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79900000020

第20章

唯之与阿

道给我们的是平淡中的绚烂,平凡中的伟大,平静中的飞越。

【经文】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儡儡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若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译文】正确与错误有何差别?美善与丑恶有何不同?人们所畏惧的,不可不加以警觉。广阔啊世界无穷无尽!众人忙忙碌碌,就像在分享丰盛的宴会,又像是登上高台欣赏春天的美景。而我独自静默,等待着大道的萌动,混混沌沌,就像出生不久的婴儿;疲惫憔悴,仿佛无家可归。众人皆志满意得,而我怅然若失,我真是如同愚人啊,混混沌沌!俗人明明白白,而我昏昏沉沉。俗人明察秋毫,而我一无所知。淡然啊如同大海波涛荡漾,辽阔啊如同天空一望无际。众人皆是腹有良谋,而我顽固又鄙陋。我和他人是如此的不同,我所看重的只是与道合真。

一线之间

“唯”即是“唯唯诺诺”,《助字辨略》上说“唯者,应之速而无疑也”,可见“唯”表示肯定、赞成和支持,也可引申为正确。“阿”表示阿谀奉承,明明不正确,可是出于某种目的却说成正确,但实际上还是不正确,甚至连错误也因之而扩大,因此“阿”是错误的代名词。“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真正服从真理,和表面上服从真理、实际上却是拥抱谬误有什么不同呢?从结果上看,会有天壤之别。可是在初始阶段看来,两者实在无多少差别,甚至“阿”比“唯”看起来更可爱。真理和谬误都是从同一原点出发的,在早期阶段它们的差别仅仅只是在一线之间而已。

同样的道理,美与恶的差别又在哪里呢?其实在事物发展的初始阶段,美与恶的差别也是微乎其微的。比方说,历史上法家在秦国实行的改革,刚开始实施时,曾使秦国国力迅疾强大,又何尝不是一种善政呢?可是后期其弊端日益显露,最终秦在完成兼并六国的战争之后,仅历经二世就亡国了。明朝末期,首辅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折银入亩、简化税制,便利货币经济之发展,似乎也是很美善的。可是一律以白银纳税,造成所贡非所出之弊,农民在种了粮食之后,并不能以粮食完税,而需将粮食出卖换成白银方可完税。可是在粮食贸易的过程中,农民往往处于劣势地位,粮食常常被贱卖,因而农民的负担其实是加重了。尤其是明朝末期,为了增加朝廷财政收入,在正常的税赋之外增加了辽饷、剿饷和练饷。“辽饷”始征于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明廷因“辽事”紧急,加派“辽饷”,亩加银三厘五毫,第二年再加三厘五毫,第三年又加二厘,前后三加,即每亩加征银九厘,每年“辽饷”银五百二十万两。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又强征“辽饷”,亩加征银三厘。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明廷又加征“练饷”,每年征银七百三十余万两。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明廷为镇压农民起义,开征“剿饷”,每年加派银三百三十余万两。“辽饷”、“剿饷”、“练饷”,合称“三饷”,三项征银高达二千万两,超过正赋数倍。广大农民倾家荡产,饥寒交迫。自万历以来,全国各地小规模农民起义不断发生,并最终星火燎原。西班牙国王曾经说“明朝皇帝足够用白银建造一座宫殿”,由于向海外大量出口茶叶、丝绸和瓷器,明朝拥有当时世界四分之三的白银储备。但是由于向农民征收过重的白银税赋,最终使得世界上最富有的白银帝国——大明王朝灭亡了——这真是一个极大的讽刺。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美与恶总是如影随形,稍有偏差,美就会变成恶。所以老子说:“人之所畏,不可不畏。”人之所畏者何?结局之恶劣也。既畏结局之恶劣,则当慎终如始,坚持真理,以免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如此方能永立于不败之地。

世界广阔无穷,是与非,美与恶,更是无穷无尽。是与非,美与恶,总是复杂地纠缠在一起,很难分清。因此要想始终不渝、坚定不移地坚持真理,也是不容易的。

朱元璋在批注《道德经》“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一句时说道:“老子所以非常人者,为此。且世人闻有可畏之事,人皆知有畏者,然犹不甚荒乱。至其极也,乃甚荒,其荒无解也。所以老子闻有此,而事未极先荒极,故能不荒而不畏也。”朱元璋可以说是深解老子的,知道老子思想的要诀是在细微处下功夫,防患于未然,把握先机,不偏离正道,这样就不至于慌乱。此道理虽然好理解,但要坚持做到,绝非易事。

在这里补充说明一下,对于老子说的“荒兮其未央哉”各家解说各异,如,王安石注:“荒兮其未央哉,道之荒大而莫知畔岸。”高亨注:“荒兮其未央,犹云茫茫无极耳。”在这些注里,“荒”被解释为“宽广”。但是朱元璋将“荒”释为“慌乱”,河上公也是释“荒”为“慌乱”,注云:“言世俗人荒乱,欲进学为文,未央止也。”虽然诸说各异,但都有精妙之处,读者不妨广泛参考。

