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一种群体动物,不可能单独生存而不与人打交道,与人打交道就要善于和他人相处,需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你的人生就不会圆满。
朋友是生活中最大的安慰
如果你仔细的去看成功者,会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他们的人际关系都很广泛。
只有拥有了广泛的人际关系,才能建立起一个庞大的信息网,这样就比别人多了一些成功的机遇和桥梁。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能够成功地赢得竞选,也与他拥有广泛的人际关系分不开。在他竞选过程中,他拥有高知名度的朋友们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这些朋友包括他小时在热泉市的玩伴、年轻时在乔治城大学与耶鲁法学院的同学,及日后当罗德学者时的旧识等。他们为了克林顿能够成功,四处奔走,全力地支持他。所以克林顿在任总统后,还不无感慨地说:朋友是他生活中最大的安慰。
美国著名作家史坦利说:“成功是一本厚厚的名片簿。更重要的是成功者广交朋友的能力,这或许便是他们成功的主因。”
要想成功,就必须有一个好的人际圈子,要知道仅凭一个人的能力是很难完成自己的事业的。只有有人愿意帮你,不断地给你提供各种资源,你才能有更多的成功机会。
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的确,在社会上行走,如果一个朋友都没有,绝对不可能成大事。虽然朋友多并不一定能成大事,但朋友多却是成大事的条件之一,所以在社会上行走,你要尽可能的多交朋友。
当然,你所交的也有可能是坏朋友,但如果因为怕交到坏朋友而不交朋友,那么会连交到好朋友的机会都失去。而这种过度防卫的心理,也会使你原有的朋友离你而去,到最后可能变成——一个朋友都没有!
事实上,朋友的好或坏很难说,绝对好或绝对坏的不多,总是有好有坏,全看你怎么和他们相处。但无论如何,多交朋友这件事绝对是好处大于坏处的。因为:
1.没有不能交的朋友。你看不顺眼,或话不投机的人并不一定是小人,甚至他们还有可能是对你会有所帮助的君子,你若拒绝他们,未免太可惜了。你会说,话不投机又看不顺眼还要应付他们,做人这样太辛苦了。是很辛苦,但你就是要有这样的功夫,并且不会让他们感觉你在应付他们。要做到这样,只有敞开心胸,别无他法。
2.相逢一笑解恩仇。某人得罪过你,或你曾得罪过某人,虽说不上彼此成仇,但心底确实不愉快。如果你觉得有必要,可主动去化解僵局,也许你们会因此而成为好朋友,也许只是关系不再那么僵而已,但至少你少了一个潜在的敌人。这一点相当难做到,因为就是拉不下脸来!其实只要你愿意做,你的风度会赢得对方对你的尊敬,因为你给他面子了。如果他还是高姿态,那是他的事!不过要化解僵局要看场合和时机,不要太刻意,酒席上、对方离职时、升官时最好,也就说总是要有借口!
3.不是敌人就是朋友。有些人认为不是朋友就是敌人,这样子做会使敌人一直增加,朋友一直减少,最后使自己成为孤立。应该改为不是敌人,就是朋友,这样朋友就会越来越多,敌人越来越少!
4.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敌人会变成朋友,朋友也会变成敌人,这是社会上的现实。当朋友因某种缘故而成为你的敌人时,你不必太忧伤感叹,因为有一天他有可能再成为你的朋友!有这样的认知,就能以平常的心来交朋友!
5.放下架子。架子是交朋友的一大阻碍,也是树敌的一个原因,你千万不要以为你是博士,就不去理会一个工友,在交朋友这件事上,这种架子会使你交不到朋友!
要善于珍惜人际间的缘分
一个女孩,无论她走到哪里总是会有很多的朋友,以前的老朋友会经常挂念她,给她打很多电话,而身边的新朋友也总是源源不断,即使是在路边邂逅的陌生人似乎也对她有好感,经常有人回头冲她微笑或者示意。和她朝夕相处的好朋友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好奇地问她为什么?
“我长得并不是漂亮的那一种,所以别人喜欢我不是因为我的外在,如果说我的内在足够吸引好人缘,有一个最大的秘密,那就是我格外珍惜和身边人的缘分!而这决定了我的态度。”
女孩继续说下去,“念书的时候,我想,和这些本来陌生的人能在一起学习多么不容易啊,而且短短的几年过去了,就可能再也见不到他们了。有了这样的想法,你就不可能和她们产生矛盾,也不可能不关心她们。当我踏入社会,我又觉得和同事、老板在一起工作也是一种缘分,说不定两年、三年之后,大家又分开了,这样想着,我就觉得每个人都像宝贝……”
把每个人都当宝贝的人,难怪别人都把她当做宝贝!
因为缘分,你才会来到这个世界,你才会和许多人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这是一件多么奇妙的事情啊!
