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即使你很专业,如果你不善于表现自己,就很难出人头地。因此,你不仅要有自己的专长,而且懂得要适时地表现自己。
学会表现自己的长处
一个人具有一般的业务常识,这并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因为这是他的本分。一个人是否能够成为这一行业之中的佼佼者,就看你是不是具有比其他人更丰富的专业知识。
某校高中毕业生是广告代理公司的员工,他没有其他特长,在广告公司里并不特别出色。当公司里刚开始引进电脑的时候,公司召开了干部会议。使用电脑的常识在今天来说已经是人尽皆知的基本知识,但在当时几乎没有几个人了解其中的奥妙。虽然在会议中电脑供应商已经非常详细地教导大家,但由于这些管理阶层的干部大多是文科毕业,听了也只是一知半解。
最后,轮到了这位高中毕业生发表意见,他的意见非常具有深度,让大家都大吃了一惊,就连理工科毕业的技师都自叹不如。
结果,这位高中毕业生被升至电脑工作室的主管。如今,他依然在这个工作上表现得非常出色。他在身为业务员时就已经预测到有一天电脑会流行,所以早已吸收了许多这方面的知识。
所谓专长指的就是这个。暗藏实力而让大家觉得你具有不容忽视的能力,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敬与信赖,也才能拓展自己的交际范围。
如果你想进行自我改造、自我管理,进行某方面的修养,你就应首先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实际的可能,使自己的长处得到发挥。这样,你就会感到自己并不比别人笨,你有不及别人的地方,别人同样也有不及你的地方。自信心便会由此产生并不断增强。
下面介绍日常生活中几种增强自信心的简易方法,你如能熟读这些原则,并有意识地努力实践这些原则,就一定能成为充满自信的人。
1.要做好坐在前面的思想准备。
你大概已发现,不论是什么样的集会,总是后面的座位先坐满。许多人愿意坐到后排,那是因为自己不想被人注目,不想引人注意,这很多是由于缺乏自信心的缘故。你要反其道而为之。坐到前面去,给自己带来信心。
2.养成盯住对方眼睛的习惯。
正视对方的眼睛,无异于在向对方说明,你所讲的我是懂的,你对于我不是居高临下,而是平等的,我对你并没有什么惧怕心理,我有信心赢得你的敬重。
3.把走路速度提高10%。
心理学家认为人们通过改变自己动作的速度,实际上也可以改变自己的态度。如果你走路比一般人快,就像是在对世间这样说:我必须赶紧到很重要的地方去,那里有重要的工作非我去做不可,而且,在15分钟内我将出色地完成这一项工作。
4.主动和别人说话。
养成主动与人说话的习惯也很重要。越是主动和人谈话,信心就越强。以后与人交谈就越容易了。闭门独思、自我封闭的态度,无异于对自信心的扼杀。
5.请默念一些经过时间检验的谚语来增强自信心。
默念诸如“有志者事竟成”、“积少成多,聚沙成塔”、“黑暗中总有一线光明”、“错误是难免的”、“说不行的人永远不会成功”之类的谚语。在你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时,就去想一想这些谚语,并对之深信不疑。此时,自信心就会倍增。
6.要放声地笑,不要笑而不露。
笑能给人增添信心,表明了“我有信心,我是一定能行的”。但要记住,培养起自己对事业的必胜信念,并非意味着成功便唾手可得。自信不是空洞的信念,它是以学识、修养、勤奋为基础的,缺乏自信则是以无知为前提的。前者令人尊敬,后者受人嘲讽。一个著名作家一星期7天都坐在堆满各种书报的办公桌旁,从中汲取知识的琼浆;他的脑海里经常同时酝酿着四个创作题材;每天坚持至少打字8小时。可见,要使自信不坠于想入非非,还必须伴之以勤奋。
提携下属可以显示你的权力
在公司里工作过几年之后,你很有可能就当上了中层或高层主管,带领几个人做事。
要当好一位主管,学问说大不大,因为有人当得轻松愉快,说小也不小,因为也有人当得苦不堪言。而同样一个职位,不同的人来做,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带的是同一批人,同样是有的人做得轻松,有的人做得辛苦!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
一位主管要当得轻松愉快和权力的拥有、分配有关,也就是说,如果你拥有权力,又可以分配权力,提携自己的下属,你的下属为了分享你的权力,就会听你的,这是很现实的人性,所以,有些人就可以用丰沛的权力资源让下属为他卖命,人为财死,那有什么道理好说呢?这是权力领导,但权力一消失,下属可能就对他弃之如蔽履了,因为没有好处可得了。
为了使下属与你更好的相处,并使自己在他们心中占有不可或缺的位置,你一定不要吝于提携下属。而提携下属不但能让一个有才干的人能好好发挥!更重要的是这个被你提携的人将成为支持你的力量!
