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37900000022

第22章 在红军学校与东南前线(2)

“身教重于言教”。叶剑英身为校长,深知严格训练,严格要求,不能只对别人,而要从自身做起。他处处率先垂范,为人表率。每天很早起床,和大家一起出操跑步。他虽然已过而立之年,仍坚持在单杠上做打车轮、大旋转等难度较大的动作,给大家作示范,使许多青年学员敬佩不已。凡全校性的演练,他总是亲自审定预案,亲自主持现场示范,和大家一样在风雨中操练。瑞金城方圆30公里内的山山水水,到处留下了他的足迹。

1933年2月,红校第四期学员即将毕业。毕业前夕,叶剑英组织全校学员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演习。他把全校学员编成东、西两个师,主要课目是演习行军、宿营、进攻、防御,还有政治宣传作等。按照预定方案,东、西两师从瑞金出发,至汀州进行巷战,至河田进行城市防卫战,在壬田圩进行遭遇战。整个演习从2月4日至12日,共用了9天时间,使全体学员在近似实战的条件下,受到了一次艰苦的磨练。

对于这次演习,中华苏维埃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于2月25日作了长篇报道,赞扬这次演习有三个优点:第一,指挥员与政治工作人员都能研究每个时期的情况,很快下决心。第二,平时与战时的政治工作,都能够积极地进行,利用一切机会和方法来提高与保障战斗员的政治情绪,普遍地建立了红军与当地民众的关系。第三,演习中的攻击精神,非常旺盛。无论行军、作战、警戒都没有疲倦的表现。这次演习,是对红校教学工作和组织领导、后勤保障等其他工作的一次检验。演习的圆满成功,反映了学校以教学为中心的各项工作,确实开展得扎扎实实而又卓有成效。这是叶剑英校长和全校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

红校还经常在苏联和中国的革命纪念日组织活动,使学员了解革命历史,提高政治觉悟和战斗意志。1932年12月11日,叶剑英在学校主持召开“广州暴动”、“宁都暴动”纪念大会。会场群众情绪激昂,誓要粉碎国民党反动派军队对苏区红军的进攻,为保卫苏维埃政椤斗争到底。1933年2月22日,全校以团为单位举行庆祝苏联红军成立15周年纪念活动,23日在大操场举行报告大会,叶剑英在会上号召:“学习苏联红军国内战争的经验教训,准备创造一百万铁的红军。”

四建立红色据点,开展游击战

叶剑英在领导红军学校军事教育工作的同时,始终没有放松对苏区东南战区的反“围剿”战役的指挥。

1932年11月中旬,叶剑英赴闽西,与福建军区领导人研究迎击敌人“围剿”的战略部署。他们决定在闽西、赣南广泛建立有武装、有阵地、有群众的红色据点,争取把漳平、永安、建宁、泰宁等小块根据地连成一片。同时还决定,抽调部分工农干部骨干,经过军区训练后,派往白区,加强白区游击队和白军中士兵工作。

1933年1月,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因在上海无法立足,被迫迁人中央革命根据地。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等先后到达瑞金。其后,中共苏区中央局与中共临时中央合并,改称中共中央局。从此,中共中央局直接领导中央苏区的工作。10月初,共产国际东方部派驻中国的工作人员李德到达中央苏区,担任军事顾问。不久,在博古的支持下,李德实际上掌握了中革军委领导权。

这期间,国民党军队对苏区的第四次大规模“围剿”已全面展开。叶剑英根据军委部署,指挥东南战区军民,积极开展袭敌、扰敌活动,配合北线主力红军打击敌人。1933年2月,叶剑英组织闽西、赣南独立师、团,以及闽西、上杭一带地方武装,破坏道路,断敌交通,迟滞由闽入赣的国民党军队的行动。

3月,叶剑英获得国民党军第十九路军及部分福建地方军阀部队准备进犯长汀的情报后,随即将战区所属武装及红军学校第五期学员统一编成五个纵队,以迎击敌军的进犯。具体部署是:以一、二、三纵队为主力,向进占闽西清流县城一带之敌出击;四纵队打击连城、龙岩之敌;五纵队在赣南钳制广东方向可能来犯的敌军。叶剑英直接指挥对清流之敌的进攻作战。清流一带的敌军为福建军阀卢兴邦、张贞部所属的三个团。为了牵制其增援进攻主力红军的敌人,叶剑英根据军委意图,率部主动向清流之敌发起进攻,给敌以沉重打击,使敌军在较长时间内不敢轻易出动。战斗中,红军缴获了8挺德国造的勃朗宁轻机枪和一部分捷克造的自动步枪。这些武器在当时是比较新式的,叶剑英命部队将这些武器保管好,战后将带回红军学校,作为教学用的实物。

