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38600000033

第33章 将相篇(14)

杨业说完,带兵开向朔州。

在率军开拔时,杨业老泪横流。他对潘仁美说:“我此去必定失利。我杨业本是太原的降将,本来早就该处死了,但皇上不杀我,反而让我带兵。我不是故意放着敌军不去出击,而是想找战机,争取立尺寸之功以报国恩。今天诸位却指责我有意避敌,我杨业一定先死于敌人手中。”

接着,他又指着陈家谷口说:“请你们在这里布置步兵强弩,分左右两翼准备救援。等待我转战到这里,你们就用步兵两面夹击相救,否则的话,就会全军覆灭。”

潘仁美当面答应了杨业的要求,在陈家谷口布下了阵,以备救援。

可是,在杨业出发仅仅四个时辰,王侁见杨业没有回来,以为杨业把契丹兵击败了,怕自己在陈家谷口争不到功劳,就不顾原约,领兵离开谷口,想去争一份功劳,潘仁美作为主帅,不仅听任王侁擅自行动,自己也跟着离开了。

当潘仁美、王侁率军离开陈家谷口二十里的时候,就听到了杨业战败的消息。但他们不仅没有回师去救援杨业,反而率军迅速退走。

杨业率部同优势的契丹兵作战,且战且退,自中午一直战斗到天黑,终于转战到陈家谷口。这时,他看到陈家谷口已经空无一人,潘仁美等人早已违约把宋军全部开走了。杨业知道摆在面前的已经是全军覆没的命运,不由得抱头痛哭。

当契丹兵又峰拥而至时,杨业看着身边仅存的一百多个宋军将兵,对他们说:“你们都各自有父母妻子,如果同我一起战死,没有益处”。他叫这些将兵各自逃生,待敌军散去,回去把这次战斗的情况向宋太宗报告,但是,由于杨业平时很爱护部下将士,能同士卒共甘苦,将士对他很有感情,他们都不愿丢下杨业逃生。

于是,杨业又率领这些残兵继续奋力抗敌,杨业在战斗中身受数十处伤,在身边的士卒几乎全部战死,还亲自杀死了许多契丹追兵,到最后,终因所骑战马受了重伤不能行动而被契丹兵所俘,部下将官和士兵全部壮烈殉难,杨业的儿子杨延玉也在这次战役中战死。

杨业被俘后,不肯向契丹低头投降。他想到自己对宋朝一片忠心,却遭到奸臣陷害,以致兵败被俘,无限悲愤,决心用绝食而死表白自己的一片赤诚,这位威震敌胆的抗辽宿将,在绝食三天后,死于被押往燕京的途中。

辽代在长城古北口有个祭祀杨业的庙宇,可能古北口就是杨业殉难的地方。

杨业之死,使北宋失去了一位智勇双全、深受部下爱戴而又震威契丹的名将,他受陷害和部下一起壮烈牺牲的可歌可泣的事迹,当时许多人听了都为之落泪。人们为杨业的无辜被害而惋惜与悲恨,实际上也是对潘仁美、王侁及刘文裕等人忌贤妒能、逼害忠良的恶劣行为的谴责。潘仁美、王侁等人因此分别受到降官及除名发配的处罚。这伙置民族利益和许多将士生命于不顾的妒贤忌能之辈,后来还一直受到人们的谴责。而受陷致死的杨业,却受到后人不绝于耳的赞扬。

以上是杨业牺牲的经过。

我们知道,毛泽东在读《二十四史》时写的批语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眉批,更多的是联系中外历史现实,再加上自己的独立思考,进行分析、综合,然后进行评论、引伸,借以阐述自己的见解。

在毛泽东对《二十四史》的大量批语中,对历史人物研究的评价占了相当多的份量,毛泽东在评价历史人物时,非常注意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评价。

作为一个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几十年革命战争的领袖,毛泽东非常赏识历史上那些耿直刚正的人物。相反,对于无所作为,苟且偷安,无勇无智,品行不正的人,毛泽东都持批评态度。

