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94700000011

第11章 逐渐浮出水面:亚洲其他国家特种部队(7)

朝鲜特种部队培训期限通常为12-24周,侦察旅还要进行3-18个月额外培训,学习城市或乡村条件下的游击战战术,掌握发动游击战、反游击战、保障内部安全、抓捕或消灭敌方要员、实施心理战、使用爆炸装置和通信设备、仿造各种证件等特种技能。

敌后作战时,各分队都有明确的分工。侦察队要首先突破可能遇到的障碍,发动攻击,以此掩护其他行动队;突袭攻击队攻击目标,同时作为爆破队完全摧毁敌方目标;情报搜集队负责抓俘虏,搜集各种可能的证件和各种情报;掩护队负责以狙击火力攻击敌人保护战友;障碍队负责布设障碍物,阻止敌人推进,防止敌人突破。侦察队队员此时的标准装备是AK-47自动步枪或M-16步枪、RPG-7或AT-3榴弹发射器、火箭筒、反步兵地雷、阻止敌人汽车交通设备推进的特种设备、60毫米迫击炮。

2个专门用于海上登陆的轻步兵旅,直接隶属于作训部,负责执行战略任务,曾积极参与1996、1998年的军事侦察行动,声名大震。

在组织上与陆军轻步兵旅类似,2个旅共有5000人,10个营,每营400多名队员,下分5个登陆作战队,全体队员人人都是战斗蛙人。

5、特种游击队

朝鲜一直重视游击战,视其为革命斗争的必要组成部分,为此专门组建了特种游击队。在编制上,特种游击队队员数量差别较大,从一个排到一个团各不相同。为高效发动游击战,这些部队随时可以组建敌后游击队,组建并援助地方游击队,实施纵深侦察和各种特种行动,支援主力。完成任务后,特种队员返回原部队继续服役。特种游击队员都要接受合成作战训练,执行政治任务时必须与武装起义组织配合,避免与敌人优势兵力正面接触,只寻机攻击敌方防护较弱的小股部队。特种部队继承、发扬朝鲜战争期间获得的丰富的游击战经验,能在最不利的地形条件下英勇作战,可相当隐蔽地成功渗透到敌后组织第二梯队,展开特种行动。

6、2009年9月,当日本调查人员从海洋深处打捞出一艘据称是朝鲜的间谍船时,他们没料到会有这么多发现。这艘2001年12月与日本海岸警卫队交火沉没后的小船竟然拥有像施瓦辛格动作片那样的军火库:火箭发射器,82毫米反坦克火箭筒,一挺高射机枪和两枚地对空导弹。但是,在船体内发生的一切更惊心动魄。当败局已定时,朝鲜指挥官杀死了船上幸存的几名船员,然后把船凿沉,以免被敌人俘获。一名船员在木制甲板上草草写下一行字(这也许是他临终前的遗言):“党,您的孩子将永远忠于您。”这是朝鲜特种部队的方式。

这支军队拥有美国海军海陆空突击队的杀伤能力,人数又足以占据一座小城市。据美军估计,朝鲜特种部队的人数超过10万,是目前为止全世界规模最大的突击队。他们个个武艺高强,赤手空拳就能同时对付几名敌人。据说,他们能用狙击步枪在15秒内射中200米外的多个目标。这支队伍有许多“勇气训练”,其中一项就是穿越非军事区从韩国抢一块牌子或其他“纪念物”回来。按照他们接受的训练,如果不能完成任务,他们将就地自杀。上世纪60年代离开朝鲜的一名前特种部队队员说,这支队伍以对朝鲜领导人金正日的绝对忠诚而着称;如果未来南北出现冲突,他们的任务就是“在韩国各地同时燃起战火”。

朝鲜特种部队即使在和平时期也颇具威力。这支部队曾在近几年多次出击,但他们最为大胆的行动发生在1968年。当年,由31人组成的暗杀小队曾试图刺杀韩国总统朴正熙。在这些闯入者中,28人在青瓦台附近战死,一人被抓,两人带伤逃回朝鲜。一位专门报道朝鲜军事问题的日本记者说:“其中一人因为枪伤,肠子都流出来了。

他用手捂着伤口跋山涉水返回了朝鲜。”