当前一个好处是有为社会或团体举才的意义,至少也帮了一个人。而一个提携的动作,一定会有程度不同的第二个好处,也就是,于情于理,被你提携的人都要为你效犬马之劳,至少他也欠你一份情,而这一份情他总是要还的。
有一位政治人物就很会提携后进,他待过很多单位,很多人因他而升了官。后来碰上争端,曾受过这位政治人物提携的人一致为他声援,展现了他惊人、庞大的人际关系力量!
当然,你不一定会是政治人物,但在事业上你一定会有某种程度的成就(除非你自暴自弃,不求上进),你也一定会有机会提携他人,而这些人也必将成为支持你、帮助你的力量!
怀特先生是纽约一家著名印刷公司的老板。有一次,他发现手下的一名技师态度很恶劣,经常抱怨工作太辛苦,时间太长,人手太少。为了不引起对方反感,但又要纠正他这个毛病,沉思多日,怀特先生终于想出了一套方法。
他并没减轻他的工作,也没替他特聘助手,但最后却是弄得那位技师眉开眼笑,乐的不得了——他为这名技师设了一间私人办公室,而且还在办公室门上特地加上了耀眼的职称:修理部经理。
从此,那位技师再也不认为自己只是个修理机械的小工,而是堂堂一个单位部门的经理,身份当然不可同日而语,所以干起事来,比从前也卖力多了。
提携下属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你可以一试。
——提升他的职位。这是最明确,也最为人所认同的提携,但也要看他的才干才行,扶不起的阿斗反而会害了你自己,成为你的负担!
——调整他的职务。这不一定是升职,但却可让他的才干发挥,而不致闷死。
——给他助力。例如,不绑他的手脚,让他可以独立自主地做,以便磨炼他的才干!
——替他解决困难。一文钱可以逼死英雄汉,如果某人真是英雄,那么就帮他解决困难吧。
——帮他脱离危险。在悬崖前拉他一把,明告他、点醒他或暗示他,让他免于毁灭或受伤。
——鼓励他。在他灰心的时候,遭到横逆的时候,被小人打击的时候,在精神上支持他、鼓励他,让他振作起来。这也是一种提携!
不过,在提携后进时,你也要有心理准备:
——承担风险的心理准备:看人不可能百分之百准确,有时也会把庸才看成将才,也会因个人的好恶而把恶狼当家狗,因此你提携了他之后,有时候会有被拖累、背叛的危险。
——承担流言心理准备:提携的动作如过大过广,会被人认为是在培植势力,甚至引起别人的反感和抵制,在大的团体里这种情形尤其常见。
总之,任何事情有利就有弊,但提携后进这件事对你个人来说,是利大于弊的,但也不能因为有弊就拒绝提携有才干的人物。很多企业家、政治家一直有忠心耿耿的属下追随,都是因为他们乐于提携后进,用情绑住了他们,利己也利他!所以,如果你有能力,有条件,那么就伸出你有力的双手吧!
表现自己要恰当
在现代社会,一个人表现自己的才能并没错。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表现出自己的才能和优势,是适应挑战机制的必然选择。但是,表现自己要分场合、分方式,不要使人看上去矫揉造作,很是别扭,好像是做样子给别人看似的。
吉米是一家大公司的高级职员,平时工作积极主动,表现很好,待人也热情大方。但有一天的一个小小的动作却使他的形象在同事眼中一落千丈。那是在会议室里,当时好多人都等着开会,其中一位同事发现地板有些脏,便主动拖起地来。而吉米似乎有些身体不舒服,一直站在窗台边往楼下看。突然,他转过来,一定要拿过那位同事手中的拖把。本来差不多已拖完了,不再需要他的帮忙。可吉米却执意要求,那位同事只好把拖把给了他。
刚过半分钟,总经理推门而入。他正拿着拖把勤勤恳恳、一丝不苟地拖着。这一切似乎不言而喻了。
从此,大家再看吉米时,顿觉他假了许多。以前的良好形象被这一个小动作一扫而光。
在工作中,往往有许多人掌握不好热忱和刻意表现之间的界限。不少人总把一腔热忱的行为演绎得看上去是故意装出来的,也就是说,这些人学会的是表现自己,而不是真正的热忱。热忱绝不等于刻意表现。在需要关心的时候关心他人;在应当拼搏的时候撒上一把汗;真诚自然,谁都会赞许。而不失时机甚至抓住一切机会刻意表现出自己“与群众打成一片”、“关心别人”、“是领导的好下属”、“雄心勃勃”,则会让人觉得虚假而不愿与之接近。
