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17200000008

第8章 孤独的童年

大多数人的童年都在快乐和美好中度过,那个阶段的我们无忧无虑,每天只专注着一件事情:快乐。

然而,非常人的李健熙,他的童年却和别人的不一样。童年对于他来说,是一段无比孤独的岁月。在这段岁月中,他离群索居,承受着别人无法想象的孤寂。

寄养生活

1942年1月9日,李健熙出生在韩国庆尚南道的宜宁郡。

南江和洛东江从宜宁郡的东南部穿流而过,让这个历史悠久的地方更加秀丽迷人。

然而,李健熙的童年并不像宜宁郡那样美丽。

李健熙是李秉喆的第七个孩子,在他的上面,有两个哥哥,四个姐姐,后面还有一个妹妹。

作为最小的儿子,李健熙并没有得到来自父母的“优待”。

那个时候,李秉喆的事业才刚刚开始,忙碌的夫妇两个根本无暇照料刚出生的李健熙。无奈,尚在襁褓中的李健熙被送养到祖母家,由祖母来抚养。

远离父母关爱的李健熙在祖母家一待便是四年。

那个时候的他,很少能见到父母。在他幼小的心里感觉唯一疼爱自己的只有年迈的奶奶。每当看到别人家的小孩子在父母的怀中撒娇时,李健熙就会心生疑问:为什么我不能和别的小孩子一样待在爸爸妈妈的身边?为什么我要被送到这里来?是因为他们不喜欢我吗?

想必这是每一个从小就寄养别家的孩子都会问的问题。

在祖母家的这段岁月,李健熙经常想象着自己家的模样,那里大不大?热闹不热闹?祖母常常念叨的我的那些兄弟姐妹们都是什么样的?他们好不好相处?

那个时候的李健熙,总爱趴在门前的桌子上望着远方想着这些问题。在他幼小的心灵深处对于自己爸爸妈妈的那个家有着超越常人的渴求。

1947年,李健熙终于如愿以偿,回到了父母的身边。

回到自己家李健熙感觉很舒服。原来,家里有那么多的人,比祖母家热闹多了。

可是,回到家的李健熙表现得很胆怯。因为不爱说话,年少的其他孩子开始并不喜欢和这位突然出现的家庭成员玩耍。小孩子的世界很简单也很好进入。过了一段时间,自小离开的李健熙融入到了这样的大家庭里。

在李健熙后来的记忆中,那个时候家里的人很多,而房子却很小,一家十几个人挤在一套四居室的屋子里。可是,终于回到父母身边的李健熙并不觉得拥拥挤挤热热闹闹有什么不好。在他看来,他终于可以回到自己的家,终于可以真正地感受到来自家的温暖,这真是莫大的幸福啊!

孤独的留学生涯

在李健熙回到父母身边的这一年,他进入惠花小学读书,开始了自己的求学生涯。

当时,李秉喆的事业还不稳定。李健熙不得不跟随做生意的父亲不停地转换地点。学业刚开始的他就要不断地转学,曾先后从马山转到大邱,再到釜山,一连换了五所小学。因为不停地转学,李健熙的学习基础并不好,也让他在学校里没交到什么固定的朋友。再加上从小远离父母形成的内向性格,使他在同龄人面前显得很沉默。因为这样的一种性格,李健熙在学校里并不讨喜。

父亲李秉喆为了让孩子接受到更好的教育,长大后可以继承他的事业,他先后安排两个儿子留学日本,而他对于小儿子李健熙的学业安排似乎更有深意。

哪怕当时李健熙有多么不舍,父亲固执的决定让幼小的他又一次开始了离家的生活。

可这一次和上一次截然不同!他被固执的父亲安排到了日本留学。

就这样,还在读五年级的李健熙开始了人生第一次的留学生涯。

这远远不同于成年后的留学。年龄尚小的李健熙在日本,没有祖母的关爱,没有家庭的温暖,没有韩国的一切。

这听起来让人很难想象。远离父母远离熟悉的生活环境到异国他乡开始不一样的生活,对于成年人尚且还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更何况是一个年幼的孩子!语言不同,生活习惯不同,尚未独立的小孩子该怎样在这里生活?