2009年2月27日,韩国公布国防白皮书,对朝鲜军力水平进行了描述。白皮书除称朝鲜部署了射程达3000公里的新型中程导弹,还特意提到朝鲜将12万名的特种兵力增至18万。分析认为,朝鲜加大以特种作战为代表的非常规作战能力,将有效规避美韩两军的常规力量优势,未来一旦军事对决爆发时,可对其形成有效牵制。根据韩国防白皮书,自2006年以来,朝鲜特种部队力量建设取得长足进展,数量增加了50%,达到了18万人,并加强了夜间、山区和城市作战训练。韩国分析认为,朝鲜大规模扩编特种部队,是以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为参考,在战争爆发初期让特种部队迅速渗透到韩国,形成同韩美两国军队纠缠的状态,使韩美很难通过强大空军力量等进行攻击,从而抵消了其在常规武器和兵力方面所存在的弱势。法新社评论指出,朝鲜人民军维持着世界上最庞大的一支特种部队,这是朝鲜特种部队所担负的任务所决定的。与其他国家特种部队不同,朝鲜特种部队是与正规部队并肩作战的基本部队。在朝鲜的“南进奇袭战略”军事战略中,朝特种部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十一约旦皇家特种部队

约旦王国位于中东腹地,在风云变幻的中东大棋盘中发挥过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片盛产石油的黑金国土上,活跃着一支闻名遐迩的特种部队,在多次震惊世界的反恐作战中,其斐然战绩给世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这就是约旦皇家特种部队(SOU71)。

约旦皇家特种部队的前身是约旦突击营。1916年,阿拉伯民族举行大规模的反抗土耳其人的大起义,在英国人劳伦斯的率领下,一批沙漠勇士于1920年到达了约旦。1963年,组建了约旦突击营(约旦皇家特种部队的前身)。1969年,阿拉伯世界的第一支特种部队在约旦诞生,被称为约旦皇家特种部队。如今的约旦皇家特种部队拥有大约100名队员,所有队员以骁勇善战、忠诚可信而着称。

成为约旦皇家特种部队的一员是每一位约旦青年的光荣与梦想,但要梦想成真,绝非易事。在约旦,能成为突击队员已经称得上是精英了,而约旦皇家特种部队队员则是精英中的精英。因为只有最优秀的突击队员才能成为约旦皇家特种部队队员,实现自己的梦想——头戴特制的羊毛头罩,身穿“凯夫勒”防弹衣,胸前佩戴金色的“71”标记的徽章。

从约旦突击营中挑选出的队员首先必须经过一系列严格的身体测试和心理测试,全部合格者方可人选。他们的训练包括军事技能、体能训练和拉练,航空学、地形学、地图判读、医疗急救、基本通信手段、山地丛林作战、两栖登陆、白刃格斗及廓尔喀弯刀训练、各种武器使用及拆装、防空及其他各种各样专门课目训练。

从特别部队学校结业后,突击队员将进行一段相当长时间的实习,以检验他们所学到的技能。其后,他们被分配到最基层的班排,再接受各种战役战术训练,与不同单位及后援机构合并武装训练以及参与野战部队的大量丰富的实古训练。经过1年的严格训练后,这些突击队员一个个作风顽强、技术全面,可随时投入各种复杂的战斗中。

进入约旦皇家特种部队,就意味着要在沙漠地带进行无休止的长途跋涉和战斗。在约旦与邻国毗邻的边界地区,全副武装的恐怖分子经常与约旦皇家特种部队队员发生武装冲突。这里气温长年高达50摄氏度,这对每一名约旦皇家特种部队队员的体力、耐力及战斗力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与挑战。但是作为约旦皇家特种部队的先锋,约旦皇家特种部队的终极任务就是不允许任何一个恐怖攻击在约旦的国土上得逞。近年来,约旦恐怖事件发生的次数较之从前已明显减少,这一事实无疑是对约旦皇家特种部队队员最高的褒奖。

约旦皇家特种部队装备精良,只要国外出现对特种部队有帮助的尖端武器,阿卜杜拉国王将会不惜一切代价购买并装备给约旦皇家特种部队,如购买美制的“凯夫勒”防弹衣及特殊的防爆面具便是其中一个例子。