叶剑英身在东南前线,胸中始终装着整个苏区反“围剿”战役的全局。他根据战局的发展,多次主动向军委建议将南线的部队抽调到北线。1933年2月,他将南线的两个师输送到北线。不久,又建议军委将南线的红十二军抽调到了北线。他将闽西4县的地方武装升级为正规部队,建立起红十九军,亲自兼任军长,负责东南战区的防御。他还将红校第四期毕业的400多名连级干部,全部输送到北线主力红军部队,并决定将红校看护连的80多名学员提前毕业,分配到前线部队工作。

在此期间,叶剑英还多次就整个反“围剿”战役的战局,向军委提出建议。他在致军委的《对目前战局及战略意见》中指出:目前应紧紧抓住西南反蒋的有利时机,集中全力在北线与敌军决战,以结束四次战役,开展新的战局;为确保北线决战的胜利,当将南线的红军部队全部秘密集中到北线,参加战斗;在南线另外组建新的独立师,在地方游击队配合下行动,麻痹闽、粤之敌;汀州、瑞金一带的防务,直接由红军学校师生担任。叶剑英的这些建议,均得到了军委的赞同并被采纳。

叶剑英率部在东南前线的积极防御和在兵员、物力等方面对主力红军的支援,对于取得粉碎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第四次“围剿”的胜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五在闽赣军区

从1933年5月开始,蒋介石又调集50万兵力,策划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五次大规模“围剿”。

为了反击这次“围剿”,根据中共中央局提议,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下令将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由前方移至瑞金,增加博古、项英为委员,由项英代理主席。同时,在前方另组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部兼红一方面军司令部。5月8日,任命朱德为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兼第一方面军司令员,周恩来为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委员兼第一方面军政治委员,叶剑英为中国工农红军总参谋长兼第一方面军参谋长。

叶剑英受命以后,先是在沙洲坝的乌石垄村组建起一个精干的司令部机关。不久,又奉命调往前方协助朱德、周恩来指挥红一方面军作战。

9月25日,蒋介石乘红一方面军主力分头作战之际,以北路军3个师由南城、硝石向黎川发动进攻,开始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围剿”。中共中央局继续推行军事冒险主义,提出“御敌于国门之外”的错误方针,要求红军在根据地外战胜敌人,并争取苏维埃在全中国的胜利。

根据敌情的变化和作战任务的需要,中革军委决定成立建宁警备区和广昌警备区。1933年12月4日,任命叶剑英为建宁警备区司令员,滕代远为建宁警备区政委。叶剑英到建宁后,又兼任闽赣军区司令员。

他领导各部队积极扩大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确保军区的后方安全、道路通畅、供给充足。樟村战斗后,他在军区召开黎川地区各级负责人会议,要求黎川武装“迅速经秦坳、九坊一带大山,靠紧新桥、泰宁创造巩固侧面根据地”,并指示要在黎川东南广泛发展游击战争,挺进胡坊侧面,骚扰黎川东面之敌。同时派出干部领导黎川西南武装,进攻敌人。

1934年1月,红一方面军总部与中革军委合并,方面军所属部队由中革军委直接指挥,称中央红军。2月3日,中革军委进行了改组,主席仍为朱德,副主席为周恩来、王稼祥,刘伯承任总参谋长,叶剑英任副总参谋长,但实际指挥权仍操纵在博古和李德手里。1934年1月22日至2月1日,中华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在瑞金沙洲坝召开。叶剑英被选举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

1934年1月30日,军委要求闽赣军区“应坚决把自己所属范围内的地主武装彻底肃清,巩固与发展新的苏区”。叶剑英随即部署以主力肃清建宁、安远、梅口三区内的地主武装大刀会、保卫团等,打通建宁通往宁化的道路,保障兵站、医院的交通安全。各独立团、警备区机关、各部队、工作团、兵站医院等,到指定地区开展游击活动,肃清地主武装。他夜以继日,忙于指挥部署战斗,调动各方面力量,巩固后方安全。经过一个月的艰苦努力,建宁、安远、均口、依口、官仓、梅口、鱼潭等地相继建立了革命委员会,并进行了分田活动。作为战区司令员的叶剑英,不仅负责前线指挥,还要照顾后方供应。他发动群众筹粮,为部队准备了充足的粮食,在北线存米520多担,谷1170担,南线存粮5200多担,保障了主力红军的粮食供应。

