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84300000006

第6章 道德修身篇(5)

他回家做了一个纱囊,然后到处去找萤火虫,捉了数十只,将它们置于纱囊中,放在屋里。这样,屋里的纱囊就能放出光亮,起到小灯笼所能起到的作用。到了晚上,车胤借着纱囊中透出来的光亮,一心一意地苦读诗文。

车胤后来成为一个饱学之士,官至吏部尚书。有谁知道,他之所以有那么高的学问,还多亏当初萤火虫给他出力呢!

这个故事,被人们称作“囊萤”。

晋朝时候,长安城以北还有个读书人叫孙康,家里也十分穷。他白天必须到田里干活,只有晚上才有空闲读书。他也没钱买灯油作照明之用。为了能坚持学习,他经常在雪夜之中,坐在门口,借助积雪反射出来的光亮,来读书学习。

因为他学习非常用功,终于成为一名学者。

这个故事,被人们称为“映雪”。

■励精图治

◎成语释义

振作精神,尽心尽力地治理好国家。励:同“厉”,振作的意思。图:谋求,力图。

◎成语出处

《汉书·魏相传》:“宣帝始亲万机,励精图治,练群臣,核名实,而相总领众职,堪称上意。”

◎成语故事

公元前74年,汉昭帝刘弗陵驾崩。昭帝一生英明,可惜年纪太轻就死了,没有留下子嗣。于是重臣霍光立昌邑王为帝,又因昌邑王为人昏暴,霍光就把他废掉,另立刘询为帝,史称汉宣帝。

公元前68年,霍光因病去世。汉宣帝开始掌握大权。他发现霍光的亲人想谋反,为了自保,他果断地采取行动,将霍氏一门逮捕入狱,满门抄斩,诛灭九族。

在平息霍氏谋反一事后,宣帝振奋精神,力求把国家治理好。他直接听取大臣们的意见,对各级官员进行严格审查;还降低盐价,提倡节俭,鼓励发展农业生产。贤臣魏相恪尽职守,宣帝就充分信任他,让他发挥聪明才智,为国家造福。

■割席绝交

◎成语释义

指朋友间断绝往来。

◎成语出处

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出处译文

“又有一次,一个大官坐着车子路过,管宁好像没听见一样,继续认真读他的书,而华歆赶紧丢下书本出去。管宁用刀把两人同坐的席子割成两半,使两人分开坐,说:‘你不是我的朋友了’”。

◎成语故事

三国时,魏国的管宁和华歆是同窗好友,但性格却不同:管宁对富贵荣华看得很淡泊,一心钻研学问;华歆却羡慕权势,不愿读书。

他们求学的时候,常常是一边读书,一边劳动。一次,他们在一起锄地,翻出一块金子。华歆、管宁他们平时读书养性,就是要摒除人性中的贪念,见了意外的财物不能动心,平时也以此相标榜。

所以这时候,管宁见了黄金,就把它当做了砖石土块对待,用锄头一拨就扔到一边了。但华歆却喜出望外,想据为己有。

又有一次,一个大官坐着车子路过,车子装饰十分豪华,敲锣打鼓十分热闹。管宁好像没听见一样,继续认真读他的书,而华歆赶紧丢下书本出去看,回来后对管宁夸个不停。

管宁一把拔出身上的刀,把两人同坐的席子割成两半,使两人分开坐,说:“你不是我的朋友了”。表示从此同华歆绝交。

■平易近人

◎成语释义

原意是政令简约易行。现多表示态度和蔼,使人易于亲近。

◎成语出处

《史记·鲁周公世实》:“呜呼!鲁后世其北面事齐矣!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成语故事

西周初期,周公辅佐王室,立下了盖世功勋。周公的名字叫旦,他是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因为采邑在周,才能又很出众,因此人们尊称他为“周公”。

周公辅佐周武王进行伐纣战争,灭掉了商朝。周武王死后,继位的周成王年纪太小,周公以叔辅侄,代他摄政,费尽辛苦。他率领军队东征,班师后大封诸国,推行井田制,制定礼乐,注重礼贤下士,吸纳人才。

周公因为功大,被封在曲阜为鲁公。但他没有去鲁国,而是继续留在都城帮助成王。他派遣长子伯禽去曲阜为鲁公,教化鲁国之民。

伯禽去了鲁国,直到三年之后才返回京城,向周公禀报那里的政治状况。周公见伯禽的行动如此之慢,自然难以满意,就问他说:“到现在已经有三年之久,你才告诉我鲁地的形势。你办事如此迟缓,到底是为了什么呀?”