约旦皇家特种部队的日常生活可以用3个W来概括,它们的意思是“工作、工作和等待”。他们能如此毫不懈怠地训练的原因是由于他们深知:任何小失败都很有可能会不可逆转地影响到全局。

约旦皇家特种部队面对着难以置信的巨大挑战,他们负责对任何发生在约旦境内(甚至包括境外)的恐怖事件和人质危机做出快速反应行动。通常的行动场所包括饭店、政府办公室、大使馆和其他敏感地带。约旦皇家特种部队的分析家和电脑专家曾对各个潜在可能被攻击对象的电脑图像进行详尽研究,包括施工蓝图和相应的情报资料,甚至包括墙壁的厚度和窗户的朝向大小等细节。尽管他们通常给人的印象是擅长于沙漠作战,可实际上所有的队员都是合格的潜水员,通过实战演习显示了这支反恐劲旅精湛的海战技艺。他们以一艘停泊在亚喀巴港的货船作为训练平台,一队人马潜入货船底部,另一队则登上货船甲板,控制了驾驶台。此时,3架UH-1直升机掠过水面接近所要袭击的目标,对行动实施猛烈的火力支援。一位曾与约旦皇家特种部队联合演习过的美国“海豹”突击队队员称:“演习非常逼真。他们比起欧美的特种毫不逊色,所承担的风险高得令人难以置信。”

与约旦皇家特种部队合作过的世界着名特种部队如美国“三角洲”

特种部队、法国GIGN、阿曼皇家特种部队等,都对约旦皇家特种部队的出色表现赞许有加。以色列前国防部长莫迪凯在访问约旦时,曾目睹了约旦皇家特种部队的实战演习和反劫机演习,这位伞兵出身的将军也不得不为这些沙漠硬汉的精湛技艺和忠勇果敢所折服。

从其成立之日起,反恐和解救人质就成为约旦皇家特种部队的一项重要任务。一次,在约旦首都安曼的洲际大酒店解救人质的行动中,两名约旦皇家特种部队队员和7名平民在近距离的枪战中不幸罹难。

从表面看,把穷凶极恶的恐怖分子干掉就算是约旦皇家特种部队的胜利,但约旦皇家特种部队队员不这么看,这件事反映出来的问题深深刺痛了他们。随后,约旦总参谋部命令特别行动旅创建-个反恐特别分队,和安全机构一起专门执行特殊的反恐行动和所有的解救人质工作。

有一次,装备了走私武器的恐怖分子袭击了约旦首都最大的伊拉克人社区,杀害了7名无辜平民,并威胁到安曼其他社区的安全。面对这帮冷血杀手,约旦皇家特种部队队员们毫无惧色。他们乔装打扮,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袭了恐怖分子的藏身之所,仅用了1分钟,在恐怖分子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的时候,就将他们全部歼灭。

作为约旦皇家特种部队的先锋,约旦皇家特种部队的终极任务已不仅仅限于在约旦的国土上打击恐怖分子,他们正在将任务向国际上延伸。这支骁勇善战的沙漠部队已开赴阿富汗的反恐战场,渗透到“基地”的线人当中。由于他们对风土人情的熟悉和特殊的地缘身份,成为在阿富汗战场上的各国特种部队中的佼佼者。

同类推荐
  • 《德邦的雪》

    《德邦的雪》

    瑞兹在他的书里写道:下雪后的地牢里,气味变得很糟糕!当有德邦的高层来这儿视察时,那群狱卒会把那些女俘虏的符文禁锢卸掉,从那间拥挤、闭塞、气味很坏的地里带出来,带到粉红色的房子里,各自锁在一张间化妆台上,然后就离去了。这时候,这些个女俘虏就给自己化妆,仔细地描眉画目,让自己更美丽——也就是说,看起来讨人喜欢。
  • 鹰魂抗日

    鹰魂抗日

    六个相貌各异的生死兄弟,六把嗜血锋利的军刀,六种几乎相同的杀敌技巧,在对抗外敌侵入的战场上,刮起了六股旋风,用手中的军刀告诫侵略者,中国已经苏醒,中国将成为全世界侵略者的禁地,如有踏入者,不死不休。
  • 生化佣兵录

