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歌声响起,整个会场无比严肃寂静,一双双目光聚焦在主席台上,人民解放军最优秀的军人在这里接受表彰,这是代表全军最高荣誉的奖章,是和平时期军人梦寐以求,体现自身价值里程碑式的大奖,共和国卫士荣誉称号。当然这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当一名少校宣读获奖名单时,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有在科技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也有在抗洪抢险中英勇的模范,更有救人的英雄,直到宣读一名年轻军人李元刚的时候,现场先是一片寂静,然后是一阵热烈的掌声,因为他没有具体的事迹介绍,只是简单地说李元刚是解放军特战领域杰出的代表和优秀的人才,但所有的人都知道这个简单介绍里的含金量,用特战而非特种兵已经说明了一切,无疑这是一个在血与火中淬练出来的真正的英雄。
授奖首长走到李元刚面前,将一枚发光的奖章拍进李元刚胸前上衣的时候,李元刚流下了热泪,他没有听到将军的道喜和现场雷鸣般的掌声,心已经飞到了新兵连,那是一个充满希望和幻想的地方,也是在那里借着解放军跨越式大发展,他才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人。
那个下午,李元刚告别了亲人,故乡,踏上了征程,来到了遥远的边疆,这是一个神奇的地方,他感受到了从来没有过的新奇。
这里已经是银装素裹,寒风飞雪,大地冰冻,万里萧瑟。而在边陲,许多地方已经是零下三十多度的低温。
是日,边疆战区A军二师八团训练场,一辆辆包裹严实的军车驶入,当军车停稳后,在一下车的喊叫声中,着军训服,一脸稚气的新兵跳下了军车。新兵们对于寒冷的气候明显有点不适应,懒散地被集合起来。
新兵,就是菜鸟的代名词,没有军衔,最基本的队列动作都做不好,更不要谈军人素质,纪律松散,嘻嘻哈哈,全无军人素养。在老兵的眼中,这群新兵就是欠练,欠收拾。
每个新兵的心中都是忐忑不安,对未来的军营生活充满着恐惧和期待,所有的新兵要做的首先是改变,如何融入这个集体,改掉的是一个老习惯,必须要养成军人的作风。但要改变老习惯,对每个新兵来说谈何容易?
在下火车的时候李元刚就和他的同村好友陈亮亮分开了,登上了不同的闷罐车,直到八团训练场都没有看到陈亮亮的影子。李元刚想到流泪送他参军的爸妈,心中暗下决定,一定要干出点名堂来,好再见家乡父老,用成绩来证明他并不差。
又想到离开家乡的时候,恩师给他的一句嘱托:“男儿就应有报国之志,征战四方,马革裹尸,一切奋斗从现在开始。”想到这,李元刚咬了下嘴唇,暗嘲地笑笑后想:“老师,你一直没有离开过学校,做了一辈子的民办老师,每月只有80元工资,却还一直在教育学生们忠心爱国,那知道现在已经是太平天下。”这是李元刚第一次最深刻的感想。
李元刚被分到了步兵九连,感觉有点孤单,有一种陌生感和不属于军营的悲愁。李元刚记得在火车上曾经听接兵军官说过这批新兵的文化水平都很高,素质可以,有培养价值,猛地有了一种危机感。
刚到九连,老乡和老乡站在一起,聊个没完没了,说着谁也听不懂的方言。
李元刚真想从一堆人中找出几个的老乡来,也好好聊下,但结果却是失望,因为他的老乡来自于大山深处,这是第一次出远门,平日里最多就见过几辆拖拉机,猛地一见这么多的军车,坦克,如此阵势自然是给镇住了,那还会想到聊天,只能进行心理活动。
在连部会议室里各班长经过长时间的商议,决定了这次新兵分班人员的搭配,而这时新兵们都感觉脚不听使唤了,也难怪天太冷,李元刚记得那天好像是零下30度,大家都被凉在操场上,也许这就叫下马威,好叫大家有心理准备,艰苦的生活开始了。
分班那是大有学问的,带兵的人都知道你不能把老乡安排在一起,要把不同籍贯,不同文化程度的新兵合理搭配,这样才便于管理和团结。
在值班少尉排长喊了数声集合后,新兵们这才稀稀拉拉的聚在一起,看得几名老班长直摇头。
排长说:“同志们,欢迎你们来报效祖国,为人民服务,来到光荣的八团步兵九连,还有一个称号那就是‘魔鬼九连’,总之,一句话,你们现在是非常幸运的。”听到值班排长如此说新兵们是一阵大笑。
当然值班排长的涵养很高,依然声调不变的笑呵呵地说:“同志们,我是一排的排长,我叫袁标,袁是袁标的袁,标是袁标的标。”下面又是一阵大笑。李元刚在快下连的时候才弄明白这个标到底是那个字,还一直以为是飞镖的镖。