伯禽回答说:“我要将那里的习俗改变,还要革新礼法,足足用了三年时间才完成,因此来晚了!”

这时齐侯姜尚也向周公汇报工作。他受封于齐地,只用了短短五个月的时间就来报告那里的政治局势。周公惊讶不已,就问他道:“你为什么这样快就能进京报告情况呀?难道你已将齐地整顿好了吗?”

姜尚从容不迫地答道:“是这样。齐国的一切都已井井有条,我将君臣之礼简化,从俗而为。”

周公思考了一会儿,不禁长叹了一口气:“哎呀,鲁国的后世恐怕要甘居人下,侍奉齐国了。政不简不行,不行不乐;不乐则不平易,不平易百姓就不顺服。为政简易的人,百姓必然会亲近他,百姓亲近他、归顺他,他的国家才能越来越强盛啊!”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成语释义

原意是宁愿作为玉器被打碎,也不愿作为陶器而被保全下来。常用来比喻宁愿为正义事业而死,也不愿苟且偷生。全:保全。

◎成语出处

《北齐书·元景安传》:“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成语故事

南北朝时,东魏的丞相是高洋,他大权在握,却还不知足,对帝位垂涎三尺。公元550年,他终于撕下忠心为主的假面具,逼迫孝静帝退位,自己当了皇帝,建立了北齐王朝。高洋的心肠毒如蛇蝎,为了怕东魏残余势力东山再起,他在551年,把孝静帝和他的三个儿子杀死。此事传扬天下,天下人都觉得高洋做事太狠了。

高洋虽然坏事做绝,但他心里还是很害怕。公元560年的一天,天空出现了日食,他觉得这个现象恐怕是不祥之兆,东魏势力如果抬头,自己就会被他们千刀万剐,死得很难看。

于是,他就问自己的亲信:西汉末年王莽夺取了汉室天下,可是后来光武帝刘秀居然又有本事将汉室江山夺回,刘家的人依旧称孤道寡,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这名亲信对历史不熟悉,没法说明这些前朝旧事,就随意应付他,说是因为王莽没有把刘氏宗室的人全杀干净,结果刘氏宗亲才有机会反扑。高洋以为这番话是有道理的,于是把东魏的宗室近亲杀了个干干净净,连小孩都难逃一死。

高洋这么一干,使东魏的远房宗族感到非常恐惧,担心高洋的屠刀有一天会指向他们。于是他们聚在一起商量对策,讨论怎样才能免于一死。

宗族中有一个叫元景安的人,当时正担任县令。他出主意说,以后咱们改姓高,不姓元,不就逃过这场灾难了吗?他的堂兄元景皓听到后觉得不好,说用改姓的方法苟活,谁也不能够接受。他认为大丈夫宁愿作为玉器被打碎,也不能作为陶器保全下来。他宁愿高贵地死去,也不愿屈辱地活在世上。

元景安见堂兄不允,就跑到高洋那里,把元景安的话全抖搂出来。高洋大怒,将元景安开刀问斩。

但高洋虽然以高压的方法对待元氏宗族,却没有给自己带来什么利益。三个月后,高洋病死。只过了短短十八年,北齐王朝就灭亡了。

■高山流水

◎成语释义

比喻知己。

◎成语出处

《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出处译文

俞伯牙弹琴,钟子期在旁边欣赏。当伯牙的弹奏表现登上高山时,“钟子期说道:‘伯牙琴弹得真好!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伯牙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子期又说:‘真好!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江河一般!’”

