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41600000010

第10章 胡靖钒:一生就在舞台上

胡靖钒:1976年生于江西南昌,1998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2007年毕业于英国伦敦电影学院,获导演专业硕士。

主要戏剧作品:《在这个家庭里》(获文化部表演奖)、《第十二夜》、《关于爱情归宿的最新观念》、《红玫瑰与白玫瑰》。

王毅:当时为什么打算考上戏,是对表演有兴趣还是对话剧有兴趣?

胡靖钒:那个时候还不是很分得清楚表演和话剧,应该是对表演感兴趣。

从小就喜欢表演吗?

我母亲是戏曲演员,演赣剧的。小的时候我帮她看看词,帮她背词,《窦娥冤》、《活捉三郎》……所以我也比较喜欢古典文学,是从她的戏词开始的。

她有意识地培养你这方面的兴趣?

没有,她反而抵制我在这方面的发展。不过,她给我买了很多小说,《红岩》、《林海雪原》、《暴风骤雨》……有一天她偷偷塞给我一本书,说别让我爸爸发现,结果我一看是《教父》。

那你是背着她去考的吗?

我其实是小的时候背着她考的合唱团。我考上戏是问外婆要的费用。我妈妈出差回来以后知道我考上了,说,那就算了,就顺其自然吧。

她不想你当演员是有什么不放心吗?

我妈妈就觉得女孩子当演员不好,她不希望我进入这种直接的名利场,其实戏曲也是这样,她不喜欢那种很争名逐利的生活,她希望我过得平实一点。

你在上戏的时候,有哪个戏她来看过吗?

她从来没有。

把你交给学校就放心了?

就是任我自己发展吧,她从来没有看过我的戏,除了电视剧、电影。

有过交流吗?

我妈妈跟我的交流特别奇怪。她是戏曲演员,她的审美跟我们不一样。而且她不喜欢我的单眼皮,她和我爸都长得很好看。她经常说我的单眼皮。我演的人物比较含蓄,尤其是《小城之春》,就不会像戏曲演员那样瞪着眼睛,特别有神,我总是用很游离、很散的眼神。我妈看了就会着急,就会说,你去割个双眼皮吧,你眼睛没神,你要瞪着眼睛。我就要崩溃了,我不跟她交流,她是戏曲演员,跟我差太远。

好像你在上戏读书的时候比较爱演舞台剧,不太演影视?

我一直在学校里头演话剧,就只拍过一个电视剧,《新乱世佳人》。

据说你当时担心以后演不了话剧是吗?

那时特别傻,觉得以后毕业了出去就得拍戏、拍电视剧,以此为生,而且那个时候不太有信心会分到类似国家话剧院这种地方,我觉得万一没着落就成一个北漂了,那就得靠影视为生了,就觉得可能没机会演话剧了。

觉得话剧是高于影视的吗?还是你喜欢舞台上的那种感觉?

我是觉得那个时候想多练练,那样打基础可能特别扎实,我怕我自己不够稳。

当时就排过《上海屋檐下》的片段,大几的时候?

大三。

你是主角吗?

对,演的杨彩玉。

你的老师是谁?

我的老师一个叫于德先,一个是谷亦安,从日本回来以后教我们。

当时这个戏对你来说最大的难度在哪儿?

对我来说最大的难度是我当时很小,要演一个妇人,我的脸是一个青衣脸,所以我要去体会她跟她丈夫的朋友在一起生活,她丈夫从监狱里出来,回来见到她的情绪。那种情绪和心情是不历经沧桑之后难以体会的,那个特别难。还有一个就是时代感。两个男人的情感交织对于一个19岁的少女来说,太难了。

因为这个戏看了夏衍其他的剧作吗?

看过。但是不记得了。排《上海屋檐下》是我自己选的。因为当时选曹禺、老舍的特别多,然后我就看到夏衍的,翻了他的很多作品,就喜欢上了这个人物。

为什么喜欢这个人物,就是因为它复杂?

一个是复杂,当时对我特别有诱惑,我是一个很简单的人。还有一个就是我喜欢看那种有很多内心情感的戏。

之后分到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是顺理成章的吗?

