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4600000015

第15章 名家—以“悖论”闻名的辩论者 (2)

第八章 名家——以“悖论”闻名的辩论者 (2)

何瑭指着“战表”上的四个字对皇上说:“天者,吾国也;心者,中原也:米者,圣上也。天心取米,就是要夺我国江山,取君王之位。”皇上急道:“那怎么办呢?”何瑭说:“无妨,我自有退兵办法。”说着,提笔在手,在四个字上各添了一笔,原信退给了来人。

匈奴的领兵元帅,以为是中原不敢应战,可是拆开一看,顿时大惊失色,急令退兵。

原来,何瑭在“天心取米”四个字上各加一笔后,变成了“未必敢来”。

公孙龙的“家底”:用理智观察世界

因“白马非马”论而一举成名天下知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公孙龙了。

有一天公孙龙牵着一匹白马出关,守城的人告诉他,法律规定不允许带马出关,公孙龙便说,他带的是白马,非马。

他这个“白马非马”论引起了广泛的非议。乍一看,公孙龙这不是在公然挑战常识吗?被指责“妖言惑众”,也在常理之中。可是深入分析,他的说法却又并非没有道理。

公孙龙说,马这个名称指的是形状,白指的是颜色,这是两件不同的事物,所以白马不是马。他的意思是说,白、马、白马这三个词包含的内涵不同,虽然看似诡辩,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马和白的区别肯定就决定了马和白马的不同。

公孙龙又说,如果我想找一匹马,那么黄马、黑马都行,但是如果指定要白马,黄马和黑马就不符合要求了。也就是说,马的外延包括一切颜色的马,白马的外延却只有白马,所以白马非马。

这些还不够,公孙龙把孔子也搬了出来,这个故事比较有趣,我们从中也能够看出公孙龙确实是一个富有逻辑思维的辩论高手。

孔子的六世孙孔穿找到公孙龙,想要驳倒他白马非马的论点,结果却被公孙龙反驳得哑口无言。

这场辩论发生在赵国的平原君家里。

孔穿说:“我早就知道您的学识渊博,想要拜您为师,但是我却不同意您白马非马的学说。如果您不再坚持这种说法,我就拜您为师。”

公孙龙回答道:“我就是因为这个学说而出名的,如果我连这个观点都放弃,那也没什么可以教你的了。再说,你想拜我为师,总是因为有不如我之处吧,现在你要我改变自己的观点,这是你在教我。你先教育我,又来做我的学生,这种顺序本身就有问题。”

公孙龙在教训过孔穿之后,又说:“其实白马非马这种说法,孔子也赞同啊,难道你还能反对?”

话说当年楚王外出打猎,把弓弄丢了,随从要去寻找,楚王说,不用了,楚国人丢了弓,楚国人捡去了,何必去找?孔子听了之后说,楚王的仁义还没有做到家。应该说是,人丢了弓,人捡到了,何必要说是楚国人呢?

公孙龙说:“照这样说,孔子是把楚国人和人区别开来的,人们赞同他的说法,却否定我把白马和马区分开的说法,这说得通吗?”

孔穿于是回答不出来了。

公孙龙把白和马分离之后,再次无视常识,把石、坚、白也分离开来。常人之见,石头同时含有坚硬和白色这两种物质,这坚和白是一体的。公孙龙非要把它们分开,说只有坚石和白石,并且坚和石,白和石与白和马的分离是一样的,这就是“离间白”的辩论。

阅读公孙龙的学说,大概人们都会感到头疼,满目都是道理,却又不知道究竟在说什么。也许你不能完全明白公孙龙的理论,也许分析得不够透彻,但是有一个显然的道理已经呈现在我们面前了,冯友兰先生说,公孙龙是用理智观察世界。用理智所观察到的,当然就与感觉到的有所不同,我们所说的常识,都是以感觉到的知识来作为根据。而公孙龙屡次说出与常规相悖的论点,并非为了博得什么美誉,也不是精神错乱,而是他抛开被局限在感觉范围内的常识,用理智来观察事物。

任何一个观点都能有与之相对的反面看法,我们不能说公孙龙说的就是绝对正确的,也不能说他的自圆其说就是真理,但是公孙龙的“家底”却能够被大家“抄”了去。但凡用理智来对待一切事物,总会有与感官世界中不同的看法出现,这种视野的开阔,又岂是肉眼看到的范围能比拟的?

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点滴小事,如果换一个角度,用理智来对待,也许结果都是意想不到的。试试用理智来观察世界吧,你会看到另一幅景象!

