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15700000024

第24章 杂兵家(4)

要想使用人民于战争之中,首先必须爱护人民。《吕氏春秋·适威》:“古之君民者,仁义以治之,爱利以安之,忠信以导之,务除其灾,思致其福。故民之于上也,若玺之于涂也,抑之以方则方,抑之以圜(圆)则圜;若五种之于地也,必应其类,而蕃息于百倍。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身已终矣,而后世化之如神,其人事审也。”爱护人民,就要用威适度。李克分析吴亡的原因是“骤战骤胜”,用威过度,出现了所谓“骄主使罢(疲)民”的现象。《适威》篇指出:“魏武侯之居中山也,问于李克曰:‘吴之所以亡者,何也?’李克对曰:‘骤战而骤胜。’武侯曰:‘骤战而骤胜,国家之福也;其独以亡,何故?’对曰:‘骤战则民罢,骤胜则主骄。以骄主使罢民,然而国不亡者,天下少矣。骄则恣,恣则极物;罢则怨,怨则极虑。上下俱极,吴之亡犹晚。此夫差之所以自殁于干隧也。’”

五、智谋胜

《吕氏春秋·决胜》:“夫兵有本干:必义,必智,必勇。”智,是用兵的三个根本所在之一。智,就是掌握了战争指导规律,懂得了如何把握战争中各种矛盾的转换。《吕氏春秋·召类》:“凡谋者,疑也。”意思是说,谋,是由于有疑难和为了解疑难。

具备了智的军队将领是什么情形呢?《吕氏春秋·决胜》:“智则知时化,知时化则知虚实盛衰之变,知先后远近纵舍之数。”即是说,有了智,就会了解时事的变化。懂得了时事的变化,就会懂得虚与实、盛与衰的转变迁移,就会懂得用兵作战时先和后、远和近、进和退的种种策略。

谋的原则 是“从义断事”。《吕氏春秋·召类》指出:“凡谋者,疑也。疑则从义断事,从义断事则谋不亏,谋不亏则名实从之。贤主之举也,岂必旗偾将毙而乃知胜败哉!察其理而得失荣辱定矣。故三代之所贵,无若贤也。”意思是说,所谓谋,就是有了疑难共商量。有了疑难,就要遵行公义的原则去判断事体;遵从公义的原则去判断事体,那么谋事就不会失误;谋事不失误,名声和实利就随之而来了。一个贤明国君的行事,难道非得旗帜倒下了、将士牺牲了才知道胜败么?只要深刻地了解其中道理,得和失、荣和辱就见分晓了。所以夏、商、周三代所最看重的,就是贤明。《吕氏春秋·论威》:“夫兵有大要,知谋物之不谋之不禁也,则得之矣。”意思是说,说到用兵,有个大概的宗旨,这就是懂得策划他人想不到的和禁不了的计谋,做到这一点就可以成功了。《吕氏春秋·论威》篇把“谋”提到了用兵宗旨的高度了。可见,古人是何等地重视用兵中的“谋”啊。

在战争中运用智谋取胜,就必须因势制宜,灵活用兵。《吕氏春秋·决胜》:“凡兵,贵其因也。因也者,因敌之险以为己固,因敌之谋以为己事。能审因而加胜,则不可穷矣。胜不可穷之谓神,神则能不可胜也。”

六、勇胜

《吕氏春秋·决胜》:“夫兵有本干:必义,必智,必勇。”“必勇”成了用兵的根本所在之一。《吕氏春秋·决胜》篇认为,勇是一种像雷电旋风那样不可阻挡的气概,军队有了这种勇气就能夺取胜利。“勇则能决断,能决断则能若雷电飘风暴雨,能若崩山破溃,别辨霣坠;若鸷鸟之击也,搏攫则殪,中木则碎:此依智得也。” 霣通“陨”,坠落。“此以智得也”:依文义,当作“此以勇得也”(陶鸿庆亦持此说)。整段引文是说,有了勇,就能够做到坚决果断。能做到坚决果断、毫不犹疑,就能像雷霆,像闪电,像旋风,像暴雨;就能像山石崩落,像大水冲破堤防,像大变异的突然来临,像陨石从天而落;就能像猛禽捕食那样,那被攻击的小动物,一抓就死,那阻挡它去路的树枝,一碰就碎:这都是靠勇敢得来的啊!

