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23400000046

第46章 郑振铎读书·藏书·著书

郑振铎(1898~1958年)学者、图书版本学家。福建长乐人。建国后,任国家文物局局长、文化部副部长。有《郑振铎文集》。

郑振铎在文化学术界是很著名的。读现代中国文学史不可不知郑振铎;读中国图书版本史,不可不知郑振铎;读现代文化史不可不知郑振铎;以至20世纪所诞生的中国儿童文学研究和创作,也离不开他的开拓和培植。

郑振铎好学深思,在世纪学人行列中,读书之多名列前茅。他也爱收藏书,尤其是明清以来传统戏曲、文学方面的书。有个说法,20世纪有四位以搜集现代书刊著称的藏书家,即阿英、瞿光熙、唐弢和郑振铎。这话也许有理,但对郑振铎不甚恰切,因为他涉及面更广些。他爱书成癖,读书、藏书、著书贯串了他的一生。

为求知而读书

郑振铎幼年丧父,家庭经济拮据,母亲宁愿自己饿肚子,熬夜做工,也要让儿子得到求学的机会。有一次郑振铎坐在桌上读《前赤壁赋》,母亲在旁为商店做香袋。他看到母亲如此辛劳,把头伏在母亲膝上哭了。母亲给了他读书动力,培养了他喜欢读书的良好习惯。他在《童年》中自述,从小爱读中国旧小说。像20世纪初很多家庭的孩子那样,他最初接触的闲书就是《三国演义》、《水浒》、《红楼梦》等章回小说的精彩情节,常常为之废寝忘食。旧小说的魅力,使他对其中的绣像也十分喜爱,有时即模仿彩色画片,把绣像涂得红红绿绿。喜欢人物画像,几乎成为他的第二天性。若干年后他阅读、收藏图书,往往就很注意它有否插图、插图是否精致。

郑振铎在浙江第十中学求学时爱读课外书,却无钱买书,就常到同学家里去看书、借书。每借到一本好书,都要做详细的笔记,甚至把整本书抄录下来。成年后他回忆说:“余素喜治流图之学。童稚时,即手录《汉书·艺文志》及《隋书·经籍志》,时自省览。”

郑振铎十三、四岁时,始读《聊斋志异》。多读《聊斋志异》,使他对笔记中的精彩故事浮想联翩,还曾一度练习写狐鬼故事。在此期间还随老师们作诗词,喜欢赋咏物小词。这时还注意学习古代文学理论,他向同学借《文心雕龙》,在暑假里抄录了一遍,字数在六万字以上,实在是一种刻苦的学习。他对卷帙浩繁的《古今文综》,也做过大量抄录。1957年郑振铎在担任文化部副部长期间,在北京旧书店见到这部书,当即买下,回家后激动地写下跋识,叙述过去尽录此书中论文之作,且集为两册,题为《论文集要》。这是他从事编纂工作之始。

郑振铎在少年儿童时代就关心国家时事,小学时怀着好奇心,偷看祖父的《新民丛刊》等宣传民族革命的书刊。上中学后,老师家收藏的梁启超的书,也都仔细读过。若干年后提到此事时,他说少年时候便以读《黄帝魂》、《浙江潮》一类禁书为乐。读《新青年》上李大钊的文章,觉得比梁启超的文章更耐读。读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文学革命论》等文章,觉得新鲜和兴奋。

1917年郑振铎考取了北京铁路管理学校,校内的专业技术书,远远不能满足他的求知欲,于是,他常到外交部和基督教青年会图书馆去借书。后者收藏的列夫·托尔斯泰、高尔基等俄国文豪的名著,使他读后流连忘返,以至在20年代曾一度热衷于俄国文学的翻译和介绍。也是在青年会图书馆里,他结识了瞿秋白、耿济之,并一起参加了“五四”运动。