笑声过后,袁排长很大度地挥手又说:“同志们,现在开始点名,在我左前方站的九位是你们的班长,依次是一到九班长。点到名的同志到你们相应班长的面前报到,不要搞乱了,还有我点名,你们要喊到,知道吗?”在队列里喊什么声音的都有,知道了,明白了,清楚了,有的直接是老家话,连这位好脾气的袁排长也是稍微邹了下眉头。
当袁排长喊到李元刚的名字时,李元刚早就跑毛了,正回想着老家后山放羊的开心事,一个人偷着乐,那有时间听排长说啥。
在袁标排长足足喊了四声后,李元刚这活宝才反应过来,大喊道:“有。”引得现场又是一阵大笑。袁排长于是很认真地纠正说:“李元刚同志,你应该答到。你到三班报到。”
李元刚满脸通红,慌乱地跑起来,因为太紧张没搞清楚次序,跑到了二班长的面前,结果又是引来一阵大笑,李元刚用了很大功夫好不容易反应过来,这才回到三班的怀抱。
只听三班长哼了一声,开口骂道:“肉头。”这一骂不打紧,结果这肉头的雅号成为李元刚的别名,伴随着整个新兵生涯。
新兵分配完毕后,在三班长的带领下来到宿舍。三班长分配完床位和柜子后,安排副班长教大家了解一些日常军营生活细节,就到连部开会去了。
李元刚的床位在靠墙最里面的下铺,当大家收拾停当,就开始唠嗑起来,有的开始躺床上,都有放松下身心的打算,也真累,光车就坐了几天。李元刚感觉到房子一直在跑,好象还在火车里似的。
看到这状况,副班长不悦地说:“都起来,你们一个个看看,叠的啥被子,收拾的床位,简直和猪窝差不多。还好意思睡觉聊天,都赶紧起来跟我学整内务。”
李元刚心想:“老副毛病真多,不就叠被子吗?我三岁就会了。”心里很不情愿地从床上爬起来,和大家一道向副班长学习如何整理内务。
片刻不到,这位上等兵老兄就叠出一豆腐块,四方四正,有棱有角。李元刚很仔细地看了下副班长的手,心里想:“这双手比村东头王寡妇的手还巧,不然怎么能把被子整成这样。”正当李元刚想着是王寡妇的手巧还是副班长的手巧的时候。
只听副班长指着李元刚说:“这位同志,你说说我刚讲解的叠被子方法和要求。”
李元刚尴尬地说:“副班长,刚尽想我们村子的王寡妇,没听清楚你说什么。”听如此说,大家是一阵哄笑,本应该严肃的场合再也严肃不起来。
反应过来的李元刚面红耳赤地解释说:“我刚看到副班长叠的被子好看,王寡妇是我们村子里手最巧的,我在。。”还没等李元刚说完,现场又是一阵大笑,看来是同志们都想歪了,真是越描越黑,当看到副班长铁青的脸色时,大家选择了禁声。
李元刚心想真他妈丢人,老子第一天来部队就变活宝,当下也就不吭气,认真地听着这位上等兵副班长的唠叨,心里是老不服气,心中念叨着:“老子就不相信干不好这些芝麻绿豆的小事。”
当天晚饭后,三班的新兵回到宿舍,因为班长说要开班务会。李元刚感觉膝盖有点酸痛,压了一下午的被子,能不疼吗?心想:“什么时候才能把被子叠成副班长那样级别的水平,真叫人羡慕。”大家都很紧张,因为这是到部队的第一天第一次班务会。
等了很久之后,班长终于出现了,看到三三两两乱七八糟散乱坐着的新兵,立即来了个下马威,批评起副班长,骂道:“王子豪,你的眼睛没瞎吧,奶奶的,你个王八蛋赶紧给老子把这帮菜头青组织起来,给你二分钟,不然你给老子滚出去跑个五公里越野。”
王子豪站的笔直,没有一丝的怨言和不满,喊道:“是。”
李元刚开始佩服起他的班长来了,真牛。没等李元刚想完,那王子豪就像疯狗般喊:“都给老子听好了,站成一排,拿好自己的板凳。”大家见这状况心中又是一阵紧张,速度很快按照要求完成了动作。副班长开始喊放板凳,因为动作不统一,就来来回回地练习了几十遍才算完成放板凳这个动作,当再喊到坐的时候,众人是不敢拖沓,竟然是做的很整齐。
班长这才开口说:“军人就应该有个军人的样子,下面开始依次自我介绍,好彼此认识一下。谈谈你们为什么来当兵,有没有决心当好这个兵。”每个新兵都很认真地介绍,说了自己的看法和理想,也表了决心,当李元刚说要向岳飞学习精忠报国的时候,大家都会心的笑了。
班长说:“都是80后,都很诚实,怎么想就怎么说,没有口号,这很好。我叫钱宁,你们副班长叫王子豪,也是我带的兵。我听了你们的愿望后,也没什么说的,我暂时不管你们为什么来当兵,总之要听招呼,听指挥,要服从纪律,要刻苦训练,要好好学习,不要拖班级的后腿。一切行动听指挥,我的话讲完了,下面就由副班长带领大家整理内务,以后你们什么反驳话都不用说,有什么想法就给我全烂在肚子里,这不是个讲个人性格的地方,讲的是集体性格,奉献精神。好了,现在解散,我也不废话了。”说罢,钱宁站了起来是昂首挺胸地推门离去。
在快要睡觉的时候,李元刚在日记里写下“奋斗”二字。熄灯号后,李元刚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想念着他的爸妈,也在心中暗暗地发誓,一定要干出最优秀的成绩,成为最优秀的士兵,做最伟大的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