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04400000014

第14章 叶名琛“六不”之谜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作为两广总督的叶名琛,采取“六不”措施战败被俘,在中国近代史上又留下了屈辱而令人费解的一页。叶名琛的悲剧固然有其身的原因,而更重要的根源是在清廷内部的举措失误。

叶名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初,任两广总督兼对外交涉事务的钦差大臣。这样一个重要的封疆大吏,却以采取“六不”一一“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的措施和为英国俘虏屈死后竟为咸丰帝夺爵的笑话而遭到后世的嘲笑。然而,叶名琛的笑话,不仅有他个人自身的原因,更是由于清政府的错误政策造成的,是清政府错误政策的牺牲品。

自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清朝的对外方针一直是:“上不可以失国体,下不可以开边衅。”尤其是当太平天国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清政府把主要力量用于镇压农民起义及通过对外贸易获得军饷时,清政府便把上述方针看得更为重要。这条方针无论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是一个让人殊难两全,不可能实行的死方针,然而,尽管英国已进攻广州,边衅已开,蒙昧自大的清政府却死抱这一方针不变,多次谕令叶名琛“既不可意存迁就止愿目前,又不可一发难收复开边患。”叶名琛只得在这“宽猛两难”中,只得一唯朝廷意旨行事,“常以雪大耻,尊国体为言”。

当然,叶名琛愿意严格执行清政府这样一条前后矛盾的死方针,与他本人的出身、经历和知识有密切关系。叶名琛(1807—1859),字昆臣,湖北汉阳人。从其曾祖起,世代为官。道光十五年(1835)中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从此踏进仕途,且十分顺遂,到道光二十八年(1848),已成为广东巡抚,从人仕到成为一方大员仅13年时间,可见清廷膺寄之重。到咸丰二年(1852),授两广总督兼通商大臣,可谓青云直上,这造成了他对清朝皇帝的感恩心理与绝对的忠心,因此在处理政事中,一依皇帝旨意行事,不敢稍作更移。

在知识结构上,在传统教育方式下培养出来的叶名琛,迂腐,喜大言,缺乏世界知识。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腐儒,却通过两件事的偶然成功,获得了擅办外交的美誉,更增加了他对清政府那条前后矛盾方针的坚定性。一是道光二十九年(1849)三月,英人欲入城,巡抚叶名琛与总督徐广缙采用的办法是一方面向英国人宣示不准进城的“假圣旨”,以不失天朝国体,另一方面又加强海陆边防,并利用当时民众反进城的声势,企图以兵威吓退侵略者,以达到“不启边衅”。他这办法本是行不通的,但由于当时侵略者准备不足,不想在这个时候打仗而搁置于入城的要求。因而使叶名琛等人这次获得了意外的成功。二是叶名琛处理的一件洋教士潜入内地的案件,他用的办法是强硬的“申列条约,奏交各国领事,严加约束,勿任复至内地。”由于第一次鸦片战争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没有洋教士可到内地传教的条文,所以叶名琛这次又获得了“不失国体”、“不启边衅”的成功。然而,面对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准备并不充分的英国侵略者,清政府的对外方针已不能实行,如今面对蓄谋已久的英法联军,清政府的这条方针就更是行不通了,死抱这条方针的叶名琛,只得采取“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的“六不”措施,以任凭侵略者宰割的态度来表现自己对清政府的忠心和对清政府所定政策的坚决执行。

由于清政府明文规定不开边衅,叶名琛相应提出“不战”的对策,既不能战,自然“不守”,因此,“不战”、“不守”四字是清政府外交方针的具体表现。但叶名琛为何又提出“不和”的政策呢?不和政策,主要来自于叶名琛自己反侵略的思想。叶名琛反对外国对中国的侵略,对外国侵略行为一直持强硬、不妥协态度。咸丰五年九月“亚罗号事件”中,英方向中方提出索要人犯的无理要求,叶名琛回答说:“亚罗号非英国船,乃中国船也,中国官入中国船捕中国之海贼,于理为当”,拒绝了英方的无理要求。当广州城已靡烂之时,柏贵派人与敌议和,而叶名琛“仍执不可许进城之说。”叶名琛坚持不许进城是完全正确的,因为阻英人进省城是中国官民在道光二十九年斗争的胜利成果,是中国人民民族尊严的表现,维护了这一点就维护了民族尊严。在英军步步紧逼,广州城岌岌可危的情况下,叶名琛深知备兵抵抗,必获“启衅”之咎,于是想依靠民力来反击侵略者,他发出告示:准许民人对“滋事英匪,痛加剿扑,准其格杀勿论”,又“悬赏格,斩英人头一颗及生擒一名,俱赏银一百两。”在朝廷束缚其手脚的情况下,他能用民力抵抗,决不是屈服投降之表现。

