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01400000004

第4章 九五之尊气短,山河破碎心寒——帝王篇(4)

从连杀两人的事情上我们可以感受到,李自成天生就有一股“狠劲儿”,因此敢打敢闯正是他性格上的特点。而当他在甘肃当兵时,这种气质已经被参将王国看在眼里,于是提升他为军中的把总。就在同年,李自成因为欠饷问题杀死王国和当地县令,发动兵变,正式走上了农民起义的道路。

1634年,李自成和他的侄儿等率义军在兴安的车箱峡,用诈降计出奇兵,大败延绥巡抚陈奇瑜,从此李自成声威大震。但李自成深知,自己的队伍较为弱小,因此,他就率队投奔闯王高迎祥,成为八队闯将,转战陕﹑晋﹑畿南﹑豫楚等地。

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高迎祥被俘杀,李自成被推为闯王。这时候,他表现出了过人的军事才能,领众“以走致敌”,采取声东击西、避实击虚的战法,连下阶州(今甘肃武都)、陇州(今陕西陇县)、宁羌(今宁强)。

旋兵分三路入川,于昭化(今广元西南)、剑州(今剑阁)、绵州(今绵阳)屡败明军,击杀明总兵侯良柱。一时间,李自成的名号打响了,各起义军都知道了这个“新闯王”。

随着农民起义的风起云涌,明朝再也坐不住了。1634年底,洪承畴正式上任,持尚方宝剑,总督陕西、山西、河南、湖广、四川五省军务,试图在半年之内剿灭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部农民军。为了商讨应对之策,农民军十三家七十二营齐集河南荥阳,召开了著名的“荥阳大会”。

在这次会议上,李自成表现出激昂的斗志,他高呼道:“一夫犹奋,况十万众乎!官兵无能为也。宜分兵定所向,利钝听之天。”此言一出,各部首领纷纷鼓掌称善。起义军一股脑焚毁了明太祖朱元璋的皇陵,并打出“古元真龙皇帝”的旗号,以示与明廷彻底决裂。

明末的农民起义军不止李自成一支,但是,李自成能够异军突起,这与他的亲民政策有着直接的关系。李自成本身就是苦出身,因此很懂得体谅老百姓,他们每到一处都是砸官府、开粮仓,对官僚、地主坚决镇压,把粮食和财物分给劳动人民。

李自成常向群众宣传:“我们杀掉欺压穷人的贵族地主,就是要解除你们的心头之恨。”因此,李自成很受群众欢迎。中原地区的穷苦百姓编了许多民谣夸赞李自成和他的义军。如:“吃他娘,穿他娘,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朝求开,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迎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

不过,李自成在起义的过程中,也曾遇到过一些波折。l637年,李自成起义军中了敌人埋伏,队伍被打散,李自成、刘宗敏等十几个人被迫隐伏在商雒山中。但他并不灰心,同将士们白天耕田练武,晚上读书思考,吸取历史上各次农民起义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研究斗争策略,总结自己的斗争经验。

1639年,李自成率众出山,又受挫折,被困于巴西鱼腹山中。后来,他只率50骑突围,闯入河南。这时,河南大旱,粮食非常短缺,饥民数万人争相参加起义军,一个更大的革命高潮出现了。起义军获得迅速发展,不久人数就达到了50万以上。

有了如此规模的起义军,李自成彻底放开了手脚,决定同明朝“大干一场”。1641年,李自成开始攻打中原大城洛阳。

正月十七,东门守将刘见义、罗泰无心抵抗,于次日到七里河投降李自成。几日之后,凭借着凶悍的作风,洛阳城终于被李自成攻下。

正月二十一,李自成在周公庙召集民众,宣布福王朱常洵的罪行,当场对他处以极刑。为了表现出自己的喜悦之情,李自成还从朱常洵的后园弄出几头鹿,与他的肉一起共煮,名为“福禄宴”,与将士们共享。

洛阳自古即是军事必争之地,此前李自成也曾追随高迎祥进行攻打,但铩羽而归,此番成功攻克洛阳并斩杀福王,一时间令明王朝大为震动。可以说,洛阳之战是明末农民战争的转折点,大明王朝的丧钟就要敲响了。此一役,更让李自成“闯王”的称号愈发响亮。

攻下洛阳后,李自成将过去的流动作战改为每得一城,分兵据守的军事战略,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正月克承天(今湖北钟祥),打出“剿兵安民”旗号,散发“三年不征”传单。寻移檄黄州,揭露朱明暴政,宣传自己兴仁义之师、拯民于水火的作战宗旨。

