一生的命运作为共同奋斗的目标。

为什么周围的老师和学生常常出现以下两种情况:一是老师心不在焉,二是学生不服管教。那是因为,师生之间各人搞各人的一套,各有各的想法。他们之所以在一起是被某种因素所勉强的。学生把老师看作儿童时期遇到的灾难,老师把学生看作沉重的负担。

相反,如果两个师生之间,能够彼此尊重,互相爱护。学生不因和老师学习而感到羞愧;老师不因学生的无知顽皮而感到无耐,那才是一个良好的教育。

儿童到成年时和老师可以成为非常好的朋友,老师乐于尽心竭力,赋予学生种种美德、品行、智慧,到老年时可以享用其利益的基金,那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做为父亲,当上帝赐予他家庭时,他没有任何选择,不应有偏心,无论他的孩子是健康、残废、还是强壮或懦弱,他都应该将他们看成同一个寄存品,平等的对待。

在教育儿童时要习惯于,让他接受新事物,看新东西,这有利于培养他的勇敢。

一次,赫克托向安德里罗马告别,他的孩子看到父亲头盔上飘动的羽饰,吓得哭了起来。

作为父亲的赫克托是这样做的,他把头盔放在地上,逗弄孩子,然后玩弄羽毛叫孩子也来玩弄。最后,如果有人用手去拿赫克托的军器的话,乳母就该把头盔拿起来,一面笑着,一面戴到自己的头上。

我曾锻炼爱弥儿听惯枪声,我就先在短铳里点一个信管,那火焰的闪光会让他感到欣喜,然后我再一步步的教他,直到他将长枪、大炮的射击完成。

当理智使孩子开始感到恐惧的时候,我们就要用习惯的教育使他们振奋,让他们无所畏惧。

就像孩子开始不曾畏惧雷,可当他知道雷能伤人时,便害怕它,这就需要教他们习惯。

生命力的表达

当生命力开始的时候,孩子的世界一切都是空白的。当教育在不知不觉中作用于他时,他的思维、记忆力、想象力开始被激活。于是,孩子有了辨别力、感觉、意识……

生命的起初,记忆力和想象力是静止的。孩子只是通过他的感官,注意周围的东西。

周围的事物对感官起到影响形成感觉,感觉是知识的原料,要想让孩子产生有序的感觉,需要培养孩子的记忆力,记记忆对这些感觉进行排序,供应他的智力。

新生的孩子对周围的一切都是好奇的,什么东西都想去摸一摸、看一看、听一听,特别是将看、听、摸的样子进行比较。

学会了这些基本的办法,他们便会了解物体的冷、热、软、硬、轻、重、大、小、长、短等,并能够感觉出种种性质。

对于孩子来说,他是没有行动观念的。所以,不管物体距他多远,他都会毫无分别的伸手去拿。

因此,应该使孩子常常的走动,让他们感觉到地方的变换。

当孩子的意识能够分辨远近的时候,就要采取另外一种教育的方法,不应随便的抱他们去他们想去的地方。因为,只要他们的感觉没错,他们的行动就要改变,这种改变需要人们注意。

语言的开始

卢梭指出,孩子最初的语言是啼哭,虽然这种语言不是咬清音节发出来的,但那种声音却是抑扬的、响亮的、理解的,教育让孩子发展了最初的语言,形成现有的语言。

为什么孩子常常会啼哭,因为当别人的帮助对于满足、需要成为必要的时候,由于这种需要而产生不舒服的感觉。

在世上有一种自然的共同语言是人人都共有的,这种语言便是孩子们在懂得说话人前的语言。

是我们现有的语言将那种语言代替了,以致我们常常轻视它。

虽然那种语言不是音节发出来的。但是,有抑扬的,响亮的,可以理解的语言效果。

是谁教会孩子现今的语言,是乳母。因为,乳母能听得懂所哺育乳儿说的话,懂得那些吱吱呀呀的字眼是伴随着声调的。

孩子除了具有声语之外,还有一种表现在脸上的手势语。

在孩子的脸上,你随时可以看见像闪电一样的微笑、欲望、恐惧像流星一样划过。

和孩子的眼睛相比,他的面部肌肉是比较灵活的。因为,他们的眼睛常是迟钝的。

所以说,孩子的感觉表现在脸上,感情则表现在目光上。

由于人最初是处于柔弱的状态,他的各项器官尚未发育完善,所以他不能辨别不同的感受,对于一切不如意的事情,在他那都是痛苦的感觉。孩子惟一发泄痛苦的方式便是悲泣和啼哭。

