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3600000009

第9章 上篇 儒学之流贯千年 (2)

第三章 儒学之流贯千年 (2)

朱熹说“天理”存在于外,而不在人内,客观上把天理和人欲对立了起来,所谓“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他所指出的道路是让人们从外去寻求“理”来约束自己的“欲”,正是这一点为统治者找到了驭民之术。在社会还没有制定出合法的程序来确立“天理”的内容时,统治者就可以任意赋予各种规定,可以打着“天理”的幌子来给人民戴上各种镣铐,所以清代学者戴震说:“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他的批判相当之尖锐。“以理杀人”与西方的宗教审判都是从精神上来否定一个人,何其相似。这应该不是朱熹创立学说时想要看到的。

朱熹为后人所诟病的另一个原因与八股文有关。八股文的形式僵化,要求士人阐述圣人之道,很难发表自己的见解,造成了士大夫阶层思想的僵化。而且考试题目主要摘自四书、五经。四书五经内容有限,所以士人要应举,主要就是根据朱熹所注《四书章句集注》。

弦外听儒音

程朱理学:亦称程朱道学,是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之一,其由北宋二程(程颢、程颐)兄弟开始创立,朱熹继承和发展了二程思想,建立了一个完整而精致的客观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其思想在伦理道德上体现为

八股文:又称为时文、制义,每篇文章均按一定的格式、字数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破题是用两句话将题目的意义破开,承题是承接破题的意义而说明之。起讲为议论的开始,首二字用“意谓”、“若曰”、“以为”、“且夫”、“尝思”等开端。“入手”为起讲后入手之处。起股、中股、后股、束股才是正式议论,以中股为全篇重心。在这四股中,每股又都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共八股,故名八股文。

戴震:清代考据学家,思想家,赞同格物致知,反对以理杀人。他的学生有很多是著名的语言学家,如段玉裁、孔广森、王念孙等。

心外无物说守仁

“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

在中国历史之中,文人用兵当以三人为最,一是王阳明,一是清代的曾国藩,一是当代的毛泽东。后人往往记得王阳明在哲学上的地位,而忽略了他在政治上的作为。那是因为其他方面的成就正是源于他的哲学思想,而且他的哲学思想对后世的影响远大于其他。作为心学大师,他不仅做到了“知”,还真正地知行合一,所以才能将才学真正地运用于世。

王守仁最先学习的是朱熹的“格物致知”,朱熹认为万物皆有理在其中,能够从中悟出天理。阳明便在家中守着竹子看,希望能够从中“格”出道理来。几天下来不仅一无所获,而且病倒了,但他也因此而觉悟了,认为理并不是如朱熹所言的要从外物上去寻求,说自己“缪矣三十年,于今吾始悔。”

从朱熹转向陆九渊,他构建起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基本理论框架。这一学说从“心”出发去看待宇宙人生,故而名为“心学”。立足于心这一点,和梁漱溟先生的“真正可称之仁不仁者,根本是在他的心里”是同一个理。1980年8月16日,梁漱溟接受美国学者艾恺访问时,艾恺问:“你算是属于王阳明学派的?”梁先生答:“对。不是分程朱派、陆王派吗?我算是陆王派。”

一次,王守仁和朋友出游,见山上花开正好,便一同驻足欣赏。

朋友忽然问道:“岩中的树花自开自落,与人心无关,怎么能说‘无心外之物’呢?”

守仁答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没有看到花的时候,人的心中并没有花的存在。只有看到了,留在心中,花的具体形貌才鲜明起来,才是一个实在的形象。因此心外无物,存在即感知,人的一言一行都在心的主宰之下。因此王先生说,“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心中之物可不受时空的限制,因此洞察自己的心不仅能够推知外物之理,还能够能明白古往今来。王守仁生前留下了四字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种心学思想的产生和当时禅宗的流行也不无相关。

有一次慧能大师在广州法性寺,寺内有两个僧人见风吹幡动,一个僧人说是风动,另一个僧人说是幡动,两人争论不休,这时,慧能大师上前说道:“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王守仁和慧能大师所立身的是不同的道,都把外物之变归于人心,可见人心之重要。心之本体是良知。而良知本身并无善恶,如镜子一般原本是光洁明亮的。圣人之所以是圣人,是因为他天理纯然不沾尘;普通人的心却易被万物干扰,所以才要常常为善去恶,恢复本心,这就是王守仁所说的“致良知”。虽然王守仁仁和朱熹对“理”的理解不同,但是“在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解还是一脉相承的。王阳明说:"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

