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07100000023

第23章 六月 不断清零——华为的人才观(2)

对于人才,任正非更看重的是专才,而不是通才。他认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很多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都是在自己的领域里面不断追求才成功的,他们不是杂家,而是专家。因此他希望华为员工“干一行,专一行”,这样才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成绩。

有一次,任正非随便走到一个华为的实验室,问一个工作人员(是哪个实验室并不重要,他认为这是一种普遍的思维现象):老产品的不断优化和对新产品的开发,你更喜欢哪一种?那个工作人员说,当然喜欢新东西越多越好,将来离开华为后,还好就业。任正非严肃地说:“专家专家,懂一点叫专家,懂得很多叫什么专家呢?为什么会出现专家的名词呢?就是因为人的生命有限,只可能懂得一点,就在这一点上,窄频带、高振幅,这就是研发体系。但是中试体系为什么叫宽频带、窄振幅?这是因为那些开发人员的年纪比你们大一点,经验积累多一点。”

任正非告诉那个员工,在华为公司工作,就相当于在给一条铁轨上的一段枕木钉道钉,如果到微软,普通员工连钉道钉的工作机会都没有。因为微软分工更细,还得做频带更窄、更细的工作。简直就是0、1、0、1……的累加,这样虽然变得更无聊,但会更专业化。那个员工如果到微软更找不到多少新起点了。

联系创新和认识论来看,任正非认为要以有利于核心竞争力,包括个人成长的核心竞争力为基础。在他看来,在自己的领域里面做出成绩,就是提高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行动指南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要求越来越强,因此,21世纪需要的是专才,而不是通才。从企业的角度看,只有每个员工都不断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都成为专家,企业才有可能具备核心竞争力。

6月9日

人力资本增值大于财务资本增值

1996年最突出的是开始了各种干部考核制度的试行。全面地开展“大比武”,创造优秀人物脱颖而出的大环境,对劳动态度、敬业精神、责任心、团结合作进行了大规模的评比,用物质文明的手段促进精神文明的发展。《华为基本法》关于人力资本的增值大于财务资本增值的观点得到了认同。

摘自《自强不息,荣辱与共,促进管理的进步》

背景分析

华为所服务的领域属于高科技领域,专业性强,这样的行业最大的特点是人才对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非常显著,人才是这样的企业的最大资本。华为强调人力资本不断增值的目标优先于财务资本增值的目标,但人力资本的增值靠的不是炒作,而是靠有组织的学习。

所谓人力资本增值大于财务资本增值,一定意义上,可以解释为对人力资本的投入比例,要超过在公司盈利等方面的投入。在人力资源方面,华为的投入可谓大手笔。

2004年元旦前,广州大学敲定在大学选修课程中设置关于华为产品的相关课程,由华为免费提供价值200万~300万元的产品设备,学生通过选修相应的课程,可以更加直接地了解到华为的通信产品。作为回报条件,毕业时,华为的合作公司可以从中挑选相应的合格者。这是华为培养后备军的一个途径。这样的培训,每个人的成本接近1万元,而这样规模的培训华为每年都要进行成千上万项。不完全统计,华为每年在员工培训上的支出就有上亿元之巨。

行动指南

人才是企业最大的资产。

6月10日

能力的管理

人才是企业的财富,技术是企业的财富,市场资源是企业的财富……而最大的财富是对人的能力的管理,这才是真正的财富。

摘自《自强不息,荣辱与共,促进管理的进步》

公司1997年管理力度最大的是对人的管理,它的重担落在了全体干部的身上。人力资源委员会要充分调动各级行政部门的力量,深化考核评价体系。我们要用两三年时间理顺公司的内部关系,建立起科学合理、充满力量的内部动力机制。要培养造就一大批高中级干部,形成华为的核心力量。公司将在人力资源管理部建立荣誉部,在人力资源委员会建立纪律检查领导小组。让一批最有培养前途的干部和现职主官参加纪律检查,这是对高中级干部是否敢于坚持原则、敢于管理进行检验的一块试金石。要加强公司的廉政建设,这是攸关公司生死的问题,要坚决提倡廉洁奉公的作风,要加强管理干部的年度审计。

摘自《自强不息,荣辱与共,促进管理的进步》

背景分析

随着新经济时代的来临,很多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在实践中都面临着同样的困惑:人力资源管理是以员工的能力为核心,还是像以前一样以职位为核心?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彭剑锋教授认为,二者同等重要,企业应结合实践,运用新的理念、思路、方法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建立一套“基于能力与职位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华为董事长孙亚芳在1997年感慨道:“在管理过程中,我们正逐步地抛弃单纯的感性管理,逐步地转入理性管理,在市场部将会涌现出一大批职业经理人。”在对人的能力的管理方面,华为显然是逐渐由感性管理向理性管理过渡。华为逐渐建立了以能力定报酬和待遇,能力与职位挂钩的绩效考核制度。在任正非看来,人的能力也是一笔财富。

