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57000000044

第44章 直心出欲

佛言:夫为道者,如牛负重,行深泥中,疲极不敢左右顾视。出离淤泥,乃可苏息。沙门当观情欲,甚于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

这一章,佛陀教修学者要直心念道。“夫为道者”四句,形容学佛修行的人就像一头驮负重物的牛,走在坎坷难行的淤泥路上。平时驮着重物走在平坦的路上就已经很辛苦了,更何况是崎岖泥泞的道路呢?由于战战兢兢、疲倦不已,所以丝毫不敢左右张望。

“出离淤泥,乃可苏息。”等到走过这段淤泥路之后,才能够稍微休息一下。只要看过牛拉车的人都知道,车轮如果陷入淤泥中,一定要就着车行的力道,才能顺势拖出来。如果动作稍微迟缓一点,整个车轮又会陷入烂泥中。

人生的路也一样,是那么崎岖不平。修行人走在不平坦的路上,尤其周围又充满了各种世俗情欲的诱引,如果不把“欲心之门”谨慎地关好,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身为佛陀的出家弟子,是荷担如来家业的人,行住坐卧、一举一动都是信徒们学习的榜样。如果做错了,信徒也会跟着错;而教法更是差毫厘、失千里,疏忽不得!所以,修行一定要非常谨慎,要保持忍辱负重的精神,努力精进。无论肩上荷担的责任是多么沉重都不要畏惧,在恶劣的环境中,更要有坚定勇猛的精神,奋勇向前。直到烦恼断尽的时候,才能稍作休息。

“沙门当观情欲,甚于淤泥”,学道人要把情欲看得比淤泥路更加可怕。淤泥能使车轮深陷,情欲则会使修行人道心堕落。车轮陷下去,只要几个人合力一推,就可继续上路;一旦陷入情欲,就如掉落万丈深渊般,很难自拔。因此,学道人要慎防情欲。

“直心念道,可免苦矣。”我们若能直心学道,自然不会陷入情欲中,也就能避免造业承受苦果了。

例如佛陀在世时,有一次他外出应供,弟子阿难有事没能跟上,只好独自托钵。这时,阿难记起佛陀的教诫:不可到女人出卖色相的地方。

但是他又想行方等慈,因为托钵是为了让信徒有机会种福田。那些出卖色相的女人很可怜,她们过去生种了不好的因,今生才会遭受堕入红尘火坑的果报,现在如果再不让她们植福,未来不是更没有出离的因缘吗?于是,阿难生起慈悲心,决定到那些声色场所去托钵。

途中因为口渴而走到一处井水边,正好有个女子在汲水,阿难就向那名女子乞了一碗水喝,喝完随即离去。

这名女子就是摩登伽女,她看到阿难的仪表庄严,不由自主地生起爱慕心。回家之后,日思夜想,阿难的影子一直在她的脑中盘旋,于是就请求母亲设法让她嫁给阿难。

摩登伽女的母亲虽然经营色情行业,却也很明理,她知道阿难是佛陀的弟子,清净不可侵犯,就劝女儿说:“不要再想阿难了,他是清净的修行人,我们不可扰乱他的道心。”但是,摩登伽女以死威胁母亲说:“我没有阿难就无法活下去!”摩登伽女的母亲为了爱女,只好不惜造业,请人以邪术咒语诱引阿难。

这一天,阿难又独自出外托钵,忽然间心识不知被什么东西迷住,竟不由自主地来到摩登伽女的住处,然后走入她的房里。当时,在精舍的佛陀知道阿难即将毁掉戒体,便赶紧派舍利弗前去救援,而精舍其他的弟子也不断地为阿难持念楞严咒。

就在最紧要的关头,阿难突然像被泼了冷水般地清醒过来。这时,舍利弗就带着阿难和摩登伽女一道回精舍面见佛陀。阿难一见佛陀,十分羞愧,痛哭流涕地向佛陀忏悔。佛陀并没有责备他,只是叫他进去沐浴。

阿难进去后,佛问摩登伽女:“你真的那么爱阿难吗?”她回答:“是的,我深爱阿难。”佛陀又问:“你爱阿难的哪一个部分呢?”她回答:“我爱阿难的全部。”佛陀听了,就叫弟子将阿难的洗澡水端出来,对她说:“这是你最爱的人身上洗出来的水,你把它喝了吧!”

摩登伽女一看,惊讶地说:“这桶水这么脏,怎么能喝呢?”佛陀说:“每个人的身体都是这么的污秽。不过,身体的污秽还可以洗涤,若是内心受到污染,就永远洗不净了!”摩登伽女听了,当下开悟、证了初果,便发心跟随佛陀出家修行,不再执迷于私情小爱。

由这则故事,我们可以知道:学佛人若是功夫尚未到家、意志还不坚定时,千万不可行这种方便法。内心稍有不正,就会像阿难一样,险些失去清净的戒体。所以,学佛要直心正念,要效仿马牛拉车的精神,谨慎地向前精进,不要有谄曲或过于自信之心。

