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03600000003

第3章

迦叶白佛:我等从今,当于一切众生生世尊想,若生轻心,则为自伤。佛言:善哉快论!

(《首愣严三昧经·依宝王论》节文)

这段话意思是:有一天迦叶对佛陀说:“我们从现在开始,把一切众生当成世尊来对待;如果有轻慢的心,等于伤害自己。”佛陀听了就欢喜说:“好啊,这是句痛快话。”

想不到佛陀也喜欢痛快话,想想是没错,佛陀既然做的是度人度己的痛快事,当然喜欢痛快的话。其实人生好简单,要爱就爱,不爱就不爱,想死就去死,只要死得有价值。犹犹豫豫非丈夫也,吞吞吐吐非爽人也。

那么,迦叶的话有什么痛快的,不就是说要善待他人吗?没错,就这句,是句狠话,爽话,痛快话。我们每天都在心里做选择题:对他好呢,还是对他坏?好又不甘心,坏又不能坏,好好坏坏之间,我们自家先坏了!

人必先自侮,然后人侮之;国必先自伐,然后人伐之。人处世上,都不想被伤害,但伤害往往不请自来,为什么?因为自己站得不正。因为自己站得不正,看别人就歪,其实别人哪里歪了。

善待自己,必善待他人。善待他人,等于成全自己。

忍受即享受

应代一切众生受加毁辱,恶事向自己,好事与他人。

(《梵网经》)

这话意思是:应该代一切众生忍受诋毁屈辱,把不好的事留给自己,把好事让给他人。

此即“爱人如己”之真意,老子曰:“不善者吾亦善之。”大概意思都差不多。一切有修炼的人总是代人受过,代人受难,这是福啊,忍受即享受,享受什么?总而言之,代人受过有三大享受:

第一大享受,磨炼心志,受得打,受得屈,方为大丈夫。受屈者不屈,叫屈者越叫越屈,不如默默忍受。《列子》上讲了个寓言:从前有个人丢了把斧头,他越看越觉得邻居可疑,邻居无论走路说话都像个小偷。过了几天,他的斧头又找到了,这下他看他的邻居,哈,越看越不像小偷,无论走路说话都正直,清白,毫无瑕疵。你看,当有人怀疑时,那位丢斧之邻可曾有半点委屈,甚至辩解?不,什么也不用,他只管正正常常,自自然然就可以了,不用叫屈,自然不屈。石头压小草屈不屈?当然屈,但小草叫屈没有?当然没有。小草忙着翻身,哪管叫屈这档子事?我们做人要像小草,命运的石头压下来,什么也别说,只管暗中复原,生长,翻身就是了!在自然界中,有的草活得比石头长。石头都风化了,石头底下的小草依然茂盛,一代一代,钻出地面。当代诗人屈桂林先生有首诗《路边草》写得好:“大路旁边草,逢寒亦遇春。枯荣根底壮,潇洒斗风尘。”好一句“枯荣根底壮,潇洒斗风尘”。我们做人就应该“根底壮”,这样才有斗风尘的本钱,才会潇洒起来。古今最屈之人当然是屈原,屈原爱国,却被国君放逐,你说他屈不屈?当然屈。刚开始屈原也受不了,这样叹那样怨,最后他觉悟了,谁也不怨了,写下《远游》一诗,快意于流浪了。人生说流浪就流浪,有人求流浪而不得,有人流浪一天就想死,有人却流浪得有滋有味。孔夫子周游列国,流浪也。屈原放逐,流浪也。弘一法师东渡日本,流浪也。这三个人得到了流浪真意。至于三毛,看似流浪者,其实未得流浪之趣。你看,她在《橄榄树》中写道:“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已经流浪了还要问为什么,这就不通了,很多问题一问就死。

我们再来看代人受过的第二大享受:掐灭烦恼,一切问题到我为止就不再纠缠,岂不快哉?

