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01400000012

第12章 神机妙算高手,难卜己祸临头(2)

公元前484年,吴王夫差打败了越国,越王勾践投降,伍子胥认为应一举消灭越国,但是吴王不听,反而要将其赐死。伍子胥并未恐惧,狂言要家人于他死后把夫差的眼睛挖出,挂在大门上。吴王夫差极怒,把他的尸首抛弃于河中。

风云榜

春秋末期,正是各大夫的辉煌时期,这其中,伍子胥更是被后世所熟知的一位。

不过,在伍子胥的身上却体现出了有些反常的性格:他对自己的祖国楚国,发动了一场血腥的复仇战争;当获悉自己的仇人已经死去时,他便掘墓鞭尸,以泄其愤。伍子胥为何如此强悍?事情还要从头说起。

楚平王执政时,任命大臣费无忌为世子建的少傅,任命伍子胥的父亲伍奢为世子建的太傅。世子建对少傅费无忌毫无兴趣,对太傅伍奢却崇敬有加。

费无忌心生妒忌,但又恐日后世子建被拥立为王对己不利,便常在楚平王面前诬陷世子建,离间父子,并想方设法借楚平王之手杀掉世子建。但费无忌也深知伍奢及其两个儿子伍尚、伍员(字子胥)都十分了得,不斩草除根,恐日后为患。

在费无忌的唆使下,楚平王在追杀世子建的同时,又逼伍奢给他的两个儿子写信。伍尚兄弟感到事情有些蹊跷,但又放心不下父亲,经过商讨决定伍尚一人前去。临行前,伍尚对弟弟伍子胥说:“我的才能远不及你,万一我和父亲遭遇不测,你务必要报此仇。”伍尚回到郢都后,与父亲伍奢一起被楚平王杀害。从此,伍子胥便开始了他传奇而又悲惨的逃难历程。

伍子胥经过千辛万苦,躲过各种追查,并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最终来到了吴国。当时,吴国国君是僚,为夷昧的儿子。

夷昧共兄弟4人,老大诸樊,即光父;老二余祭;老三便是夷昧;最小的是季札。在老吴王执政时期,比较看好最为贤能的四子季札,想传位于他,但季札推让不纳,于是就立嘱于诸樊,要求他们兄弟依次当政。当王位传到季札时,季札仍然坚拒不受,夷昧之子僚便趁机称王。

公子光是季札之子,他认为本该属于自己的王位却被堂兄僚给抢占了,总想试图夺回王位。但是,他又顾忌僚身边有掩余、烛庸、公子庆忌这3位既厉害又忠心的角色,只好静等时机。

这时,刚到吴国的伍子胥,并不想急于求见吴王,而是混迹市井,整日以吹竹箫明其心志,结果被吴国的一位大臣发现后引荐给了吴王。

可此时公子光也看中了伍子胥,只抱怨自己晚了一步。吴王很看中伍子胥,并许诺要替其报仇雪恨,拜伍子胥为上大夫,委以重任。

吴王重用伍子胥后,公子光感觉夺取王位的大计更加难以实现,便琢磨出一个离间之计。他对吴王僚说:“您是一国之君,他乃村野匹夫,怎能随便答应他的请求?再说,楚强我弱,两国开战胜少负多。就是取胜也只是替他一人报仇;若是不胜,将会给我们的国家带来巨大的灾难!”

吴王听后顿觉有理,便决定不再伐楚。伍子胥闻此消息,便辞官回乡种地。公子光又趁机给吴王煽风点火,说:“伍子胥因您不肯替其报仇,已怀恨在心。”于是吴王对伍子胥更加疏远了。见到此,公子光不由得喜上心头。

不久,公子光便暗中拜访伍子胥,向其表达心志。并承诺说,如果伍子胥能助其当上吴王,他一定会替伍子胥报仇。对于伍子胥来说,谁当吴王并不重要,只要能帮助他报仇便达到了目的。于是伍子胥爽快答应,并向公子光郑重地推荐了自己的结义兄弟专诸,并密谋伺机刺杀吴王僚的计划。

吴王僚十一年,楚平王熊居暴病身亡,昭王熊轸即位。伍子胥得知后异常愤怒。突然他想出一计,便对公子光说:“机会来了,就看你的了!你现在马上劝吴王趁楚君新丧攻楚,并推荐掩余、烛庸、公子庆忌3人为主将,你要在行军途中假装摔伤返回,这可是你除掉吴王僚的绝佳机会,你务必要牢牢把握。”

