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55300000233

第233章

“啊!”赵天龙疼得眼前发黑,一头向前栽去。亏得右手抢先在地上撑了一下,才勉强没摔个嘴啃泥。若是换做平日,张松龄肯定会毫不客气地调侃几句,至少要问一问好朋友关于倒一年洗脚水的赌约何时开始兑现。但是此时此刻,他却没有丝毫开玩笑的心情。只是默默地收拾好匕首,然后拿出一颗子弹用牙齿拔出去弹头,将弹壳里的火药倒向赵天龙的伤口。

“你,你给我倒枪药什么?”赵天龙被吓了跳,赶紧向前蹿了几步,躲开了张松龄的荼毒。

“用火药烧一下,省得你的伤口发炎!你别躲,就一下,不会比刚才还疼!”张松龄看了他一眼,耐心地解释。声音沙哑而又低沉,好像藏着肚子里藏着块万年寒冰一般。

“我的包裹中有金疮药,就是马鞍子后边那个小包。老疤瘌配的,肯定比你手里的枪药好使!”赵天龙可不愿被他在伤口上狠狠给放一把火,赶紧指着黄骠马的鞍子汇报。

“那你怎么不早说!”张松龄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站起身去找金疮药。

“我,我刚才不是疼糊涂了么?!”赵天龙自知理亏,低下头,小声解释。“真的不是故意不给你用。你把整个药盒子全拿过来,我一会儿也帮你往伤口上洒一些。喂,你的脸拉那么长干什么?!我是那种有好东西自己藏起来不给别人用的人么?!”

张松龄没有心情理睬他,自顾默默地取来药盒,默默地用匕首从里面挑起来一些白色的粉末,洒进赵天龙肩胛骨上的伤口。金创药的止血效果非常好,几乎是刚刚洒上去,就立刻在伤口里边凝成了小块。然后于新形成的血团外再洒上几层,伤口处就不再有大股的血浆往外淌。

动作麻利地将赵天龙的肩膀包扎完毕,张松龄解开自己大腿上的绷带,非常认真的重新处理伤口。他觉得自己的脑子很乱,乱得仿佛有几百只喇叭在同时大喊一般。“你真的就那么想回南边么?!”“你真的象自己说得一样想回老部队么?”“算了吧,你如果真的想回去早回去了,又何必非往草原上跑这趟!”“你其实一直在逃避,一直不敢面对自己的真实想法而已!”“你其实早就绝望了,只是…….”

当那层单薄到了极点的窗户纸被赵天龙无意间捅破,真相便再也无处躲藏。他其实并不想立刻就回老部队,至少不像他一直表现出来的那样想。如果他真的想回去的话,没必要把回归的顺序,安排在给孟小雨的父亲报仇之前。无论什么时候,国仇都大于家恨!况且与他有仇的汉奸不止朱二一个,真的要排排座位的话,他应该先去葫芦峪找秦德刚,然后才该走到草原上来。而不是先千里迢迢地出了塞,在赶路的途中,才又把给雪花社众人报仇的事情,安排在了寻找二十六路的前面。

甚至在老孟山活着的时候,张松龄就可以离开娘子关,离开那个隐藏于群山中的小村子。孟氏父女虽然不会很情愿地放行,也绝对不会死乞白赖地拦着他,耽误他的前程。他只是以孟氏父女的阻拦作为一个幌子,躲在下面逃避自己的真实想法而已。虽然他自己绝对不会承认这一点。

草原上的夜风有点儿冷,吹在裸露的伤口上,疼得人一阵阵发虚。张松龄几次用匕首挑了药粉,都因为胳膊抖得太厉害,将大部分药粉都洒在了伤口外边。赵天龙见状,赶紧凑上前来帮忙,却因为只有一只右胳膊可以用,整个人显得笨手笨脚。有些懊恼地叹了口气,他从地上捡起火把,专门承担起照明任务。同时偷偷地上下打量张松龄,试图找出后者为什么变得如此小心眼儿的原因。

“没事儿,我自己应付得来。你先找地方眯一会去吧,实在睡不着,就去捡点几根干树枝来生火。我觉得天气有点儿冷,咱们两个别被冻着!”张松龄不愿意老被好朋友盯着研究,皱了皱眉头,低声吩咐。

“那你自己小心点儿。金创药就这么一盒,用完了,可就还得再去找老疤瘌,他的东西可是从来都不白给!”丢下一句玩笑话,赵天龙起身去找干柴。一边走,还一边在皱着眉头琢磨,“这家伙到底哪根筋转错地方了?怎么突然间就变得魂不守舍!”

