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25000000044

第44章 《民俗》周刊

[创刊时间]1928年3月21日。

[创刊地点]广州。

[创刊背景]

《民俗》周刊,国立中山大学民俗学会主要的定期专业刊物之一。

《民俗》周刊第1期至第24期,由钟敬文负责编辑,顾颉刚、容肇祖负责审稿;1928年9月19日,即从第25期开始,由容肇祖负责编辑;1930年1月,容肇祖至110期,由刘万章负责编辑;同年4月30日第110期出版后,因刘万章被迫离职,《民俗》周刊停止出版。1932年容肇祖重返中山大学,1933年他再次担任民俗学会主席,决定重整旗鼓,着手准备《民俗》周刊复刊工作。《民俗》周刊停办3年之后,容肇祖及其同人在创刊5周年纪念日。即1933年3月21日,出版了第111期;又于6月16日补出了应在1930年2月出版的第100期纪念号。至6月13日第123期出版后,由于容肇祖再次被迫离开中山大学,《民俗》周刊第二次停办。1935年杨成志留法回国,重新组织中山大学民俗学会,准备《民俗》的再次复刊工作,并于1936年9月15日出版了复刊号第1卷第1期,1937年1月30日出第2期,6月出第3期。此后广州沦陷,中山大学迁校,直至1942年3月才出版了第4期。1943年5月出版了第2卷第1、2期合刊:同年12月,由钟敬文主持出版了第3、4期合刊。1943年12月停刊。

[作者顾颉刚小传]

顾颉刚(1893—1980),历史学家。原名诵刊,字铭坚。江苏苏州人。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并留任助教。以后历任厦门、北京、云南、齐鲁、中央、复旦等大学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早年从事民俗学研究。1920年开始考辨中国古史。1923年提出“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观”。打破把古代视为“黄金时代”的观念,在史学界引起激烈争论。以后他又把自己和别人研讨争辩的文章辑录成《古史辨》8册(已出版7册),并形成“古史辨派”。1927年创办民俗学会和《民俗周刊》,编辑“民俗学会丛书”,以民俗资料印证古史传说。后又考辨历史地理,1934年创办《禹贡》半月刊,次年成立“禹贡学会”,倡导历史地理与边疆地理研究。1936年创办边疆研究会,并组织通俗读物编刊社,主持编印宣传抗日的读物。抗战期间,创办中国边疆学会,出版《边疆周刊》,曾主编《责善》半月刊和《文史杂志》。解放后,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主持整理《资治通鉴》和二十四史。对《尚书》有深入研究,发表《尚书》的校释评论多篇。生平著述甚富,著有《秦汉的方士与儒生》(原名《汉代学术史略》)、《三皇考》、《史林杂识初编》、《中国历史地图集》、《孟姜女故事研究集》等。

[创刊词原文]

《民俗》发刊辞

顾颉刚

本刊原名《民间文艺》,因放宽范围,收及宗教风俗材料,嫌原名不称,故易名《民俗》而重为发刊辞。

我们读尽了经史百家,得到的是什么印象?呵,是皇帝、士大夫、贞节妇女、僧道——这些圣贤们的故事和礼法。

人间社会只有这么一点么?呸,这说那里话!人间社会大得很,这仅占了很小的一部分而且大半是虚伪的!尚有一大部分是农夫、工匠、商贩、兵卒、妇女、游侠、优伶、娟妓、仆婢、堕民、罪犯、小孩……们,他们有无穷广大的生活,他们有热烈的情感,有爽直的性子,他们的生活除了模仿士大夫之外是真诚的!

这些人的生活为什么我们不看见呢?唉,可怜,历来的政治、教育、文艺。都给圣贤们包办了,那里容得这一班小民露脸,固然圣贤们也会说“爱民如子”、“留意民间疾苦”的话来,但他们只要这班小民守着本分,低了头吃饭,也就完了,那里容得他们由着自己的心情活动!

这班小民永远低了头守着卑贱的本分吗?不,皇帝打倒了,士大夫们随着跌翻了,小民的地位却提高了;到了现在,他们自己的面目和心情都可以透露出来了!

我们秉着时代的使命,高声喊几句口号:

我们要站在民众的立场上来认识民众!

我们要探检各种民众的生活、民众的欲求,来认识整个的社会!

