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84200000010

第10章 幽默诗文(9)

清代乾隆时,有旨令一词臣撰写墓志铭,误将“翁仲”写成“仲翁”,因之降为通判。临行前,乾隆赋诗一首送行:

翁仲如何说仲翁,十年窗下欠夫工。

从今不许归林翰,贬尔山西作判通。

相传秦代阮翁仲身长一丈三尺,与一般人不同,秦始皇命他出征匈奴,死后铸铜像立于咸阳宫司马门外。后便称铜像、石像为“翁仲”。

那位翰林误把“翁仲”写成“仲翁”,因此遭到贬谪。乾隆赋诗,故意把“工夫”、“翰林”、“通判”都颠倒着说,讽刺那位词臣不学无术,虽不免过甚,却也风趣警人。

■出家又戴枷

唐德宗贞元年间,散文家、哲学家李翱一举考中进士,赴任某地刺史。他执法严明,不徇私情,刚直不屈,因而民间凡有冤者都愿到他那儿告状,以期得到公正判决。

有一天,一人控告某僧大放高利贷,将欠债者逼得家破人亡。李翱接过状纸,即刻传来和尚审讯,人证、物证都注明和尚确实有罪,和尚还千方百计为自己辩护。李翱恼恨至极,挥笔写就如下判词:

上方童子,二十受戒。

君王不朝,父母不拜。

口称贫僧,有钱放债。

量决十下,牒出东界。

和尚受责十大板后,又身负枷板,在大街示众,驱逐出城。此事一时轰动全城,招来许多人围观。

有位老木匠路过,他对和尚的丑行十分憎恶,便随手拿起长烟杆向和尚光秃秃的脑袋敲来敲去,一边敲,一边吟道:

知法却犯法,出家又戴枷。

两块无情板,夹个大西瓜。

木匠顺口成章,诵得幽默传神,博得众人赞赏。

李翱的判词及木匠的戏讽都使用了佛门术语:上方,即佛教所指的“天界”;受戒,乃佛门的一种仪式,表示僧人正式接受佛门的种种法规;贫僧,为僧人自称之词;出家,即到庙宇当和尚,摆脱世俗烦恼。

凡心未了的和尚,不好好受戒,却危害人间,最终得到了应有的惩罚,罪有应得。

■寒雨连江夜入吴

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因冯玉祥倒戈,吴佩孚惊慌从塘沽乘军舰南逃。当时,有人巧改王昌龄诗,嘲讽他的逃跑丑态。诗曰:

一片冰心在玉壶,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寒雨连江夜入吴。

唐代王昌龄名篇《芙蓉楼送辛渐》的原诗是:“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该嘲讽诗将其第一、第四两句互换位置,一字未改,却使诗意发生变化。其关键在“夜入吴”上:王昌龄用作首句,意为“出发”;而该诗调作末句,则意为“逃跑”,刻画出了吴佩孚当时的狼狈相。

■不知修

北宋时期有个酸秀才,本是一个胸无才华的草包,却总想和诗文大家欧阳修比个高低。一天,他挟了几本书上路了,准备前去会会欧阳修。路上,见路旁有棵大树,他诗兴大发,不觉吟道:

路旁一古树,两朵大丫杈。

再就吟不出下句了。

恰好欧阳修路过此地,听他吟诗不成,就替他续了两句:

未结黄金果,先开白玉花。

酸秀才听后,连连称好。

酸秀才不自量,想再吟几句,找回一点面子,于是又吟道:

远看一群鹅,一棒打下河。

此诗纯属打油诗,可笑的是,他又续不起下句了。

欧阳修哈哈笑起来,替他续道:

白翼分清水,红掌踏绿波。

酸秀才丝毫不知羞耻,说:“老兄也会吟诗,那就同去访欧阳修吧!”于是来到渡口,上了船,酸秀才有了做诗的兴致,吟道:

二人同登舟,去访欧阳修。

欧阳修哈哈大笑,续道:

修已知道你,你却不知修。

欧阳修的一句“你却不知修”,表现了非常巧妙的构思:既说酸秀才你还不知道我就是欧阳修,又戏讽酸秀才不知道羞耻。“修”谐“羞”音,用的是“双关法”。

■四季不宜

怕读书者,一年四季都不愿拿起书本,有人做诗嘲之云:

春季岂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

秋多蚊虫冬又冷,一心收拾到明年。

■嘲贪食者

数人同桌而食,一人特别贪吃,饭未到而菜先空,席中一人叹道:

菜来饭未到,饭来菜已空。

可怜饭与菜,何日得相逢?

