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76300000088

第88章 徐九思 民应无菜色我须有菜味

徐九思是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句容知县。在他上任不久,有一个小吏偷盖县印在空白公文纸上,准备伪造文件,谋取私利。徐九思要依法论罪,郡吏为此人叩头说情,九思坚决不答应,从此,人人敬畏。

徐九思为官清正廉洁,一尘不染。他从来不吃肉食,只吃粗粮加青菜,他在句容县衙的大堂上悬挂一幅青菜图。有人不懂这幅图的用意,他解释说:“古人云,为官者不能让百姓面有菜色,而自己则不能没有菜味。我挂这幅图是要提醒自己,以民为本,爱民恤民。”徐九思在句容知县任上围绕着以民为本这一宗旨,在恤民、减负、破陈规上办实事。

恤民的故事

句容县境内有座三茅山,传说山上有神仙,朝廷多次派遣宦官到三茅山求神、做法事,县民深受供应之苦。徐九思清查旧时案牍,发现有一笔盐税长久存贮在府库中,便奏请用这笔款作为求神所需经费,使百姓不再为此事而受侵扰。有一年歉收,谷价猛涨,巡抚发给仓谷数百石,以平价出售。徐九思认为:“来买粮的都是富豪,虽是平价,贫民也无力购买。”于是决定将其一半按市价出售以偿还官府,其余的煮粥以赈济饥民。远在山谷中的贫民则就近向富家贷谷,官府代为偿还。因此使很多百姓免于饿死。徐九思曾说:“即使天子施大恩于民,哪能人人都可以减免赋役,关键是我们这些做官的,在施行时能够斟酌缓急而已。”减负的故事

历年来,句容县每年都要从百姓中招募四百名军卒,每人年薪是十两银子,一年下来,光此项支出就需要四千两银子,这对句容这个小县来说的确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徐九思认为:根据句容县的情况,每年招这么多军卒没有必要,于是,他着手改变这一惯例。他把四百人分成两部分,每年只招其中的一半,这样每年就节省二千两银子,句容县百姓的负担为之一轻。

句容县位于吴越(今江苏、浙江一带)之间的交通要道上,每年都要耗费一笔巨资,招待许多来往的官吏。不仅官府疲于供应,百姓也怨声载道。为减轻百姓负担,徐九思又采取了开源的办法,靠自力更生解决问题。他命令把县里的旧粮仓腾出来养鹅养鸡,把官池清理干净用来养鱼,还开辟一些菜园种植蔬菜。这些项目,一年可增收一万多两银子,用于迎来送往,而不必从百姓身上出,百姓负担就大大减轻了。

破陈规的故事

徐九思下功夫铲除地方陈规陋习,杜绝贪污。句容县有两个主管文书的官吏:一个掌管粮仓文书,一个掌管马匹文书。他们常用的生财之道就是收取例金。每年开仓收粮,掌管粮仓文书都要从收粮银中抽取八百两作所谓的例金,其中四百两用来贿赂主管粮仓的官员,另外四百两则进入自己的腰包。为了堵住这个漏洞,徐九思亲自主持收粮,抽取例金的陈规给破了。与此类似,掌管马匹的文书每年都要巡查一次马匹,登记在册的马有九百多匹,每匹抽一两银子,每年他就要抽取九百多两银子。徐九思又亲自巡查马匹,堵了这个马官的外快收入。徐九思考虑这些事偶一为之可以,总不能让县令每年越俎代庖总是来亲自收粮查马吧,于是明确规定,永远取消例金这个陋规,句容县的粮马例金从此销声匿迹。

临别赠言

徐九思离任时,家乡长老说:“在您临走时给我们留几句训导的话吧,我们一定像尊敬您一样来尊奉它。”九思深受感动,流着泪说:“我没有更多的话对大家说,只有‘俭’、‘勤’、‘忍’三字而已,希望大家记住,厉行节约就不会奢侈浪费,勤劳肯干就不会荒废家业,宽容大度就不会邻里纷争。这是治家修身的道理呀!”句容百姓雕刻徐九思画的青菜图,然后在上面写了“俭”、“勤”、“忍”三个字,称这是徐公的“三字经”。

(见《明史·徐九思传》、《官德》引《国朝献征录》卷一、《先进遗风》卷下)

赞曰:俭勤忍让有良箴,句容知县政绩闻。

惩恶反贪除陋习,赈灾减负惠黎民。

※诗作者:涂中行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帝师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帝师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帝师”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留侯世家》:“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仇强秦,天下振动。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很明确,“帝师”是指皇帝的老师。本书从记叙帝师生平事迹入手,再现了帝王之师对历代帝王的教育、指导和辅佐,同时揭示了帝师以其亦师亦臣的特殊身份,对帝王决策的各种正面、负面影响之谜。展现给读者一幅亦真亦幻的历史画卷,道出一些亘古不变的历史发展规律。
  • 嗜血的权杖:从乡村教师到南宋权臣

    嗜血的权杖:从乡村教师到南宋权臣

    他是家喻户晓的反面典型,中国历史上十大奸臣之一,因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岳飞而遗臭万年。第一部秦桧传记,讲述他如何由一个不为人知的乡村教师,凭借权谋、运气、才气,在南宋末年的战乱中浮沉,一步一步迈向权力的巅峰。
  • 杰斐逊(名人传记丛书)

    杰斐逊(名人传记丛书)

