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15100000002

第2章 大唐末时五代出(2)

对于战死的士兵,徐知诰命令下属四处查访,给予其家属三年俸禄的补恤,对于家境贫寒的士兵,他亦是多次赏赐金银。他的这种行为,极大地提高了自己在军中的声望。那是一种无形的财富与权力,并不是虎符或者官印就能够奠定的,这需要一点一滴的积累,才能有厚积薄发的一日。集民心军心与一身的年轻人,已经成为了吴国最引人瞩目的青年才俊,许多怀才不遇的谋士奔走吴国,就是因为声名在外的徐知诰。

这其中,有江左才高八斗的韩熙载,有为日后的南唐创下一朝纲纪的江文蔚,还有常梦锡,李金全,卢文进等风采卓绝的名士或英勇小将。这些人,后来都成为了南唐基石,为这个王朝开创了一片新天地,而他们,也成为了南唐的元老人物。徐知诰对这些前来投奔自己的文臣武将,都是异常优待和珍惜的,他礼贤下士,知人善用,从不拒绝对方的要求。能有"伯乐"如是,身为臣子的,又复何求呢?后来韩熙载曾写诗称颂说:

仆本江北人,今做江南客。

再去江北游,举目无相识。

金风吹我寒,秋月为谁白?

不如归去来,江南有人忆。

--韩熙载?《感怀诗二章奉使中原署馆壁》

谁曾想,当年那些意气风发的少年们,当真能够成就一方霸业,开创一个崭新的王朝。这个梦,徐知诰时常做,却从来不敢奢望那会是真的。功败垂成,古往今来,江河涛涛,有多少英雄就败在这四个字上,他们都距离那个梦想那样近,可是有多少能够梦想成真。他不敢忘深处去想胜利,却知道失败的下场。有太多人,跟着他,压上了生命为赌注,这个筹码太大,他不能输,也输不起,他已经没有退路了,除却继续向前走着。

韶光流逝,似水流年而去。当年鲜衣怒马的年轻人,已经到了"知天命"之年,时机已经足够成熟,而自己也不能够再等待下去。那些忠心耿耿的谋士,早已布好了局,将他推上"众望所归"的位置,不论是朝中,还是在野外的舆论当中。那一年,金陵城开始流传一首民谣:江北杨花作雪飞,江南李树玉团枝。李花结子可怜在,不似杨花了无期。"杨花"暗蕴杨行密家族的杨,而李姓,便是徐知诰日后改名的姓氏,亦是大唐王朝的姓氏。杨花落,李花灼灼其华,预示着杨家的衰落和李氏的兴盛。

如今,一切都已经成熟,江南两岸的百姓,也在期盼着徐知诰的登基为帝。只要能够令他们安居乐业,换一个人来当皇帝也未尝不可。在这样的情况下,徐知诰的即位,似乎已经是"顺势而为"的事情,若是不这样做,反而显得有些矫情。

未久,徐知诰即位,旋即改名李昪,开创了南唐。过往的那些硝烟和风流,属于杨氏和徐家的辉煌,终于被雨打风吹去,属于他们的时代,已经落幕,而属于李昪及其子孙的时代,才刚刚开始。那位从孤儿成为名将、良臣,最后成为一方霸主的李昪,不仅军功卓著,更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

在他的统治下,南唐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兴盛。在这片三千里的富饶国土上,从武义元年到升元七年,他兢兢业业,励精图治,使当时的南唐成为了"十国"中的佼佼者。若是他能够活得再久一些,或许南唐就不会覆灭,历史也就不会是我们如今所看到的这个模样。只是,生命再长,也会有终点。

