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64500000017

第17章 孙思邈

贫病交加的童年

孙思邈出生时,他家有十来亩薄地和3孔土窑洞,生活虽不富裕,也还能维持下去。但孙思邈却自幼多病,体质很弱,常常是治好了一种病又染上另一种病,有好几次差点去见阎王。为了治他的病,家产差不多都卖光了,父母也吃尽了苦头。

有一年,孙思邈得了一种叫“顿咳”的病,咳嗽起来,一声紧接着一声,咳得面红耳赤,涕泪交流,舌向外伸,头往前倾,额头上青筋怒涨,身体缩成一团,并有大量的稠痰咳出。体质强点儿的小孩咳过后能照常活动玩耍,但孙思邈体质太弱,咳过后,就像煮熟的面条,浑身没有一点劲儿。为了治好他的病,父亲背着他不知走过多少路,投过多少医。

公元585年,孙思邈的父亲背着他到十多里外的宝鉴山,去找一位叫令狐先生的医生给孙思邈看病。在他们回家的时候,太阳已经偏西了。父子俩刚走到半山腰,天便黑了。父亲左手抱着孙思邈,右手在前方摸索着一步步向前走。忽然父亲站住了,两只眼睛睁得圆鼓鼓的,却问道:“思邈,哪儿是路呀?路在哪儿?”

孙思邈一听愣住了,想了想,吓得哭了起来说:“爹,你怎么了?你是不是成了瞎子?”

“思邈,别哭。我不是成了瞎子,而是得了雀盲眼(夜盲症),天一黑,就什么也看不见了。”就这样,父亲背着孙思邈,按着儿子的指点,顺着坑坑洼洼的小路,深一脚浅一脚地回到了家。两年后,孙思邈的身体强壮了一些。一天,靠做木工挣钱的父亲替财主做柜子,孙思邈在旁边做帮手。父亲问他:“你长大了想干点什么?”

孙思邈犹豫了一下回答说:“我要当医生。”

“为什么?”

“我要把爹的‘雀盲眼’和娘的‘大脖子病’治好,把咱村所有病人的病都治好。”

父亲听了很高兴:“你要学医,就需要认字。明天,我就送你去上学。”

第二天一大早,父亲就把孙思邈送到了学校里。当时孙思邈只有7岁。他学习非常用功,每天能背1000多字的文章。教书先生非常喜欢他,不要他交分文学费。孙思邈也非常尊敬教书先生,经常向先生请教问题。

孙思邈12岁那年,教书先生不幸因病去世。孙思邈为此非常伤心,这更加坚定了他从医的信念。一天,磬玉山的张七伯请孙思邈的父亲去做药柜,孙思邈和父亲一块到了张家。张七伯家的院子里摆满了药材。孙思邈非常好奇地问这问那,张七伯都不厌其烦地一一解答。打这以后,孙思邈经常出入张七伯家,帮七伯晒药、炮制药,上山采药,同时向七伯学到了不少药材方面的知识。孙思邈对医药学的兴趣也越来越浓,求知欲也越来越强。

有一天,张七伯拿出一帙书送给孙思邈:“这是我年轻时舅舅送我的《黄帝内经》。我没上过学,认不了几个字,教不了你更多的东西,你把这书拿回去好好钻研吧!”孙思邈惊喜地接过书,作揖道谢,回到家里便如饥似渴地读起来。

走上行医之路

光阴似箭,一转眼,孙思邈长到了18岁。这一年他的婶婶得了一种病,身体日渐消瘦,只剩一身皮包骨。孙思邈根据张七伯的一个土方子,配了一瓶医治寄生虫病的药酒,送给绝望中的叔父。叔父半信半疑地叫婶婶喝了。没想到婶婶转危为安,又吃了孙思邈的几服汤药,就康复了。从此叔父高兴得逢人就夸奖孙思邈。这是孙思邈在行医之路上迈出的第一步,他也更加努力钻研医学。

后来经张七伯引荐,他到铜川县拜张七伯的舅舅为师,虚心求教,专心学医。一年后出师,回到村里正式行医。他一边行医,一边学习,取众家之长,医术进步很快。到他20岁时,就有一定的知名度了,连远在200里外的长安,也有人知道华原县孙家塬有一大奇才。

有一天,孙家塬上来了一队人,敲锣打鼓好不热闹。这队人浩浩荡荡走到孙思邈家窑洞门口,从轿子里下来一个头戴乌纱帽、身穿大红色锦袍、背一个黄缎包袱的官员。他面向窑门,放大嗓门喊道:“圣旨到,孙思邈接旨。”孙思邈闻声,不知出了什么事,慌忙出门,跪地接旨。等官员宣读完圣旨他明白了:原来是皇上下诏要他进京做官。