◎成语故事

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俞伯牙年轻的时候聪颖好学,曾拜高人为师,但他总觉得自己还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现对各种事物的感受。

伯牙的老师知道他的想法后,就带他乘船到东海的蓬莱岛上,让他欣赏大自然的景色,倾听大海的波涛声。伯牙举目眺望,只见波浪汹涌,浪花激溅;海鸟翻飞,鸣声入耳;山林树木,郁郁葱葱,如入仙境一般。一种奇妙的感觉油然而生,耳边仿佛响起了大自然那和谐动听的音乐。

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弹奏,音随意转,把大自然的美妙融进了琴声,伯牙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境界。

一夜,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于是又弹起琴来。琴声悠扬,渐入佳境。忽听岸上有人叫绝。伯牙闻声从船舱中走出,只见一人站在岸边,伯牙当即请他上船,一块喝酒赏月。此人自称是钟子期。

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子期说道:“真好!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用琴音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子期又说:“真好!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江河一般!”伯牙兴奋极了,激动地说:“你真是我的知音啊!”

过了一年,伯牙来拜访钟子期,谁知道子期已经不在人世了。伯牙悲痛万分,在子期的墓前弹了一曲后,把琴摔碎,以示失去知音,今后不再弹琴。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成语释义

表示护国灭敌的决心和先顾国家、后顾小家的胸怀。

◎成语出处

《汉书·霍去病传》。

◎成语故事

西汉武帝时期,朝廷里出了一位能征善战的将领,名叫霍去病。他从小学习武艺,尤善骑射,因为才能出众,年仅十八岁就担任侍中之职。

当时汉朝为解决匈奴扰边之患,派大将军卫青率军出征。霍去病是卫青的外甥,他觉得在这种时候,自己应当奋勇杀敌,上为天子出力,下为舅父分忧。于是,他跟随卫青多次北征,立下赫赫战功。

因为霍去病英勇善战,每次打仗都冲在前面,所以卫青觉得他是一个可造之才,不顾亲戚之嫌,提拔他为剽姚校尉。

在一次战斗中,霍去病仅带领八百骑兵,抢在最前面杀入敌营,消灭了大量敌军,还活捉、杀死了一些匈奴首领。此事传到京都长安,震动宫中,皇帝重重地奖赏了他,以二千五百户封他为冠军侯。霍去病手下的军官也都得到封赏。一时间,霍去病之名天下皆知。

后来霍去病的姨母卫子夫成为武帝的皇后,汉武帝就更加喜欢这位年少将军了。霍去病前后六次领兵征讨匈奴,共歼灭敌军十一万人,使汉朝的北方边境得到前所未有的安定。汉武帝知道他功劳盖世,就封他为骠骑将军。

霍去病虽然作战勇敢,也有出众的军事指挥才能,但不善于言辞,平常很少说话,绝不轻易发表自己的意见。就算是和别人一起讨论排兵布阵,他也很少发言。其实,在这方面,他是有一定发言权的。

一次,汉武帝和霍去病谈起行军打仗的谋略,皇帝说:“你们应该好好学习古人的兵法啊,那里边举了很多战例,是可以多多借鉴、参考的。你觉得吴起、孙武的兵法怎么样?你只要认真地学习他们二人的兵法,在战场上就会表现得更出色。”

有道是“好钢用在刀刃上”。到了与最高决策者交谈的时候,霍去病一点也不显得木讷,主动提出自己的正确意见:“陛下,我觉得主将只会效仿古人的作战方法是远远不够的,他应该根据作战时的不同情况、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来确定自己的打法。只有这样做,才能有必胜的把握……”

“你说得很好,很好……”汉武帝见他条分缕析,说得有鼻子有眼,十分高兴,着实夸奖了他一番。

过了几个月,汉武帝为霍去病盖了一座非常气派的住宅,并对他说:“现在你为国家立了盖世之功,应该住到好房子里才像话哟!我让人造了一座还说得过去的宅子,你快去看看,如果满意,就赶紧搬进去……”

霍去病听到这个消息,觉得皇上总是想着他,真是圣恩隆重,一生一世也报答不完。但他并不谢恩,而是站着不动,谦和地说:“陛下,请免臣罪。我不能要那座宅子,我的志向是消灭匈奴,使国家永远太平。现在匈奴还没有消灭,我又怎能先为自己建立小家庭啊!”

