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82100000002

第2章 地平天成——夏禹王(2)

舜帝派禹治水,引起议论纷纷,不少人对他并不看好:

“禹来治水,一定不成功,如果他是鲧的儿子的话,”一个拿拄杖的学者说。“我曾经搜集了许多王公大臣和豪富人家的家谱,很下过一番研究工夫,得到一个结论:阔人的子孙都是阔人,坏人的子孙都是坏人——这就叫作‘遗传’。所以,鲧不成功,他的儿子禹一定也不会成功,因为愚人是生不出聪明人来的!”

“O.K!”一个不拿拄杖的学者说。

“不过您要想想咱们的太上皇,”别一个不拿拄杖的学者道。

“他先前虽然有些‘顽’,现在可是改好了。倘是愚人,就永远不会改好……”

“O.K!”

“这这些些都是费话,”又一个学者吃吃的说,立刻把鼻尖胀得通红。“你们是受了谣言的骗的。其实并没有所谓禹,‘禹’是一条虫,虫虫会治水的吗?我看鲧也没有的,‘鲧’是一条鱼,鱼鱼会治水水水的吗?”他说到这里,把两脚一蹬,显得非常用劲。

……

有志者事竟成,历史上许多伟人的事业,往往是在背负着沉重负担和头顶着巨大压力的情况下得以成就的。这种负担和压力以一种核爆炸般的反作用,使他们激发出一往无前的决心,迸发出异乎寻常的潜力,大书大笔谱写下灿烂壮丽的人生诗章。

按《尚书·禹贡》《史记·夏本纪》所述,大禹治水的范围几乎包括了中国绝大多数的大江大河。然而按一般常识,即时在腿上拴起神行太保戴宗的两个甲马,大禹也未必能走遍文献中记述的九州。从现代考古学证实,大禹治水的范围主要还是黄河中游及其支流汾、渭、涑、泾、洛、漳等,治水工作就是把这些地区的洪水归入诸支流,然后汇于黄河东流入海。在《尚书·禹贡》提及的地点中,壶口即今山西吉县的壶口瀑布,梁和歧即今渭水一带,大原和岳阳即今太原和霍山,衡漳即今山西东南部和河北南部的漳河流域。经过十三年的努力,洪水终于被引向大海,中原大地重又恢复蓬勃生机。

许多与大禹治水的传说有关的地名一直沿用至今,其中如太原盆地西北的系舟山,传说因大禹治水在此系舟而得名。河津县城西北处的黄河峡谷,传说是禹凿龙门的遗迹,故名禹门口。传说大禹凿龙门之后,过中条山来到今芮城县,曾在一棵古柏下休息,然后渡河宿于河南,渡口是今日的大禹渡,住宿就在现在的禹店村。大禹治水,功垂竹帛,他的事迹与遗迹一起,长存于世并为世人千古传颂,宋文学家司马光在《禹祠》之诗中赞道:

长山忽中断,巨浸失横流。

迹与天地久,民无鱼鳖忧。

在大禹治水的传说中,最感人的篇章则是关于他本身的故事——关于他娶涂山氏之女为妻,新婚仅三天,便出发治水,“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置家庭和妻儿于不顾;关于他“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撬,山行乘撵……”,为治水而栉风沐雨、不辞辛劳地奔波各地;关于他躬亲劳苦,手执橐耜耒锸疏导河川,与下民同甘共苦,一起与洪水搏斗,竟至手足胼胝,形容憔悴,尽管大腿上没剩下多少肉,小腿上的汗毛都磨光了,但仍工作不辍,毫不懈怠。大禹在治水中表现出来的艰苦奋斗的求实作风,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坚韧不拔的斗争意志和爱民尚德的崇高品质,在中国古代史上树立了高尚完美的第一帝形象,也为历代帝王传中开写了光辉灿烂的第一页。

其实就大禹伟业而言,除人们耳熟能详的治水外,他在兴修水利、修筑沟渠、提倡种植水稻、指导发展农业生产诸方面,都有首倡之功。

在先秦时期人们的心目中,大禹和后稷同为农耕的始祖,而后稷又是禹的事业继承者。而最早由大禹划分的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等九州,成为中国最早的行政区划。由此,中国也常被古人称为九州,或称为“禹域”。