“烦恼”一词佛经上有个术语:“无名”。这个词好,人的烦恼可不就是无名无状的吗?说来就来了,它根本不和你商量。世界上最好的事情直接就来了,最坏的事情也是直接就来了。因此,有智慧的人明白这个世界的突然本性,会从“无名”中看出“有恒”来。孟子所说“恒心”、“恒产”,愿君深思之。佛陀当初还是太子的时候,有一次随他父王出行,看路上人来人往,就问这些人都去做什么呢?父王未及答言,旁边有智者说:太子,他们和我们都是各自赶往死路啊!太子因此大悟,知道人生不过如寄,一切说没就没了。太子因此出家,修炼成佛。若千年过去了,曾经潇洒风尘的翩翩浊世佳公子李叔同也出家了,最终入涅槃之境。

前些日子,我去北京怀柔山里看一位师父,到了山门,抬头一看,见匾额上写着“朝阳寺”三字,落款竟为“弘一”,心里很惊喜。进了山门往里走,左边照壁上又是弘一法师墨宝“清修”,便知道此行有缘。我来怀柔山是为写本书酝酿感觉,谁知要有就有,上天安排如此奇妙。我会过了寺中主持明奘法师,然后和他们一起到山前大坝子,在太阳底下欣赏了一场绝对难得一见的“佛门足球对抗赛”,两个寺庙的和尚一起踢球,强身健体,切磋技艺,由山下的天溪庵僧众对此处朝阳寺的僧众居士。朝阳寺的僧众年长,天溪庵的僧众年轻,最终踢了个13:1,天溪庵大胜朝阳寺,足球场上尘土飞扬,场边居士拉拉队喊成一片。天溪庵的小和尚们得意洋洋,朝阳寺这边领队的明奘法师累得不行,甘拜下风。小和尚们有些狂了,说话渐渐有些放肆,明奘法师不以为忤,我便知道这真是个有修行的和尚。明奘法师好玩,能忍,这都是不得了的修为,不是小事情,《梵网经》上说:“应代一切众生受毁辱。”明奘法师这边输球不是他一个人的事,但小和尚们的嘲讽都落在了他的身上,明奘法师亦无辩解,亦无反驳,只是笑。这一笑笑得好,老子说“不笑不足以为道”,就是此意。

这代人受过的第三大享受,亦即享受之至极,就是:以我为人,人我合一,此中大有佛意。人与人本在灵里合一,只因肉体分离,便生出许多不合,不爽,如果你知道夏娃不过是亚当的肋骨,一代一代的人其实都出自一个老祖宗,还有什么你呀我的?男女相合,阴阳成矣。朋友相合,事业成矣。家国相合,天下美矣。以我为人,与人共悲喜。以人为我,与我共祸福。自古有福同享极难,有难同当极易,如果你以受难之心享福,以享福之心受难,天下之事岂有难得倒你的?

与人合一,才能得人。

与己合一,才能得己。

代人受过,过斯灭矣!

弘一法师抄此处《梵网经》经文传世,功德亦大也。

不贪婪就会有

离贪嫉者能净心中贪欲云翳,犹如夜月,众星围绕。

(《理趣六波罗蜜多经》)

这段经文的意思是:远离那些有贪婪、嫉妒之心的人,能洁净心中的欲望,就像夜晚的月亮没有被乌云遮蔽,清清朗朗,自然有众星围绕。

孔子名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孔子此处讲为政,其实也是在讲为人。

弘一法师是中国佛教律宗的中兴人物,他非常能约束自己,严格照清规戒律走。中国佛门各大宗派旨趣不一,净土宗特别强调念佛的好处,禅宗强调悟性,律宗强调严守清规戒律。这三大宗派里面,修行禅宗的人最多,因为禅宗的魅力实在太大了,它与中国艺术水乳交融,因此学的人多。其实目前我们接触的禅是中国禅,与印度毫无关系,只是中国人固有的思维方式,它用内心与外物相印证的方式认识世界,通过快感认识世界,通过心灵认识世界,而不是通过知识。中国人所谓禅的思想,在《易经》、甲骨文、孔子、庄子那里都能找到,你在佛经里反而很难找到。我们很熟悉的《金刚经》那段经文:“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好像很有禅味,其实是汉译的结果,不是佛经原文。关于禅的问题,读者可以参考我的书《心灵的盛宴》第一卷。现在学佛的人学禅的多,要不就禅净双修,或者禅净秘三修,中国什么时候才能再出一个像弘一这样的守律和尚呢?

