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61200000028

第28章 小事成就大事,伟业始于足下(1)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任何远大的理想和目标,都要迈出第一步,走出第二步,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实现。佛说:“修行应当日常化,要从点滴开始。”很多小事你为之,便可成就大事。从古到今,成大业者,必是从一点一滴做起,有毅力肯坚持的人。成功的真谛就在于脚踏实地,坚持到底。生命的伟大,都隐藏在日常的平淡微妙之中,需要你认真地走好每一步才会发现。

1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细节成就人生。对于修行的人而言,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经验、点滴智慧就是佛理。那些小小的细节,那些毫不起眼的细微之处,常常体现了一个人修行功夫的高下。

对于悟者而言,佛理处处都在,又处处都不在。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和智慧就蕴涵着深层的佛理。

修行的点滴功夫是什么呢?它就像是浩瀚海洋的一滴水珠,像千里钢轨上的一颗道钉,是巍巍群山中的一抷泥土,是我们接待客人的一个眼神,这些虽然都很细小,但却是生活中每时每刻都不可缺少的。

这些点滴的功夫,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谓的细节。它常常很“小”,所以被人视而不见;他常常很“细”,所以使人感到烦琐不屑。然而,很多时候,一件事情成败与否恰恰就取决于这些细节。不同失败事例都有着同样原因,签合同因为错字而损失数万;按错电钮造成重大的事故;林场的一丝青烟足以引发大火,这些事件始终在告诉我们,细节不能疏忽。

有一位石先生搬进了新居。

送走了最后一批前来祝贺的亲朋好友后,石先生与太太刚要躺在沙发上休息一下,这时门铃又响了。石先生想,这么晚了怎么还会有客人呢?于是他便起身开门,打开门一看,门外站着两位素不相识的中年男女,看上去像是一对夫妻。石先生正在疑惑中,那男子先开口自我介绍说:“我姓李,是一楼的住户,上来向你们祝贺乔迁之喜。”

原来是邻居啊!石先生赶紧往屋里让。

李先生连忙摇头说:“不麻烦了,不麻烦了,还有一件事情要请你们帮忙。”

石先生说:“别客气,有什么事情需要我们效劳,您尽管说。”

李先生请求道:“你们以后进出单元防盗门的时候,希望能够轻点关门,我们住一楼,老父亲心脏不太好,受不了重响。”说完,静静地看着石先生夫妻,眼里流露出一股浓浓的歉意。

石先生沉默了片刻,回答说:“当然没问题,只是有时候急了便会顾不上了。只是想冒昧问一下,既然你父亲受不了惊吓,为什么还要住在一楼呢?”

李太太忙解释道:“我们其实也不喜欢住一楼,又潮湿又脏,但是公公腿脚不好,而且还有心脏病,心脏病人需要适度活动。”听完后,石先生心里顿时一阵感动,便答应以后尽量小心。

在这栋楼房中住了一些日子后,石先生发现他们的单元门与别处的单元门的确不太一样,所有的住户在开关防盗门时,都是轻手轻脚的,绝不像其他单元时不时“咣当”巨响。一问,大家果然都是受李先生所托。

转眼一年过去了,有天晚上,李先生夫妻又来到石先生家,一见到他们,就先深深地鞠了个躬,半晌,头也没抬起来。石先生急忙扶起他并询问发生了什么事。李先生的眼睛红肿,原来昨天晚上,老爷子在医院病故了。在病故之前,老爷子曾对儿子交代过:对大家这些年来对自己的照顾非常感谢,给邻里带来不少的麻烦,要求儿子挨户拜访,见到年纪大的邻居叩个头,年纪轻的鞠一躬,以此来表示自己对大家的感激。

听完之后石先生用眼睛偷偷一扫,果然在李先生笔挺裤子的膝盖处有两块灰迹,想必是给年长的邻居叩头时粘上的。

送走了李先生夫妻,感慨万千的石先生对太太说道:“轻点关门只是举手之劳,居然换来了别人如此大的感激,真是想不到也担不起呀!”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并不是相互对立,而是一种共生共存的关系。每一个人都应该与别人和睦相处,都应该互相帮助,互相体谅,多给对方开一些方便之门。有些时候,自己做得只是一丁点儿小事却换来别人的万分感激。