公子光心中甚喜,连称妙计。待吴师远征伐楚后,公子光便邀请吴王僚来家中做客,来品尝他在太湖请到的名厨做的炙鱼。吴王僚果然如期前来,被扮作厨师的专诸一刀刺死。而此时,在外的掩余、烛庸、公子庆忌闻讯后只得逃亡他国。

不久,公子光即位,即为吴王阖闾。阖闾果不食言,并对伍子胥委以重任,让他全权负责修筑国都城池,铸造兵器,编练军队,为称霸中原做准备。

恰在这时,伍子胥的老乡伯■来吴投奔伍子胥。因伯■的父亲伯■郄宛也因少傅费无忌的嫉恨而被杀死,并株连全族,伯■侥幸逃脱。因有着同样的仇恨和仇人,伍子胥非常热情,两人一见如故。伍子胥就把伯■推荐给吴王阖闾求得重用,可这却为伍子胥后来的悲惨命运埋下了伏笔。

吴王阖闾四年,吴国的综合国力在伍子胥的治理下得到了显著提升,伍子胥便建议阖闾对楚国采取“先疲敝楚军,再大举进攻”的战略方针,派军对楚国边境进行骚扰,进行敌进我退、敌退我进的游击战。由于连年对楚的不断骚扰,这让楚国军队十分疲惫。

吴国抓住战机,夺取了数次小规模的战争胜利。后来伍子胥又建议吴王阖闾对楚国周边的国家采取拉拢打压的方式孤立楚国,均被吴王阖闾一一采纳,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辅佐吴王的同时,伍子胥还不忘推荐贤士,把孙武推荐给吴王阖闾,使得吴国如虎添翼。

吴王阖闾七年,伍子胥认为对楚展开大规模作战的条件已经成熟。阖闾便采纳了伍子胥的建议,命被离、专毅辅世子波据守国都,拜孙武为大将,伍子胥和伯■为副将,其弟公子夫概作为先锋,共率吴兵6万,号称10万大军,从水路渡过淮水去救被楚控制的蔡国,去整合各方反楚力量。

楚将囊瓦见吴兵人多势众,于是放下蔡国急撤,并派人入郢都告急。此后唐国也来会合,自此唐、蔡、吴三国联合起来共同讨伐楚国,给楚国造成了致命的打击。此后,吴军乘胜追击,直逼郢都。见此情形,楚昭王熊轸只得仓皇出逃,郢都不攻自破。

占领了楚国的首都,伍子胥的报仇机会来了,他请求吴王准许自己掘楚平王墓以解心头之恨,吴王欣然同意。

于是,伍子胥找到平王的尸骨后,便“手持九节铜鞭,鞭之三百,肉烂骨折”。此后更是“左足践其腹,右手抉其目”,并骂曰:“汝生时枉有目珠,不辨忠佞,听信谗言,杀吾父兄,岂不冤哉?”伍子胥还不解恨,又割下了平王的头,并把衣物棺木全都销毁,连同尸骨弃于荒野。

伍子胥掘墓鞭尸的做法虽然解了自己的心头之恨,也的确威风八面地扬眉吐气了一回,但这极端的行为却犯了众怒,为他后来的悲惨命运做了注解。

悲情史

纵观伍子胥的一生,他几乎是专为复仇而来到这个世上的。应当说,凭借伍子胥的才华,他完全可以在事业上有更大的作为,然而被仇恨情绪所操控的他却走上了一条极端的道路。他为了复一己之仇,促吴攻楚,使他祖国的无数生灵被动地毁于战争,后人皆有微词,这成了他人生的最大败笔。

伍子胥率军伐楚,给他的祖国造成了重创,也引起了国人对他的极大愤慨。楚国大臣申包胥发誓要给伍子胥以颜色,便到秦国求救,但秦哀公并不同意出兵。申包胥便在秦国宫门外跪了7天7夜,滴水不进,日夜痛哭。秦哀公终于被感动,说:“楚国虽然暴虐无道,但是有这样好的臣子,怎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亡国?”于是秦哀公便派兵援楚,并击败了吴军,到此时,吴王阖闾才仓促撤兵。

吴王回国之后,论功行赏,立伍子胥为相国,伯■为太宰。吴军一撤,楚即复国,但因其在战争中损失惨重,已无力对吴国构成威胁。已在战争中尝到甜头的伍子胥便劝吴王把战略目标锁定越国。吴王阖闾十九年,越王允常病死,其子勾践即位。吴王阖闾便趁机攻越。双方在槜李交战,结果吴军失败,阖闾也负伤身亡。其子夫差,便在伍子胥的拥戴下登上王位。

