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97200000002

第2章 国计民生篇(2)

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叙述出游过程中见到的景色和当时的感受。“山重水复”,山峦重叠,水流繁多。这是途中的景色,诗人以素描的手法,紧紧抓住“山”、“水”的不同特点,勾勒其形象。“柳暗花明”,着眼于树木,突出其色彩,柳色深绿,故曰“暗”;花光红艳,故曰“明”。这两句写路上的风光。在去西山村的路上,诗人走过一层一层的山峦,涉过一道一道的水流,心中正在疑惑前面是否有路可走,抬头一望,一个被柳荫花树所笼罩的村庄忽然出现在眼前,使诗人又惊又喜。此联是传诵千古的名句。作者不仅以极其凝炼的语言描绘了山中清新秀丽的图画,而且还带有耐人寻味的理趣。千百年来,或借以描绘陷入困境、忽又绝处逢生的情景,或用来形容文艺作品的情节出人意料、引人入胜,或用来说明从一个优美的风景区进入到另一个优美的风景区,甚至有人用来比喻生活道路上的转折点。凡此种种,都说明了这两句在思想内容上的容量是极大、极深,也极含蓄的。在形式上,这两句对仗工稳,“山重水复”对“柳暗花明”,“无路”对“一村”。“疑”与“又”两个字用得最妙,不“疑”,便显示不出后面的惊喜,无“又”则不能充分表达出欣喜的程度,“疑”与“又”相互配合,使内容的内在联系更加密切。那村中情景又是如何呢?颈联两句“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写的就是诗人在村中看到的情景。“箫鼓追随”,即“追随箫鼓”的倒装。箫和鼓都是吹打乐器,此代指乐队。人们追随着祭神的乐队往前走。“春社”,在古代,人们把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作为祭祀土地神,以乞求保佑丰收的日子,这一天称为“春社日”。据《荆楚岁时记》说:“社日,四邻并结综社牲醪,为屋于树下,先祭神,然后飨其胙。”这里的“春社”,是指祭神的地方。“简朴”简单朴素。“古风”,古代淳朴的风气。

颈联描写了诗人在村内看到的情景。人们围绕跟随着吹箫打鼓的乐队,向祭祀土地神的地方走去,他们的衣着简单朴素,表现出一种淳厚的气质,依然保留着古代人俭朴的作风。出句通过描写热烈的场面,反映了山村人们的习俗;对句通过人们的衣着,表现山村人们的朴实。从而流露了作者对山村人们生活习俗的热爱。这种感情,使诗人主动缩短了自己同村民之间的距离,决心把他们当成自己的知己,而在尾联表达了自己的愿望。

“从今若许闲乘日,拄杖无时夜叩门。”尾联是诗人内心活动的展现。诗人想,从今以后,如果能够在家闲居,我将趁着明月之夜出游,那时我将用拄着的手杖敲门,到农民家做客,与人们共话家常。这两句写了出游的感触,总结了全篇,照应了首联。这首七律记述了诗人出游的经过,描写了秀丽的乡村风光和农村节日的热闹景象,赞扬了农民的好客和淳朴,反映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热爱。这首诗在艺术上也很有特色。首先,在材料的取舍上匠心独具。作者注意了写景,而且写得优美秀丽,色彩鲜明,具体生动,这与“游”字是相符的。但是,作者要突出的是“人”,因此诗笔的重心落在了农民身上,写他们的美德、衣着、气质和生活,从而表达了诗人与农民之间的深厚的情感。这就不同于一般游记诗,而显示了深刻的思想性。其次,形象鲜明、具体、生动。颔、颈两联最为突出。首、尾两联是议论,仍然具有鲜明的形象。另外,语言自然淳朴,通俗易懂。

3.乞火不若取燧,寄汲不若凿井

总理引古

“其实,最为重要的就是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中国人的心开始暖起来了。我以为,心暖则经济暖,我深知这场金融危机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克服困难也不能脱离国际经济的影响。但是我们懂得一个道理,那就是乞火不若取燧,寄汲不若凿井,就是说你想得到水不如自己去凿井。因此,我希望全体中国人都要以自己的暖心来暖中国的经济。”

引古背景

2009年3月13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闭幕后的记者见面会上,当人民日报、人民网记者问: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您在多个场合,包括刚才都强调,信心比黄金更重要。请问总理,您的信心从何而来?温家宝总理在回答中认为信心来自于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后,中国人的“心开始暖起来了”,并顺势引用了《淮南子》中的这一语典。

