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80500000016

第16章 杂譬喻经(旧署:后汉月支沙门支娄迦谶译)(1)

(一)弟子问喻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真①未?”答曰:“未得,不还②未也。”问曰:“和上道高名远,何以不至乎?”和上告白:“已得频来③,二果④未通。”问之:“已得频来,碍何等事不至真人⑤?”答曰:“欲睹弥勒佛时三会⑥,二百八十亿人得真人时,及诸菩萨不可限载。弥勒如来⑦,巨身至尊,长百六十丈。其土人民,皆桃华色,人民皆寿八万四千岁。土地平正,衣食自然。阎浮土地⑧,广长各三十万里。意欲见此,不取真人。弥勒佛时,二尊弟子,一曰杂施,二曰数数,复欲见之,知何如我。”弟子复问:“从何闻此?”和上答曰:“从佛经闻。”弟子白曰:“生死勤苦,弥勒设有异法,当往待之乎?”答曰:“无异。”“六度、四等、四恩、四谛⑨,宁有异乎?”答曰:“不也。”“设使一等,彼此无异,何为复待?今受佛恩,反归弥勒!亦可取度不须待彼。”和上言:“止⑩!卿且出去,吾当思惟。”

弟子适出,未到户外,已成真人。弟子还曰:“何乎?”师曰:“已成真人。”弟子礼曰:“咄叱之顷{11},已成果证。”

[注释]

①应真:阿罗汉。小乘四果中之最高果位。参阅前经第八篇注释④。

②不还:小乘四果中之第三果,即阿那含。参阅前经第三十六篇注释①。

③频来:小乘四果中之第二果,即斯陀含。修到此果位者,死后生到天上去做一世天人,再生到我们此世界一次,便不再来欲界受生死了,故又名一来。

④二果:此指应真果位和不还果位。

⑤真人:典出《庄子·列御寇》:“夫免乎内外之刑者,唯真人能之。”这里指证得阿罗汉果位者。

⑥“欲睹”句:弥勒佛,见前经第八篇注释③;三会,指一生补处菩萨弥勒佛未来出世,以继绍释迦佛的宏愿,在龙华树下说法的三次大法会。

⑦弥勒如来:据《弥勒上生经》记载,弥勒菩萨现居于兜率天,待此生尽,则下生于人间,以补释迦之佛位,故称弥勒佛、弥勒如来。参阅前经第六十六篇注释{12}。

⑧阎浮土地:人类住处四大洲之一,为赡部洲。参阅前经第五十三篇注释①。

⑨“六度”句:六度,即六波罗蜜,是从生死苦恼此岸得度到涅槃安乐彼岸的法门,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静虑)、智慧(般若)。四等,又称四无量、四等心,亦即慈、悲、喜、舍之四无量心。四恩,有两种,心地观经四恩为一父母恩(家庭)、二众生恩(社会)、三国王恩(国家)、四三宝恩(宗教);释氏要览中四恩为一父母恩,二师长恩,三国王恩,四施主恩;四谛,参阅前经第一篇注释⑤。

⑩止:原本作“上”。

{11}咄叱(duō chì)之顷:极短的时间。咄、叱原为语气词。

[今译]

从前有个比丘,聪敏智慧。当他病情危重时,弟子问他:“已成为罗汉没有?”他回答说:“没有,不还的果位也还没有证得。”弟子问:“和尚道法高超,名声远播,为什么没有成为罗汉呢?”和尚说:“已证得斯陀含果位,但还没有达到阿罗汉果位与阿那含果位。”弟子问:“已得到斯陀含果位,因为什么没有得到阿罗汉果位?”比丘答道:“我想看到未来弥勒佛时的三次大法会,那时将有二百八十亿人得到阿罗汉果位,还有许多得到菩萨阶位,数不胜数。弥勒佛身体巨大,身高一百六十丈。他的国土民众都面如桃花,人们都能活八万四千岁。那里土地平正,衣食自然。南瞻部洲的土地长宽各三十万里。我想见到这些,所以没有取得阿罗汉果位。弥勒成佛时,有二个尊贵弟子,第一个叫杂施,第二个叫数数,我也想见到他们,看看比我怎么样。”弟子又问:“你从何处得知这些情况?”和尚回答:“从佛经上听说的。”弟子说:“生死轮回,辛劳痛苦,难道弥勒佛有特殊道法,所以要等待他吗?”和尚回答:“没有特殊道法。”“六度、四等、四恩、四谛,在弥勒佛那里有什么不一样吗?”和尚回答:“没有不一样。”弟子说:“如果相同,彼此无差别,为什么要等待呢?如今深受佛的恩德,反而要皈依弥勒!还是现在就解脱,不要等待他了。”和尚说:“别说了!你先出去,我要好好想想。”