不久,叶剑英主持成立了闽赣军区司令部。在他的指挥下,军区所属武装积极地配合主力红军行动。整个闽赣地区一度成为巩固的作战基地。

六关心战士疾苦

1934年4月,叶剑英奉命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福建军区任司令员。不久,个别部队因疏忽警戒,发生被敌袭击事件。他和政委万永诚总结事件的经验教训,及时发出训令,要求部队加强行军、宿营时的警戒工作,随时准备打击敌人。

为了打破敌人的“围剿”,叶剑英组织福建军区野战司令部、政治部,领导地方武装开展游击战争,坚壁清野,断桥断路,骚扰敌人。一次,敌人拼凑了一个军的兵力向福建军区的前沿阵地龙燕镇一带和扁山要地进犯。当时,红军只有一个师守卫在龙燕镇一带,一个团守卫在扁山。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叶剑英为保存有生力量,命令部队暂时放弃龙燕镇和扁山,有计划地往福建的长汀方向退却。同时,他命令一部分红军部队利用山地的有利地形,声东击西牵着敌人的鼻子在山里兜圈子。在扁山通往长汀的一条河边,叶剑英直接指挥部队,伏击了敌军一个营,将敌全歼,缴获了一批枪支弹药。

叶剑英在指挥部队转战过程中,十分重视伤病员的救护工作。对身负重伤的指战员,只要他看到时,都要亲自察看。在撤出扁山的途中,叶剑英亲自率队在最后面阻击敌人,同时,命令一个班的红军战士边退却,边收容伤员。有两个负责收容的战士以为一名重伤员已牺牲了,就把他放在路边上。恰好叶剑英骑马赶来。他翻身下马,认真地检查了伤情,又摸了摸脉搏,发现这个伤员还活着,便立即要他们将伤员送到后方抢救。这时,追敌已近。在这个危险关头,他仍坚持要战士将这个重伤员抬走,命令道:“你们抬着这个伤员先走,我来阻击敌人,掩护你们。”后来,他经常教育部队说:在收容伤员时一定要仔细,不能粗心大意。每个红军战士都是我们的阶级兄弟,只要还有一口气,我们都要设法抢救,多救出一个红军战士,就为革命多增加一份战斗力量,要爱护我们自己的阶级兄弟呀!

闽西地区,地形复杂,山高路险。有一次,叶剑英带领福建军区前线指挥所,一口气走了95华里的山路,转移到汀州至连城间一座名叫凤凰山的高山山顶。他住在一个破庙里,指挥部队侦察连城一带敌军活动情况,监视和袭扰敌军。当时,红军被敌人严密封锁,几乎天天都要打仗,生活非常艰苦,缺粮少盐。粮食每人每天定量6两(16两1市斤),用小草袋蒸饭,每人每餐分一小袋饭。没有盐吃,就到山中老房子里去扫硝盐(白土)。硝盐同普通盐味道不一样,苦得令人难以下咽。没有医药,战士们害了痢疾,也只能每天喝一点稀饭,硬挺着。武器弹药也很缺之,那时子弹多是土造的,打完还得拾回弹壳。在那样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叶剑英同大家同甘共苦,一点也不特殊。他白天指挥打仗,夜里还要起来亲自查哨,照看伤病员。有时他把自己分到的一小袋饭和白薯干留下来给伤病员吃。警卫员胡绍明行军中了暑,病得很厉害,叶剑英好不容易才搞到一点土药给他吃,并把自己的马让给他骑。胡绍明回忆起那段艰苦岁月,感动地说:“叶司令待我们像亲兄弟一样,我有病照顾不了他,他反倒照顾我,那一次如果没有他细心照料,我恐怕早埋在凤凰山上了!”

不久,叶剑英率福建军区主力部队红二十四师发起连城战斗。战斗开始前,叶剑英和师长周建屏、政委黎林一起研究制订了战斗方案和兵力部署,但由于敌情发生变化,侦察不够周密,结果,部队在发起总攻后,遇到事先埋伏好的敌军猛烈阻击。叶剑英正随队前进,一看情况不妙,立即下令部队撤出战斗。据潘开文回忆,对这次失利,叶剑英战后主动承担责任,并作了检讨。但早就对叶剑英怀有成见的李德,借机把他从福建军区调到军委任四局局长。叶剑英对于这次“降职”使用并不计较。他任劳任怨,积极开展工作。他说:“那时李德打击我,把我参谋长撤了,我当时考虑到,革命事业还很长,我做什么工作都是为革命,不能斤斤计较。”后来,毛泽东、周恩来夸奖他是能上能下的好干部。毛泽东曾多次对人说:“剑英这个人对前几把交椅是不争的!”

