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93300000013

第13章 你惆怅,是因为自己不够阳光(3)

一转眼他得到了一份人人羡慕的工作,从人品到性格再到能力,人们觉得他简直无可挑剔,但只有他自己知道,每天维持着一张完美的笑脸是多么劳累,做着自己不喜欢的工作是多么索然无趣。现在,相亲问题又摆在眼前,有不少符合他条件的对象对他表示好感,但他想到大学时那个平凡的女孩,顿时觉得再好的女人都不能让他提起兴趣……

完美,一个吸引人的词语,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完美的形象:出色的容貌,优雅的谈吐,从容的风度,高超的能力,临危不乱的镇定……每个人都希望这个形象属于自己,划掉那些不可能实现的先天条件,人们每天都在努力接近那个理想的自己。

可是,事事岂能尽如人意?不是有追求就有收获,让我们惆怅的,并不是失败,而是那些不完美的成功,它们明明应该是喜悦的花朵,却让人觉得结出的果实一定是涩的,或者索然无味。如果连成功都无法让你快乐,连获得都无法让你满意,那么惆怅吧,除了惆怅,你没有其他事可做,也没有其他事适合你。

人为什么会追求完美?因为无法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特别是看到有人做什么都很完美的情况下,这种类比更让自己难过。但是,“完美主义”其实并不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它处处包含着对自我、对生活的否定,它有一种极端的思维方式,不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上进,而是“只有最好,没有好”的偏激,换言之,它在表面上带来的可能是人们对更高层次的追求,实际上却给现实生活带来一道阴影,让我们对什么都不满意。

在美国,学校有专门的厨艺课,笨手笨脚的珍妮最怕上这种课,不论做蛋糕还是烤饼干,她不是弄错奶油和面粉的比例,就是掌握不好火候,当别的同学把烤好的点心用漂亮的袋子包起来,拿回家送给妈妈,她只能对着一堆焦黑的面团发呆。

其实,珍妮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只有在厨艺上,她才是个小白痴。老师要求父母要写上对食物的评价,珍妮只好把那些黑乎乎的饼干包起来拿回家。父亲和母亲一边吃一边说:“虽然有点糊,但有你自己的味道。”还在意见簿上写上“完美”的评语。

转眼到了高中,情人节的时候,女孩子们流行亲手做巧克力送给男朋友,珍妮也想做巧克力送给男朋友马修。经过一整天的“奋战”,奇形怪状、颜色可疑的巧克力诞生了,珍妮不知该不该将它送出去,却被来做客的马修一把抢过去吞进肚子,说:“这味道,完美!”

十年后,珍妮和马修组建了家庭,有了自己的小孩,珍妮偶尔给孩子做饭,每一次,孩子都会说:“妈妈做的饭真完美!”珍妮对马修说:“为什么你们都这么说?那明明是糊的、焦的。”马修笑着说:“因为有你的味道,所以让人觉得很完美,你不觉得吗?”想一想自己的用心和努力,珍妮释然地笑了,也许,这才是真正的完美。

珍妮是个幸福的姑娘,她身边有一群宽容可爱的家人,自己也有一份不强求的心态,因为不去强求完美,她的心中便不会有阴影的存在,做好了就是做好了,做不好也没什么大不了,根本不值得惆怅。关键是这件事上有了她的努力,她的烙印。因为有了这份对生活的积极,一切的不完美,在他人眼里都很完美。

还有人总是想追求“十全十美”,这样的人当然不是没有,但要所有的能力都达到顶尖,就像一棵树所有的枝条都一样长短、一样粗细,从概率上来说太少太少。何况,这样的树看着不像树,这样的人看着让人不敢接近,因为一切都做到完美,反倒失去了自己的特点。还不如展现自己本色的一面,这样至少真实可爱。

