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长的队伍,夹杂着骡马、大车、火炮……潮水般地向前急涌。队伍越走越快了。
这是华北第8纵队第23旅第68团,正在随纵队急驰北上。
团参谋长张振川望着急速行进的部队,转过头去对曾绍东团长说:“这一口气走了120里,距新保安还有210里,按指定时间赶到没问题!”
团长用眼睛扫视了一下部队,诙谐地说:“走路对我们来说,早已成了张飞吃豆芽———小菜!”
是啊,走路确实是我们的老传统,我们有多少次胜利都是靠走路取得的。我们的英雄部队能打善走,战士们在长期的实战和艰苦的训练中,硬是把自己练成了“飞毛腿”、“铁脚将军”。
这时,突然传来消息,敌第35军由张家口返回北平途中,被我友军阻击在新保安地区,现在正拼死突围,妄图与前来接应的第104军会合。上级要求第23旅第68团,立即以强行军的速度,在一天内赶到新保安,协同友军包围第35军于新保安城内。
“一天130里。部队已经进行了一天一夜的急行军,现在还没吃早饭。”团参谋长说。
团长沉思了一下,说:“是啊,两天的路程一天走完,困难是不小!”
但是,这是命令,这是关系到整个全局的任务,一定要坚决完成,不容许有任何迟疑。
部队几乎是一溜小跑。来不及做饭,战士们就一把一把地嚼生小米。此时,虽是朔风呼啸,气温在零下20多度,但每个人的棉袄都冒着热气。
干部战士互相争着替身体弱的同志扛东西,不少人扛上了双枪,也有扛3支枪的。曾荣获过“体力思想互助模范干部”称号的排长赵印,双肩扛着4支枪不算,背上还背着两个背包。
经过高速行军,第68团准时抢占了新保安城北的八宝山。
八宝山距新保安8里路,这里居高临下,站在山坡上,新保安城内的活动一目了然。
新保安是平绥路上下花园和沙城(今怀来)中间的一座城堡。北依八宝山,南靠洋河,地势低下,城堡像在锅底一样。城墙均系砖砌,高约9米,相当坚固。城内街道整齐宽阔,东西长,南北短,住有1000多户人家。城外周围有外壕,沿东北方向约4里有新保安车站。这是个兵家必争之地。古书记载:“自古军家争此地,长驱直捣控幽燕。”
自从赶到新保安那天起,第68团的领导就整天忙得不可开交。一份份决心书、请战书,像雪片似地飞到团指挥所,请求担任突击任务的电话昼夜不停。
开始,上级给第68团的任务是:坚决围住敌人,不准敌人逃跑,做好攻击准备。可是一天一天过去了,敌人不逃跑,我们也不攻击。一些急性的同志坐不住了,整天跟在团领导身后嚷嚷:“天天像猫瞅耗子似的,光看着,不叫打,这叫啥仗?”正在这时,曾团长和张夏海政委从纵队开会回来了。张政委根据上级的部署,结合部队的反映,特地在全团连以上干部会议上讲了一次话。张政委说:“……现在,东北野战军正日夜兼程。所以,我们对眼前的敌人,像猫瞅耗子似的,光看着不打,这有一个争取时间的目的,等待东北野战军入关,完成对平津的包围。”
“这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战略部署啊!看来,又一个伟大的战役就要打响了!”大家脑子里的疑惑一下子都消散了。
接着,曾团长又向大家提出:对眼下这个“王牌军”,我们不仅要围住它,不让它跑掉,而且还要消灭它。要完成这个艰巨任务,必须做好充分准备,要抓紧战前的一切时间练兵和抢修工事,保证打好这一仗。
通过反复勘察敌情、地形,第68团将突破口选择在城西北角向东的第一个墩台。
选好突破口后的当天晚上,就对敌进行火力侦察。团里确定由张参谋长带领1营组织火力侦察。
1营营长刘庆兴是个老同志,在这方面有不少经验。他接受任务后,为摸清敌人的火力点,想了很多好点子。比如,用夜袭的办法,用木棍挑羊皮袄的办法,故意暴露目标,引诱敌人暴露火力,查清敌人的防御火力配系,特别是查清敌在城墙突出部的暗火力点。他边侦察,边判断,边记录。事后证明,一营掌握的敌火力点基本上是准确的。
在此基础上,第68团又组织爆破队。张参谋长和曾团长深入到各连,精心挑选精干的有实战经验的爆破手,组成了以2连为主,其他连战士参加的36人爆破队。爆破队组成后,进行了短期有效的临战演习。2连6班副班长徐学顺,一次又一次地练习动作,反复地计算从出发地点到敌城堡的时间。爆破队员们的情绪十分高涨,你挑战,我应战,纷纷表示:
要在战斗中为人民立功,当爆破英雄。
在爆破队演习的同时,部队热火朝天地抢修工事。
塞外的12月,到处是白茫茫的积雪,气温经常在零下20多度。地冻得梆梆硬,镐头刨下去一蹦老高,一镐只能刨一个拳头大小的小窝窝,刨不上几下,手就被震出一道道血口。但大家克服困难,只几天的功夫,就挖出了能并肩走两个人的交叉交通沟,有的一直通到距城墙只有三四十米远的地方。
困兽犹斗,穷凶极恶的敌人不时地向第68团阵地打炮。
一天中午,张参谋长从望远镜里,发现在城西北角城墙的垛子上,有许多望远镜光,便对身旁的迫击炮连副连长李英说:“瞄准那个垛子,给他一炮,一定要打到垛子上面!”