佛门里面浪子多,弘一法师本来是当时最大的浪子之一,突然一天他成了和尚,而且是最守清规戒律的律宗和尚,旁人不解,我心自知,人在各个时期是不能作比较的,但始终有个恒定的东西不会变,当初弘一当浪子觉得舒服,现在当和尚觉得舒服,哪一个是他?都是他,哪一个是真?都是真。今日的清规戒律就是昨日的放浪形骸,昨日的反叛就是今日的归正,到什么山头说什么话,到什么年龄留什么发,进入和尚的境界那就寸草不留。守清规戒律不容易呀,但其中有乐趣。

人无贪心,自然就有,人的幸福不是你伸手能拿到的,你的手即使再长也没用,因为他根本就不在你的前方,你的手再长也抓不到,他总是从你梦想不到的角度出现。从根本意义上讲,幸福就是毛毛雨,会从天上掉下来,我们的人生幸福全由运化所赐,不是你凭一个贪字所能贪到的,“贪”字怎么写?上面一个“今”,下面一个“贝”,意思是今天的钱财,贝者财也,古时候用贝壳当货币,“钱”字又通“泉”字,所有的钱都会像泉水一样溜走,真是太形象了,任何钱财也好,其他宝贝东西也好,我们都不可能永久拥有它,因为我们自己也不过是一物,物怎么拥有物?东西怎么拥有东西?因此,认识到我们的身体也不过是一个必然朽坏的东西,便可舍弃对世间事物的贪求。

贪财之人财必弃之。

贪花之人花必厌之。

恋位之人位必杀之。

佛陀当初不当太子要当和尚,弘一法师当初不当公子要当和尚,都是因为认识了“戒贪”这一宝贵道理,会守规矩才能打破规矩,成就一个人自由梦想的正是清规戒律。

何必临死都恨人

生死不断绝,贪欲嗜味故,养怨人丘冢,虚受诸辛苦。(《大宝积经·富楼那会》)

弘一法师手录《大宝积经·富楼那会》这段经文的意思是:如果一个人不能解脱生死,是因为他贪欲太深的缘故,他一定要把怨恨带到坟包里去,白白地受了那么多的苦,何苦来哉!

人是容易入魔的,佛家所讲“酒色气财都是魔”,都要好好对付,一不留神你就完了。酒魔让人发狂,先是让你身体高兴得要死,然后让你身体难受得要死,最后把你的身体摧残得就真的死了。四大魔中最后之魔是财魔,即俗称的“财迷心窍”,这个魔大,是个大魔头,古训“君子忧道不忧贫”,这一点总算还有人能做到,但比起弘一法师那一代人还差得很远。弘一法师最佩服的就是印光法师,常用印光法师的故事来教化僧众,印光法师声望地位都很高,是个庙里的住持,可他生活极其简朴,弟子与信徒供奉的食物财物一概不要,如果不是顾及庙里的脸面,他连袈裟的行头都不想穿,一件灰不溜秋的袍子伴随他多年,舍不得扔。有个外国和尚,穿得热闹,带得热闹,跟从也热闹,兴冲冲从东南亚跑过来,一见印光好冷清,这哪像住持的屋子啊!小房间里只有一床一桌,连椅子都没有。关于印光法师的屋子有好多典故。据说他在自己屋里从来不杀虫,说是自己该受虫子监督,后来他越修越好,虫子也就没了。印光的床有床有板,有褥有垫,有被有枕,就是没有蚊帐,每到夏天就喂蚊子,他越修越好,后来蚊子也就没了。我在这里不是说印光的神通,而是像弘一一样赞美他的简朴。人要是过不了金钱这一关,当了和尚也会成为一个贪财的和尚。