霍去病一心为国的精神使汉武帝深受感动,从此更加喜爱他了。但是,霍去病立了那么大的功劳,却偏偏不长寿,二十几岁就死了。面对这个不幸的消息,皇帝下诏,让归属的匈奴将士都身穿黑色衣甲,对霍去病表示悼念,又将霍将军的幼子也封了官职。送葬的时候,军队从长安一直排到茂陵,浩浩荡荡。

■杀身成仁

◎成语释义

为成全仁德,甚至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现在指为维护正义的事业而献出生命。仁:儒家最高的道德理想。

◎成语出处

《论语·卫灵公》:“孔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成语故事

一天,孔子的弟子就仁德与生命的关系,向孔子请益。

他问:“老师,您总是对我们讲仁德。人能够以一腔关爱来对待别人,对别人情深似海、义重如山,这种美德确实非常难得。我也很想听从老师的教诲,成为一个仁义君子,可是我也非常热爱生命。假如生命与仁德两者发生了冲突,我是该顾全仁德呢,还是应该顾全生命呢?”

孔子听了这话,严肃地说:“我没有想到你居然说出这种话来!面对仁德与生命的冲突,怎能有丝毫的犹豫?凡是真正的仁人志士,没有因为贪生怕死而损害自身仁德的,为了成全自己的仁德,他们不会留恋自己的生命。说到底,只要保持仁德,死并不可怕。”

这位弟子听了这番妙论,恭敬地向孔子行礼,感到老师的话对极了。

这时,孔子的学生子贡又向孔子询问:“真正成为一个仁义君子,一定很不容易吧?我们应当怎样培养自己的仁德呢?”

孔子回答说:“成为仁义君子,当然不是一蹴而就的。仁德的培养必须从头做起。比方说,工匠要想把活计做好,必须先得到称手的工具;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应该选择贤良的人才来辅助国君;对于一个人来说,应该挑选择仁义君子作为朋友。只有这样,仁德才能从人们的心中生发出来。”

同类推荐
  • 出语惊人

    出语惊人

    面对形形色色的难题和困境,开动脑筋,运用智慧,往往就能找出答案,想出对策。“先有故事,后有智慧”。智慧故事是青少年不可不读的经典之作。故事,是通往智慧殿堂的使者,引领我们透过一扇扇明亮的窗口,引领你走向人生的辉煌。故事,是连缀智慧的闪亮珠玑,折射出哲人思想的光辉,照耀着你的人生成功之旅。一个故事就是智慧长河中的一朵涟漪,也许它不能改变这条河流的方向,但它会以自身的灵性让你在阳光的滋养中聆听智慧流过的声音,早日抵达你人生的巅峰。轻松阅读精彩的故事,聆听哲人的忠告,让智者的思想浸润我们。
  • 哇!我最喜欢的寓言故事

    哇!我最喜欢的寓言故事

    本书搜集和选编的是流传于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寓言故事,能让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人类文明之精华;同时,更能让小学生在读寓言故事中,学到很多人生哲理。
  • 中华美德:孝敬父母

    中华美德:孝敬父母

    孝,是人类自身的一种美好的情感。孝,又是一种生存需要。一个正常人如果缺少这一“报恩”之情,就会孤独于表,失落于群,负疚于内。“孝顺”自古以来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孝敬长辈,尊师重道,而孝敬父母更是最基本的品德。本书精选古今中外的孝敬父母长辈的故事,旨在将这一传统美德发扬光大。让这个日益冰冷的社会慢慢温暖,人性之间再多些尊重与信任。
  • 你不可不知的历史典故

    你不可不知的历史典故

    历史当然有用,以古鉴今,读史明智。我为什么反复说没用呢?因为我们这个民族现在的功利性太强了。功能说得太多,难免庸俗化……
  • 像福尔摩斯一样思考

    像福尔摩斯一样思考

    福尔摩斯的侦探推理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尤其是令无数小朋友为之倾倒。当然,你可能不是个侦探迷,也不想成为什么推理高手,然而,拥有一种用洞察力穿透事物表象的天资禀赋、一种用推理力挖出事实真相的识别能力,对你而言是大有好处的。《像福尔摩斯一样思考》精选的侦探推理故事,不但有助于大脑思维的系统锻炼,有助于吸收智慧的精华,还能够培养孩子对推理的兴趣,献给他们一个趣味十足的世界。
热门推荐
  • 混沌葫芦藤