孙思邈自从立志学医以后,对仕途、权贵看得很轻,所以就百般推辞。官员见孙思邈执意不允,便悻悻起身告辞。使臣一行人走后,孙思邈想:州县衙门一定会三番五次催逼他进京,使他无法专心研究医学。于是他打定主意,到太白山隐居行医,遍访贤士。第二天,他便告别了妻子和乡亲,离乡背井去了太白山。

发现老鹳草

孙思邈来到太白山,居住在一个山洞里。离太白山脚下不远有一个小村庄。孙思邈经常到村里行医,为病人看病。他也经常上山采药,在洞中炮制。

有一天,孙思邈正在洞中制药,忽然听到洞外有人呻吟。孙思邈忙出洞一看,只见一位40多岁的中年男子坐在地上,面色蜡黄,两腮肿得像馒头一样,孙思邈忙上前询问。那人说:“我家住在岷江边,自幼以打鱼为生,经常在水里干活,天长日久,得了风湿病,四处求治无效,听村庄里的人说这山洞里住着一位神医……”孙思邈不等他说完,忙把他扶进洞里,仔细察看,发现这人病情果然严重。他精心为病人治疗,但始终不见有多大效果。

这一天,为了治好病人的病,孙思邈又拿着药锄,背上背篓上山找药。他忽然看见一只老鹳在山岩上啄食野草,心里一动,想到:老鹳常年栖息在江、河、池、沼等地,以鱼虾为食,为什么会飞到山岩上来专啄食野草。他又想到,许多飞禽走兽生了病都是自己到山上找药吃。老鹳常年在水中寻食,最容易感受风湿之气,难道这种草能治风湿病?他忙采了些带回山洞熬成药汁,自己尝了一些,顿觉全身上下格外舒畅。他就让病人服用,那人服第一剂药止了疼,服第二剂药消了肿,连服几剂后,身体完全康复。孙思邈查遍书籍,也未发现有关这种草药的记载。由于这种草发现于老鹳的啄食,因此孙思邈就命名为“老鹳草”,并认真研究了它的药性。

发现“阿是穴”

一天,一个邻居对孙思邈说:“青石村陈老大的病越来越重,看来活不了几天啦。”

孙思邈说:“我现在就去给他治。”

青石村离孙思邈住的地方有40余华里的山路,邻居们劝孙思邈,这一大把年纪,还是别去了。但孙思邈坚定地说:“我年纪虽然大了些,但身体还硬朗着哩。”说完,带了药囊、银针,拄上拐杖,毅然上了路。黄昏时分,孙思邈终于到了青石村,在一个破窑洞里找到了病人陈老大。

陈老大已经昏迷不醒,到了只有出气很少进气的地步。孙思邈马上对病人进行抢救。折腾了大半夜,病人终于醒了过来。但身体稍微一动,就像刀割一样,疼痛难忍。孙思邈安慰病人说:“不要紧,一会儿我给你扎几针就可以止疼,再吃几服药,病就好了。”说着他开始给病人扎针。针拔出来了,病人还是疼得浑身发抖。孙思邈又选了另外几个穴位扎了针,仍然无效。最后,能用的穴位都试过了,就是止不了痛。怎么办呢?孙思邈一时想不出办法来。他想:难道除了书中写的这些穴位就没有别的了吗?他考虑了一阵,问病人哪儿最疼。他按病人的指点,用手在病人身上边按边问:“是不是这儿?”病人摇摇头。换个部位按,病人还是摇头。孙思邈耐心地又按了好几处,病人一直在摇头。当他按到腿膝关节右上部一个部位时,病人突然说:“啊——是,是这儿。”

孙思邈从这个部位将针扎了进去。病人痛苦的表情渐渐消失了。他试着动了动身体对孙思邈说:“先生,你这一针真神呀,针一进,我浑身一麻,就不那么疼了。”他抬头瞧了瞧扎针的部位,惊奇地问:“这叫啥穴呀?”

孙思邈乐呵呵地说:“你刚才不是说‘啊——是’吗?叫‘阿是穴’好了。”从此,这种哪个部位疼,就在哪个部位进针的疗法,被孙思邈写进书里流传下来。这种穴位便被统称为“阿是穴”。

“龙穿洞”的传说

陕西省耀县城东的高山上,有一座贴石壁而建的大殿最为著名。殿内有一尊高大的塑像,圆脸含笑,长须垂胸,身着鲜艳的大红袍。塑像背后的石壁上,有一方圆四尺的圆形山洞,直通到山外的山脚下。这个塑像就是唐朝非常有名的医生孙思邈,背后的山洞叫作“龙穿洞”。

孙思邈的医术非常高明,名声传遍了天上地下。相传在孙思邈50岁那年,一天晚上,他正在专心读书,三更左右,有一条老龙变成一个身穿黄袍的高个子老头,来找孙思邈看病。孙思邈给他切了脉,觉得很奇怪,就试探地问老头:“你大概不是人吧?”

