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37900000092

第92章 帅星永远闪耀(1)

一以己之退,促党的事业之进

1982年9月6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内,灯火辉煌,群情振奋,不时响起一阵阵热烈掌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叶剑英,正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只听他以浑厚的声音说道:

“我们的党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党。经过这次大会,将有一批年富力强的同志,走上中央的领导岗位和其他领导岗位,这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标志。我们老一辈的同志,看到这种情况,由衷地感到喜悦。唐朝诗人李商隐曾经用‘雏风清于老凤声’的诗句,称赞他的后辈的诗才。意思是说,后来者居上,年轻的会超过年老的。可以说,这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二个基本规律。”

代表们听到这里,情不自禁地再次鼓起掌来。

叶剑英接着说:“这次大会以后,将有许多老同志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这是党的事业发展的需要。这些老同志勤勤恳恳奋斗几十年,他们是革命的功臣。他们的功绩,党和人民是不会忘记的。……我今年八十五岁了,年老多病,做事已力不从心,从党的事业着想,我曾多次要求退出领导岗位。在中央没有决定我退出之前,当尽力而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叶剑英的这两段话,深刻地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工作、干部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即年高体弱的同志,到了不能坚持正常工作的时候,应该从党的事业着想,主动从领导岗位、工作岗位上退出,让年轻的同志接替工作。这个问题,在党处于执政地位的情况下,尤其显得重要。只有这样,中国共产党的事业,才能犹如长江大河,后浪推前浪,奔流不息。

出席中共十二大会议代表中的许多老同志,都清楚记得,重视年轻一代,重视培养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是叶剑英的一贯主张。

早在1956年11月,叶剑英写下的《西游杂咏》组诗中,就有这样的诗句:“引得春风度玉关,并非杨柳是青年。英雄一代千秋业,敢说前贤愧后生。”他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看到,在无产阶级的千秋大业中,革命的后生将会不断地超过前贤,因此,要重视后生,关心青年。

50年代末期以来,由于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出现“左”的偏差,特别是10年“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动乱,一代青年的成长受到了严重挫折,培养革命事业接班人的工作也受到了极大的干扰。有鉴于此,在1976年粉碎“四人帮”以后,处在党和国家领导岗位上的叶剑英,格外注意培养和选拔革命接班人的工作。1978年12月:他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把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革命事业的接班人,作为全党、全国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战略任务”提出来,以引起全党的重视。1982年5月,叶剑英在和几位中央领导人的一次谈话中,特别谈到三国时期蜀国在接班人问题上的教训。他说:“蜀国那时也有个干部接班的问题。‘蜀中无良将,廖化做先锋’。诸葛亮晚年,不放手选拔、使用年’轻的接班人。后来,诸葛亮很急,好容易发现姜维是个人才,让姜维做了接班人。蜀国人才的老化问题,接班问题,很值得我们借鉴。我们自从井冈山以来,五十多年了,多年征战的干部都老了,现在需要大力培养选拔接班人。”

叶剑英对党的组织建设中的新老交替问题不仅从理论上作出了精辟的阐述,更以自己的模范行动,为全党作出了楷模。早在60年代前期,叶剑英在谈到老干部工作时,就曾指出,自然规律是不可抗拒的,老同志到了不能工作的时候,应当主动退位让贤。这种退位不是消极的,而是要“以己之退,促党的事业之进”。1977年11月,他在广州松园宾馆赋诗一首:“四面青山列翠屏,松园终不老闲身。会当再奋十年斗,归读阴那梅水滨。”诗中表达了他早已萌生的退休之意。1979年,他鉴于党的马克思主义路线已重新确立,党中央的领导机构已趋健全,特别是年富力强的同志已挑起了重担,便给中央政治局常委逐个做工作,要求同意他退出中央的领导岗位,但中央仍希望他留在领导岗位上。1981年6月,叶剑英又给中央写信,要求改变中央政治局常委名次的排列,将他的名字放到邓小平之后。中共中央经过慎重考虑,还是没有同意他的要求。

