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23400000016

第16章 陈独秀读书要自己钻研,决不能道听途说

陈独秀(1879~1942年)学者。早年创办《安徽俗话报》等多种刊物。后从事文字学研究。后人辑有《独秀文存》。

20世纪初期的风云变幻,中国的浮沉兴衰,除旧布新,于智识者来说,尤其是一种深刻的磨难与砥砺。正是这个时代,造就了像陈独秀这样的中国文人形象。他的一生,从“酒旗风暖少年狂”,到“笔底寒潮憾星斗”,再到“小诗聊写胸中意,垂老文章气益卑”,令人深思感叹。但作为一代文化名人,他终究要在中国现代政治、文化史上占一席之地。

陈独秀豪爽、机敏、善谈、喜辩,话锋所向,鞭辟入里,对于读书治学,也多有宏论妙语。

现在许多翻译的书,读它如读天书

陈独秀出生在诗礼之家。从他的父辈上溯,“习儒业十二世”,即使在太平天国时期,也未使“读书种子”断线。陈独秀很早进学,十八岁那年考取了秀才。二十岁,即1898年他人杭州求是书院,在此受到新式教育,学习了英文、法文、天文学、造船学等。1901年,二十三岁的陈独秀赴日留学,入“东京学校”,即东京专门学校(早稻田大学前身)。他一生所从事的学术探索与著作涉及历史、政治、哲学、新闻、文学、人口、戏曲、文字、小说和诗歌等。他参加或主办的报纸、刊物有九种之多,如《国民日日报》、《安徽俗话报》、《新青年》、《每周评论》、《无产者》、《火花》、《热潮》等,他对“小学”(即音韵训诂)、考据最感兴趣,终其一生都研究不辍。

陈独秀力主治学要实事求是。他在谈论读书时曾特别提到哲学家尼采。他说自己以前道听途说,以为尼采是帝国主义的代言人,但在看了他的代表作《札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才知道尼采是批判万恶社会的哲人。他说,所以读书要自己钻研,决不能以耳代目,道听途说。

陈独秀懂日、英两种文字,看外文著作喜读原著。他对当时翻译过来的书曾大发议论。他说,现在许多翻译的书,实在不敢领教,读它如读天书,浪费我的时间,简直不知道它在讲些什么,如胡秋原这小子,从日文中译出这一句话:“马克思主义在三层楼上展开”,这是什么话,我当然不懂,我想也没有人懂,我要问马克思主义为什么一定要在三层楼上展开呢?难道二层楼上不能展开吗?我找到原本,查对一下,原来是说“马克思主义发展分三个阶段”。日文中的三阶段,就写三阶段,而三层楼则写三阶。若说胡秋原眼误,未看到这个段字,那是不能原谅的。译出书来,起码要自己看,看懂不懂、通不通,连自己也不懂的东西,居然印出书来,真是狂妄无知,害死人呀!他说,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胡译乱译,还美其名曰“直译”。我认为翻译这种工作,不是闹着玩的,首先要精通外文,本国文字也要通达。现在有些懂A、B、C、D的人,就大胆地搞起翻译来,真叫做荒谬绝伦,我认为严复对译书的要求“信、达、雅”三字,还应该遵守。信,就是忠实于原著;达,就是译文要通顺;雅,就是文字要力求优美。严复译的八部书,在这三个字上下过功夫。现在有人说这三个字不足为训,我说,非也。严译丛书,用古文体写的,青年人读不懂。但他是先读通原著,然后才从事重新创作,使之成为中文书,态度是严肃的,功夫是下得深的。当时在知识分子中,起着启蒙作用。现在哩,人们侈谈什么“直译”而反对“意译”,以掩饰他们的死译瞎译,叫读者如看天书,不知所云,这是一大“虐政”,一大灾难。殊不知直译决非一字一扣,一句一摹,而是保住原著风格。意译亦非随心所欲,胡乱行文。外文与中文差别很大,风俗习惯亦不相同,能直译的,当以直译为准则,不能直译的,就应辅以意译,我意直译意译应相辅相成,决不应偏向一方,而违“信、达、雅”三字原则。我反对林琴南式的“意译”,更反对胡秋原式的“直译”,若要从二者之中选择一种,那我宁愿读前者而斥后者狗屁不通。