《吕氏春秋·决胜》篇还说:“勇则战,怯则北。战而胜者,战其勇者也;战而北者,战其怯者也。”北,通“败”。

《吕氏春秋·决胜》篇辩证地指出了勇和怯的变化。《决胜》篇指出:“夫民无常勇;亦无常怯。······怯勇无常、倏忽往来,而莫知其方,惟圣人独见其所由然。故商、周以兴,桀、纣亡。”

《决胜》篇还探讨了“勇”是源于“气实”的问题。“有气则实,实则勇;无气则虚,虚则怯。怯勇虚实,其由甚微,不可不知。”什么是气?气,勇气,气势。《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陈奇猷引《礼记·祭义》:“气也者,神之盛也。”陈奇猷认为气是“神气饱满”之意,可供参考。

《吕氏春秋》的作者还把增加民气和削弱民气作为巧和拙的原因。《吕氏春秋·决胜》篇指出:巧和拙之间差别极大的原因,就在于巧者懂得增加民气而拙者只会削弱民气,在于巧者能团结大众战斗,而拙者不能团结大众战斗。[增加民气和能够团结大众战斗是密切相关的;如果没有高昂的士气,]军队虽然庞大,士卒虽然众多,也不会对胜利有什么帮助。军队庞大士卒众多却不能战斗,那么,多还比不上少。兵员众多和军队庞大,可以造成大福,也可以招致大祸。就比如到深水里去捕鱼,得到的鱼大,所冒的险也大。善于用兵的人,[最善于鼓起士气,造成一个情绪高昂激扬的局面,]使得从京都到边邑来的人,没有人不为你战斗,即使是没有经过训练的厮役奴隶和普通老百姓,也会从长宽几百里的各个地区前来参战。这是[全国士气高涨的]形势使得他们这样做的啊!这种局面之所以能够出现,就是因为用兵的人深深懂得民气的作用,而且有对之笼络诱导,使之用于战斗的办法。

七、慎胜

《吕氏春秋·爱士》指出:“凡敌人之来也,以求利也。今来而得死,且以走为利,敌皆以走为利,则刃无与接。故敌得生于我,则我得死于敌;敌得死于我,则我得生于敌。夫得生于敌,与敌得生于我,岂可不察哉!此兵之精者。存亡死生,决于知此而已矣!”“夫得生于敌”一句中,“夫”字下当有“我”字,全句当作“夫我得死于敌”(见邱少华、牛鸿恩《先秦诸子军事论译注》下册第863页)。这段话的意思是,大凡敌人兴兵来攻,目的是借此求得好处。假如他们来了只能得到死,就会以逃跳为有利了。如果敌人都以逃跑为有利,那么我方的兵器就没有交锋对象了。所以,敌人从我方得到活命,就等于我方从敌方得到死亡;敌人从我方得到死亡,也就是我方从敌方得到活命。我方从敌方得生,与敌方从我方得生,难道可以不仔细审察吗?这正是用兵的精髓所在啊。生死存亡的不同后果,就取决于懂得这一点而已。