而这种内在的修养,就来自日常生活的点滴积累。

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句话明白点出了在佛法的修行上,师父或老师只能指点方法、门路,如果想要真正学到本领,还是要靠自己的体会和努力。但究竟如何修行,要看个人的用心了。

圣严法师在《人行道》一书中明白指出:“所谓修行,简单地说,就是修正自己身体、语言、行为的偏差,通过任何方法而达成这个目的,就是修行。”很多人认为“修行”是一件很高深的事,给人一种遥不可及的感觉,事实上,佛教的修行,是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从内在的心念,到外在的言谈举止中一点一点地悟道,少一点得失心、是非心、自私心,多一点谦虚心、慈悲心、宽容心,这就是佛法的体验,做到这些,就是在修行了。

注重点滴的修行,是一种对生活负责的态度,这种态度体现在人生的各个方面。老子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注重点滴,就表明有一种强烈责任感的敬业精神,没有从细微处做起的敬业精神,眼高手低,好高骛远,常常是小事做不成,大事也就更加无从谈起了。

注重点滴的修行,是一种能力,并且要懂得积累。任何事物,都要经过逐渐积累的过程,在事物的背后,无不有着无数个点滴的积累。“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细壤,方能就其高。”注重点滴的修行,也是一种心境。只有遇事沉着冷静注重细节的人,才能够见微知著,洞察秋毫,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2学不在说,贵在力行

只说不行,不如不说。想到就要去做,不必犹豫不决,不必一等再等。不付诸行动的人是只会说话的残疾人。

有一位知名的哲学家,有一种天生的文人气质,不知迷倒了多少女性。

有一天,一位年轻美丽的女子来敲他的门,她说:“让我做你的太太吧!错过我,你将再也找不到比我更爱你的女人了!”

哲学家虽然也很中意她,但却回答说:“让我考虑考虑!”

事后,哲学家用他一贯研究学问的精神,将结婚和不结婚的好、坏所在,分别罗列下来,但他发现好坏均等,他便不知应该如何选择了。他陷入长期的苦恼之中,然而无论他又找出了什么新的理由,都只是徒增选择的困难。

最后,他终于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人在面临抉择而无法取舍的时候,应该选择自己尚未经历过的那一个。不结婚的处境我是清楚的,但结婚会是个怎样的情况,我还不知道。对!我该答应那个女子的请求。

于是,哲学家来到那位女子的家中,问那位女子的父亲说:“你的女儿呢?请你告诉她,我考虑清楚了,我决定娶她为妻!”那位女子的父亲冷漠地回答:“你来晚了十年,我女儿现在已经是三个孩子的妈了!”

哲学家听了,整个人几乎崩溃,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一向自以为傲的哲学头脑,最后换来的竟然是一场悔恨。

后来的两年,哲学家抑郁成疾,临死前,将自己所有的著作丢入火堆,只留下一段对人生的批注——如果将人生一分为二,前半段人生哲学是“不犹豫”,后半段人生哲学是“不后悔”。

面对人生,既要有当机立断的决心,更要有永不后悔的气魄!该做的事情不能犹豫。世界上,有一些人有犹豫不决的个性,遇事畏首畏尾,踌躇不前,贻误了很多机会。

过去,帝王之家预立储君太子的时候,总是为立长立幼的事情犹豫不决,造成帝位之争,甚至动摇国本。楚汉争霸之时,韩信先是投奔西楚霸王项羽,可是因为韩信曾受胯下之辱,项羽怀疑这样的人能否被重用。犹豫之际,韩信改投刘邦,最后项羽终被韩信打败,刎颈于乌江。

