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喜欢要强,凡事总要无理争三分,得理更是不让人,在人前显示自己能言善辩,完全不顾别人的心理感受,这样的人多半是小肚鸡肠,不受人欢迎。
争强好胜者未必掌握真理
人人都有自尊心,人人都有好胜心,若要联络感情,应处处重视对方的自尊心。而要重视对方的自尊心,则必须抑制你自己的好胜心,成全对方的好胜心。比如对方与你有同性质的某种特长,对方与你比赛,你必须让他一步,即使对方的技术敌不过你,你也得让对方获得胜利。但是一味退让,便表现不出你的真实本领,也许会使对方误认为你的技术不太高明,觉得你是无足轻重的心理。所以你与他比赛的时候,应该施展你的相当本领,先造成一个均势之局,使对方知道你不是一个弱者,进一步再施小伎,把他逼得很紧,使他神情紧张,才知道你是个能手,再一步,故意留个破绽,让他突围而出,从劣势,转为均势,从均势转为优势,结果把最后的胜利让与对方。对方得到这个胜利,不但费过许多心力,而且危而复安,精神一定十分愉快,对你也有敬佩之心。不过安排破绽,必须十分自然,千万不要让对方明白这是你故意使他胜利的,否则便觉得你很虚伪。这种方法所面临的难题,是起初你还能以理智自持。比赛到后来,感情一时冲动,好胜心勃发,不肯再作让步,也是常有的事。或者在有意无意之间,无论在神情上,在语气上,在举止上,不免流露出故意让步的意思,那就白费心机了。
生活中常常有些人,无理争三分,得理不让人,小肚鸡肠。相反,有些人真理在握,不吭不响,得理也让人三分,显得绰约柔顺,君子风度。争强好胜者未必掌握真理,而谦下的人,原本就把出人头地看得很淡,更不消说一点小是小非的争论,根本不值得称雄。你若是有理却表现得谦和,往往能显示出一个人的胸襟之坦荡、修养之深厚。
靠争辩取胜会引来恶果
经由争辩取得一时的胜利,实际上是损失惨重的胜利。因为你所激发的怨恨与恶意,强过任何意见上的暂时改变,并且会延续得比较久。
一个指挥官在攻克敌方城门时遇到了难题,他们没有攻破城门的工具。
他记得在几天以前曾看见船坞里有两支沉甸甸的船桅,便下令将其中较长的一支立刻送过来。接到命令的军械师认为,指挥官想要的其实是较短的一支,于是与传达命令的士兵争辩了起来。他觉得较短的比较适用他正在建造的机器上,而且运送起来也比较容易,甚至画了一幅又一幅的图来表示自己才是专家。
士兵警告军械师,他们的上司是不容争辩的,他们了解上司的脾气,最后说服了军械师抛弃专业知识,服从指令。等到士兵离开了,军械师问自己,服从一道会导致失败的命令,究竟有什么意义?于是他依然送过去较短的桅秆,他深信指挥官会看出短杆比较有效,因而公正地赏赐他。
等到短桅杆运抵时,指挥官要求土兵解释,于是土兵描述军械师如何为短桅杆不停地争辩,但是后来又承诺要送来较长的桅杆。指挥官下令立刻将那个军械师带过来。
几天之后,军械师抵达了,他很高兴再一次向指挥官解释,为什么送来短桅杆。他滔滔不绝,说的还是同样的一套话,并表示在这些事务上听专家的意见才是明智的,攻击时采用他所送来的撞墙槌指挥官一定不会后悔。指挥官待他说完,便在士兵面前剥光他的衣服,用棍子加以鞭打,活活地把他打死了。
在现实生活中,想要借助争辩证明观点或赢得胜利的问题在于到最后你永远无法确定与你争辩之人究竟是受到什么影响,或许表面上他们礼貌的同意你,内心却痛恨你。
如果你所说的话不经意冒犯了他们,你的言语有可能被任意诠释。即使是最好的说谎也缺乏坚实的基础,想想看,我们是不是常常同意一个人的言论之后,往往又转回自己原来的意见?这全是由于习惯的问题。
你得了解:言语不值什么钱。每个人都知道争辩得火热时,为了支持主张,我们什么话都说得出来。我们会引用圣经、提出无法验证的统计数字,谁能够被这种言语所说服?
1688年英国建筑师雷恩爵士为西敏斯特市设计了富丽堂皇的市政厅。然而市长并不满意,事实上他很紧张。他告诉雷恩他担心第三层楼不安全,会整个崩塌下来,压垮他在二楼的办公室,他要求雷恩再加两根石柱来支撑。雷恩这位首屈一指的工程师,很清楚市长的恐惧是无稽之谈,但是他还是建造了两根石柱,市长感激万分。一直到多年以后,工人在高高的鹰架上才看到这些石柱没有顶到天花板。
石柱是假的,不过是双方各取所需,市长可以松一口气,而后世将会了解雷恩原始中的设计是成功的,石柱并没有必要。
将你的想法展现出来的威力,在于你的对手不需要防卫自己,因此可以敞开胸怀接受说服。让他们切切实实感受到你的主张,远比争辩有力多了。
寻找间接的途径对准目标或保有权力,同时也要审慎选择你的战役。结果别人是否同意并不重要,也许时间终会让他们明白你的意思,那么最好的对策是,根本不必去伤脑筋如何示范给他们看,省下你的精力。
要注意保住别人的面子
面子是一个人的尊严,很多利益可以失去,但面子不能失去。我们常听到这样的话:某某人太不给面子了!这是面子问题,是原则问题。
面子被丢光了,这一口气非讨回来不可!
面子是什么呢?面子是一个人的尊严、立足的根本,换句话说,它代表地位,所以你若当面羞辱某人,某人因为觉得被别人看笑话,很没面子,他是有可能为此和你拼命的!
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温莎公爵,在他还是皇太子时,曾经主持了一个招待印度当地居民首领的宴会。
宴会上,达官贵人们觥筹交错,气氛融洽。可是就在宴会结束的时候,出了这么一件事。侍者为每个客人端来了洗手盆,印度客人看到那精巧的银制器皿里盛着亮晶晶的水,以为是喝的水呢!就端起来一饮而尽。英国贵族都目瞪口呆,不知如何是好。
温莎公爵神色自若,一边与客人谈笑风生,一边也端起自己面前的洗手水,自然地一饮而尽。大家都纷纷仿效,宴会取得了预期的成功。
如果温莎公爵坦白地告诉客人这是洗手水,不是用来喝的。情况会如何?印度首领一定大失面子,这可能导致他们恼羞成怒,与英国的关系就有可能搞僵。而温莎公爵的举动则成全了印度贵族的面子,让一场风波消弭于无形。
沃恩每年都会受邀参加某单位的杂志评监工作,这个工作虽然报酬不多,但却是一项荣誉,很多人想参加却找不到门路,也有人只参加一两次,就再也没有机会了!沃恩年年有此“殊荣”,让大家都羡慕不已。
他在年届退休时,有人问他其中的奥秘,他才微笑着向人们揭开谜底。
他说,他的专业眼光并不是关键,他的职位也不是重点,他之所以能年年被邀请,是因为他很会给“面子”。
他说,他在公开的评审会议上一定把握一个原则:多称赞、鼓励而少批评。但会议结束之后,他会找来杂志的编辑人员,私底下告诉他们编辑上的缺点。
因此虽然杂志有先后名次,但每个人都保住了面子。也就因为他顾虑到别人的面子,因此承办该项业务的人员和各杂志的编辑人员,都很尊敬他、喜欢他,当然也就每年找他当评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