■文朝丈庙

为了进京赶考,有两位相公结伴同行,途中遇上大雨,便来到一座庙门下暂避。庙门上挂着两个字的题额,一人读作“文朝”,另一人读作“丈庙”(“庙”繁体写作“廟”),二人争论不休。

庙内主持闻声而出,当问明为何争执后,露出哭笑不得之色,便做了一首打油诗:

文朝丈庙两相异,吾到东庄去化齐。

你们不是孔天子,我也不是苏东皮。

尊儒术的赶考相公,竟不识“文庙”(孔子庙)二字,真是滑稽。方丈故意把“化斋”(“斋”繁体为“齋”)说成“化齐”(“齐”繁体写作“齊”)、“夫子”说成“天子”、“东坡”说成“东皮”,来对两位读错字的相公进行嘲讽。

■真老乌龟

明朝一宰相老奸巨猾,引起众人的愤恨。有一天,乘其做寿之际,解缙写诗以讽之,诗曰:

真真宰相,老老元臣。

乌纱白发,龟鹤遐龄。

这首藏头诗表面看是祝颂之词,实则语含讥讽。若将每句首字连起来,即“真老乌龟”是也,含有咒骂之意。

■小郎娶少妇

相传封建时代有山阴赵荔泉,9岁娶妻,新娘已20岁,蒋箸超为之咏诗二首。

其一:

九岁儿童孔口黄,啼啼哭哭做新郎。

衣朱哪晓琴和瑟,逼着新娘吃奶浆。

其二:

谁家少妇不知春,父母缘何不谅人。

九岁儿郎知什么,白天犹自弄泥神。

■秀才与花农

从前,有个舞文弄墨的秀才,遇事就爱做打油诗来炫耀自己。这天赶集,他看见一个农民挑两篮花来卖,便上前摇头晃脑地胡诌起来:

小篮也是篮,大篮也是篮,

小篮放到大篮里,两篮共一篮。

花农一听,心想这算什么诗。看路旁有个棺材铺,便随口讽刺道:

秀才也是才,棺材也是材。

秀才放到棺材里,两材共一材。

秀才听后,十分没趣,只好垂头丧气地走了。

■咏史

讽刺诗在中国源远流长,从古到今不乏写讽刺诗的高手。左思有讽刺诗《咏史》传世:

郁郁涧底松,离离原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居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借旧业,七叶珥汉貂。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此诗指出,士族官僚世家子弟各据要津,出身寒微的有才之士却从仕无望。

■考生删诗刺考官

唐宣宗大中元年,魏扶出任主考官。为向众人表明心迹,他题诗一首贴在贡院墙上:

梧桐叶落满庭阴,锁闭朱门试院深。

曾是昔年辛苦地,不将今日负前心。

由于魏扶评卷苛刻,士子们对他深表失望。有人落考后,明知落榜,气愤地修改了魏扶所写的七绝诗,将每句开头两个字抹去,变成了五绝:

叶落满庭阴,朱门试院深。

昔年辛苦地,今日负前心。

这样一来,否定副词“不将”被删去,“今日负前心”,诗意大变成了对魏扶评卷过分苛刻的绝妙讽刺和指责。

■尼姑嫁人

饶州有尼姑还俗,嫁士人张生为妇,乡人戴宗以诗相赠:

短发莲扣绿未匀,袈装脱却着红裙。

于今嫁与张郎去,赢得僧敲月下门。

■盘中惟有水

一富翁慕好客之名,而不甚设酒食。一日,诸词人杂坐久之,惟具水晶藕两盆而已。诸人举手而尽,一客诵道:

客到但知留一醉,盘中惟有水晶盐。

并笑云:“太白此诗,若出去四字,便合今日雅会矣。”

另一客问:“宜去何四字?”

答曰:

客到但知留,盘中惟有水。

减字改诗,讽刺主人之吝,妙绝。众皆大笑。

■嘲医祭文

宣统辛亥十一月,某医生逝世,有人做祭文对他进行讥讽:

公少读书不成,学击剑又不成。学医自谓成,行医三年,无问之者。公忿,公疾,公自医,公卒。呜呼!公死矣!公竟死矣!公死而天下之人少死矣!