是考进去的,当时有中戏还有上戏的应届毕业生,我们班同学基本上三分之二全去考了,一个学校一天。当时我演的剧目是《麦克白》,青艺正好当时花旦淤了,缺青衣,就把我叫进去了。

在青艺演的第一个戏就获奖了?

叫《在这个家庭里》,讲大庆的,因为在这个之前都是跑龙套。演幽灵、小丑、妓女。台词三句是最多的。《在这个家庭里》是一个大配角。导演是林荫宇老师。

那是因为你自己比较用功还是因为人物写得比较好,获奖当时对你来说意外吗?

意外,我根本没想到,当时剧院通知我的时候,我都觉得难以置信。当时我自己考虑八成是因为这是一个主旋律的剧目,比较容易获奖。还有一个就是这个人物挺有意思的,一个善良的有一点小凄凉的坐台小姐,在当代的社会里头可能会引起一些重视吧。

到《关于爱情归宿的最新观念》为止,你还演过什么角色?

获了奖之后就演了《第十二夜》中的奥丽维亚。那是2000年,导演是何炳珠老师,我们改编了一下,把它丰富了一下。

《第十二夜》是在学校里边排过吗?

我在学校里没排过,我在学校里头演的是《奥赛罗》,还有《麦克白》。演《麦克白》是顺理成章,因为本身就是苔丝德梦娜这个形,演《奥赛罗》是因为老师说我没有演过类似少女的,但其实她还是有少妇的成分在里面,他就让我演。

《小城之春》跟《关于爱情归宿的最新观念》哪个在前?

《小城之春》在前。

跟孟京辉合作那会儿已经是实验话剧院和青艺合并了吧?

合并了,如果不合并的话我还没法演,因为我之前属于青艺。

你觉得工作方式不一样了?

很不一样,因为我之前合作的是陈顒老师、何炳珠老师,然后突然变成孟京辉,就觉得太好玩了。

然后搭戏的这些人也都不太一样?

有吴越、廖凡、陈明昊。我们天天做游戏,第一天排练玩了一天的“杀人游戏”,第二天又“杀”了一天的人,然后上去连排戏就出来了。

你跟陈顒导演合作的是哪个戏?

《三毛钱歌剧》,只有三句台词,但是那是我进“国话”的第一部戏。

你觉得她的工作状态、工作方法是什么样的?

我觉得她还是比较传统的。我刚一进剧院,因为我不知道,在上戏学的可能对外交流比较多,在上海各种各样的演出我们也看得多。所以当我排陈顒老师戏的时候一下子回归那种传统,我有点紧张。

她是手把手地教,示范比较多呢,还是先让演员发挥然后再归置?

她不是手把手教你,她很雄伟,像一个指挥家、一个将军那样发号施令,一声命令下了以后你要马上做到。

那你作为演员就更有压力了,还是说遇到这样的导演反而会激发你的创作?

我觉得会激发,因为她很有激情。她也不是那种安静的导演,她会忍不住站起来,走来走去,也不看我,突然一下做了一个很帅的动作,说你要怎么怎么样,然后演员就开始演。其实她的激情会推动我们的创作欲望。

你基本上跟每个导演都合作过一个戏,是有意识的吗?

剧院分配的。

跟你合作的很多戏都是这些老艺术家的绝唱了。

对,而且我跟女导演合作多,现在又是跟田导演(田沁鑫),都是女性话剧导演。

这几大女话剧导演跟谷老师在学校导戏还是有些不同吧?

我更喜欢谷老师,他的方法比较合适我们这些年轻人,有点对症下药的意思。

比如说什么样的方式?

我举一个什么样的例子呢?就比方说他利用空间不传统。我们在“黑匣子”排练,大家都觉得想不出主意了,那个空间给我们的感觉有点死。他就会突然一下子就让我们后面的男同学在这个时刻把后面的窗户打开,当时是晚上演出,就会有夜色、月光闯进来,一下就好像呼吸到新鲜空气,你喘气了,而且观众在里面的视觉不一样。我们一下就很兴奋,会有那种打破传统的限制的感觉,我们都很喜欢。

《关于爱情归宿的最新观念》之后你就出国了是吗?在英国看了很多话剧吧?