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仍选举叶剑英为中央委员。在中共十二届一中全会上,叶剑英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按照十二大通过的党章规定,党内不设主席、副主席)。叶剑英退位让贤的决心始终没有改变。1983年2月,叶剑英担任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任期将满。他又写信给人大常委会,请求不再提名他为六届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候选人。这一请求,得到了五届人大常委会的同意。人大常委会并复信给他,对他在长达半个多世纪充满艰难险阻的革命斗争中所建立的丰功伟绩,在粉碎“四人帮”这场严峻斗争中所作出的重大贡献,以及在担任第五届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期间的卓越领导、辛劳而有成效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1985年9月,在中共十二届四中全会召开前夕,叶剑英同其他几位老同志一起,致函全会,请求不再担任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全会同意了他们的请求。自此,叶剑英退出了他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所有领导岗位,再次以自己的模范行动,为促进中央领导机构成员的新老交替,促进党的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表率。

中共十二届四中全会给叶剑英写了热情洋溢的致敬信。致敬信在概括和评价了叶剑英几十年革命斗争的光辉经历之后,这样写道:“我们深信,您对党和国家作出的重大历史贡献,将为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所永远铭记。您为中国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献身精神,您在复杂的革命斗争转折关头所表现出来的非凡的革命胆略,您好学深思、勤奋工作、照顾大局、团结同志的高贵品格,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二同疾病顽强斗争

1981年春,叶剑英在湖北视察时,住在武汉东湖宾馆。红军老战士何长工这时也来到武汉,专门到东湖宾馆看望叶剑英。叶剑英高兴地同何长工长谈。他们谈经济建设,谈军队建设,谈一些老同志的近况。当谈到各自的身体状况时,叶剑英笑着说: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我现在离八十四岁还差两个月。”

何长工听了,开玩笑说:“哟,那你这两个月得注意点。”

叶剑英说:“大概阎王在这两个月不会请我去,我自己也不会主动去找他。”说完,两人开怀大笑。

叶剑英的幽默风趣,反映了他对待疾病和高龄的乐观态度。他一向认为,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谁也不能避免。但是,共产党人应当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和顽强的意志来对待疾病。保持一个健康的体魄,不仅仅是为了个人,更重要的是为了更多更好地为党和人民做工作。

“身欲奋飞兮病在床”。叶剑英到了晚年,身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减弱,健康状况渐趋下降。1980年,中央保健委员会成立了一个以解放军总医院为主的专门医疗保健组,经常为叶剑英检查身体,进行保健和医疗。先后参加医疗组的有:蒲荣钦、汪石坚、邓家栋、牟善初、王新德、高存厚、李天德、孟宪臣、胡士良等北京和一些省、市军队、地方的著名专家,教授。他们为叶剑英的保健和治疗付出了大量心血。邓家栋回忆说:“对中央首长疾病的治疗,关键是首长本人如何对待医疗组提出的治疗意见,如果首长本人和他的家属另有主张,你有再好的治疗办法也不行。我们这个医疗组很幸运,叶帅配合得很好。对于他的病,我们医疗组先诊断,然后讨论治疗方案。方案确定后,我们便向他报告,只要把道理讲清楚,他就同意,就接受。他相信科学,信任医护人员。因此,我们的工作一直比较顺利。我们都非常感激叶帅。”

1980年,叶剑英患帕金森氏病,并常常因此而引起并发症,特别是经常发生肺部感染。1982年以后,肺部感染一次比一次加重,并且越来越频繁。为了积极有效地控制肺部感染,医疗小组认为,使用静脉滴注抗菌素是最有效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给病人带来的痛苦比较大。专家们反复讨论,认为只有采用这种方法治疗,才能控制疾病的发展。当叶剑英知道了这是唯一有效的办法后,便鼓励医护人员:“要大胆地穿刺,不要因为是给我打针而紧张。”有的护士问他:“首长,您平常不是最害怕打针吗?怎么真正要打针的时候,又不害怕了呢?”叶剑英笑了笑,回答说:“这个道理很简单,当你们决定要打针治疗的时候,我若是紧张,你们不是更紧张了吗?”叶剑英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年里,先后发生过数十次肺部感染,其中有几次特别严重,持续时间很长。医务人员共给他使用抗菌素几十种,做静脉穿刺上千次。这样治疗的结果,两肺部炎症基本消失,没有产生副作用。这在医学史上是很少见的。