弟子刚出去出,未到门外,和尚已经变为罗汉。弟子回来问:“怎么样?”师傅说:“已经成为罗汉。”弟子行礼说:“顷刻之间,已证得阿罗汉果位。”

[点评]

弥勒菩萨将来在龙华树下成佛时,会在龙华树下三次说法,初会说法,度九十六亿人;二会说法,度九十四亿人;三会说法,度九十二亿人。比丘因为想到龙华树下的三次法会,而没有证得果位。弥勒是未来佛,很多年之后才会出世,那个比丘现在有佛不皈依,非要等那么久之后皈依弥勒菩萨。弟子劝解他产生效果,顷刻之间他证得阿罗汉果位。

这个譬喻告诫人们要务实,不要好高骛远。

(二)用心一喻

昔有比丘,得定意①时,野火烧,不烧人,见之谓是鬼,便砍之,刀折不入。用心一故,不入;柔软,故不烧。

有人得定者,弟子呼之饭,不觉,因前牵其臂,臂申②长丈余。弟子怖,便取结之;意恐结不可,复解之。师禅寤③,苦臂痛,问弟子,白如是。师言:“汝不解寤我,折我臂。”

人得定意柔软如绵,在母腹中亦尔。

[注释]

①定意:坐禅入定。参阅前经第六篇注释⑧。

②申:“伸”的本字。

③禅寤:从禅定状态中出来。

[今译]

从前有一个比丘,坐禅入定的时候,野火烧起来烧不到他,别人看到以为见了鬼,便砍他,刀折断也砍不进去。这是用心专一的缘故,所以刀不能入;因为身体柔软,所以火不能烧。

有一个人进入禅定,弟子呼叫他吃饭,他听不见,因此前去拉他的胳膊,胳膊伸长有一丈多。弟子害怕,便拿布把伸长的胳膊包扎起来;担心不该包扎又解开了。师傅从禅定出来,觉得胳膊很痛,问弟子,弟子告诉他刚才发生的一切。师傅说:“你不知道唤醒我,坏了我的胳膊。”

人在禅定的时候柔软如绵,在母腹中也如此。

[点评]

端正身体,结跏趺坐,系心于某一对象,身体内分泌充沛,经血畅通,内力聚集,思考能力可十倍、百倍于常态。中国的硬气功也可让刀枪难入,是通过运气让精神变为物质,与禅定殊途同归。

中国古代诗人与作家用文言文写作是一种更高级的内功修炼。用苏东坡的话说,那是一种乐不可言的状态,在极其安静、极其专一的情况下产生灵感,产生超常的思维状态,写出超过写作能力的妙句。从这个角度说,人是可以创造奇迹的。

(三)二人听经喻

昔罽宾①国有一菩萨,始生堕地,地有大动,父母皆惊。时有真人,往②头面礼,华盖供散。后长出家,明哲辩慧③,然多荡泆,乃无法度。所说闻者,辄令得道。

时有二人,共为比丘,精舍④守戒,清白积年,意不开解⑤。天神语之:“彼国有比丘,多所化度。”二人即往,故远归请。

时此比丘,彼国有比丘与淫女通。二人求见⑥,一人先入,礼敬却坐。淫女故卧,端正极世。专心听经,无他异念,便得道迹⑦。稽首还出⑧,复使一前,礼讯⑨坐听。见卧淫女心念此人秽辱不良,唐⑩苦远来。便弃出外。

比丘曰:“何愁乃尔?”知有邪见{11},曰:“乃误我曹。涉旷辛苦,师此污浊,有是荡行。”曰:“卿为大非。学士法但当正心,听受慧解。焉讥是非,自生恶念,令无所得?”便{12}自端心,共入听经,复得道迹,一得应真。师为设宾,便还本国。