对,打工挣钱,卖首饰,端盘子,打黑工。一有闲钱我就去,而且我不买票,买票太贵了或者根本买不到票。他们的票都是早就订完了。我就站在门口,寒风瑟瑟,学生们都站在门口等退票。

在英国看戏,你觉得现在中国的话剧在全世界的戏剧当中能处于一个什么位置,一流?二流?三流?

这太难回答了。我只能说给我的感觉我们还是一个孩子,而当你看到他们的戏剧的时候,会觉得很成熟、很饱满。不管是从舞台装置,还是表现形式,还是演员的力量,他们的那种气场,他们对舞台剧、对舞台的那种感觉跟我们不一样,比我们成熟。

会觉得他们从事的是跟我们不一样的东西吗?

不会,我觉得有一点很重要,就是他们有很多专门的舞台剧演员,他们分得很清楚,不会为钱而忧愁。如果是舞台剧演员,跟影视的界限是划得很清楚的,我一生就致力于舞台剧。有很多演员是很好的编剧、小说家,他们一生就在舞台。他们的演出不会像我们演个二十场就没了,他们是一直演,他们就在舞台上生活,这是他们的一部分。所以他们对舞台很熟悉,不像我们隔了这么多年突然一下站在舞台上,畏畏缩缩的,气场都没有打开,而他们不是,就像回家一样。

这几年国外也有很多影视明星回到舞台上。

我看到的全部都是话剧演员。

你在英国是学电影制作是吗?

对,其实是学电影导演。

你跟过剧团的工作吗?

跟过,是去帮别人当义工,给演员穿衣服。

就是服装助理吗?

服装助理的助理,守着一堆衣服先给他们穿,他们下场换衣服的时候给他们换,这样的话我就可以免费看戏。当时那个戏是《李尔王》。

你没跟过一个英国剧团的排练或者制作的过程?

没有,没有办法打入。

电影有吗?

其实我们就是在电影学院,自己不停地拍,他们的那种教育方式不是学,是不停地创作。我们的老师都是电影硕士、博士,但是还会请很多着名的电影导演、摄影师、剪辑师来讲课。我们叫工作坊,但也是暂时性的工作坊。像阿巴斯,还有《沉默的羔羊》的摄影。

你回国之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拍电视剧,是想体验一下国内这三年多的变化吗?

没有,这是很现实的一个问题,你想要重新回来当演员,中国其实是一个电视剧大国,可选性最多的就是电视剧,没有多少电影让你选,也没有舞台剧让你选。我一回来见到赵有亮就对他说,只要剧院有话剧我就愿意参加,但是那个时候还没有。

《红玫瑰与白玫瑰》就是你主动请缨的结果?

其实是我跟编剧罗大军先联络上的,因为我听说他在做“红白玫瑰”的剧,我就问他,“红白玫瑰”一定有适合我的角色,我可以吗?他说当然可以,如果你想演话剧的话。是他推荐的我。

那角色呢?后来你对这个角色怎么认知的?

从一开始我喜欢的就是白玫瑰。我觉得我还是有能力的,红白玫瑰都可以演。因为我觉得演员还是比较被动的,看导演觉得我更合适哪一个。但是我自己偏向白玫瑰,我觉得这个人物在我的心里头更生动,更鲜活。

田导的工作方式对你来说适应吗?

不适应,因为之前跟田导合作过的人说她有很大的改变,我不知道这个改变是什么。但是我来了以后觉得创作氛围很自由、很轻松,而且她喜欢激发演员的创作能力和欲望,不是那种一来就赶快排练怎么怎么样。

这种激发跟陈顒的那个又不太一样?