三帅星陨落,功业永存

1983年11月19日晚6时,叶剑英突然患急性高侧壁小兆型心肌梗塞,经医疗组多方抢救治疗,病情一度明显好转。1984年4月19日,又发生大脑中动脉血栓形成、肺炎、腹泻等症状,多次出现高烧,呼吸困难,病情加剧。医护人员再次进行抢救治疗。到了7月,仍然不断出现高烧,呼吸困难,总胆红质数上升,出现黄疸及腹水,病情危重。中共中央为此于7月16日和27日发出二十二、二十三号文件,向全党通报叶剑英的病情。但是,由于医疗专家的积极抢救和精心治疗,叶剑英的病情又有了好转。到了10月,病情稳定,中共中央为此于10月6日发了笫三次病情通报。党内、军内的同志为叶剑英病危而焦虑的心情才有所缓解。

同类推荐
  • 毛泽东瞩目的世界名流

    毛泽东瞩目的世界名流

    这五部著作同属“毛泽东瞩目的风云人物”丛书的姊妹篇,共计约两百余万字,可谓洋洋大观。值得一提的是,出版这套丛书的主旨,在于研究、探索毛泽东思想发展的轨迹,研究、探索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历史观、革命现、世界观,透过青年毛泽东、中年毛泽东、老年毛泽东对中国乃至世界若干著名风云人物的评价,力图抒发领袖胸怀,展现巨人风采,并从中窥视毛泽东思想的起源及其发展的历程,以供广大读者借鉴。从这个意义上说.长江文艺出版社确定这个重大选题,出版这套丛书是有魄力和远见的,显而易见,这套书颇具可读性,也是极富收藏和研究价值的。
  • 趣谈外国著名文学家

    趣谈外国著名文学家

    他们都是世界文学史上的先驱,是他们创造了一个神奇的文学世界。也是他们让我们能读到那么美的文章,他们也是平凡的人,可是他们却有着不平凡的人生。
  • 出轨的盛唐:武后

    出轨的盛唐:武后

    一本书讲透中国古代女人的权力心术,生动诠释古代女性与权力惊撼媾和的宫闱心计:色媚、隐忍、阴毒、怀柔、狠厉、绝情……解密武则天最隐忍、最狠厉、最孤绝又最辉煌的一生,再现盛世大唐最阴暗、最情色、最血腥的权力争斗;一本精彩诠释中国古代女人只有在床上先征服男人才能在权力场上征服天下的最经典教材,生动描写了武后的从容镇静,老成练达,虽然难以洗涤其残忍毒狠之罪,却是人人敬佩。她做皇后28年,皇太后7年,后以本人名义做皇帝15年,兹后唐朝其他15个皇帝也全是她的孙辈和后裔。所以,纵是武则天的头衔一改再改,她仍是唐朝的祖先和国母。以一个篡位而颠倒朝代的人物,又在太庙里千秋享配。
  • 非如此不可:顾准传

    非如此不可:顾准传

    本书记录了顾准坎坷曲折的一生,从家道中落的少年奇才到十里洋场的青年才俊,从热情洋溢的革命青年到枪林弹雨下的地下党员,从意气风发的财政局长到众叛亲离的“极右派”……59年的多舛命运,看遍了人世百态,尝遍了酸甜苦辣,在那个疯狂的年代,面对拳打脚踢、妻离子散,他拖着残破的病体,守着自己的信仰,从未停下前行的步伐:生命不息,思想探索不止!  在真理的路上,他一个人孤独前行,很苦,很难,亦很远……新锐作家吕峥以犀利、冷静的笔触,写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孤独内心和探索精神,一个时代的沉重叹息,读懂顾准,反思过去,理解当今!
  •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3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3

    本书主要讲述了中、老年时期的苏东坡在政治、文学上的成就及其情感生活,详尽描述了苏东坡的生平。在文学上,苏东坡是中国古代不可多得的文化巨人,写了很多流传至今的诗词,其中许多成为千古绝唱,堪称空前绝后的一代奇才。在政治上,苏东坡虽然多次被贬,但始终体恤百姓,刚直不阿。在情感上,苏东坡的两位妻子均早早离开人世。在本卷中主要讲他的第三位知己王朝云,王朝云在苏东坡最困难的时候对他不离不弃。但是在苏东坡被贬“天涯”之际,也不幸染病早逝。
热门推荐
  • 一剑吞天