圣人已逝,他们的思想学说只通过经书得以保存流传,因此要到达他们的境界,经书是一条重要的通道。王守仁和朱熹都极为强调学习经书的重要,不过侧重有所不同。朱熹认为理在外,圣人得之,传之以书,因此后人应从经书中去钻研圣贤之道,即穷理。王阳明则认为:"《六经》者,吾心之记籍也。"经书的精神实质原本就是与自己的本心相通的,所以读经重在启发,让自己去认识自己的心,因此王阳明主张读书贵精而不在多。他指出:"凡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讽诵之际,务令专心一意,口诵心惟,字字句句,紬绎反复。久则义理浃洽,聪明自开矣。"同时人心各不同,在看待经典的时候还应该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不能人云亦云,他指出:"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不敢以为是也。"这在程朱学派看来,无疑是大逆不道。

朱熹的学说开始时,被朝廷当做是异端学说加以打击;而当这一学派的正统地位得以确立时,当年的被压迫者反过来变成了审判者,不遗余力地打击着王学的流传。其实真正的审判权掌握在朝廷的手中。程朱的学说与用制度来约束人是一致的——理在外,制度就成为理,人要做的是接受并遵从,这对统治者来说是最大的思想安全保险柜;而王学是心学,当发现制度与心不符合时,就会起而反抗。明朝中后期,反理学、反礼教、要求人性解放的思潮汹涌澎湃。汤显祖的《牡丹亭》、冯梦龙的《三言》、凌濛初的《二拍》是这一思潮在文学上的反映。一直到近代,梁漱溟先生也从中汲取了许多许多的精华。

梁漱溟先生曾欲遁入空门,他说自己的生前是个和尚,而心学大家王守仁与佛学同样也有着不解之缘。

王阳明先生有一次到金山寺去朝拜,觉得寺中的景物非常熟悉,一草一木似曾相识。信步浏览,走到一间关房之前,只见房门口贴了一张封条,左右观看,好像曾经住过。王阳明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请知客师父打开关房瞧个究竟。

知客师父连忙道歉说: “对不起!这间关房是我们一位老祖师五十年前圆寂的地方,里面供奉着他的全身舍利,他老人家遗嘱交待不可以开启,请您原谅,千万开不得。”

但经不起王阳明的一再请求,知客师父万分为难地打开房门,让他进去。昏黄的夕照里,只见一位圆寂的老和尚亘古如昔地端坐在蒲团上,王阳明一看,咦!怎么和自己的容貌如此的相像?举头看去,墙上还有一首诗,写道:“五十年后王阳明,开门犹是闭门人;精灵闭后还归复,始信禅门不坏身。”

王阳明怅然若失,便出钱吩咐寺僧为这坐龛圆寂的和尚肉身建塔,还在金山寺留下诗句:“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阳水底天;闲依妙高台上月,玉箫吹彻洞龙眠。”

弦外听儒音

陆王学派:“陆”指陆九渊,号象山,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也是心学的创始人;“王”指王阳明,他是心学的集大成者。

同类推荐
  • 出埃及记羊皮书(圣经旧约的故事)

    出埃及记羊皮书(圣经旧约的故事)

    本书将《上帝创造世界》、《伊甸园》、《偷吃禁果》等流传数千年的圣经故事,用简明通俗的现代语言重新诠释,展现圣经故事的精髓。
  • 悟道:星云大师讲述的人生智慧课

    悟道:星云大师讲述的人生智慧课

    星云大师以佛教精义为根底,对世俗社会的万千进行最智慧的阐释。让我们和星云大师一起活在当下,感悟幸福,了悟人生得失盈亏,离苦得乐,慈悲做人,智慧做事。 
  • 每天读一点佛教常识

    每天读一点佛教常识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以后,千余年来一直是中国人的主要信仰之一,其间经过历代高僧大德的弘扬提倡,使佛教深入社会各个阶层。佛教博大精深,各种典籍浩如烟海,这些往往使初学者望而生畏。针对这种情况,本书采用了符合现代人知识结构和快节奏生活特点的问答模式,将艰深晦涩的教义和纷繁复杂的宗派传承历史一目了然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使您轻松阅读。
  • 唐代佛教

    唐代佛教

    密教使佛教堕落成为以妖法惑世欺众的巫术,使佛教走八绝境,是在文化交流中流采了一股比其他各宗派更秽浊的脏水。华严宗无非是脑里空想,口上空谈,毫无买际意叉,根本是为统治阶级忠实服务的一套骗人把戏。
  • 佛学中的做人道理

