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03600000011

第11章

生命隐藏无数奥秘,勤修善法自可解之。原来并没有生死这回事。我不曾生,我不曾死。生生死死,死死生生,都是假相。佛的本相是不生不灭,不增不减。随了佛法,起善念时那元气有光华如闪电,有歌声如雷鸣,起恶念时只是一片黑暗。

寂寂宇宙,本是空虚,只因一念之善,我们投生为人。不用再回想,我们的来历自己知道。

雷峰塔倒掉的那一年,弘一法师刚好在杭州。他坐在西湖边上,静静地看着残破的塔景,一时思飞天外,不知身在何处。湖中渔女采莲归来,口中唱着一首古老的歌谣:“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橹声如梦,缓缓远去。弘一坐在冰冷的石头上,沉寂在了无边的黄昏里。

不要恶心了自己

凡闻恶声,则念阿弥陀佛以消禳之,愿一切人不为恶行。凡见善事,则念阿弥陀佛以赞助之,愿一切人皆为善行。无事则默念阿弥陀佛,常在目前,便念念不忘。能如此者,其于净土决定往生。

(王龙舒)

这段话意思是:只要听到恶声,就念一声阿弥陀佛来消除,愿一切人不再恶言恶语与恶行。只要听到有人做善事,就念一声阿弥陀佛赞扬他,愿一切人都有善行。没事就默念阿弥陀佛,佛常在眼前,就可以做到念念不忘。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就可以往生净土,入西方极乐世界。

王龙舒是净土宗信士,他这话很好懂,是要人常念佛。这不消我讲,且说一说他其中的一句话。

“愿一切人不为恶行”,这一切人显然包括自己。自己的恶行哪里来?自己身上来。自己找恶心,就有了诸种恶行。恩格斯在一篇讲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分析的文章中说,嫖客嫖妓,对于妓女其实并无身心上的明显损失,主要是损坏了嫖客的灵魂,腐蚀其思想,磨灭劳动及革命斗志(大意)。同样的,人的各种恶行对别人其实并无多大作用,主要是害自己,所谓“抬起砖头砸自己的脚”即是。

绝不主动找恶心。要死也要找个干净的地方,谁还找个污水沟跳下去?你别说,还真有故意死得脏的人,这种人大概厌恶自己到了极点吧。我不知道他为什么会那样。既然脏了一点,索性全部弄脏,世上哪有这样疯魔的道理?上天愿意万人得救,不愿一人沉沦。净土难道是一个人的净土?不,净土是大家的。下地狱的人其实离净土不远了,地狱第十八层还是刀剑火焰,到了十八层之下,就是另一处天空,或许就是净土了。想想补救之难,或许我们就不再自己找恶心了。

折一枝桃花,伤十个桃子。扶一株小苗,荫庇八方大众。与人为善虽乐,怎比向自己大发慈悲!哦,你要说:“我是如此伟大、高尚、健康、优美,不可看低了自己。”“此身虽老心未老,留待春风发一枝。”弘一这两句诗可以作我们的座右铭。

唐朝诗人刘禹锡,他在长安做官,参加革新,没成,被贬朗州。十年后被召回长安,有一天和新老朋友一起去玄都观看桃花,写了一首著名的诗:“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中桃干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讲这些花都是当年他走后栽下的,如今桃花灼灼,伤感啊!不料他后来因同样的理由又被贬连州,这次贬得更久,上一次是十年,这次一去十四年。牢底坐穿后,他再次回到长安,再次游玄都观,却见已经零落了,不见一株桃花,只有满园子的油菜花,达官贵人的花园变成了农民的菜园,世事无常啊,刘禹锡又写了一首同样著名的《再游玄都观绝句》:“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希望我们大家都来做“前度刘郎”,一万次都打不死,走开了又回来,坚持自己的内心信念,固守自己的家园。那桃花虽美,总有“净尽”的一天;种桃道士虽然风光,也难免堕入无桃可种的境地,只有苦心修炼的刘郎,再不恶心了自己,凭一口气,点一盏灯,眼前光亮虽小,舒心日子自然在后头。

人生的路要多带盘缠

人生能有几时?电光眨眼便过:趁未老未病,抖身心,拨世事;得一日光景,念一日佛名;得一时工夫,修一时净业;由他命终,我之盘缠预办,前程稳当了也。若不如此,后悔难追:

(天如禅师)

这段话意思是:人生短暂,眨眼工夫就过去了。趁着现在不老不病,抖擞精神,超脱世事,常念佛名,勤修炼,不管别人是怎样了结此生,反正我自己的盘缠已经预备好了,前程是稳当的。如果不备好盘缠,后悔可就来不及了。