老头听了一点儿也不生气,反而问孙思邈:“那你说我是什么?”

孙思邈说:“你的脉起如腾云驾雾,落如倒海翻江,你应该是龙吧?”

老头听了哈哈大笑,翘起大拇指说:“你的脉切得真准,怪不得名声能传到天上。我的确是条老龙。半年前生了一种怪病,饿得发慌,但食道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吃不下东西。”

孙思邈说:“你的病我知道了,但我现在没有治你病的药,后天上午你用真身再来找我,我一定把你的病连根除掉。只是我们这里的人没见过龙,你会把他们吓着的,需要想个办法。”

老龙说:“没问题,你就在家等我好了。”

第三天,孙思邈吃过早饭,在院中等着老龙。突然,“嗵”的一声,院中石壁上出现了一个大洞,从洞中伸出一个龙头。原来老龙从后山的山脚下穿到了这里。孙思邈利用两根银针和一大桶“白瓣曲子汤”治好了老龙的病。老龙也在山中留下了一个有几里路深的“龙穿洞”。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但孙思邈在医学上的确是创下了不朽的业绩。

医方值千金

孙思邈在行医、采药过程中,搜集了大量的医书、医方和药物标本,同时积累了大量的行医心得。公元640年,60岁的孙思邈回到华原老家。

他住在磬玉山上,回忆自己的行医生涯。他曾遇到各种各样的病,但大多数是不太大的病。自己现在年纪大了,外出诊治不大方便,如果能写一本治疗常见病的医书送给百姓,让他们看了这书就能自己给自己治一些小病岂不是很方便吗?因此,他决定撰写一本《备急千金要方》(简称《千金要方》)。

在写书过程中,也经常出诊,每有心得或新的启示,他也都载入此书,不断对书中内容进行修改完善。公元652年的一天,孙思邈终于完成了《备急千金要方》。他的一家老小都挤在书房里,高兴万分。邻居们也纷纷进屋祝贺,争先恐后地翻阅着。

一位识字的大叔浏览新著后说:“老百姓家里要是有了它,一旦有了病人请不到医生,也能够很快地查出医治的方法,真是‘备急’的好书呀?书里的医方能值千金。”

孙思邈的儿子孙行说:“我父亲花费了12年心血撰写的这部书,就是为老百姓编写的,而不是为那些皇亲世家,他想通过这部书,把医学知识普及到民间去。”

《千金要方》共30卷,分232门,内容非常丰富,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临床实用百科全书。孙思邈完成这部巨著后,并未满足,而是虚心向名医、行家请教,听取意见。他了解到书中尚有许多不足,深感不安。他打算再写一部书填补旧书的不足,并起名为《千金翼方》。

在他编写这部新著过程中,疾病慢慢地缠上了他。最后他不得不躺在病床上,由他口述,孙子孙溥代笔,祖孙俩共同编写。公元682年,孙思邈、孙溥祖孙俩两天两夜未合眼,终于完成了《千金翼方》共30卷,实现了他要填补《千金要方》不足的愿望。

孙思邈为了完成这两部巨著,付出了后半生的全部精力。在完成《千金翼方》之后,他计划再编写一部眼科专著——《银海精微》,但由于他病情越来越重,不能去实现这个宏伟计划了。公元682年,孙思邈最终未能战胜疾病,带着遗憾,离开了他的亲人,离开了他的病人,终年101岁。他高尚的医德风范,为后人树立了榜样,至今仍被怀念不忘。

同类推荐
  • 雷锋的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雷锋的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著名财富家成才故事(中国名人成才故事)

    著名财富家成才故事(中国名人成才故事)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编辑成了这套《中国名人成才故事》(共10册),即《著名政治家成才故事》、《著名军事家成才故事》、《著名谋略家成才故事》、《著名思想家成才故事》、《著名文学家成才故事》、《著名艺术家成才故事》、《著名科学家成才故事》、《著名发明家成才故事》、《著名财富家成才故事》、《著名教育家成才故事》等,这些故事既有趣味性,又蕴含深刻的道理,能够带给我们深刻的启迪,是青少年课外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 动脑筋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七辑)

    动脑筋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七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必听的语文之谜