由于叶名琛态度强硬,遭英国侵略者忌恨,因此攻城时炮火“专攻督署”。英军头目巴夏礼、威妥玛及汉奸张同云、李小春等都“大责叶相,恨恨不已。”最后英人掳之而去,目的是侮辱他,以泄切齿之恨。

“不降”、“不走”四字来自于清政府的“维护国体”的方针,无论投降还是逃跑,在叶名琛看来,都有失民族气节,是失国体的,自不肯为,但叶名琛为何又提出“不死”的主张呢?其实,叶名琛还真不怕死,当英军炮轰广州城时,巡抚柏贵的表现是“口噤手颤”,而叶名琛在炮火“专击督署”的情况下,还整理紧要文件“坚不肯避”。但当他被俘上船时,随从人员曾示意他投水自尽,以全名节,他却没有做,其原因是:“我之所以不死而来者,当时闻夷人欲送我到英国,闻其国王素称明理,意欲得见该国王当面理论,既经和好,何以无端起衅,究竟孰是孰非以冀折服其心,而存国家体制。彼时此身已置诸度外,原期始终其事。不意日望一日,总不能到他国,淹留此处,要生何为?我所带粮食既完,何颜食外国之食物。”即叶名琛天真地以为可以用自己还有用之心去同英国国王辩论,当英国国王之面谴责英国的侵略行径,通过个人的努力来说服英国保持同中国的友好关系。其书生之见固属可笑,而其心诚可悯。

叶名琛在印度尚保持着民族气节,他拒绝乘外国马车“游玩”,拒绝食用外国食物,而且还时时惦记着国内的战事:“闻战稍有喜色,闻和则太息耳。”当自己所带粮食用完,遂绝食而死。

综上所述,清政府的无法实行的对外方针造成了叶名琛的悲剧。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初期,在这个变化的时代,上层社会必然出现形形色色的人物,这些人物又会有各种不同的表演,对外国侵略者,有抵抗的,有投降的,还有的则如叶名琛,令人觉得奇怪不解,其实细分析则并不奇怪,各种人物出现,都是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的,叶名琛想抵抗外国侵略者,然而环境和清廷的对外政策制约了他,而他的出身和经历又使他不可能跳出这一樊篱,加上他的愚昧、固执、自负,因而导致了一个悲剧结局。

同类推荐
  • 李劼人说成都

    李劼人说成都

    懒散近乎“随时随地找舒服”。以坐茶馆为喻罢,成才人坐茶馆,虽与重庆人的理由一样,然而他喜爱的则是矮矮的桌子,矮矮的竹椅——虽不一定是竹椅,总多关是竹椅变化出来,矮而有靠背,可以半躺半坐的坐具—— 地面不必十分干净,而桌面总可以邋遢点而不嫌打脏衣服,如此一下坐下来,身心泰然,所差者,只是长长一声感叹。本书从李劼人小说中分门别类,节录出有关成都文明发展的大量文字,如清末的叽咕车(鸡公车)到抗战时的木炭汽车,足以见出成都交通的一个侧面。所有这些变迁的实录,后人完全可以视为一代信史。 其中收入本书的《成都是一个古城》和《旧帐》,都是一九四九年后没有公开发表过的。
  • 雄关要塞:函谷关

    雄关要塞:函谷关

    函谷关作为我国一个著名的关隘,它坚固险要而又位置重要,这使它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老子在函谷关写《道德经》,这使函谷关成为了道家之源。其是我国最古老、最重要的关塞之一,在这里,曾经发生过许多故事。因此,函谷关成为了我国的一个著名旅游景区,更成为河南灵宝市的一块金字招牌。
  • 诗性的寻找:文学作品的创作与欣赏

    诗性的寻找:文学作品的创作与欣赏

    本书在作者实际课堂讲课的基础上,以散文式优美的语言,通过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多角度解读,和对作家创作秘密的深度发掘,多方位阐释文学的魅力。登堂入室,引领读者全方位进入文学的殿堂;启迪智慧,打开看文学看人生的多种视角。以专业的眼光、新颖的角度解读二十多部大家耳熟能详的世界文学经典名著,点评十多位经典作家的多彩人生,建立文学与多种学科领域的联系,拓展文学理解的空间和视角。
  • 中国古代体育习俗

    中国古代体育习俗

    本书共八部分,叙述了古代体育习俗的形成、军事色彩浓厚的春秋战国体育习俗、粗具规模的两汉体育习俗、大起大落的两晋南北朝的体育习俗等内容。
  • 民间演艺

    民间演艺

    我们就是要通过彰显我国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保持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与特征,维护中华文化的本土化和多样化,这是具有伟大战略意义的事情。而对于每一个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来说,可以通过本书充分认识中华民族的辉煌文化,学习民族先人的聪明才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加热爱祖国,热爱民族文化,并能够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进行新时代的文化创新和艺术创新。
热门推荐
  • 板砖狂神