邱少华、牛鸿恩认为:以上所引用的这一段话,“大意是说用兵是你死我活、关涉生死存亡的严肃问题,不可不深知得失利害,含有‘慎兵’的意思。”(《先秦诸子军事论译注》下册第858-859页)我认为,邱少华、牛鸿恩的见解是对的。《吕氏春秋》军事战略思想的核心是“慎兵”;《吕氏春秋》军事战略思想的最高境界是“贵不可胜”(《吕氏春秋·决胜》)。“贵不可胜”的思想是建立在“慎兵”思想基础上的。《吕氏春秋·用民》:“故威不可无有,而不足专恃。”《吕氏春秋·适威》在总结吴亡的教训时指出,吴国灭亡是因为“骤战而骤胜”。“骤战则民罢(疲),骤胜则主骄。以骄主使罢民,然而国不亡者,天下少矣。”而《吕氏春秋》的作者吕不韦的这种慎重用兵取胜的军事战略思想,同秦始皇积极进取的军事战略思想是不相容的。这也许是吕不韦在秦王亲政后被革职免官、自杀身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八、赏罚胜

《吕氏春秋·上德》认为:“以德以义,不赏而民劝,不罚而邪止”。甚至认为,“严罚厚赏,此衰世之政也。”但是,《吕氏春秋》并没有否定赏罚在战争中的作用。《吕氏春秋》认为,在战争中,赏罚不是第一位的,单凭严刑重赏更不可取。但是,赏罚毕竟是争取战争胜利的一种重要手段。《吕氏春秋·用民》篇指出:“凡用民,太上以义,其次以赏罚。”还指出:“民之不用,赏罚不充也。······欲荣利,恶辱害。辱害所以为罚充也,荣利所以为赏实也。赏罚皆有充实,则民无不用矣。”

《吕氏春秋·怀宠》篇中讲了具体赏罚的情形:“今兵之来也,将以诛不当为君者也,以除民之雠而顺天之道 也。民有逆天之道、卫人之雠者,身死家戮不赦。有能以家听者,禄之以家;以里听者,禄之以里;以乡听者,禄之以乡;以邑听者,禄之以邑;以国听者,禄之以国。”意思是说,现今义兵的到来,就是为了诛杀不应该当国君的人,就是为了除掉人民的仇敌和顺应上天的大道!人民之中如果有违抗上天的大道、庇护人民的敌人的,本人和全家都会受到杀戮,决不宽恕。如果有能够率领全家听命于义兵的,给他以一户人的租税做为俸禄;有能够率领一里人听命于义兵的,给他以一里人的租税做为俸禄;有能够率领一乡人听命于义兵的,给他一乡人的租税做为俸禄;有能够率领一邑人听命于义兵的,给他 一邑人的租税做为俸禄;有能够率领一都人听命于义兵的,给他一都人的租税做为俸禄。

《吕氏春秋》中专门有《义赏》一篇,所谓义赏,说的是奖赏要合乎正道。作者认为,奖赏能影响人心和风气。正确的奖赏,可以促成人心向善,养成良好的风气。邱少华、牛鸿恩从战争的角度总结出了三条奖赏的原则。他俩指出:一,战争时面临强敌,不得已而用诈术。二,强调用诈不是百世之利、长久之计。“赏重则民移之,民移之则成焉。成乎诈,其成毁,其胜败。”三,言“百世之利”的人,应该受上赏(见《先秦诸子军事论译注》下册第871-872页)。

九、人武器地势结合胜

《吕氏春秋·简选》篇阐扬了人、武器和地势险阻相结合而制胜的军事战略思想。

《简选》篇首先阐明了选择精兵良将和坚甲利兵的重要意义。《简选》篇说:如今人们有这们的言论说:“驱赶普通市井之民去作战,也可以战胜他人的待遇优厚和训练有素的士兵;老弱或疲惫之人,也可以战胜他人的精锐武士;流民、罪犯一类的乌合之众,也可以战胜他人纪律严明、整齐有序的阵势;拿起大锄头甚至随便什么木棍子,也可以战胜他人的锋利兵器。”这是对军事一窍不通的人的议论。如果这里有一把利剑,用它来刺杀没有刺中,用它来投掷没有掷到远处,它跟一把无用的钝剑没什么区别。但是,如果由此得出结论说,战斗可以用钝剑,那就不对了。又比如挑选训练了一批精锐士兵,装备了锐利的武器,行军没有按时到达,冲锋没完成任务,跟素质极差的战士没有区别。但是,如果由此得出结论说,战斗可以使用素质极差的士兵,那就不对了。王子庆忌和陈年,尚且希望自己的剑是极其锐利的。有了经过挑选训练的士卒,有了锋利的武器,再选拔贤能的将领去统率这支军队,古时候就有凭这个成就了王业、凭这个成就了霸业的人,商汤、周武王和齐桓公、晋文公、吴王阖庐就是例子。

