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75000000009

第9章 解梦的技术(1)

1.梦者确实知道梦的意义

这里有个弗洛伊德研究精神分析的模型。“有个人说,我对某事又发憷了。’其他人便问,‘你指的是什么事?’那个人又说:‘不,是我讲错了。’其他人又追问:‘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那个人立即回答说:‘我本想说那是一件龌龊的事,但是制止了自己,换了一种较为温和的说法。”’弗洛伊德说,精神分析的技术就是想在可能的范围内,让梦者解答他们自己的问题。因为,梦者是对梦中的内容及其可能引起梦境的事件最了解的人,因此研究者在分析一个梦之前,应首先听一听梦者是如何解析他们自己的梦的。

弗洛伊德认为,就这种语言的过失而言,在梦的实际研究工作中“有许多实例可以应用这个方法”,然而也有“许多例子,受质问者并不愿答复任何的问题,而且在听到别人代为答复时,还愤怒地加以驳斥”。弗洛伊德说,在梦的解析中前一种方法似乎是完全缺乏的,梦者常常推说自己对于此事一无所知。然而,弗洛伊德坚信,梦者确实是明白自己梦的意义的,只是他们不知道自己明白,就以为自己一无所知。

2.梦意念的联想

当研究者问梦者对于梦有什么意见时,在他说出他的解释后,你能够确定他所说的有关于梦的第一个联想就是我们所真正需要的解释吗?也或许他根本就没有什么联想,或者只有上帝才知道他的联想是什么?因此,弗洛伊德认为,在这方面作为研究者便需要更多的判断力而不是期望梦者正确的机率。因为,梦毕竟不是一个简单的舌误,它是由许多的元素组成的。那么如果我们把梦分解成诸多的元素,这样每一元素与舌误就有了相似之处了。然而,当研究者在问到梦中的每一个单独的元素时,梦者往往会回答说,他没有任何的意念。弗洛伊德认为,在某些例子中这样的回答还是可能接受的。但是,当梦者被问到关于整个梦的意象时,他如果还是说没有任何的意象,这时研究者们就要反驳他了,并且让他尽量做出一些答复,对他说应当总是有一些意象的。结果也没有让研究者们失望,梦者往往会有一两个联想。弗洛伊德说,在梦者的联想中,发生在梦者过去的经验尤其容易被梦者联想起来。梦者会说,“那是发生在昨天的事了,”或者说,“它使我想起了最近发生的一件事。”由此可见,梦者关于梦的联想常常与前一天发生的事情有着联系。这是研究者们早先便已经预料到的。更有趣的是,梦者还能够以此为起点,记起发生在前一天以前的事情,甚至可能追忆到以前更遥远的往事。

研究者可以假定梦者的第一个联想正是研究所需要的,或者至少也可以为梦的解析提供必要的线索。如果有的人以为这个假定是荒谬的,认为联想是可以随心所欲的。弗洛伊德认为,这些人对精神的自由和选择有着一种根深蒂固的信仰。弗洛伊德指出,这种信仰并不能算是科学的。当梦者被问到有关于一个梦的意象时,就在这时恰好在他的头脑中出现了一个联想,而不是另一个,对于这个联想弗洛伊德认为研究者是应当予以尊重的。这个联想也并不像有的人所想的那样,是已经经过选择的,是不确定的,并且与研究所要求的也是毫无关系的。对此,弗洛伊德的回答是,所有的这些都可以找到适当的证明,并且在实验心理学中,也能够找到与此相类似的证据。

弗洛伊德说,就这一点而言是很重要的,必须引起研究者们的特别注意。在梦的分析过程中,如果梦者对于梦中的某一个成分有了什么联想,我们便要告诉他将原来的观念留在心中,并且任意地去联想,这便叫做自由联想。弗洛伊德指出,“自由联想需要一种特殊的不同于反省的注意”,反省在梦的解释中是需要研究者们排除的。在研究过程中,要梦者展开自由的联想,对许多人来说并不困难。但是如果研究者给了梦者一定的限制,比如要梦者说一个具体地点,或者是一个具体名称,这时对于梦者来说,展开联想就有了相当的难度。有的人认为,这种联想要比精神分析所用的选择机会更多。对此,弗洛伊德认为,实际上联想都受着梦者情绪的严格控制,而这个情绪在发生作用时也并不容易被梦者所知道,“这恰恰与那些引起过失和所谓‘偶然’动作的倾向是一样的道理”。