四句排比,将其人生前之态活画了出来,井然有序。“呜呼”以下,感慨系之,亦祭文之定格;末句妙议,乃点睛之笔。全篇抑扬俱妙,一波三折,叙事写人,感叹议论,言简而意赅,深得为文之法。

■夜半枪声到客船

唐朝张继《枫桥夜泊》曰: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诗脍炙人口,在世间普遍流传,寒山寺也因此而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后来,日本法西斯入侵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他们大肆屠杀中国人民,奸淫掳掠,无所不为,闹得人心惶惶,鸡犬不宁。往日喧闹的寒山寺,也是门庭冷落,游人罕至。有人见此惨状,仿张继诗吟道:

月落儿啼妻哭天,江南劫火不成眠。

姑苏城外寒衣尽,夜半枪声到客船。

这首诗通过仿拟法,改动全诗,有力地控诉了日寇的累累罪行。

■酒令互揭

陈留人刘际明,进士出身,官至御史大夫,为人豪迈风流,不拘小节。碰上一位姓高的县令颇有才气,二人一见面就成为至交好友,于是略去堂属之分,设宴饮酒,互相戏谑成为常事。

当时有位别驾,非常鄙俗糊涂,对高县令很不尊敬,高某心里十分讨厌他。一天,酒宴之间,别驾举一酒令说:

左手相同绢绫纱,头上相同官宦家。

若不是这官宦家,如何用得他许多绢绫纱?

语言实在俗不可耐,高县令对他更是憎恶,于是出口说道:

左手相同姊妹姑,头上相同大丈夫。

若不是吾大丈夫,如何弄得你许多姊妹姑?

别驾大怒,骂座而起。刘际明想对二人进行劝解,忙续道:

左手相同糠秕粝,头上相同尿屎屁。

不吃这些糠秕粝,如何放出许多尿屎屁?

刘际明意在解嘲,为他二人息怒,可是别驾更加恼火,遂令互揭而去。

(别驾,古代官名,明朝时州府掌管粮运和农田水利等事务的官,即通判。“秕”,“禾”旁在古代为“米”旁。)

另传,蒲松龄与王渔洋之间也有类似的故事发生。第三者为毕际有,其解嘲令曰:

三字同头左右友,三字同旁清淡酒。

都是左右友,请喝清淡酒。

毕际有的劝解效果比刘际明的“尿屎屁”令要强得多,故酒后蒲、王、毕三人成了好友。

上述酒令,其雅俗且不论,从修辞上看,用的都是“联边法”,构思新巧,值得借鉴。

■狂吹喇叭

明代散曲家王磐,江苏高邮人。他厌恶政治,终身不踏入仕途半步。雅好文辞,常与当地名流谈咏其间。

明正德十五年,年轻皇帝朱厚照荒淫无度,在北方玩腻了,去南方游玩。在一伙宦官的护卫下,浩浩荡荡,乘船驶向高邮。随行官员沿途索取珍宝古器,百姓个个惶恐不安。

朱厚照讳猪,每到一地,禁止民间养猪,如有发现,屠杀殆尽。所到各处,就吹起喇叭、唢呐,征集民夫替他们服役。

王磐见此情景,非常愤郁,于是以眼前时事为题,做《朝天子·咏喇叭》一曲加以讥讽。曲云: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哪里去辨什么真和假?

眼见得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

只吹得水尽鹅飞罢。

这首散曲采用几对反义词,深刻地揭露了皇帝的荒淫行为。

小和大相对,寄寓此次南行是小题大做;来与往相对,表示动用的船只之多;真和假相对,意指扰得军民神昏眼花,真假莫辨;这家与那家,喻指所到之处,无不深受其害。

■遇盗

有贫士家徒四壁,盗入其室,无物可取,临去,贫士沉吟曰:

风高月黑衣迢迢,辜负诸兄走一遭。

尚有破书三五册,也堪拿去送儿曹。

■改诗斥奸

汪精卫年轻时,前去刺杀清廷摄政王载沣,曾被捕入狱。他在狱中写诗明志,表现得十分坚强:

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

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首句说他要学习战国时期的荆轲,成为慷慨侠义之士,次句写他被捕入狱时从容不迫,三四句表现出死不足惜,甘为革命抛头颅。

谁料到,往日信誓旦旦地要为革命献身的汪精卫,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秋,竟充当了南京伪政府的傀儡头目,出卖民族利益,做了一名大汉奸。

为此,陈剑魂做了一首《致汪精卫诗》:

当时慷慨歌燕市,曾羡从容作楚囚。

恨未引刀成一快,终惭不负少年头。

陈剑魂在原诗前适当添加修饰成分,使诗意由赞颂转变为鞭挞,深刻揭露了汪精卫的可耻行径。

■清明时节两纷纷

明末清初,有人以明臣而仕清朝。其侄是位书生,见叔父变节,时有讪笑。

一日家宴,有人提议行酒令,首句须对象一,次古人名一,后句用《千家诗》改一字。

首座者唱道:

我有一张床,送与张子房,张子房不要。

什么不要?春色恼人眠不得。

次者说:

我有一把扇,送与曹子建,曹子建不要。

什么不要?剪剪轻风阵阵凉。

等到轮至书生,书生说:

我有一绺缨,送与我叔亲。

众人不服,纷纷诘问,谓不应以今人插入。书生解释说:“我叔叔为明朝人,为清官,非古人而何?”大家这才无话可说。书生又续道:

我叔亲不要。

什么不要?清明时节两纷纷。

其叔闻之,深感惭愧。

唐代杜牧《清明》诗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此“清明”乃廿四节气之一,属于时间名词。

书生则因其与两个朝代连称相同,用双关法赋予“清明”以新意——借指“清朝”和“明朝”,又将“雨”改为“两”(形似字),痛快淋漓地讥讽了其叔的变节行为。

■吃菜比人大不同

一人贪吃,上桌如风卷残云,很快将盘中美味吃得精光,同桌有一文士,笑吟诗云:

三生有幸与君逄,吃菜比人大不同。

象箸飞来忙似箭,银牙咬去快如风。

眈眈虎视魂先出,投投雅抓手不空。

更有高招人不觉,眼睛不住望盘中。

■依样画葫芦

传说清朝时候,有一个文人路过太行山,在葫芦崖下歇息,在石壁上题诗一首:

人见太行愁,我见太行喜。

我不喜太行,家住太行里。

后来,又有一个文人路过这里,读完这首诗,他也想写一首诗作留念,但东想西想总想不出来,后来便在这个人的诗侧边这样写道:

人见葫芦愁,我见葫芦喜。

我不喜葫芦,家住葫芦里。

过路人看了这先后两首诗,都议论纷纷,不知是谁在后一首诗上面加了批语:

葫芦崖下套诗文——依样画葫芦。

■讽刺诗

讽刺诗贵在有味,辛辣嘲讽,入木三分,像重庆火锅,越辣越有味。讽刺诗贵在精巧别致,意味深长。

中国最早的讽刺诗可能要数《诗经》中的部分篇章,如《相鼠》: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皮有齿,人而无止。

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皮有体,人而无礼。

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另有无名氏一诗,也堪称讽刺诗之精品:

吴王好剑客,百姓多疮瘢。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这些诗作一直流传至今,可见其生命之强。

■颠倒歌

自古至今,民间有许多颠倒歌流传,抨击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和是非颠倒的怪事。汉代有一首民歌是这样唱的:

举秀才,不知书。

举孝廉,父别居。

寒素清白浊如泥,

高第良将怯如鸡。

大意是说:被举荐的秀才,腹内空空,不懂得诗书;被推举的孝廉,与父分居,不赡养老人;自称寒素清白一尘不染的人,却是浊如泥污的伪善者;那些居于大宅高堂的所谓良将,却是胆小如鸡的怕死鬼。

后来,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者,也用颠倒歌来诉说自己的不满,反对社会的不公:

泥瓦匠,住草房;

纺织娘,没衣裳;

卖盐的,喝淡汤;

种田的,吃米糠。

编凉席的,睡光床,

当奶妈的,卖儿郎。

强烈的对比,产生了十分有力的讽刺效果。

另外,北京地区还流传着一首悖理民歌:

太阳起西往东落,听我唱个颠倒歌。

天上打雷没有响,地下石头滚上坡。

江里骆驼会下蛋,山里鲤鱼搭成窝。

腊月酷热直流汗,六月爆冷打哆嗦。

姐姐房中头梳手,门外口袋把驴驮。

这类民歌在各地都有,它所描写的事物都是逆情悖理的,但人们读后不仅不会去追究它的真实性,反而觉得新奇有趣。在特定的场合,这种诗歌会给人们的生活增添情趣。有时,给儿童念念,用来测试孩子的理解力、辨析力,也是生动有趣的好材料。

■夏衍笑变历史教训

明末清初,有一首传诵一时的打油诗:

闻道头须剃,而今尽剃头。

有头皆要剃,不剃不成头。

剃自由他剃,头还是我头。

请看剃头者,人亦剃其头。

1974年,夏衍在狱中偶然想起,把它改为:

闻道人该整,而今尽整人。

有人皆可整,不整不成人。

整是由他整,人还是我人。

请看整人者,人亦整其人。

■集俗语诗

同类推荐
  • 会计学基础学习指导

    会计学基础学习指导

    在经济管理学科体系中, 会计学占有重要地位, 是经济管理各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可以明确会计的含义、职能和任务; 了解会计学科体系和会计产生、发展的历史; 弄清会计人员的职责、权限; 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锻炼应用基本理论和方法的能力。本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技术性和实践性。因而学习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 在着重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同时, 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加强基本技能训练, 增强动手能力, 努力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珞珈兰台文集

    珞珈兰台文集

    本书收录39篇论文,主要围绕武汉大学的档案工作,展开专题研究。内容涉及到档案馆的基本建设、人员的管理,档案的监督指导工作,档案的安全保管工作,档案的信息化工作以及档案的开发利用工作等。
  • 主持人节目驾驭艺术

    主持人节目驾驭艺术

    随着时代的步伐,社会在不断地前进。近年来,国内外的应用主持领域有了长足的发展。本书强化了应用主持的实用性、可操作性,融知识性和实用性为一体,让广大读者可以在主持工作的实践中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从而迅速提高自身的主持能力和素质。
  • 传播学十年(1998-2008):阐释与建构

    传播学十年(1998-2008):阐释与建构

    充分关注时代主题,密切联系现实问题,在全球多元视野中寻求学术话题,传播学专家与您一起,阐释社会巨变,建构认同体系,寻找传播学的中国问题。
  • 东汉碑刻复音词研究

    东汉碑刻复音词研究

    本书是刘志生的博士论文,也是他出版的第一部学术著作。该书以大量的东汉碑刻的复音词为研究对象,把这些对象当作一个全封闭的系统,并制成ACCESS语词数据库,再对这个封闭性的语言材料的复音词采取通常所使用的专书研究的方法来进行描写分析,其目的在于提示出东汉碑刻语料复音词的面貌、特徵、发展演变的情况和内容规律,借以考察东汉时期浒使用的部分复音词的使用情况,从而对整体把握处于汉语史重要阶段的东汉段的词汇系统的复音词内容规律乃至汉语词汇史的研究提供资料和参考。
热门推荐
  • 武极界天

    武极界天

    真武大陆,以武为尊!武者,率性而为,十步杀一人!武者,执剑前行,以血熄不平!武者,飞天遁地,威震十方敌!武者,傲视天穹,可导天下势!武者,独霸一方,万里畏其威!武者,念通天地,谁敢呼其名!武祖,世界之巅,其能无人测!这是一个关于武者的故事,这是真武大陆的风云录!武道天才木离身怀真武之魂横空出世,且看他如何搅动风云!天道之下,唯武不败!天道之上,唯吾不败!武道天才无数,吾必踏其峰巅!一阁二殿三宗四方天:百兵阁,赤焚殿,武极殿,龙血宗,重水宗,一剑宗,风雷天,无相天,铸灵天,丹鼎天。六境九重天肉身炼体,先天通灵,洞天衍灵,铭文铸天,神通化道,武极界天......
  • 唐立淇2013星座运程:射手座

    唐立淇2013星座运程:射手座

    2012年对射手来说,心情真是百味杂陈,上半年还是那么充满希望,觉得自己还有机会能够向上攀爬,所以用了更多的心力、信用、资产去拼搏,但是一进入下半年,射手就被“黑暗、郁闷”等各种状况笼罩,究竟是要硬撑到关卡过去,还是认输退出?都在考验着射手的智慧。2013年上半年,被压力笼罩的苦闷感仍持续,直到3月才会有“看清事实”的感觉,不妨趁此时拿出自信,掌握“可以独立”的契机。
  • 逆天魔妃妖孽神王

    逆天魔妃妖孽神王

    她是魔界最尊贵的魔界公主,拥有连神灵都无法抗拒的力量,拥有魔族最纯净最高贵的血统,却遭人算计,灵魂出窍,附身在一个绝色倾城,却废物无比的人身上。当魔界至尊成为废物,天下又会有怎样的变化,一个预言,现在却以实现。是否,魔女降临,天下大乱。四大神兽既出,毁于天下!可当魔女遇到神王,是神魔不两立,还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本以为他犹如嫡仙,俊美无比,可为何当狐狸尾巴露出以后,他却是一个无比闷骚男,我的妈呀!谁来救救我!【本文结构还没定,不过结局一定是一对一。】流星划过天际,你是我遥不可及的星空。
  • 仙侠传说之辛妜