文化拾遗

醉翁之意不在酒:一个人和夫人在家里招待两位朋友,朋友甲对女主人敬酒,说“醉翁之意不在酒”,这个很不礼貌了;女主人指了说“醉酒之意不在翁”,说朋友偏离了和男主人叙旧喝酒的本意;男主人也有些不快,似批评的说朋友甲“醉酒之翁不在意”,胡来了;朋友乙在旁边偷着乐,暗指主人“在意之翁不醉洒”。

换个窗口看世界

平日里的我们都习惯了在平面镜中看自己,如果在你面前放一面凹凸镜会怎样?偶尔照照这样的镜子,就会发现原来世界可以变成另一番模样,原来自己认为理所当然的东西未必真就如此。名家就是那面凹凸镜,他们的言论很多看起来是诡辩,但是却对突破我们的日常思维有着很好的作用。

“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如果没有用这样形象的语言来表述,我们总是习惯于相信水滴石穿,相信有志者事竟成——只要每天把木桩从中截断,总有一天木桩会消失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就算最后细成了粉,就算肉眼再也看不见,但是它却会一直存在,等待着你去“取其半”。这样人不就变成了砍桂花树的吴刚吗?但是木桩并不会自动再生成,我们依然毫无办法,只能一直机械地分割下去。原来有的东西并不能按照我们所想的那样消失,不是吗?就算无尽地缩小,但一定会在宇宙的某一角落。

有关这种无限接近但始终无法到达的理论,古希腊有个相似的故事,即“阿基里追兔”的悖论。

阿基里是古希腊的神行太保,他和乌龟赛跑时,非常绅士地让乌龟先行,然后自己去追,能成功吗?看似毫无悬念,却永不可能。因为他们并没有设计好规定的路线,这样一来,如果阿基里要追上乌龟,就必须经过乌龟爬过的所有地点。而当他无限接近看似要超过乌龟的时候,乌龟已经移动了一点点,就是这微不足道的一点点,使得阿基里永远只能尾随在乌龟之后。

乔治·萨顿在《科学史研究》写道:悖论在知识的历史中已经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常常预示着科学、数学和逻辑学的革命性的发展。在任一领域,每当人们发现某一问题不能在已有的框架下得到解决时,就会感到震惊,而这种震惊将促使我们放弃旧的框架,采用新的框架。正是这样一种知识融合的过程才使数学和科学中的主要观念中的大多数得以诞生。芝诺的阿基里斯与龟的悖论产生了无穷级数收敛的想法。不相容性(数理逻辑中的内在矛盾)最终产生了哥德尔定理。迈克尔逊-莫雷光速实验似是而非的结果使相对论得以诞生。光的波粒二象性的发现促使人们重新考虑确定论的因果性,这正是科学哲学的基础,最后又导致了量子力学的诞生。麦克斯韦妖的悖论由齐拉特在1929年首先找到了解决方案,最近它又更深入地启迪人们去思考信息和熵,而这是表面上毫无关系而本质上紧密相连的两个概念。

这是悖论在科学上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也可以看到悖论的运用,一些聪明的人常常以此来战胜对说。

莎士比亚的喜剧之一《威尼斯商人》中,鲍西娅最后就是通过这个方法战胜了夏洛克。当时安东尼奥向高利贷商人夏洛克借了钱,合约规定,如果安东尼奥拖欠还款的话,夏洛克将会从他身上割下一磅肉。而鲍西娅用自己的机智挽回了局势。

鲍西娅 那商人身上的一磅肉是你的;法庭判给你,法律许可你。

夏洛克 公平正直的法官!

鲍西娅 你必须从他的胸前割下这磅肉来;法律许可你,法庭判给你。

夏洛克 博学多才的法官!判得好!来,预备!

鲍西娅 且慢,还有别的话哩。这约上并没有允许你取他的一滴血,只是写明着“一磅肉”;所以你可以照约拿一磅肉去,可是在割肉的时候,要是流下一滴基督徒的血,你的土地财产,按照威尼斯的法律,就要全部充公。

如此一来,贪财的夏洛克只得放弃。

这一点和名家“白马非马”的理论如出一辙。看似无理,但又无法辩驳。

如果总是像名家一样重“名”而不重“实”,生活就会麻烦很多。如他们说“火不热”,一是因“火”和“热”是两个不同的东西,二是因热是人的感觉,而不在火。听起来也是有理,但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又该怎么交谈呢?语言如果不能用来交流又有什么意义?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名家难免走过了头。但是这一扇独特的窗口有着它不可替代的作用,让麻木于“常识”中的人们重新打量这个世界。

文化拾遗

施氏食狮史: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施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试食是十狮。食时,始识是十狮,实十石狮尸。试释是事。

同类推荐
  • 最幽默的诗赋故事

    最幽默的诗赋故事

    “语林趣话”这一系列中的对联、谜语、幽默诗赋、奇趣妙语,既像笔记,又像小说,但又是可以触摸的历史,其中集纳了大量的历史细节,这些细节丰润、真切、逼真地再现了过去的种种情境,或引人发笑,或让人辛酸,或悲伤,或动人。其中有些发人一噱的笑语,内中却包含着深刻的诘究。在以讽刺幽默的手法描绘丑恶社会现象的同时,肯定了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从中可以领略到古人独特优美的人格,带给读者别样的惊奇!
  • 白鹿论丛