酒色气财四大魔中,最要命的是一个“气”字,多少人毁在这个字上,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为了一个陈圆圆,虽说把李自成卖了,最后自己也被人家收了。耍手段斗气斗狠,何时是终了。孙武用一生的心眼写了一部《孙子兵法》献给他的老板吴王,最后人家还是不要他,一脚把他蹬了,孙武人称“兵圣”,可被人家蹬了自己还是毫无办法,你看他的兵书看得看不得,有用没有用!可笑很多人还把《孙子兵法》奉若神明,以为通达此书,万事不求。其实,世上事理岂能皆穷于计?还是多读些圣贤们的修身养性之书吧!佛经、四书五经都可以读,《古兰经》很好。他们不教你怎么斗气斗狠,而是教你怎样收心练性,这是好的。可怜孙武死了以后,唉,他的后代孙膑也犯了相同的错误,也写了一部兵法,也一生与人斗气,开始脚被人家砍掉了,结果命也送掉了。虽说捞了一个庞涓垫背,到底对他没什么好处。

人有气就有怨,人有怨就有恨,人有恨就有死,人们常说“我恨死你了”,他确实想你死,恨字本身就带有死亡的气息,诅咒之言慎勿出口,人处世上发心要善,善自然亲近自己。

用短暂的人生做一件永久的事情

是身如掣电,类乾闼婆城,云何于他人,数生于喜怒?

(《诸法集要经》)作用,酒鬼的下场,好酒的人他的命就像酒一样随时蒸发。十年女儿红,瞬间随女儿化去;三碗透瓶香,瞬息散为英雄热血。世人都以为酒藏得越久越好,谁想到那是毒药,一瓶酒在地里埋上个一百年,拿出来还能毒死人。水浒英雄喝酒斗气,亡命天涯,表面上他们替天行道的行为很有正义感,其实是内心的恶念驱使他们干这干那,他们拼命喝喝喝,杀杀杀,他们只能喝喝喝,杀杀杀,停不下来。武松喝了酒,要打虎;李逵喝了酒,要杀人;时迁喝了酒,要放火偷盗;宋江喝了酒,要题反诗当皇帝,这伙人全是酒给害的,最后果不其然,投降以后,他们就被皇帝赐下毒酒药死了。好酒的人必然死在酒上,好什么死于什么,你见过一个不被酒害的酒徒吗?唐朝杜甫写了一首《酒中八仙歌》,李白大名赫赫其中,李白这个酒鬼,最后因喝酒喝死了,只留下上千首酒气冲天的诗让人读,可不慎哉。水浒英雄生于酒死于酒,《水浒传》就讲了一个酒的害处啊。

《红楼梦》讲了一个“色”字,讲了“色”的害处,很多人觉得《红楼梦》比《金瓶梅》好,其实两本书意思都一样,都讲要戒色。我常对人言,《红楼梦》里的贾宝玉比(《金瓶梅》里的西门庆还坏,西门庆死在女人手上,贾宝玉让女人死在他手上,尤其让人吃惊的是专杀爱他的人和他爱的人,他奶奶被他气死了,他爹经常被他气晕,据统计,因宝玉而死的人就有林黛玉、晴雯、金钏三人。有人说金钏不是贾宝玉杀的,试想贾宝玉不调戏她,金钏又怎么会死?贾宝玉见色起心,作孽呀!最后双方都很苦,但还要这么干下去,金钏死了,贾宝玉又打起她妹妹玉钏的主意,色字头上一把刀,杀了人自己也难逃,最后只能是两败俱伤,人琴俱亡,占便宜的最终发现也不便宜,吃亏的永远翻不了身,男女之事岂有回头路,念一声佛你就清净了。

同类推荐
  • 提高办事效率36计

    提高办事效率36计

    你想在伟大的事业中留下“痕迹”吗?你想以创造累累的果实来显示自己生命的价值吗?那好,请你珍惜这人生的最大财富吧!请你以强烈的时间信息感,适应深刻变革的时间观念的需要吧!有了这种强烈的时间信息感,才能提高时间运筹世术;才能疏导时间信息渠道,增强时间的节奏意念不断追求效率。我们希望每一位立志于成功的人能够驾驭那飞逝的分分秒秒,真正做时间的主人。 与时间建立友善的关系。开始让时间成为一种发挥创造力的工具,不要再视它为竞争的敌人。每当你定下合理的目标,并从容地完成它之后,你该给自己一些鼓励。
  • 细节决定成败