师后典寺,大用僧物通淫,戏乐过度,众僧议逐。有真人曰:“且莫摈弃。虽用僧物,能多化度。”便止不逐。

亲亲{13}诣曰:“卿前弟子,可往从乞,备众人物。”即到彼国,大得众宝,还倍偿僧。

[注释]

①罽(jì)宾:汉代西域国名,位于印度北部,即今喀什米尔一带之地。这个国家自古就载于我国正史,而且频见于佛典中。

②往:原本作“佉”。

③辩慧:思辨聪慧。辩通辨。

④精舍:又做精庐,意为智德精练者之舍宅。寺院的别称。

⑤开解:了解道理;悟得佛法。《无量寿经》:“心中闭塞,意不开解。”贤愚经二曰:“闻佛说法,咸得开解。”

⑥见:原本作“现”。

⑦道迹:参阅前经第十一篇注释③。

⑧出:原本无此字。

⑨礼讯:原本作“礼调讯”。

⑩唐:枉,白白地。

{11}邪见:指不正之执见,也指不相信有因果报应的道理,断灭善根。

{12}便:原本作“更”。

{13}亲亲:亲近自己的亲人,爱自己的亲人。

[今译]

从前罽宾国有一个菩萨,一落地,地就发生大震动,父母都吓了一跳。时有罗汉,去行头面礼,拿着花盖供献,撒在他身上。后来孩子长大出家,明智聪慧,就是放荡不羁,不遵法度。可是他却能让听他说法的人都得到佛法。

当时有两个人一起做比丘,在精舍里持戒修行,多年来品行纯正,就是悟不出佛法。天神告诉他:“那个国家有一个比丘,教化济度的人很多。”二人就去那个国家,请求皈依。

当时那个比丘正与淫女私通。二个比丘求见,一人先进去,行礼后退坐下。淫女故意躺在那里,漂亮极了,世上无人能比。但他专心听经,没有杂念,立刻证悟佛法。他行礼之后出来,再让另一个比丘进去,行礼问候坐下听经。见到躺着的淫女,心想:此人肮脏无耻,品行不良,我白白辛苦远来。于是离开了。

第一个比丘问他:“你为什么这样忧愁?”知道他有邪见。另一个比丘回答说:“这是在耽误我们。大老远,辛辛苦苦来这里,师法的是个污浊的人,行为放荡。”第一个比丘说:“你大错特错了。修行者的法则只应正心正意,听取智慧的讲解。怎能管讲解者的对错,产生恶念,让自己一无所得呢?”另一个比丘马上端正心意,一起进去听经,终于悟通佛理,一样证得阿罗汉果位。师傅设宴招待他们,然后返回本国。

后来这位师傅掌管佛寺,大量使用寺里的东西,与淫女通奸,嬉戏寻乐过度,众僧商议驱逐他。有一个罗汉说:“且不要驱逐。他虽然使用寺庙的东西,但能济度很多人。”便没有驱逐。

亲近师傅的人告诉师傅说:“你可以到你从前的弟子那里去乞讨,归还公共财物。”师傅就到弟子所在的国家,得到很多宝物,回来之后加倍偿还众僧。

[点评]

显然,这个故事完全是方便之说,不是佛教的主流思想。为说明学其所长的道理,而设置比丘与淫女通奸的场景,败坏了比丘的名声。这种情形在佛经中是司空见惯的。这个故事并非让人不拘小节,它只是为了告诫,求师必须学其所长,略其所短。人无完人,不能苛求。

(四)牛死儿嗥哭喻

昔有贤者,奉法精进,得病奄亡。妻子嗥①恋,无料有生。火葬收骨,埋去既讫,废忘②经道,香灯不设。家财饶富,月旦晦朔③,烹煞④馔⑤肴⑥,上冢集会,相哭哀摧,悲悼断绝。

亡者戒德⑦,终乃升天。天眼⑧遥见,愍其笑之,愚痴之至。便作小儿,于边牧牛。牛便卒死,儿便嗥哭。刈草着前,晓喻令食,复打呼起,对泣自搏⑨,如此终日。

众人怪笑,共往呵问:“汝谁家子?牛死,当归语家,嗥哭何益?牛死岂知乎?”曰:“我不愚也。牛死尚⑩在,犹可有望。汝父早死,设百种食,共向嗥哭,焦骨何知?”众闻霍解,曰:“吾本汝父,蒙佛生天,故来释卿。”因还复天身。“欲得如我,加进道供{11}。”已,忽不现。