    生化佣兵录

    在世界陷入一场前所未有的生化战场的时候,一个人所未知的地方进行着一种极度可怕的实验,龙翼小组临危受命,前往摧毁实验基地,基地最终被毁灭可是病毒还是流出了,一个故事却也悄然开始。
  • 抗战之我的英美军团

    抗战之我的英美军团

    一个二十一世纪的宅男,在一次游戏事故中携带魔魂系统重生至1937年的烽火岁月,看似悲剧的经历却成就了一个传奇,且看这个胆小青年如何建立一个让鬼子闻风丧胆的英美军团。
  • 抗日之东江英雄

    抗日之东江英雄

    讲述的是一个叫刘南的青年,性情如火,嫉恶如仇,从小顽劣可为人颇讲义气,为救朋友在大牢里被关了七年,出来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铲除当地土匪汉奸营救民主人士,智擒死敌日本驻港特务头子东条正之,威震港九、让日伪闻风丧胆的传奇故事
热门推荐
  • 王俊凯请别守护我了

    王俊凯请别守护我了

    王俊凯请别守护我了……我不能陪伴你永远!
  • 杰森哥在地球

    杰森哥在地球

    一个单亲家庭的小孩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拯救地球的大英雄。杰森哥走出校园后进入了修炼者的道路,他逐渐成为一个实力强大能左右别人命运的人。他成为了别人的希望,背起了拯救地球的责任。
  • 绝望的小孩

    绝望的小孩

    无限好书尽在阅文。
  • 那年曙光

    那年曙光

    青春,记载了我们的回忆,那一年我们十七岁,有一些东西正在悄悄萌芽。
  • 娇妻的秘密

    娇妻的秘密

    银行卡里的55万块钱不翼而飞让他震惊不已,老婆的遮遮掩掩让他更是相信这件事情和老婆有着密切的关系。神秘的电话,陌生人的到访,之后的一系列事件,让他不得不怀疑自己的妻子有了新欢。面对婚姻中突如其来发生的这些状况,他该如何解决?--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暖冬盛夏

    暖冬盛夏

    再见了,我爱的你,我的青春与你大概是一起离去了吧,再见了年少,我希望你永远好好的,一定要回来啊,当你回头时我会在这里永远等着你的——许依霏
  • 创世神戒

    创世神戒

    创世神界一名失意的天道掌控者,为了追寻更高境界的天道,历经无数次轮回感悟,追寻天道,置自身于棋中,而下出前所未有的天道大棋局。在这一世他成为大陆叛徒的儿子,和身受剧毒的母亲相依为命,艰苦残蜷在这个弱肉为食的修真大陆——东胜圣洲。为了解救母亲,他前往天雪山,命运使然,经历了天命的召唤,燃起了追寻天道的火焰,从此走上了前无古人的修神创世大道。
  • 我在原地等你之回眸的瞬间

    我在原地等你之回眸的瞬间

    妈妈的离去,爸爸的嫌弃,妹妹的羞辱是颜晨夏感觉生无可恋。有一次她对妹妹颜歌婳的反抗惹怒了她,颜歌婳变怂恿颜昊送颜晨夏去莱茵网球部。一切的故事从这里开始。看似风平浪静的一切,其实暗藏云涌,颜家的阴谋绝不像表面这么简单。他们八人该怎么面对,他们又该何去何从?颜晨夏又该怎么处理和他们之间的关系呢?经历过误会,逃亡,阴谋的多重磨练,颜晨夏开始渐渐明白自己的心。就算你走到天涯海角,我还会在原地等你
  • 爱,从未远走

    爱,从未远走

    本以为爱情早已远去,本以为早忘记那个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本以为一切都变得云淡风清。可是在看到某个电影演绎爱情的瞬间,在品读青春文集的甜蜜文字的背后,在灯火阑珊处的蓦然回首时,你的心灵的某个地方忽然的被触动了,你的爱情之炫开始悄悄的舞动,原来,岁月带走的只是时间,爱,从未走远,往事随风深爱依旧……
  • 白雪红灯笼

    白雪红灯笼

    甫跃辉, 1984年生,云南保山施甸县人,复旦大学首届文学写作专业小说方向研究生毕业,师从作家王安忆。在《人民文学》《大家》《花城》《中国作家》《青年文学》《上海文学》《长城》等文学期刊发表中国短篇小说。获得2009年度“中环”杯《上海文学》短篇小说新人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