我们自己就是民众。应该各个体验自己的生活!

我们要把几千埋没着的民众艺术、民众信仰、民众习惯,一层一层地发掘出来!

我们要打破以圣贤为中心的历史,建立全民众的历史!

[焦点评析]

《民俗》周刊,作为中国首创的民俗学会的刊物,积极宣传五四新文化,鄙视封建主义旧文化,热情歌颂民众文化。创刊号上刊登了顾颉刚亲自撰写的署名“国人”的《(民俗)发刊辞》,代表学会大声疾呼:要“打破以圣贤为中心的历史,建设全民众的历史”;并郑重声明:《民俗》是“秉着时代的使命”,“站在公众的立场上来认识民众”,“要把几千年埋没着的民众艺术、民众信仰、民众习惯一层一层地发掘出来!”

《民俗》周刊以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勤奋严谨的治学态度,努力实践自己的宣言。它根据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广阔的疆域、众多的民族、多元文化等特点。从民俗学研究的实际需要出发,注重两个方面的开拓:一是纵向,从历史的记载上搜集材料;二是横向,从地理的分布上调查材料,不断丰富刊物的内容。《民俗》周刊的主要内容有:一,关于民俗学理论与研究方法的学术性论文,如何思敬的《民俗学的问题》、顾颉刚的《圣贤文化与民众文化》(见附页)、崔载阳的《初民风俗》等;二,关于中国各地各部族的民间风俗、习惯、信仰、思想、行为、艺术等方面调查研究的文章,如清水的《韶郡古昔的命名观》、顾颉刚的《泉州的土地神》、罗香林的《碧霞元君》、谢云声的《闽南旧历新年的风俗》等;三,在人民大众中世代流传的传说故事、民歌、民谣、谜语、谚语、民间趣事等。特别是对某一方面或某一个问题较为集中的材料,还出版了专集,如“王昭君专号”、“祝英台故事专号”、“歌谣专号”、“清明专号”、“旧历年专号”、“神的专号”等等。后来的《民俗》复刊号虽然只出2卷,但内容丰富、质量较高,特别是有关少数民族调查研究方面的文章较多,如江应梁的《广东瑶人之宗教信仰及其经咒》、张腾发的《客家山歌的社会背景》等。

《民俗》的创刊词,虽然自己说是“高喊几句口号”,但在实际中却按着“口号”去进行的。纵观《民俗》发刊始末,的的确确是“把几千年埋没着的民众艺术、民众信仰、民众习惯,一层一层地发掘出来”了。同时,我们应该看到,顾颉刚那种试图欲“打破以圣贤为中心的历史,建立全民众的历史”之思想,则是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大修正,这从他在1928年关于“圣贤文化与民众文化”的演讲中(参见附录),既可以看见他冲动的一面,也可以看见他冷静的一面。然而,这毕竟是他这位历史学家兼考古学家的天真的执著而已。

《民俗》周刊刊登很多宝贵的民俗学资料,特别是一些有关民俗、民风、信仰、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材料,是很难得到的,有些是鲜为人知的,很有研究和保存价值。1979年夏,顾颉刚在“纪念‘五四’运动座谈会”会下闲谈时,就曾建议对《民俗》进行选编,重新出版。

[附]顾颉刚:圣贤文化与民众文化

——一九二八年三月二十日在岭南大学

学术研究会演讲——

我今天所以演讲这个题目——圣贤文化与民众文化,——是因我研究历史感着痛苦的缘故。我们现在研究历史,最没法措置的是记载的偏畸。譬如《史记》这书,在中国历史界的地位总是很重要的了,但这书中所标举的本纪、世家、列传等,都是关于贵族方面的材料——本纪记帝王,世家记诸侯,列传记士大夫;——要找到一般民众生活文化的材料,很不容易。《史记》尚是比较能留心民众的,它肯记及货殖与游侠;其他的史书便连这一点也没有了。就是记载地方情形的志书——省志、县志等,——所标举的门类,如选举、仕宦、列女、第宅、坟墓之类。又何尝不是为贵族作记载,为贵族的家谱作汇合的记载呢!