威廉·温特尔说:“自我表现是人类天性中最主要的因素。”人类喜欢表现自己就像孔雀喜欢炫耀美丽羽毛一样正常。但刻意的自我表现就会使热忱变得虚伪,自然变得做作,最终的效果还不如不表现。
善于自我表现的人常常既“表现”了自己,又未露声色。他们与同事进行交谈时多用“我们”而很少用“我”,因为后者给人以距离感,而前者则使人觉得较亲切。要知道“我们”这个字眼,代表着“你也参加的意味”,往往使人产生一种“参与感”,还会在不知不觉中把意见相异的人划为同一立场,并按照自己的意图影响他人。
善于自我表现的人从来杜绝说话带“嗯”、“哦”、“啊”等停顿的习惯,这些赘语可能让人觉得有一种敷衍、傲慢的官僚习气,令人反感。
在办公室要乐于帮助他人,这样才能在需要别人帮忙的时候,才能得到别人的帮助。
海伦娜在办公室里是个新来的人员,但她对办公室里的软件不太懂,为此,她向旁边的伊芙琳求教。
伊芙琳见她问这些,就故作不明白的样子,海伦娜也只好作罢。
到了下午,海伦娜还是忍不住去问了其他同事。其中一位叫凯莉的女孩子很热情地给她讲解了一番。海伦娜学会后,忍不住地说:“你真好,我问其他同事,他们都似是而非地回答。”
“是吗,他们怎么会这样,下次我跟他们说一下。”
“别这样,大家都是同事。”
这之后,凯莉继续教她电脑方面的知识,而海伦娜也不负她望,很快地就掌握了。
在这个过程中,有其他同事对凯莉提出警告说:“电脑都不会用就敢进公司?凯莉,你不要太友善,花这么长时间教她电脑,你有加班费吗?她不会自己花钱去学吗?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你可别被人利用了还不知道。”
凯莉听到这些话后,心里回想这些天相处的结果,吞吞吐吐地回应:“她……她……应该不是那种人吧!”
“她才没来几天,连底细都还摸不清楚,你就什么话都跟她说,什么本事都教给她,值得吗?”
“可是……照顾新人是应该的啊!而她又是我们团队中的一员,早一点教会她,不是对我们也有好处吗?”
于是,凯莉仍继续做她觉得该做的事。
一日,凯莉家里突然来了电话,说她父亲病重。她听到后,头脑一片恍惚。过了好一会儿,她才醒悟过来,必须回家一趟。可是她手头的活儿等着要,这该如何是好啊?
她想了好一会儿,忽然想到海伦娜,“对啊,她这段时间不是闲一点,而且我已把所有会的都教给她了,为什么不请她帮忙呢?”想到这点,她紧皱的眉头松开了。
下班后,她径直走到海伦娜面前,说道:“海伦娜,我父亲生病了。我有点事想请你帮下忙。”
海伦娜道:“有什么事吗?”
“我想请你在这几天帮我把这些活儿赶出来,因为这些活儿,公司赶着要。”
“嗯,那好吧,你放心回去吧,我会尽力的。不过出了问题,你可别见怪。”
“不会的。”
凯莉很感激地望着海伦娜。此时心中的一块石头终算落下了。
你是否记得电影《教父》里面的老教父柯里欧恩,总是在别人不会为他做任何事情的很久以前,就帮他们许多小忙?当意外获得他帮助的人询问要怎么报答他时,柯里欧恩总是告诉他们:以后总有需要他们帮忙的时候。
请遵行这种处世之道。在你看中的人还尚未开口提出要求之前,就尽可能地为他做许多事。
谁才是“对的人选”?就是你信得过,和你脾气相投的人,而且你直觉判断他是懂得礼尚往来的人,这些人正是你的团队需要拥有的人才。
你越与这样的人接触,就越容易把工作做好。你们的工作目标相似,且会寻求各种方法互相帮忙。
最重要的是:尽可能随时随地对有困难的人伸出援助之手。
这样一来,当你有困难时,他们将不会忘记你曾给予他们的帮助。时机一到,他们也会帮你的忙。扪心自问,你难道会忘记那个在你落难时帮助过你的人吗?
假如你失业时,却不见半个人来帮你,八成是因为你从未帮助过任何人。过去你太忙于吃午饭了,没空和某位同事讲讲话,也没有在济贫活动中向义卖的小妹妹买过半张彩券。现在你已经没有什么可以给人,别人当然不可能对你的痛苦做出任何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