3.自由的联想与受约束的联想

弗洛伊德对在梦中出现的那些无因而至的姓名和数目进行了多次的实验研究。研究的具体方法如下:弗洛伊德先用一个专名引起一系列联想,这些联想实际是互相紧密相连的,每个联想都已不再是完全自由的了。正如梦中各成分所引起的联想一样,这个联想系列前后持续,直至由此冲动而引起的思想真正地达到了尽头,并确定不会再有所遗漏为止。只有达到这种程度,研究者或许就有可能解释一个专名自由联想的动机和意义了。弗洛伊德说:“这些实验屡次产生同样的结果,因此得到的材料也就非常地丰富,使得我们不得不在细节上研究。”下面是弗洛伊德的两个例子:

(1)弗洛伊德在治疗一个青年人的时候,谈起了这样的一个问题,说人们对梦的联想看来好像有自由选取的可能,事实上并非如此。人们所能想到的专名无一不决定于当时的形势和受试验者的特殊个性及地位。那个青年人对弗洛伊德的理论有所怀疑,于是弗洛伊德就请他作为实验对象,进行了一次随机试验。弗洛伊德知道年轻人有许多的女朋友,但他与那些女人的亲密程度各不相同。因此,弗洛伊德让他随意地说起一个女人的姓名,这样做实际上就有许多的姓名可以供他自由取舍了。他表示同意。但是他联想的结果不仅让弗洛伊德感到惊讶,就连那个年轻人自己也感到十分诧异。因为,年轻人并没能顺口说出大量女人的姓名。他先沉默片刻,然后承认自己所想到的只是Albine,这个词含有“白色”之意。于是,弗洛伊德问年轻人,他与这个姓名有什么关系?然而,令弗洛伊德感到奇怪的是,年轻人并不认识叫Albine的人,并且这个名字也引不起他的任何联想。看来这好像是一次失败的试验,而实际上并不是这样,这样的结果反倒证明了上述结论的正确。因为,在弗洛伊德给年轻人治疗过程中,这个年轻人是个肤色非常洁白的人,因而弗洛伊德常戏称他为Albine,这里这个词则含有女性的意味。而也就在那时,弗洛伊德与那个年轻人也一直在研究存在于年轻人性格中的女性成分。所以在当时的一个时间段内,年轻人最感兴趣的是他自己。

(2)弗洛伊德认为,一个人在偶然间想到的曲调也可能因某些意念而起,不过对于这些意念的存在,他本人可能一无所知。至于一个人之所以在偶然间想起那个曲调,则可能由于曲调中的歌词,也可能由于曲调的来源。但是有一点是不在此列的,那就是真正的音乐家在忽然想起一个曲调时,则可能是因为这个曲调的确有音乐的价值。前一原因较为普遍。弗洛伊德在对一个年轻人在某一时期内非常迷恋“特洛伊的海伦”(HelenofTroy)中的巴黎歌的曲调进行分析后,年轻人才注意到自己那时正同时爱恋着两个少女,一个叫伊达“Ida”,一个叫海伦“Helen”。

弗洛伊德认为,这些原本自由发生的联想,却都受着种种的限制,并且还总是属于某种特定的背景,那么依附于单独的刺激而引起的联想,也必受同样严格的约束。通过实验证明,“这些联想不仅依附于我们所给予的刺激,而且还有赖于潜意识的活动,意即有赖于当时没有意识到的含有强烈的情感价值的思想和兴趣,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情结”。

这些自由联想曾经是很有价值的实验材料,而且这些实验也在精神分析的历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冯特学派曾经首创一种“联想实验”,在这种实验中被实验者对研究者指定的一个“刺激字”必须尽可能地回答出他所能想得到的“反应字”。在做这个实验室时,要注意刺激字和反应字之间的时间间隔、反应字的性质以及重复做这个实验时所可能产生的错误,等等。布洛伊勒和荣格所领导的苏黎世学派,有时也会请被实验者说明为什么会有奇异的联想,有时他们也采取持续的实验,以求得解释联想实验的反应。最后他们终于得出一个结论,这些非常态的反应都严格地决定于一个人的情结。布洛伊勒和荣格的这个发现,在实验心理学和精神分析之间架起了第一座桥梁。