为研究而读书

1927年5月,郑振铎被迫出国,远走西欧。在那里,他最有兴趣的就是法、英两国的图书馆,可阅读到国内罕见的书籍。到了巴黎,首先去的是巴黎国家图书馆。当借阅到敦煌抄本《太子五更转》时,他悲喜交集,因为这是当年法国人伯希和从敦煌莫高窟骗走的,现在行程万里来到法国,就是为了完成查阅和研究这一批文献的宿愿。

郑振铎在图书馆,日以继夜,花了整整一个多月时间,把馆藏的中国小说、戏曲浏览了一遍,并撰成《巴黎国家图书馆中的中国传统小说与戏曲》研究报告。报告质朴无华地介绍了四十多种书籍,对每种书籍译记其版本、目录、内容和自己的研究心得。这篇报告发表于《小说月报》,受到读者的重视,连日本学者也常引用此文。此种读书方法及其最后形成的研究课题,对后人读书、治学很有借鉴功能,后来孙楷第《日本东京所见小说书目提要》,柳存仁《伦敦所见中国小说书目提要》,就是这种模式的嬗化。

同年9月,郑振铎赴伦敦英国博物院图书馆,查阅被斯坦因劫走的敦煌变文等古中国讲唱文学史料。变文对后代诸宫调、宝卷、弹词等讲唱文学,对杂剧、南戏等戏曲文学,都有很大的影响。图书馆收藏的变文只准看,不准抄录。他只好默默地背熟一段,走到外面吸烟时记下来。一个人干太慢了,他又动员在英国留学的朋友老舍、朱光潜等帮忙,轮流背诵默写。

在伦敦旧书店里,郑振铎买到弗雷泽译注的阿波罗多洛斯的《神话集》,书中的注释颇有启发作用,他根据注释提供的线索,在图书馆里借阅一本又一本古希腊文学书。弗雷泽的治学方法和理论对他大有启迪,后来为中国古史研究所写的《汤祷篇》、《玄鸟篇》等一系列“古史新辨”论文都受其影响。

为了让广大读者读到好书

郑振铎花费四年多时间写成的《文学大纲》,中国部分约占四分之一,冲击了学术界长期界定的“欧洲中心论”。历时十多年写成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是他一生中一部重要的著作。全书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内容是崭新的,难怪此书一出版就受到好评。

1933年初鲁迅提议重印《百华诗笺谱》,更名为《北平笺谱》。年底一大册笺谱基本印好,郑振铎将样书送到鲁迅家里,并按照商定的办法,分寄苏联、美国、法国、日本的国家图书馆和国内外友人。初版一百部很快销完,又再版一百部。接着又向鲁迅提议重刻《十竹斋笺谱》,这是中国古代木刻的珍贵典籍,鲁迅撰写了《十竹斋笺谱翻刻说明》。这两部书可称之为“版刻的丰碑”。

1935年初郑振铎回沪,得到鲁迅、茅盾的支持,着手主编《世界文库》。该文库一半选载经整理标点的中国古典文学精品和罕见的孤本,另一半翻译介绍外国文学名著。每月出版一册,约四十万字,创造性地采取了刊物和丛书结合的方式。他邀请了国内各方面学有专长的一百多人担任编译委员,被称为“全国作家的总动员”。

书林是个最可逛、最该逛的地方

有人说,“郑振铎是中国文化界最值得尊敬的人”,此话并非过誉。仅就读书治学而言,他呕尽一生心血,开创了自己宏伟的文化出版系统工程,有益当代,启迪后代。

郑振铎爱读书,对读书持有朴实、明洁的文化思维。1957年他在《谈读书》一文中说,死读书便会成为书呆子,成为教条主义者。所以善读书者,必须深入社会生活里,深入斗争生活里,取得活知识,使自己成为博古通今的有用、有益的人。但单凭经验办事,也有危险之处,容易流于故步自封,容易陷于主观主义。多读书,常读书,总有好处。不必“手不释卷”,但不可“目不窥书”。