清末时光绪皇帝在位三十多年,性格软弱,犹豫不决,在慈禧的控制之下,变法维新不成,反而成了瀛台的囚徒。

性格对人生成败的影响是很大的,凡事都应该当机立断,否则,终会后悔。古今中外的历史上,士农工商,各种事业,因为犹豫不决而失败者,比比皆是。犹豫不好,但固执成见也不好,所以我们应该自我反省,千万不要犯了犹豫与固执的毛病而不自知。

有些人买卖股票,面对瞬息万变的股票风云,对投资与否总是犹豫不决,导致失去赚钱商机,令人惋惜。

有的人,在报考学校时,不知选哪所好,左思右想,犹豫不决;有的人,有心创业,但不知投资哪个行业,犹豫不决;有的男女相爱,本来天生佳偶,也由于犹豫不决,致使情场生变,错过美好姻缘,终成遗憾。

一定记住,该行动时就行动,别再犹豫。

行动、行动、行动!这是成功的法宝。优柔寡断,往往难成大气。要以最深的思想去考虑,以最短的时间做决策,然后就是付出不后悔的行动。成功的人都是行动家,“只有行动才能决定你的价值”。不要再以“深思熟虑”为借口而放慢你的脚步,要想成功,绝不可拖延。

3修行应当日常化

修行,要能持之以恒,所谓平常心是道,修行应当日常化。

修行日常化,才能有所作为,成功就是有恒心有耐力地做一件事。

赵州从谂禅师,禅风恬淡朴实,人称赵州古佛。

一天,有个未开悟的僧人问从谂禅师:“我每天都认真参禅打坐,一心一意地想要开悟,可为什么总是达不到呢?”

从谂禅师说:“你喝粥了吗?”

僧人回答:“我喝完了。”

从谂禅师说:“喝完粥了?那么洗碗去吧!洗了碗就能找到自己了。”

对于悟者来说,一粥一饭莫不蕴涵禅意;对于迷者来说,日常生活是其最大的障碍。那些真正伟大的人物从来都不蔑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小事情。即使常人认为很卑贱的事情,他们也都满腔热情地去干。

一位著名的推销大师,即将告别他的推销生涯,应行业协会和社会各界的邀请,他将在该城中最大的体育馆作告别职业生涯的演说。

那天,会场座无虚席,人们在热切地、焦急地等待着那位当代最伟大的推销员作精彩的演讲。当大幕徐徐拉开,舞台的正中央吊着一个巨大的铁球。为了这个铁球,台上搭起了高大的铁架。

一位老者在人们热烈的掌声中走了出来,站在铁架的一边。他穿着一件红色的运动服,脚下是一双白色胶鞋。

人们惊奇地望着他,不知道他要做出什么举动。这时两位工作人员,抬着一个大铁锤,放在老者的面前。主持人这时对观众讲:请两位身体强壮的人,到台上来。好多年轻人站起来,转眼间已有两名动作快的跑到了台上。

老人告诉他们游戏规则,请他们用这个大铁锤,去敲打那个吊着的铁球,直到把它荡起来。

一个年轻人抢着拿起铁锤,拉开架势,抡起大锤,全力向那吊着的铁球砸去,一声震耳的响声,吊球动也没动。他接着用大铁锤接二连三地砸向吊球,很快他就气喘吁吁。

另一个人也不示弱,接过大铁锤把吊球打得叮当响,可是铁球仍旧一动不动。

台下逐渐没了呐喊声,观众好像认定那是没用的,就等着老人做出解释。

会场恢复了平静,老人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个小铁锤,然后认真地对着那个巨大的铁球敲打起来。他用小锤对着铁球“咚”敲一下,然后停顿一下,再一次用小锤“咚”地敲一下。

人们奇怪地看着,老人就那样“咚”敲一下,然后停顿一下,持续地做着。

10分钟过去了,20分钟过去了,会场早已开始骚动,有的人干脆叫骂起来,人们用各种声音和动作发泄着他们的不满。老人仍然敲一小锤停一下地工作着,他好像根本没有听见人们在喊叫什么。人们开始愤然离去,会场上出现了大片大片的空缺。留下来的人们好像也喊累了,会场渐渐地安静下来。