所以,当毛泽东看到描写杨业“苦战力尽,为所禽,守节而死”时,批下了“杨业战死”四个字。

在毛泽东眼里,杨业是战斗而死的。虽说杨业不是死在兵刀相戈的战场,然而杨业却是在被俘后不肯投降,绝食而死的。在绝食中的杨业,依旧保持着那种一往无前的战斗精神,依旧在用生命与契丹人抗争。他仍然是个战将,不屈不挠的战将,因而,毛泽东说杨业是战死的。

用“战死”二字评价杨业,表现了毛泽东对杨业这样的战将的欣赏、喜爱与肯定,相信毛泽东当年读到有关杨业的这段史实时,心情一定是不平静的。

十六、英名不朽风范长存

——北宋参政知事范仲淹

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无论是在朝中春风得意时,还是遭贬黜失意时,他都不因自己的处境而改变自己的志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他时刻都想着为国家社稷尽忠,为天下苍生尽力。

【范仲淹小传】

范仲淹(公元989—1052年),字希文,为唐朝宰相范履冰之后,祖籍陕西邠州(今陕西彬县),后迁江南定居,成了苏州吴县人。父亲范墉,博学多才,但官运并不亨通,只做了宋武宁军节度掌书记便去世了,此时,范仲淹才两岁。母亲谢氏贫苦无依,只好带着两岁的范仲淹远嫁给山东淄州长山县的朱文瀚,范仲淹因此改名朱说。

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便辞别母亲,独自前往应天府(今河南商丘),进入思慕已久的应天府书院,拜在名儒戚同文门下。戚同文无意仕进,不积私财,不营居室,终身教授,常常告诫学生“人当以行义为贵”。戚同文言传身教,对后来范仲淹节俭奉公、居职清廉的政风有很大影响。

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经过八栽寒窗苦读的范仲淹赴京赶考,终获金榜题名,进士及第。不久,范仲淹出任广德军(今安徽广德)司理参军,专管狱讼。广德是个地僻人穷的山区,官吏多横行不法,民间讼狱甚多。范仲淹到任后,立即将那些陈年积案一一加以清理,审查复核。

但广德太守刚愎自用,致使冤声遍地。范仲淹不畏权势,根据事实,援引法律,经常与太守争论,对太守徇情委屈之案。

必定要加以昭雪纠正。

天禧元年(公元1017年),范仲淹调任亳州节度推官。

亳州通判杨日为官清正,关心人民疾苦,多兴利除弊,深得百姓爱戴。范仲淹对杨日严十分敬重,两人成为至交。在亳州,范仲淹正式恢复范姓,并把母亲接到身边赡养。

宋真宗天禧五年(公元1021年),范仲淹又调任泰州(今江苏泰州)西溪镇盐仓监官,掌管盐税。西溪是苏北海边小镇,人穷地僻,范仲淹却不以为然。他发现泰州和附近的楚州(今江苏淮安)、通州(今江苏南通)经常受到海潮的侵袭,当地老百姓纷纷携家外逃。范仲淹决定修堤救民。尽管修堤不是他职权之内的事,但他还是越职向江淮漕运张伦上书。张伦十分赞成,并举荐范仲淹为兴化(今福建莆田北)县令,全面负责修治海堤。

天圣二年(公元1024年)秋,范仲淹率领通、楚、泰、海(今连云港西南)四川民工四万余人,正式开始动工。但工程开始不久便遇上暴风雪,接着又是一场大海潮,吞噬了一百多民工。此时反对之声骤起,不少人认为“堤不可复”。

但也有些官员力主范仲淹之议,于是决定继续开支修堤。而恰在此时,范仲淹的老母去世,他不得不离职居家守丧。但范仲淹人在家中,心系海堤,他不断写信给张伦,申明筑堤利害。终于,在天圣六年(公元1028年)春,一道长达一百五十余里的海堤竣工,横亘于黄海滩头。往年受灾流亡的数千民户,又扶老携幼返回家园。人们都感激范仲淹,都把这道海堤称作“范公堤”。