陈独秀还研究诗歌,他认为诗歌是一种美的语言和文字,恐不能用普通的语言来表达。诗有诗的意境,诗的情怀,诗的腔调等等需要去琢磨。决不是把要说的话,一字不留地写出来就是诗。他说自己不提倡也不赞成青年人学作古诗,因为古诗讲究音韵格律,有人穷毕生之力,也不能运用自如。要么严守格律,写出来的东西毫无生气,要么破律放韵,仅求一句之得,据此而求千古绝唱,难矣。青年人想写诗,最好先读了《诗经》、楚辞、唐诗、宋词,了解一些诗味,然后动笔,想来会有进益的。

在狱中成天埋头钻研《说文解字》

陈独秀一生的精力,“差不多是消耗在政治生涯中”。不过,他对政治的介入是以学术研究为先导的。陈独秀热情赞扬法国柏格森的《创造进化论》。这本书曾在当时风靡世界。他说:“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民,方兴未艾;存已无数,可以逆睹。”值得注意的是,陈独秀把“革命”亦理解为进化方式的一种。这在我国20世纪有其独特之处。他对经世、教育、学术、立身等方面的看法,亦无不以进化哲理为指导。

陈独秀对文字学的研究在濮清泉《我所知道的陈独秀》中有详细描述。1932年10月陈独秀被捕入狱,狱中监视颇严,不准读书看报,后经绝食斗争,才渐渐放松一些。濮清泉写到他在狱中的生活:他房里有两个大书架,摆满了书籍,经、史、子、集每样都有一点,但他对文字学最有兴趣,成天埋头钻研《说文》(《说文解字》)。据他说从文字的形成和发展,可以看到社会和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他说到:“中国过去研究《说文》的人,都拘泥于许慎原著和段玉裁的注,不能形成一个文字科学,我现在用历史唯物论的观点,想探索一条文字学的道路。我当然不劝你们青年人去研究这种学问,可是我已搞了多年,发现前人在这方面有许多谬误,我有责任把他们纠正过来给文字学以科学的面貌。我不是老学究,只知背前人的书,我要言前人之未言,也不标新立异,要作科学的探讨。”谈到“六书”(即所谓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濮清泉认为古之文人也会创造别字、错字。转注、假借不就是当时没有的字就转借来用吗?陈独秀认为这个意见很新鲜。他说,“我研究文字学。就是从发展的观点出发,我主张语言文字都大众化,由繁入简,最后目的是拉丁化即拼音文字,不过在这方面只能促渐变,不能来突变,如果来突变,那就要大家读天书,任何人也看不懂”。

关于研究文字学,有一段笑话。江苏南通有一位姓程的老先生也是小学家,因慕陈独秀之名,来到监狱里看他,两人一见如故,初起互道钦佩,继而交换著作,也互称对方有卓见,不久争论起来,闹到面红耳赤,互斥浅薄,两人都高声大叫,拍桌对骂,幸好没有动武。原因是,为了一个父字,陈独秀说父字明明是画着一个人,以手执杖,指挥家人行事。而那位程先生说,父字明明是捧着一盒火,教人炊饭。陈说你不通,程说你不通,陈说你浅薄,程也说你浅薄。隔了一会,两人又和好了,陈独秀并且写了一封信给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推荐程老先生教文史。

陈独秀的书法相当挺秀,他能写好几种字体。有许多人请他写字。他说写字如作画一样,既要有天分,也要有些功夫,功夫锻炼内劲,天分表现外秀。字要能达内劲外秀,那就有点样子了,即所谓“中看了”。庸人写字,只讲究临摹碑帖,写来写去,超不出碑帖规范,难免流于笨拙,有点才气的人,又往往不屑临摹,写出字来有肉而无骨,两者都难达妙境。