最后,《简选》篇“用精兵、良将、锐利兵器和地势险阻四者的结合,作为制胜敌人的一个完整的策略思想提出来,体现了重视主观能动性、不把希望寄托在难以把握的‘时机’上面的精神;也反映了战国末期武器的进步(在战争中的作用更加重要)和军事思想的发展(更加重视军队的正规训练)。”(邱少华、牛鸿恩《先秦诸子军事论译注》下册第849页)《简选》篇指出:“故凡兵势险阻,欲其便也;兵甲器械,欲其利也;选练角材,欲其精也;统率士民,欲其教也。此四者,义兵之助也。时变之应也,不可为而不足专恃。此胜之一策也。”意思是说,所以,大凡用兵取势,依托山水险阻,就要它攻守方便;兵器铠甲和装备,就要它坚利;选择培养大小将佐,就要达到精良;统率的士兵,就要经过教练。这四个条件,是义兵的支柱。对于时机变化的种种反应,不是全都可以凭主观人为的,更不能单靠着它。[上述险阻之便,兵械之利,将佐之精,士卒之教四个条件,]才是制敌决胜的一种可贵的策略思想。

十、义兵胜

义兵胜,这是《吕氏春秋》中阐扬的一个重要的军事战略思想。正如邱少华、牛鸿恩所指出的那样:义兵论,“这大概是《吕氏春秋》兵论中最精彩、最富于创见、也最能体现编撰这部书的政治目的的内容之一。”(《先秦诸子军事论译注》下册第816页)邱少华、牛鸿恩的论断是对的。

用武力征服天下,武力统一天下,这是秦国坚定不移的军事战略目标。为了从军事理论上论证秦国军事战略的必要性和正确性,《吕氏春秋》强调,战争与人类社会俱生,是不可禁止的,“故古之圣王有义兵而无有偃兵。”(《吕氏春秋·荡兵》)《吕氏春秋·荡兵》还指出:“有以用兵丧其国者,欲偃天下之兵,悖。夫兵不可偃也,譬之若水火然,善用之则为福,不能用之则为祸。若用药者然,得良药则活人,得恶药则杀人。义兵之为天下良药也亦大矣。”《吕氏春秋·振乱》认为,天下混浊,人民痛苦,最好的救乱方法,就是兴义兵,伐无道。“攻无道而伐不义”,“福莫大焉”,“利莫厚焉”。《振乱》篇同时抨击了墨家学派的非攻和救守学说,认为救援守卫只能有损于义战,而有利于无道。“为天下之长患、致黔首之大害者,若说为深。”还说,“兵苟义,攻伐亦可,救守亦可;兵不义,攻伐不可,救守不可。”

《吕氏春秋·怀宠》篇论述了正义之兵必然能取得攻战的胜利,必然能获得人民的拥护的道理。

什么样的兵才是义兵呢?《怀宠》篇说:“兵入于敌之境,则民之所庇矣,黔首知不死矣。至于国邑之郊,不虐五谷,不掘坟墓,不伐树木,不烧积聚,不焚室屋,不取六畜。得民虏奉而题归之,以彰好恶;信与民期,以夺敌资。若此而犹有忧恨冒疾遂过不听者,虽行武焉亦可矣。”

