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04400000002

第2章 清代考据学兴盛之谜

清代学术的代表是乾隆、嘉庆年间盛行一时的考据学。这一派学者称乾嘉学派。考据学或称朴学、汉学。表面上:当时中国一流的大学者们关心的是文字、音韵、版本、地理诸方面的琐碎考订,而在表象之下。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次大变动。

清代考据学多被称为汉学,因为汉代学者重视利用实证方法研究儒家经典,与清代考据学有类似之处。宋代学者则注重义理之学,称为宋学,也称道学,他们以自己的学说解释儒家经典,在创立自身哲学的同时,破坏了经典的原始面貌和完整性,被清代考据学派鄙弃。

清初统治者实行严厉的措施控制知识分子的思想,知识分子自身也开始反思明末崇尚空谈的学风。究其原因,首先是由于明清易代之际政局不稳,统治者亟须重新整肃思想。第二,明中期以后文人结社、士大夫结党风气盛行,思想活跃,影响到封建统治的基础。明代盛行心学,士大夫平时袖手高谈心性,大敌当前却一筹莫展,清初一些思想家认为这些士大夫空虚不实,应该承担明亡的部分责任。第三,明中期以后中国国门逐渐打开,中国市场融入世界贸易体系之中,西方的思想、学术成果也经由传教士带人中国、引起知识分子的广泛兴趣。建立一些新兴学科如逻辑学、工程机械学等,西方有关天文、历算、地理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同时传播到知识阶层。更重要的是,随着西学的传人,西方人的学术严谨求实的研究方法逐渐被接受。四书五经的研究仅作为哲学的一个分支而存在,地位有下降的危险。

清朝占据中原后,多次发布文告禁止文人结社,并且颁布禁海令,隔绝中国与海外诸国的自由交往,传教士或是被驱逐,或是圈居一地丧失了行动自由。西学的传播和研究受到限制,读书人重新回到埋头四书、五经的老路之中。同时,乾隆帝兴起的编修《四库全书》的文化工程需要四库馆臣们具有区分版本、辨别真伪、纠正错误的能力,而这些都是考据学的基础,官方的行动进一步推动了考据学的发展。在堵死学者们别的研究途径的同时,统治者唯独对考据学大开方便之门。

考据风气在明代中后期已露端倪。经过明末清初学术思想的调整,学者们对儒家经籍的研究已出现新盯趋势。以顾炎武、黄宗羲、胡渭、阎若璩等人为代表,他们批判空洞的理论,认为学术研究应该重视实证、经世致用,顾炎武提倡“舍经学无理学”,就是应从先秦儒家著人直接寻找理学源头,根本不提宋明理学。他的《日知录》是清代考据学的开山之作。

黄宗羲运用考据学的方法致力于开拓史学领域,不同于顾炎武的是,他经学、史学并重。他说:“问学者必先穷经,经术所以经世。不为迂儒,必兼读史。读史不多,无以证理之变化。多尔不求于心,则为俗学。”创立浙东史学派,得名的原因因为黄宗羲是余姚人,他的高足弟子万氏兄弟万斯选、万斯大、万斯同是宁波鄞县人。万斯同是《明史》的主要撰稿人,对所有问题一一加以考订。黄宗羲本人是明末儒学大师刘宗周的学生,既是经学大师,又是著名的史学家。他的著作同样代表了两方面的成就,如《明儒学案》、《二程学案》是思想史的著作、《易学象数论》是经学著作、《明史案》是史学著作。继承万氏兄弟并加以发扬光大的是全祖望与章学诚,全祖望七次校注《水经注》,章学诚认为“六经皆史也”,把儒家经典视为历史文献。

考据学在乾隆、嘉靖年间进入全盛期,代表人物为戴震、惠栋、段玉裁、王念孙王引之父子等人,分为皖派与吴派两大派,因为双方的领军人物戴震是安徽人,惠栋是江苏人。戴震身为四库馆臣,是文字音韵学的大家,他与徽州经学前辈江永,以及当时著名学者同为考据派大师的惠栋、钱大昕、王鸣盛等人是好朋友。戴震认为,经典的核心在于其中的“道”,阐明“道”的手段是词,词汇不外乎小学、文字。所以可由文字追溯语言,由语言直接了解古代圣人的心志。他的治学方法是先从文字学人手,从古书中校勘出正确的字,再求正确的音,然后对此字的义下一个正确的定义。他的著作如《孟子字义疏证》、《尔雅文字考》《声类表》等均是考证学派的代表作。戴震还是一位数学家,他从明成祖《永乐大典》中辑出当时已经散失的数学专著《孙子算经》、《九章算术》、《海岛算术》、《五曹算术》、《夏侯阳算经》。他自己的数学论著有《勾股割圜记》。戴震在把诸家作品收入《四库全书》时,也作了一番考订校释的工作,如宋朝人李如圭著《仪礼集释》,以东汉郑玄的注释为依据,戴震参考了唐代的石经,惠栋、沈大成的研究成果,改动十四个字,删去一百零六个字,增加二十四个字。戴震学生很多,其中有名者如王念孙、段玉裁、任大椿、孔广森、凌廷堪等人,都是考据学派的重要人物。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和王念孙的《广雅疏证》是代表了清代文字学的最高成就。王念孙之子王引之有《经传述闻》和《经传释词》,是读古籍必备的参考书,戴震及其传人在考据学的各方面均有建树。