妻子内外,便还精进,戒德布施,拯济一切,不复忧愁。皆得道迹,同时生天。

[注释]

①嗥:通“号”。号哭。

②废忘:原本作“痴忽”。

③月旦晦朔:月旦、朔,均指农历每月初一;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④煞:同“杀”。

⑤馔:饭食。

⑥肴:原本作“餟”,餟同“醊”,祭奠,连续而祭。

⑦戒德:戒律之功德。

⑧天眼:即天眼通。可知远近粗细之形色及六道众生死此生彼、苦乐之相,无有障碍。参阅前经第三十篇注释②。

⑨自搏;原本作“所傅”。自己打自己。

⑩尚:原本作“常”。

{11}道供:指供奉佛、法、僧。

[今译]

从前有一个贤者,奉行佛法,精进努力,得病忽然暴死。妻与子号哭不止,认为再无生还的可能。火葬后收敛骨灰,埋葬完毕,不再诵经修行,也不烧香供佛。家里财产很多,月初月末,宰杀家畜,烹煮饭食,到坟前祭奠,号哭摧肠,悲伤得死去活来。

亡者因守戒的功德,终于转生上天。他用“天眼”远远看见,怜悯、讥笑他们愚蠢到极点,于是变作小孩,在他们旁边放牛。牛突然死了,孩子嚎哭不止。他割草放在牛前,让牛吃,又打牛呼它起来,对牛哭泣,自己打自己,这样折腾了一天。

大家奇怪,笑话他,一起责问:“这是谁家孩子?牛死了,应该告诉家人,号哭何益?牛死了岂能知道?”这个孩子说:“我并不愚蠢。牛死但身体尚在,还可希望活过来。你们父亲早已死亡,设百种食,一起号哭,烧焦的骨头知道什么呢?”众人听罢立即解悟。这个孩子说:“我本是你父,蒙佛让我转生天上,特意向你们做解释。”于是现出天神形貌,说:“要想和我一样,必须加紧修行,供奉三宝。”说完忽然不见了。

妻儿和同姓、异姓亲戚,就回去精进修行,守戒行善,多行布施,拯济众生,不再忧愁。他们都悟道,同时转生天上。

[点评]

佛教不主张对亡故者过于哀痛,应该照旧修行、布施。基督教更甚,反对烧纸、跪拜,祭奠亡灵,认为那样做劳民伤财,无济于事。儒家认为,死亡不是死者一个人的事,而关乎活人,故不能草率。

汉字“死”的甲骨文是活人跪拜尸骨的象形。中国人把“死”理解为活人的事。哭号、悼念,甚至守三年孝,主要不是做给死者看的,这些仪式是活人的一种仪式,它表明人的尊严,表明对同类的终极关怀。而且这些仪式使人的智慧与道德双双得到升华。

有人说,守孝三年,浪费生命。这是不了解中国历史。父母死后,司马光为父母守孝五年,但他并没有虚度光阴,在这五年时间中,他阅读了大量书籍,为完成《资治通鉴》打下基础。其他如包拯也是在守孝期间使学业更臻精深,道德更臻完善的。

(五)贾人得道喻

海中有一国,名私诃叠①,中多出珍宝,唯无石蜜②。时有贾人,持五百余车石蜜往,念欲上王,所得赏报,必胜市贾③。便以石蜜置王宫门,作事自陈。如是月日之中,无有问者。恚曰:“彼王亦是人,我亦是人,眼、耳、鼻、口四大俱尔,乃不可得一见与言语也。何则?王福德胜人故也。吾亦当作功德④,当令王不觉来归我。

时遂行,作沙门。以蜜供养三尊,求一静处,思惟苦、空、非身⑤。使其未半,意解无缚,得六通⑥道诸能,一处不移⑦,成罗汉者。地为震动,帝释、诸天⑧应来慰问。于是天帝诸天人皆下作礼,助其欢喜。

比丘问天帝:“卿等天上,尽何所为?”答曰:“天上有四戏观园⑨,三处是五欲⑩处,一处是道德在中,或论佛贵典,或时论天下四辈精进持法者。”比丘曰:“论持法{11}者,为一等也。为有深浅乎?”天帝曰:“普论善人耳。佛泥日{12}以来,有三人诸天持论未曾废舍。”比丘曰:“斯何人也?天得与我一一说之。”