舜年老以后,也像尧一样禅让帝位,大禹治水立下大功,众望所归,舜死后就毫无疑问地继任了部落联盟首领。大禹在茅山会议上立斩防风氏后,风行草偃,一呼百诺,因势利导地建立了夏朝,成为中华民族建国之始。夏朝建立后,大禹着手进行了一系列的安置、建设、立法、制衡等工作。由于洪水平息,社会稳定,夏朝一派盎然生机,以致出现了凤凰来大树居住,鸾鸟到山麓搭窝,麒麟在庭堂漫步,百鸟在蓝天飞翔的吉庆局面。

大禹品格的完美,体现在他从生到死的一生历程中,直到他死的时候,以“薄葬超前古”的遗嘱,为自己打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吕氏春秋》曰:“禹葬会稽,不烦人徒。”又据《墨子》记载:“禹葬会稽,衣裘三领,桐棺三寸。”生前为民治水,功盖山河,死后丧事从简,保持晚节。因此,当唐朝诗人李绅来到会稽山下的禹庙时,默立在“负斧而朝侯”的大禹像之前,缅怀这位治水英雄为国为民的丰功伟绩和克勤克俭的高风亮节,不禁激起诗人对大禹的无限景仰。他的《禹庙》一诗表达的不仅是自己,而且是世代人民对大禹的敬仰之情:

削平水土穷沧海,畚锸东南尽会稽。

山拥翠屏朝玉帛,穴通金阙架云霓。

秘文镂石藏青壁,宝剑封云化紫泥。

清庙万年长血食,始知明德与天齐。

大禹晚年时曾想效法先帝尧、舜,选皋陶为继承人,但皋陶先死。

他后来在东巡死于会稽前,授政于益。据说益又将天下让于禹子启,或说益与启争夺最高权力,失败被杀,诸侯都去朝见启,启遂登上天子之位。不管哪一种说法,启继禹位从而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父子传承的朝代,也拉开了“家天下”的时代的序幕。

公元前2033年至公元前1562年的夏王朝,宣告了先前在中国延续几万年的原始社会结束,标志着后来绵延数千年的阶级社会开始。

夏朝总共传了十四代,十七个王,历经近五百年。

大禹在中国的出现成为中华文明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他是部落联盟阶段的最后一位英雄人物,也是世袭王权时代的第一位君主。

大禹以其治水之功成为古中国历史上的一代“圣王”,与同是历来备受崇敬和颂扬的尧舜相比,人们对大禹另有一种亲切之感和感激之情。这是因为他治水的功绩,利在千秋万代,情牵千家万户,后人由衷地赞叹感激:“美哉禹功!明德远矣。微禹,吾其龟乎!”——大禹功高德远!如果没有大禹治水,我们恐怕早已变成鱼鳖虾蟹了。

大禹治水十三年,足迹遍布各地,他的遗址也遍布九州,又由于对大禹的纪念在历史上早已成为时髦,因而大禹的遗址和纪念建筑不仅数量忒多,而且分布甚广,遍及河南、山西、山东、陕西、四川、贵州、湖南、湖北、安徽、江苏、浙江等十余省。当然其中也难免夹杂着牵强附会者,以讹传讹者,复制克隆者。

“禹穴”是大禹人生航程中最重要的停泊港湾,如今留下名正言顺的禹穴就有四处:四川北川禹穴是大禹降生之地;浙江绍兴禹穴是大禹下葬之地;湖南衡山禹穴是大禹藏书之地;陕西石泉禹穴是大禹憩息之地。

“岣嵝碑”,又称“禹王碑”或“大禹功德碑”,据说碑为大禹治水所书刻,其实是谬传。岣嵝碑有五六处之多,最早的当属湖南衡山,相传为大禹所建,因建于岣嵝峰上,故称“岣嵝碑”;其余复制的有:

西安碑林、浙江绍兴大禹陵(1541年据湖南衡山拓片刻建)、四川北川(1561年据衡山岣嵝碑拓片刻建)、河南禹州等地。

大禹治水期间娶涂山氏女之地涂山,也有好几个地方参与竞选,重庆江州、浙江绍兴、宣州当涂、安徽蚌埠、怀远均有被称为涂山的地方。

至于禹庙更是遍及全国各地,特别在唐宋时期禹庙祭祀列入国家祀典后,建禹庙呈风起云涌之势,使禹庙数量大增。禹庙的肇始自然在绍兴,因为禹驾崩于绍兴会稽山,并葬于此,这里很早便有了禹陵、禹庙。早在始皇帝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时,曾“上会稽,祭大禹”。祭禹后秦始皇兴犹未尽,又登临会稽山最高峰后来被称为“秦望山”的南山“以望南海”,并命丞相李斯刻石立碑于山,留下了“会稽刻石”,又称“李斯碑”。嵩山启母庙和龙门禹庙先后建于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汉灵帝光和二年(179年)。北魏时期,魏孝文帝太和十六年(492年)下诏:“祀唐尧于平阳,虞舜于广宁,夏禹于安邑。”

宋以降,中国各州、县几乎都建有禹庙。作为夏禹文化发源地的四川,至少在晋初前已有禹庙兴立蜀中,唐宋之后,禹庙逐渐遍布巴蜀,其中以忠州、成都和石泉(今北川)禹庙为最有名。石泉禹庙以禹生于石纽而建,是四川最重要的历史古庙,南宋唐诗学家、临邛人计有功于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撰写的《大禹庙记》,考订石纽,歌颂禹功,成为从文献上看到的夏禹肇迹处最早的禹庙。

无论从哪一方面说,与大禹结下最深厚感情和最难忘缘分的地方,是浙东历史名城绍兴。四千年来,治水的传说如烟霞般地弥漫在禹王庙内,大禹的故迹像雾霭似的散落于会稽山中。

中国的大山无数,尤其是南方众多秀山丽水,千姿百态,各有风韵。但是,夏朝初期,“禹封泰山,禅会稽”,在泰山举行祭天典礼,而祭祀土地神即国土之神的典礼,就选择在会稽山举行。大禹的史迹和夏王的封禅,使“南方诸山虽大且众,莫敢与等夷”,于是,会稽山不仅成了中国名山,而且雄居中国古代九大名山之冠,在隋朝又被列为中国的五岳四镇之一。会稽山成为名山的另一原因是号称东南天柱的宛委山位于其中,宛委山的神奇之处是禹穴,其余的胜迹如阳明洞天、龙瑞宫、葛仙翁丹井等,也使宛委山显得神秘而瞩目。然而宛委山只是会稽九峰之一,九峰中每一蜂“皆仙圣天人都会之所”。可见会稽山之成为名山,并非一峰之功,诚如唐朝孙逖的诗《和登会稽山》所言:“稽山碧湖上,势入东溟尽。烟景画清明,九峰争隐嶙。”

按禹的遗嘱,他死后也葬于会稽。会稽山下的大禹陵,背山而坐,气派恢宏,形象古朴,姿态庄严,一直是历史上最负盛名的古迹之一。

这是一组规模宏大、高低错落的古建筑群,由禹陵、禹庙、禹祠三部分组成,占地四十余亩。

来到禹陵前,拾级而上,走过一条青石板铺成的长长甬道,尽头就是大禹陵碑亭。碑石由绍兴知府南大吉于明嘉靖十九年所立,并书刻“大禹陵”三个豪放雄浑、颇有顶天立地气概的大字。碑亭左边是“禹穴辨碑亭”,右边是“咸若亭”。咸若亭为宋隆兴二年(1164年)所建的一座镂空雕饰的石结构亭,亭名取自《尚书·皋陶谟》中大禹与皋陶讨论实行德政和治国政策时说的一句话:“吁!咸若时,惟帝其难之。”(意为万物若能顺其自身的规律,就能得到它的好处。)亭子上面以“好生遗化”四字颂扬大禹的教化之德,表达了人民对君主的美好期望。