论今之妙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引用“乞火不若取燧,寄汲不若凿井”一语,其意蕴是非常丰富的。

温总理认为,应对和战胜世界金融危机,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不能脱离国际经济的影响。但这并不是说,应对危机只能依靠“外援”;恰恰相反,而是应该主要依靠本国的力量,依靠本国的“一揽子计划”,依靠本国的“人心暖”。也就是说,应对金融危机,不能脱离国际社会,但主要应依靠“自力更生”。因为依靠国际社会,就如同向人家乞火种,到人家的井里去汲水,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而靠自力更生,自己取来燧石,自己开凿水井,则会拥有用之不竭的火种和取之不尽的水源。

温家宝总理恰如其分地活用《淮南子》中的这句古语,意在提醒中国人,“要以自己的暖心来暖中国的经济”,主要靠自己的力量战胜金融危机。同时也委婉地告诫世界上那些把应对金融危机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其他国家、完全依赖于国际社会的国家和人们,要懂得自力更生,自己拯救自己的道理。

古语源头

“乞火不若取燧,寄汲不若凿井”,此语出自《淮南子卷六·览冥训》。

《淮南子》是西汉前期由刘安与他召集的门客共同撰写的一部规模宏大、内容丰富的哲学和政治学巨著。

刘安(约公元前179—前122),是西汉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的孙子。自幼聪颖好学,苦读历代圣贤之书,善观天下兴亡之事。他的父亲刘长是刘邦的私生子,被封为淮南王。刘长在淮国“自为法令,拟于天子”,触怒了汉文帝,于是废除了刘长的淮南王,并将他流放,刘长在途中绝食而死。

刘安先后被封为阜陵侯、淮南王。在当淮南王的四十二年里,刘安召集数千名才华出众的门客广搜古史逸闻,探讨学术方技,思考人生哲理,寻求治世济世的政治良方。由于刘安一直对父亲的死心怀怨恨,在汉武帝时加强军备、积蓄兵器、密谋造反。败露后,他在惩治他的朝廷官员到达之前,拔刀自杀了。

刘安才华横溢,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和主张。《淮南子》原名《鸿烈》,“鸿,大也;烈,明也。以为大明道之言也。”于此可见《淮南子》是一部“奇书”。它“牢笼天地”而归于道,视野高远,气势宏大,思想深邃。书中提出了汉代道家的“天人之学”,是西汉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因而是我国思想史上的一部划时代的巨著。

《淮南子》全书共二十一篇,除第二十一篇《要略》作为介绍著书目的及各篇的内容提要外,其他各篇都冠以“训”,意思是各种理论观点的阐释、解说。该书体系宏伟,内容丰富,涉及哲学、政治、伦理、史学、经济、军事等众多学科,广收兼蓄,蔚为大观。

《淮南子》产生的时代,正是西汉统治者寻求治国固权的政治方略的时候。当时出现了两套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思想理论书籍。一套是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它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另一套就是刘安的《淮南子》,以道家思想为核心。结果汉武帝采用了前者,“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连《淮南子》也被“罢黜”了。《汉书·艺文志》把《淮南子》列入“杂家”,笼统地扣上了“漫羡而无所归心”的帽子。直到清代“朴学”兴起后,才开始有人专门研究它。在现当代,北京大学的刘文典写出《淮南鸿烈集解》,此后,人们开始挖掘《淮南子》的思想内涵。任继愈主编的《中国哲学史》专门开设一章论述《淮南子》的哲学思想。李泽厚在《中国古代思想史论·秦汉思想简议》中,给予这本书很高的评价。

《淮南子》在阐明哲理时,旁涉奇特异类、鬼神灵怪,保存了上古时代一部分神话传说,像“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等,主要靠本书得以流传后世。

阅读拓展

淮南子卷六·览冥训(节选)

【原文】

今若夫申、韩、商鞅之为治也,挬拔其根,芜弃其本,而不穷究其所由生,何以至此也?凿五刑,为刻削,乃背道德之本而争于锥刀之末,斩艾百姓,弹尽太半,而忻忻然常自以为治,是犹抱薪而救火,凿窦而出水。夫井植生梓而不容瓮,沟植生条而不容舟,不过三月必死。所以然者何也?皆狂生而无其本者也。河九折注于海而流不绝者,昆仑之输也。潦水不泄,瀇瀁极望,旬月不雨,则涸而枯泽,受瀷而无源者。譬若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何则?不知不死之药所由生也。是故乞火不若取燧,寄汲不若凿井。