    佛学中的做人道理

    从大量平凡而琐碎的生活事例出发,层层深入,以最通俗的语言,最常见的故事,将佛学的做人道理娓娓道出,使佛法智慧与尘世生活紧密融合在一起。佛道,佛道是一种大思想,大艺术、大智慧、大境界。禅,不仅是中华文化之精粹,亦为整个东方文化所推崇。佛,让我们远离尘世的烦恼,在喧嚣与浮华中筑起一座盛放心灵的舞台;让我们在面对挫折时,有一颗豁达的心去承载,让我们遭遇坎坷时,有一种信心和勇气去打拼;让我们在苦难来临时,用笑容和爱去坦然面对;让我们无法拥有时,体会到轻松挥手告别的美丽。
热门推荐
  • 九天神凰

    九天神凰

    那一日,惨遭挚爱背叛,受尽折磨,她的真情,被狠狠践踏!然而,天不亡她,让她拥有了重生的机会!上古神诀在手,拼着一颗倔强不屈的心。她凤凰仙帝,一步一步,从弱小走向强大,要向所有亏欠她的人,一一讨债!有朝一日,浴火焚焰;凌驾云霄,凰舞九天!
  • 佛说大生义经

    佛说大生义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宗教律诸宗演派

    宗教律诸宗演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夏慕染初年

    夏慕染初年

    夏慕初从出生到初三毕业从没惹过什么事儿,是个十足的乖乖女,可是这样的女孩,在高中生活中却并不是一帆风顺。高一,夏慕初学会了坚强;高二,夏慕初学会了静默;高三,夏慕初学会了圆滑。说起来,这一切都得感谢你呢,顾羽惜,她轻笑顾羽惜侵入了夏慕初的生活,她让夏慕初明白什么叫苦涩,可是夏慕初这种人啊,越挫越勇,她在最后,狠狠地还击,终成女王。顾羽惜,李铮...一个个,把夏慕初推进深渊,可是夏慕初,在地狱最深处,化身夏染,一步一个血印的爬回来寻仇。直到南风屿的出现,让夏染的生活又不在掌握之中,夏染痛恨这种感觉,所以她要把南风屿征服.....好吧这其实就是一个女王陛下征服不成反被吃的欢脱故事。
  • 我的野蛮女副总

    我的野蛮女副总

    奉命去酒店“营救”被灌醉的女上司,却意外发现她被下了药,面对如狼似虎的女上司,他能否洁身自好?一场暧昧邂逅,他竟然高升公司“保镖男前台”,面对女上司如此坑爹的安排,他是忍气吞声,任人宰割,还是能够凭借自己“男前台”的身份,闯出一个属于他的绯色人生?
  • 我的百合女友们

    我的百合女友们

    当你拥有一个百合的女友会怎么样?“就会有一群百合的女优!”当然要做好这个护花使者还是需要很强的实力的。“什么?”“写轮眼够不够?”“全属性异能够不够?”“移动的神器宝库够不够”“想要吗?自己去争取吧”正当林凡还沉醉在那温柔乡之中时,一个个围绕着他的阴谋在不知不觉中缓缓的展开了。
  • 羽灵

    羽灵

    正?邪?亘古不变的话题。世上又何来绝对的正义与纯粹的邪恶?昔日同门是否会因以后的立场不同而挥剑相向?修仙一说又是否是镜中花,水中月?伊人倩影,音犹在耳,为何终随纷飞花逝?温语相问,君心何失。为何只刹那,便是一生。
  • 三国之战将炼成

    三国之战将炼成

    练体者,炼血骨经脉,达人道之巅峰;修灵者,丹田储灵力,修仙道之巅峰;灵体双修,战力非凡,修至巅峰,破天人阻碍,进神道;神道者,精粹人之魂,至神道者,寿元增。张奎穿越不一样的三国,看他如何在这乱世中崛起!
  • 山窗余稿

    山窗余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宝宝安全最重要

    宝宝安全最重要

    儿童无伤害——这是就作者想要帮助到所有家长的,这本书是一本每一位家长,特别是即将成为父母的准爸爸妈妈们知道怎样行动来保护宝宝的必读之书。它也是儿童安全促进者了解儿童伤害预防特点的一本书。作者从我们生活的细节从发,告诉家长怎样了解到在儿童生活中可能潜在的危险,怎样能避免对儿童的危险,让宝宝在一个安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同时,在书的第一章中,从全球伤害预防的策略出发,带着家长从全局的视角出发,从生活中和自己行为上看到可能给宝宝带来的潜在危险,从而避免伤害的发生或降低伤害对孩子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