同类推荐
  • 水浒传之谜

    水浒传之谜

    梁山好汉中为什么一个农民也没有,梁山英雄有多少真人真事,宋江究竟有没有武艺,李师师有功于梁山吗?梁山一百零八将是偶然巧合吗?“三碗不过冈”是什么酒,《水浒传》里为什么很少吃猪肉,卢俊义为什么会坐上梁山第二把交椅。
  • 李鸿章全传:李鸿章回忆录

    李鸿章全传:李鸿章回忆录

    李鸿章,最具争议的晚清重臣之一,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的第一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许多屈辱条约的签字者,然而中国近代化的许多“第一”又都与他的名字联在一起,如中国第一家近代化航运企业——轮船招商局、中国第一条自己修筑的商业铁路、中国人自行架设的最早的电报线、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中国第一支近代化的海军等等。国人骂他,是因为觉得他与晚清的许多耻辱有直接关系;西方人敬他,因为认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真正的杰出外交家。《李鸿章全传》的作者之一梁启超曾经说过“天下唯庸人无咎无誉”,而李鸿章在许多略知历史的人眼中肯定是“谤满天下”,果真应该如此吗?
  • 诸葛亮十讲

    诸葛亮十讲

    在诸葛亮的一生中,最为出彩的,就是“三顾茅庐”时的“隆中对”。在后世的评价中,“隆中对”被认为是诸葛亮的天才之作,但也有不少人认为这是一个失败的战略。那么,这个计划究竟是对是错,其实施情况又如何呢?诸葛亮是三国时代最著名的智者之一,他在世的时候,蜀汉政权视他为顶梁柱,所有的军政大权都由他掌控。可是,如果他不在了,又将如何维持政权的稳定呢?诸葛亮也不是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只不过,他在接班人的选择问题上,陷入了一个误区,那就是——人才匮乏,次中选“优”。
  • 释迦牟尼佛传

    释迦牟尼佛传

    佛陀当然是伟大的。他所创立的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他所产生的意义并不在是否真的找到了一种解决宇宙、人生乃至一切有情生命的绝对真理,而在他为了追求真理所付出的真诚的、勇猛的、执著的、永恒的生命,在他付出绝对牺牲的同时他所追求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人生的痛苦,为了解除众生的烦恼,这种精神在任何时代、任何环境下都具有着超越时空的价值和意义,他是带着利益众生的心愿而步入佛的殿堂的。
  • 大文学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大文学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文学是什么?文学就是人学。文学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反映,也是人类和自然界关系的再现。文学既可以揭示生活的本质,又可以体现人们的喜怒哀乐。人类如果没有文学,其生活就会枯燥无味。因此,伟大的文学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热门推荐
  • 梁思成和林徽因
  • 精卫鸟与女娃

    精卫鸟与女娃

    六年级男生小瓦和小当有一天做了一个完全相同的梦,梦到一条流光溢彩的胡同。梦醒后他们竟真的找到了这样的胡同,一旦踏入,他们就注定与远古的神话世界有千丝万缕的关联了。怪事不断出现,一个古董乐器“埙”,一场惊险的海难,一处疯狂长高的草丛,一个名叫女娃的远古时代的女孩,还有一个被称作“烟鬼”的邪恶力量。当谜题慢慢解开,危险也在迫近,小瓦和小当如何去帮助女娃和保护这个城市。
  • 半壁玲珑

    半壁玲珑

    前世他们堪堪错过须臾,相爱至深的两个人至死未能相见,一个在枯等里溘然逝去,一个在血光滔天里香消玉殒。再生再世,她被转换了记忆,失去了半颗心,性子疏离冷漠。他转世成了当朝太子魏祁月,用撒娇耍赖去融化她那颗冰封之心。此时朝廷皇位之争严峻,明争暗斗生灵涂炭,他们经历各种考验,两颗心渐渐靠近,前世的过往却以误会的方式登场。随着朝廷的斗争,拯救子民于水火,他们解开了心结和误会,却难逃彼此再次错过的命运!爱情断肠如殇,舍去所有,性命或者自由,也不可成为一只影子,徘徊在你左右。三界再也不能阻挡她,可是没有了他,她依然无处可去!
  • 中国历史上的厚与黑