    一剑吞天

    一剑平山岳,一剑纳海川;一剑能封神,一剑可吞天!上古世界大巫横行,相互争斗不休,制造出无数神话流传至今。来到现代,大巫血脉已淡薄,要想修炼成仙必须设法激活大巫留下的血脉。一个病弱少年误入以实力为尊的修界,不甘受欺的他开始了逆天之旅,搅得修界天翻地覆,早已消逝在传说中的各路神仙纷纷重现。“你若欺我,我便将你也灭了!”姜鼎天指着天空傲然说道!^^^^^^^^^^^^^^^^^^^^^^^^灯灯读者群:87833931,敬请读者一起加入聊天探讨!还有各种福利哦!
  • 重生珠户人家

    重生珠户人家

    今年二十岁的方沁湄很爱美,这在她的生命中是排第一位的。排第二位的,那就是爱财,她自己觉得这没啥不对。所以呢,首饰这种东西,又美又贵又女人,最能让方沁湄奉献膝盖了!幸好有这么鲜明的爱好,穿到了古代方沁湄也还算得上有所长,那么,弄一个银楼来经营玩玩,再赚一个两情相悦的老公,岂不是好吗?宅斗什么的,恕不奉陪,那位公子,既是你有心于我,麻烦你先去把这些麻烦解决一下吧,娘子我先去创造一些珠宝传奇再说!么么哒~~
  • 灯笼草

    灯笼草

    小灯是五桩的妻,二桩是五桩的兄。二桩当过兵,是个体面漂亮的人,小灯对二桩曾起过心思,二桩对小灯亦起过心思。但是小灯和她的丈夫,男人仿佛一棵青壮的庄稼,汁水饱满,有一种藏不住的乡俗的野性,而小灯,就是近旁的那棵不知名的小草,同样的土壤,同在风雨中阳光下,根已绞在一起,叶子紧紧相依。在一起并属于着,互相接受并享受着。
  • 舍檐低语

    舍檐低语

    由著名作家衣向东作序并题写书名,由丛书主编著名作家纪广洋作序。全书收录发表过的作品约70来篇。内容清新隽永,值得一读。
  • 空轩诗话

    空轩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在母亲的温柔中行走(让学生感受亲情的故事全集)

    在母亲的温柔中行走(让学生感受亲情的故事全集)

    亲情如一首永远唱不倦的老歌,古老的曲调中饱含浓浓的真爱;亲情似一杯淡淡的绿茶,虽不浓郁但却散发着淡雅的醇香;亲情似大海里的一叶小舟,于惊涛骇浪中承载着风雨同舟、不离不弃的誓言。拥有亲情,便拥有了世间一切的美好,让这浓浓的爱、悠悠的情化作一缕春风,吹来桃红柳绿,吹开心底似锦的繁花……在最无助的人生路上,亲情是最持久的动力,给予我们无私的帮助和依靠;在最寂寞的情感路上,亲情是最真诚的陪伴,让我们感受到无比的温馨和安慰;在最无奈的十字路口,亲情是最清晰的路标,指引我们成功到达目标。
  • 明伦汇编人事典十五岁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十五岁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明日之树

    明日之树

    就在不久后的未来,全世界出现了一股来历不明的力量,人们在得到力量的同时,灾难,厄运连连降临,人类的明日充满了浩劫。古时生命之树创造了人类,而这时是否会一棵未来之树撑起人类未来的天空呢?
  • 女配文:如您所愿

    女配文:如您所愿

    奚奕月,魏国王后,遭庶妹陷害、夫君虐死,魂魄将散之即,与坠入该时空的系统结合,为了和家人团圆,也为了弥补原主遗憾,她穿越于不同的时空、不同的人物和不同的故事中……明月篇:秦国媵妾摆脱家族和长姐的利用和迫害;婉云篇:荣家姨娘将养子心养正;……
  • 鸾凤契妃

    鸾凤契妃

    一世倾城,半世沧桑。她有自己坚持的东西,为此,她设计了一生。这一生,连累了无辜的他。有时候,她也觉得愧疚。我这样待你,你可恨我?他却微微一笑,眸子流光溢彩,漾着脉脉温情。你怎知,我是无辜?她定定的看着他,久久不发一言……**************************************新书求推荐、求收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