人生短暂。宇宙的漫长映照了人生的短暂,瞬间的流星对夜晚来说等于没有,连顽强的太阳都得下山。世间一切皆堕入无常道。一念未起,一念已灭。人生短促得像一个未遂的念头,半个没展开的故事。小口苹果,大把光阴,磨来磨去,吃了等于没吃。心里想一个人,好像有这个人,好像又没有,想来想去自己没了。头发丝很细,却比不上蜘蛛丝柔韧。蜘蛛能把自己从大树上倒挂下来,你能吗?蜘蛛能收回自己的丝,你能收回自己的思念吗?小时候读书你可以倒背如流,时光你又能倒流吗?还有,燕子每年都能找到同一棵树,你能在同一个地方找到同一个人吗?人生短暂,这话你根本没时间说。你一说它就没了,我一写它就变了。我们还没见识过真正的短暂,我们认为的短暂其实够长了,足够你留下终生印象。真正的短暂是永不发生。白头到老的是恩爱夫妻,住一宿的是露水夫妻,风流十分钟是马路天使,悠悠小巷一分钟合影留念是卖花姑娘,瞬间爆炸是一见钟情,半场云雨是梦中幽欢,三分之一秒消失的是手帕上的遗香,万分之一的幸福是闹市中看见她的背影,泥中的脚印是永世的怅惘,琴上的烛光是殷切不眠的盼望。我们够漫长了,没资格说短暂。战友死在你怀中时间长不长?情人毅然远去时间长不长?那个荒草疯长的暑假时间长不长?懂得漫长才懂得短暂,时间,我们不需要珍惜。时间是用来浪费的,浪费给够资格浪费的人。老说珍惜时间的人,是不够资格拥有时间的,就像走远路的人才需要盘缠。

走远路要有盘缠。有个人在沙漠里追他的朋友,三天三夜,终于追上了,但他的水也用光了,追上了又怎么样?还不是大家渴死。现在的女人爱钱,为的是多一份安全感。男人爱权力,为的是多一份成就感。这样的男人女人走在一起是幸福的,全天下都要祝福他,佛菩萨都要保佑他。

知道自己在难受才一往无前

如就刑戮,若在狴牢,

怨贼所追,水火所逼;

一心求救,愿脱苦轮。

(天如禅师)

这段话意思是:人活着就像受刑,关在牢中,又像被强盗追赶,被水淹火烧。这样你才会一心求救,巴不得脱离苦海。

佛经上说人一生下来就是受苦。道家说“残生”(残破的人生),庄子借孔子的口说:“丘,天之戮民也。”佛家说“苦海”,都是大实话。爱一个人是受罪,爱得越深罪越大。因为你爱他,就要想办法得到他,于是种种贪欲、机巧、怨毒都出来了。这些都是罪。你说你很伟大,为爱的人犯罪。其实你是害了他。夏娃怎样害亚当,如今的人就是怎样害他的爱人,这道理再过一万年也不会变。

彼此相害荼毒,这就是受难的原因。勇夫因此忘记仇敌,爱人苦己,虽知自己在受难,但深知这一切不会自受,因此他一往无前——苦推动着他。

乐土即地狱

于此土声色诸境,作地狱想、苦海想、火宅想。诸宝物作苦具想。饮食衣服,如脓血铁皮想。

(妙什禅师)

这段话意思是:要把这个世界上的一切声色享受,当作地狱,当作苦海,当作火宅。把一切宝物当作让人受难的刑具。好饮食当作脏东西,好衣服当作铁皮皮,最好把你自己也当是块铁皮皮,没有感觉。

妙什禅师的道理果然奇妙,只有铁皮皮才能奈何得了脏东西,因为我没感觉,它就作用不到我。发疯的时候,你可以去杀死一块石头,就算你把它粉身碎骨,它又哪把你放在眼里!世上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没感觉,一个男的追了女的十年,人家还是没感觉,十年前的情书打回来,你自己抒情去!铁皮皮好啊,铁皮皮才不被骚扰,肉皮皮麻烦大了,一个蚂蚁就把你痒死。要想修炼成百毒不侵的铁胳膊,就要先学会一副铁石心肠。