起义军仅用了两年多时间,即席卷了河南五府数十州县,及湖广荆、襄诸府。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二月,改襄阳(今湖北襄樊)为襄京,成立新顺政府,李自成自号奉天倡义文武大元帅,罗汝才为代天抚民威德大将军。辖区西起潼关,东至归德(今河南商丘)、汝宁(今河南汝南),南至松北滨、枝江、澧州(今湖南澧县),派遣地方官吏者凡70多州县。

这一番战役,使明军主力被消灭,起义军控制河南全省,部众近百万,李自成起义军成为明末农民起义军的主力。

1643年十月,李自成又攻下西北陕、甘、宁地区。第二年春天,革命政权中心迁到西安,“闯王”改称“大顺王”,年号“永昌”,还颁布了新的历书,铸造“永昌”钱币,平抑物价,招抚流亡,镇压地主豪绅,废除“八股文”,选拔官员接管地方政权。

大顺国的建立,让李自成的实力激增,已经拥兵百万。这时,他开始向腐朽的明王朝发动了总攻击。起义军节节胜利,消灭了大量的明朝官军,迅速攻下太原、大同、宣化、居庸关、昌平。

终于,在1644年三月十七日,李自成率领起义军,包围了明朝统治集团的京城——北京。面对李自成的大军,明军不战而乱。3月19日,兵部尚书张缙彦主动打开正阳门,起义军胜利地开进了北京。听闻此,崇祯皇帝在景山自缢。就这样,统治中国276年之久的明王朝,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革命推翻了。

李自成从加入起义军开始,就表现出了敢想敢干的闯劲儿,从不服输,这是其他起义军领袖所不能企及的。尤其是攻克洛阳一役,让他的威名响彻华夏。

更重要的是,李自成深知“得民心”的道理,一路上不断宣传“均田免赋”等口号,他规定:战士不准收藏白金;缴获物品归公;行军不住民房,自带帐篷宿营;公平交易,平买平卖;不滥杀人,不奸淫妇女;并对损坏庄稼者严厉处罚。这些规定,使他的威信不断提升,起义军战斗力自然强大。他的前半生,充满了传奇与辉煌,可谓不折不扣的“农民英雄”。

悲情史

在李自成身上,有一个明显的缺点,就是思想觉悟不高,容易骄傲自满。“天下无敌”的幻觉,让他一错再错。

大顺军初进北京城时,纪律较为严明,但随后军纪日益败坏。从二十七日起,大顺军开始拷掠明官,四处抄家,规定助饷额为“中堂十万,部院京堂锦衣七万或五万三万,道科吏部五万三万,翰林三万两万一万,部属而下则各以千计”。

这种行为,无异于赤裸裸的抢劫。而李自成的手下刘宗敏更是心狠手辣,制作了5000具夹棍,“木皆生棱,用钉相连,以夹人无不骨碎。”顿时,城中恐怖气氛逐渐凝重,人心惶惶。对于士卒抢掠,李自成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也许在李自成看来,已经占领北京,“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那么还有什么好忌讳的呢?所以进入北京后,他并不重视政权建设,而是急不可待地“追赃助饷”,并把“追赃”的范围扩大化,尽可能把财富带回西安。

更为严重的是,李自成过于器重刘宗敏。这位打铁出身的粗人,不仅大兴酷刑,甚至还将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纳为己有。吴三桂原本已有降李自成之意,但听闻此消息,不由勃然大怒,于是改投清军,以报夺妾之恨。

同时,吴三桂又得知了大顺军在北京拷打明朝官员追赃之事,不由大失所望。吴三桂为明朝旧臣,看到大顺军对明朝不忠,心里自然悲愤无比。当得知自己父亲也被夹拷的消息,他更是愤怒至极,决定不再入京,并把李自成当做了不共戴天的仇人,大骂道:“快让李贼(李自成)自己把脑袋送来!”

一步不慎,满盘皆输。正是走出了这错误的一步,让李自成由盛至衰,丧失了天下。

当李自成听说吴三桂投降清军,于是亲自挂帅,率领10万精兵进行讨伐。四月二十一日,李自成与吴三桂进行一片石战役。战至四月二十二日,吴军渐渐不支。吴三桂乃降于清朝摄政王多尔衮,于是打开山海关,放清军入关,两军联手击溃李自成,主将刘宗敏受伤,急令撤退。

战败后的李自成急忙逃回京城,10万精兵只剩3万余人。二十九日,李自成在北京称帝,怒杀吴三桂家大小34口,次日逃往西安,由山西、河南两路撤退。

占领北京的多尔衮,命吴三桂和英亲王阿济格、豫亲王多铎等部尾追,李自成军人数远远超出追军,但却一败于庆都,二败于定州,三败于真定,真是连战连败,但也暂时摆脱追击,经获鹿、井陉,进山西南往西安去了。