吴派惠栋,弟子有江声、余萧客、沈彤等人,与王鸣盛、钱大昕等苏南学者联合成一个整体。惠栋绝意功名,只是秀才,继承父亲的学养,认为“凡古必真,凡汉皆好”,他专攻《易经》,出版了《周易述》、《易汉学》、《易例》等书。吴派弟子成就不及皖派。而王鸣盛、钱大昕、赵翼等人则卓然自成一家,他们批评戴震等人重视经学轻视史学,所作的《二十二史札记》、《十七史商榷》等书至今为中国古代文化研究者所必备。

考据学不仅得到朝廷的支持,一些朝廷官员也倾巨资赞助学者的工作。如阮元是一个著名人物,他历仕乾隆、嘉庆、道光三朝,除了本人是一位学者外,利用自己朝廷大员的身份,每到一地,注意培养人材,搜罗文献,编印了许多书籍,如《学海堂经解》,共搜集一百八十多种清人研究经学的作品,组织学者编成《十三经校勘记》。

道光年间,考证学走到末路,学者之间门户之见极深,考据陷入琐碎。考据应视为研究方法,但到清代后期,考据本身成为目的,对于别的学科一概斥之为“无本之学”。同时,注重义理阐释的“宋学”义理学派在清代同样得到继承,一些人或在理论中运用考据手法,将考据作为手段,或是批评“汉学”的主张,为义理学派辨护。

事实上,一些学者曾努力兼容考证学与义理学,如戴震的考据学名作《孟子字义疏证》,写作目的是为了正人心,澄清一些误人的“理”。通过考据语言,对《孟子》的考订,戴震建立了一套哲学学说。焦循(1763—1820)继承了戴震考据学与义理相结合的方法,创作《孟子正义》,考据作为学术研究的方法成为为义理服务的工具。他们不迷信先人对于儒家经籍的固有结论,用怀疑的态度看待先人的成果,在考证的基础上重新加以审视,通过考辨,经籍的原貌得以重现,导致对权威著作与权威学者的怀疑,如阎若璩《古文尚书疏证》考证出古文尚书是后人的伪作。严格考据使后世学者普遍养成科学、严谨的学风。西学有关天文、历数、文字学的最新成果也被吸收到儒家经籍的研究之中,西北史地、金石、诸子学等各专门学科成为新兴学科。

对经籍在各时代演变过程的考证,相当于重溯一遍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历程,这个重溯过程事实上成为对程朱理学的批判过程,在考据学家眼中,宋学的义理只代表道学家们的思想,丝毫不符合圣贤经典的原义,如毛奇龄就指出:“自孔孟不作,道学专行,圣道圣学,其不明于世者,越七百年于兹矣。”

道光以后,由于内忧外患加剧,知识分子担心国家的命运,龚自珍、魏源等新一代学者崛起,不满足于考据之学的流弊,考据学走向衰落。

同类推荐
  • 余味:跟随余秋雨品中国文化

    余味:跟随余秋雨品中国文化

    如果读者对余秋雨先生的散文还有质疑,那么就请从《余味:跟随余秋雨品中国文化》开始--翻开第一页,从《余味:跟随余秋雨品中国文化》对余秋雨散文作品零星片语的撷取中,用心去鉴赏、去品味、去感悟,去摸索知识以外的文化内涵,细细体悟这份绵延不尽的文化“余味”。
  • 惊世预言

    惊世预言

    在历史上有许许多多的预言到后来成了现实,这就不由得让预言充满了神秘的色彩,让我们不得不有些怀疑:说出这些预言的人是不是具有未卜先知的超人能力。除了2010界末日的预言之外,还有哪些令人震惊的语言呢?
  • 兰州历史文化(10)

    兰州历史文化(10)

    兰州是甘肃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青藏、内蒙古、黄土三大高原交汇地带,居南北之中,扼东西要塞,黄河横穿境内,地势沿河起伏。悠久的历史、绚丽的文化,形成了集民族文化、黄河文化、丝路文化于一身的兰州历史文化。这种文化结构,不仅奠定了兰州人民纯厚朴实的文化基质,而且影响着一代代兰州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
  • 中国未解之谜(下)