    细节决定成败

    不可以背着沉重的历史上路,而是需要汲取前人的经验;不可以复制他人的成功方法,而是需要学习成功人士的奋斗精神;不可以接受单一的价值标准,而是需要认同那些有益于人生的观念;不可以热衷于某些处事计谋,而是需要改善自己的思维方式。
  • 世界首富卡洛斯的赚钱奇谋

    世界首富卡洛斯的赚钱奇谋

    墨西哥的财富何故如此钟情于卡洛斯?他凭着什么能够如此自如地操纵财富,以至于让自己的腰包比比尔·盖兹的还鼓?本书将向你展示卡洛斯富有传奇色彩的理财和投资人生,带你追寻他问鼎财富的足迹,让你从中获得致富的启示。
  • 领导用人36计(管理者自助书系)

    领导用人36计(管理者自助书系)

    无须质疑,在日常工作中,管理者每天都要面对和解决一个基本问题驾驭下属。无论是发号施令、调兵遣将,还是指挥作战等,都是在驾驭下属。
  • 享受成长的日子:哲理篇

    享受成长的日子:哲理篇

    感谢生命,感谢人生,感谢生活。感谢别人所给予的,哪怕是一丁点的微笑或谦让。感谢能给人勇气和快乐,感谢是人际关系的特殊润滑剂。感谢使痛苦、愤怒、寂寞退却。让我们真诚地感谢——每一缕阳光,每一次关爱,每一分收获。
热门推荐
  • 九域神君

    九域神君

    这是个乱时代,每个人都要为生存战斗。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也有至死不渝的坚守,在最黑暗的岁月里,也有前行的希望。只要心中的血还热,就不停止朝梦想的方向跋涉。
  • 宁缺吴赖

    宁缺吴赖

    肚黑脑白的童姑娘与肚白脑黑的宁先生不得不说的那点事。
  • 娇临异界

    娇临异界

    一个学生,无意之中竟然穿越到了异界。在异国他乡,她又将如何生存,又将如何应对异界的种种刁难以及勾心斗角?
  • 林徽因诗文集

    林徽因诗文集

    本书全面收录了林徽因各个类型的作品,以及她与当时名人的往来书信,以呈现林徽因充满性情的真实面孔。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林徽因所处的年代是白话运动兴起的初期,因此,当世很多文人的笔下都有在今天看起来十分蹩脚的行迹。在林徽因的文存中,常见以“那”代“哪”、以“的”代“地”,以及文言与白话混用等情况。对于容易引起歧义的内容,编者按照现代人的阅读习惯进行了修改,但仍保留了一些能够体现清末民初特色的小细节。希望这些小插曲,能够为读者们赏花的心境增添一抹悠然。
  • 校花的纯情家教

    校花的纯情家教

    现在当家教,有学术还不够,还得懂武术。既要教得好学生,又要打得跑坏蛋。女学生不听话咋办?自然要好好调教了。要怎么调教?咱们可以试着用爱感动她……
  • 坏坏董事长的挂名情人

    坏坏董事长的挂名情人

    厉昱辰孤冷的眸子冷冷的扫了一眼半躺在床上的女人“我们只不过是各取所需的伴侣关系,谈感情,你还不配!”呵呵,女人闭上眼眸,剔透的泪珠蜿蜒而下,是绝望、抑或意料之中……一夕之间,家人的冷漠逼迫,所谓爱人的无情抛弃,闺蜜甜美笑容的狠戾算计,朋友无尽的冲撞嘲笑,黎夕的世界崩塌……既然不被在乎,那么她选择遗弃!厉昱辰,你不配!--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笔下亿千万

    笔下亿千万

    人的故事,说白了就是欲望使然。重生回到过去的某个大物打算低调的活一次。
  • 逆转天下吧郡主

    逆转天下吧郡主

    她乃是看上去没有灵力的废物郡主,他乃是别人都崇拜的魔皇,他守护她三生三世。她错过他三生三世。此生....
  • 中国人的脸谱

    中国人的脸谱

    本书是美国著名学者亚瑟·亨·史密斯先生的经典著作。
  • 嚣张小农民

    嚣张小农民

    掌中有世界,腹中有乾坤。花花大社会,霸道小农民。小农民也有逆天处,种地、栽花、养鱼样样精通。看病、淘金、算命、手到擒来。看农民大老粗张术如何玩转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