    中国历史上的厚与黑

    本书主要内容:没有定位,可能就会出位;给自己多留几条路;察言观色机巧灵变;建立良好的关系的妙法;委婉周全,八面玲珑等。
  • 那年兄弟情

    那年兄弟情

    那年的兄弟情,热血青春正在沸腾燃烧。一声兄弟大过天,一声兄弟,一生兄弟。萧柒初中一个小混混打架喝酒抽烟样样通,中考没考上高中,在他叔叔的帮助下来到Y市的高中,他是听他家人的好好读书不在混下去,还是跟着一中的热血兄弟他们共创辉煌?
  • 战争号角之魔神回归

    战争号角之魔神回归

    那是一个,无论是对神还是对大地都已然失去景仰心的时代,一段尘封的记忆唤醒永恒的心脏,当被淹没在岁月尘土下的真想日渐清晰,又该如何面对无情地真实,鲜血,战争,无尽的恨,只因他的回归
  • 太子的奉食妃

    太子的奉食妃

    繁花漫天,嶄国后庭,麟趾高台,胡旋乐声起,声声激荡。裴氏之乱,重生宠妃舞起,步步夺心!一方玉盒,一块后玺,一词朝朝暮暮,一生一世至此一双人而已。【正剧版】:上一世,倾国尤物乐伎胡女郦媐仿如权贵的精美礼物,在被霸主国、权贵之间赠来送去,郦媐一心倾慕纪闵,却落入嶄国太子裴涣裎手中。霁国亡后,郦媐为情人纪闵辅助岐王宫变给裴涣裎下毒,在岐王逼宫造反之夜,郦媐却被乱箭射死了,骨灰被裴涣裎封存玉盒中日夜相随。三十九年后,燚帝裴涣裎驾崩,玉盒被神秘力量触发运转,郦媐得以重生在十三岁入霁国平城、踏上名伎之路的这一年。嶄国太子不是要开创霸主大业吗,随他统一天下去吧!樱欢抒不是要当嶄国未来的皇后吗,随她当去好了!纪闵不是把她当洪水猛兽要娶贵族小姐吗,小女子祝你们幸福!岐王不是要篡夺帝位吗,您老呐慢慢儿玩!这一世,深谙女配之道的郦媐发誓要躲得远远的,攒钱养老混吃等死,争做路人甲,拒绝围观成炮灰!咦,等一下,裴涣裎你不是高高在上冷傲无情霸道的嶄国太子吗?【欢脱版】:这是一部天真可爱的小白莲嶄国少傅之女樱欢抒与冷傲霸道的嶄国太子的正向玛丽苏小白文,还是一部天真可爱的小白莲嶄国少傅之女樱欢抒与冷傲霸道的嶄国太子的爱恨情仇荡气回肠宫斗文?等一下,你说什么,男主不爱女主?所以其实反派男配还是个基佬?传说中的美艳恶毒女配已经震惊在麟趾台。
  • 第100次初恋挑战

    第100次初恋挑战

    她是每一次恋爱,无论明恋暗恋被暗恋都会无疾而终的超霉运女生,只不过因为年幼无知的时候嘲笑过丘比特的身材,就被这位背“箭”的爱神诅咒,恋爱没好运,注定失100次才会成功!他是特立独行的妄想症王子,一个无论名字、言行和着装都超级个性、拥有无敌俊美外貌的纯正东方美男,爱好是给自己所有的跟班、宠物、电子设备取奇怪的西洋名字,以及散发天然呆的萌气质……每一次他的出现都会刷新你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只要是他认定的事情就绝对不会更改!
  • 王俊凯之你是我的唯一

    王俊凯之你是我的唯一

    当一个拥有老戏骨的女孩遇见自己喜欢多年的男孩时,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 颠倒鸳鸯

    颠倒鸳鸯

    林翔,一个形象设计师,坐在飞机上,突然天气发生异象,穿越时空来到古代,竟然掉到了烟花巷,被迫男扮女装,还竟然有人看不出他男的,以为他是女的,喜欢上“她”。林翔不知道招惹谁了,莫名其妙的被追杀~!“你们认错人了”林翔心里那个冤啊~!竟然有两个林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