希望学校多购参考书

谈到学习,陈独秀《在北京大学开学式上的演说词》中讲,大学学生之目的,可列为三类:一研究学理;二备毕业后应用;三得毕业证书。向第三目的者,必不多。向第二目的者,虽不得谓之大谬,而仅能适合于专门学校。唯第一目的,始于大学适合。既有此研究学理之目的,不可不有方法。方法有三:一日,注重外国语。以最新学理,均非中国古书所有,而外国专门学术之书,用华文译出者甚少故也。二日,废讲义。以讲义本不足以尽学理,而学者恃有讲义,或且惰于听讲也。三日,多购参考书。校中拟由教员指定各种参考书之册数、页数使学生自阅,而作报告。学校无许多经费,以购同样之书数十种,故望学者能节不急之费以购参考书也。

陈独秀作为“五四”时期青年学子的精神领袖,晚年僻居四川江津,病逝时院子里还剩下一堆自己种的土豆没吃完,但台静农回忆陈独秀在江津的生活,说他从容谈笑,读书写字,文化趣味不灭。他有这样两句诗:苍溟何辽阔,龙性岂易驯。

王晓临上海海运学院图书馆

同类推荐
  • 寻找生命中的贵人

    寻找生命中的贵人

    贵人在什么地方?生命中有哪些贵人?如何才能找到生命中的贵人?《寻找生命中的贵人》系统论述了贵人的种类和作用,结合中外名人依靠贵人取得成功的案例,说明寻找和结交贵人的方法和途径,帮助读者更新自身的成功观念,树立贵人意识,找到自己生命中的贵人,编织一张牢不可破的贵人网络,依靠贵人的力量实现自己的雄心和抱负,克服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障碍和困难,迅速取得成功,成就事业和人生的辉煌。
  • 不忘初心,换一生平心静气

    不忘初心,换一生平心静气

    记得,有人说:“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尽管如流往事,每一天都涛声依旧,只要我们消除执念,便可寂静安然。”是的,如果我们心静了,就无须真正远离喧嚣,无须真正远离纷扰,不管身在何处,都能寻得桃源入口,头枕清风,尽享人生美丽风景。
  • 日事日清:打造高效的执行模式

    日事日清:打造高效的执行模式

    请用以下标准衡量自己是否尽职尽责: 能否在规定期限的前一天完成忙务; 能否把每件普通的小事处理得漂亮至极; 能否犯上司交代的事情做得既周到又完美; 能否把一项趋于想像的重任做得恰到好处; 能否把那些别人可以做到合格的事情做到优秀,把别人可以做到优秀的事情做到卓越。 如果在以上内容中,你能做到不止一项“能”,那么你就成为了一个日事日清、能够担当重任的员工。如果还未能做到,请你阅读本书。
  • 学会幽默

    学会幽默

    本书讲述了幽默对于成功的重要性,阐释了学会幽默的方法和修炼途径。
  • 学会识人、了解自己(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系列)

    学会识人、了解自己(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系列)

    先正确的评判自己,才有能力评断他人。你是否欺骗别人,或是自己?想清楚再回答。三思而后行的人,很少会做错事情。企图说服不用大脑的人,是徒劳无功。认为整个世界都错的人,极可能错在自己。观察走在你前面的人,看看他为何领先,学习他的做法。忙碌的人才能把事情做好,呆板的人只会投机取巧。优柔寡断的人,即使做了决定,也不能贯彻到底。
热门推荐
  • 一本书看懂健康学

    一本书看懂健康学

    食之有道,吃得好并不等于吃得健康。怎样利用饮食促进健康.是每个人都应该关注的问题。本书为您提供了信手拈来的健康饮食细节.全面有效的健康知识,科学实用的饮食方案,内容集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实用性于一体,且易于操作,是现代家庭生活必备的健康饮食管理全书。 希望读者通过阅读本挡将科学的饮食观念纳入您的生活,重塑健康科学的饮食方式,让自己吃得更健康、饮得更合理、快乐长寿。
  • 娘子别闹:妖孽邪王欠调教

    娘子别闹:妖孽邪王欠调教

    晋燕国军事告急,他俩却在晋王府花前月下,把酒言欢。“小七,若这个世界不容你,本王便为了毁了这个世界。”别怀疑,他确实有这个实力。她初见他时,他一副被抛弃了的小可怜模样的抱着她,“深情告白”。二见他时,他杀人不眨眼,瞬间拧掉了一个杀手的脖子。三见他时,妖孽如他,邪魅得让她怀疑,轻佻的语气,暧昧的话。以前认识的他是顶的易容面具吧。凑,拐上床了想不负责?不好意思,祖宗赖上你了。“我最喜看小七吃醋的模样了。”他笑的一脸欠抽,气的白七七想一巴掌把他诓墙上。
  • 血嫁