    仙侠传说之辛妜

    我本是盘古开天辟地时,混沌里孕育的一朵石花。倾心于紫微大帝,误了隐世修炼的佳机,却受尽欺骗。“千年相伴,万古洪荒,我终究没能让你爱上我!”万念俱焚,我挖心还与紫微大帝,然后纵身血祭东皇钟。“愿我们永世不在相见!”……远古洪荒,众神归隐,如今统领这天、地、人三界的不过是九重天上:中央玉皇大帝其妻:西王母,北方紫微大帝,南方长生大帝,。东方青华大帝。负责人界:五岳大帝,东岳仁圣大帝,南岳昭圣大帝,中岳崇圣大帝,北岳玄圣大帝;西岳愿圣大帝。冥界:神荼和郁垒两位魔君而我只是九天玄女座下的小仙女……
  • 重生:第一毒妃归来

    重生:第一毒妃归来

    前世,她为他倾尽所有,捧他为王,本是结发夫妻,却被深宫围杀,一剑穿心,血染长阶。重生再遇,她视他如洪水猛兽,避之不及,却终躲不过命运的纠缠。一个逃。一个追。他宠她逼她迫她强她。她气他怨他避他杀他。却不知,那一年少年帝王从王座跌落,登上九重寒山,长跪七七四九日磕了九千多个响头才换了这一世浮生。她说:子白,这一世我不愿嫁你,待来世饮了忘川水,忘了前世种种,你我再相好。他却一笑:阿雪,我们没有来世了,再也没有……生生世世修一世,此世之后,不会再相守、相爱、相知,甚至——相遇。有一种执念,叫做为你倾覆山河、逆天改命而不悔。有一种守候,叫做许你江山、娶你为王、生死同衾。所谓代价,便是求什么便拿什么去换。
  • 毒妃解爱

    毒妃解爱

    “你知道吗?毒师这一辈子唯一不能解的毒就是情毒,因为解药就是毒师的爱”“如果我不小心中了你的情毒,你愿意替我解毒吗?”“我不会……因为我早就爱上了你”前世钱小乐在一次逛街途中,不慎踩中香蕉皮,跌入下水道,意外投胎到架空时代…………………请大家多多支持落雪轩姐妹组合,在此申明本小说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皆是意外。
  • 青春如诗:大学毕业那两年

    青春如诗:大学毕业那两年

    他,大学里的风云人物,工作中的佼佼者,在感情上却是个“鸵鸟弱者”。她,娴淑温婉,善解人意,如一只盛放在角落里的海棠,是所有男生心中理想的港湾,却自比遇见王子前的“灰姑娘”。若说没缘分,偏生爱得深。两人感情不及尘埃落定,身旁第三者一个接一个地出现,如一把利刃插在两人性格缺陷的“七寸”上。一波还未平息,一波又来侵袭,心伤累累之后,最终的归宿到底何去何从?
  • 卻邪

    卻邪

    天衍大道,煌煌其间,孕育万物苍生,有邪有正,有美好,亦有丑恶,然若论最神秘者,则莫过于妖、魔、鬼、怪。世间常将妖魔鬼怪喻为至阴至邪之物,凡有相冲,必血光四起,人心尽丧。为匡扶大道,驱除邪恶,世间便有了专门对付此至阴至邪之术者,对应妖、魔、鬼、怪,此间术者又分为四大流派,分别为:捉妖师、驱魔人、通灵者、阴阳士。这四大术者门派,在外人眼中,共有一个极其神秘之代号,人们称他们为——却邪!(注:本书中所有史料、数据皆为虚构,请勿较真!)
  • 安徒生童话(中)

    安徒生童话(中)

    关于我所写的童话,我也想说几句我自己的心里话。首先从已经出版成集的《讲给孩子们听的童话》说起,这是我的第一部童话作品集。这部童话作品集出版后,对于它的评价有各种各样的声音。我到现在还很尊重这些声音,虽然不乏批评之声。我很珍惜他们对我所写童话作品的批评,我知道这是他们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
  • 上古妖兽都市生活录

    上古妖兽都市生活录

    他,自有意识以来无父无母,他,没有滔天法力,他,没有绝世神器,他,只是靠着努力一步步的成长。他,没有种马一般的生活,他,没有那么多的奇遇,他没有王霸之气一显,四方来投,他大半身都在孤军奋战。本书没有神奇的功法,没有夸张的奇遇,没有盘古为父,女娲为母的显贵身份,也没有血海深仇,他修炼只是为了一个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