天帝言:“波罗奈国{13}有一人作沙门,自誓言:‘当经行{14}仿佯{15},不得应真,终不卧息。’于是昼夜经行,足坏流血,百鸟逐啄,三年得道。诸天称察,无不奉承矣。有一人在罗阅祗{16}国,亦作沙门。布草为蓐坐其上,自誓曰:‘不得道终不起。’而荫盖{17}来,但欲睡眠。使人作锥,长八寸。睡来时便刺两髀,以疮痛不睡。一年之中,得应真道。天亦叹未曾有也。复有一人,在拘睒尼国{18},亦作沙门。在山石室峻险,卒无能得往来者。时魔波旬{19}见其精进,便化作水牛,在比丘前,鸣鼻角目,以欲触之。比丘甚畏而思曰:此间牛所不能得至,何以有此?得无是魔所为也?即戒言:‘汝是弊魔所为耶?’魔谓已知,便复{20}本形。比丘语魔:‘卿恐我何求?’魔言:‘见道人精勤,恐出我界去,故来相恐矣。’比丘说言:‘我所以作沙门者,求度世间。佛有相好,欲见之耳。佛以去世,无能见者。闻魔能变作佛身,为吾现之,吾便不复精进也。’魔其当然,即化为佛在前立。思惟即得应真,诸天空中,称善无量。魔悔{21}愁毒,即时灭去。”

天帝语比丘:“是三人诸天所叹,于今未休。”比丘语天帝:“此三人者,明识苦、空,是以朽身{22}。吾本无意,为人所轻,遂行求道,得出三界{23}。亦复奇妙,亦得应真。”诸天报曰:“今还天上,以道人上头第一。”于是诸天作礼而去。

于是国王闻石蜜主勤行得道,即往稽首,叩头谢过。遂为国师,兴隆三宝{24};国致太平,得福得度,不可复计。

[注释]

①私诃叠:古国名,今斯里兰卡。

同类推荐
  • 给人欢喜(人间佛教语录)

    给人欢喜(人间佛教语录)

    本书是大师依据佛陀的言说及其弘法多年的教化经验。主要包括生活观、伦理观、修持观、处世观、仪礼观、教育观等内容。
  • 禅悟:与佛对话

    禅悟:与佛对话

    与佛对话,其实也是与自己的内心对话,在自己一时失意的时候,求得心灵上的解脱。其实一切看似无法取舍的问题,皆因自己的心尘而起。而《禅悟:与佛对话》中一些关于佛理的小故事,引人深入地让你对平时想不通的问题瞬间觉悟,让你通过对心中所疑惑的问题更透彻地看到自己的心,抹去你心中的尘埃,擦亮自己的心去看世界、想问题。世间没有永远的快乐,就像世间没有永远的白天一样;世间也没有永远的痛苦,好似这世间没有永远的黑夜一样。只有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生活,才能对生活有所领悟,感受生活中的幸福、快乐。献给:珍惜美好生活、追求幸福、热爱生命的您!在你彷徨无助的时候,送上一份宁静的开导,与您共享生活。
  • 与佛有缘

    与佛有缘

    在人生的纷杂喧闹中,生活和工作中的种种压力和不如意,佛学蕴涵着的隽永的哲理和宝贵的智慧带我们走进一个沉静而安详的世界,放下过去的烦恼,不执关现在。不担忧未来。让心灵得到平静,用清静之心看世间,世间即清静,用解脱之心看世间,心即解脱。用心去感受佛恩,以佛来洗礼心灵。得失随缘,来去随缘,心能随缘,故得自在。佛带给人心的宁静,佛让我们的心安祥。使我们对功与利都看得淡些,在社会上处处做好事正直,有善心,对人真诚,对佛有敬仰之心,他一定就是与佛有缘之人。
  • 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是《道德经》的思想精华之所在,其意思为整个自然界,都是在“道”的管理下,按照一定的法则在运行。和谐世界,以道相通,只有学习和掌握了“道法自然”的哲学智慧,才能了解人生之真谛、处世之哲理,才能知天道、明人道、开商道,才能以正确的心态处事、正确的方法做事,拥有快乐而成功的人生。
  • 菜根谭(第五卷)

