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80500000005

第5章 旧杂譬喻经(旧暑:吴天竺三藏康僧会译)卷上(3)

这是一篇耐人寻味、寓意深长的寓言故事,对今人有很强的教育作用。世界对我们人类并不是完全敞开的。我们必须确定这样一个规则:做我们应该做的事情,不该做的事情不要做。

不应该做的事情未必是坏事,只是条件不成熟时不适宜做。中国古代的礼就是决定取舍的标准。“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并非有意限制人的自由,而是为了看应该看的,听应该听的,说应该说的,行应该行的。

现代社会涌动着一股个性解放的潮流。很多人只注意到这个潮流中好的一面,忽视了消极的一面。有人羡慕美国,只见其好的一面,不见坏的一面,不知美国人因为自己的民族历史短、文化少而无限懊恼。像早恋、婚外恋、性自由、出卖身体、忤逆父母、自由持枪、蔑视师道、为所欲为、无必要的整容等行为颇像向往变龙的沙弥,只看到一时痛快的一面,没看到终生痛苦的一面。

(七)月女与乞儿喻

昔有国王、夫人生一女,父母名为月女,端正无比。王与衣被、珍宝,辄言:“自然也。”至年十六,王恚言:“此是我与汝,何言自然?”

后有乞儿来丐。王言:“此实汝夫。”月女言:“诺,自然。”便追去。乞人惶怖,不敢取。女言:“汝乞食,常不饱。王与汝妇,何为让?”便俱出城。

昼藏夜进,行到大国。国王时崩,无太子。夫妇于城外坐,出入行人问曰:“何等人?汝何姓名?何国来?”答曰:“自然。”如是十余日,时大臣使梵志八人于都城门,行人出入,以次相之,唯有此夫妇应相耳。是时,举国群臣共奉迎之为王。

王夫妇以正法治国,人民安宁,诸小王来朝,月女父王在中。饮食已去,月女特留父王。月女以七宝作鱼机关帐,牵一鱼百二十鱼现;推一鱼,户则开。下为父作礼,白父:“今已得自然。”父①曰:“夫人行然,臣不及矣。”

师曰:“月女与乞儿宿命夫妇,俱田作。令妇取饷,夫遥见妇与沙门相逢于岸水边,止,从乞妇食,则分饭上道人,道人止饭。夫遥见两人,不谓有恶,持杖往见。道人飞去。妇言:‘卿分自在,勿恚。’夫言:‘两分者,我与共食也。’”

师曰:“夫有恶意,故堕贫家作子。后见道人欢喜,自悔责,故同受此福耳。”

[注释]

①父:原经文中无此字。

[今译]

从前,国王与夫人,膝下有一女,名叫月女,女子长得端庄美丽。国王给她衣服、珍宝,她总是说:“自然啊!”十六岁那年,父王发怒了,说:“东西都是我给你的,怎么能说自然得来的呢?”

后来,一个乞丐来乞讨,国王说:“这就是你的丈夫!”月女说:“是的,自然啊!”说罢跟乞丐走了。乞丐惊慌失措,不敢娶她。月女说:“你讨饭为生,常吃不饱。国王送你一个妻子,干吗不要?”于是他们一起出城了。

他们昼伏夜行,来到一个大国,恰巧赶上国王驾崩,没有太子。乞丐夫妇坐在城外,出入城门的行人问他们:“你们是什么人?姓什么叫什么?从哪个国家来?”他们回答说:“自然。”过了十多天,当时的主事大臣派遣八个修行者把守城门,行人出入,逐个相面,唯有乞丐此夫妇符合所求的面相。这时,全国上上下下一起奉迎新国王——乞丐。

国王夫妇以正法治理国家,人民安宁,各个小国的国王都来朝拜,月女的父王也在其中。宴饮过后,月女特意留下父王。月女用七宝作鱼机关帐,牵动一条鱼,就出现一百二十条鱼;推动一条鱼,宝帐的门就打开。月女下座向父王施礼,对父王说:“现在我得到自然了。”父王说:“夫人按自然行事,老臣不及。”