这位叱咤风云了一生的帝王,时至弥留,依旧放心不下家国大业,紧握着长子李璟的手殷殷嘱咐:汝业守成,宜善交邻国。以保社稷!他是那样牵挂着自己好不容易打下来的一片江山,也牵挂着自己那些孩子们,他们生于安乐,几乎都未曾吃过苦,那些孩子,只要能够守成,就已经是他最大的满足。只可惜,纵使是这样低微的心愿,李昪的子孙后人,也未曾实现。若是黄泉下有英魂,不知他的双目,可曾瞑目。

七夕夜里啼声长

悠悠历史长河中,每个人都是一颗细小的微尘。掂起生命的重量,于个人记忆是载不动的俗世情愁,于变幻时空却是眨眼间的红尘梦醒。

从出生到死亡,芸芸众生都在自己的故事王国中沉沉浮浮。最后这些故事,被历史这张残酷的筛子抛去了大多数,只留下了几段佳话,几声叹息。

南唐升元元年,东方国度最浪漫的七夕夜里,空气温暖,草木飘香。天上搭起鹊桥,牛郎与织女含泪相见。人间张灯结彩,善男与信女诚意祈祷。一位浪漫的皇帝也在此时睁开了望向这世界的第一眼。

彼时,古城金陵热闹喧嚣。在高高的王府高墙之后,在富丽堂皇的宅院之中,在忙忙碌碌的仆人之间,一个男婴瓜熟蒂落,发出一阵清脆激越的婴啼。夜未央,烟火正艳,他寻着了最浪漫的时间点,忘了前世,款款走向今生。

这个小小的婴儿,就是吴王李景通的第六个儿子,千古词坛的"南面王",也是后来的南唐亡国君主李煜。

吴王李景通,正是李知浩嫡长子的身份,李知浩此时虽然还没有称帝,但以天下兵马大元帅身份坐镇金陵的他,在事实上已经掌握了朝政。而按照帝王家千古信奉的嫡长子继承制,李景通是想当然的未来皇储。

除了身份上的根壮苗红,历史也赋予其一个神秘的传说。据说李知浩曾经在一日午睡时,梦见飞龙从天而降,它遍身金鳞,喷着云雾,由升元殿的西楹直奔大殿破窗而入。醒来后,李知浩感到这像是某种神秘的预示,便派身边的人前去查看。不久,侍卫回禀,在盛元殿中看见了皇长子李景通,正倚着西楹仰望雕梁画栋。

这种巧合让李知浩陷入深思,所谓"天子",就是上天指定的金龙化身,莫非这梦中的征兆,就是要授传天意吗。思前想后,李知浩决定在未来要顺从上天的安排,将天下传给长子景通。

再说七月初七这天,李景通正在书房挑灯夜读,忽听房外脚步忙乱,这时清脆的敲门声响起,一个侍女疾步进来,用激动的语气禀报:"恭喜王爷又得一贵子!夫人请您拨冗为新生儿命名。"

李景通闻言喜形于色,连忙发下手中的书本,激动地站起身来。虽然这已经是他的第六个儿子,但是为人父的喜悦还是满满地溢在心间。他轻捻胡须,微笑望着那侍女,说:"此乃大喜讯,府内又添男丁。赶快回去侍候好夫人的身子。名字待我斟酌后奏请父亲。"

侍女应了一声,连忙转身告退。李景通望向窗外的月亮,感觉它也心意相通地望着自己,并轻轻为他唱起了一首银色的歌。他背着手,在书房里来回踱步,窗外的月光与窗内的烛光遥遥呼应,把他的美丽心情投在墙壁上。

良久,这个认真的父亲忽然眉头舒展,喃喃自语:"今宵适乃七夕佳节,吾儿在此吉日良辰降生,为父祝愿他终生幸福,诸事如意,就为他命名"从嘉",让他一切从"嘉"吧。"在父亲的祝福下,在所有人的呵护中,从嘉离开了母亲温暖的堡垒,来到这世间。

从嘉的故事有个传奇的开篇,不仅关乎降生时间。当家人们相继抱起这个可爱的初生儿,细细端详起来时,才发现他竟是天生异相。天庭饱满,双颊丰腴,前面两颗门牙合二为一,其中一只眼睛有两颗瞳仁。