    混沌葫芦藤

    重生到了混沌,胡芦这才发现原来命运不是一成不变的,自己这只小蝴蝶就是命运中最大的变数。既然这样,那胡芦也只能挥动自己那孱弱的翅膀,在混沌中掀起一场震惊宇宙的滔天大浪。
  • 合欢花已凋零

    合欢花已凋零

    一段深宫姐妹情,一段深宫之中的殊死搏斗。在名利面前,她们该拿什么信任。为了一切。她们只能这样拼尽全力,不论生与死,都是一场世间的斗破红颜。
  • 从前有只小狐狸

    从前有只小狐狸

    他是一名普通的学生,生活在社会大秩序下,和无数年青人一样,为自己的未来而奋起拼搏,为自己的前途而充满担忧,为生活中的诸多无奈而愤怒,为父母的期盼而不得不努力前行,就在那一天,他遇到了它
  • 男配逆袭:坠落吧男主

    男配逆袭:坠落吧男主

    谁说只有女配才能挖墙脚,咱们男配大人也行!怎么遭!咱们男配,玉树临风,风度翩翩,挖的了墙角,防的了第三者。强攻,小受,妹子,分分钟搞定。一切都是神马浮云╮(╯▽╰)╭
  • 末世僵神

    末世僵神

    旱魃、将臣、后卿、嬴勾,四大僵尸真祖重现人间,生灵涂炭,大地染血。远古仇怨今世了,三界杀劫神难逃。他和她就要结成连理,却适逢末世,从此天人两隔。为救她,他沦为僵尸,从此以尸入道,拉开杀戮之帷幕。战天、战地、战真祖!踏漫天神魔之尸骨,铸造至尊僵神之路!书友交流群:172788337,欢迎进群讨论,你的一个建议,可能就是画龙点睛之笔。
  • 苍穹上的世界

    苍穹上的世界

    人类刚刚开始星际殖民时代,一切还处于未知身为一名小小矿工的他,身负身世之谜,背负革命的重担。带着对建立美丽新世界梦想,看他如何逆转未来...感谢创世书评团提供论坛书评支持
  • 特种保安混都市

    特种保安混都市

    他表面腼腆羞涩,实际上一肚子坏水;他看上去老实无害,却专爱干些出格的事,尤其是泡妞那点事……当美女房东成了老板娘,当相恋多年的师姐成了故怨仇敌,当美女警花对他纠缠不休,当冰山女总裁雇佣他当保镖的时候,他莫名卷入了步步危机的杀局,阴谋阳谋联袂而来。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秦枫坐在女人窝里,发出如此感叹,深深为敌人叹息。懂医术,会武术,会暖床。掌掴各种不服,脚踹各种二代,退役兵王逆袭都市,卷起惊涛骇浪。秦枫语录:哥的脚下,全都给我卑服的。
  • 剩女闪婚:错嫁腹黑竹马

    剩女闪婚:错嫁腹黑竹马

    她二十一岁,他十八岁,他面色阴霾的看着她以及她手中第N次写给别的男生的情书,在他的目光中她内牛满面,抖着手自己将信封扔进垃圾筒,她二十五岁,他二十二岁,他将她就地正法之后,顺便从她的钱包里拿走九元钱,去换了两个红本本,她晕头晕脑的签完字之后才发现,她的竹马原来一直是匹狼。
  • 异天志

    异天志

    世上有不死奇人,能吸取宇宙灵气,突破凡人之躯。御剑飞行,追风逐月,星海飞驰。日月灭而我不灭,天地崩而我永生。身患绝症而亡的林墨,意外重生修行世界。他身怀抱朴子道藏篇,开启一代仙皇崛起之路!
  • 末世鬼才

    末世鬼才

    邵易复活了,带着他那一副纯由原能塑造的身体。在一次训练时,无意中竟然学会了极点状态这个BT技能。自此,怪物是什么?战神是什么?顶着个硕大到会发亮的弱点在邵易眼前晃来晃去,这不纯找抽吗?一枪过去,一切都是浮云。什么?你说你有绝强的力量?哦,不好意思,我曾经练到过一本太极密卷,四两拨千斤,借力打力……呃,你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