由此,郑振铎又注意读书方法。纵观他一生的读书治学方法,可归纳为四个结合:一是传统和现代的结合,用传统方法读古籍,用现代方法读外国和当代的学术著作;二是采用浏览和精读方法,做到博专结合,于古籍书无不读,但重点放在明清小说、戏曲方面;三是文学和图画结合,力求图文并茂,幼时他读描绣像小说,后来着力撰写了《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四是读、用结合,如读《神话集》专注于希腊神话研究,还洋为中用,写下了一系列“古史新辨”论文。

郑振铎一生围着书转,访书——买书——藏书——整书——读书——写书,成为他生活的组成部分,他在实践中形成的读书治学系统工程堪称是别开生面的。他以买书、访书为生平最大乐事,常说书林是一个最可逛、最该逛的地方,所谓景色无边,奇妙无穷。他自述志老恬淡,于人世间名利视之蔑如;独于书,则每具患得患失之心,得之往往大喜数日,如大将之克名城,失之则每形之梦寝,耿耿于怀者数月数年。郑振铎读书也爱藏书,学生时代即热衷于买书,到抗战时已积至二万余册。“孤岛”时期他在上海抢救和保护了大批文献,为防止古籍外流作出了贡献。

郑振铎读书的一个记录,就是写“书话”,记述他访、买、藏、读书的过程和经验。例如《谈整书》,呼吁图书馆要尽快整理积压图书,认为“有书而不加整理,不给人使用”,“那就是把持资料,垄断学术的霸道行为”;《谈分书》呼吁图书馆要把复本书调拨出去,认为合理分配图书,对于中国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有很大作用。他在50年代提出的这些主张,包含着今天图书资源共建共享的思路,我们不能不为他的睿智卓识所折服。

浦保清上海图书馆

同类推荐
  • 热爱祖国的故事(崇尚品德的故事)

    热爱祖国的故事(崇尚品德的故事)

    美德是“1”,任何名誉、财富等都是“0”,只有写好了前面的“1”,后面才可以有无数个“0”,否则一切都只是“0”。植根于爱的土壤,吸取古今中外伟大先贤的美德智慧,致力于帮助父母、老师和儿童,为中国培育有品格的下一代而努力。
  • 让学生明辨是非的故事(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

    让学生明辨是非的故事(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

    本丛书精选了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经典故事,这些故事意蕴深妙,语言简练,深入浅出地阐发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其中的智慧可以帮助中学生理解学习和生活的意义,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贴近生活,融入社会。
  • 人生方圆全书

    人生方圆全书

    成功学历来被人们视为抽象、玄奥的学问,本套丛书从社会礼仪、为人处世、心志心理、感悟与人生等诸多方面的阐述中归纳出最有实用性、最有指导价值,且带有规律性的方法、定律和成功范例。本套丛书涵盖了人类取得成功的所有主、客观因素,分析成功规律性的原理,使成功学这种看似玄秘深奥的学问变成具体的可操作的方式方法。
  • 靠人不如靠己心动不如行动

    靠人不如靠己心动不如行动

    本书从认识自己、提升自己,加强自信、把握机遇等八个方面详细地为您讲述了如何靠自己的力量去获取成功。文中结合成功人士的经典实例进行分析,对立志于成功的奋斗者来说,本书就像照亮大海的灯塔,不择手段,心计之心,绝对不是损害别人的欺诈之心。
  • 尊敬师长的故事(崇尚品德的故事)

    尊敬师长的故事(崇尚品德的故事)

    美德是“1”,任何名誉、财富等都是“0”,只有写好了前面的“1”,后面才可以有无数个“0”,否则一切都只是“0”。植根于爱的土壤,吸取古今中外伟大先贤的美德智慧,致力于帮助父母、老师和儿童,为中国培育有品格的下一代而努力。
热门推荐
  • 我的抓鬼除妖录

    我的抓鬼除妖录

    讲述一个阴阳先生和他一群小伙伴在一起遇见的种种不可思议的事和各种危机,他们在一起会经历怎样离奇搞笑的事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 休了花心老公嫁别人

