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是走向成功的一个开始,是给自己一个努力的方向,但是做到则是走向成功的脚印,一步接着一步,而积极的行动则是让自己有步骤地走向成功,这样同样能产生足够的毅力来对付艰辛。
7.克服消极的心理因素。
消极的心态对于毅力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它容易让自己脆弱、变得思前顾后而畏缩不前。因此,克服消极因素对于毅力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就好比给玫瑰去除扎手的刺一样,让人更加喜欢。
8.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习惯是枷锁也是鞭子,而决定这两者区别的就是习惯的好坏。好的习惯就是鞭子,催促自己不断地努力;而坏的习惯就是枷锁,锁住自己,不让自己邂逅机遇。
总之,等待时机的到来是一个充满了艰辛的过程,挺住挑战的艰辛是许多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愿望,信心,明确的目标,有组织计划,行动,习惯,人生观等,任何一个环节做不好,都会影响其结果。毅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能否成功,更加决定你能否创造机遇。
积极表现才能赢得机会
有人将机会比作是人身边小河里的鱼,只有当你积极主动地去抓捕,才有抓住的可能性。在人际交往的中,也是一样的道理。要想让自己得到他人的青睐,不仅需要用热情和行动、努力和勤奋来证明自己,同时还需要有一种积极主动、自动自发的精神。
所谓自动,就是利用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机会来展现超乎他人要求的表现,以及拥有为了完成任务在必要时不惜打破常规的智慧和判断力。知道事情的意义和自己的责任,并永远保持一种自动自发的做事态度,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才能在人才竞争激烈的当代社会为自己求得一片立足之地,才能为自己赢取一个能够成功的机会。
明高考落榜后就与本家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讨生活,那个城市很美,让明这个农村娃看都看不过来,晚上明睡不着,翻来覆去的说:“这里真不错。”睡梦中的本家哥被吵醒了,狠狠的对他说:“这里不错是不错,可终究不是自己的家,这里的人根本就看不起我们这些人。”可明还是很高兴地说:“虽然这里不是自己的家,但你可以把它当成是自己的家,别人看不起我们,只要我们自己看得起自己就行了。”他的话还没说完,本家哥早就再次进入了梦乡。
明最后在一家工厂帮人家看守仓库,而本家哥也勉为其难的加入到了他的这个行列。一天夜里,突然下起了暴雨,眼看着仓库外面的货物就要被淋湿了,明一骨碌的从床上爬起来,拿起雨布就一个劲地往外冲。本家哥很不理解,大晚上的做了好事谁知道,再说,外面的东西又不归自己管,于是一个劲的骂他蠢蛋。
明根本就顾不上那么多,他只是觉得这些东西淋湿了可惜,在农村,谁家里有困难,他们都主动的去帮忙,尽管是别人的东西,损坏了总是不好的。
经过一番折腾,货物终于保住了,这时老板也来了,看到满身湿淋淋的他,很受感动,于是当场提出要给他加薪水,可是明确没有答应,他憨憨的说:“那是我应该做的”。
最后老板让他出任另一个公司的总经理,可他死活不从,说自己的文化水平太低,还是让那些有文化的人干吧。老板却说:“我看重的就是你,因为你比那些有文化的人责任心都要强”。
于是第二天,明成了总经理,而本家哥却还在看守仓库。在他正式上任的那一天,本家哥来看他,让他给个美差干干,可是明没答应,原因就是本家哥不把这里当成家。本家哥气急败坏,大骂他忘恩负义。
公司开张,几个学历很高,也很有潜力的业务员被招聘到明的公司,后来那些业务员知道了明的背景,就开始看不起明,后来明说,我这个总经理的帽子谁都可以戴,但最关键的并不在这里。后来那些业务员开始安静了,也开始为公司卖力的干活了,不到一年,这个公司就搞得有声有色,甚至在国际上都很有名望。
某天,一个外商听说这个公司很有发展前途,就慕名而来想要和明合作,明很高兴的接待了对方。对方是一个外籍华人。
明用英语问:“您会说汉语吗?”
对方说可以,明就说:“那我们还是用母语来交谈吧!”
对方怔了一下,答应了。
谈判很愉快,也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会后,明说请他们吃饭,对方同意了。
晚餐很简单,但有特色。所有的菜都吃光了,只剩下一小碟花生米,明对服务员说打包带走。
说这些话的时候,明觉得很自然,可是他的助手却不由的紧张起来。这时外商像发现了金子一般的握住了明的手,激动地说:“你就是我要找的合作人,明天我们就签合同”。
分手的时候,外商问明曾经受过什么教育,为什么能做的这么好,明说:我家很穷,父母不识字。可他们对我的教育是从一粒米、一根线开始的。后来我父亲去世,母亲辛辛苦苦地供我上学。她说俺不指望你高人一等,你能做好你自个儿的事就中……
外商满眼泪花的举起了酒杯说:“让我们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母亲干一杯吧!”
明从此以后,事业开始一帆风顺,而他的本家哥却还一直在为生活奔波。
明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如此大的成功,与他拥有积极地心态以及以诚待人的良好品质是分不开的。正是明在工作中的积极表现,才让他的老板发现了他良好的责任心,赢得了老板对他的赏识,给了他第一次升职的机会;在他担任经理的工作之后,他在公司员工以及合作伙伴的面前,他不带任何掩饰的真诚态度,赢得了大家对他的尊重和认可。
不管是明获得升职的机会,还是他与外商的合作机会,无一不是他用自己积极的行动和真诚的态度所换来的。在生活中,当我们发现那些需要做的事情——哪怕不是分类的事,只要有能力,我们就要认真地去做,因为,那意味着我们会赢得更多超越他人的机会。
与其消极等待,不如积极创造
在人际场上,我们与他人的每一次交往,都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要想让它们成为现实,首先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学会醒目地亮出自己,为自己创造机会。说到底,这是一种观念:是主动出击还是被动选择?其实,这决定着你能不能改变目前的不利现状。
华隆集团的创办人卢俊雄,虽出生于工程师家庭,但10岁时便开始瞒着家人,带着10元钱独闯武汉去寻求机遇,发掘财源。正因为他的这种积极,最终改写了他的人生。
1980年,有件事改变了卢俊雄的命运。一天,他到白云宾馆准备买些书拿到街上卖,结果是尚未行动就被派出所扣住了,直到晚上8点才放他回家。当晚,归家时,再没有办法撒谎说“找同学玩”了,因为同学已被母亲问遍了。于是,他如实供认一切“不轨行为”。他开明的父亲听完,说:“就算穷一点,也不能这么干。这样吧,我给你3本邮票,你去集邮吧。”
卢俊雄凭这些邮票,参加了1980年在广州文化公园举行的全国首届邮票展销会。可是他的兴趣放在了公园门口那三五一群换邮票的人堆里,他用卖报卖书的几十块钱,在市青少年宫、火车站、邮票公司等处,又炒起了邮票,迈出了创业的第一步。
读初二时,他成立了广州第一个自发性的中学生社团——“省实”集邮社。他帮爱集邮的学生代买各种邮票,并从中提取“劳务费”。
中考完后,毫无信心的他,早就订好了去武汉的火车票。准备一旦落选,就弃学从商,浪迹天涯,靠“炒”邮票为生。结果他考上了。
高二时,他组织了“中学生集邮冬令营”。各个学校有不少人报名。然而开营举行邮展那天,人数不多。原来,报名者都忙于补习功课,有的班主任不让来。地方集邮协会负责人、校教务主任等特意赶来参加开营典礼,卢俊雄的眼睛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