法师说:“月女与乞丐前世本是夫妻,一起在田间劳动。丈夫让妻子回家取饭食。丈夫远远看见妻子在岸边遇到一个沙门,沙门停下来向妻子讨饭,妻子分出饭给沙门吃,沙门就吃了起来。丈夫远远看着这两个人,认为他们是在干坏事,就执杖前往。沙门见他来,腾空离去。妻子说:‘你的那份饭在这里,不要生气。’丈夫说:‘再分成两份,我们一起吃吧。’”

法师说:“丈夫先前曾生恶意,所以落入贫家为子。后来看见沙门就喜欢,自我忏悔,所以与妻子同享这份福气。”

[点评]

文中多次出现“自然”一词。这里的自然不同于平常的“大自然”。佛教中的“自然”有两种所指:其一,表示觉悟之世界脱离有无的区别,空无自性,独立存在,绝对自由,称为“无为自然”;其二,经由善恶行为,依循因果法则而产生结果,称为“业道自然”。本文中的“自然”指后者。

转世是佛教的一个重要主张。佛教认为前世为本,今世为末,每个人都有无法摆脱的业缘。这里有一个问题必须注意:前世与今世并非同一感知主体,前世种下业根,今世得到惩罚,没有把“果”与“报”施于同一个人,有失公平,同时有违扬善惩恶的初衷。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把果报理解为现世因、现世报。这样的话,扬善抑恶的作用会更大些。佛教有修正义理的传统,比如,最初的佛教没有灵魂转生之说,后来增加了这一说法。

(八)三醉人喻

昔佛从众比丘行,逢三醉人。一人走入草中逃。一人正坐搏颊①,言:“无状犯戒。”一人起舞,曰:“我亦不饮佛酒浆,亦何畏乎?”

佛谓阿难②:“草中逃人,弥勒③作佛时当得应真④度脱。正坐搏颊人,过千佛⑤,当于最后佛得应真度脱。起舞人。未央⑥得度也。”

[注释]

①搏颊:原作“博颊”。打自己嘴巴。

②阿难:梵文是nanda的音译,意思为欢喜、庆喜、无染。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善记忆,对佛陀说法多能记诵,故誉为多闻第一。阿难天生容貌端正,面如满月,眼如青莲花,其身光净如明镜,故虽已出家,却屡遭妇女之诱惑,然阿难志操坚固,终得保全梵行。

③弥勒:梵文Maitreya的音译。贤劫千佛中之第五尊佛,先佛入灭后,生于兜率天内院。彼经四千岁(即人中五十六亿七千万岁),下生人间,于华林园龙华树下成正觉。

④应真:梵文arhat。阿罗汉。参阅本经第五篇注释①和本经第六篇注释①。

⑤千佛:谓过去、现在、未来三劫各有一千佛出世。指同时期出现一千尊佛。

⑥未央:没有尽头。

[今译]

从前,佛与众比丘同行,遇到三个醉酒的人。一人跑到草丛中逃走,一人端坐在地大打自己嘴巴,说:“我行为失礼,违反戒条。”一人手舞足蹈,说:“我也没喝佛的酒,怕什么?”

佛对阿难说:“跑到草丛中逃走的人,将来弥勒成佛时,他会得到罗汉果位而解脱。端坐在地打自己嘴巴的人,等到千佛出世之后,能得到阿罗汉果位而解脱。手舞足蹈的人永不得度。”

[点评]

三个醉酒人都是出家人,犯了同一个错误:饮酒。不同之处在于,前两个有羞耻心,后一个无羞耻心。人总会犯错误,不怕犯错,怕不认错;不怕无知,就怕不知道自己无知。

有一个问题稍做一下解释:作为十大弟子,阿难为什么看不出来,须要佛陀指点才知道三个醉汉将来的果报?这是因为阿难虽是释迦牟尼的堂弟,但阿难在佛陀在世时并未开悟,本文他与释迦牟尼在一起时他还是肉眼凡胎。佛陀入灭后他接受大迦叶的教诫,发愤用功而开悟,并于首次经典结集会中被选为诵出经文者,对于经法之传持,功绩极大。