做人就应该有这种阳光心态,对己对人,都不必奢求,只要把你的要求维持在正常水平,或者更多地看到优点,忽略缺点,你就会发现,生活中完美的事物,其实比不完美的事物多。所谓的完美,就是“刚刚好”,“正合适”,而不是“最好”,“分毫不差”。强迫自己是一件很累的事,让自己舒展一点,让长处短处顺其自然,心中就始终会有对自己的欣赏。

06.带着你的根,到哪里都能开花

我们常常觉得自己再过一种“漂移”的生活,随波逐流,没有方向。

失败的时候其实并不明显,得不到成绩时才会分外惆怅,我们不知道下一秒生活会有什么变化,既痛恨它没有任何变化,又害怕它马上变化,这种矛盾的心态,让我们惆怅不已。

之所以会有这种心态,是因为我们对自己缺少强大的自信,相信不论什么时候,不论发生什么事,自己都可以面对,都可以战胜困难,即使到一个陌生环境中,我们也可以迅速成长。

有位高僧被寺庙上下敬重,大家都说他是一个极有智慧的人。一个偶然的机会,有个小和尚发现这位高僧读经书的时候,必须有个小和尚在旁边一字一句地读给他。小和尚问别人:“大师眼睛不好吗?为什么要别人读?”有人回答:“因为他不认识字。”

一个高僧竟然连字都不认识,小和尚不由心生轻视。他气性高,有一次被高僧批评,他顶撞到:“你连字都不识,怎么能称为高僧呢?你哪有什么智慧!”

高僧微微一笑,抬起手指指向窗外的月亮问:“你看到那个月亮了吗?”

小和尚仰起头说:“看到了!”

高僧放下手指,又问:“没有我的手指,现在你看得到月亮吗?”

“当然看得到!”小和尚说。

高僧说:“智慧就像这轮月亮,我们可以借助别人的手指看到它,也可以自己看到它。”

有时候人们惆怅的内容,并不是琐碎的小事,而是关于人生的大问题,人们觉得自己缺少一双慧眼,缺少他人丰富的经验,缺少随机应变的能力和处世的智慧。其实,有时候智慧就在生活之中,就像一个目不识丁的禅师,可以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天地间的智慧。

生活需要智慧,生活更需要发现,如果你看到的生活仅仅是一种表面现象,你需要想得深一点,琢磨得透彻一点。你想的越多,你越不会为小事钻牛角尖,越能够体谅自己和他人,也越会分析事物的前因后果,这种智慧正是我们心灵的根本,它可以引导我们走向成功,引导我们告别惆怅,也可以引导我们修身养性,志存高远。

惆怅的时候,不妨更深入地挖掘生活,寻找我们的“根”,包括关于生命的种种智慧,包括我们的潜力和能力,包括我们真正的性灵,其实人们惆怅,不过因为看不清自己也看不清世界,而找到你的“根”,你就能顺着它发现自我,也能藉由自我感受世界,认识世界,这才是真正的领悟,好过任何书本或他人教给你的知识。

一个少年喜欢弹琴,想成为一名音乐家;另一个少年爱好绘画,想成为一名美术家。然而,他们都突然经历了一场灾难。结果,想当音乐家的少年,再也无法听见任何声音;想当美术家的少年,再也无法看到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两个少年非常伤心,痛哭流涕,埋怨命运的不公。

这时,一位老人知道了他们的遭遇和怨恨。老人对耳聋的少年用手语比画着说:“你的耳朵虽然坏了,但眼睛还是明亮的,为什么不改学绘画呢?”然后,他又对眼瞎的少年说:“你的眼睛尽管坏了,但耳朵还是灵敏的,为什么不改学弹琴呢?”两个少年听了心里一亮。

他们从此不再埋怨命运的不公,开始了新的追求。改学绘画的少年发现耳聋了可以使自己避免一切喧嚣的干扰,使精力高度专注。改学弹琴的少年慢慢地发现失明反而能够免除许多无谓的烦恼,使心思无比集中。后来,耳聋的少年成了美术家,名扬四海;眼瞎的少年终于成为音乐家,饮誉天下。

他们相约去拜见并感谢那位老人。老人笑着说:“不用谢我,该感谢你们自己的努力。事实证明,当命运堵塞了一条道路的时候,它常常会留下另一条道路!”