学禅的第一阶段要学会“观想”。冥思之后,你以“空”的角度重新审视世界,重新定义生活,重新命名自己,事情就不一样了。比如说,眼前有一朵花,你不要说是花,要说它是塑料花,甚至连塑料花都不如,你难道不知道所有的鲜花枯萎、腐烂后都要发臭吗?眼前有一朵云,你不要说是云,要说那是天子的皇冠,平民的大饼。之所以称它天子的皇冠,是说真命天子懂得观风望云,哪里有风他就向哪里借一阵风,哪里有云他就向哪里借一片雨。之所以称它为平民的大饼,是因为平民常以此断天气判雨晴、种瓜、种豆,收获那果腹的大饼。

要使劲洗煤如雪。

要磨砖作镜。

要泥牛水上行。

要把美食当垃圾,把华衣当画皮。

要把别墅当坟墓,把小车当奔走的棺材。

要把跳舞的美女当骷髅,把喝酒的壮士当服药的蠢汉。

要把圣人当白痴,把英雄当狗熊。

要把人间当太平间,把乐土当地狱。

这样,你倒过来后,就会发现真相。你不会乱的,反而有了条理。更不会疯,你自有一套识别能力。你不会悲观失望,反而会因此更积极地拿回世界的主动权,率先拿到真理的钥匙。

我有个搞行为行术的朋友,他做了一个名为“互换”的行为,在这行为中,他分别与厨师、民工、京戏演员、警察等互换角色,脱下自己的衣服,穿上他们的衣服,合影照相。不消说,效果很荒诞,但同时也说明了一个道理:只要放下目前扮演的角色,人生就进入某种幸福状态。到天堂你扮天使,到地狱你扮阎王,都不像,不如就在人间真正做一回人。这样想想,嗯,地狱即天堂,天堂即地狱。一切享受都把自己享受死,一切苦难会自动消失。好东西是坏东西,好人是坏人,好事情是坏事情,一切都是好好好,一切都是妙妙妙。人看你不三不四,你看人颠三倒四,朝三暮四,寒山就和拾得好,孟郊要去找贾岛,什么人看什么书,什么家养什么猪,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戏,要想打仗到平地。河南古时原是全中国最繁华的,后来不繁华了,为什么?因为四面八方都汇在这里打仗,中原大战,安史之乱,没个完。原来它是乐土,后来成了地狱。

天堂地狱本在一念之间,主要是守住自己。

惜福便有好归宿

此界释迦已灭,弥勒未生,贤圣隐伏。众生奔波苦海,犹失父之儿,若不以极乐愿王为归,谁为救护?

(妙什禅师)

这段话意思是:这个世界佛陀已灭(指寂灭、涅槃),弥勒还没生下来,众圣贤隐伏不出。芸芸众生奔波苦海,就像没爹的儿瞎撞,如果还不把极乐愿王作为归宿,谁来救你?

“极乐愿王”指极乐世界的一尊佛,主管人的归宿。

佛教的这个说法与基督教的说法有些相似。佛教说佛陀已灭,弥勒未生,要找归宿到极乐愿王那里。基督教说耶稣基督已升天,还没重临,要想找归宿凭圣灵指引。二教归一教,都是要人善,其中区别在此就不展开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我的书《心灵的盛宴》,上面有二者同异之详述。

不管什么人,总要有个结局才好。坏结局不如好结局,没结局不如有结局。很多人辛辛苦苦一辈子为人作嫁,啥也没捞到,年轻时是炮灰,中年时是烟灰,老了就只能是骨灰。有这“三灰”,如何不让人灰心失望?再不可这么过了,打得破,扯得开,才能做一回人。让驱使人的人当炮灰去,自己收拾干净烟灰缸不再吸了,至于骨灰好哇,可以当花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所有人都要把自己当老人,要有临老垂死之感,才会惜福。关于惜福,弘一法师曾在南普陀寺讲“青年佛徒应注意的四项”时说道:“诸位请看我脚上穿的一双黄鞋子,还是民国九年在杭州的时候,一位在念佛的出家人送给我的。若诸位有空,可以到我房间里来看看,我的棉被面子,还是出家以前所用的,又有一把洋伞,也是民国初年买的。”“诸位要晓得,末法时代,人的福气是很微薄的,若不爱惜,将这很薄的福享尽了,就要受莫大的痛苦。”

惜福即得好结局。饭吃八分饱,又享受又珍惜,主要是享受。这是真正的享受。衣穿百补衣,这是风度也是温度,主要是风度。如果你爱看古画,就知道和尚图有多漂亮。干净的头皮,随意的衣服,拿一根藤杖,穿一双草鞋,走山过水,何等自在。走哪里去?寺庙并不是人的归宿,教堂也不是,人的归宿是认识自己,发现伪装的同时发现真理,修行不辍,其乐无穷。

行动坚决,便有快感

闻教便行,奚待更劝?