孤独的老子

人们常说真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道更是真理中的王冠。自古以来修道、证道、成道的人可谓凤毛麟角,少之又少。而老子作为一个成功的修道者自然会感到孤独了。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世界太美好了,人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像是在参加一场狂欢的嘉年华会,又像是在出席一场迷人的鸡尾酒会,大家的心情都是快乐、奔放、热烈、陶醉、痴迷的。可是老子他在干什么呢?他在修道。“我独泊兮,其未兆”,老子在独自静默,在等待大道的萌动与生发,老子在防范快乐之后的空虚,奔放之后的冷却。

“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众人的心都塞得满满的了,可是老子的心却是空空的,什么都没塞。心里塞满东西的人,看起来很有学问、很有理想,可是因为心里塞得太满,也就再也装不下新东西了;又或者心中的东西太多,无法好好地消化吸收,灵活运用,终至于无用。而老子的心,看起来是空空的,什么都没有,可是却灵觉无穷,拥有最大的活力。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一般的人总是明察秋毫于一时的名利得失荣辱苦乐,以至于忧思满怀,苦不堪言。可是事务的发展有其固有之规律,岂会因为一人之苦恼而改变呢?所以老子对于人生的苦恼采取“昏昏”“闷闷”的态度,看似无所作为,实际上却是始终坚持于真理,最终的结果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说文》对“以”这个字的解释是,“用也”。众人皆有用,可是老子却是“顽劣”而“卑鄙”,似乎是一点用处都没有。其实做人就是如此,有的人虽然很看起来很有用,实际上却是圉于一技一能,因而有用之中又有不可用的地方。而老子得大道之天真,看似无用,实可因物而变化,用之于无穷。这就是无用之中有大用了。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老子和世人的差别在于,世人生活在世界当中,而老子生活在“道”当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为世界之母,先有道,然后才有世界。众人生活在世界当中,不知不觉离“道”越来越远,出得去,却回不来了。而老子生活在大道之中,守先天之本源,固命蒂之根基,故而能够建天立极,卓然于不败之地了。《道德经》一书以说理见长,全书于淡定从容之中将大道剖析得明明白白。此章是相当特别的,老子在此章投入了非常强烈的感情色彩,使用了自嘲的手法,自谓为“愚人”、“顽似鄙”,又将“我”与“众人”、“俗人”进行鲜明之比较。老子此举在于用自身之亲历说明修道的孤独与艰难。有志于道者,不可不知也,不可不笃定坚持也。

同类推荐
  • 向曾国藩借智慧

    向曾国藩借智慧

    本书从曾国藩的为人、为官、管人、用人、修身、治家、读书、理财及养生等各个方面展示了其人生智慧,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巨大的智慧财富。《向曾国藩借智慧》案例翔实,剖析精当,不仅向读者展示了曾国藩处理各种问题的方式、对自身各种境遇的感悟,还给读者介绍了解决平时为人处世的方法和策略。《向曾国藩借智慧》可以启发读者,让读者领悟到曾国藩的智慧精华。
  • 一切改变,从欣赏开始

    一切改变,从欣赏开始

    每个人都具备欣赏别人的能力,也都有需要别人欣赏的心理。但由于人性的弱点,我们容易欣赏到自然风物之美,却难以做到欣赏他人。当我们懂得欣赏人心,欣赏磨难,欣赏自己,欣赏同事、朋友、爱人、孩子,甚至是我们的对手,当我们懂得用欣赏的眼光审视人生与世情,便会发现一切原来如此美好。
  • 用心工作

    用心工作

    本书以独特的视角,结合大量生动翔实的材料和案例,紧紧围绕“用心”二字,详细讲述了用心工作的理念,并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本书可读性、启发性和操作性都非常强,适合员工个人阅读,也可以作为企事业单位员工培训教材,相信本书的出版对企事业单位员工的个人阅读和培训大有裨益。本书由郑一群著。
  • 50个决定你一生的做人法则

    50个决定你一生的做人法则

    做事先做人,这是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话,无论是成功企业家、知名学者,还是普通老百姓,都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为什么做事先做人?到底做事为先还是做人在前?这本书从一个人如何成功的角度,仔细分析了做事和做人之间的关系。
  • 会说话的女人最优雅

    会说话的女人最优雅

    哈佛大学前任校长伊立特曾经说过:“在造就一个有教养的人的教育中,有一种训练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优美文雅的谈吐。女人要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开口温润有礼,保持应有的涵养和温文尔雅的气质,把锐利的谩骂、叫嚣、狠话统统过滤掉,让说出的每一句话都含蓄温婉。这样的女人,走到哪儿都会受人尊重。"
热门推荐
  • 送你一个真女人

    送你一个真女人

    真女人定义:女人是什么?是天生的演员,是出色的幻想家,是水做的骨肉,是……女人就是女人,女人爱慕虚荣,女人爱撒娇也爱撒谎,女人易陶醉也爱浪漫……她们都有强烈的自我主张和生活态度,但经常是漂浮不定的;她们外表上个性独特,或经常被男人贴上类型化标签,内心却摇摆不定。
  • 海洋馆漫游(海底世界大观)