范仲淹在南京(今河南商丘)丁忧期间,当时应天知府晏殊很赏识范仲淹,让他主持府学。他对学生要求十分严格,并且颇有法度。他对家庭困难的学生,总是解囊相助,资助其完成学业。而自己家人衣履不整,孩子们外出不得不轮流更换一件像样的衣服。

范仲淹也十分关心国家大事,他向朝廷上了一份长达万言的建议书。他建议朝廷能选择贤明之人做州郡长官,举荐有成绩的人担任县令,排除社会上游闲懒惰势力,淘汰冗员,消除过度奢侈,严格选举制度,培养将帅以加强边防。他还提出一条十八字方针:“固邦本,厚民力,重名器,备戎狄,杜奸雄,明国听。”这里包含了他整顿吏治,加强国力的改革思想。他的建议深得当时朝中执政者的重视。

天圣六年,时任副相的晏殊举荐范仲淹为秘书阁校理。

范仲淹入朝以后,勇于直谏,议论风发。当时仁宗皇帝年已二十岁,但朝中军政大事,却凭刘太后一手处置。满朝文武屈于太后的虎威,不敢有异议。范仲淹闻知后,立即上书批评这种现象,要求太后还政于仁宗。晏殊闻知范仲淹此举,大为恐慌,他赶忙把范仲淹叫去,指责他轻狂无知,将祸及举荐者。范仲淹素来敬重晏殊,这次可当仁不让,“我正因为受了您的举荐,才常怕不能尽职,让您替我难堪,不料今天因正直的议论而获罪于您!”晏殊无言以对。范仲淹因触怒太后,被贬河中府(今山西永济县一带)通判,秘阁的僚友为他饯行:“范君此行,是极为光耀啊!”

三年之后,刘太后死去,范仲淹被召回京师,任右司谏(谏官)。这时,干旱和蝗灾正蔓延山东半岛与淮河、长江流域。灾情越来越重。范仲淹上书要求采取措施拯救,仁宗一时尚无反映。范仲淹冒着杀头的危险当面质问仁宗:“如果宫中的人半天不吃饭,会怎样?江淮等地百姓吃不上饭,怎么能熟视无睹,不予救济呢?”仁宗顿时醒悟,派范仲淹前往江淮安抚灾民。范仲淹一到灾区,便不顾旅途辛劳,立即开仓赈粮,治病救人,很快取得成效。救灾任务完成后,他还特意将当地饥民吃的一种名叫“鸟味草”的野草带回京师,呈献仁宗,并传示六宫贵戚,劝诫他们不要奢侈浪费。又呈上《救弊十事》疏,针砭时弊。不久,范仲淹的建议部分被朝廷采纳,收到了很好效果。明道二年(公元1033年)他因参劾宰相吕夷简荻罪,出知睦州(今浙江建德)。

过了几年,他又由睦州转知苏州。范仲淹在苏州又积极治理苏州水患,兴办学校。景祐二年(公元1095年)范仲淹以苏州治水有功,被召回京,拜为尚书礼部员外郎,并获天章阁侍制的荣衔。范仲淹回京后,吕夷简便派人警告他不要对军国大事妄加指点。或许此时范仲淹应该吸取上次被贬的教训,但范仲淹毫无畏惧,他宁可舍官弃命,也不姑息奸恶。

吕夷简知道范仲淹难对付,不久,便让他去做开封知府,使范仲淹缠身于繁琐事务之中,无暇他顾。但吕夷简万万没有想到范仲淹决事如神,仅几个月,就把难治的开封府治理好了。当时开封城中流传着一首歌谣:“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城无事有希文。”