在古代的玄学中,从嘉的面相正是"骈齿重瞳",是世间稀有的贵人相。在旧史书的记载中,周朝的周武王便是如此,还有那勇猛非凡的项羽霸王,难怪人人皆道这是非凡之相。李府上下,到处洋溢着喜气。也因为如此,从嘉字又为重光。

这时候谁也不曾想到,似乎有着双瞳的男子,都有着悲惨的结局,项羽是这样,李煜也是这样,最终被迫服毒自尽。他的死和他的一生,都是那么悲壮。

从嘉的"骈齿重瞳"很快传成了佳话,人人都言这是天命之所向。李知浩得知后十分欢喜,家里不仅人丁兴旺,又沾了吉利的喜气,这让他更加坚定了登上皇位的信心。从嘉出生3个月后,李知浩毅然逼迫吴王退位,自己如愿以偿登上了皇帝宝座。

李知浩登基后提倡节俭。但是李府终究从王府一跃成为皇家宅院,从嘉有了世上最好的锦衣玉食,连奶娘和丫鬟都经过了精挑细选。他的童年,是在精心的呵护下开始的,是在世人的艳羡目光下度过的。

骈齿重瞳的样貌已经让从嘉备受重视,虽然他只是父亲的第六个儿子,谈不上继位的机会,但仍有人暗地里认为,那是冥冥中的命定。

从嘉从小聪明懂事,尤其对诗文颇有天赋。7岁时,就能对着皇帝爷爷,背诵曹植的《燕歌行》。更惊人的是,他不仅能够背诵,同时也能理解其中的深意,李知浩对这个孙子愈发宠爱有加。

也就在从嘉跨进人生第七个年头的这一年,他成长的家庭发生了巨变,二月,祖父李知浩病逝,父亲李景通继位,是为中主,改元为保大元年。

从嘉与五个哥哥一起摇身变为皇子,可这不是美丽故事的开端,却是悲伤故事的序曲。生在帝王家的无奈叹息开始呼出,刻在青花瓷上的前尘往事渐渐浮现。

词臣家风文学梦

李煜,字从嘉。记起这个名字,人们往往会一声长叹。就算只是粗通文墨的人,也知道那是历史上的南唐后主,善琴棋书画,奈何错生了帝王家。人们总是用"错生"这样一个词形容他的一生和命运,然而李煜的一生,难道当真只是一场错,惹来万般怜惜沧桑。

一切,都有可以追溯的渊源。如果李煜不曾诞生在这样的家庭中,就不会有这样的际遇,也不会有机会接受那么好的教育,更不会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或许,我们的文坛上,就少了这样一位举足轻重的词人,也少了一位可悲,可叹,却也可敬的君王。出生于帝王家,是李煜的不幸,亦是他的幸运,爱恨不过一念之差,幸或不幸,也只是一线之隔。

记得李煜的父亲李璟,亦是一位文采风流的皇帝,只不过南唐未曾灭亡在他手中,他在史书上,在人们的记忆中,更多地是以"李煜的父亲"这样的身份现身。其实李璟的词也写得极好,清雅温和,颇有文人之风。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李璟?《浣溪沙》

这首被传诵得最多的词,比起儿子李煜的作品,也不见得逊色多少。李氏家族,一向都是极富有文学气息的。而南唐温润的气候,或许更多地柔润了这个家庭。不仅父亲李璟文学修养深厚,祖父李昪亦是善于诗词。在这样的家庭出生,孩子要么成为八面玲珑的政客,要么会成为温柔清秀的文人。显然,李煜成为了后者。