大概在老人敲打了40分钟的时候,坐在前面的一个妇女突然尖叫一声:“球动了!”刹那间会场鸦雀无声,人们聚精会神地看着那个铁球。那球以很小的幅度动了起来,不仔细看很难察觉。老人仍旧一小锤一小锤地敲着,吊球在老人一锤一锤的敲打中越荡越高,它拉动着那个铁架子“哐哐”作响,它的巨大威力强烈地震撼着在场的每一个人。终于场上爆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在掌声中老人转过身来,慢慢地把那把小锤揣进兜里。老人开口讲话了,他只说了一句话:“在成功的道路上,你如果没有耐心去等待成功的到来,那么,你只好用一生的耐心去面对失败。”

积土成为万仞高山,风雨就从山里兴起;积水成为千浔深渊,蛟龙就会在这儿生长;积累平凡的好事就成为道德,精神因而得到升华,智慧因而得到发展,圣人的思想境界就逐渐具备了。所以,不从一步一步开始,千里万里的路程就走不到;不积细小的水流,浩瀚的江海就形不成。骏马一跃不能跳十步,驽马拉着车走上十天,所跑的路程就非常可观,它成功的秘诀就在于一步一步地走下去。搞雕刻的情况也是一样,如果刻几下就扔开,连朽木也雕不成,如果勤勤恳恳地刻下去,金石也会刻成漂亮的图案。

别人不愿意端茶倒水,你更要端出水平;别人不愿意洗刷马桶,你更要刷得明亮;别人不愿意操练,你更要加强自我操练;别人不愿意做准备,你更要多做准备;别人不愿意付出,你更要多付出。每一件别人不愿意做的小事,你都愿意多做一点,你就离成功不远了。因为成功就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堆积起来的质变,一米一沙便是道。

4不要把生命浪费

在你一定会后悔的事情上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关注一些无意义的事情,必然会耗费自己的心神。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无意义的事情上,虚度时光,往往一事无成,总有一天会让自己后悔。

有个弟子曾经问禅师:“师父,如何才能保持身心清静?”

禅师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讲了下面这个故事:

有个人听了算命先生的话,说他额头上正泛着金光,马上就可能变成富翁,他十分高兴,就直接走到别人的银楼里,在众目睽睽之下伸手拿柜子里的金银,结果被人当场抓住并将他送进了衙门。县太爷问他:“你好大的胆子,竟然敢在光天化日之下明目张胆地抢劫别人的钱财。”那个人回答道:“不是我胆子大,只是当时我只看到了钱,没有看到人呀!”

禅师讲完了故事,接着说道:“没有禅心的人,眼睛里看到的只有尘埃!”

弟子又问:“那如何才能成佛呢?”

禅师厉声喝道:“你外出云游之时,常在庙宇与丛林之间奔走,可曾找到你们的安身之处?如果只会攀山涉水来来去去,那只是白白踏破了一双又一双草鞋,等着阎王爷向你收草鞋钱吧!意志不坚定的人,心中装满了太多的欲念和太多的忧虑,千门万户都封锁了,还安什么身,立什么命?但是意志坚定的人,即使不穿草鞋,光着脚向前走,反而没有了任何束缚,也就没有了任何烦恼,不用为草鞋磨破了脚担心,不用为草鞋钱担心。”

弟子望了望自己的草鞋,灵光一闪,顿悟了。

世上有许多人,每日浑浑噩噩,忙于奔走,患得患失,却不知自己所为何求!做人做事,不仅要有坚定的意志,还需要有一双明亮的慧眼。智慧的人,能于平凡之中发现真理,细微之中看到信念,不会为身外之物所累,也不会为无意义的事情浪费自己的任何一丝心念。

人们总是问佛陀:“佛死后去哪里了?”佛陀总是微笑着,保持沉默,始终不发一言。但是这个问题一次又一次地被提出来,佛陀看出来人们还是对这个问题比较关心的。

同类推荐
  • 圣经故事

    圣经故事

    《圣经故事》是生活在亚、非、欧三大洲交界处的古代希伯来民族数千年历史长河中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犹太教、基督教(包括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共同的正式经典。它构成了西方社会两千年来的文化传统和特点,并影响到世界广大地区的历史发展和文化进程。《圣经》不仅仅只是一本宗教读物,其中融合着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它与希腊文明一起,形成了今天的欧美文化。
  • 问道:济群法师修学问答录