禹庙在禹陵北,据传由禹的儿子启所建,现存禹庙为清初嘉庆年间的建筑。从西辕门进庙,经午门,过甬道,登上百步禁阶,就是历代祭祀大禹的祭厅,或称拜厅。经过祭厅,迎面矗立的是重檐飞角、画栋雕梁的大殿,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环顾四周楹联、匾额,其中有康熙撰的“江淮河汉思明德,精一危微思道心”,乾隆撰的“绩奠九州垂万世,统承二帝道三王”以及康熙引自舜对禹评价的御书“地平天成”。瞻仰大禹高达六米的立像,不禁想起他的“若不把洪水治平,我怎奈天下苍生”的伟大抱负和崇高誓言,更令人增添几分敬重之情。

禹庙里面有两处独特的古迹,一是岣嵝碑,另一是窆石。岣嵝碑又名禹王碑,据说此碑为大禹治水所书刻,其实是谬传。碑上刻文与金文相仿,唐文学家韩愈的诗中描述碑字形状为“科斗拳身薤倒披,鸾飘凤泊拿虎螭”。状如秤锤的窆石,引起历代考古学家的浓厚兴趣,石上亦留下不少名人题咏和题名。一般认为此石为大禹下葬时用的工具,另有一种说法是下葬后的镇石,即陵墓位置的标志。鲁迅认为窆石乃为“碣”,是古代的一种刻石。

禹陵之南是大禹陵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禹祠,据史书载由禹六世孙少康所立,历史上禹祠屡有兴废,现存禹祠为公元1983年重建。据说梁大同十一年(545年)重建禹祠时,祠中还保存着禹剑,当时在修建禹庙时,采用了风雨中漂来的一株梅树作梁,称“梅梁”,梅梁常变蛟龙飞入鉴湖,后来被人们用铁缆锁住,由此产生了“梅梁”的传说。

吴越国时,钱之孙、忠孙王钱闲适会稽,特去祭祀禹庙,看到梅梁依然锁在尘埃之中,而禹剑也仍莹无锈涩地保存在禹祠。在深邃广阔的夜幕下和肃穆幽静的气氛中,追思大禹的功业,更感到他的崇高,伟大,吟下了一曲发自肺腑的颂歌《禹庙》:

千古功勋孰可伦,东来灵宇压乾坤。

尘埃共锁梁犹在,星斗俱昏剑独存。

蟾殿夜寒笼翠幌,麝炉香暖酹琼樽。

会稽山水秋风里,长放松声出庙门。

绍兴还另有一处大禹庙,在北面濒海的涂山。涂山在大禹心目中的分量,绝不亚于会稽山:大禹在这里邂逅女娇,喜结连理,禹之子启在这里诞生和成长。大禹即位天子之后,曾两次会盟诸侯,一次在会稽山,而另一次则在涂山。涂山上大禹庙的建立,据推测应在南朝之前,史载:“圣姑从海中乘石舟张石兜帆至此,遂立庙。”又传明朝国师刘基(伯温)来此,认为又名旗山的涂山,与其西面的鼓山(白马山),遥相对峙,旗鼓相当,有出帝王的风水,为破之,拆除禹庙,凿破鼓山。尔后祭祀活动就移到大禹陵。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旧称“庙下姒家村”的绍兴禹陵村,迄今还聚居着一支姒姓的氏族,据传他们是于越时代奉命守陵的禹的后裔,迄今姒姓已传至一百四十五代共数百人,主要居住在禹陵前的禹陵村。

当年大禹六世孙少康,恐禹祠绝祀,乃封其庶子无余到于越,从此就有了于越国的兴起,也逐渐形成了姒家村。难能可贵的是,姒姓族人祭祀大禹的仪式,竟已延续了四千多年,虽形式有所变动,但隆重的礼仪从未中断,恐怕也称得上中华一绝了。

千百年来,祭祀禹陵的香火袅袅不熄,朝拜禹庙的足迹络绎不断,凭吊大禹的诗文绵绵不绝。是英雄,是先祖,是帝王,更是圣人,大禹这个空前绝后的丰碑,树立在一代代中国人的心中,树立在一个古老民族的心中。

宝穴千峰下,严祠一水傍。

夜声沧海近,秋势越山长。

薄葬超前古,贻谋启后王。

万灵何以报,终古咏怀襄。

(宋·张伯玉《题禹庙》)会稽南镇夏王封,蔽日腾空紫翠重。

阴壑烟霞辉草木,古祠风云出蛟龙。

玄夷此日归何处,玉简他年岂再逢?