    中国未解之谜(下)

    本书精心遴选了众多中国最经典的未解之谜,内容涉及自然地理、科技发明、考古发现、思想文学、历史人物、书画建筑、民风民俗等诸多领域。用通俗流畅的语言、科学的视角,探索世人瞩目的、尚未破解的神秘现象与谜题。结合诸多文献资料、考古发现与最新的研究成果,生动剖析种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揭示谜题后隐藏的事实。
  • 传说哈密

    传说哈密

    由中共哈密地委宣传部、哈密地区文联组织编纂的“哈密文库”第一辑七册著作包括《红色哈密》《甜蜜哈密》《亲情哈密》《大美哈密》《传说哈密》《名人与哈密》《创业哈密》《援疆干部看哈密》,这套书为广大读者认识哈密、热爱哈密打开了一扇窗。
热门推荐
  • 邪帝天下

    邪帝天下

    邪帝聂空被奸人所害,唯一的一缕残魂意外穿越到了一名死去的小杂役身上,却从此经历了一段嚣张的复仇之旅。以仅存的逆天神力作起点。打了我的我要打回来!吃了我的要你吐出来!拿了我的要你还回来!谁嚣张打谁,看谁不顺眼打谁!
  • 贺享雍文集(第一卷)

    贺享雍文集(第一卷)

    本卷收入作者长篇小说《后土》。佘中明老汉是一个种了一辈子田的农民,土地承包后,他家的田越种越多,成了远近闻名的种田大户。但他怎么也没想……
  • 海尔兄弟之迷失的公主

    海尔兄弟之迷失的公主

    完成环球旅行的海尔兄弟他们回到了他们出生的太平洋的一处海岛上,在这海岛,他们遇到了一个有着蓝色长长头发的小女孩,她的故乡在遥远的星空,月光下那抹孤单的身影刺痛了琴岛的心,他们决定帮助她,神秘的百慕大,荒岛上的玛雅人,来自月球的人,诡异的虫洞,异空间的蓝月星人,一切神秘俱在本书中。
  • 新婚知识读本

    新婚知识读本

    本书从婚前的准备、新婚的性生活、计划生育与避孕、优生优育与胎教、常见的性病防治等几个方面,全面地、系统地阐述了婚姻与家庭的有关问题。这本《新婚知识读本》,与其说是科普书籍,倒不如说是婚姻和家庭的顾问,她的光顾,会带来幸福和温馨的福音,使你的新婚生活幸福美满。
  • 嫡女不好惹:大明小医妃

    嫡女不好惹:大明小医妃

    她是21世纪中医学骄子,却因外出采摘草药时不慎坠落悬崖,而穿越成相府懦弱嫡女。他是大明福王殿下,外表风华绝代人畜无害,实则腹黑霸道睿智多谋。一道突如其来的圣旨,让她成为他的待嫁王妃。一个不情,一个不愿,在彼此之间相互指摘互相怨怼的过程中,两人又将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且看她圆滑懒女与腹黑王爷之间,如何打破相看两相厌的死局,上演一出倾世间、牵君心的好戏。
  • 倾国清夏

    倾国清夏

    【甜宠网游文】外表斯文,实则腹黑败类的大狐狸顾城,少时出国离开自己的小青梅顾清夏,多年惦记,心心念念地要回国,与小青梅比翼双飞。万万没想到,多年后回来,她看他竟然是一脸陌生,不仅如此,她还敢心许他人?!不过没关系,且看大狐狸如何掐桃花,散鸳鸯,将小青梅一口一口吃掉。[慢更养肥文]。顺手带小青梅在游戏里装装逼,虐虐渣男渣女,生活无限美好。本文其实就叫《倾国倾城》,只不过有别的书重名了,所以加上了作者的名字。简介完整版在第一章。
  • 女皇的后宫三千