    问道:济群法师修学问答录

    没有找到心灵的家,生命会在轮回中漂泊,四处攀缘,寻找依赖;找到心灵的家,回归觉性的故乡,就能随遇而安,随缘自在。《问道》收集了济群法师对学佛者及困惑者提出的问题的回答和解释。本书分八篇,以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分别从皈戒、人生、信仰、闻思、修证、生死、抉疑、社会来回答学佛者的疑问,启发学佛者关于人生的大智慧,帮助现代人减轻烦恼,从此走上幸福人生的道路。
  • 圣经故事轻松读

    圣经故事轻松读

    创世的故事告诉我们神怎样用话语从混沌中创造了有序的世界,因为“神的话没有一句不带能力”,所以人们称上帝为“造物主”,人可以从身边存在的物质认识到造物主的存在。圣经用“起初,神创造天地”一语概述了创造者、被造物和伟大的创造作为,简洁地描写了神创造万物的过程,怎样从混沌空虚中将光和暗、天和地、陆地和海洋分开。在造物主的眼中,他创造的这个世界十分美好。他使万物布满天空、陆地、海洋;他安排日、月、星辰的运转;创造飞禽、走兽和水中生物,最后,他照着自己的形像创造了人。
  • 觉悟:济群法师谈人生佛教与智慧人生

    觉悟:济群法师谈人生佛教与智慧人生

    每个众生都具有觉悟的潜质,具有成佛的力量;佛是觉悟者,法是认识宇宙人生,走向觉醒的方法; 认识人生,改善人生,觉悟人生!《觉悟》是济群法师历年弘法的理念和核心思想,特别是他在太虚大师人间佛教思想基础上提出了人生佛教,用佛法的智慧来指导人生。本书分三篇:“有所思”,讲述人生佛教的提出和思考过程;“有所行”,讲述佛教教育、弘法的具体实践;“修学之旅”则是济群法师本人的修学经历和体会。
  • 佛教唯识宗大师窥基

    佛教唯识宗大师窥基

    唐代是中国佛教的鼎盛时期。高僧辈出,译师荟萃,著书立说,创宗立派,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佛教发展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著名高僧窥基法师为佛教文化做出重要的贡献。他是初唐名将尉迟敬德之侄子,是唐代佛教高僧玄奘大师的高足弟子。窥基聪慧颖脱,过目不忘。躬事玄奘,独得嫡传。学富五车,辩才无碍。切问近思,新意迭出。勤奋著述,有“百部疏主”之誉,尤其是继承玄奘事业,为开创唯识宗做出了重大贡献,是佛教唯识宗的创始者,被尊为唯识宗二祖。本书就窥基的功业作一专门介绍,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热门推荐
  • 帅气假校草:美男碗里来

    帅气假校草:美男碗里来

    “他不过是把你当作那个人的替代品!你到底明不明白!”萧翊枫朝苏若雨大吼。可苏若雨现在什么也听不进去,她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做,明明之前很清楚要什么,现在却迷失了。究竟澄夜里到底有没有那个人的踪影,她也不知道,她只知道,她从英国回来的唯一目的就是要找到那个人……可现在……苏若雨甩开萧翊枫的大手,独自一个人在雨中行进。她累了,真的很累……韩煜城心疼她,却不知道怎么对她,只是默默地为她撑起一把伞,陪她度过……即使她不接受……
  • 武意凛然

    武意凛然

    这是一个充满着“武气”的大陆,异于常态,一群修炼武气而成为仙的人。仙是人类最终的形态,要达到这个形态必修要通过修炼。从而就诞生了一修炼武气来成为仙的修炼者。能达到仙这的境界几乎都是天赋极高的能力,一般人几乎不可能达到。提高丹药和天才地宝帮助其修炼。这大陆诞生的大陆改名为荒芜大陆。
  • 都市最强小道