夫差为报父仇,便命伍子胥积极备战,企图消灭越国。可还没等吴军出手,越王勾践却先发制人,双方水军大战于夫椒。结果越军大败,退回本国。吴军乘胜追击,攻占越都会稽。后来勾践只剩5000残兵逃至会稽山,伍子胥和伯■则率吴军将会稽团团围住。

会稽告急,越将文种向勾践献计说:“我们现在形势比较紧张,只有暂时投降才能保全自己。”并说出了他早已想好的计策,那就是用金钱美女贿赂素有贪财好色之名的伯■,让他在吴王夫差面前周旋。走投无路的勾践只得采用文种的计策。

伯■收到文种送来的礼物后,便立即拜见夫差,并说了文种代表越王请降之意。夫差大怒,称自己与越人有不共戴天之仇,怎能议和?而伯却趁机劝说:“越国虽然与我们有血海深仇,但现在越国已经同意做我们的臣民,这事实上与占领了越国是一样的。既然如此,我们又何必再去兴师动武?如果逼人太甚,对我们反而不利。”

夫差听后,认为伯■的分析言之有理,况且他个人也认为越国确实已经衰微,不足为患,现在可以北上攻齐,争霸中原,于是便准备答应越国求和的条件。夫差还亲自召见了文种,并很快答应了议和的请求。

伍子胥听此消息后,急忙觐见吴王,得知夫差已经答应,伍子胥非常生气,便对吴王说:“勾践绝非等闲之辈,况且素有大志,他今日之所以示弱求和,实因别无选择,况且两国有深仇大恨,如果留下此人,后患无穷!还望大王三思。否则的话,我们到时候必将成为他的俘虏,到那时后果将不堪设想!”

吴王夫差听后不语,伍子胥便又进一步从地理条件上深入劝导吴王说:“我听说,陆上的人习惯住陆地,水上的人习惯住水上。若攻打其他国家,尽管我们能够取得胜利,但却不习惯陆地生活,也不习惯乘坐他们的车辆。而越国就不一样了,我们攻下之后,却能居其地,能乘其舟,这等好事,我们不能放弃,必须将勾践杀掉。”

可夫差却听不进伍子胥的话,还是答应了越国求和的条件,并下令撤军。伍子胥知道,此事全是伯■从中操作所致,对他极为悲愤。从此,伍子胥和伯■的关系就急转直下,甚至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

从这之后,便有了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后来,伍子胥和吴王夫差在对待越王勾践的问题上越走越远,谁也说服不了谁。因此,夫差对伍子胥的态度也有了变化,由当初的厚爱逐渐发展到疏远冷落,并萌生了除掉伍子胥之心。

在准备再次大举攻齐之前,夫差派伍子胥到齐国下挑战书,想以此来激怒齐国,达到借刀杀人的目的。伍子胥何等聪明,自然知道夫差的伎俩,也预测到吴国终将会被越国所灭,便趁出使齐国之际,把自己的儿子寄托给齐国鲍氏,改姓王孙氏,以解除自己的后顾之忧。

伯■得知伍子胥出使平安归来,且寄子齐国,伯■便趁机诬陷伍子胥,吴王的借刀杀人之计未能达到目的,也让他相当错愕,现在伯■又来告状,自然是除掉伍子胥的大好时机,于是吴王便以伍子胥私通敌国、怀有二心的罪名,赐属镂之剑,迫使伍子胥自杀。

伍子胥接剑在手,昂天长叹,自言自语说:“我伍子胥有眼无珠啊,以前先王本不想立你夫差为王,是我一再力争,才让你登上了大位。我伍子胥曾助你破楚败越,扬名天下,可是,仅仅因为在对越国问题上意见相左,你就将我置于死地,我伍子胥没有什么可后悔的,不过,我要告诉你,我今日死,明日越兵将至。到那时你的结局比我更惨!”

