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84400000029

第29章 天文历法篇(1)

宇宙的由来

宇宙源于150亿年前,包括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的无限空间。

20世纪初,爱因斯坦完成广义相对论时,指出宇宙可能会发生膨胀。后来,科学家们发现,远方的星系正在以极高的速度远离银河系。这说明宇宙正在不断地膨胀,从而证实了爱因斯坦的推测。此外,人们还发现宇宙到处充满着3度K的杂音电波,这证明宇宙曾经是一个超高温、高密度的大火球。

基于以上事实,科学家提出了“宇宙大爆炸”理论,对宇宙的形成进行解释。根据这个理论推算,宇宙诞生于150亿年以前。刚诞生的宇宙是一个极其微小的世界,但它却有着极高的温度和密度。后来由于物质的温度和密度急剧下降,这个“宇宙之卵”以爆炸性的速度猛烈爆炸。

在“大爆炸”中,诞生了各种元素和支配它们运动的力,所以形成了星球和银河。只在一瞬间,“宇宙之卵”便进化成为“成年”的宇宙。

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是从既无空间也无时间的“虚无”之中,以惊人的速度瞬间诞生的。而且,宇宙总是周而复始地从诞生到消亡,再诞生,再消亡。

地球的由来

据科学家的推算,地球大约有40多亿年的历史。

地球是由星云分化而来的。一开始,它只是一些宇宙固体微粒的聚合体。在运动的过程中,它不断吸附四周的宇宙微粒,最后才凝聚成一个球体。原始地球是一个冷冰冰的坚硬球体,在它的四周,弥漫着氮、二氧化碳、甲烷、氨等气体。

在构成原始地球的物质中,有许多放射性物质。在衰变过程中,它们释放出大量热量。随着热量的不断积累,地球内部的温度渐渐增高,坚硬的地球慢慢变得柔软。随着运动的作用,在地球内部便产生了复杂的圈层分化运动。

在地球重力的作用下,氧、铝、镁等比较轻的物质浮到地球的表面上来,铁、镍等比较重的物质慢慢下沉到地心部分去了。最后,在地球内部形成了明显的层次,这就是现在的地壳、地幔和地核。

根据大陆漂移学说,在几亿年前,地球上的海陆分布同现在是不一样的。大约在两亿多年前,地球上的各个大陆基本上连在一起,人们称之为泛大陆。此外,还有一个泛大洋,也就是古太平洋。到了距今1亿8000万年的时候,泛大陆产生分离,逐渐漂移,形成了五大洲四大洋。

月亮的由来

关于月亮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概括起来有下面几种:

1.分裂说。

有人认为月亮源于地球的分裂。在地球形成过程中,当它还处在熔融状态时,在高速自转的离心力及太阳潮汐的作用下,从赤道位置分离出一大块物质,冷却后就形成了月球。

2.行星说。

有人认为月亮是被地球俘获的小行星。月球本来是一个绕太阳公转的小行星,大约在30至40亿年前,因为靠近地球,被地球引力俘获,所以成为地球的一颗卫星。

3.太阳星云说。

有人认为月球源于太阳星云。太阳星云将两个较大星团作为中心,凝聚其他云状物质,便形成了地球和月球两星球。因月球小,就在地球引力下绕地球公转。

4.碰撞论。

有人认为地球碰撞了一个小星球。地球是先存在的一个星球,后来,一个星球以每秒11公里的速度成斜角碰撞了地球,从而抛出许多雾化岩石物质围绕地球旋转,后来,这些雾化物逐渐凝聚成了月球。

金星名称的由来

在中国古代,人们将金星称为“太白”。当它在早晨出现时,人们称它为“启明星”,意思是东方欲晓、开启光明。当它在晚上出现时,又称它为“长庚”,意思是暮色降临,长夜将至。

现在,全世界都称金星为Venus,译为维纳斯,乃是罗马神话中爱神的名字。爱神维纳斯的美貌与金星的晶莹非常相配。称它为“金星”,是因为有人认为它是由金银组成的。近年的天文考查证实了这一点,金星上的确富含矿藏。