(九)狗听经喻

昔有沙门,昼夜诵经。有狗伏床下,一心听经,不复念食。如是积年,命尽得人形,生舍卫国①中作女人。长大见沙门分卫②便走,自持饭与,欢喜如是。后便追沙门去,作比丘尼③,精进④得应真道也。

[注释]

①舍卫国:梵文■rāvastī的音译。意译为闻物、无物不有、好道。本文中为城市名,中印度北憍萨罗国都城,古代印度有以首都代国名的习惯。传说有人来到此城,问:“此城有何种货物?”城中人回答:“无物不有。”故得舍卫国之名。佛陀在舍卫国生活过二十五年。

②分卫:原本作“分越”。乞食者。

③比丘尼:尼姑。

④精进:又叫勤,即努力向善向上。

[今译]

从前有个沙门,日夜诵经。有只狗卧在床下,专心听经,不思进食。这样过了几年,狗死后转生成人,生在舍卫国做女人。长大后,她一看见乞饭的沙门就很高兴地跑过去给他们食物。后来她追随沙门而去,做了比丘尼,修行精进,得阿罗汉道。

[点评]

佛家认为狗也有佛性,儒家、道家大同小异。王阳明认为满大街跑圣人。道家认为道无处不在,一天有人问庄子道在何处,庄子说在便溺中。看来,各家都不把成圣、成道、成佛看成神秘的事情,事实也确实如此。狗都能成佛,何况人呢?无论有多大的缺陷,都可能成功。

须注意,佛教并非一开始就认为狗有佛性。起初部派佛教不认为佛、菩萨以外的人能成佛,所以他们认为并非众生都有佛性。但世亲菩萨写的《佛性论》卷一,主张众生无先天之“性得佛性”,但有后天依修行而得之“修得佛性”,同书卷二又将佛性分为三种:其一,众生先天具有之佛性;其二,通过佛教修行所引发之佛性;其三,佛果圆满时显发之佛性。

读者可以根据以上情况,判断自己是否有佛性。

(十)施甘果喻

昔维卫佛①在世时,国中诸大姓各各一时供佛及比丘众。时有一大姓,贫无以供佛者,白言:“愿比丘众有欲得药者,某悉当给之。”时有一比丘,身体有疾,大姓以一甘果与之食,比丘得安隐②除愈。大姓后寿尽,生③天上④,胜诸天有五事:一者身无病,二者端正,三者命长,四者得财富,五者智慧。如是九十一劫中,上为天,下生大姓家,不堕三恶道⑤。乃至释迦文佛时,为四姓家⑥作子,名曰多宝。见佛欢喜,作沙门,精进得道,号为应真。

夫施,高行。沙门一踰波邪⑦,秽浊一国人矣。

[注释]

①维卫佛:即毗婆尸佛,意译为胜观佛、净观佛,为过去七佛的第一佛。

②隐:安,定。通“稳”。

③生:托生。

④天上:为六道之一。住于欲界(性欲、食欲较强烈者所居之世界)、色界(已离欲望,无男女之别,且无言语之世界)、无色界(无各种形状,由受、想、行、识等四蕴所成之世界)等诸天之天人,总称天上。又指天之世界或神之世界。

⑤三恶道:依恶业可往来之处有三所,地狱、饿鬼、畜生。地狱属上恶,饿鬼属中恶,畜生属下恶。

⑥四姓家:古印度四种姓,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婆罗门是古印度最上位之僧侣、学者阶级,为古印度一切知识之垄断者,自认为印度社会之最胜种姓,是奉事大梵天王而修净行的种族;刹帝利是和婆罗门同样被人尊敬的王族,地位仅次于婆罗门,是王族、贵族、士族所属之阶级,系从事军事、政治者,释尊即出身此阶级;吠舍是指一般工农商阶级;首陀罗为印度四姓中地位最低之奴隶阶级。