可李健熙在日本东京一待就是三年。

虽然,和他同在日本的还有两位哥哥。但是,过大的年龄差距让李健熙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怀和友情。

在日本,孤独的李健熙唯一的伙伴就是狗,当时陪伴他的是一条京巴犬。李健熙喜欢和它交流,向它倾吐心事,和它一同玩。在他看来,狗是最忠诚的朋友,可以陪伴他一生。以至于人生的每个阶段,李健熙对狗都有特殊的感情,只要看到狗他都会想起日本的生活。为此,他还建立了引导犬学校。

对于这段留学日本的生涯,李健熙后来回忆说:“小的时候在日本生活,形成了很内向的性格,那里没有朋友,常常一个人想问题,并且把问题想得很深。在最敏感的年龄,我感受到了民族间的差别以及由此带给我的愤怒和寂寞,还有对父母亲的想念等等,这些感受都是那么的深切自然。”

听完李健熙这段话的人,尤其是离开父母独自生活的孩子估计会深有同感,而那些有孩子的父母们估计会心痛不已。不知道,身为父亲的李秉喆在庆幸自己帮助儿子经历了这段特殊的成长期时,有没有想过幼小儿童在心底的那些伤痛呢?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在日本的这段岁月让李健熙迅速地成长起来。对于人生的颠沛流离、民族间的差别和无法摆脱的孤独寂寞他比谁体会得都深,这也对他的人格塑成起了很大的作用。可当时的他,还是一个孩子。

为了摆脱在日本的这种“奇怪”的感觉,李健熙学会了从电影中寻找乐趣。

那个时候,他只要一有空就会到电影院里看电影。电影院的工作人员经常会看到这个沉默的孩子自己一个人抱着零食在电影院一待就是半天,虽然没有人陪他,但是他看得很是开心。

在日本的这三年里,李健熙看了1300部电影。看电影对当时的李健熙来说最初是为了消磨无聊的时光。可是到后来,他渐渐地发现了看电影的乐趣——可以从电影中了解别人的世界,别人的思想,还可以思考很多人生况味。

他在电影中锻炼自己独特的思考能力和对事物的看法,以至于后来他在发表自己的见解时常常观点独特、语出惊人。

这一特殊的爱好,李健熙至今还在保持。在工作之外的闲暇时间里,他爱做的事情就是看电影。三星集团的员工们都知道,他们有一个爱看电影的会长。

也正是因为李健熙对电影的这份狂爱,三星集团后来还同世界著名导演斯蒂芬·斯皮尔伯格合作拍摄过电影。

除了电影,李健熙还爱看电视纪录片。虽然纪录片要比电影乏味得多,但是在李健熙看来,纪录片更真实,更能带给他内心深处的思考。因为这个爱好,他还被别人戏谑为“电视纪录片狂”。

李健熙坦言说:“电视里放的纪录片我一集都没有错过。赶不上的时候就录下来,有时间再看。我家的电影资料库里就有1000盘这样的录像带。”

被孤立的“外人”

当李健熙在日本读完初中一年级后,父亲李秉喆让他回了韩国。

李秉喆发现从日本回来后的李健熙变了很多,依旧不爱说话。可是,从他偶尔和自己谈话时发表的言论来看,李秉喆知道这个小儿子长大了。他果然没有辜负自己的用心,对此,李秉喆甚感欣慰。他希望,在他的教育下,子女个个都是人中龙凤。

从日本回来后,李健熙到韩国师范大学附中读初中。

终于不用在异国他乡的街道上扮演孤独者的角色了,这对李健熙来说是一件无比开心的事情。

当时的他以为,只要回到韩国,他就不用再自己一个人面对孤独了。可是,回到韩国后生活并没有像他想象的那样。

人生中最重要的成长期在日式度过,他早已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日本的生活习惯。他在不经意间流露的日式的行为习惯和生硬的韩国发音让他在同学们的眼中成了“特别”的人。而他从小就养成的不爱与人接触的孤僻性格,让他在学校中依然没有朋友。

虽然不喜欢孤独,大概也是习惯了孤独,李健熙并没有拉近和同学之间的距离。而在同学的眼中,他是一个奇怪的人,丝毫没有同龄的人的生气,总是显得那么呆板、沉闷。

同学们曾开玩笑说:“如果电闪雷鸣,别人当场就会吓晕,而他会一步一步走回家,第二天早上才会被吓晕。”学生时代性格木讷的李健熙被同学称为“木鸡”。可是,他们中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样一位反应迟钝沉默寡言的“木鸡”同学日后却成就了受世人瞩目的三星集团!