木星名称的由来

在西方,木星被认为是主神丘比特(Jupiter)的化身,也就是希腊神话中的主神宙斯(Zeus)。天文学家用Zeus的第一个字母Z的花体写法,作为它的代表符号。中国古代叫它“岁星”,是因为人们正好用它来定岁纪年,它绕太阳一周正好是12年,与天干纪年法相吻合。

木星是一颗体积和质量都特别巨大的行星。它的体积是地球的1300多倍,质量则是其余八大行星加在一起的2.5倍。

水星名称的由来

水星总是在太阳附近出没,从地球上看,它与太阳的角距不超过一辰(古代把一周天分为12辰)。所以,中国古代管水星叫“辰星”。

水星有时在黎明出现,有时在黄昏出现,这使得古代人以为这是两颗不同的星。早期的希腊人,在薄雾中见到水星就称之为墨丘利(Mercury),在清晨时见到水星则称之为阿波罗。古印度人称它为罗利纳亚和佛陀,古埃及人称它为何鲁斯的塞特。它们仿佛是太阳神的两个侍卫。

现在,水星的众多名字多已废弃,大家都称水星为墨丘利了。“墨丘利”本来是罗马神话中为众神传递消息和信件的使者,脚上生长着一对翅膀。这个名称,与水星行动之敏捷非常相称。

火星名称的由来

火星是人们用肉眼所能看见的最亮的星。

因为火星色调暗红,使人想起象征战争的铁与血,所以西方人称它为马尔斯。马尔斯,是希腊神话中战神的名字。在天文学中,火星的代表符号是一种武器——矛。中国古代将火星称做“荧惑”,是由于它色红而荧荧似火,加之其亮度常变,行踪不定,因而令人迷惑。

土星名称的由来

古代西方人看到土星行动迟缓,就以为它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命运的变幻,便以罗马神话中的萨都思(saturn)神为它命名,象征时间的流逝不会给人们带来任何好处。

土星的符号是一把大镰,它既象征时间,又象征农业。在中国古代,人们认为土星每28年运动一周天,好像每年“坐镇28宿之一”,于是便称它为“镇星”。

天王星名称的由来

1781年,英国人威廉·赫歇耳在太阳系中发现了一颗新行星。他想把它称做“乔治星”,以报答英王乔治三世对他的支持和资助。另有一些天文学家则主张把新行星命名为“赫歇耳”,以表示对发现者的敬意。

但这两种提案均遭否决,人们采纳了柏林天文台台长波得的建议:遵守以神话人物命名行星的传统,用天神乌拉纳斯(uranus)命名它。中文译作天王星,天王星的符号是一颗星上面写着一个“H”,这是发现者赫歇耳名字的第一个字母。

冥王星名称的由来

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博发现了一颗新星。这一新闻,在1929年3月24日英国所有报刊上都作为头版头条进行报道,并征求命名。

当时正在教会读书的11岁的名叫威尼什衣·贝尔娜的英国小姑娘提出,用地府中的“冥王”来命名新行星,结果被选中。为什么她的建议能被采纳呢?因为该行星处于遥远的黑暗中,那儿仿佛是冥国的所在地,故用冥王普鲁托(Pluto)命名。

卫星一词的由来

卫星的英文是Satellite,这个词起源于拉丁文,在不同的时代,它的含义完全不同。

这个词最早产生于罗马。当时,没在卫队的护卫,显贵们就不敢在罗马城的大街上行走。这些卫队被称为Satellites。

中世纪时期,统治者用Satellite来称呼私人卫士。有一次,科学家们发现了一颗新的围绕着木星旋转的陌生星体。当乔纳斯·凯伯勒(JohannesKepler)得知这个消息时,就联想到帝王的卫士。后来伽利略又发现围绕着行星转的二级行星,就像卫士或朝臣围绕着帝王转那样。

到了1611年,凯伯勒就称呼这些二级行星为Satellites,很快Satellite这个词就被用来称呼所有围绕着某一主星体旋转的星体。

人造卫星的由来

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诞生于苏联。它是由科学家科罗寥夫主持设计的。

科罗寥夫25岁时,就编写、出版了《火箭发动机》一书。26岁时,他参与设计成功了苏联第一枚液体火箭。27岁时,他又出版了《火箭飞行》。29岁时,他和别人一起成功设计了苏联第一代喷气式飞机。