伍子胥随后又对家人说:“我死之后,一定要把我的双眼挖下来挂在姑苏城东门,让我有一天能看见越国大军从这个门里闯进来。”说完,伍子胥便挥剑断喉而死。夫差闻知大怒,就让人把伍子胥的头割下来,挂在东门城楼之上。

果不其然,历史给了伍子胥验证预言的机会。公元前471年,越王勾践就如同伍子胥预测的那样出军攻吴,由于吴军数次北攻齐国,国力损耗极大,吴军很快便战败被围。

吴王夫差也想求和,可勾践根本不答应。夫差自杀前,无限感慨地说:“我后悔啊,为什么当初不听伍子胥的规劝,果然今天遭到了报应。我真的没脸再见伍子胥了!”说完夫差就用棉絮盖住自己的脸自杀了。

评说台

在中国历史上,伍子胥无疑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作为楚国贵族,他历代祖上都担任楚国高官,父亲也是楚国大夫,可谓世代忠良。

可是,因为父亲受人陷害,伍子胥不得不流亡他国,才使伍门香火得以延续。经过10年的艰辛,伍子胥终于带着吴国的军队杀到了楚国国都,报了灭门之仇。

但遗憾的是,这位吴国的功臣,却因政见不同而惨死在新国王的利剑之下。伍子胥始终认定自己的见解是正确的,于是他坚持自己的灭越主张,始终不渝地抗争至死。在伍子胥与吴王之间的博弈中,伍子胥显然处于下风。

因为他认为,自己忠于吴王,又有赫赫功劳做依托,终究可以促使吴王接受自己的主张,正是他基于这样的认识,才使得个人悲剧达到了顶峰。

其实从古至今,伍子胥都是历代颂扬的忠义样板,早期关于伍子胥的评价都是正面的,翻开史书及诗文,几乎是一边倒地持积极肯定态度的。但到了宋朝之后便开始出现了负面的评价,认为伍子胥杀君灭国,那时的史学家认为,一旦人人效仿伍子胥,势必会危及政权。但是,最初的儒家认为杀父之仇是必报的,这也体现了孝与悌的精神实质。

对伍子胥来说,其祖祖辈辈、世世代代皆为楚国忠臣,而楚王却听信小人谗言,致全家满门被斩,实在是天理难容,罪恶滔天。按照古人思想,此仇不报,怎能对得起列宗列祖?尤其是以大儒孟子的“民为贵,君为轻”的思想来衡量,伍子胥的行为更加值得肯定。

不过,伍子胥掘墓鞭尸,在惩罚或是复仇的手段上却实在让人难以恭维,其残酷程度可谓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也许正是伍子胥在复仇过程中使用的手段过于阴暗,才出现了舆论谴责,这正是伍子胥最终引起争议的原因之一。

不过无论如何,在异邦的吴国为忠臣,而在故土的楚国则为叛逆,这不能不说是伍子胥人生的悲哀。面对历史的拷问,一代智者伍子胥,却也是非常可悲的。其实,世间最重要的就是公正。任何人都要对自己所做的一切承担责任,伍子胥自然也不例外。

萧何——知道进退的谋略家

人物志

萧何(公元前257年~公元前l93年),西汉初年政治家,汉初三杰之一,著名丞相。

萧何早年任秦沛县狱吏,秦末辅佐刘邦起义。攻克咸阳后,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对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汉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高帝十一年(公元前196年),萧何又协助高祖消灭韩信、英布等异姓诸侯王。高祖死后,他辅佐惠帝。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年)卒,谥号“文终侯”。

风云榜

提到中国历代著名丞相,萧何是不可回避的人物。

楚汉战争时,他留守关中,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后方,不断地输送士卒粮饷支援作战,对刘邦战胜项羽起了重要作用;而建立西汉之后,他又采用秦六法,重新制定律令制度,使初步建立的政权逐渐稳固。

如诸葛亮一般,萧何在青年时期就已表现出了过人的才智。萧何年轻时任沛县功曹,是负责县里某项事务的主要吏员。

同类推荐
  • 仓央嘉措诗传全集

    仓央嘉措诗传全集

    仓央嘉措的一生是个难以捉摸的谜,也是一个永恒不朽的传奇。这个谜一样的男子,对我们来说,是那么熟悉,却又那么陌生。陌生到我们只知道这个名字,只知道他是诗人。他是一个僧人,却写尽了凡尘俗世的情与爱,他的情诗犹如青藏高原的明珠,照亮了无数男女的心房。他的传奇、他的故事让人们为之着迷。
  • 百年传奇邵逸夫大传

    百年传奇邵逸夫大传

    本书讲述电影鼻祖、娱乐圈教父、慈善大家邵逸夫叱咤娱乐圈大半个世纪,打造了“邵氏”、“无线”这两个电影、电视王国,培育了数之不尽的演艺人才的传奇经历。他还热心慈善,捐款几十亿,以他名字命名的校园建筑遍布祖国大地。
  • 流浪的权杖:晋文公传