同类推荐
  • 学步集:曾召南道教研究论稿

    学步集:曾召南道教研究论稿

    宗教学是门年轻的学科,从缪勒1873年在《宗教学概论》中正式提出“宗教学”算起,到今天也不过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故宗教文化很古老并依然活跃,宗教学却还年轻。宗教学研究与宗教信仰是不同的,它虽然要涉及宗教信仰,但研究宗教和信仰宗教不是一回事。
  • 禅宗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禅宗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聆听圣哲教诲,汲取人文涵养,感受生命关怀,获取智慧启迪,当你为人生的种种烦恼所困时,当你为生活种种不平怨恨时,请读一点儿禅的故事吧!凝聚着东方智慧的禅宗以其对个体生命和心灵的关注,对真实人生的追求,空前绝后的惊人妙语和大智慧,让人拍案叫绝,回味无穷。
  • 每天学点佛学智慧:不生气2

    每天学点佛学智慧:不生气2

    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尽心尽力第一,不争你我多少。嗔心起时要思员,熄下怒火最吉祥。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以虛养心,以德养身;涵容以待人,恬淡以处世。
  • 零点星光

    零点星光

    本书内容包括夏季的川藏线、川藏茶马古道、草原明珠理塘、天地巴塘、巴塘弦子、英雄格萨尔等,展现了青藏线的旖旎风光,追溯了佛教源流,介绍了藏民的神秘习俗。
  • 五百罗汉之谜

    五百罗汉之谜

    《全彩五百罗汉之谜》由云一编著,以罗汉为开端,从介绍罗汉起源一直到佛教的宗派传承,洋洋洒洒间。带出十六罗汉、十八罗汉、五百罗汉、八百罗汉的相应解释,最后具化为佛陀、菩萨、僧信、与佛结缘的人物和形形色色的佛教人物。作者通过一个个美丽动人的传说和一个个佛教典故来深入浅出地诠释深奥佛法的传布、佛教宗派的发展与传承。本书对大量的资料进行了筛选,精心构建了一座人们可以轻而易举地跨越的通向佛法之桥。
热门推荐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雨夜樱

    雨夜樱

    一朝穿越成为江浙豪门千金,家中掌上明珠。长得不标志!没关系,不嫁就是,咱家里有钱。脑子不聪明!不要紧,日子照混,咱上头有人。可今世,前世记忆全无,这要如何是好?姑娘,可不能凭着性子瞎闹,漫漫人生路,请你看仔细。“笑你我枉花光心计,爱竞逐镜花那美丽。怕幸运会转眼远逝,为贪嗔喜恶怒着迷。责你我太贪功恋势,怪大地众生太美丽。悔旧日太执信约誓,为悲欢哀怨妒着迷。”——林夕
  • 丹神武帝

    丹神武帝

    少年杨潇15岁修为就已经到了凝丹四重。不料得罪帝都家族一夜被灭杨潇更是修为被废。本以为再无修武一样却偶得魔魂从此修为一日千里。报仇雪恨踏平四方。站武道之极俯瞰天下众生。
  • TFBOY的black女孩

    TFBOY的black女孩

    如果没有黑夜,是否,就只存在白昼;如果没有黑暗,是否,就只存在光明;如果从未遇见你,是否,我就不会如此心痛。(tfboys王俊凯以一种尴尬的方式,邂逅一位女孩,并经历相识,相知,相恋,全过程。)
  • 升华教师心灵的中外名著

    升华教师心灵的中外名著

    本书以导读的形式帮助广大教师选读、速读中外名著,分别以背景搜索、作品解读、妙文精粹、知识链接等栏目平面展开。此外,书中还配有插图。
  • 火影之归途传

    火影之归途传

    一个穿越至火影世界的人,在以归家为目的在火影世界肆虐的故事。
  • 社交礼仪恰到好处

    社交礼仪恰到好处

    礼仪规范的形成,是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反复的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并通过某种风俗、习惯和传统的行为方式固定下来。这种约定俗成的规范不断地支配或控制着人们的交往活动,它规定着人们在一定的场合中特定的行为方式和表现,告诉人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如奏国歌时要起立,行注目礼;参加宴会时要穿晚礼服等。其实,礼仪就是规定了一条人们该走的固定的轨道,或者说,为人们的社会生活规定了一套应遵循的模式。遵循它,就会得到社会的认可,生活也会变得更加得体,顺畅;违背它或偏离它,往往会遭到社会习俗的惩罚,甚至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 引发学生奇思妙想的创新故事

    引发学生奇思妙想的创新故事

    本书精心挑选了100个寓意深刻、耐人寻味的创新故事,内容涉及古今中外的发明创造,以及生活中的新观念、新方法。每个故事皆充满智慧,体现创意,给人启迪;每个故事配有精彩独到的点评,挖掘故事深层的智慧,揭示创新的内涵和方法。
  • 黑腹庶女:再嫁下堂庶女

    黑腹庶女:再嫁下堂庶女

    她是上官炎侧妻所生的庶女,年幼的时候,亲眼目睹嫡母杀死她亲娘。在幼小的心灵埋藏着仇恨。或许她不像别的女人狠毒,但是千万别惹毛她。在二叔的逼婚下,与她素未谋面的相公拜了堂。但谁会想到他们之间是签下婚姻契约呢?在人前楚楚可怜,在人后便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毒妇。
  • 傅青主男科重编考释

    傅青主男科重编考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