孤寂的童年经历让李健熙比同龄人成熟很多。他深刻体味到家庭温暖对孩子的成长有多么的重要,所以,当他有了自己的孩子的时候,他尽可能多地给予他们最丰满的关爱。

李健熙坦言说:“我没有受过1%的家教。”

可他在心里深深地明白,自己过着与别人不一样的童年就是为了让自己走与别人不一样的人生道路。

同类推荐
  • 震撼中国的100位英雄模范人物

    震撼中国的100位英雄模范人物

    这是一次对英雄事迹的重温,也是一次对烽火年代的回望。所有的重温和回望,都是因为在这些远去的英烈们的身上,深藏着我们民族不可失落的魂魄。阅读他们的故事,从中感受到生命的韧劲与执著;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心灵会得到无数次震撼与洗礼。
  • 老舍的青少年时代

    老舍的青少年时代

    每一个人都有值得自己记忆的童年,都有属于自己价值体系的少年和青年的时代。这是年华方富的时光,它充满细想与追求,它赋予浪漫与神奇。不管它是美好的还是苦楚的,也不管它是多彩的还是平淡的,它是自己生命年轮最重要、最可珍贵的部分,它是人生旅程的起点。
  • 比尔盖茨传

    比尔盖茨传

    本书是根据众多有关比尔·盖茨的传记资料编纂而成。比尔·盖茨,出生于1955年10月28日,与两个姐姐一起在西雅图长大。他们的父亲,是西雅图的律师。盖茨的母亲是学校教师,华盛顿大学的董事。盖茨在很小的时候就显露了在计算机方面的天才,并以自己的远见卓识将这一天才充分地发挥出来。他曾就读于在西雅图的公立小学和私立的湖滨中学。在那里,他发现了他在软件方面的兴趣并且在13岁时开始学习计算机编程。1973年, 盖茨考进了哈佛大学,在那里和现在微软的首席执行官史蒂夫·鲍尔默结成了终生朋友。在哈佛的时候,
  • 李鸿章传:晚清四十年:同治、光绪以来大事记

    李鸿章传:晚清四十年:同治、光绪以来大事记

    李鸿章传由梁启超在李鸿章逝世那年完成。此书一改中国旧式文体记事的写法,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来论述李鸿章的一生。李鸿章作为当时“中国独一无二之代表人”,虽然饱受争议,但梁启超在书中却直面时代大背景,对其做出了中肯的评价,且没有囿于政见和成见,而发出了“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的感慨!作为李鸿章逝世后的第一部传记,梁启超先生的这本书的价值自不待言。为使此书更生动,被更多的人阅读,特将其编译为现代文,并在书中增加了历史图片和相应的注释。此外,还增加了“李鸿章家族世系简表”为附录,使读者通过此书能更深入了解李鸿章及其家族。
  • 明清帝王文治武功全记录

    明清帝王文治武功全记录

    《明清帝王:文治武功全纪录》汇集了从明到清28位皇帝的小传,涵盖了他们的人生轨迹、朝廷政务、后宫生活及得位根由、身死原因,截取他们生平中最得意之事、最失意之事、最痛心之事,历数品评他们的千秋功过,层层揭开他们的身后留下的谜团,以史实为依据,兼涉轶闻、生活。因而,具有史料-陛、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明清帝王的贤愚仁暴、国运的兴衰更迭、政治的清浊荣枯、民生的安乐艰辛,都能给后世以镜鉴。今天我们品读历史,钩沉帝王的史迹,传述他们的轶闻,小而言之,于今之借鉴、增知、休闲,不无裨益;大而言之,个人的修养成长,家庭的维系安顿,处世的进退取予,行事的韬略谋断,也都可以从中受到启迪!
热门推荐
  • 狂妃弃情