义兵要师出有名。《怀宠》篇指出;“先发声出号曰:‘兵之来也,以救民之死。子之在上无道,据傲荒怠,贪戾虐众,恣睢自用也,辟远圣制,謷丑先王,排訾旧典,上不顺天,下不惠民,征敛无期,求索无厌,罪杀不辜,庆赏不当。若此者,天之所诛也,人之所雠也,不当为君。今兵之来也,将以诛不当为君者也,以除民之雠而顺天之道也。民有逆天之道、卫人之雠者,身死家戮不赦。有能以家听者,禄之以家;以里听者,禄之以里;以乡听者,禄之以乡;以邑听者,禄之以邑;以国听者,禄之以国。’”

义兵攻克敌国之后怎么办?《怀宠》篇说:“故克其国不及其民,独诛所诛而已矣。举其秀士而封侯之,选其贤良而尊显之,求其孤寡而振恤之,见其长志而敬礼之。皆益其禄,加其级。论其罪人而救出之;分府库之金,散仓禀之粟,以镇抚其众,不私其财;问其丛社大祠,民之所不欲废者而复兴之,曲加其祀礼。是以贤者荣其名,而长老说其礼,民怀其德。”

义兵所到之处会出现什么样的局面呢?那就是,“邻国之民归之若流水,诛国之民望之若父母,行地滋远,得民滋众,兵不接刃而民服若化。”(《吕氏春秋·怀宠》)

《吕氏春秋·论威》中鲜明地提出了几个与义兵胜论有关的军事观点。邱少华、牛鸿恩归纳为三点:

用作者所说的“义”,来统一全军将士的思想,使他们有一致的生死观、荣辱观,能把军令看得重于天下,贵于天子,这样的军队就所向无敌。这是“义”之威产生“令”之威,由“令”之威产生“兵”之威。二、作者极力提倡快速与先手,认为快速与先手是制敌决胜的根本手段:“疾急捷先,此所以决义兵之胜也。”为了争快速,争先手,文章还强调一种奋不顾身、一往无前的拼杀精神。这也是一种威,足以夺敌人之魄的威,它自然也是源于“义”,源于一致的生死观和荣辱观。三、本人(文)提到兵是凶器,勇是凶德,用兵是不得已之事;同时又指出:“杀,所以生之也。”把杀人和救人统一起来了,符合辩证法思想(《先秦诸子军事论译注》下册第841-842页)。

同类推荐
  • 沦陷之武汉抗战

    沦陷之武汉抗战

    1938年秋,武汉沦陷。打入军统,后来与组织失去联系的李国盛,作为军统武汉区区长,率领军统特工在武汉展开一系列情报组,城市游击战等抗敌行动,打击日寇。另一位主人公,中共情报组织武汉特委领导人王家瑞,率领武汉特委情报人员,收集日军情报,配合新四军游击队袭击日寇,扩大抗日武装。
  • 龙战八国

    龙战八国

    八路军某部一个连队和国军某部的一个加强排在一次争夺日军军火库的时候无故失踪。而在另一个时空里,诸国列强发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那些洋鬼子在势如破竹的情况下却意外的遭一队神秘人的袭击,从此,接二连三的怪事发生了,一支让列强们闻风丧胆的部队也在中华大地崛起,国民们认为它是华夏祖先的灵魂,便称它为龙魂。
  • 末世之幸运手册

    末世之幸运手册

    丧尸……末日…………女人……权利……金钱……爱……仇好戏就此上演!
  • 乞尾赖犬(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乞尾赖犬(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综合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解密资料,在有关专家和部门的指导下,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进程为线索,贯穿了大战的主要历史时期、主要战场战役和主要军政人物,全景式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恢宏画卷。
  • 军旅长歌

    军旅长歌

    这里没有虚构的兵王,没有夸张的特种兵。这里只有一群实实在在从军人,他们有血有肉有感情,有笑有泪有汗水。说穿了,他们只是一群普通人,训练苦了也会累,受委屈了也会难过,夜半孤单时也会想家,开心快乐时也会笑得没心没肺……由于这本书签给其它网站了,这里只有前半部分,给各位朋友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热门推荐
  • 网游之血染苍穹1