清军的入关,给李自成带来了沉重的打击。由于南明弘光帝朝廷的建立和大顺军的节节败退,很多投降大顺的原明朝将领复投南明或清朝,李自成于是疑心日盛,终于妄杀李岩等人,致使人心离散。

5个月后,清军经休整后兵分两路:一路是吴三桂、阿济格等西进;一路是多铎南下。吴三桂、阿济格等进入山西,沿途州县大顺军纷纷投降,在陕北赶走李过、高一功军,先后占榆林、延安,即南下进攻西安;多铎军在河南怀庆(沁阳)击溃李自成的反攻部队,又在潼关四战四捷,把李自成、刘宗敏亲率的主力打得大败。

李自成在返回西安后,自知西安难保,在多铎军进潼关时,就主动放弃了西安,急忙东南走蓝田、紫荆关,经河南南走,清军占领西安后,多尔衮命多铎照原计划对南明福王政权展开猛攻,由吴三桂、阿济格继续尾追李自成。李自成军不敢回击,急于南下襄阳,进驻武昌。

在武昌,李自成曾经进行过反击战,但怎奈何清军装备精良,又一次败得一塌糊涂。从山海关惨败到此,不过10个月光景,他和追军从没有打过一次好仗,几十万人的大顺军常常被少于它十倍、百倍的追军打垮,真是兵败如山倒。

清军夺得武昌后,继续紧追,在兴国(今湖北阳新)东的富池口再次大败李自成军,几天后又在富池口东几十里全歼李自成军主力,刘宗敏被俘杀,宋献策投降。李自成率残部继续逃窜,五月在江西再败。至此,李自成的大顺军彻底消亡。

1645年,李自成在通山九宫山考察地形时神秘消失。有人说他自缢,有人说他隐居山林,也有人说他被山民所杀,但都没有确凿的证据。

明末风光一时的“闯王”,深受百姓爱戴的农民起义领导人,就这样成了一个谜,给历史留下了又一宗悬案。

评说台

李自成的一生波澜起伏,既有年少时因为杀人而狼狈逃窜,又有统领万军时的潇洒激昂,还有得政权后的一时贪图享乐,因此对于他的评论,几百年来都是争论不休。

李自成是不折不扣的农民英雄。在起义阶段,他礼贤下士、亲近百姓、平易近人、艰苦奋斗、不贪恋财宝和女色,在困境中积极乐观,尤其是一系列保护农民利益的条例,使他获得了民众的支持。而在战场上,他敢打硬仗,这就是他能够从众多起义军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但是李自成充其量只能算“草莽英雄”。尤其是入京之后的种种行为,更是暴露了他的本性。放眼历史,真正有远见的政治家一般攻城略地后,急于做的就是收买人心,稳定局面,巩固取得的成绩,即使偶有放纵,也会点到为止,严以整之。

但李自成不是政治家,也没有更高的战略眼光,相反,从他入北京的第一天起,其本身流民的局限性就充分体现出来,他陷入了一种胜利者的盲目喜悦和复仇般的快感中,这一点也体现在他的日常生活中,原本是“不好酒色”的人,也开始蓄养美女,沉迷声色,终日以饮酒为乐。

客观地说,李自成应当被称作“枭雄”。规模宏大的明末农民起义前后持续近20年,李自成最终从十三家七十二营中脱颖而出,靠的就是他能征善战的本领。他率领金戈铁马,叱咤中原,气吞万里,所向披靡,终于颠覆腐朽的明王朝,建立千古不朽的功业。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帝师传

    中国古代帝师传

    “古之学者必有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在《师说》里的着名论断。随着《师说》在中学语文课本里的历年讲授,这一论断也一代一代地深入人心。韩愈说得很清楚:“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里的师是指启蒙教育,知识传授方面的老师。
  • 刘邦十讲

    刘邦十讲

    史学大师汤因比将汉高祖刘邦与西方的恺撒大帝相提并论,认为二者是人类文明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历史的相似之处,总是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里流转着和重复着。历史的声音可以说是人类文化中最深沉的元素。刘邦的一生是平民与贵族较量的一生,也是大用关系资本论的一生,玩弄手腕、实用至上,他虽然看不起读书人,却仍能将其为己所用。所有的一切支持着他走完了从平民到皇帝的路程,终为后世留下了一个强汉的雏形。但是,这样的成功却为瘸世诟病,究其根本乃是他的无赖本质。换个角度考量,“无赖”正是他灵活机智的反映。历史上的帝王如不能为此,似乎成就大业难矣。这就是真实的刘邦。历史的真实和刘邦的真实构成了汉朝起始之时的景象。
  • 格拉斯米尔日记