如果你真正珍惜你和身边人的缘分,你就会像故事中的女孩一样,把每个人都当做宝贝。有了“珍惜”的心态,你就不会毫无顾忌地和父母顶撞,因为你会深深地明白“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的含义。你和父母间就会有更多的理解和关怀;因为“珍惜”你自然就不会和同事勾心斗角,也不会和上司针锋相对,因为你将豁达地化解和同事间的利益冲突,你会感激老板给了你一个养活自己和提升自己的工作机会。“十年修得共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你将善待和你肌肤相亲的爱人,甚至珍惜和你擦肩而过的陌路人……
许多人认为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可以凭自己的意愿来决定,自己可以选择继续发展也可以选择断然拒绝。是的,你固然可以动用你的权利,但是想想吧!全世界这么多人,为什么唯独你和对方恰恰在那个时间相遇了呢?不要粗暴地使用你的冷淡、无理、傲慢和清高。
在决定斥骂下属的时候,想想:这个世界有这么多企业,这么多公司,而他偏偏和我在一间办公室朝夕相处,度过一天中的多数时间……这多么难得啊!
在和爱人即将点燃战火的时候,想想,世界上这么多男男女女,她(他)却偏偏选择了你,并和你相处了那么些快乐的日子,这难道不是一种机缘巧合吗?
珍惜吧!也许错过一分钟你就不会乘坐这趟车了,而你身边的这个人如果坐在别的位置上你就不可能遇见他,珍惜,表现得友好一些,为了难得的缘分。
以这样一种思维推想下去,人世间许许多多的关系莫不是一种美好的缘分。一个懂得珍惜缘分的人心中常怀感激之情,即使遇到不满意或者不平衡的情况,也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调整自己的心态,以一种谦逊的态度和喜悦的心情处理所有问题,而最终的结果必定是达成谅解和一致的和谐。
如果你常常能保持这样一种珍惜的心态,你就会善待你身边所有的人,而他们也将因为受到来自于你的感动而同样珍惜你。
要有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一个人的协调能力与他的事业成功有直接关系,作为一个成大事者,你必须要有妥善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能力,能把大家拧成一股绳。
成大事者在处理自己与周围的人际关系时,往往能挥洒自如,这是因为他们一般都有良好的协调能力。
领导者能否与员工友好相处,互相配合,协调一致。使上下级相互沟通,同级相互信任,劲儿往一处使,直接关系到领导工作的成败。
要有能妥善处理与上级、同级和下级之间人际关系的疏通、协调能力。
组织协调能力对一个欲成大事者来说尤为重要,它能真实地反应成大事者的水平。出色的组织协调能力才能让你的计划迅速展开,各种事情有条不紊,才能让别人更好地为你服务。
先让我们从曹操的失误看起。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长处,在关键时刻,我们更要懂得怎样用人,怎样协调他们之间的关系,即使他们的能力相同,也会有更好的协调方法。下面是《三国演义》中张辽大败孙权的故事,从中我们就可看出曹操高明的领导协调能力。然而曹操在赤壁之战的失败,是他一生中最大的挫折,苦心经营起来的83万大军被周瑜一把火烧光,他本人靠在华容道哀求关羽才勉强逃得性命,所以在南郡安歇后“仰天大恸”。虽然他推口说:“吾哭郭奉孝耳!若奉孝在,绝不使吾有此大败也!”其实他是心痛自己所遭受的重大损失,这一点,每个读者都可以想到。故事发生在曹操回许都收拾人马准备报仇之前,他不能容忍孙权、刘备再扩大战果,于是留下曹仁、曹洪守荆州,张辽率领乐进、李典守合肥。他想荆州处于孙权、刘备的夹击之下,一定吃紧,因此除了派夏侯惇守襄阳,配合曹仁外,还给曹仁密留一计,吩咐说:“非急休开,依计而行,使东吴不敢正视南郡。”
形势发展的结果和曹操的愿望差别很大。曹仁完全按照曹操的安排与周瑜作战,并且在形势急迫时撕开曹操留下的计谋,依计行事,射伤周瑜。不想周瑜将计就计,诡称伤重而死,诱使曹仁离城出去,造成诸葛亮乘虚而入,夺取荆州。
曹操没有过多过问的张辽在合肥却是另外一种情况,第一战,面对孙权亲征,主动出击,先射杀了孙权的护卫将领宋谦,再用计射杀了孙权麾下的著名的将领太史慈,迫使孙权收兵。第二战曹操专门派人授意:“若孙权至,张李二将军出战,乐将军守城。”张辽认为曹操的命令与自己面对的实际情况差别很大,于是说:“主公远征在外,吴兵以为破我必矣。今可以兵出迎,奋力与战,折其锋锐,以安众然后可守也。”李典“素与张辽不睦”,于是不表态;乐进对打硬仗缺乏信心,于是建议全力守城。张辽说:“公等皆是私意,不顾公事。吾今自出迎敌,决一死战。”激发起李典、乐进先公后私的情感,三人一起出战,在逍遥津把孙权打得大败。“杀得江南人人害怕;闻张辽大名,小儿也不敢夜啼。”
曹仁、曹洪、夏侯惇等人在本领上并不次于张辽,他们作为曹操的兄弟,在忠心程度上应当说胜过张辽,为什么在具体的战斗中远不如张辽呢?这就是全面管理与自主管理之间的差别。曹操反复叮咛、亲授妙计,反而束缚住了曹仁、曹洪、夏侯悖等人的手脚。曹操不大管得过来的张辽,可以自己制订战略战术,结果却取得重大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