行动指南

人的能力能够创造财富,而对人的能力的良好管理也是一笔财富。

6月11日

进步

人力资源在考评上有了积极的进步。规范化的任职资格评价与审查,职能工资体系的建立,确定合理的报酬体系,仍然是我们为之奋斗的任务。各级干部部门,按责任心、使命感、技术与业务管理能力来选择和淘汰干部,有了较大的进步。

摘自《狭路相逢勇者生》

背景分析

经过多年的发展,华为不仅在销售上成绩斐然,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华为也是博采众长,成果显著。1997年开始,公司就与国际著名管理顾问公司美国的合益公司合作,建立起了以职位体系为基础、以绩效与薪酬体系为核心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其中包括了任职资格体系、职级架构、薪酬体系、员工素质模型,加强了人力资源的开发。但任正非认为,虽然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要继续学习西方先进企业的管理方式,改进自己。

行动指南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取得进步和成绩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不应骄傲自满,而应该反省自己,完善自我。

6月12日

大建议,只鼓励

贯彻“小改进,大奖励;大建议,只鼓励”的制度。追求管理不断的优化与改良,构筑与推动全面最佳化的、有引导的、自发的、群众运动。

公司实行“小改进,大奖励;大建议,只鼓励”的制度。能提大建议的人已不是一般的员工了,也不用奖励,一般员工提大建议,我们不提倡,因为每个员工要做好本职工作。大的经营决策要有阶段的稳定性,不能每个阶段大家都不停地提意见。我们鼓励员工做小改进,将每个缺憾都弥补起来,公司也就有了进步。所以我们提出“小改进,大奖励”的制度,就是提倡大家做实。不断做实会不会使公司产生沉淀呢?

摘自《华为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

背景分析

随着社会民主程度日益完善,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公司也鼓励员工多提意见和建议,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方面。华为也鼓励和支持员工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但在任正非看来,公司不主张员工提大建议、谈大理想。在华为,鼓励员工默默无闻、勇于奉献,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成绩。员工只要把自己分内的事情做好,就是进步,就应该对其给予大奖励。任正非认为,人才是来自各行各业的,每个平凡的岗位都能够出人才,这也反映了华为重视实干精神的企业文化。任正非提出“小改进,大奖励”的口号,也是鼓励员工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行动指南

做好本职工作就是最大的进步。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人是难以成功的。

6月13日

以能力定报酬

我们在报酬与待遇上,坚定不移地向优秀员工倾斜。

……

我们坚决推行在基层执行操作岗位,实行定岗、定员、定责、定酬的以责任与服务作为评价依据的待遇系统。以绩效目标改进作为晋升的依据。

我们坚决执行不断继承与发展的、以全面优质服务为标准的管理体系的绩效改进评价系统。

摘自《华为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

背景分析

每个公司和企业都知道人才的重要性,但怎样招揽人才以及怎样留住人才呢?优厚的待遇和诱人的薪酬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前提条件。而华为在同行业里面的高薪也是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的重要条件。但华为的薪酬制度无疑是坚决向优秀人才倾斜的。以能力定报酬,不让雷锋吃亏,这一原则充分体现了华为对人才的尊重。

行动指南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只有给人才创造良好的物质环境,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才更有利于人才的才能发挥。

6月14日

对事负责

我们让最有责任心的人担任最重要的职务。到底是实行对人负责制,还是对事负责制,这是管理的两个原则。我们公司确立的是对事负责的流程责任制。我们把权力下放给最明白、最有责任心的人,让他们对流程进行例行管理。高层实行委员会制,把例外管理的权力下放给委员会,并不断地把例外管理转变为例行管理。流程中设立若干监控点,由上级部门不断执行监察控制。这样公司才能做到“无为而治”。

摘自《华为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

背景分析

对事负责制和对人负责制,虽然二者之间只有一字之差,但是意义相差很大。实行对人负责制,强调了人的作用。从短期来看,可能会给公司创造一定的财富或带来一定的效益。但是,往往会出现“人走茶凉,因人废事”的现象,过分对人的依赖,不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而对事负责制,无疑是确立了一套较为健全的流程责任制,这样,公司就摆脱了对人依赖的尴尬。正如任正非所说的,公司不会过分地依赖人才,因为公司已逐渐建立了一套健全的人才管理体系。但是,对事负责制并不是意味着人的作用降低了,相反,每个员工更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来对待自己的工作和岗位。因为只有每个人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对自己的事情真正负起责任来,整个工作流程才会更加顺畅。因此,公司要达到“无为而治”的管理境界,还需要每个员工树立高度的责任感意识。