事实上,这些哭声是构成社会秩序这条长长锁链的第一环。

当孩子啼哭,证明他是感到不舒服,不能满足某种需要。对于我们,要找出他的需要加以满足,或者哄哄他,轻轻摇他,唱个歌让他入睡。在他开始的时候所受到的教育就是如此。

有些粗暴的保姆,有时因为孩子啼哭而打他。但事实上,孩子的哭声会更大,像这样年纪的孩子他所有的怨恨、愤怒、失望都在那高昂的哭声中表露出来。

对于孩子那种易于激动和愤怒的性情是需要小心的对待的。

波尔哈维认为,小孩的疾病大部分都是痉挛性的,因为他们的头按比例来说比成人的重,他们的神经系统比成人的散布得广,神经质的人最容易受刺激。

对孩子们来说,仆人会让她们感到恼怒、心烦。所以,他们对孩子的伤害比空气和季候危险一百倍。

如果孩子们表示反抗或愤怒,那一定是孩子们在意志方面受到阻碍而不是事物方面。

这便是为什么生活在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家庭里的孩子,比生活在时时刻刻都干预他行为的家庭,更为结实、自信和勇敢。

在教育孩子的同时,要注意顺从他们的心意和违逆他们的心意之间的差别。

孩子们最初的哭声是一种请求,如果我们不加注意,便会变为一种命令。

由于孩子们最初是比较柔弱的,所以他们起先是依赖,随后才是驾奴和使役。对于这一过程产生的原因,是由我们的服饰决定的。

当孩子不声不响的伸手的时候,是因为孩子不能判断他和东西的距离,他以为他够得到那个东西。

当孩子又哭又闹伸手的时候,而是命令你将东西给他。

两种情况应采取不同的措施,前一种你可以把他想要的东西给他。后一种你就要让他养成不命令别人的习惯。

很明显,当孩子要东西时,我们要将孩子抱到东西面前,让他自己拿,目的是让他明白你的意途。

同类推荐
  • 心灵鸡汤(中学版)

    心灵鸡汤(中学版)

    本书收录了几百则短小精悍的故事,从梦想、坚持、自信、心态、处事等不同方面选材。
  • 老板与老子的对话

    老板与老子的对话

    矛盾之所以是矛盾,就因为斗争性是绝对的,同一性是相对的。在这个前提下,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绝对的,斗争性是相对的。知识经济也即双赢经济,知识的可再生性,使双赢合作成为合作的主导模式,有无不但应当统一,而且可以统一。老子的哲学是对称哲学,即:无和有的对称、有限和无限的对称、静和动的对称、柔和刚的地称、进和退的对称……先人的智慧与现代文明的碰撞会产生新的火花……
  • 易经:中国神秘文化

    易经:中国神秘文化

    《易经:中国神秘文化》也做了周密的考量,最终 选择按照先天八卦的次序,分八个卦宫,分别予以讲 述。在每一卦的结尾处还附上了与之相关的历史故事 。这样可以帮助更多的人轻而易举地读懂周易。
  • 男人,一定要讲逻辑

    男人,一定要讲逻辑

    本书共分九章,内容包括:逻辑是什么、为什么男人更要讲逻辑、逻辑怎么个讲法、控制自己的非理性、理清话语中的概念、怎样的论据才可靠、透过现象看本质、正确严密的推论等。
  • 荣格的智慧:荣格性格哲学解读

    荣格的智慧:荣格性格哲学解读

    性格决定命运,性格改变人生。这已成为世界各国学者的共识。那么,性格与命运之间究竟存在怎样的内在联系呢?荣格经过长期潜心研究,终于破译了“性格决定命运”的密码。为了让广大读者深刻理解“性格”与“命运”的内涵,我们编译了荣格的著作。在本书中,除了展现荣格在心理学领域所表现出来的睿智和人格魅力以外,还全面阐述了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理论及类型理论。
热门推荐
  • EXO双生花孪生花

    EXO双生花孪生花

    诚心制作,望支持,与明星本人无关,谢谢合作本人学生党,周六日大更,望书迷等待是双生,却不同人生,一个是高傲,一个是受尽了苦难的女孩是领养,变得不同。
  • 希拉里成功日记

    希拉里成功日记

    希拉里是一个复杂的矛盾结合体,少有人能真正读懂她,她也不奢求他人的理解。不管外界有怎样的毁誉,都不能妨碍她一心一意地做一件事――追求成功,诠释辉煌。 《希拉里成功日记》为我们揭秘了大人物希拉里的苦乐喜悲,讲述了一段启迪小人物的励志人生。 《希拉里成功日记》由张佳秋编写。
  • 重生桀骜不驯的人生