(妙什禅师)

这句话意思是:人一听到善道就去行,为什么还要等人去劝?

好啊,妙什禅师这话我很喜欢。我先不忙宣讲禅师法旨,且把我现在身处的环境给大家交代一下。现在我在北京怀柔山里,一个叫圣泉寺的地方。我大哥刚从四川来,我带他来见这里的珠光师父,想找份活儿干。俗话说庙里好修行,庙里也好干活,哪里不是吃饭的地方。珠光师父很痛快,当场就答应了。我把我大哥安顿好了,这才有了坐下来写稿子的闲心。我把活儿从家里带到了寺里,反正只需要一张桌子,哪里也都能干。我现在坐在一间阳光充足的房间里,没人打扰我,十分安静。不时有当地人从山上背柴禾下来,古风盎然。门口有一个干池子,天气转暖了和尚们准备养一些鱼。这个地方跟我有缘,第一次来的时候,我对某处风景大吃一惊:这分明是我去年某天梦中来过的地方。沿着山根有条河,我在梦里面沿着河走,碰到了一个有意思的人。现在这山、这河真实地呈现在面前,原来梦不是梦。

行动使梦想成为现实。如果我不到圣泉寺走走,就不会发现原来我的梦境在这里。很久以前它就在召唤我了,它一直想把我唤醒,它一定想告诉我什么东西。当初弘一法师到了虎跑寺,马上与它产生了一种神秘的缘分,断食在这里,观礼在这里,最后出家也在这里。弘一没有错过这份缘,我也不会错过。

大梦想催生大行动。行动坚决,便有快感。革命之所以让人兴奋,就在于它行动坚决,思想果敢。爱情之美好,事业之兴盛,全由行动坚决而来。求婚要果断,敢说敢做。生意场上求财当然也要拿出在情场上做戏的决心。至于求法,更不能有半分犹豫。唐僧取经,说去就去,哪怕九九八十一难,他也无怨无悔,师徒一路拼搏,多么开心。

坚决的就是正确的。一口干到底,必然是好酒。我不是说不要品,品完之后还得咽。珠光师父招待我们喝好茶,如果只是闻个不休,岂是茶家风范?茶要喝,酒要饮,男人要有力,女人要多情,闻善即得善果,一动念佛菩萨就收到了你的信念,你只管干,自有力量保佑你。

只有善的才是坚决的,因为它在你之前已经过了一万次考验!我们看公案小说,常常会看到“刀下留人”的情景,读书人笑叹:又是刀下留人,又是刀下留人,哪有那么巧?你别说,事实往往就是如此。

同类推荐
  • 知识结晶

    知识结晶

    歌德说:“名言集和格言集是社会上最大的财宝——只要懂得在适当的场合把前者带进会话里,在适当的时间唤起对后者的记忆。”我们人类社会那些出类拔萃的名家巨人,在推动人类社会向前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他们通过自身的体验和观察研究,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感悟,他们将其付诸语言表达出来,被称之为名言或格言,其中蕴含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成为世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 决定一生的8种心态

    决定一生的8种心态

    本书讲述了青少年应掌握的8种心态,包括:自信心、进取心、仁爱心、平常心、诚信心、持久心。
  • 思路决定出路(大全集)

    思路决定出路(大全集)

    成功没有定式,优秀可以复制,从思维入手,你可以获得改变自己人生和命运的终极力量!这本《思路决定出路大全集(超值金版)》由牧之编著,立足现代人苦于没有出路、存在思维定势这一现状,着重分析有好思路就有好出路这一哲理,并列举了大量浅显易懂而又意义深刻的故事,以期读者阅读《思路决定出路大全集(超值金版)》时有豁然开朗之感,帮助大家开拓思路,走出潇洒人生路!
  • 交际经商厚灰学

    交际经商厚灰学

    无论是交际还是经商,历来都有已被大家默认的“灰色”地带,在这里,就是“厚灰学”的用武之地。比如,“人脉即财脉”早就是大家认可的真理了,商场上的生意人谁没几个互相帮衬的朋友?有人说“做生意就是做关系”,这其中的关系不只包括与朋友的关系,还包括与顾客、下属,甚至是与对手的关系。只有与更多的人保持和谐,生意才能财源滚滚。除了和气生财,防范之心也不可无,毕竟商场如战场,虽没有硝烟,却是一样的残酷。
  • 勤奋好学(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勤奋好学(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生命在不断汲取新的养料,从而更加精彩,生命在于不停拼搏向上,从而彰显它的力量。那些为人类历史的前进作出贡献的人们的故事被后世传说时,总少不了勤奋好学这个关键词。本书选取了各界的勤奋好学的故事,引人深思,能给奋斗中的你以正能量。
热门推荐
  • 血星降世