    一个爱好和平的民主斗士,走上了革命与从政的道路,最终成为美国的第三任总统。他怀着梦想和激情,起草《独立宣言》,订立并完善宪法,拯救国家危难,并创办了弗吉尼亚大学。书中生动客观的讲述了平民总统杰斐逊求学、从政、执政的生命旅程,展现了他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他勤奋与坚韧的精神为青少年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 孟子(名人传记丛书)

    孟子(名人传记丛书)

    孟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出生在战国时期的邹国,自幼丧父,家境贫困,从小勤学苦读,受教于孔子门人。他继承了孔子学说,倡导仁政,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他携弟子周游列国,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多年。由于他的政治主张没有得到施展,晚年后他退居讲学,继续他的教育事业,被后人尊为“亚圣”。
  • 雄才伟略贤明帝:康熙

    雄才伟略贤明帝:康熙

    顺治十一年(1654年)的初春,江南又染新绿,本应充满生机的季节,却因连年战火,仍是一派肃杀之气。自元旦过后,传入宫廷的消息更难令顺治帝兴奋。南明定西侯张名振,兵部侍郎张煌言率师自长江口溯江而上,入京口,登宝山,望江宁(今南京),逼进明孝陵。
热门推荐
  • 倾世妖娆:这个王妃有点冷

    倾世妖娆:这个王妃有点冷

    世人都说她太冷!冷心冷情兼冷酷!那又如何!他嘴角噙笑,不屑一顾。他喜欢的就是她的冷傲,目空一切的气势。世人都说她清高!身心孤僻难靠近!那又怎样!他嘴角轻嘲,一笑置之!他爱的就是她高傲,漠视一切的心气。懂你之人,必然会用他爱你的方式来爱你。
  • 姻缘戒:你是我哪门子姐姐

    姻缘戒:你是我哪门子姐姐

    她本是上帝老儿右手无名指的一滴精血,被用来点化亦正亦邪的白发上仙,他本是一枚具有辟邪功效的黑曜石戒指,本来便于这上仙和精血毫无关系,可奈何上帝老儿将它戴在了右手无名指处,日日与这无名指腻在一块儿,她下凡化作凡人,他被上仙无意间扯落,也跟随而去……一直以为他只是她的弟弟,是被宫家宠着的小霸王,却,当某一天他突然换了姓,换了名,走到她面前口口声声质问,“我们有什么关系?你是我哪门子姐姐?”她慌乱无措,一方面是对他的歉疚,一方面是对未婚夫的深深爱恋。他步步紧逼,她节节后退,当再也无法退却,她愤起反击,却招致最残酷的虐心惩罚……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我以为我什么都知道,却也许我最不清楚的就是,我爱你!
  • 异界之仗剑天涯

    异界之仗剑天涯

    只凭手中一把剑!我要这天,为我破碎。这地,为我塌陷。这世界,为我毁灭。
  • 异界人灵校花

    异界人灵校花

    五年之后的逸飞尘,强势归来。五年前的事打击太大了。身边的校花一个个的背叛,却身不由己,自己的长辈,却是最大的敌人,应该如何抉择。
  • 钢铁内核

    钢铁内核

    远古大陆曾经是魔法师与魔物的繁荣世界,他们互不侵犯共同存在了数千年之久。但随着人类漂洋过海而来,发现了大陆上广袤的土地和无限的资源,触发了他们最原始的欲望“贪婪”。人类通过武力占领的了整个大陆,将魔法师赶尽杀绝,把魔物驱逐到大陆中心原始森林中,并分割了无数个国家互相间战乱不断。几百年后,大陆北部塞尔庞特国制造出超越时代的蒸汽内核装置,使国家进入了大蒸汽工业时代。然而人类这片繁荣背后,却隐藏着一位大魔法师,他拥有强大的力量,犹如造物主一般玩弄着整个世界,大陆对他来说,不过是场沙盘游戏而已。
  • 倾若入暖画冷尘

    倾若入暖画冷尘

    莫烟晨看着手中的照片,走边浮现出一丝淡淡的微笑。照片上两个孩子站在一起两个孩子大概7,8岁的样子。一位是个女孩,女孩笑的很甜美小酒窝微陷,水灵的大眼睛像个活生生的洋娃娃。另一位是个男孩,男孩牵着女孩的手,稚嫩的脸上微微的红色。莫烟晨抚摸着照片,说着“没想到我们还能再相遇。”加入群倾若入暖画冷尘459131683第一个加我孩子有惊喜哦
  • 搏命

    搏命

    ……当巨龙在天空翱翔。……当数千吨的蚯蚓在地表翻腾。……当牛犊大小的蚂蚁翻山越岭,潮水般涌来的时候。命,便不再属于自己。
  • 近身兵王:恋上漂亮女副总

    近身兵王:恋上漂亮女副总

    退伍归来的许阳为了解决吃饭的问题,进到一家工厂打工,做了一名小小的仓库管理员,原本打算在这个拥有数千人的工厂里面找个自己心仪的老婆,生对儿女,简简单单的过这一辈子,但是仓库的一场大火,却将他的生活完全完全的改变。知性成熟的女副总,火辣暴燥的极品女警,小鸟依人的部门同事,温柔如水的前台文员……一个个艳比花娇的美女们纷纷找到了他,想跟他友好的交往。为此,他很苦恼……也很幸福!
  • 上邠宁刑司徒

    上邠宁刑司徒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德隅斋画品

    德隅斋画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