    必听的语文之谜

    这套“中小学生语文爱好培养”丛书,包括《必用的好词好句》《必懂的常用词语》《必用的成语经典》《必用的谚语荟萃》《必用的歇后语精选》《必用的古文名句》《必读的语文故事》《必学的作文描写》《必听的语文之谜》《必知的语文学家》十册,丛书重视语文的基础知识训练,选编了常用词语、好词好句、古文名句解读,谚语、歇后语集萃,还有语文趣味故事、语文之谜以及语文大家的故事等等,目的是使中小学生在快乐的阅读中逐步提高语文知识,增加文学素养,为将来走出社会自立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 《弟子规》新解

    《弟子规》新解

    《〈弟子规〉新解》共有8课、18节。其中,第一课“总叙”和第七课“亲仁”各一节。每课每节的题目都用原文表示,如第二课“入则孝”其中第一节的题目是:父母呼应勿缓。
热门推荐
  • 最强美人缘

    最强美人缘

    华夏龙脉陷入了危机,最强的高手,苏秦出世。知天文,晓地理,通阴阳,驭奇门,算计着一切。PS:老书《超级教官》已经完本!人品保证!绝不太监!
  • 重生,废后庶女要翻身

    重生,废后庶女要翻身

    她柳落雪十六岁嫁于安莫翎,整整四年,她上刀山下油锅,为他出谋划策为了他,她周/旋于太子和其他王子中间,阴谋诡计,行次暗杀,只要有危险,她都毫不犹豫的替他挡在前面,只为保他平安。四年后,她终于帮他夺得帝位,他曾经许她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承诺谁曾想,他不过是利用她,他心里一直爱的是她的姐姐柳如雪。她姐姐断她手脚筋,从此东宫变冷宫,十年里她过着蝼蚁般的生活,好不容易等来他,等来的却是他凌迟处死的圣旨。她眼睁睁的看着利刃刺入自己的肉里,一刀刀剜下自己的肌肤,每刀落下,森白的骨头便多暴露一分。再度重生,她发誓,一定改头换面,绝不心慈手软,她要让他们xue债xue偿,她一定将所有的屈辱一点点全部向他们讨回来!属于她的东西,她要全部夺回来!
  • 我传:一个男人的三生三世

    我传:一个男人的三生三世

    重庆大学学生王琪在毕业前三天的一场舞会上为了3分钱门票踢了别人下裆,被学校开除,多年苦读付之东流,人生轨迹由此改变。没想到他却开启了传奇人生:运作庞氏骗局、边境赌石、赌场洗码、跨国绑架、英雄救美、“入住”世上最高牢房、动辄上百万的豪赌、险遭活埋……死里逃生之后他的人生又将驶向怎样一个未来?
  • 残疾人员常见病自我保健

    残疾人员常见病自我保健

    本书内容包括:残疾基本概念;神经系统常见病自我保健;骨关节疾病与损伤自我保健;内科致残疾病的自我保健;其他残疾自我保健。
  • 性格气质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性格气质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成语是汉语词汇宝库里的璀璨明珠。它是长期以来人们在相沿习用的过程中,形成的形式简洁而意义精辟的固定短语。它结构严谨,表现性强,具有庄重典雅的书面语色彩,历来为人们喜闻乐用。不论讲话或作文,准确恰当地镶嵌或点缀一些成语,会使语言锦上添花。
  • TFBOY

    TFBOY

    一次偶遇,让她们彼此相爱相互信任,三小只和三位女生会有什么精彩爱情呢?
  • 陪孩子一起上幼儿园

    陪孩子一起上幼儿园

    这是一本家庭教育图书。适合2~6岁的孩子的父母阅读。幼儿园,是孩子人格养成、习惯培养的黄金期。上幼儿园是为上小学打基础,上幼儿园是进入孩子进入社会的第一步。父母怎么做,影响孩子的未来人生。最让家长困惑的教养问题,亲子教育专家付小平用自己的家教故事帮您找到答案。这是一本让父母不再为孩子的幼儿园教育而发愁的绝佳读本。
  • 过去现在因果经

    过去现在因果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醉红楼:黛玉新传

    醉红楼:黛玉新传

    此文与曹公文有相差,此文是一个冷性高傲的黛玉,那一日,守护灵河的小白龙舍掉龙珠护住绛珠的肉身,便注定了她要将真心付于君心。红楼之黛玉,灵性女儿,一身高傲,冷然面对大观园里的算计,她是林家的女儿,爹爹的掌中宝,她要替林家争光,不屈于人下。人不负我,我不负人,人若负我,我必负人。
  • 最强催眠

    最强催眠

    夏飞,原本是个平凡不起眼的屌丝,但当他获得一段奇遇之后,他的世界开始发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