⑦波邪:指违戒犯罪。一般而言,比丘戒有二百五十戒,比丘尼戒有三百四十八戒。据《四分律》,戒可大别为八种:波罗夷(比丘四,比丘尼八)、僧残(比丘十三,比丘尼十七)、不定(比丘二)、舍堕(比丘三十,比丘尼三十)、单堕(比丘九十,比丘尼一七八)、波罗提提舍尼(比丘四,比丘尼八)、众学(比丘一百,比丘尼一百)、灭诤(比丘七,比丘尼七)。其余十诵律、五分律、善见律毗婆沙、巴利戒本、西藏戒本等所传各异。波罗夷,戒律中的极重罪,译为断头,不可复生,永被弃于佛门之外,故称极恶,并堕落于阿鼻地狱(八大地狱之一,又名无间地狱,即是受苦无间断的地狱,也是造极重罪的人死后所堕落的地方)。犯此罪者,不名比丘,不名沙门,非释迦子。比丘犯杀、盗、淫、大妄语四戒,叫做四波罗夷。僧残,指戒律中仅次于波罗夷之重罪。波逸提(有舍堕、单堕二种。犯此罪者堕于烧煮地狱,故称堕罪)、波罗提提舍尼(此罪应对众发露忏悔,忏悔则其罪消灭,故名向彼悔罪)。

[今译]

从前维卫佛在世时,国中各大姓人家同时供奉佛及比丘僧众。当时有一大姓人家,贫穷没有什么可以供奉的。他说:“我发一愿,诸位比丘有想得到药物的,我会供给他们。”其时,正有一比丘有病在身。这位大姓给一个甘果让他吃,吃后比丘果然安然无恙。大姓死后转生为天神,在五方面胜过其他神:第一是身体无病,第二是体貌端正,第三是寿命长,第四是富有,第五是智慧。就这样他在九十一劫中,上生则为天神,下生则托生到大户家,不堕三恶道。到释迦佛出世时,转生到四姓家为子,名多宝。他见佛则喜,做了沙门,并且精进得道,号为罗汉。

施舍是高尚行为。而沙门一旦违戒犯罪则殃及一国人。

[点评]

这个故事来自于《付法藏经》卷三中的一个故事:毗婆尸佛时,一比丘头痛,薄拘罗尊者持一诃梨勒果施彼食之,其病即愈。尊者因施果之故,于九十一劫中在天上人间享福快乐,且未尝有病。后生于婆罗门家,其母早亡,父所娶之继母苦厌尊者,曾五度加害之,然皆无所损。

在佛教里,施舍是很高尚的行为,是慈悲、爱心的具体体现。诚如佛陀所说:“我经中以施行为本,施行善者最为大种。其天下尊贵者,皆施行善得耳,不以种得也。”

施舍得报的故事数不胜数,本文为其中一篇。为报答而施爱于人算是高尚行为吗?答案是肯定的。建立在利己主义之上的爱才是持久与牢固的。人人为自己,人人又爱他人,这是最理想不过的了。抽掉利己的爱很容易产生畸形,让人感到不正常。

(十一)新学比丘得道喻

昔有夫妇,俱持五戒,事沙门。有新学比丘不知经①,至其门乞。夫妇请道人前坐,作饭食已毕,夫妇俱下地作礼言:“少小事道人,未曾闻经,愿开解蔽闇②不及。”比丘低头无以答,曰:“苦哉苦哉。”夫妇心意俱解,言:“世间实苦。”应时俱得道迹③。比丘见两人欢喜,亦得道迹也。

师曰:“宿命累世三人兄弟,愿学道迹。同行,故俱道证。”

[注释]

①此处省略了“者”字。

②蔽闇:“蔽”通“弊”,“闇”通“暗”。

③道迹:佛法。

[今译]