行动指南

爱岗敬业,忠于职守,都是富有责任感的表现。公司和企业都需要一批有责任感的员工,这样公司才更有前途。

6月15日

反对空洞的理想

坚决反对空洞的理想。做好本职工作。没有基层工作经验不提拔。不唯学历。

同时我们坚决反对空洞的理想,青年学生最大的弊病就是理想太大。因此,在华为,不论什么学历,进公司一星期后学历自动消失,所有人在同一起跑线上。凭自己的实践获得机会。强调后天的进步,有利于员工不断地学习。

摘自《华为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

背景分析

华为招聘最多的是应届的毕业生,仅1997年一年公司就招入超过7 000名应届毕业生。一方面,他们的知识是最新的,另一方面,刚毕业的学生没有条条框框。但是,华为也认识到,学生最大的弊病就是理想太大。于是,华为制定了一项铁的纪律:反对空洞理想,做好本职工作。没有基层经验不提拔。进入华为学历便自动消失,凭个人的实践去获取机会。这样的人才升级制度也被称做“博士当工人”。“让他们真正理解什么叫商品,从对科研成果负责转变为对产品负责”。当过工人的博士有机会获得与学历匹配的职位,但首先得通过任职资格评价。1997年,华为研发体系提出了“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口号,其目的就是要让员工能够脚踏实地、潜心学习,真正从零开始,真正学习本事。在华为由底层员工做起的博士有许多,在副总裁级的领导中,也有5~6名博士。在华为,理想与信仰是华为人前进的动力,但是,光有理想是不够的,人才的价值更需要有明确的体现。任正非对这一点有着自己的理解,他推崇“知识资本化”。他的理论是:知识经济时代是知识雇佣资本,知识产权和技术诀窍的价值和支配力超过了资本,资本只有依附于知识,才能保值和增值。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的刚毕业的硕士在华为就可以拿到10万元的年薪。华为的工资分配也是实行基于能力主义的职能工资制。

行动指南

脱离现实的理想,就如空中楼阁,海市蜃楼。要想使理想变成现实,那就要通过实践,要有实干精神。

6月16日

个人修养

只有有良好的个人修养,才会关怀祖国的前途。

我们培养员工从小事关心他人,关心自己的亲人,帮助我们的亲人就是帮助我们的国家。只有有良好的个人修养,才会关怀祖国的前途。

摘自《华为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

背景分析

任正非曾经语重心长地说,没有祖国的今天,就没有华为的今天。同时,他也承认,华为从创立开始就面临着生存危机,因为要面对国外先进公司的巨大挑战,而在电信领域,国外公司无论在技术还是管理上都已经遥遥领先。但是因为有了国家政策的支持,华为活了下来,并得到了发展。他说,华为的发展是赶上了中国发展的最好时机,华为是幸运的。因此,他强调员工必须爱国。但同时,他也认为,如果某个员工说自己爱国、爱企业胜过爱自己的亲人,那是不切实际的。

行动指南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精髓。只有先“修身”,才能后“平天下”。

6月17日

矛盾

公司的竞争力成长与当期效益是矛盾的,员工与管理者之间是矛盾的……这些矛盾是动力,但也会形成破坏力,因此所有矛盾都要找到一个平衡点,驱动共同为之努力。……解决这个矛盾就是要在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我们实行了员工股份制。员工从当期效益中得到工资、奖金、退休金、医疗保障,从长远投资中得到股份分红,避免了员工的短视。

摘自《华为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

背景分析

同类推荐
  • 任正非管理日志

    任正非管理日志

    作为中国最有思想,最有号召力、领导力和影响力的CEO之一,华为总裁任正非已经成为中国本土企业家竞相学习的标杆。任正非的经营管理思想已经为华为20年来的经营管理实践所证明。本书第一次以“管理日志”的形式,全面梳理、总结了任正非的经营管理思想,以国际视野对任正非的经营实践进行分析、评述,回顾了任正非在华为发展的每个关键时期所发表的观点及背景,探索了任正非管理思想的演变过程,并针对其他企业给出了具有实战意义的“行动指南”。
  • 商务谈判成功技巧

    商务谈判成功技巧

    《商务谈判成功技巧》对商务谈判进行了深入的剖析,系统地介绍了商务谈判的概念和类型、商务谈判成功的原则、商务谈判的礼仪、商务谈判的组成、商务谈判的程序、影响商务谈判的潜在因素、商务谈判的技巧、商务谈判的实用战术、巧用商务谈判规避风险。本书能有效地帮助搏击商海的勇士们和智者们抓住商务谈判的关键环节,成为商务谈判中的常胜将军。
  • 摩根财团之皮尔庞特的隐权力