【注释】

挬拔:拔除之意。

穷究:追究,调查。

忻忻然:欣然自得之貌。

窦:孔,洞口。

输:输送(水源)。

潦水:雨后的积水。

瀇瀁:义同“汪洋”,形容水势浩大而宽广无边。

雨后地面的积水。

燧:上古取火的器具。

【今译】

今天像申不害、韩非、商鞅等人的法家治国方针,只是在拔掉事物的根本,抛弃事物的本源,因为是不强调治本的重要,所以这些人也不会去追究社会弊端的由来根源、又为何能发展到这种状态?他们只就事论事地刻意制定各种刑法,并加以无情地实施,这样一来,真的是违背了道之根本,一门心思去追求竞争那些刀尖锥末样的利益,而不惜牺牲百姓利益,消耗殚尽他们的大半东西,却还欣欣然以为天下太平无事,这就像抱着柴草去救火、凿开孔洞来蓄水一样荒谬。那些井边树木生出的蘖枝经不起汲水瓦瓮的频繁碰撞,河边树木长出的弱枝受不了来回舟船的经常挤压,所以这些蘖枝弱枝是不出三月必死无疑。为什么呢?都是由于这些枝条疯狂乱长而背离了它所能生长的根本条件。黄河九曲弯转才注入大海,河水流长不绝断,是因为有昆仑雪山输送了无尽的水源;积水不泄而发展到汪洋一片,一望无尽,但如果十天半月不降雨水的话,这一片积水就会干涸蒸发干净,这是因为积水没有得到水源补充。就像羿向西王母请求而得到的一点长生药被嫦娥偷吃后飞往月宫,羿就为此惆怅若失,惋惜再也无法得到长生药,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是因为羿不知道这长生药是怎样炼成的。所以说凡事都应掌握根本为好,就像向邻居借火不如自己掌握取火的燧和技术,借别人的井汲水不如自己家院里凿口井。

4.安危相易,祸福相生

总理引古

“中国有句古语:‘安危相易,祸福相生。’伟大的亚洲人民有着逆境自强的优良传统。中国与东盟国家有着坚实的合作基础。我相信,只要我们同心携手,共赴时艰,就一定能够战胜非典型肺炎,转危为安,迎来亚洲特别是本地区更大的繁荣和发展。”

引古背景

2003年,非典疫情来势汹汹,不仅是我国,整个亚洲都被它无情地肆虐。在这场瘟疫中,被病魔夺去生命的人不计其数,导致情形极为紧张,人人自危。为了遏制非典继续蔓延,于是召开了“中国—东盟领导人关于非典型肺炎问题特别会议”商讨对策,2003年4日29日下午5点30分,温家宝总理出席了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的关于非典型肺炎问题的中国—东盟领导人特别会议。温家宝首先说道,我是本着坦诚、负责、信任、合作的精神前来参加这次会议的,我将向东盟领导人通报中国的疫情和防治工作的主要经验和教训,介绍中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我期待着通过这次会议促进中国与东盟的相互了解和信任,增进我们之间的合作。在如何应对非典型肺炎的问题上,温家宝指出,中国政府是勇于面对困难、高度负责任的政府,时刻把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我们已经并且继续采取果断的措施,努力扭转这个局面。一是全面加强预防,控制疫情蔓延。二是全力开展救治,设立防治基金。三是建立突发疫情应对机制,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四是加强科研攻关,研究有效诊治办法。五是密切同国际社会合作,重视借鉴国外经验。温家宝指出,非典型肺炎的跨国蔓延,是国际社会特别是本地区面临的共同挑战。唯有通过地区和国际合作,才能有效加以应对。中国政府真诚愿与东盟各国加强协调与合作,并提出了共同遏制非典蔓延的几点建议。最后他引用了一句古语作为总结,即“安危相易,祸福相生”。