    格拉斯米尔日记

    本书精确细密地记载了作者多萝西·华兹华斯随兄长、英国浪漫派著名诗人威廉·华兹华斯一起定居于英格兰北部著名湖区格拉斯米尔三年多的生活,直到威廉·华兹华斯结婚后日记中断。其间他们与同时代著名诗人柯尔律治有着深厚的友谊和密切的交往,因之也记录了浪漫派不少诗作的诞生背景;还记载了作者与兄长那奇异、奥妙和无声的爱,展示了珍贵而几近独一无二的兄妹手足之情及其生活景观。
  • 人文俄罗斯故事:从伊戈尔到普京

    人文俄罗斯故事:从伊戈尔到普京

    本书从古到今,以政治、历史、文化、科技等各界名人为本,讲述了121个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有趣故事,使人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全面了解俄罗斯大国千百年来逐渐发祥、繁衍,相互对立、统一,盛衰兴亡、日益演进的复杂历史。
  • 告诉你一个林肯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林肯的故事

    精选了林肯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林肯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热门推荐
  • 从推销员到华人首富

    从推销员到华人首富

    本书全方位透视了李嘉诚作为一个优秀管理者的商学理念和管理法则,揭秘了李嘉诚高人一筹的管理心得和他独一无二的生意经在内容安排上,每章节前均有李嘉诚的原话为点睛,节后有凝练的智慧总结。
  • 杀心成焚

    杀心成焚

    什么样的人才能算的上是英雄,荣誉?牺牲?英勇?怜悯?诚实?精神?公正?随着时代的过往,人们对于英雄的概念也在逐步改变,唯一不变的是英雄本身,任何一个时代都不缺乏英雄的存在,在于他们并肩同行的时候,你能真切的感受到他们身上那种浓郁的悲剧英雄的史诗情怀。
  • 孤狼回忆录番外篇

    孤狼回忆录番外篇

    个人传记,描述了主人公的复杂历程,心态和成长的变化,孰对孰错。
  • 超级战斗系统

    超级战斗系统

    顶尖杀手苏南死于敌国陷阱之下,本已灰飞烟灭却在机缘巧合之下重生在一个少年身上。得到了超级战斗系统的苏南决心统治国内异能者,等待着他的困难到底有多重,路上的风景到底有多美?成王之路虽然艰难却有甚多美女相伴,且看苏南一路上扮猪吃虎戏耍对手,风流倜傥抱得美人归!
  • 新民说

    新民说

    《梁启超:新民说》以1936年上海中华书局出的《新民说》为原本,结合编者搜集甄选研究《新民说》问世百年来的影响的学术论文集、社会舆论关于梁启超于中国启蒙思想史上的贡献,依据全书20节文字,在体例上精心设计了发表背景、社会反响、原文赏析、今日看点四个栏目,以求在保留梁任公“笔端常带感情”、催人奋进、令人热血沸腾的文字韵味的同时,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和消化这些跨过百年,仍然具有强劲生命力、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宝贵文化遗产。《新民说》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中国社会要实现近代化,首先应当实现中国人的近代化。
  • 血与沙之歌

    血与沙之歌

    那一天,人类终于回想起了曾经被支配的恐怖和惨遭屠杀的屈辱......没有了生命,没有了自由,没有了活下去的权利,这样的死毫无意义,让我们严正以待,用这手中的剑刃刺破黑暗吧。
  • 那些年,花开正当时

    那些年,花开正当时

    阙上心头,原名吴渝。一个生活简单,喜欢读书和旅游的淡定女子。善于观察,对写作有种天然的兴趣爱好。平常喜读经典名著和净化心灵、富有人生哲理的禅林故事,从那些故事中,学到许多做人的道理。每个人的人生只有三天,活在昨天的人迷惑,活在明天的人彷徨,活在今天的人踏实。最喜欢的一句话是“淡定的人生不寂寞”。
  • 七龍殇

    七龍殇

    龙之傲骨,何人能知?龙之傲骨,傲然屹世!龙之逆鳞,何人触之?龙之逆鳞,触之,必诛!七个少男少女,看他们怎样演绎传奇!
  • 蛮荒古剑传奇

    蛮荒古剑传奇

    当命运需要你逆风翱翔的时候,我们就不能顺风而去。当天下道义需要有个人站出来的时候,总会有人义无反顾的站出来,这就是江湖。
  • 捡到只狐狸

    捡到只狐狸

    在白糖去云台的途中.遇到了一个奇怪的女孩.少女什么都不懂.白糖出于担心带上了她.但毫无生活经验看上去又有几分萌蠢的她来到人间.又会给少年添多少麻烦.又或是多少温甜的回忆呢?他又能否让她不变成回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