    流浪的权杖:晋文公传

    晋文公,姓姬名重耳,与周王室同宗,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晋国国君,春秋五霸之一。晋献公之子,因其父晋献公宠爱骊姬,便废太子申生,立骊姬之子为嗣,重耳(晋文公)也遭到骊姬之乱的迫害,在其舅舅狐偃、好友赵衰等一班文武贤才的护送下离开了晋国,并流亡国外19年,在其流亡期间先后到达过狄、齐、曹、宋、郑、楚、秦等国,受到狄、齐、楚、秦等国的礼待。这期间,他先后与狄国公主季隗、齐国郡主齐姜相遇,并与她们产生了深厚的感情,继而结为夫妻。在流亡的19年里,晋文公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也了解了各国的风土人情,丰富了政治经验,为他后来称霸诸侯创造了条件。本书为你一一阐述了晋文公的传奇传奇一生。
  • 死亡密码

    死亡密码

    他们是世界近现代政坛上有影响力的人物,他们特出的人生经历,使人们对其死亡的原因也更加关注。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档案栏目编著的死亡密码通过解密档案和对历史线索的再梳理,与亲历者和专家学者们一起探究他们的死亡真相。破译历史密码,还原历史真相。不论是革命领袖,抑或是大国政要,还是敌对阵营里的头面人物、政要、间谍,从他们的身上以及围绕着他们发生的一切,会让读者深刻体会到政治斗争的严酷,以及人生命运的多变。
  • 巴蜀奇人(巴蜀文化丛书)

    巴蜀奇人(巴蜀文化丛书)

    展现了作者对于稗官野史和民风民俗这类下里巴人式的东西的熟稔。他为我们开辟了另一条道路:历史后花园的隐秘小径。
热门推荐
  • 两卷无量寿经宗要

    两卷无量寿经宗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帝王宠:杀手红衣
  • 无上帝道——神魔纪

    无上帝道——神魔纪

    俩个少年,一同踏上追道之路,但最后不同爱情造成了不同的结局。
  • 武魂

    武魂

    古鼎钟吾本体,一次次血战磨炼,成就武之魂,魂之魄,剑气淋漓,尊王称霸弹指间,武魂问道,通往长生,歌以咏志,血剑问鼎,谁与争锋……同期推荐《邪龙曲》:书荒的朋友可以去看一看。小流氓穿越异界,与众MM展开那些很好很强大的破事儿!无敌的斗气、至尊的战技,逆天而行!战龙王、收神龙、御驾九龙、杀上天宫……天敢拦!杀也!佛敢挡!砍也!
  • 梦见,那一年的你

    梦见,那一年的你

    当一切都已沧海桑田,似曾相识的地方早已物是人非,曾经相爱的两个人也许都已经各自有了家庭。假如时光可以倒流,如果爱还可以重来,你是不是依然像当初一样的决然离开了呢?你是不是还是绝不原谅的逃离爱情了呢?你是不是还是沉默的任流言蜚语打碎爱情而不肯解释了呢?假如,爱回到从前,接下来的日子又是什么样子了呢?
  • 武至尊神

    武至尊神

    尹枫,九色神龙的拥有者,每一种颜色代表不同的力量
  • 继室

    继室

    少绾一觉醒来,就已经成为阆州容家大爷的继室娘子了。新婚之夜,旧病不治的容家大爷一命呼呜,喜堂变灵堂。正欢快的收拾包袱等着被赶走。不料老太太却红着眼眶把容大爷的四个儿女托付给她。少绾哭了,老太太您瞎了么?您这大孙子年纪比我的都大,确定需要我来照顾么?
  • Herodias

    Herodia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铸天记

    铸天记

    异世重生,这是一个以修炼天魂为主的世界,一位被众人唾骂为废物的少年将遇到什么样的劫难,将如何修炼成仙,将如何铸造新的天宇撑控万千宇宙!!!偷的乾坤法宝,穿越时空只为伊人,结局却是天注定,万般艰难只为铸天,只为能够改变命运结局,我命由己不由天。
  • 孽鬼难缠

    孽鬼难缠

    上学路上我捡到一个优盘,里面只有两个文件夹:“不要乱点”和“千万别点”。抵不住好奇心的煎熬,我点开后顿时震惊了!一个让我想不到的世界展现在我面前!我的同桌说我阳气越来越不足?为了让我相信这个世界上有特殊生命,他还强迫我陪他去抓鬼。后来,我发现他隐藏着很大的秘密……班里新来一个美女老师,但这个让人想入非非的老师身上居然有妖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