1957年10月4日,科罗寥夫大胆决策,采用捆绑式火箭,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了湛蓝的天空,从此开创了人造卫星的太空时代。这颗人造卫星名叫人造地球卫星1号,它在天空中运行92天,绕地球约1400圈,行程6000万公里,于1958年1月4日陨落。

历法的由来

在古巴比伦,有人曾制定一种历法。这种历法规定一年有12个月,有的月份29天,有的月份30天。这种历法的一年比实际的一年(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要短好几天,其误差使得20年后寒冷的冬季就挪到10月中旬。为了纠正这种误差,人们每隔几年增加一个月,即闰月。巴比伦历法与我国的阴历十分类似。

在古罗马时期,恺撒决定建立新历法。他接受天文学家的建议,认定一年有365.25天。为避开小数,他规定一年有365天,每隔四年增加一天。他把1年分为12个月,5个月31天,7个月30天。由于恺撒用自己的名字给7月命名(July),因此从2月份移走一天给7月。这是因为当时的人们认为奇数是幸运的数。这种历法被称为儒略历。

恺撒死后,奥古斯都执政,他用自己的名字给8月命名(August),于是又从2月移出1天给8月,2月就只剩下28天了。

儒略历一共用了1600年。由于1年的时间实际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不是365.25天,每一个闰年就多了44分56秒。因此,1600年的积累误差竟有10天之多。

1582年格里高利教皇决定取消11天,并将历法修改得更精确一些。他请天文学家做出了如下规定:如果年代数能被4整除但又能被100整除就不是闰年;如果能被100整除但又能被400整除就是闰年。这一规定使得3000年误差只有一天,至今我们沿用的公历仍然遵循这个规定。

阳历的由来

阳历又被称为格里高利历、公历。它的产生,与欧洲基督教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

根据《福音书》的传说,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三日后复活,恰恰是在春天。早期基督教徒庆祝复活节的日子曾因地而易,相当混乱。直到公元325年,在尼其亚第一次欧洲宗教会议上,才最后解决了这个问题,规定复活节为过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

当时人们用的是儒略历。很多年过去了,春分慢慢地靠近冬天了。为了使复活节回到春天,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根据意大利天文学家利里奥在1576年提出的方案,开始修改儒略历。修改后的儒略历称为格里高利历,又称阳历、公历。

格里高利历不仅解决了复活节与天时不合的问题,而且具有很高的精确度。儒略历测量地球绕太阳一周需365.25天,而阳历为365.2422天,很明显,后者要比前者精确得多。于是,阳历陆续为全世界各国所接受,并流行于全世界。其实,我国南宋时(1199年)的“统天历”中,就采用了一年365.2422天的算法,比阳历早380多年。

阴历的由来

在辛亥革命以前,中国通行的历法是阴历,又称“农历”。

我国的阴历主要以朔望月作为标准。它以月亮的一次圆缺循环为一个月,一年有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全年共354天或355天。这比一个回归年少了10天零21小时。于是就设置“闰月”,规定每隔2至3年加一闰月来调整节令。这样,闰年就变成了13个月。

可以看出,我国的阴历也以阳历回忆年作为参考标准,并不是那种完全根据月亮盈缺变化的周期来制定的纯粹阴历,而是阴阳合历。这种历法,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

皇历的由来

民间如果办红白喜事,选择黄道吉日,总要查一查皇历。那么什么是皇历呢?

皇历本是一种历书,最早产生于唐肃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其用途是记载皇帝一日的言行举止。称其为“皇历”,则始于宋太宗时期。

那时候,宋太宗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每年到了岁末,他就给文武百官每人一本历书。历书里刻有农历日期节令,以及耕作、种植等方面的知识。由于历书是皇帝所送,大家都管它叫“皇历”。

万年历的由来

人们常用“万年历”这个词。那么万年历是怎么来的呢?

相传,商朝时,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他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想把节令定准,但始终找不到计算时间的方法。有一次,他受树影移动的启发,设计出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计算出一天的时间。又一次,他受山崖滴泉的启发,制作出一个五层漏壶,来计算时间。

万年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商王祖乙,讲清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龙颜大悦,把万年留下,希望他能创建历法,为天下百姓造福。

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王时,已是满面银须。国王为纪念万年的功绩,就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

正月的由来

农历一月,往往被人们称作“正月”。那么,“正月”是从何而来的呢?