4.梦的联想实验

在这一节中,我们着重地说一说弗洛伊德关于梦的联想实验。从联想实验来看,“决定着反应的刺激字是我们任意选取的,而反应则介于刺激字和被试验者的情结之间”。对于梦来说,刺激字代表着梦者的心理成分,并且这个心理成分的起源并不为梦者所了解。由此弗洛伊德认为,就这个心理成分本身而言即可被视为一个情结的派生物。弗洛伊德在此作了一个假设,假设产生这种特殊心理成分的情结决定了梦的成分的联想。那么从这些成分就有可能发现这个情结,就不能算是“异想天开”了。

弗洛伊德认为,专名的遗忘的确可以用来说明梦的分析,但是它与解梦不同的是,前者只涉及到一个人,而解梦则涉及到两个人。弗洛伊德说,人们可能暂时忘记了一个专名,但是却仍断定自己是知道的。研究者伯恩海姆通过他实验的结果认为,梦者也可能出现类似于上述忘记专名的情况。弗洛伊德则认为,如今这个暂时被忘记的专名,其实是仍被人们所知道的,但是尽管努力地去思索也是图而无功,然而这时人们却往往能够想起一个或与此有关的几个专名。如果一个人只是自然地想起一个代名,则这时的情境和梦的分析的情境显然是互相类似的。弗洛伊德说,实际上梦的元素只是用来代替梦者所不知道而想借梦的分析来追求的那一件事。在这一点上,专名与梦的不同点就在于,人们若是忘记了一个专名,但是你却完全明白那个你所想起的代名并不是原名;而就梦的元素来说,就只有在经过苦心地研究之后,你才会明白那并不是你所想真正要的。在这时,弗洛伊德如果忘了专名,那么他就会转而去以那个代名为起点,进而去求得那时已经逃出意识之外的原名。弗洛伊德坚信,如果他注意这些代名,并让它们在自己的心中激起一层一层的联想,那么迟早都会唤起那时已经被遗忘的原名。由此弗洛伊德说,他知道自然引起的那些代名,不仅和遗忘的名字有明确的关系,而且还被它所限制。

这里有一个弗洛伊德亲身经历的例子:有一个朋友请弗洛伊德喝酒,当时他们喝的是一种意大利酒。但是那个朋友对某一种酒有着很愉快的回忆,于他便向侍者要这种酒,可是一时间却忘记了这个酒的名字,但是他却说出了许多与此有些相关的代名。弗洛伊德就是从这个朋友所说的这些代名中推知了,他的朋友是因为一个名叫赫德维的女子而遗忘了那个酒的名字。事实果真如此,朋友在听说了弗洛伊德的分析之后,承认自己在第一次喝这种酒的时候认识了那位名叫赫德维的女子,并由此他也想起了那种酒的名字。他之所以不愿再想起那位女士的名字,是因为他刚刚结婚并且很幸福,而赫德维这个名字则意味着不愿回首的往事。

如果对于专名的遗忘真的如上述所说,那么释梦就也有可能循此路。“由代替物出发,利用一系列联想,总可以得到原来的对象;而且由遗忘的名字推论起来,我们或可假定一个梦的元素的联想不仅仅因那个元素而定,而且还可能决定于不在意识内的原来的念头。这个假定如能成立,那么释梦的技术便具有相当的根据了。”

弗洛伊德认为,对于过失的研究不是没有效果,因为顺着研究过失的方向,由人们已知的假说加以推理,就可能得到两种结果:关于梦的元素的见解和解梦的技术。弗洛伊德说:“梦的元素本身并不是主要物或原有的思想,而是梦者所不知道的某事某物的代替,正像过失背后的潜伏意向,梦者虽确知某事或某物,可是已经想不起来了。梦由许多这一类元素组合而成,所以梦的某一元素果然如此,则整个的梦也应当如此。”而弗洛伊德也正是应用这种方法,通过利用这些元素的自由联想,进而使另一种代替的观念进入到人们的意识之内,再由这些代替的观念,推知出那些隐藏在梦背后的原念。

有了上述的一些理论基础,弗洛伊德对以往的一些名词进行了更为合适的修订。他说,他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叙述上能更为精确,使它们更适合于科学的应用。弗洛伊德把所谓“隐藏的”、“原来的”等名词,都统统修订为“非梦者的意识所可及的”或“潜意识的”。另外,对于所谓的潜意识,他认为:“它的意义和已忘的字及过失背后的意向的涵义相同;反过来说,梦的元素本身及由联想而得的代替观念,都可称为意识的这些名词并不含有任何理论上的成见。谁说‘潜意识的’一词不是一个适用而又极易于了解的名词呢?”