吕夷简在朝中任人唯亲,朋比为奸,范仲淹对此非常气愤。他根据调查,绘制了一张《官图》,于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呈给仁宗,指责吕夷简用人失度。吕夷简也不甘示弱,反讥范仲淹迂腐。范仲淹又连上《帝王尚好》、《选贤任能》、《近名》、《推诿》四论。斥责吕夷简狡诈。吕夷简更诬篾范仲淹勾结朋党,离间君臣。将范仲淹贬知饶州(今江西波阳)。许多朝臣不服,纷纷上书,为范仲淹说情。台官韩读为迎合宰相的旨意,把范仲淹同党的人名,写成一榜,张挂于朝堂,余靖、尹诛、欧阳修等人也被列为范仲淹同党,被流放到偏僻之地。

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深秋,秋风瑟瑟。范仲淹乘船远赴饶州。临行时,十里长亭,只有几位正直大臣冒死为范仲淹饯别。范仲淹在饶州数月,又徙知润州(今江苏镇江一带)和越州(今浙江绍兴)。

此时,宋朝西北的党项族崛起,元昊称帝。宝元元年(公元1038年),元昊调集十万军马。侵袭宋朝延州(今陕西延安)。宋因边城不修,兵无训练,被打得一败涂地。宋仁宗大为震惊,忙召集文武群臣商量对策,于是派复竦为陕西前线主帅,韩琦为副帅。韩琦极力举荐范仲淹,于是范仲淹由地方知州转为一名边关将领,充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

五十二岁的范仲淹风尘仆仆赶至前线,立即巡视边防。

他制定了固守城池、出奇制胜的战略方针。于是范仲淹一面派人修筑大顺城、细腰城和葫芦泉诸寨,一面训练士卒,严明纪律,招抚羌民。韩琦的看法却不同,他低估了西夏军势力,主张集中各路兵力,大举实行反击。庆历元年(公元1041年)正月,韩琦接到西夏军侵袭渭州(今甘肃平凉一带)的战报,立即派大将任福率军出击。西夏军受挫撤退,任福下令急追。直追到西夏境内六盘山麓,在好水川口遭西夏兵伏击,任福等十六名将领阵亡,士卒惨死一万多人。

范仲淹的防守战略被证明是正确的,他也并非主张消极单纯的防守,而是积极做好战争的准备。庆历三年(公元1042年)三月的一天,他密令长子纯佑和番将赵明,率军偷袭西夏军,夺回了庆州西北的马铺寨。他本人率部从其后。

当部队快要接近西夏军防地时,他下令就地筑城,由于准备充分,只用了十天便筑起了一座新城,成为西夏的一颗钉子。

元昊几次进攻,都无功而还,宋朝西北沿边人民争相传诵“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的民谚。

自从元昊叛宋起,宋边患再起。军费开支急剧上升。为了扩大收入,老百姓负担越来越重,农民的反抗情绪越来越强。至宋仁宗时已形成了积贫积弱的局面。宋仁宗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便广开言路,着手解决。庆历三年四月,范仲淹从西北前线被调回京师,与韩琦并任枢密院副使。七月,参与政事。范仲淹在欧阳修等支持下。写成《答手诏条陈十事疏》,进呈仁宗。主要内容如下:

1.“明黜陟”:没有大功劳和明显政绩的人,不能升任二府(中书省和枢密院)官职。京师内外的官员,必须任职满三年,才可升迁。

2.“抑侥幸”,即限制大官僚的特权,防止他们的子弟窃据密阁要职,正郎以下官,包括路一级官、边远地区官员,必须任职满两年,才可享受特权。

3.“精贡举”,为培养有真才实学的人,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应先考策问和议论文,后考诗赋;除考核艺业外,也参考实际表现;把明经科只要求死记硬背儒家经书的词句,改为要求阐明经书的字义和道理。