李英不慌不忙,从战士手中接过1发炮弹,送进了炮膛。“轰”的一声巨响,只见炮弹出膛,弹头弯曲飘忽而去,一个隐隐的黑点从高空骤下。少顷,火光一闪,“哐”,炮弹正好在城墙的垛子上爆炸了,掀起一股浓烟。
“打得好!”张参谋长不禁喊了起来。
后来了解到,这发炮弹炸死了正在城墙上观察的敌第101师少将副师长常效伟。我们的神炮手给敌人吃了一颗要命丸。
12月22日早晨7时,我军向新保安发起了总攻。
第68团选择城西北角为突破方向,这里是敌第101师第303团的防区,敌人防守严密。第68团的爆破队连续派出的爆破组,刚一接近地堡,就遭到敌人暗火力点的袭击。看到战士一个个倒下去,同志们肺都气炸了。团首长压制住内心的怒火,镇定、沉着地观察着,发现倒下去的同志,都是被来自侧面的子弹打倒的。张参谋长马上命令轻机枪封锁侧面敌人的火力点,同时让1营营长刘庆兴继续组织爆破。
这时,张参谋长忽然看到,冲在最前面的2连6班副班长徐学顺,边跑边拉着了炸药包上的导火索,导火索像燃烧着的鞭炮捻子,在他的腋下散出星星点点的火花。他要干什么?大家都眼睁睁地望着他。开始,敌人的阻击火力打得很猛,可后来突然枪声停了,原来他们被徐学顺的这种英雄行为惊呆了。
敌人预感到末日来临,扔下机枪,掉头就跑。就在这一瞬间,徐学顺冲到城堡边,把导火索即将燃尽的炸药包塞了过去。只见他就地一滚,滚进了护城河里。
“轰”的一声巨响,天崩地裂,一团火花冲上半空。徐学顺送上去的炸药包,连同原先的二十几捆炸药包一起爆炸了。
浓烟散后,城堡出现了一个大口子,突击队长陈志胜举起大旗,高喊:“同志们,冲啊!为人民立功的时候到了!”部队像一把尖刀,直插突破口。
大家惦记着徐学顺,急忙打发卫生员到护城河里找他。徐学势伤势不重,只是被爆炸声浪震昏了。
战斗结束后,他被评为爆破英雄。后来参加了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光荣地见到了毛主席。
1营、2营抵达城内,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巷战。第35军不愧为傅作义的“王牌”,全部机械化,街道上停满了汽车、火炮,但此时它们不仅不能发挥任何作用,反倒成了敌人的障碍。相反,第68团利用这些隐蔽物,步步向敌人纵深发展。
为了迅速割裂敌纵深防御体系,各个击破,第68团首长令1营利用各种隐蔽物沿大街进攻,从正面吸引敌人;令2营穿插到街道两旁的各个小巷,用挖墙凿洞、逐巷逐房跃进的办法,把敌人的防御体系一块一块地打乱。部队打得非常顽强灵巧。2营营长张文祥带领4连顺利地捣开敌人两个房院,打掉了敌人的一个营部指挥所。
敌人在第68团的打击下,很快溃乱了,像一群无头苍蝇四处乱撞。有的躲在房子里,有的在汽车下面负隅顽抗。
这时,城堡四周均被我军突破,清脆的枪炮声,激昂的冲锋号声,响彻天空。我军像浪潮似地涌进城内,对敌人的包围圈越缩越小了。
第68团乘势开展敌前喊话:“缴枪吧,别给蒋介石卖命了!”一部分刚解放的战士也现身说法:“弟兄们,我是几小时前从35军过来的。咱们都是穷人,命是自己的,枪是老蒋的。别拼命啦,快投降吧,这边宽待俘虏。”很快,敌人像羊群一样,一群一群地当了俘虏,仅第68团就俘虏了1000多人。经过11个小时的激战,敌第35军全部被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