    休了花心老公嫁别人

    一个是自己青梅竹马,就等着自己离婚的初恋情人?一个是劈腿被抓痛改前非的前夫?一个是比自己小却把自己宠上天的情人?林初阳眼花了,谁才是她的真命天子!“初阳,我等了十多年,现在我们终于可以在一起了?”林初阳有点不敢相信!“初阳,我不会放你走的!”林初阳生气!早的时候干嘛去了!这话对别的女人说吧!“初阳,我们结婚吧?”疑惑,这个男人真的会比以前男人的好?真的假的!她可是一个离过婚的女人,残花败柳!哎,其实离婚也不是很倒霉的吧!
  • 茉殇璃夏:呆萌大小姐

    茉殇璃夏:呆萌大小姐

    啊!好想像小说里的女主角一样穿越啊!主,吾必完成汝之遗愿。什么?遗愿!这么貌美如花的我就这么死了?「现在的重点好像不是这个吧!-_-||」
  • 彼岸泪殇

    彼岸泪殇

    她死后,她来找她,她活了下去。感情上的劫她要完成,但是,真的这么容易吗。
  • 情倾浮生:我本痴狂

    情倾浮生:我本痴狂

    ☆她出生没多久,就被天选成神柱,成了东璃国守护神——红炎的共生,从此终身侍奉神明,直到迎来三十岁的寿命终结。韶华短暂,最终以一纸黑字,草草几笔,便成了此生——她心有不甘。于是她抗拒这样的命运,一心逃离,生已久远,气终尽也,只为此生无憾。落花时节,她邂逅了少年青枫,如海洋般湛蓝的双眸令她痴醉,他承诺倾尽此生,换她韶华自由,却不知背后有人悄然而立,桀骜的红炎双眸氤氲,微风轻拂,却拂不走销魂黯然……☆“红炎大人,我无意做您的笼中鸟。被折断翅膀的鸟儿,只有死路一条。”☆“我只想自掌命数,不愿此生只作那点点黑墨,封存在这阴暗的阁楼中。”☆“你听,这风声——那是自由的声音……”
  • 转身被遗忘的爱

    转身被遗忘的爱

    早恋就像一朵有刺的玫瑰,你会被它的芬芳所吸引,若是你情不自禁的想要去触摸它,那么你就会被它的花刺所伤。
  • 小熊维尼

    小熊维尼

    他经常自嘲“没脑子”,却总是主意新奇;他最喜欢贪吃蜂蜜,却也时刻关注朋友所需;他时不时犯点小傻,可伙伴们还是喜欢他;他已经86岁“高龄”,却依然活跃在全世界小朋友的心里。他是谁?他就是小熊维尼。
  • 深度苏醒

    深度苏醒

    此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在多年的情感漂泊和辗转中终于拾回了他丢失已久的感情归宿。凡人如我们,在这信息不对称的现实中,究竟还要用多少时间和精力耗费在彼此的相互折磨上呢?
  • 修养含义

    修养含义

    歌德说:“名言集和格言集是社会上最大的财宝——只要懂得在适当的场合把前者带进会话里,在适当的时间唤起对后者的记忆。”我们人类社会那些出类拔萃的名家巨人,在推动人类社会向前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他们通过自身的体验和观察研究,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感悟,他们将其付诸语言表达出来,被称之为名言或格言,其中蕴含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成为世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 卫墟

    卫墟

    相传,宇宙之初,世界本为混沌,混沌之中孕育着一对先天至宝星辰幡和山河图。后混沌剧变,天地初开,两件先天至宝相继出世,其中一个化为天上星辰,一个变作地上山河。星辰斗转,山河异变,洪荒世界,百族缤纷登场。忽一日,山河图现,地上山河分崩破碎,百族近乎殆尽,惟人妖二族大兴于世。万年后,星辰幡又现,一场持续数千年之久的星辰浩劫终于临世。一个修仙少年,一场星辰浩劫,看似毫无交集的两者之间,又演绎着怎样的星辰故事?有后人记之:遥想当年星辰乱,皆缘一杆星辰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