4.“择长官”,由中书省和枢密院选派各路的转运使,提点刑狱和大州部的知州。由三司、御史台荐举州的长官,再由州一级的长官推举县一级的长官。

5.“均公田”,对京师外为官的人员依等级提供相对应的职田,使他们有足够的衣食来养活自己,同时督其廉政,对违法人员予以严惩或撤职。

6.“厚农桑”,要各路转运使劝谕本地人民,注意发展农业生产;各地县官应对水利工程定期治理,并定奖励考核制度,保证落实。

7.“修武备”,在京师附近地区招募强壮男丁,保卫京师,辅助正规军。这些卫士三季务农,一季训练,即可节省军费开支,又加强了京师的防卫。

8.“推恩信”,即有令则行,有禁则止,将朝廷实施的各种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并派官吏检查执行情况。

9.“重命令”,朝廷要取信于民,不能朝令夕改。要真正做到各项命令能够兑现。

10.“减徭役”,将各州军的使院和州院衙署合并,减少杂役人员,还可派一些州城的士兵充任公役,将不应该承担公役的人,全部放回农村,减轻老百姓的负担。

同类推荐
  • 青海长云:一个高原铁道兵战士的青春记忆

    青海长云:一个高原铁道兵战士的青春记忆

    本书以作者(萧根胜)自己的经历为叙述线索,就如同用一个穿透时间和现象的望远镜在回望着曾经的经历。从如何放弃已经是代课老师职位毅然报名参军,到被懵懂地运到青藏高原加入铁路建设的工地,到自己从事炊事员、给养员工作观察感受战友们艰难的奋战和自己的不断进步,直到隧道打通铁路铺成自己退出部队总共十章三十多万字。
  • 俄苏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丛书)

    俄苏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丛书)

    《俄苏现代著名作品》从作品的时代背景、内容介绍、影响等几个方面对包括《钦差大臣》、《狼与羊》、《上尉的女儿》、《父与子》、《母亲》等在内的苏俄现代著名作品进行了剖析。是我们学习和了解苏俄现代文学概貌的良好读物,也是广大图书馆珍藏的良好读本。
  • 你也能过好日子

    你也能过好日子

    作为一个报告文学家,本书作者曾经多年深入调查过中国最重要的几个崛起的市场和广东、江浙一带最富裕的地方,以一名文学家的身份和目光,同当地的官员、百姓和那些亿万富翁们纵情地畅谈他们的创业经历和传奇的赚钱之道,并且常常被感动和惊喜。
  • 明天见

    明天见

    《明天见》是Pano的首部旅行摄影散文集。全书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关于巴黎罗马布拉格等九个浪漫唯美之城的旅行散文,不同于一般游记作品,Pano不但深入浅出地介绍城市风格特色,将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建筑、风土人情娓娓道来,更是融入自己的个人生活与情感 ,如同一部部浪漫的纸上爱情电影;二是“你好,陌生人”主题的纪实摄影作品,记录着他遇见的陌生人们,萍水相逢,擦肩而过,或安静聆听他们的故事,遇见就是给彼此最好的纪念;三是他在巴黎生活的日记,记录着些细小琐碎的点滴日常、思悟感念,真诚敞开了一个大男孩敏感、善良的幽谧心灵。
  • 春花秋月何时了

    春花秋月何时了

    本书以唐宋词人的风花雪月和经典词作为线索,通过对唐宋词人及其脍炙人口名篇的趣味化解读,讲述了著名词人与词背后那不为人知的故事,常有知人论世之语。同时,作者结合这些词人的身世背景、性格学养、情感经历等方面,来探寻唐宋词艺术的发展与演变及词中蕴涵的人生哲理。
热门推荐
  • 杀手穿越也逍遥:东颜惑世

    杀手穿越也逍遥:东颜惑世

    她是生杀予夺,热血强悍的女杀手。她是欲火重生,从烈狱归来的王者。她是风华绝代,才惊九州的睿王妃。当她背负血海深仇,化身修罗时,她勾勾唇角,嫣然浅笑,“我只想潇洒自若的过一世,可是偏偏有人谁妨碍了我的逍遥日子,既然如此我也不介意杀那么一两个人,又或者翻—手—覆—乾—坤—。”一步破霄风华立,万世芳名流存方。看谁与她能执手一生,笑看风云起。【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尸鬼冒险纪元