贵族的护身符是圣贤文化。什么是圣贤文化?我们把它分析一下,大约可分为三项:

1.圣道。

2.王功。

3.经典。

这三种东西,在民众方面可说是没有多大关系的;但在一般圣贤文化的传承者看来,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天经地义。所谓圣道,就是所谓从羲农传到尧舜,从尧舜传到禹汤,从禹汤传到文武,从文武传到孔子,更从孔子传到孟子,传到周程张朱的道统。所谓王功,就是尧舜的禅让,汤武的征诛;所谓经典,就是《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书。

道是什么?就是主义。主义是跟着时势变的。各时代有各时代的时势,所以各时代有各时代的道。因此,孟子的道已非孔子的道(孟子专言王道,孔子推重霸主;孟子专志圣人,孔子好言君子),孔子的道如何可以算是羲、农、尧、舜、禹、汤、文、武的道呢(假定羲农们真有其人,汤武们真有其道)?所以“天不变,道亦不变”,不过是一句夸诞的梦话!至于禅让制度,明白是战国时的“士”

想出来的道德与阶位合一的制度,希望道德最好的成为阶位最高的,使得平民有做帝王的资格,而天下国家永得平治。汤伐夏,武王伐商,这原是一出后代历史所惯演的争地夺国的把戏,没有什么特别可以歌颂的地方,不过他们既有意把圣道拍合到帝王身上,所以把它粉饰得惊人的漂亮罢了。说到六经,那更是没有什么神圣的意思。我们只要看古代的智识阶级,便可知道这些经典的由来;古代的智识阶级享有崇高的地位,他们只是一班贵族的寄生虫。贵族要祭祀行礼,于是有祝宗。贵族要听音乐,于是有师工。贵族要占卜,要书写公牍,于是有巫史(古代巫与史并无严密的略限)。有了这一班人,就有了六经:《诗》与《乐》由师工来,《书》与《春秋》由史来,《礼》由祝宗来,《易》由巫来。这些书和孔子有什么关系!它们所以会得和孔子发生关系,只因为孔子以后的儒者把这几部书当做他们的课本;(说也可怜,那时可读的书实在只有这几种),因为重视它,便把它和先师的圣道(这圣道当然也是后儒的理想)胶合为一物,于是六经就都成了孔子的创作了!

由此看来,圣贤文化的中心,并不是真的羲、农、尧、舜、禹、汤、文、武,也不是真的孔子,只是秦汉以来的儒家积累而成的几件假史实(假的圣道王功,假的圣人的经典)!

我们现在平心而论,圣贤们所想象的世界并非不好,只是不适合于人性,不能实行。试举数例。如汉代行了举孝廉的制度,那时民间就有一句谚语,说道“举孝廉,父别居”,这不是很滑稽的事吗?又如《儒林外史》所记王举人迫着女儿殉节去求旌表的故事,更可以做圣贤文化的失败的铁证。在礼教之下,不知残害了多少人的生命。更如尧舜的禅让,在书本上看真是好到不能再好的地步,但后世实行的只有王莽及六朝时代的许多伪禅让而已,“伪道学”何以成为一句通行的谚语?只为想做道学家的非矫揉造作便做不像。我们要堂堂地做个人,为什么甘愿在作伪的世界中打圈子!

民众的数目比圣贤多出了多少。民众的工作比圣贤复杂了多少,民众的行动比圣贤真诚了多少。然而他们在历史上是没有地位的,他们虽是努力创造了些活文化,但久已压没在深潭暗室之中,有什么人肯理会它呢,——理了它不是要倒却自己的士大夫的架子吗!直到现在,中华民国成立,阶级制度可以根本推翻了,我们才得公然起来把它表章(彰)。我们研究历史的人,受着时势的激荡,建立明白的意志:要打破以贵族为中心的历史,打破以圣贤文化为固定的生活方式的历史;而要揭发全民众的历史。

但是我们并不愿呼“打倒圣贤文化,改用民众文化”的口号,因为民众文化虽是近于天真,但也有许多很粗劣许多不适于新时代的,我们并不要拥戴了谁去打倒谁,我们要喊的口号只是:

研究旧文化,

创造新文化。

所谓旧文化,圣贤文化是一端,民众文化也是一端。以前对于圣贤文化,只许崇拜,不许批评。我们现在偏要把它当作一个研究的对象。以前对于民众文化,只取“目笑存之”的态度,我们现在偏要向它平视,把它和圣贤文化平等研究。可是,研究圣贤文化时,材料是很丰富的,中国古来的载籍差不多十之八九是属于这一方面的;说到民众文化方面的材料,那真是缺乏极了,我们要研究它。向哪个学术机关去索取材料呢?别人既不能帮助我们,所以非我们自己去下手收集不可。以前我们在北京大学,曾开手做过这种运动,设立了一个风俗调查会和一个歌谣研究会。后来因经济及种种关系,没有于出很好的成绩。现在中山大学有民俗学会的组织,就是立意在继续北大同人所要做而未成功的工作。我们现在所要调查收集的材料,约可分为三方面:

1.风俗方面(如衣服、食物、建筑、婚嫁、丧葬、时令的礼节……)

2.宗教方面(如神道、庙宇、巫祝、星相、香会、赛会……)

3.文艺方面(如戏剧、歌曲、歌谣、谜语、故事、谚语、谐语……)

这种材料,随处皆是,并且无论谁都是知道一点,只要肯去收集,就会有相当的成绩表见。我希望各学校都立一个同样的学会,一同致力于此种工作。我更希望贵校——岭南大学早日成立这种学会,与我们中山大学提携并进。因为我们两校是广东全省最高的学府,容易造成空气。我们能搜集文化的材料,才能批评文化的价值;能批评文化的价值,才能创造出新文化的方式。

八年前的五四运动,大家称为新文化运动。但这是只有几个教员学生(就是以前的士大夫阶级)做工作,这运动是浮面。到现在,新文化运动并未成功,而呼声则早已沉寂了。我们的使命,就在继续声呼,在圣贤文化之外解放出民众文化;从民众文化的解放,使得民众觉悟到自身的地位,发生享受文化的要求,把以前不自觉的创造的文化更经一番自觉的修改与进展,向着新生活的目标而猛进。能够这样,将来新文化运动就由全民众自己起来运动,自然蔚成极大的势力,而有彻底成功的一天了。

我今天没有预备,又向来不善于说话,所以只得约略地说了这一点,请诸位原谅!

同类推荐
  • 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取向与实现路径

    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取向与实现路径

    本书立足于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从教师专业发展、教师阅读、教师继续教育和教育思考等四个方面,阐述了知识经济时代给教师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作者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和理性思考,创造性地提出了教师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对当下教育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办公室常用文书写作一本通

    办公室常用文书写作一本通

    《办公室常用文书写作一本通》为领导干部以及各类办公室工作人员从事文书写作与文书处理工作提供了方便,让读者能轻松应付工作中的文书写作诸多难题,为工作带来意想不到的方便。这是一部既有严格规范标准,又有较强实用价值的工具书,一本在手,书写公文无忧!
  • 国际传播受众研究

    国际传播受众研究

    《国际传播受众研究》是国内第一本系统探讨国际传播受众理论、方法和实务的专门著作,也是一本综合性、理论性和实用性较强的专业教材。《国际传播受众研究》有三大特点:一、对中外国际传播受众的概念、特点、研究演进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二、详细介绍定量与定性受众调研方法,并对互联网受众测量和调研方法进行了创新性探讨;三、总结归纳国际传播媒体受众工作的特点、原则和反馈等管理机制,并对其在新媒体环境下的新动向进行了前瞻性分析。对于从事或有志于从事受众研究、国际传播受众研究、国际传播研究或相关领域工作的研究人员、实务工作者,以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均具有较强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参考价值。
  • 鸿雁高飞传忠诚

    鸿雁高飞传忠诚

    我是普通城民糊涂三毛,谨以工作之余拙作《鸿雁高飞传忠诚》(网络名《高端建议》),开启向党中央、国务院及部门高层真实反应当前社会热点、难点和焦点现象并拙诚可行性建议,力为国家和谐社会建设推波助澜、锦上添花。充分反映自我实事求是、客观民意、公正建言的诚实秉性,又不乏正直坦率、直言不讳、好管闲事的好汉作风,并着力充当社会热点、难点、焦点现象的优秀自由评论员而尽心尽责。
  • 新媒体环境下的国际传播