不一样。给演员发挥的余地更大了,我们先天马行空地耍,但是要按照人物。有的时候你觉得她没注意你,但是她马上就会说,这个好,她的选择性强。

同类推荐
  • 百年梦忆:梁实秋人生自述

    百年梦忆:梁实秋人生自述

    《百年梦忆:梁实秋人生自述》是一代大师梁实秋最经典散文作品集,也是迄今为止最完整的梁实秋自传,由其生前关于自身生平的经典文章辑录而成。在书中,他一改平时幽默、诙谐的文风,用细腻而又真挚的语言深情回忆了自己的个人经历和生活环境,包括儿时的家庭生活,清华八年的求学生涯,赴美留学的学习经历,全景展现了一代大师青少年时代的成长轨迹,再现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文化习俗。志满中年,立志交游,他写下赴台前后的见闻、感想和游历;离开故土,家国之思,他回忆人生最重要最快乐的时光,对故友至亲的深切缅怀,饱含浓郁的怀旧情调和人生哲理,让读者看到梁实秋闲散恬淡、幽默风趣外表下更真实、感性的一面。
  • 艾森豪威尔传

    艾森豪威尔传

    本书共分十章,包括:德国人的后裔、壮志难酬、战争中的新星、向意大利进军、诺曼底登陆、解放巴黎、向德国本士进军等。艾森豪威尔毕业于将星云集的西点军校。作为战功卓著的军人,他创立了美国陆军第一所战车训练营,指挥过北非登陆战、西西里登陆战、代号“霸王”行动的诺曼底登陆战,以及解放巴黎、攻占德国等战争;作为政治家,他签署了《朝鲜停战协定》;提出“艾森豪威尔主义”,即在中东实行“军事援助和合作计划”,达到一面以武力威胁为手段,一面以经济援助为诱饵,用反共作幌子,排挤英、法等国势力,以实现独占中东的图谋。但随着国务卿杜勒斯的逝世,艾森豪威尔主义最终失效。
  •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2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2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2》介绍了中国航空工业创建时期的各企事业单位的创始人(共计76名)的生平、工作业绩和突出贡献,真实地记录了他们为中国航空工业发展而呕心沥 血、殚精竭虑,有的甚至献出生命的光辉历程,他们是“航空报国”精神的开创者和传承者。《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2》史料翔实、内容丰富,适合广大航空工业从业人员和关心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相关人员阅读。
  • 学为人师的教育家(2)

    学为人师的教育家(2)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院士世家:杨廷宝·杨士莪

    院士世家:杨廷宝·杨士莪

    本书是以拥有两个院士的科学世家为宣传对象的科普读物。杨廷宝,新中国第一批学部委员(院士),世界著名的建筑学家、国际建筑师协会两届副主席,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在建筑学界有“南杨北梁”之称,曾任南京工学院副院长、江苏省副省长。杨士莪,杨廷宝之子,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水声工程学家,哈尔滨工程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教授,曾任哈尔滨工程学院副院长、中国水声学会副理事长。书中主要讲述了杨氏父子两院士、满门科教才成长的的事迹,探索了这个文化家族培养人才的理念和做法,揭示了中国诗书传家的文化传统。
热门推荐
  • 灭世者之救世主

    灭世者之救世主

    这是一个将英雄王者分为SABCDEF级的lol世界,一个正义的小流氓,牵着一条条的因果如遛狗,又……如同被遛的狗,任由无穷的意外牵着,他爬过一个个的轮回,卷进一场场的宿命,他蓦然回头,笑得狼心狗肺的对你说……你永远猜不到下一刻会发生什么,就算,大结局都已经告诉你了。……救世主一手抓着灭世书……问:世界如此残忍,我不搞笑,如何欺骗自己……活下去?灭世者一手抓着救世剑……答:世界如此搞笑,我不残忍,如何欺骗你们……活下来?……END。正群50624880,安静群232541902。
  • 价值美学