    重生桀骜不驯的人生

    体会青春的回忆和社会变迁奋斗生活经历,前世孤单叛逆,今生重走人生路,感恩家人亲情,感恩兄弟友情,只为活的精彩。这里没有华丽辞藻,没有美轮美奂的风景,只有重温那份艰辛与苦涩,为了更好的生活,在阳光下的打拼挣扎。
  • 翻译文学研究(王向远著作集第八卷)

    翻译文学研究(王向远著作集第八卷)

    本书收录了《翻译文学导论》与《中国文学翻译九大论争》两部专著。前者是对翻译文学原理构建,后者是对20世纪文学翻译论争的评述与总结。
  • 帝妃劫

    帝妃劫

    她被利欲熏心的舅父强迫过继参选秀女,太后的仙逝,让两个男人走入她的世界。一个是冷酷无情的骄傲帝王,一个是争权失败的悲情王爷,在世人眼里,前者只有朝政,后者只有仇恨。可梁嗣音懵懵懂懂走入了他们的心,她本欲化解兄弟的结,却不料在爱与恨的纠缠中越陷越深。他步步退让,他步步紧逼,面对两份截然不同却纯粹的爱,夹缝中的梁嗣音,该何去何从?而后宫的尔虞我诈、权欲倾轧,永不休止女人间的战争,更让她无奈。树欲静而风不止,从温柔乖顺任人欺侮,到位高权盛不怒自威,这一路,梁嗣音走得步步惊心,步步喋血。
  • 大清后宫生存指南

    大清后宫生存指南

    "你当真以为,看几部诸如《甄嬛传》、《步步惊心》之类的电视剧,就真的了解大清后宫了吗?你以为只要长得清纯点、漂亮点,就可以把皇帝或者这个王爷、那个阿哥迷得死去活来颠倒乾坤了吗?你以为只要皇帝喜欢你,你就能够“独步江湖”,什么也不用担心,什么也不用害怕了吗?你当真以为清朝的这些个皇帝,当真智商不怎么地,任由几个没读过多少书整天张罗着梳妆打扮坑蒙拐骗的女人任意摆布吗?你真的认为以你的情商、智商一定可以在大清后宫这种地方纵横捭阖、步步高升,且安然无恙地终老吗?亲们,看完这本书,再做白日梦!"
  • 好品牌自己会说话

    好品牌自己会说话

    本书共分九章,内容包括深入人心的品牌文化;从细微处看品牌;质量是品牌的DNA;贴心服务让“上帝”更安心;管理是创造无形价值的手等。
  • 紫华夜:梦锦寒霄

    紫华夜:梦锦寒霄

    五万年前,深爱着寒尧上神的神女夜落纤,在助锦寒上神一统天南一万两千里地后,却毅然放弃封神,宁愿步入生死轮回,也不愿再踏入九重天一步。五万年后,魔魂苏醒,生灵涂炭,一场以拯救四海八荒为目的的封神大战被点燃,也点燃了这个乱世的爱恨情仇。当两人再次在这乱世相遇,中间又出现了个九叔......曦越霜:“爷,好久不贱!?”九叔:“大霜,跟我成亲,否则我就把你拖出去糟蹋了!!”曦越霜:“......睡等糟蹋”九叔:“......霜儿,我们不能成亲了。”曦越霜:“为什么??”九叔:“我勒个去,前面妹子倾国倾城啊!!”曦越霜:“.....贱银”
  • 三盏火

    三盏火

    老话说的好:‘半夜路走多,种得遇到鬼。’不管你信不信,信则有、不信则无。我们老王家可不信这套屁话,咱祖宗世代走的便是夜路,就怕遇不上鬼;这鬼是什么?看不见、摸不着,这玩意儿它就藏在人的脑子里,你想它是猪,它便是猪嘛、你想它是狗,它就是狗,若是你把它想成血淋淋、模糊恶心的东西,那就是鬼咯。
  • 菜根谭一日一悟

    菜根谭一日一悟

    《菜根谭》是诞生于明万历年间的一部奇书。在这部书中,洪应明以一位通达人生智慧的成熟之士,用他精微深刻的语言表达出了旷达高远的智识,将儒家的自强不息、佛家的宽忍宏大和道家的超脱玄妙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套回味无穷的入世出世的方法体系,并且以其对于中国几千年来处世哲学与人生智慧的精确总结和有力诠释而历久弥新。虽然已历经数百年的沧桑变幻,却始终让人品味不尽。问世以来,更是得到了“急功近利者服之,可当清凉散;萎靡不振者服之,可当益智膏”的极高评价。为一部集结了中国古代为人处世、修身养性的大智慧大学问的经典著作,《菜根谭》更是给世人带来了无穷的思索和无尽的收获。虽然现代人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