    女皇的后宫三千

    大周瑄宇二十八年,太女意图在行猎期间谋害瑄宇帝。事败后,帝大怒,下旨废黜其太女之位,贬为庶民,终身圈禁于宗室大牢。太女之位空缺,众皇女纷纷摩拳擦掌,储位之争一促即发。司慕涵,本是二十一世纪的一小小职员,却莫名其妙地到了这个男女颠倒的陌生时空,成了瑄宇帝的十六皇女。她乃废黜君侍程氏所出,内无皇宠,外无援助,本该一辈子安安乐乐地当一个太平皇女,却因一场赐婚而被迫卷入这场皇权争斗之中…………………【雪暖汐】当朝帝师嫡幼子,为了得到所爱之人无所不用其极,最终如愿以偿,却一生只能为侧君【蜀羽之】右相庶长子,克妻不祥之人,一道圣旨绝了子嗣,断了情缘,成了十六皇女府内最为卑微的初侍【蒙斯醉】蒙家嫡子,以庶子之身奉旨嫁入十六皇女府为侍君,新婚之夜却发现所嫁之人却是当初遗弃爱人【水墨笑】左相嫡子,圣上御封十六皇女正君,尊贵骄傲如他,却始终成不了妻主心中之最【官锦】罪臣之子,机关算尽,最后却深陷情关,无法自拔男主陆续增加中……………………………………【领养榜】司慕涵——由[zc2006723]亲亲领养蜀羽之——由[舞动悠然123]亲亲领养雪暖汐——由[courage1019]亲亲领养水墨笑——由[墨的痕迹]亲亲领养瑄宇帝——由[xiaozhuang]亲亲领养(先到先得,欲养从速,哈哈)推荐某兰的其余作品《妻本风流》http://read.xxsy.net/info/367742.html正在连载中完结女尊文:无欲女皇http://read.xxsy.net/info/127097.html完结现代文:无心娇妻http://read.xxsy.net/info/187503.html总裁的狂妻http://read.xxsy.net/info/226378.html
  • 豪门绯闻:冷少的千亿萌宝

    豪门绯闻:冷少的千亿萌宝

    “漠雨歌,这辈子你都别想从我身边逃离!”四年前,他娶她,她却逃离他身边。四年后,她带着女儿回国,他却再次逼婚。一张保证书,她成为了他的妻子。她以为他爱她入骨。却不想因为一个女人他一次次伤她至深。昔日的柔情,原来只是虚情假意。以为深爱,却不想只是骗局。她逃离,他却步步紧逼。是命中注定逃不了。还是她早已深陷其中。“哼,坏爹地,你要是敢找小三,我就带着妈咪跑!”冷萌萌瞪着自己的爹地说道。冷翼凡抚摸着冷萌萌,温柔的说:“爹地,怎么会找小三呢?”“那个女人是怎么回事?”冷萌萌不依不挠的说道。斗小三,护妈咪,她冷萌萌可是绝对做得到的。想靠近她爹地的女人,全部都别想可以安然离开!
  • 金牌嫡女,逃嫁太子妃

    金牌嫡女,逃嫁太子妃

    推荐旧文:《替嫁,盛宠第一王妃》http://novel.hongxiu.com/a/396896/【本文已签约出版】穿越而来,她隐藏倾城,女扮男装十五载。*京城相传:相府嫡子——上官连城:三岁能吟诗,六岁能舞剑,十二岁德才兼备,十五岁名冠天下。前生追逐所恋,整整十年,最终不过换来匕首刺心,以死解脱。再世为人,她想要的从来简单:不求轰轰烈烈,惟愿平平淡淡。未料,一朝入宫伴读,意外惹上众人畏惧的七王爷——君墨白!*他生来被下蛊毒,碰人非死即伤,无人敢近半分。唯她,破了例,闯入他的世界,乱了他的身与心。从初遇厌恶,到逐渐心动,再到真正爱上,他同她历经生死相许。*彼时年少,爱情懵懂。他为她,投入皇权争斗,一心护她无忧。宠溺一笑,惊艳岁月:“城,待我登基为帝,定是以这天下为聘,立你为后!”一转眼,感情化作虚妄,良人温柔不在。声音冰冷,无有温度:“相府通奸叛国,意图谋反!任何人,不得出入相府!”*那一夜,血光漫天,相府燃起滔天烈火。她泪洒三千,剑指与他:“君墨白,你所谓的爱,就是赐我满门抄斩?”诀别一笑,她扯下发带,恢复女子身份。后在众人,满目震惊之下。投身火海,落得尸骨无存!*人生在世,若是不得不追逐爱情,你可否愿意选择那么一个人?救你性命,赐你宠爱,恨不得将心掏出,还怕你心生嫌弃!可后来也是他,毁了你的家,赐死你在乎之人……爱几分恨几何,究竟如何权衡,才能固守初心不负?*夏的完结文:《替嫁,盛宠第一王妃》http://novel.hongxiu.com/a/396896/*基友们美文:《嫡后策,狂后三嫁》http://novel.hongxiu.com/a/1053462/《天价庶女,逆天太子妃》http://novel.hongxiu.com/a/1056252/《一妃难求,贵女不愿嫁》http://novel.hongxiu.com/a/1049375/《惑卿为妃,将军的爱妻》http://novel.hongxiu.com/a/1050635/
  • 太上真一报父母恩重经

    太上真一报父母恩重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