    板砖狂神

    至尊无双,绝世狂神,号令天下,莫敢不从,板砖不出,谁与争锋!一个沉寂了七年的废物怪胎,七年之内都无法凝练出内劲,除了努力就是坚持,在家族的地位一落千丈,受尽嘲讽和冷眼。一块板砖,却让少年的命运彻底发生改变,废物逆袭,横扫天才,修炼速度一日千里,各种武技一学就会,实力更是冠盖同辈,甚至越级杀敌。天才碰撞,热血对决,只凭我一块板砖,弹指间让你灰飞烟灭,问苍茫大陆,谁敢与我一战?
  • 江寒月明

    江寒月明

    生命在不停进化、又或者轮回不止。因为有了轮回,所以有了今世前生。佛曰:“三千大千世界,所有有情众生因其业力,在六道之内不断轮回生死,受轮回之苦,受轮回之劫。古有大能人,最后需踏破轮回劫。若是成功踏破轮回,从此便不受这空间与时间的制约。若是失败,便身死道消,又或者这一切有机会重新开始…
  • 奔宋

    奔宋

    追寻所爱,穿越时空,是历史,是传奇,是用生命去谱写的惊世绝唱!意外穿越兵荒马乱的南宋,却在这迷失所爱。兄弟,既然咱们回到这乱世,既来之,则为之!在人间天堂的苏杭临安开创自己的商业版图。金兵残暴,生灵涂碳,上战场杀他个片甲不留。粉碎“铁浮屠”,横扫“拐子马”!伟大的岳飞,民族之魂,咱能见死不救吗!该千刀万剐的秦桧,咱能让他权倾朝野得善终吗!在这风起云涌的乱世,且看我对天狂歌,为南宋的历史注入我奔流的热血。看,这就是我们的宋史!
  • 嗜宠腹黑小娘子

    嗜宠腹黑小娘子

    这是一篇小娘子养成记!她是乔灵儿,天不怕地不怕,王爷靠边站的主。生活是毛线,她乔灵儿的答案是这样滴:“爷,小姐把院子里的小姐们都打了。”某人看一下门口,觉得阳光灿烂,“让她们都到院子里晒晒太阳。”于是众小姐暴晒于烈日下......“爷,小姐说不来了。”“此刻在做什么?”“收拾包袱。”某王爷瞪眼,拔腿就朝外跑去。“王爷为何这般着急?小姐说要与爷去度蜜月啊。”还有,她乔灵儿啥都不做,只是动动嘴,竟然伤了王府上的小妾!宠妾被伤,某王爷在一气之下休了她问,小妾伤了哪里?答,小妾伤了心,王爷的爪子正给小妾疗伤。“听说你被休了?”某小妞点点头,“对啊,我这小身板,要技术没技术的,被休很正常。”某男差点摔倒,要技术没技术?于是,某男正色道,“没关系,技术,我可以教你。”某小妞一脸的兴奋,“好吧,你表演,我看。”某男彻底倒了。总结:幸福就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而她在闹,他在笑;她痴,他更痴。
  • 逆天奇闻:女神被拐

    逆天奇闻:女神被拐

    那一日,她轻信他人,被拐入穷山僻壤的小山沟,夺去了她的自由,从此开始一段奴役屈辱的人生。那一夜,她不敢相信冥冥之中有一股神奇的力量,牵引她去开启久存千年的上古神器,唤醒千年的记忆。几曲断肠终有恨,不识疯癫有心人。她愿用她一切,换他岁月长留……
  • 初恋莫言殇

    初恋莫言殇

    青春年少,豆蔻年华,爱情悄然来袭,是年幼无知思想不够成熟,也是青春期荷尔蒙作祟,喜欢上一个人便刻骨铭心。以一个错误的开始爱上,以一个正确的结束离开。曾经的分分合合都是闹剧一场,最后的最后,成熟会给青春一个交代。
  • 重生之嫡女当归

    重生之嫡女当归

    前世的离世召回了还在现代垂危的魂魄,拥有古今两世的灵魂,过着第三世的人生,带着想要报复与对亲人愧疚的心理得到了重生,看自己如何玩转这一世!
  • 远离迷茫与困惑

    远离迷茫与困惑

    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因为有些事情难以做到,而是因为我们通常失去自信,有此事情才难以做得到。远离迷茫与困惑,燃起我们生命中信念的灯塔,追求生活中的一切美好与憧憬,这才是完整的人生。
  • 王俊凯,我爱你

    王俊凯,我爱你

    最爱王俊凯!喜欢小凯的四叶草进来看看吧!
  • 机器岛

    机器岛

    《机器岛》讲述了:美国资本家异想天开地用钢铁造了一座长七公里宽五公里的流动岛,作为他们的休养地。这座岛的两侧装有强大的推进机器,可以在大洋中漫游。岛的中央有一座电气化科学化城市,住在这个城市里的除了一些服务性的人员以外,都是吃年金的富翁,他们一开口就是“百万”,因此这座城也叫做“亿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