    血星降世

    血星出世,鲜血笼罩大陆,一位穿越而来的少年,为了守护至亲、挚爱之人,复兴了族群,血洗天下,从一位无名少年变成了名震大陆的血腥王子。血的力量,难道真的是错误的吗?他这样问自己的敌人。
  • 校草追爱小学妹

    校草追爱小学妹

    校草的追爱故事,平凡的小学妹让帅气的校草追爱,他们又会有怎样的故事呢?
  • 将军的女人

    将军的女人

    他们都有一个美丽的名字,来自古诗十九首的经典传说。他们是一对青梅竹马的恋人,奈何命运作弄,让他们经历了生死离别的痛苦。一枚神秘的波斯钻,牵扯了多少爱恨纠葛。一次偶然的经历,彻底改变了他们的命运。灾难和迫害一次次向他们袭来,猛然间他们发现自己卷进了一个巨大的阴谋之中。
  • 圣经故事1

    圣经故事1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画中注定

    画中注定

    一幅神秘的骷髅画,引出一件件你想不到的事情。一切都在画中,难以分辨,难以逃离。在你面对画的时候又读懂了什么?
  • 反穿越客栈

    反穿越客栈

    李天骄,父母给他取了霸气的名字,希望他成为天之骄子但可惜,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残酷的。本来已经认命的他被命运的玩笑砸中,获得了能随机召唤各个位面人物的异能。三国无双的貂蝉,大唐双龙的婠婠,武力值爆表的吕布,传说中悦来客栈的店小二。当然,少不了绝世大反派魔剑仙,因为他,统统被迫穿越到了这个时代。“总有一天,我会召唤到命运女神来给我按摩”正在变牛逼的李天骄站在自家客栈前骚包的说。。
  • 《弟子规》里的家教智慧

    《弟子规》里的家教智慧

    全书1080字,360句,虽然只是一本关于童蒙教育的小书,记录的是生活中言行举止等小事情,却蕴含着做人做事的大智慧。我们透过那些讲述规矩的文字,不但能够学会怎么做一个文明人、有道德的人,同时也能悟出很多教育智慧。
  • 和亲公主:王爷慢慢宠

    和亲公主:王爷慢慢宠

    上课睡觉一朝清穿,被逗比王爷强娶回家。王爷宠王爷爱本来是件verygood的事情,奈何她喜欢的却不是王爷。前是望尘莫及的晋西烨,后是“穷追不舍”的顾卿羽。她到底是勇往直前,还是停下来回望呢?顾卿羽:此生相思化作水,没过晴川没过云。苏染:君不见白眼纷翻飞,心若围城不可摧?
  • 不要捉迷藏

    不要捉迷藏

    女主苏晴,淡然而立,磨难与选择,她一笑而过,顺其自然。她追求的不过是简单随性,却在遇到不同的人之后,生活不再简单。在寻找小暖的路上,她从不放弃。项野,十几年的青梅竹马,换来的不是唯美爱情,背后深藏不为人的故事。退却、上前,他来回不定,是错过还是坚守,能不能看清自己的真心,踏出那一步。到底他是不是她的归宿。许川,他不是命运的宠儿,孤独于世,迷茫与冷漠。再次相遇,他有过期待、有过希望也有在失望。僵硬的面部只为一人扬起唇角,她在,他就等。缘起于动物,这本来就是一个奇妙的缘分。如果你以为这是一篇简单平淡的校园喜剧,那就错了。错杂的人物关系,更多角色的不断加入,友情、爱情、亲情,还有人与动物之间相互牵绊。我们把一切说通的、说不通的都交给‘命运’吧。
  • 吴钩吟

    吴钩吟

    武昌城南湖边相依为命的两兄弟,因为一次突如其来的变故,卷入江湖纷争之中。时处大明中后叶,江湖被两个帮派垄断,以长江为界限,江北为群英会,总舵在华山,江南为六合教,总舵在庐山,数十年间,两个帮派仇杀不断。两兄弟因为不同的际遇,各去了一个帮派。江湖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能否让他们兄弟俩失掉本心?与此同时,南国倭寇兴起。在国恨家仇,爱情亲情面前,他们是是刀剑相对,还是罢手言和?是互诉离别之情?还是共同抵御外辱?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或许这不是江湖,仅仅是两个失了本心孩子的一次自我救赎……本书不是种田升级文,多的是侠骨柔情,江湖佳话与儿女情长。喜欢武侠的朋友请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