论今之妙

温家宝总理引用的“祸福相生,安危相易”这句古语,蕴含了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哲学思想。关于这种思想的论述,最早可追溯到《易经》,到了春秋时期,老子更为具体地提出了“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理论,他指出事物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朝着相反的方向逐渐转化的。而温总理引用这句古语,是要告诉我们,非典不会这么无休止地肆虐下去,它并非不可战胜的,我们要相信,经过各国政府采取积极有效的控制措施,加上全亚洲人民齐心协力,终将会共同携手渡过难关,消灭这场非典疫情。灾难过后,必有福至。使全亚洲人民树立了与病魔疫情抗争的勇气,并坚信明天会更美好。

古语源头

“祸福相生,安危相易”语出《庄子·则阳》篇。

庄子(约前369~前286年),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楚国公族,楚庄王之后裔。战国时期宋国蒙(今安徽亳州蒙城人,也有说是河南省商丘市东北民权县)人,曾做过漆园吏。生活贫穷困顿,却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精神自由。我国先秦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代表作为寓言《庄子》,被唐明皇封为《南华经》,他本人也被封为南华真人,并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版本,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他的哲学是一种生命的哲学,他的思考也具有终极的意义。而且还有很多思想十分超前,比如“一尺之捶,日截其半,万世不竭”,就是数学里的极限思想。

《庄子》共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一般认为“内篇”的七篇文字均是庄子本人所作,“外篇”十五篇一般认为是庄子的弟子们所写,或者说是庄子与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写成的,它反映的是庄子真实的思想;“杂篇”十一篇的情形就有些扑朔迷离,疑为庄子学派或者后来的学者所写,有一些篇幅就认为肯定不是庄子学派所有的思想,如《盗跖》、《说剑》等。《庄子》一书中所表达的宇宙与人的关系是“天人合一”的,是无我无物的,所以他有着通达的生死观;庄子认为是道给了我们形貌,天给予了我们形体,我们要做的是不要因为好恶而损害自己的本性。他以人的完整生命为起点来思考人应当度过一个怎样的生活旅程。

同类推荐
  • 文化创意旅游发展策略研究:以重庆为视角

    文化创意旅游发展策略研究:以重庆为视角

    本书在全面、系统阐述文化创意旅游基本理论基础上,首次以重庆为视角,对重庆创意旅游综合体、旅游主题街区、动漫旅游及影视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发展策略进行了深入分析。本书内容翔实、案例丰富,创新性较强,是一部理论性与实用性并重的著作。
  • 陕西文化产业现状与发展研究

    陕西文化产业现状与发展研究

    本书内容包括:文化产业的历史与现状、发展中的陕西文化产业、广告业、会展业、广播影视及音像业、纸质传媒业、动漫业、民间美术品业、网络文化业、文化旅游业、艺术演出业、娱乐休闲业等。
  • 中国古代规模最大丛书:《四库全书》

    中国古代规模最大丛书:《四库全书》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天才的激情与感悟

    天才的激情与感悟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尼采以及他的人生哲学,遭到了一些人的歪曲和误解,为了让现代读者摒弃错误的观念,更好地了解尼采,我们重新编译了这本论文集,旨在帮助广大读者理解先哲意在改变人类思想面貌的人生哲学与审美观,重塑一个美丽的,而非面目狰狞的尼采。就像他的思想一样,他的一生是其作品的最好注释,很少有人能潜心参悟他的作品,但大多数人都非常欣赏他的近似癫狂的酒神精神。人生难免有不得意的时候,人生无法回避悲剧的冲击,只有那些富于激情的表现,才是美丽动人的东西。
  • 中国式谱文化

    中国式谱文化

    摆谱,从表面看是一个泛泛的话题,既不敏感,与社会热点也并无多少交集,但是深挖其内涵不难发现,它是每个人冥冥之中注定不可逃避的行为,是隐藏于人们灵魂深处的一种本能。
热门推荐
  • 重生之投机人生

    重生之投机人生

    他是最大的投机者,只因为他是一个重生者!命运多舛的张仪在而立之年从公司辞职后大醉一场,没有想到却意外重生到自己高二那年。张仪利用自己对未来的记忆,一步步改变着自己和亲人的命运,弥补着过去的遗憾。校园、商场和官场从此有了他的身影,少妇、御姐,班花、校花,张仪无往不利。纯真的校园爱情,诡异的商场激战,多变的官场形势,兵荒带大家一起见证天才的成长之路。群号:320131258
  • 暴走的青春:我用大学写日记