    尸鬼冒险纪元

    如果这个世界是由无限的可能性种子衍生而来,如果这个世界拥有无限的可能性的话……那么,即使是变成了一个尸鬼,我想要做一个推动世界变得更加和谐的正派角色,也不是不可能吧?以前我没得选,现在我想做个好人。但是话又说回来了,你们既不肯接受我的提议,又不肯给历史的车轮让路,这让我很为难啊。随手弄了个闲聊的群,有兴趣的就加一下吧群号99031077
  • 黎明微晓

    黎明微晓

    四年前的相亲造成了黎乐无法解释的误会,四年间她独自一人异乡打拼,再次遇见之后便无法再撇清关系。她一直以为他们是不合适的。可是他却说,我们试试吧。这便彻底搅乱了她的心绪。
  • 御龙诛天

    御龙诛天

    神土九州,浩大无际。东起西漠,北原南越,四州万族千派群立。尸魔妖璃,凶兽血鬼,四大奇特种族出世,并起争雄。双神陨落,万载之后。一个少年自坟墓中走出,闯荡九州世界,谈笑间搅动乱世风起云涌。弱肉强食,一剑屠万城。强者为尊,单手逆乾坤。
  • 霸道战神

    霸道战神

    【免费新书】机械师林道带着兵工厂系统穿越异界,成为无上武魂刚刚被剥夺的废物。不能修炼?我的兵工厂系统无所不能,能制造各种牛逼枪械,还能炼丹,炼器,制造阵法,还能组装变形金刚,我要让异界知道科技才是最霸道的力量,区区修炼突破难得到我?报告主人:前方发现美女,是否启动泡妞套装?我靠,泡妞套装太刺眼了,林道一丝不挂的站在那里,而且还是一柱擎天的模式……“嗨,美女,我被打劫了,帮个忙呗?”
  • 魔窟倩影

    魔窟倩影

    该书由几部惊险、传奇、纪实的中篇故事组成。该书的每一个故事都情节曲折、扣人心弦,具有极强的可读性、刺激性、感人性。
  • 绝世魔女

    绝世魔女

    凌月,把穿越误以为投胎,把没过奈何桥,没喝孟婆汤当做阎王忘了收。有那么一块木头,蓝翼,把她当做女儿,当她跟别人走了,才发现原来不是父女情是男女之爱。
  • 封天下

    封天下

    我曾一笑天下。到不过是一场伤疤罢了。风过天地萧杀,风声如同闷雷一般,怒吼得潇洒而沉闷,风倾入这座绝世古墓之中。到位这含疮百孔的古墓的寒冷面纱再聚一层。冥冥中,总有来自青天的一记呼唤。剑神涅槃重生,又有何举动。看我天下销苏笑尽天下。
  • 看那白雪飘落的从容

    看那白雪飘落的从容

    鲁迅先生说得好:“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莎士比亚说:“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只是个被文字的魅力深深吸引的凡尘俗子,我怀着无比的虔诚,把这些充满灵性的可爱的文字,精心打磨成一面闪光的镜子,或者幻化成一池清澈的湖水,倒影我们正在上演的精彩人生,您,看到了什么?
  • 缘来缘往之一读成瘾

    缘来缘往之一读成瘾

    爽文,一看欲罢不能,敬请跳坑!!人生何处不风流?人无爱不欢,无酒不醉?但是,她做梦都没想到,自己轻落的一句《思念当水你当饭》让他有种被了解的感动,一句《你是我的空气没有你我无法呼吸》彻底击碎了他心灵最深处的那份坚守。麻烦,随之而来,爱也随之而来。她是一个离过婚的女人,而他却是名城大腕,如此的差距,爱又怎能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