5.捕捉梦的方法

就现代的研究成果来看,做梦似乎是每个人在每天入睡后进人快速动眼睡眠时都会产生的事情。然而,在我们对周围的人进行了一番调查后,我们会发现并不是人人都知道自己入睡后有梦这样一种东西进入到他们的头脑中。甚至有人说:“不,不,我从不做那种叫梦的东西,我总是一觉到天明,没功夫做梦。”而还有一部分人,却说:“噢,我几乎夜夜都在做梦,醒来后它们还是那样清晰地呈现在我的头脑中,就像在夜里我没有睡过而一直在经历着梦中的事情一样。”当然,还会有人说:“我似乎记得,在夜里我是在做梦的,可是就在我睁开眼睛的一瞬间我便把它们全部忘记了。”以上的这三种情况,大致概括了我们在清晨醒来后对于昨夜梦境的反应。然而,有这样一点是我们必须了解的,那就是能回忆昨夜之梦的人相对来说是很少的,而相当一部分人是对昨夜之梦的健忘。其实,夜晚中梦的意识在白天清醒的意识中消失掉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同类推荐
  • 自愈力

    自愈力

    在《自愈力》中,作者金圣荣根据精神分析研究数据,选用大量的心理学与行为科学的研究成果,并结合众多心理治疗领域生动的案例,解析了8种心理自愈力,包括:色彩启愈力、情绪自愈力、情感自愈力、职场自愈力、心灵自愈力、性格自愈力、心理疾病自愈力、催眠自愈力。《自愈力》教读者在受到精神压迫和心理失衡时的心理自愈方法。帮助读者发现自己的心理亚健康状态,使用简便易行的心理治疗术获取自愈能力,重塑完美人格。
  • 每天一堂哈佛心理课

    每天一堂哈佛心理课

    哈佛之所以能培育出如此之多的天之骄子,一方面在于哈佛人致力于学业上的精细研究,另一方面则在于哈佛人对心理健康发展的极大关注。本书汇集了哈佛大学心理学多年研究成果,与身边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是一本探寻各种常见现象背后的心理学秘密的妙趣横生的心理学读物。
  • 你一定要知道的心理常识全集

    你一定要知道的心理常识全集

    心理学能够改变人们的生活,心理常识更是以其通俗易懂的特点贴近普通人。本书选取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心理常识,通过列举心理学领域的一些权威专家的著名心理学试验以及对人的行为背后所隐含的心理常识进行阐释,达到让心理学改变生活的目的。本书无论是从知识的全面性上,还是从专业性上,都是那些渴望拥有成功人生的朋友的最佳选择。
  • 消费心理学

    消费心理学

    本书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注重对现实的市场营销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心理现象进行总结和理论概括,反映消费心理学理论在营销实践中的运用,从而体现消费心理学的应用性特征。本书在介绍西方消费心理学理论的同时,注重突出我国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特殊性,尽量引用我国研究者的研究与营销案例,注重使教材内容“中国化”。并努力结合21世纪以来我国消费环境的变化,反映消费心理的时代特色和发展趋势,尤其反映网络时代新的消费现象,尽量体现消费心理的地域特征与时间特征。在教材结构和写作风格上,力求体系完整、论证严谨、资料翔实、雅俗共赏,比较全面、系统和准确地阐述消费心理学的基本内容及其应用。
  • 爱上学校,不再厌学(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

    爱上学校,不再厌学(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

    《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爱上学校,不再厌学》从心理学、家庭、社会、学校等角度分别对厌学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并从这几个方面探讨改变厌学情绪的方法,希望对读者们有所裨益。
热门推荐
  • 语佛者

    语佛者

    一件八宝玲珑龛,意外地将我引入到一个复杂的迷局。一个和尚、一个警察、一个文物二道贩子,偶然下纠葛在一起,开始了一趟寻佛之旅。佛是什么?当我真的知道真相的时候,却根本没有勇气去承受。对于世人来说,也许最大的幸福,就是无知!
  • 记我的年华老去