    狂妃弃情

    “不过就是一个女人而已,若是她一支舞就能消除两国的紧张,别说是打掉胎儿,就算要她的命,我也会毫不犹豫。”无所谓的话语从窗内传出,透漏着里面的人有多么的不在乎口中的女人。一句话如一把利刃,刺透了窗外的她。清雅的面容,霎时变得惨白如雪,那绝情的话语抹煞了她心底仅剩的一丝奢望。凄然一笑,轻抬衣袖抹掉眼底的浓浓的痛楚与湿润,眼神变得清明如冰,轻移脚步远离了那扇木格子窗。
  • 钓太阳

    钓太阳

    精选14篇优秀童话故事,秉承儿童文学的优美、趣味和纯净,让小读者们在文字阅读的第一步,接触纯正的文学味道,奠定优雅的人生基础。
  • 界皇

    界皇

    少年石锋,右手神枪,左手神鼎,胸藏圣树,身怀炼宝秘术,于西荒边缘小城踏入十荒世界的风暴之中,传奇就此开始。十荒世界,黄金盛世,天才鬼才奇才层出不穷,不朽传说不败神话尽皆登场,神秘炼宝师也来争锋,只为那万古万世的界皇之说……
  • 把最美的时光留在最美的地方

    把最美的时光留在最美的地方

    总有一处风景令你倾心,并为此停下脚步,把最美的时光留在最美的地方。和很多人一样我也希望找到一个可以让我为之停留驻足的地方,有着关于远方的梦想,我一直相信有的人是适合在路上的,然而我们的梦想总是被各种各样的理由所阻挡了,也许当你老了也从未真正的在路上过,仅仅是想过而已。当我老了,儿女问起“世界上最美丽的风景在哪里”的时候,多希望自己能从抽屉里翻出那本旧相册,娓娓讲起记忆犹新的旅途故事……
  • 三国之策御天下

    三国之策御天下

    孙策(175-200),字伯符,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孙坚之子,孙权长兄。东汉末年割据江东一带的军阀,汉末群雄之一,三国时期吴国的奠基者之一。绰号“小霸王”。为继承父亲孙坚的遗业而屈事袁术,并在讨伐割据江东的各军阀的过程中增强自军实力,终于统一江东。后因被刺客淬毒刺伤后身亡,年仅二十六岁。其弟孙权称帝后,追谥他为长沙桓王。
  • 最强特工系统

    最强特工系统

    一个富家子弟遭遇绑架,却意外得到一个来自未来的特工训练系统,从此,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部落法师

    部落法师

    李冥作为建筑学大二的学生,在中德交流年有幸成为十个交换生之一,在挣扎着忍痛离开家人和女朋友,坐上了飞往德国的班机。不成想,噩梦开始,他无意中穿越到了一个原始部落;怀揣着那遥不可及的回家梦,且看他如何在原始的崇拜里,如何一步一步,成为一个法师,圣人。
  • 中外名家性格教育格言与故事

    中外名家性格教育格言与故事

    作为人生的追求者,茫茫人海,关键在于找到属于自己的名家导师,关键在于找到鼓舞自己的名言警句,当然,最关键的是在这些金玉良言的指导下付诸切实的行动。将教育与格言、故事结合起来,这是一种全新的尝试,能够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为此,我们特别编辑了《中外名家教育格言与故事全集》,包括美德、修养、爱国、性格、心理、处世、理想、习惯、言行、成功等方面的教育格言与故事。
  • 机甲三国

    机甲三国

    一样的三国,不一样的画面。“嘿,二爷,你确定你操作的不是高达?”“嘿,吕布贼子,将你胯下的赤兔机甲交出来,否则要你小命。”“喂喂喂,香香童鞋,你的机甲未免有些太暴露了吧——真的让哥哥有些蠢蠢欲动啊。”
  • 星宇枭客

    星宇枭客

    一个超能克隆人的进化史。浩瀚冰冷的星空,是容身之地,也是强者的游乐场,大宇宙,枭客来了!特注:本年度最后一班开往星际的战舰,请收藏搭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