    价值美学

    “价值美学”在中国属于正在建立的一门学科,本书作为一部探索性的学术著作,许多观点与传统美学相左。作者强调:审美的秘密存在于主体客体之间的关系之中,审美现象即主客互动关系所生成的可感受、可体味的意义、意蕴、意味,它是一种特殊的价值形态。本书从历史的和现实的大量审美现象出发,结合人的本质与价值的本质,论证了审美现象属于价值范畴的历史根据和逻辑根据,指出以往美学的重大误区正是在于价值范畴之外找美。作者以审美价值为核心,从多方面揭示了审美价值的特性,并对审美价值的发生学进行了考察,对审美价值的生产类型和规律、审美价值的消费、审美价值的评价以及审美接受中的共鸣与观赏等进行了详细论述。
  • 白蛇新传

    白蛇新传

    关于青蛇这部电影,一直印象很深刻,因为她更接近于现实常态。很多时候,爱情这种,很容易发生变化。也许唯一不变的是因灵魂的靠近与相偎相依而逐渐累积起来的感情。她不受外界的打扰,不因欲望而变化。只是真正存在着与坚守着。(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快乐心灵的动人故事

    快乐心灵的动人故事

    故事是青少年认识世界的一扇窗口,是开启智慧之门的一把钥匙。当青少年朋友们面对失败、遭受挫折和感到失望时,本书会给他们力量;当青少年朋友们迷茫和失落之际,本书会给他们慰藉。一个个短小平凡的故事,简单的语言,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一个智慧的人必然是一个善于从平凡的事情中、从简单的语言中领悟大道理、发现大智慧的人。
  • 罂粟花:血色飘零

    罂粟花:血色飘零

    前世,她被最亲密的爱人出卖,最后死亡,但是,她不怕死亡,怕的是心寒。一朝穿越,她未死成,换了身体,换了身份,也忘了他,唯一不忘的是他们。他们五人,永远是一体,他们之间,没有大哥,却有二哥,勋鹿,三哥,淩沐野,老四,风罂娆,老五,廖藜,小六,苏凡霁(ji,四声),还有一个新成员——紫魅宸。在这个大陆上,他们以音乐为秘密武器,但是,这里很少有人能把歌唱好,音乐是武器的传说也是少有人知他,紫魅宸,“是诛音”四王爷,对女主一见钟情,但是,她已受过伤,不想在拥有爱情。那么,他们的爱是萌芽,开花,结果:又或者是刚萌芽,就被扼杀?
  • 古惑仔之人在江湖

    古惑仔之人在江湖

    还记得那个帅气,极具正义感的陈浩南么?他也叫陈浩南,只不过两人性格截然不同!静看一代古惑仔的诞生----陈浩南。
  • 仙剑修侠传

    仙剑修侠传

    一场牵扯两代的爱情故事,有悲有喜,若是爱,请珍惜。本文,仙剑一电视剧同人文,主要是写一兮和渊清的故事。当然里面有加好多角色,与原来电视剧剧情不同,希望大家喜欢。一兮__洒脱只是一种掩饰,我都干了些什么混帐事渊清__我不甘屈服于命运,或许我是喜欢上你了吧欣儿__娘亲,你在哪,欣儿好想你赵昱__原来有你的世界这般美好子衿__我这一生只爱你一个,我愿意等你青儿__这是我的使命,就让我独自面对吧赵烨__作为一个王,我连我最爱的人都保护不了剑圣__道,我真的悟明白了吗婶婶__老娘当年美如花三畏__谁说女儿不如男逍遥__我是大侠灵儿__逍遥哥哥,你别闹月如__本小姐砍死你们啊奴__吃吃吃,玩玩玩
  • 武帝独尊

    武帝独尊

    无尽星空,这片大陆有一种人,拥有着奇特的力量,他们被称为奴星者!奴星者从弱到强,分为一星至十二星,一星最弱,十二星最强。其中一星到三星只是普通人,四星以上方有资格称为奴星者。传说,在那十二星以上,还存在着更高的境界,那些人被称为最接近于神的存在!
  • 破晓星光

    破晓星光

    林希赫受狡诈的吴亦贤胁迫,和他的好友潜入新搬来的邻居艾卿先生家里盗窃金块。不幸的是,他们被艾卿先生发现了。瞬间,他们手中的金块平白无故地消失了。与此同时,他们被艾卿先生送回了家。
  • 狐狸缘全传

    狐狸缘全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