安得普天休战伐,不令竹箭困输供!

(元·刘基《会稽》)历代诗人们,一个个妙笔生花,在禹庙和禹陵前,吟诵着精雕细镂的华章,真诚地向大禹献上一片敬意。要征服文人的笔是不容易的,尤其是赢得千百年不变的敬仰,往往是不可能的。秦始皇焚书坑儒,能做到强奸一代民意,换来万众缄口、万马齐喑的局面。文化一时萎蔫了,历史也短暂空白,充斥在文坛和史学阵地的唯有不绝于耳的无耻颂诗和肉麻的赞歌。然而,刺刀能歪曲历史,却不能代替笔改写历史,曾几何时,秦始皇寿终正寝,永无休止的口诛笔伐,使他在地下得不到一天的安宁。

一位欧洲哲学家曾说过这么一句话:

伟大人物异乎常人的地方,不是救一己的生命,而是果行一己的职分,不玷污自己的名誉。

大禹做到了,而秦始皇却没有。

同类推荐
  • 万世太平

    万世太平

    愿上天佑我华夏,万世太平
  • 一口气读懂中国史

    一口气读懂中国史

    本书从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精心选取了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深远影响的一百九十多个重要问题,按时间顺序,以点连线;语言简洁生动,将浩繁的中国历史深入浅出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各个阶层的读者能够以轻松愉悦的心态最大限度地获取历史知识。此外,本书还选取很多相关历史图片,使事件更加立体,人物更加丰满,让读者能真实地感受到历史演进的全过程。本书融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不仅是学生课外知识的补充读物,也是各阶层读者全面了解中国历史的优良读本
  • 钓客

    钓客

    冰冷的石板,昏暗的空间,这里是大夏赫赫有名的黑狱。黑狱没有狱守,这是一件众所周知的事情,但很少有人知道其间的理由。而即便是知晓理由的寥寥人中,除却那几位涉足其中者,也极少有人会相信那个理由……很懒的笔者便直接用了开篇第一段……
  • 中华帝国之崛起

    中华帝国之崛起

    银河258年,人类早已征服整个银河系,大大小小的星球上遍布着人类的足迹。正当全人类沾沾自喜之时,陈氏宇宙财团之下的明日医药集团却发生了一起事故,几乎灭绝人类的危机就此开始……此乃科幻&*(……
  • 晋楚风云

    晋楚风云

    春秋时期,各国争霸,其中晋、楚两个超级大国人才辈出,冲突不断。两国亦开始了八十多年的争霸之战,道德与诡诈;忠诚与背叛;真实与虚伪;善良与残忍;阳谋与阴谋,在这段历史时期表现的淋漓尽致。这段尘封的历史背后则蕴含了无数先人智慧的结晶:生存之道、治国之道、为人之道。
热门推荐
  • 盛宠废物狂妻

    盛宠废物狂妻

    凤干娆,万灵大陆超级世家之一凤家三小姐,因废物体质而闻名天下,被堂姐设计而香消玉陨,却不想因此迎来一个强大灵魂的重生,当废物再度睁开眼睛,命运的轨迹已悄然改变。这是一个强者为尊的世界,当曾经的废物小妲摇身变成一个令人惊艳的绝世天才,犹如出鞘的宝剑锋芒毕露,看明珠如何洗去尘埃光芒万丈…………
  • 九州凤凰录

    九州凤凰录

    她是华夏的凤凰圣女,光明的女王,隐藏于快节奏的今天,降妖除魔,惩善扬恶,遇到了各式各样的爱恨纠结,悲欢离合,本以为看透了苍生,看透了感情,没想到当有一日,自己遇到了那个终将遇到之人时,还是乱了心,动了情,可是,他与她,绝非同类。他是血族的王子,暗夜的帝王,当他们相遇相知相爱,正与邪,爱与恨,是与非,善与恶。家族与爱情,责任与温柔,她该如何选择?如何平衡?如何取舍?他唤她的名字,一个字,百转千回,温柔的像是刻在骨头里。今生今世,再难忘记。他说,我给你的爱,是一片海。我会等到你心甘情愿。外加火爆傲娇的神偷狐女,冷酷毒舌的帅哥警察,掌握预见之术的闺蜜。五人相遇,精彩连连,故事,由此开始。
  • 逃离桃花源