    新媒体环境下的国际传播

    本书从新媒体的视域考察国际传播具有的新特征,国际传播应采取的策略以及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重点阐述了在以博客、微博、网络电视、IPTV、手机短信、社交网络等为代表的各种新媒体手段日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信息的重要手段的环境下,国际传播应该充分发挥网络等新媒体的交互性、参与性、便捷性等特点,使国际传播的主体多元化。同时对国内外利用新媒体进行国际传播的成功及失败的案例予以剖析,对国际传播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为我国在新时期开展国际传播提供积极有效的参考与建议。
热门推荐
  • 站在我背后

    站在我背后

    很多我以为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事情,就在我念念不忘的日子里,被我遗忘了;那些年伴随我身边的朋友,年少轻狂,如今或是离我而去或是已成仇敌,依旧伴我前行的兄弟寥寥无几;青春是打开了就合不上的书,人生是踏上了就回不了头的路,成长让我快乐让我痛苦,就像枪与玫瑰,在火药味与花香的岁月里,越轨吧,兄弟!
  • 地狱邀请函

    地狱邀请函

    传说,收到地狱邀请函的人,他的灵魂会在那天晚上乘坐由地狱派来的专车,到地狱里去参加一个特殊的party.
  • 权限全开

    权限全开

    当全世界的人类沉浸在跨入新世纪的喜悦当中,天边的最后一抹夕阳消失,夜幕降临。在这新旧交替,黑白更迭的时刻,地球实现了史上第一次重组。后来的人将今天,称之为“大浩劫”。
  • 不弃的守护

    不弃的守护

    回国第一天,就偶遇了两大帅哥,谁知道转校的第一天,就和帅哥们一个班。为女主角们和男主角们的恋爱埋下伏笔。在亲情与爱情中,大家都会有理智的判断吗?.......从小就在一起长大的一对儿姐妹,感情好到甚至不分你我。在六岁那年的家变中,姐妹之情全部挥之不去。再遇见的时候,姐姐变得骄横和傲慢,甚至不近人情;妹妹变得也是骄横和傲慢,不过妹妹的和姐姐的两人诠释这两个词完全是两个概念。姐姐与妹妹爱上同一个人,姐姐做到了完全伤害,而妹妹只有谦让。毕竟哪都是因为那场家变..................
  • 殇之莽原

    殇之莽原

    莽原,荒凉之地,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莽原,总有一些不想记得却又难以忘怀的回忆。莽原主要描述的主角转世轮回之后少年时期的辛酸历程,如书名所说仿若孤身一人在莽原上,无人理会,那辛酸...谁能懂
  • 阴人缘

    阴人缘

    说来你们别不信,我天生和阴人有缘!你们听说过死人生孩子吗?这事儿就发生在我身上……
  • 下堂丑妃:王爷,请走开!

    下堂丑妃:王爷,请走开!

    他,流承曜,天启三皇子,丰神俊朗,有经天纬地之才。一道圣旨,他被迫娶天下最丑的女子,还是个哑巴,哼,娶了又如何,自找罪受与他何干?她不断隐忍他给的一切,他却步步紧逼,几番生死,她在乎的人因他而死。哑女开口,他惊诧不已,远久的记忆喷薄而出,原来一切从一开始就付错了情,她才是他认定的女子,而他却不自知。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绝世天才之狂傲九小姐

    绝世天才之狂傲九小姐

    她,华夏第一特工组飞云队,队长,代号:1994号!只要有人惹了她,只有两个下场:1.死……2.生不如死……她,华云国第一废柴,落轻歌,人见人骂,花见花蹋,就连畜生见了也要吐上几口唾沫…………当她穿越成她,斗渣女,虐渣男!抢回属于自己的一切,可……这个妖孽是谁?~~~~~~~~“娘子~~”“我不是你娘子!你乱说什么呢!”轻歌气愤道。“呜~娘子~你看了我的身子,就要对我负责!”
  • 仲夏夜之梦Jackson

    仲夏夜之梦Jackson

    易烊千玺;宋零落;他;她;没有他们;仲夏夜之梦,梦终是梦。推书《TFBOYS微小说集》《易烊千玺住隔壁》/尔玉当歌
  • 武侦传奇

    武侦传奇

    她,是一名武侦,3年前潜入这所学校,谁知就在这所学校认识她这一辈子的归宿,她身为S级的武侦,是否能完成所有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