从前有一对夫妇,一起修持五戒,事奉沙门。有个入道还不懂佛经的比丘到他们家乞食。夫妇请比丘坐下,用过膳,夫妇一起站起来给比丘行礼,说:“我们从小事奉出家人,从没听他们讲过佛经,您能不能讲给我们听,让我们祛除愚昧?”比丘低头无法回答,说:“苦哉苦哉。”夫妇听了心领神会,说:“世间是苦啊。”立即领悟了佛法。比丘见这两人欢喜,也悟得佛法。

法师说:“前生这三人是兄弟,都愿意学佛法。他们共同修行,所以一起得证佛法。”

[点评]

“一切行皆苦”乃是佛教根本思想之一,也是四法印之一。苦之分类极多,以下分法最常见:

二苦说 1.源于身心的苦称为内苦;2.受外界逼迫所产生的苦(如恶贼、天灾等),称为外苦。

三苦说 1.对不如意之对象感受到苦,为苦苦;2.对所爱者之毁坏感到苦,是坏苦;3.见世间一切无常不实而感到苦,是行苦。

四苦说 1.生苦;2.老苦;3.病苦;4.死苦。

八苦说 1.生苦;2.老苦;3.病苦;4.死苦;5.爱别离苦;6.怨憎会苦;7.求不得苦;8.五阴炽盛苦。

十八苦说 1.老苦;2.死苦;3.忧苦;4.悲苦;5.苦苦;6.恼苦;7.大苦;8.无明苦;9.行苦;10.识苦;11.名色苦;12.六入苦;13.触苦;14.受苦;15.爱苦;16.取苦;17.有苦;18.生苦。

上述种种苦都不适合解释比丘之苦,足见,苦是有个性的,几乎每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苦。死为苦之最,有如千百只刀割裂身子,故称为“风刀苦”。

我最大的“苦”是眼见中国传统文化一天天没落,有起衰救弊之心,无力挽狂澜之力。

(十二)国王绕塔喻

昔有国王,出射猎,还,过绕塔①为沙门作礼,群臣共笑之。王觉知,问群臣:“有金在釜,釜沸中以手取可得不?”答曰:“不可得。”王言:“以②冷水投中,可得不?”臣白王:“可得也。”王言:“我行王事,射猎所作如汤沸;烧香然灯、绕塔,如持冷水投沸汤中。夫作王,有善恶之行,何可但有恶无善乎?”

[注释]

①绕塔:指由右旋绕佛塔。与“绕佛”同义,皆表示恭敬仰慕之意。

②以:原本作“汝”。

[今译]

同类推荐
  • 佛度有心人

    佛度有心人

    佛陀说:“人的生命,只在一个呼吸问。”生命短促,我们应该善待自己,思索活着的意义。生命不是用来寻找答案的,也不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它是用来愉快地过生活的。人生多一分烦恼,就需要一分禅心来解救。红尘凡夫,人人都需要一颗禅心。
  • 圣经故事(第三册)

    圣经故事(第三册)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降伏其心(下册)

    降伏其心(下册)

    学佛必须要看清自己的心动念,修行先要降伏自己的身心,历世炼心即是福慧双修,守住真心胜过所有法门,激活能量打开心量,没有过去未来就是当下,每一个当下都能觉悟那就是佛,众生成就了你,没有众生就没有无上菩提,冤枉你就是成就你,修行就是转外境而不是被外境所转。
  • 每天懂一点佛门居家修持法(弘一法师开示居家修行妙法)

    每天懂一点佛门居家修持法(弘一法师开示居家修行妙法)

    本书主要内容简介: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浙江平湖人,生子天津;既是才气横溢的艺术教育家,也是一代高僧一“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子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作为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最杰出的一位著名高僧。弘一法师苦心向佛。过年不食,精研律学,弘扬佛法,普渡众生出苦海,被尊为南山律宗大师,律宗第十一世祖,享誉海内外。 弘一法师开示居家修行妙法。
  • 心与禅