在我国历朝历代,以哪个月为一年的第一个月,是各不相同的。

夏朝以一月为一年的第一个月,商朝以十二月为一年的第一个月,周朝又以十一月为一年的第一个月。这些朝代,每改正一次月份次序,就称改正的第一个月为“正月”。

一年的第一个月,为什么叫做正月呢?据春秋时期《春王正月》上说:“正月为一月,人君即位,欲其常居道,故月称正也。”意思是:古代帝王,接受百官朝拜的时间是每年的头一个月,为了表示庄重,就把新年的第一个月叫做正月。

到了秦朝,因秦始皇名嬴政,为了避讳,规定把正字读“征”。正(征)月的叫法,一直沿用到今天。

闰月的由来

如果你常翻日历,你会发现阴历上总是出现闰月。闰月是怎么来的呢?

气候由冷到热,再由热到冷,这个周期就是一个回归年。在这个回归年内,月亮的圆缺变化会发生12次。所以,阴历的一年分成12个月,共有354天或355天。例如丙申年(1956年)就是354天(6个大月,6个小月),戊戌年(1958年)是355天(7个大月,5个小月)。阴历一年是354天的时候,比回归年短11天多,一年是355天的时候,比回归年短10天多。

这样三年不是就要短30多天吗?为了适应气候冷热的周期,就要增添一个月。这个额外增加的月就叫闰月。有闰月的阴历年是383天或384天,如乙未年(1955年)就是384天(7个大月,6个小月),丁酉年(1957年)是385天(6个大月,7个小月)。

但是每三年增添一个闰月,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因为阴历每三年比回归年短33天左右,而增添一个闰月只是增添了29天或30天,仍短3天左右,为此,我国劳动人民很早就采用了“19年7闰”的方法,就是每19年中,有7个闰月。如此一来,19个阴历年和19个阳历年只有2个小时之差。

旬的由来

旬,是从古时候遗留下来的。

同类推荐
  • 节俭(青少年成长智慧丛书)

    节俭(青少年成长智慧丛书)

    针对当代少年儿童应具备的十种素质,把古今中外的经典故事按关键词归类。每个故事后设计有“换位思考”与“成长感悟”小栏目,用以充分调动孩子们思考问题的积极性,给孩子们以无限启迪。书中故事娓娓道来,插图生动有趣,可让孩子们在快乐的阅读中收获知识。《青少年成长智慧丛书:节俭》由四辑组成,包括:财富生活,新吝啬主义,节约的智慧,拾起一枚硬币。
  • 海上探险

    海上探险

    21世纪将是海洋的世纪。面对海洋世纪的呼唤,中华民族复兴的愿望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与海洋的联系更没有像现在这样紧密。恩格斯说过,航海事业根本与封建制度格格不入。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指出,自世界大势变迁,国力之盛衰强弱,常在海而不在陆,其陆上权力做强者,其国力常占做胜。
  • 心理怪象(走进科学)

    心理怪象(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沙漠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沙漠

    本书介绍了沙漠的基本概念、成因、分类、沙漠化的由来及治理等同时,将世界各大沙漠的景观及特色也呈现于眼前。
  • 世界经典神话故事(全集)

    世界经典神话故事(全集)

    千百年来,神话故事一直有着不朽的魅力,脍炙人口,百读不厌,在世界各国代代相传。他们不仅是全人类的一种绝不可多得的、也绝不可能再生的文化遗产,也是全人类一笔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是史无前例的杰作。不论翻译它的人文笔如何笨拙,都无法阻止它放射出灿烂的光芒。在世界神话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古希腊神话故事,它对西方文学、艺术及意识形态领域的影响均是极为广泛和深远的。这启发我们:若想畅读任一民族之文学艺术作品,深刻理解其思维特性和文化特质,从该民族的神话故事入门,无疑是一条捷径和敲门砖。
热门推荐
  • 天才女相