    摩根财团之皮尔庞特的隐权力

    讲述摩根财团的发家史,就是皮尔庞特的成神史。乔治·皮博迪,这个伟大的吝啬鬼,他做为罗斯柴尔德的秘密合作者为摩根财团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朱尼厄斯让“摩根”成为了这个伟大财团的名字,绅士的他却因一局豪赌,给摩根插上了飞翔之翅。皮尔庞特不是一个遵规蹈距的继承者,他率性而自由,在他眼里,没有什么是不能突破的,唯一可以相信的只有自己的直觉。凭借他的“鲁莽”,摩根财团成为华尔街的当然王者,成为众多行业的规则制定者,成为金融风暴中屹立不倒的中流砥柱,那一刻,政府只是一个背景,总统只是一个仆人……
  • 市场营销中的潜规则

    市场营销中的潜规则

    本书在内容和结构上都作了调整、优化与创新,本书有意识地把消费者行为学的普遍原理与中国消费者行为的特殊性及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最新具体实践相结合,即在阐述世界各国消费者行为的共性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阐述中国消费者行为的特殊性。学会这些潜规则将对你...
  • 行为管理学

    行为管理学

    本书分为四篇,包括行为管理导论、个体行为的管理、领导行为的管理、群体与组织行为的管理。
热门推荐
  • 众神之主

    众神之主

    世间万物皆有法,而他就是这法,世间无物生灵的主宰者——众神的主人!无论是邪魔,还是仙神,在他面前,都要低下那高昂的头颅,向他宣誓,忠诚于他,追随于他。(新人新书,大伙给小洛点动力,求收藏。)
  • 流云芜草

    流云芜草

    每天清晨推开窗户摸到第一缕阳光时的心情,一如十三年前我飞身将那个镶着“流云芜草”几个镏金大字的牌匾挂到十几尺高的门楣上时那般没着没落。
  • 新编车间班组工会工作与职工民主管理

    新编车间班组工会工作与职工民主管理

    在企业工会工作和职工民主管理工作中,车间班组的工会工作与职工民主管理工作占有重要地位。
  • 医路狂龙

    医路狂龙

    从山上下来的少年,为何武功如此绝世,为何医术如此高超,他的神仙姐姐是谁?看何萧如何解决重重问题,独霸都市。
  • 入错行,嫁对郎

    入错行,嫁对郎

    这是一本欢脱的古代言情小说。主角夜笙阴差阳错以女身成为未若公主的贴身太监,遇到权倾朝野的东厂督公花间,因为给公主逃脱和亲的馊主意被关进了东厂私刑局,随后被花间收买派去伺候少年皇帝。在与皇帝演出一场闹剧之后,她被派去苦行寺监视太后的工作中,夜笙撞破了太后与太师的密谋,被太后抓走,却没想到看似冷漠的花间居然独身来救自己,两人感情在生死逃亡中温度渐升,并被撞破了假太监的身份。但因为患难后价值观生出间隙,夜笙忿然离开东厂遭遇到埋伏,东厂死对头锦衣卫的都督则慕连续两次相救,明确表示自己对夜笙的好感...
  • 零和游戏

    零和游戏

    棋牌的对局几乎都是零和游戏:一方的所得正好是另一方的所失。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却大半都是混合式的:既有合作,又有竞争。人们只能尽可能地谋求利益最大化,而不能把所有的利益据为己有。因此,你必须彻底改变非输即赢的“零和”思维模式,若想妥善地协调利益关系,就应记住:双方皆获利远胜于单方获利。本书提出了可供你选择的60余条策略,运用这些策略,你也许不能赢得每一次战斗,但你一定会赢得整个战役。
  • 腹黑大小姐:邪王魅妖

    腹黑大小姐:邪王魅妖

    作者简介废一枚,总之就是女主各种腹黑装小白打滚耍无赖,男主又各种更腹黑更装清高更不要脸。明明一见钟情却非要慢慢调教,于是女主表示很愤怒,怒极攻色心,直接扑倒,完事后抹抹嘴,冷艳高贵的一笑,看上了人家就直说,非要老娘把你扑倒才爽?
  • 外星少女俏佣兵

    外星少女俏佣兵

    石油枯竭后,人类现有社会分崩离析,有大量地区回到封建时代,同时人类中出现进化变异者,各种斗争纷起。
  • 菜根谭人生大智慧

    菜根谭人生大智慧

    本书从修身养性、为人处世、居家交游、求学问道、气节名利、建功立业等六个方面阐述了《菜根谭》的深刻人生哲学。
  • 得天独厚

    得天独厚

    什么是好人,就是被坏人欺负的人;什么是坏人,就是可以经常欺负好人的人。为什么好人要做坏事呢?因为坏人从来就不做好事儿。既然做坏人有如此多的好处,那索性做个坏人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