    海洋馆漫游(海底世界大观)

    放眼全球,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都是海洋大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都在沿海地区。在当今国际社会,开发海洋、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已成为世界沿海各国的发展方向和潮流。海洋是一个富饶而未充分开发的自然资源宝库。海洋自然资源包括海域(海洋空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能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旅游资源、海水资源等。这一切都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开采。青少年认真学习海洋知识,不仅能为未来开发海洋及早储备知识,还能海洋研究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 星系工程师

    星系工程师

    虽然这是一个深空空间,添加或者减少东西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是我们就是要里面加东西直到塞满它为止。
  • 灵幻道长

    灵幻道长

    茅山第三十五代传人灵字辈道长“灵虚”奉师门之命前去梅子镇除去尸魁,镇遇惨害满门,却没想留下一根独苗乃先天五金道骨,灵虚收此为徒。他们一路一生会有怎样的奇遇。又会遇到怎么样的惊险。。。
  • 穿越闪玩:美男如云

    穿越闪玩:美男如云

    萌外表小萝莉,一名才女,各方面精通,琴棋书画不在话下,黑道甘拜下风,特工经验不在话下,侦查能力样样得手。她唯一有的一种特殊的能力就是穿越,想穿到哪儿就穿越哪儿。一次,她朦胧睁开眼睛,看着眼前的一位美男,“这位姑娘,为何出现于我的……”她低下头,看着眼前光溜溜的男子……不知不觉,发现自己昏昏沉沉的睡在一栋建筑楼上,眼前竟上演警察捉小偷游戏,被小偷挟持,拉进了一辆先进的汽车里。“哇!好先进的车,好好玩的样子!”小偷看了她几眼……
  • 三世的尽头

    三世的尽头

    为了封存前世的记忆,你会不会忍受千年的折磨纵身跳入忘川河?看他一遍一遍喝下孟婆汤走过奈何桥,你会不会有一丝心疼过自己的决定?三生石上刻下你们终究不会幸福,你还会相信他说的给你的承诺吗?第一世她说总有一天会亲手杀了那些伤害过她的人。第二世他守护她成为最优秀的杀手。第三世他告诉她不要再对他痴情。他说的话像一把匕首刺进她心里:“爱情多久可以被证明?我向你证明了一千多年,三生石上写的你我注定无法厮守,我也爱够了你。”她傲然转身离去,他却跪在她身后为她改变了整个世界,只为她曾经一句“愿流年安稳,你我缘定三生。”三世的尽头,留下了什么?对你的思念?还是我孑然一人的空梦?
  • 不见黄河心不死:黄河传说故事

    不见黄河心不死:黄河传说故事

    浙江文艺出版社编著的《不见黄河心不死——黄河传说故事》为山海经故事丛书中的一册,为我社早期山海经丛书的再版本。内容均以从民间搜集整理的传说故事为主,且各册都有一个核心的人物或主题,内容丰富,风格活泼,保留了很多的民间智慧,体现了民俗风情与历史面貌。《不见黄河心不死——黄河传说故事》内容围绕黄河主题,将从民间搜集整理的传说故事进行合理。
  • 十道轮回

    十道轮回

    三年前,叶尘与一名不世天才一战,重伤落败,昏睡了三年之久。然而一朝清醒,他却无比震惊,因为在昏睡的三年中,他神游太虚,重回太古,在太古时代称帝了一万年!重回今世,他发现自己的身体在三年前被打成了不治之伤,几乎无救,沦为了废人。但是同时,他又发现自己的神魂强大得异常,远胜常人数百年苦修。“为什么到了今世,太古的一切都没有留下,甚至那些曾经无敌六道十万年的无上大帝,也连个名字都不被世人所知,难道太古的种种都被埋藏了吗?武帝、魔尊、道祖,你们也都被葬在了那一世?”带着留在太古的诸多遗憾,叶尘回到了这一世,从头开始。
  • 异世神控天下

    异世神控天下

    一个来之于现代穿越异界的少年,从一个费才少爷不会修炼,一才命不该绝,无意得到一超级强者的传承,从次踏上修炼的步伐,做拥天下美女,一路披荆斩刺,慢慢踏上武界巅峰............................
  • 末日天道

    末日天道

    突如其来的惊变,把林晨带到了一个未知的世界,在苦苦的挣扎了十年之久,却终究是惨死在那个世界之中,就在他以为一切都结束和解脱的时候,才发现,一切才不过是刚刚开始而已。天性善良的林晨,却莫名的继承了毁灭的黑暗天道之力,神秘的魔盒里到底隐藏着什么?在这个人性堕落到极点没有一丝希望的世界,林晨该怎么决择?是继承他的天命毁灭掉一切吗?“不!只要希望仍在,我便不会放弃!哪怕只有一丝,我也会牢牢的抓住决不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