    血嫁

    自从收到一张诡异的一百块后,每一场我遇到的婚礼都会血洒当场,新郎割喉而亡,血洒满了新娘白色的纱裙,十对新人莫名丧命,只有我看到了凶手,是举着镰刀的死神……忽然出现的高冷未婚夫,隐身在咖啡店里的神秘驱魔人,诡异的灵异事件,我陷入了一个恐怖刺激的漩涡中,终于到了那天,我自己穿上婚纱,和人鬼不分的新郎结婚时,却在最后一刻,死神朝我举起了镰刀……
  • 为人三会:会做人 会说话 会办事

    为人三会:会做人 会说话 会办事

    一个人的做人方式会在说话和办事的过程中得到体现,而说话和办事中的细节与态度也能折射出做人的风格。会说话、会办事,你的人格魅力将得到提升,不会说话、不会办事,可能麻烦重重惹人厌。所以说,做人就是办事,办事就是做人,当做人和办事相互交融时,做人中掺入了技巧,办事时透出了境界,再通过恰当的语言让对方感知,生命的意义就会因此而变得更加深刻、更加丰富,为人也会更加洒脱和自信。《为人三会:会做人、会说话、会办事》以为人做题,以做人、说话、办事做眼,内容古今鉴用,中外融通,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地揭示为人这个主题,阐述了现代人立足社会应当掌握的技巧和策略。
  • 林书豪!从哈佛到全明星

    林书豪!从哈佛到全明星

    如今看NBA,就是看林书豪,体会疯狂。林书豪最开始出名的时候,大家管他叫“一周耶稣”,或者叫“一周上帝”,凡是大家都这么叫了,约定俗成了影响深远了,都是有点道理的。这里面有说他神奇的意思,有说他有信仰的意思,也有参照某个大神是上帝派到人间的云云,或者穿着多少号球衣的上帝本人,说到头了,把上帝他老人家用上了,就表示最厉害了。
  • 吸血鬼之猎人应咒

    吸血鬼之猎人应咒

    我用千年转世的生命,换你纵身一跃的背影,四千年的浮世梦境,绽放一夜全归零。
  • 东方之神之神魔夺剑录

    东方之神之神魔夺剑录

    上古世纪,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黄土造人,日月星辰各司其职,子民安居乐业,四海歌舞升平。后共工与颛顼争帝位,不胜而头触不周之山,导致天柱折,地维绝,四极废,九州裂,天倾西北,地陷东南,洪水泛滥,大火蔓延,民不聊生于是,女娲在天台山顶堆巨石为炉,取五色土为料,又借来太阳神火,历时九天九夜,炼就了五色巨石36501块。然后又历时九天九夜,用36500块五彩石将天补好。剩下的一块遗留在天台山中汤谷的山顶上,受日月精华造就奇石后被上古华夏族人获之,用其秘术,注入神力,铸造诛神剑,朝代更换,神剑被遗落民间,以妖力扰乱人间。后被三派之首蜀山封印藏剑阁。
  • 千古学院

    千古学院

    只想偷的浮云半日闲乐旗在隋唐与现代争扎的故事
  • 无上邪凰

    无上邪凰

    身为族长之女,却处处受制。父亲莫名失踪,长老心怀鬼胎,叔父虎视眈眈……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休怪我狠!看穿越而来的宋子若,如何铲除内鬼,驱走外敌,傲然于世,成就无上邪凰!
  • 甜心娇妻太难追

    甜心娇妻太难追

    他是浅墨年少里的王子,也是她青春里的疤,一摸就疼。他一走就是五年,她却因为他的一句情话,爱了他整整十年。再次相见,他却冷漠将她所有的坚持推入地狱。一次次的伤害,一次次的绝望,她终于决定走向其他人的怀抱时,他却强势宣布,她是他的妻子。幸福却没有如期降临,一次意外,他成成了植物人,而她则进了精神疗养院,再无幸福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