    白鹿论丛

    白鹿书院的卖点即重点是推广传统文化。5月28日陕西省隆重举行的纪念司马迁诞辰2000周年大型的电视直播活动“风追司马”,我来了,这次白鹿书院成立我也来参加,为什么两次都来呢?因为考虑文化问题。但究竟什么是文化?可以说我们的兵马俑、秦陵是,从羊肉泡摸到葫芦头也都是文化。现在文化特别泛滥,文化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酒文化、食文化、茶文化等等。那么究竟什么是文化,文化对我们有多么重要?我不是学者类型的人,是个在实践中摸索、自我思考的人,学习、看书只是作为我的一个参考。我得出的文化是一个时代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产生的一种思维方式。
  • 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那些事(Ⅲ):天地经法探由来

    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那些事(Ⅲ):天地经法探由来

    人类对时间与空间的探索由来已久,那些地球上的自然奇迹和地球之外的星辰,都给了人类无限的探索空间。是谁提出了北斗七星呢?又是谁第一个提出一年365天呢? 本书以丰富的史料、准确的知识、精炼的文字,为你讲述天文经法知识,让你在轻松阅读的同时,沉醉于历史的海洋,享受丰盛的知识快餐。
  • 走进定西

    走进定西

    本书侧重于收集人文方面的背景资料,在定西的历史地理环境中,通过它的景观、民俗和民间艺术,给读者展示了定西简明的历史脉络。
  • 中国酒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中国酒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本书以中华民族悠久的酒文化为主线,运用生动朴实的语言详尽地介绍了我国的美酒趣闻,其涉及美酒溯源、传说、典故、文化内涵等诸多方面。
热门推荐
  • 穴居人

    穴居人

    本小说为纪实性小说,人物原型均来自于现实生活中。笔者通过描写主人公这段不平凡的经历,来扒一下传销这个神秘团伙的皮,同时也揭露一下当下社会的一些不正常的现象。
  • 龙血霸皇

    龙血霸皇

    遥远的星空外,龙帝即将落于这一个水蓝色的星球上,忽然,一道锋利的光芒穿过了他的肉身,一条阴影缓缓从中漂出。“卧槽,居然碰到了帝星传身!不行,必须尽快要恢复肉身。”说完,龙帝身影一闪,飘到了水蓝色的星球上。请各位收藏,推荐。
  • 天才宝宝:爹地,吃完要负责

    天才宝宝:爹地,吃完要负责

    一次醉酒,竟让向来冷静理智的欧阳莹失了身。。。看着自己房间多出来的女人,原本只是想封住她的嘴巴不想让她说自己不想听的话,但没想到她的味道竟让他着了迷不想放开。。。七年后,他的公司防御系统突然被解,而对方竟还只是个乳臭未干臭小子,严重地打击了他的自尊心。好,那他就陪他玩玩。“男人,你还记得当年**酒店的***么?”电脑上突然闪现出一行字。“什么?”某大总裁满脸疑问。“看来你不记得了,男人,吃完是要负责的。”某正太生气地打完这行字,便把电脑关了。。。。。。。
  • 纨绔少爷

    纨绔少爷

    曾经,越战越勇的不屈强者,斩尽杀绝的严酷作风,把嚣张与猖狂发挥的淋漓尽致,只有嚣张才是存在的证明,现在,他大隐于市,与世无争。
  • 五行逆

    五行逆

    金丶木丶水丶火丶土这五行元素是构成这个世界的基本元素,谁掌握了元素的力量谁就会成为这个世界的王者。五行生又相克,因而五行大陆大部分的人天生只会亲和一种元素属性。而那些兼顾两种属性或多种属性亲和的人,在这个五行大陆是无法进行修行的,因为没有一种心法能够解决五行相生相克在修行过程中的反噬。如果强行吸纳五行元素入体修行,后果毋庸置疑,只会以死划上句号。曾传言在大乘之间流行,谁若能吸纳五种元素入体修行,谁必能突破大乘的桎梏,走向那未知的境界。无数大乘经不起走向至强的诱惑,纷纷强行吸纳元素炼体,结果纷纷爆体。从此以后单属性修行的观念根深蒂固。主人公李亿天生体质奇异,无法对任何一种元素产生亲和.....
  • 妖精的礼歌

    妖精的礼歌

    这是一个光怪陆离,充满奇幻的世界!这是一个曲折离奇,波澜起伏的故事!这是一个人类与妖精携手并肩的旅程!一场神奇的冒险,一程未卜的旅途,一道桀骜的身影,一曲荡气回肠的赞歌!看孤傲少年,如何杀魔物,斗魔神,登上荣誉顶峰!欢迎来到,妖精国度!
  • The Bobbsey Twins at School

    The Bobbsey Twins at Schoo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光芒与玫瑰

    光芒与玫瑰

    诸神光芒,烈火玫瑰。这是热血的时代,也是冷酷的时代。这是梦想的时代,也是无望的时代,这是和平的时代,也是战乱的时代。但无论如何,在广袤无垠的原大陆上,英雄的事迹一直在重复,在流传……——《上古世纪》番外,第一次写西方风格的文,不足之处望见谅——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阿含口解十二因缘经

    阿含口解十二因缘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