从嘉是李璟的第六个儿子,也就是说,他的上头还有五个哥哥。在李璟登基为帝之后,六个孩子都成为了皇子龙裔,地位也越发尊贵。然而,这种变化,并没有给年幼的从嘉带来多大的欢喜,他更希望自己能够成为街市里一个普通的孩子,可以清贫,却团结而欢乐,挨打了有哥哥为自己出头,受伤了也有父亲柔声安慰。可他知道,那触手可及的梦,实际上是遥不可及的。他是南唐君王的儿子,不管是谁见到他,都会毕恭毕敬地唤一声"六皇子"。

他尊贵的血统,异于常人的重瞳,招致了最初的祸端--那源于他的兄长,李璟的长子弘冀。年长从嘉六岁的弘冀,十六岁就被父亲封为燕王,那是一个极其难以捉摸的人。沉默寡言的背后隐藏着极深的城府,并且能够当机立断,心狠手辣,某些时刻,像极了祖父李昪。温和的父亲李璟,并不特别喜欢这位长子,虽然他战功卓著,为南唐江山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但弘冀一意孤行,狠毒凶残的性格,却是李璟最为厌恶的。

为了确保自己的皇位,弘冀甚至毒死了自己的三叔,也就是晋王李景遂。起因不过是李璟有一次无意中提起自己打算将皇位传给晋王,弘冀就生生毒死了他。这桩血案,最终成为了宫廷秘闻,被掩埋在风沙里,多年后,血迹都已经干涸,然而却在当年还是个孩童的李煜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

他是那样恐惧着那个手段残忍的长兄,又是那样明白,这位兄长在除去三叔之后,已经再也没有挽回的机会。他渴望的父慈子孝其乐融融的家庭,已经成为了一个泡影。他只能将自己隐匿在文学的身后,沉溺在所谓的"靡靡之音"里,用弘冀素来不以为然的事物,来掩饰自己--他不过是一个除了文墨一无所长的幼弟,那些朝廷上的风云变幻,他不关心,也不愿意关心。

渐渐地,那个被祖父和父亲曾寄予厚望的少年,变成了一个默默无闻,甘于寂寞的男子。他生活在一片离政治十分遥远的天地里,心平气和地写着自己的词,悄无声息地作着自己的画。他最喜欢的不是金碧辉煌的享受,他更愿意安静地徜徉在萧萧的竹林里,听细雨打落,看碧叶飘零。皇室的阴谋诡计,同这个少年再无关系,他只求有一日,悄然归隐。那时,李煜将自己的号改为钟隐,别号莲峰居士。分明可以惊才绝艳的少年,却过早地心如死水。

都说孤寂难熬。可之于从嘉而言,那是上苍给自己最好的礼物,他可以在孤寂里,细细地聆听年华流逝的声音,默默地享受时光的静谧和美好,这种欢愉时刻,是父王无法了解的,也是弘冀终其一生都无法体味的。他渴望着天大地大,自己能够驾一叶扁舟,任江水自流,远遁红尘,悄然归隐。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晚唐的李义山是这样写下的,他追逐着这样安静的生活方式,殊不知,那也是遥不可及的泡影。

这种生活,或许在刚开始的时候,文学不过是李煜掩饰自己的一张面具,然后时光渐长,文学却变成了他的情之所种。他开始,深刻地爱上了它,最终也以它永远地留在了历史之上,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之中。

浪花有意千里雪,桃李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身,世上如侬有几人。

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李煜?《渔夫》

这是李煜在内供奉卫贤所作的《春江钓叟图》上的题词,看得出,他是何等羡慕那样的生活。平凡,自由,来去自如,除却生与死,没有什么能够控制脚步的方向。他也只是,想做一位小小的钓鱼翁,哪怕风餐露宿,哪怕跋涉千山与万水,只要能够恣意驰骋于碧涛雪浪里,顺春风漂泊,任明月冷落,喝一口劣质的酒,唱一曲跑调的歌。