    菜根谭(第五卷)

    《菜根谭》是明初道人洪应明所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其文字简炼明隽,亦骈亦散,融经铸史,兼采雅俗。似语录,而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似随笔,而有随笔所不易及的整饬;似训诫,而有训诫所缺乏的亲切。它能告诉我们的事情很多很多,如一溪清泉,能涤去我们焦燥的尘灰,化解我们心中的积烦。本书编译从儒、释、道三家的思想体系,对《菜根谭》以通俗直观的解释,言语之中宛见古贤之心。
热门推荐
  • 放开你的手让风带我走

    放开你的手让风带我走

    一川烟火,一场梅子雨,一段爱情,在我遇见你之后,你便是我的所有,当我失去你,便再无可恋.....
  • 复仇

    复仇

    五年前,她利用他完成了自己的复仇。五年后,他精心筹划,开始了自己的复仇。只是这条路一旦踏上后,何去何从已不受自己控制。到底,是谁向谁复仇,又是谁,为了谁而复仇。
  • 大厨师

    大厨师

    为了提升自己的厨艺水平,吴轩在自己父亲的强迫下,进入了个炼狱学院,去磨炼自己。这不光是为了磨炼自己,更是验证着自己的水平。美食中,夹带着励志和热血,立志踏上厨艺的巅峰!一部略带幻想色彩的厨师拼搏文,开店,打拼,把自身的厨艺推向最高峰!
  • 蛇蝎嫡女

    蛇蝎嫡女

    她是容郡王府的嫡长女,身份尊荣无比,却因痴心错付,被人当做踏上高位的垫脚石,曾经深爱的男子在功成名就后,将她如敝屣弃之,一把烈火尸骨无存,极地重生,携毒十年前,江山不改,她却翻云覆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这里曾经是汉朝5

    这里曾经是汉朝5

    本书是该系列的第五部,书中从王莽夺权写起,到东汉班超等人征服西域为止。王莽积数十年功力,终于成功篡权,建立新朝。然而,这个史上最为著名的集儒家学术大师及理想主义者为一体的皇帝一登基,就掀起了狂热的复古主义,将国家推向了深渊。天下哗然,怨声四起,造反之声不绝于耳。刘氏宗族后裔以种田为业的刘秀,也加入了光复汉朝滚滚洪流,去寻找他那血腥的梦想。
  • 大元王朝2

    大元王朝2

    本书以严谨的治学态度,详细解读了元朝的历史,使成吉思汗、忽必烈、元顺帝、耶律楚材等历史人物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了今人的面前;将蒙古军西征、丘处机与成吉思汗以及蒙元历史上的各种历史事件娓娓道来。对于今人正确认识元朝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 通天路之成神

    通天路之成神

    山斗郊外。漆黑一片。从天而降一道绿光.直直的钻进了一名十四五岁的少年的脑袋里.绿光消散.异界少年,数据入脑.强悍技能,成神之路.嬉笑怒骂,热血沸腾.
  • 异界之炼金师传说

    异界之炼金师传说

    在这传承魔兽鲜血成为自身血脉得到超卓力量的大陆上,席策随身穿越的香炉却拥有着提纯血脉的功能。前世对药材药方差劲的认识,学习异世界的炼金术,居然有成为炼金师的天赋。利用香炉,配合着炼金术,让他成为能够轻易提纯血脉的超级炼金师。一个属于炼金师的传说,横行在这任何种族都是血脉传承的大陆。
  • 规划ZONE

    规划ZONE

    公元3774年,经历人口爆炸和广泛无休止的争端,电脑系统发展到更新层次生物化进阶,全人类的管理由人治改为电脑中央控制,所有人的生活都是被“规划”好的。
  • 蝶:重生艳宫主

    蝶:重生艳宫主

    【全书完】曾经是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公主,一夕之间失去至亲。阴谋、陷害,姐妹背叛,初恋情人抛离。一场大火让倾国倾城的她从此戴上面具,四年后再次归来已不是当初那个纯真小公主,而是冷艳、孤傲的铁心美人,母亲、哥哥含冤而去,她誓要报复那些曾经害过她至亲的人,夺回应有的权势地位。面具下那张丑陋容貌让她决意此生不再爱,然而那个冷傲邪魅的君主却肆无忌惮的闯入了她心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