当一条路走到末路,碰到现实的墙壁,我们都会不知所措。这时候,不要悲哀,也不要放弃,要知道,你的本心,你的智慧,你的能力,一直都存在,这就是你的根本,让你像一粒种子,到合适的土壤就能开花。

比起为现状惆怅,将来的路更重要,在决定之前,你没有时间浪费,每一种危机都有相应的应对措施,有些人能够当机立断,因为他们懂得认清现实,懂得权衡利弊;有些人始终优柔寡断,因为他们太过留恋过去,害怕将来,他们的情绪始终是不定的,就在他们犹疑时,时光飞快地过去,机遇飞快地溜走,本来在你手中的种子,不知何时掉落,就连土中的根须,也因为长久的僵硬而失去活力。

以宽广的心态看待生命中的惆怅吧,要么对自己的生活多一些满足和感恩,要么赶快改变自我,追求新的发展,千万不要在现实与理想间彷徨。一个理想的生命,应该始终充满阳光,即使在冬日,也有春天的气息。如果觉得自己不够优秀,就尽量把自己的根扎得更深一些,因为越是深厚的底蕴,越适合厚积薄发。你的一切努力都不会白费,等待你的,会是充满鲜花与掌声的日子,到那时,你也许仍然会惆怅,就像人在高兴时,有时不是露出笑容,而是流下眼泪……

同类推荐
  • 女人四十

    女人四十

    人活一世真的很不容易,女人更不容易。40岁女人不仅承担着传统的相夫教子的职责,而且和男性一样,需要撑起事业的“半边天”。父母需要照顾,孩子需要培养,一堆的家务不做不行,工作不出色有可能被淘汰,复杂的人际关系也很麻烦……这一切使自己几乎没有独立的空间和时间,觉得很累很累。其实良好的生活在于调节,在于使身心进入一个健康的状态。
  • 杰出青少年应具备的30种优秀品质

    杰出青少年应具备的30种优秀品质

    优秀的品质是人生大厦的基石,是决定人生成败的终极力量。青少年正处在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培养好必要的品质,打好基础,未来的道路才会更宽广、更远大。本书深入阐述了30种杰出青少年应具备的优秀品质,帮助青少年在成长中塑造和完善自我,建立属于自己的品质体系,以优秀的品质成就卓越人生。
  • 思维模式决定成败:影响一生的20种思维

    思维模式决定成败:影响一生的20种思维

    本书将人类的思维模式分为两大类:有利于成功的思维模式和倾向于失败的思维模式,透过对“成功模式”和“失败模式”的系统性对比,论述了成功与失败的深层次原因,如同绿灯行(油门)、红灯停(刹车)的交通指令(操控系统),指导着我们启动“生产成功的流水线”以创造成功,提醒着我们关闭“生产失败的流水线”以规避失败。
  • 秘书口才

    秘书口才

    本书紧密围绕秘书工作实际安排内容,设计实践性教学环节,体现出“能力本位”、“工学结合”的特色。通过多种贴近秘书工作实际的情景设计,循序渐进,帮助学生训练秘书职业口才,使学生在秘书情景下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熟练地掌握并运用口语表达的方法和技巧。通过训练,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展示所学的知识以及自己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化素养,而且对其走向社会,交际办事,更好地适应秘书工作实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有很大帮助。本书适用于高等、中等院校秘书专业,同时也可为广大秘书工作者提供案头参考。
  • 职场达人谋求升迁那些事

    职场达人谋求升迁那些事

    《职场达人谋求升迁那些事儿》通过大量生动的职场案例,详尽解说了职场升职加薪中的那些事儿,揭示了职场中那些鲜为人知、秘而不宣的“道道儿”。当你面对与故事中人物相同的处境时,能从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中得到启发,触类旁通,少走弯路,求进身顺理成章,谋升迁一路畅通。
热门推荐
  • 莲仙传