除却诗词,李煜的书画亦是双绝。他的书法初临柳公权,继而临欧阳询等人,然而他最喜欢和尊崇的还是晋时卫夫人的书法,受她的影响也是最深。总体上而言,李煜的书法是博采众家之长,糅合万端变化而自成一脉的,后来这种字体被称为"金错刀",以瘦硬,风骨俊朗见长。后人形容这种字体"大字如截竹木,小字如聚针钉"。只是可惜的是,在千年流转的时光中,从嘉的书法,早已失传,他的墨宝,也散失无踪,后人已经无法再看到"金错刀"卓绝的风采,正如无法看到他的悲伤痛苦,欢乐忧愁。

从嘉的画,也并非凡品。如同他的书法,他的画亦是清瘦绝伦,遒劲沧桑,这种画法被称为"铁钩锁",意为生冷瘦硬,又别有韵味。其实他能够入画的事物并不拘于一格,不管是人物还是山水,都能够称为他笔下栩栩如生的景象。只是这些笔墨丹青,有的在南唐灭亡时被他自己付之一炬,有的则流散在浩瀚的时光里。实为憾事。

最初的从嘉,选择了那样一条隐晦的归隐之路,他以为,自己或许就要如此了断一生了,当一个闲散逍遥的王爷,偶尔同两三墨客济济一堂,痛饮长歌。其实这样,也未尝不好。至少他可以安然终老,纵使国破家亡,他也不会被背负上"亡国之君"的罪名。他是在很久之后,才知道,原来自己一生之中,最无忧无虑的时光,就是那如同沉水的少年时。

同类推荐
  • 拜伦 安徒生(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拜伦 安徒生(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本书为“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之一,对英国著名诗人拜伦和丹麦著名作家安徒生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进行了详细而生动的描述,尤其探究了中外名人之所以成功的主客观因素,对成长中的青少年大有裨益。
  • 一个老兵的故事

    一个老兵的故事

    他与豆豆是好朋友,每次回来都给豆豆带些好吃的,讲战斗故事,讲革命道理。一群由一个老兵任班长,九个男兵,一个女兵,训导员五人,连长一人。
  • 纵横捭合的外交家(2)

    纵横捭合的外交家(2)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大唐灵州镇将

    大唐灵州镇将

    本书是有关唐代镇守边关灵州的大将的传记正文分60章记述了较有影响的60位大将。
  • 中国二十帝王另类生活扫描

    中国二十帝王另类生活扫描

    本书是一部从历史学的角度解读中国古代二十位帝王的“另类”行为的通俗性读物。在古代中国,帝王拥有至高无上的特权,正是种种特权渲染了他们的另类行为。每一位帝王的另类行为背后都有着复杂而真实的历史背景。他们的另类举止,既是荒诞的,也是真实的。帝王的另类举止,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性丑恶的一面在作怪,没有了约束与抑制,私欲就会迅速膨胀,残暴、虚荣、好奇、猎奇等就会应运而生。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有对权力加强监督和约束机制,才能有效地避免权力的滥用,防止私欲的膨胀。这些帝王的人生经历所揭示的历史教训,足以警示后人。
热门推荐
  • 熟男向左 熟女向右

    熟男向左 熟女向右

    熟,代表这饱满和成长的完成。以熟男形容男女,则有着不同的意味,它代表的是成功,也是转型的转折点。在达到社会认可的地位之后,熟男该如何应对在金钱和地位都充足后带来的情色、权柄、贪欲的诱惑?熟女又该如何在以色示人时期结束后展现自己别样的魅力?
  • 再也回不去的流年

    再也回不去的流年

    夏天在天空当中匆忙绽放,阳光引来了最繁盛的季节。他在她身边悄然走过,于是杂草开出了艳丽的花朵。她在他身后安静的等候,落日不知何时已然来至。在时间的洪流当中,奏响最动人的旋律。那一个个敲在心脏之上的音符,织成了许多无法忘却的零碎片段。那个城市从来不曾衰老,它站在回忆当中,眺望着面目全非的我们,留下的只是寂寞与孤独的背影。看,夜晚天空之中,闪耀的繁星,似是对我们最真诚的召唤。(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鬼骨师