    心与禅

    《心与禅》是弘一法师一生人生体悟和学佛心得的集大成之作,在这部著作中弘一法师以大才子、大学者、大艺术家的俗家修为向常人揭示出佛门的真谛和人生的要义。
热门推荐
  • 北大领导课

    北大领导课

    《北大领导课》结合北大实践经验,探讨了决策、战略、沟通、激励、实践、授权、目标管理、创新、情感领导、团队精神等领导过程中必须涉及的重大课题,总结出了一套被北大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领导实践方案。读者可以通过阅读《北大领导课》,探索北大领导艺术的精髓,感悟北大领先的领导力水平,也可以学到简单而实用的领导方法,从而全面提升自己的领导水平,为日后的领导工作做准备。
  • 锋芒少年

    锋芒少年

    锋芒中成长,血泪中顽强!融入灵魂的意志,化作不屈的力量!少年志,但争一世无双!(新书求收藏,点击,推荐)
  • 重生之我不想再爱你

    重生之我不想再爱你

    我本为羔羊,何必再重生。而且你说现在当个女人多不容易呀,不仅要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还得要斗得小三。为啥,你不让我穿越到古代,去领略古代美男子的风资。(请原谅简介无能,请看正文)
  • 我的笔仙大人

    我的笔仙大人

    寂静的夜里,我用双手牢牢握住铅笔,轻轻的闭上了眼睛,嘴里默默念道:“笔仙笔仙,你是我的前世,我是你的今生,如果我们有缘,请在纸上画圈。”好奇心能不能害死猫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我的好奇心虽然没有害死我却给我带来了无尽的麻烦,因为笔仙不是我的前世而是我的大人......
  • 20不惑,30不悔

    20不惑,30不悔

    20多岁是每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因为这个时期,我们精力充沛、思维敏捷、适应能力强。如果我们能在20多岁抓住机会做好每一件事,那么在30多岁的时候便会硕果累累。然而,20多岁的我们心智尚不成熟,在这个年龄段不免会出现很多困惑与困难,一旦认不清事实,就会走不少弯路……
  • 三洞赞颂灵章

    三洞赞颂灵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边际之上帝之眼

    边际之上帝之眼

    这是本硬度不高的科幻之作,边际系列有三部,后面两部大概会硬点,但总体是偏叙述性的,主要是想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一个关于人类文明与宇宙的故事。边际Ⅰ上帝之眼讲述了云星和华夏的离奇遭遇,一次简单的旅行,一封简单的信件,却遇见了不简单的人,不简单的物。到底是谁在黑暗中蠕动,又是是谁引发了屠杀。生命,友情,命运——历史的进程永远掌握在少数站在分叉口的人手上,但这次,上帝之眼看着你!
  • 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星际迷航之未来日记

    星际迷航之未来日记

    身为摇篮号舰长的李毅,仔细的看着整艘飞船的人员档案。姓名:洪大力性别:男能力:吃饭特长:能吃很多饭姓名:唐三性别:男能力:杀人特长:用刀杀人追加信息:要么是我死了,要么是敌人被我杀光了姓名:武媚娘性别:女能力:洗衣做饭特长:叠被暖床附加信息:倾国倾城、我见犹怜疯子发明家艾瑞克,说:只要给我足够的材料,我就能打爆宇宙。理论军神莫天机、超级医生史药乾、萌呆可爱的变异智脑,各色各样的人物,奇迹般的聚集在这艘民用逃生舰…………
  • 仙路行

    仙路行

    他出生之日,国亡了,家没了,亲人相继死去;他十三岁生日之时,从小长大的山村不复存在;注定孤独的路他要一个人走完全程,半路出现的她,是希望的灯火还是另一个无尽的深渊?先天帝气,天地孕育!先天帝气者,秉承天地正气,应运而生!紫微照命,帝运相生,复仇路上神魔难阻!身怀帝气,与天争,与仙争,与人争!紫微斗数,斗转星移,天道有缺,补天创世!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