    网游之血染苍穹1

    血染苍穹,整个天空都染上血的颜色。杀尽世间所有人类,也只能染红大地,如何能使整个天空都染上血的颜色?唯有弑神,这是一个平凡人弑神的故事。文章采用多度空间手法,真实与虚拟之间的界线模糊,看似永生的背后,实则蕴藏惊世阴谋,平凡人李勉,平凡人命运,一切逆转,尽在《网游之血染苍穹》,期待你的关注。
  • 太上飞步南斗太微玉经

    太上飞步南斗太微玉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装甲世纪

    装甲世纪

    “我刚穿越那会啊……太惨了……我穿越过来的时候变成了一辆坦克啊!”季波摆出一副天可怜见的表情说道,“要是普通的坦克还好了!那时候我连一只兔子都打不过啊!”“不过后来运气不错,让我变回人了,而且啊!现在老子已经完全不把兔子放在眼里了!老子一个打十个!!”周围传来不屑的目光……季波又拿出一本书“看见没有!以我为主角的书都有了!”书上面赫然写着《波奇历险记》……“这尼玛谁改的名字!”…………波奇之后还会遇到怎样的故事呢,敬请期……“我叫季波啊!魂淡!”波奇之后还会遇到怎样的故事呢,敬请期待……
  • 天下乾坤

    天下乾坤

    万里寒霜凝漠北,千山焰影照江南。白衣袖手凭栏望,剑气纵横是何年?万古红尘,伴千秋月色,游天下乾坤。
  • 符屠

    符屠

    茫茫天地,乾坤几何?渺渺人界,谁主浮沉?且看一个山野少年,凭借手中灵符,从御物到请神,一步步成就神魔之身,屠尽天下,重定乾坤。
  • 枯崖漫录

    枯崖漫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命运:古今命运神秘文化评析

    命运:古今命运神秘文化评析

    八字算命,是我国古代神秘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但对于“命”,究竟是信还是不信,自古以采就争论不休。中国儒家文化的鼻祖孔子,就是一个坚信“命”的人。孔子学识渊博,年轻的时候就周游列国,企图干一番大事业,然而只是到处碰壁,如“丧家之犬”,到了五十之后,才恍然大悟,“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矣。”
  • 至尊校园驱魔师

    至尊校园驱魔师

    冷嫣雪,在冷家千金和校园懒女的两重身份下,她的身份是游走在阳间与阴间的驱魔师。白天,她在校园内逃课,睡觉,但优秀的成绩使老师对她纵容。她待人冷淡,因为她怕自己的隐藏职业会给身边人带来危险,因此同学们和她的关系如同熟悉的陌生人般,谁也不会理睬谁。晚上,她是恶魔的化身,妖,魔,鬼,丝毫不在话下。她的名声在阴间和天师界大有人知,一般的鬼见到普通人都是不把人吓死不罢休,而当鬼遇上她,则是不被她吓死不罢休。且看咱门的强大女主如何勇闯阴间,创造辉煌!(文文是芸雪心血来潮编写的,如有雷同纯属芸雪驱魔文看得太多一不小心就被带走了!呵呵,开个玩笑,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哦!谢谢大家的支持!)
  • 萌妃来袭:扑倒妖王大人

    萌妃来袭:扑倒妖王大人

    小丫不过是想吃点儿肉,可拖回家的口粮忽然变美男了!肚子混不饱,性命之忧倒来了,这可怎么办?妖王大人邪魅一笑:“跟着我,有肉吃。”
  • 洪荒寻芳录

    洪荒寻芳录

    遥遥殷商,玛雅天祭,仙道茫茫,鬼道苍苍。一把黑剪,划破洪荒神秘面纱;碧落九霄,搅乱万古惊天棋局;现代男子穿越上古碧霄仙子,看他如何回转本性!继往开来,展狗血无限三界画卷;破碎虚空,拂动太古星空之秘。本书属于慢热型,历史人物将会一一出现,剧情一步一步展开,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