    鬼骨师

    一个看上去浑浑噩噩的小保安,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总是出现在街头巷尾,抓邪灵,捉恶鬼,惩奸人,锄妖孽,无论是人间道,鬼道,妖道,还是恶魔道,手提三尺龙吟,唱着巫师秘语,做最后一位鬼骨师应做的一切。你有未了的心愿吗,那就去找鬼骨师,你有憎恨的人吗,也去找鬼骨师。你失恋了吗?可以找鬼骨师,前提是你是女人,并且是如花似玉的美人!
  • 龙神天下之龙脉相成

    龙神天下之龙脉相成

    远古东方大陆,魔族肆虐,妄图毁灭天地掌控宇宙,龙族与召唤师齐心协力,苦战死守,只为能够重整东方大陆,战争没有绝对的胜利者,但龙族告诉我们,真正的是胜利者在于拥有一颗正义的心的人,邪不胜正,大陆最终斩邪除恶,以示天地。
  • 王妃略嚣张

    王妃略嚣张

    她是伪嫡女,嫁入王府家,爹娘不疼王爷不爱,却很嚣张。不知道那来的自信,就那么任性。九五之尊前,她敢出言不逊。两国交战万马齐喑,她可铩羽三千。万丈悬崖前,她敢说跳就跳。别问她为什么她这么嚣张,她穿越来滴~“月沫,我已经休了你了,我的事情与你无关!”百里煜怒吼。“你休了我没关系啊,我再娶你不就好了。”月沫微笑。“……”
  • 飘向未来

    飘向未来

    只有站起来,才能仰望更加广阔的星空。只有走出去,才能触碰更加遥远得未来。幻想、能力、武技……在能够将自己的后背交给队友的时候,才能够真正的立足于世界的巅峰。优于别的原因这本书暂时停止,存稿会陆续发上的。
  • 我的青春嗨起来

    我的青春嗨起来

    青春是青涩的果实,友谊是宝贵的财富,好好珍惜吧!
  • 元徵宫词

    元徵宫词

    宫商角徵羽,人生如曲。缘起幻灭,生不知死,不过是贪恋无限。爱与救赎,用一生来解答。大将军奉旨为皇帝广选民间美女,目测其中一只味道不错,经过仔细的烹调之后,十分满意,于是“嗷呜”一口吞下肚中,冷面铁血大将军VS呆萌平民女。
  • 首长秘书

    首长秘书

    《首长秘书》是作家于卓继《红色关系》、《挂职干部》后又一部长篇力作。小说围绕一位年轻的副部长的贴身秘书以其独到的悟性与灵性,在官场上躲险避难,从容走完了一段微妙的秘书生涯,成功置换身份后,带着到手的权力与无形的压力从北京走出来,步人一家大部委直属的局级单位任常务副局长。小说通过官场人物的喜怒哀乐、人性裂变、情爱婚恋、命运沉浮、欲望颠覆、权力诱惑、财色贿赂等打开了一扇扇神秘的机关生态之门,从不同视角窥探官场人物在利益与责任、游戏与信任、索取与给予、拆台与补戏、意外与制造等问题上引发的内心碰撞、权力失衡。
  • 嫡女不好惹:大明小医妃

    嫡女不好惹:大明小医妃

    她是21世纪中医学骄子,却因外出采摘草药时不慎坠落悬崖,而穿越成相府懦弱嫡女。他是大明福王殿下,外表风华绝代人畜无害,实则腹黑霸道睿智多谋。一道突如其来的圣旨,让她成为他的待嫁王妃。一个不情,一个不愿,在彼此之间相互指摘互相怨怼的过程中,两人又将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且看她圆滑懒女与腹黑王爷之间,如何打破相看两相厌的死局,上演一出倾世间、牵君心的好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