    暴走的青春:我用大学写日记

    采用白描化日记体笔法,立体式全方位再现了一群体育生在校学习成长的四年光阴,其中既有成长的疼痛与迷惘,更有体育生受到挫折以后不服输的拼搏精神,主题积极向上,几乎是当代体育生成长记录,很值得一读。
  • 纯白之吻

    纯白之吻

    他是黑白交错的棋盘上的王者,他是他的一枚棋子,只要有契约,一个命令,就可以让他的骑士为他掠夺一切,甚至为他付出生命……但不知何时他与他之间的契约开始变味,就像是逐渐枯萎的白色蔷薇,浸满了腐败的烂漫。
  • 政海秘辛

    政海秘辛

    《政海秘辛——百年中国风云实录》是程思远先生对历史的回顾与总结。从北伐胜利后蒋介石召开的编遣会议开始,直至“文化大革命”浩劫来临,李宗仁逝世止,对桂系与蒋介石集团及桂系内部的诸多有影响的事件作了较为客观的描述。
  • 夏季的钢琴独奏

    夏季的钢琴独奏

    流浪在黑帮各层的稚嫩青年,重返校园,仇家的追杀,同学间的笑里藏刀,欢喜冤家竟住隔壁!始终逃脱不掉的命运,他究竟能否过回正常人的生活呢?
  • 一直忘了说,我有多爱你

    一直忘了说,我有多爱你

    刚毕业的轮转小护士那娜第一天到脑神经外科上班便与号称“医院一枝花”的脑外科副主任聂唯平结怨?!说到结怨,那娜实在是有苦难言,就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在电梯里讽刺了聂医生一句,谁知道,聂医生会是如此毒舌外加小心眼,绝对堪称极品,真可谓,聂医生身上的白大褂有多白,他腹里的坏水就有多黑。为改善与聂医生的关系,那娜下决心收敛火爆性子百般讨好、伏低做小,不料意外百出,不但没有化解矛盾,还引来聂医生的毒舌攻击……毒舌医生遭遇迷糊护士上演史上最笑料百出的欢喜冤家剧。
  • 战之无尽

    战之无尽

    没有了右手有能如何,只要有一口气我便能站起来,只要还能站起来我便战斗到底。
  • 爱情距离

    爱情距离

    这是一部都市题材的情感类长篇小说,荟萃了当今社会文化阶层的芸众生,有知名女作家,浪漫诗人,风流记者,当红编辑,资深教授,才情学生、名流导演、文化掮客、公司要员……表现了市场大潮下的中国社会里,苦苦求索在滚滚红尘之中的当代“白领”阶层的痴男怨女们,面对不期而至的错位的爱,或惊恐失意,或随波逐渐,或幡然省悟,或堕落沉沦……演绎了一出美梦与恶梦同地,欢乐与眼泪并存的既朦胧又清醒的爱与怨的悲喜剧……其情真、其意挚,其文正,谈情而不矫情,谈爱而不淫秽,明理而不招摇。人物真实典型,情节平实新巧。语言华美凝炼,是一部“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作将来的别具一格之作。
  • 古龙文集:长生剑·孔雀翎

    古龙文集:长生剑·孔雀翎

    古龙四大巅峰系列之四,“七种武器”系列包含:《七种武器:长生剑·孔雀翎》《七种武器2:碧玉刀·多情环》《七种武器3:离别钩·霸王枪》《七种武器4:愤怒的小马·七杀手》。“七种武器”系列看似在写七种精妙绝伦、令人闻风丧胆的武器,实则描绘的是武器以外的人心和人性。唯有激发出人格和精神的力量,才能将死的武器使用得叱咤风云,冠绝天下。“杀戮人人都会写,唯有古龙写出了人类面临极限状况时独特的生命体验;武器人人都会写,唯有古龙将笔深入到使用武器的人细致而微的心灵世界之中。”
  • 帝君邪宠:妖孽狂妃

    帝君邪宠:妖孽狂妃

    她,21世纪的顶级杀手。神挡杀神,佛挡弑佛!一朝穿越成为一个众所周知的废材?可笑!当眼矇在度睁开,废材变成天才,绝色容颜,笑靥如花……前世她是强者,今世若天要杀她,那她便逆天!他,蓝玥王朝的帝君,连皇上见了都要礼让三分,有着神秘强大的身份,却偏偏喜欢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