    莲仙传

    有人说,我曾经十世为人,十世为畜,为人造孽,为畜积德,最后人间界十世的孽障化作了蛇妖,畜生界十世的功德化作了狐仙,二者的后世一直厮杀,我的第二十一世本可成仙,但我为了化解自己积下的这些业障,舍生化为了七彩雪莲,希望以此平息蛇妖和狐仙的恩怨。
  • 婚约者:豪门恋人

    婚约者:豪门恋人

    每个人心中最柔软的那处。安萣祝墨顾冷文曦凌子烨。两个婚约者and互相折磨的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气象谚语与历法节气趣谈

    气象谚语与历法节气趣谈

    《气象谚语与历法节气趣谈》是一本有关谚语或曰气象谚语的科普性读物。全书共分两部分内容:谚语和历法节气。全书内容相当丰富,且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都相当强。可作为中学生补充文学知识的课外读物,也可作为普通成人文学知识的自我充电读本。
  • 禁修仙令

    禁修仙令

    顾城携着前世才智,转生来到了这个禁止修仙的世界,凡修仙者,皆为罪犯!这里,有修仙者……有捕抓修仙者的武侠……有修仙者出没地带,也有大自然域……一心要成为武侠的顾城为了重塑身体,不得不成为修仙者,要破‘禁修仙令’……--------------凡修仙者,九死一生,要与人斗,与地斗,与天斗。顺成人,逆成仙,全在阴阳颠倒颠【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ps:盗版中有大量错误,一切以本站内容为实
  • 农田常用杀虫剂使用技术

    农田常用杀虫剂使用技术

    本书从农药,特别是杀虫剂的科学使用出发,系统地叙述了杀虫剂的分类、作用机理、选用原则、毒性种类、防止中毒的措施,并且比较详细地叙述了100种当前我国常用杀虫剂的毒性、理化性质、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本书内容翔实,语言通俗,可作为普通农民、农药经营者、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技术指导书。
  • 破译末日

    破译末日

    吞噬一切的黑洞通往宇宙的哪一端?地球的核心到底是什么?他从何而来?人类文明以前是否存在过另一个文明?玛雅预言的2012将近,迎接人类的到底是什么?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大宗教的背后有着什么样匪夷所思的安排?潘多拉盒子是否只是存在于传说之中,盒中到底隐藏着哪些骇人听闻的秘密?众多谜底的背后隐藏着一个不为人所知的地球阴谋,人类不够格充当阴谋的主角,只是这场阴谋的牺牲品。。。。。。。。。。。。。朋友,新人第一次写书,希望你能高抬贵手,点个收藏,觉得行的话点个推荐。顺便推荐个群:100264116。清风怡人,很有人情味的群。
  • 等爱,一次就足够

    等爱,一次就足够

    你可知道,自从离别后,对你的思念从未停止,对你的爱意从未搁浅。曾经你流下的泪滴,伤的却是我的心口,你的泪让我黯然,让我心碎,潸然悲伤的你,深深地撼动着我,击碎了我的心,痛了我所有的神经,你的泪滴是我黑暗谷底无法抹去的忧伤。爱情的心结,就这样一头系在心里,一头系在梦里。不曾搁浅的思念,让如梦如烟的你成了我的心痛。
  • 时间十年

    时间十年

    也许,十年前是我太懦弱,十年后我会让你承受我十年前的痛苦
  • 大方广佛华严经

    大方广佛华严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唐宋词精品鉴赏

    唐宋词精品鉴赏

    唐宋词从唐五代起,至北宋南宋而大成,由小令到中、长调,可谓名家辈出精品如林。本书博采众长,选唐宋名家各种流派杰作,精华毕呈,希望帮助读者朋友们更好地欣赏唐宋词名篇佳作、领略唐宋词的幽深情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