    都市最强小道

    作为一个宗门弟子,吴刚无疑是悲催的,因为他的美女师傅,整天都想着杀他,以双修之法吸收收他的修为!作为一个打工者,吴刚更是头疼,因为他身边总是不知不觉间,充斥着明艳动人的美女!作为一个青梅竹马的未婚夫,吴刚的未婚妻对他百般刁难!作为一个道门掌教,吴刚很郁闷的发现,自己的宗门中,竟然全是女弟子!作为一个史上最强且最帅的道士,吴刚很悲哀,因为他惊觉到,自己竟然会帅到没朋友!不过……作为一个男人,吴刚还是很骄傲的,至少他身边的女人,到最后都拜倒在他的石榴裤衩下……
  • 斩仙破道

    斩仙破道

    神秘少年蕴含神秘体质,在他坚持不懈的努力下,一步一个脚印走向巅峰。你是仙又如何,惹了我我必斩你。你是这方天道又如何,既然不容我我亦要斩你。
  • 商务礼仪现用现查

    商务礼仪现用现查

    本书的目的是给广大读者,特别是商界人士提供一个值得参照的读本,直接可以修正自己日常言行中的错误,进而用礼仪规范约束自己,成为一个“有礼之士”。本书没有连篇累牍、复杂难记的理论和体系让你无所适从。相反,它言简意赅,为你提供具体的建议,帮你解决实际问题。你可以通过读本书,这样你将获得更多的礼仪知识;也可以碰到问题随时查阅,找到你马上需要解决问题的答案。
  • 娇妻晚成

    娇妻晚成

    他早就把她当作了自己的宝,自己的妻。他想要把她好好珍藏,倾尽所有给她极致的宠爱。他一直在等她长大,只要她到了法定的结婚年龄,说什么他也要领她去民政局。可是为什么,他出国留学4年,回国后却得知她爱上了别人的消息?他挣扎,他痛苦,他失望,想尽一切办法要把她留住,想要从那个男人的身边把她夺回来,结果却是将她推得越来越远。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扭转了这一不堪的局面,却是为此后留下了重重阴霾……【不定时更新,读者慎入】
  • 重生之我为蟾酥

    重生之我为蟾酥

    新人,新书,不好,只能说,请原谅。本书一定不会太监了。
  • 嫡小姐无敌扑倒腹黑魔君太子爷

    嫡小姐无敌扑倒腹黑魔君太子爷

    一次重生的穿越,将她带到他的身边,她从一个二十世纪新人类转换到天生废柴大小姐,她爱财,他土豪,他说:“一千两,陪我睡一晚上!”她摇摇头,手握成拳竖在他面前他说:“一万两,陪我睡觉!”她再次摇摇头,说:“十万两,陪你睡觉!”“好!成交”他把她扑倒在床上。。。。。。
  • 人穷志不穷

    人穷志不穷

    你的生活,你的道路自己选择。爱若盛开,美景自来,生命的笔,只有蘸上爱的颜料,才会绘出人间最美的绝图。就让我们用素手拨开浮华,撷一夕流光,牵一缕真情,从此,心向爱的花海,约会春天,拈花微笑。
  • 隋炀大帝杨广(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隋炀大帝杨广(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隋炀帝杨广被后人称为是中国历史上最荒淫腐化的昏君。杨广自幼狡猾奸诈,以种种假象迷惑父亲隋文帝杨坚和皇后独孤氏,并取得他们的欢心,继而将心爱的女人香娘作为诱饵对太子施美人计,致使太子失宠,从而夺取太子位。取得太子位后,杨广迫不及待地凶狠地谋杀了父皇,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当上了皇帝的杨广大肆奉行享乐主义,美人为重,江山为轻;游玩为重,社稷为轻。为了游玩,开凿了南北大运河,使数以万计的百姓死于劳役。杨广为显示国威三次攻打高丽,征调全国二百多万军队,结果以惨败而告终。最后在起义军和反叛军的威逼下,卫队逼宫,杨广被迫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