    逃离桃花源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桃花源,期待着可以避世独处,享受宁静安逸的生活。三名没有任何关联的年轻人失去意识的情况下来到了一个叫桃花源的地方,这里真的是他们内心日思夜想的桃花源么?一番摸索之后,这个看上去自由平等的桃花源却是暗藏凶险危机四伏,决定逃出去却发现困难重重....
  • 浅色凉心非莫离

    浅色凉心非莫离

    一、一首歌,伴着他们相识。一首歌,随着他们分离。一首歌,让他们永远在一起。二、“冷莫离,我们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何苦为难各自呢?”“浅凉,正因为如此,老天让我们相识,相知,相爱,我们才更应该珍惜这份感情”……
  • 卡耐基:怎样才能打动人

    卡耐基:怎样才能打动人

    《卡耐基:怎样才能打动人》内容简介:如果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善于谈话的人,那就先做一个愿意倾听的人,有一种简单、明显、最重要的获得好感的方法,那就是记住他人的姓名,行为胜于言论,对人微笑就是向人表明:“我喜欢你,你使我快乐,我喜欢见到你。”
  • 青丝易挽·至死不离

    青丝易挽·至死不离

    “我许你三生守候,你陪我一世缠绵,我不奢求,只要有一世,只要有一世有你陪伴就已足矣。我等你,等你找到我。”当她看到躺在棺椁中两具紧紧相拥的的尸骨的时候,周围所有的一切都已经离她远去,她的眼中只有那具男尸还完好的挂在腰间的环形玉佩,为什么会觉得这么眼熟?只是她未来得及看到墓洞墙壁上所刻的楷体小字。‘元赫六年七月初十,王妃殪,元赫六年七月初十,王爷服毒随王妃同寝,享年均三十五岁!’以吾性命唤远古之爱,至死不离!
  • 大仙王

    大仙王

    百炼成仙独步天下,长生不死惟我独仙。仗剑高歌独掌轮回,盘龙神墓斩仙遮天。
  • 婚令如山,老婆不许动

    婚令如山,老婆不许动

    唐宁结婚三年,从未见过老公。某日,唐宁跟陌生男人却相处一处,丈夫狠厉的话回荡心头,“背叛我的下场,不是你能想象的。”唐宁吓得魂飞魄散,可神秘男人偏偏追着不放,“跟了我,你将得到梦寐以求的一切。”唐宁誓死不从,“抱歉,我爱的只有我老公。”神秘男人露出满意的笑容,“恭喜你唐宁,考验通过……现在,主动过来抱抱你最爱的老公。”
  • 闯出死门

    闯出死门

    北堂野回到家已经有一个月的时间了,天天窝在家里不出门,邻居们看着他那紧闭的大门心里都忐忑不安,这个家伙从小就不是个省油的灯。五岁的时候因为顽皮掉进河里,爸爸妈妈为了救他双双溺亡。七岁的时候唯一的亲人奶奶因为给他买书包被拉沙车碾死,靠着奶奶的赔偿金撑到了高中毕业,街坊邻居都在背后议论说他是个克星,克死了全家。十八岁那一年,莫名其妙的失踪,八年之后诡异的出现在家门口。故事刚刚开始,热血,勇猛,励志,这里有一切想得到想不到的传奇!逆神而战,天下大乱!这不是所有的传说,有你来指点江山,一切都是无限向往!!!
  • 十里红妆待嫁时

    十里红妆待嫁时

    你说,你会十里红妆,遗弃红尘来娶我。你说,你会守我如珍,用尽全心来爱我。只是,你失言了前言,这一世的轮回随你辗转在红尘里,咫尺天涯的距离,将一份相思分隔在此岸与彼岸,相思是一段冗长的距离,爱会缠绵缱倦不能阻挡,不敢思量离别时的悲伤,.往事如烟,落下的总是最深的思念,你我的距离就像是明月与清泉般,只能相望却不能相依的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