    记我的年华老去

    时光荏苒,碎玉如梭。烂大街的词句,早已无法胜任作文的点睛之笔,可是依然能够让我这样的、他这样的、你这样的年轻的、年长的、年老的人心头酸楚。我想记录下这段岁月,让我在苍老之后依旧能忆起岁月流逝中泛起的感动。
  • 绝品护花司机

    绝品护花司机

    一位叱咤风云的佣兵狼王,却是委身于华海市当一个小小的出租车司机。阴差阳错地惹是生非,调情戏弄千金大小姐,一次意外地相撞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误解。由此引发的导火线接囧而来!警花,市花,校花,商业奇花,杀手荆棘之花。这么多花怎么让他怎么照顾过来?面对着各大势力的猛烈袭杀,公子哥的添油加醋。不得不承担起护花使者的岗位!就来一起看他是如何地逆袭这个人生!
  • 全职男神

    全职男神

    “听好了,这话我只说一遍。”楚明涉说着,人已走至左子倾面前,“这个女人从以前到现在,从头到脚都是我的。不要以为自己有几分才华得她看重就妄想一些不可能的事,她从来不是个随便的女人,你刚才那些话,除了贬低自己看轻侮辱她之外,没有任何意义。”这番话一出,左子倾颇觉好笑。在不久前还口口声声指责她和众多男人牵扯不清的家伙居然义正言辞的说她不是个随便的女人?纪航看着站在她身边的那个男人,脸上逐渐浮起怒色。
  • 攀月记

    攀月记

    莹白如玉的月亮,是这个世界魔力的来源,也是无数国家、门派、大能者景仰的对象。奇怪的是,有时天空中会出现两个一模一样的月亮,当白月变得暗淡无光,而另一个月亮鲜红如血时,也是天界与地狱之门打开之时,天际开始流星闪现,人群为之疯狂。他是无意间的穿越者,跟随一个孤儿的身影,落在不知名的古朝代,在冰冷风雪、漫漫黄沙间,见征了璀璨而辉煌的传统文化和古国风俗,这里有龙和说不出名字的异兽,有魔法和门派之间的争斗,当然,还有无数的谜团,他挣扎着、蹒跚前行,坚定不移,为了是终有一天,能寻找出自身的答案......
  • 边境者

    边境者

    传说,在古代中流传着很多神话,上有神仙凌云九天,下有鬼怪扰人乱世,而其中有一中介,相当于中枢,连接着神魔鬼怪,掌管神魔之井,也同时是六界的媒介人——边境者,一种无人知晓的存在。他神出鬼没,可在六界随意移动,一切禁制对他来说都是无效的。他是一种超然的存在,不为人间情感所动,不食人间烟火,独来独往。其人,亦是神,亦是仙,亦是帝王,亦是鬼怪。
  • 情女

    情女

    她是一个美女,美得让人流口水的女人,美得让人发馋,真想吃上一口;多少男人的眼睛望着她发直、发呆到发痴,因为她成了魔,成了勾引男人的情魔。情魔是个迷,多情的男人围绕着她团团转,她迷倒了多少男人,她也坑害了多少男人。她用情勾引男人,又用情惩罚了男人。她因爱情的失落,心理的变态,心灵的扭曲……而不再循规蹈矩,让自己放荡……最终她还能回头吗?请你入席,品尝这道情感大餐!
  • 妃常彪悍:压倒呆萌陛下

    妃常彪悍:压倒呆萌陛下

    长得丑不是错,可这不是吓死人的理由。当她顶着一张绝世无双的丑颜出生后,便开始不断的吓死人,正因为这张无处下手术刀的脸,所以注定了她这一生命运的不平凡。丑到吓死你?谁让你心脏承受能力差!变成鬼还是被吓晕了?看看就是你太脆弱了。是丑女又怎么了,不过是审美观不同罢了,在这个世界她照样可以成为绝世美人,迷倒万千美男!
  • 如果你也曾年少

    如果你也曾年少

    如果有那么一个人,愿意用他的全部来对你好,只对你一个人好,那他还有什么缺点是不能被原谅的。
  • 九月的午后

    九月的午后

    热烈的太阳永不停歇地追逐月亮的爱,于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你好,九月的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