    天才女相

    她身为前朝将军之女,后家族被奸臣陷害全族流放,她为救洗脱冤屈,怀着一腔热血和才华女扮男装进京赶考,更成为当朝状元。她背负一身冤屈走上仕途,以女子之身参于官场,以男子之身招来无法阻挡的桃花运,从扮猪吃老虎的齐王,到冷峻帝王,皆为她走上“断袖”之路,还有个老是凑热闹的刁蛮公主。好容易在官场走上正轨,却发现冤屈背后关乎整个天下,阴谋从一开始就不会停下。当女子的身份被揭穿,谁还在她的身边?而她一步步走到巅峰,当初的志向又是否会改变?
  • 上神请留步

    上神请留步

    “师父,您听说过双修吗?”蒲团上打坐的仙人,眉峰一挑:“你想被逐出师门吗!”“师父,南华山上那个白胡子老道又来了!”白衣胜雪的男子脸色微变:“你个小混账又给我惹了什么祸?”“师父,您吃过莲子扣肉吗?”淡然若水的大神再淡定不下去了,那是他养育了三千年的雪莲啊……当有一天世界终于清净了,耳边再没了那聒噪的声音,却为何呆惯了的数万年如一月的琼摇仙岛,一时间寂静的可怕。青灵,你真的如一道轻灵般飞走了,再也不见了吗?
  • 逐仙途

    逐仙途

    醉酒当歌,万丈豪情,纵使百年之后身作枯骨!恩怨情仇,百味人生,细品顿悟之后只需长歌一曲!一个简单的仙侠世界!
  • 神剑武尊

    神剑武尊

    神不公,灭神!仙不正,斩仙!魔王一怒穹苍震,一剑斩断九霄敌![粉嫩新人,求罩啦。]
  • 龙族之镜像之瞳

    龙族之镜像之瞳

    这是一个神奇的世界,它与我们生活的世界共存,它被称之为里世界,里世界的主人是一个名为龙的种族。我们的故事从赫尔佐格博士的黑天鹅港开始,看主角如何在神奇的世界中大杀四方,收服妹子。
  • 神主域界

    神主域界

    一朝欲成神!一朝主域界!一剑斩断苍穹!!!
  • 医妃有毒

    医妃有毒

    她,是现代鬼医世家的唯一传人,思维缜密,沉静散漫。一朝成为苏侯府不受宠的三小姐,替姐出嫁废渣男,她素手揽乾坤、飞针定生死,步步为营!他,是帝国温润如玉的太子,外柔内狠,落子成杀棋,温润中带着清冷的目光,流泻如水如月华。一场时空的交错,天下狼烟四起,不受宠的三小姐遇上温润太子,好戏连连。【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殿下美餐:宠奴变爱妻

    殿下美餐:宠奴变爱妻

    她只是个平凡而不幸的少女,然而在失去哥哥的第二天,她却误打误撞进入到是血族的领域,这真不知该说是她的不幸还是幸运。眼前的他帅气非凡,不仅如此,她觉察到他身上有种使人臣服的气场,难道这就是所谓的一见钟情吗?反正她是爱上了他。听说他厌恶女人,她悲喜交加,看到他残酷稍带玩味的神情,她暗暗下了个决定……从此,她成了他的学奴,成了他消遣的玩物,然她却并不在意,只默默地伴在他左右。无悔的守候,痴情的等待,一点点地改变着他,终于,他们相恋了……
  • 痞子也有爱

    痞子也有爱

    俺是个痞子,但俺是个有良知的痞子!俺长得不咋的,但俺女朋友个顶个地漂亮!俺唯一的缺点是太讲义气,俺最大的愿望是能活得让家人以俺为荣!为了俺的梦想,俺从一个小痞子做起,开始了惊险刺激的敛财争霸之旅!
  • 腹黑冷帅:魔女你等着

    腹黑冷帅:魔女你等着

    【本故事纯属虚构】她是时冷时热的百变魔女,她是一如既往的温柔女王,她俩是相差一岁的姐妹,就因为姐姐在她5岁那年没有任何的说明离她而去,她开始踏上异国的土地,开始了不一样的精彩,一晃12年过去了,终于回到了她的故土,而她的姐姐却有说不出的苦。他是自小冷漠的王子,从小经历不一样的生活,练就了一副百年不变的冰山外皮,可是谁知道他的心里的伤。只有他知道他伪装之下的真实,他虽然外表风流倜傥,却只有他们彼此知道这是互相的外壳~她她他他终相遇……【哎呀,不喜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