时值晚秋,醋柳、沙棘等灌木早就已经开始落叶子,所以干柴并不难找。很快,赵天龙就用右臂夹着一小捆儿干柴走了回来。张松龄也重新处理完了自己身上的伤口,站起来,与对方一道于土丘下升了堆篝火,然后抱着膝盖,对着篝火继续沉沉的想事情。

小鬼子刚刚吃了大亏,想必今夜不会再轻易给他们下手机会。明天早晨如果鬼子能将汽车修好并且继续赶路的话,他和赵天龙两个肯定还要缠上去,让鬼子们防不胜防。从这里到喇嘛沟,还有不小一段路程。如果战术运用得当的话,应该还能给红胡子那边争取出一天半到两天的时间。有这么长时间做缓冲,游击队估计也能带着百姓转移了,不会再留在山寨中等着被鬼子的化学武器荼毒。

毕竟刚刚流过不少血,身子约略有些发虚。想着想着,张松龄的头就垂了下去,稀里糊涂地进入了梦乡。梦中的他穿越重重关山,再度与石良材、廖文化等人站在了一起,抱着刺刀冲向了鬼子。小鬼子们则被冲得人仰马翻,溃不成军。

胜利一个接着一个,鬼子们突然就变得脆弱不堪。他和弟兄们从武汉杀回了南京,又从南京杀回了台儿庄,娘子关、北平,一路上势如破竹。荣誉,军功,各种奖励接踵而来,鲜花和掌声几乎将英雄淹没。正当张松龄扛着三颗将星幸福地站在一座礼台上,准备接受最高长官的授勋时。老苟突然从人群里冲了出来,“噗通!”一声跪在了观礼台上。

“弟兄们,是老苟对不起你们!”冲着核桃园方向重重磕了三个响头,向来不主张多管别人闲事,只想管好自己的老苟拔出枪,对着他自己的太阳穴扣动了扳机。

“乒——”那一刻,天边的晚霞红得象火。

人间也被天空中的火焰波及,整个烧成了一座炼狱。

火狱中,有一只涅槃的凤凰张开了华丽的翅膀,无悔,亦无惧!

同类推荐
  • 志愿军勇挫强敌的10大战役

    志愿军勇挫强敌的10大战役

    本书选取与记叙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进行的具有代表性的10大战役,再现了志愿军在世界第一强敌面前毫不畏惧、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英雄本色,披露了毛泽东艰难而高超的战略决策内幕,对彭德怀大智大勇、多谋善断、全局在胸、指挥若定的品质与智慧给予了真情记录,客观地展示了各次战役的背景、经过与结局。
  •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计谋篇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计谋篇

    本书综合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解密资料,在有关专家和部门的指导下,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进程中的重要计谋策划为线索,贯穿了大战的主要条例、公约的签订及其背后的隐情,全景式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恢宏画卷。
  • 东北战事风云

    东北战事风云

    1937年,日本侵略者进入中国东北,跨进了中原。中国进入了被日本人欺压的时代。全国人民受到迫害,开始反抗,中国抗战遍地英雄。东北抗联加强其他的武装力量融合在一处,成为了一个被外人称为的杂牌团。一个由年仅20几岁的男孩率领的中国杂牌团,打出了中国人的气概,打出了中国军人的威风。手拿烧火棍也能打到东京!赤手空拳也能保卫祖国山河!这就是中国人,这就是共产党这就是人民军队!
  • 谁说武警不是兵

    谁说武警不是兵

    一个当兵人讲述一个当兵的故事,有血有肉的军人,在挫折面前、在困难面前,看他如何选择。
  • 孙子兵法(中国古典文学荟萃)

    孙子兵法(中国古典文学荟萃)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热门推荐
  • 慈悲水忏法

    慈悲水忏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三国杀传奇之卡牌游戏

    三国杀传奇之卡牌游戏

    非常无聊的你是否想去创作,或者去剽窃一个有意思的游戏然后去看着许许多多的人在这场游戏中为之奋斗的场景呢这本书就是这样的故事这本书就是描写了一个这样的故事这或许是不一样意义的三国杀传奇,但它诠释的会是让许多人为之慨叹的传奇一个充满了少年色彩的故事如果有时间,就来读读吧PS:本想参加征文,但无奈上一个作品发错了,没参加,只能换一个名字重新发一次了
  • 邪魅王爷倾世妃

    邪魅王爷倾世妃

    父母早世,命运多舛。却在一次意外,无意的走进了学校的禁地,在地上拾得了一个物件,名为‘太极罗盘’,上面刻有五行小字……。然,不慎穿越。在一个架空的大陆,她在大陆上偶遇了他,从此她的命运便被改变……【此书已暂停】
  • 述异志

    述异志

    鬼怪之说,可以不信,但不可不敬!述异志,带你走进一个不属于过去,现在,未来的奇异世界!
  • 雪华恋第一卷

    雪华恋第一卷

    班上突然转来一位黑发高富帅,恋雪对他一见钟情,为他档了一箭后居然穿越了······
  • 穿越之为“妃”作歹

    穿越之为“妃”作歹

    穿越是注定,她注定要来到这里了结那十世纠缠的孽缘。他是一朝王爷,因为她害死了他心爱的王妃而恨她入骨。并将她充入军队,受尽百般折磨亦觉不够……她宛如一只蚂蚁在他炽热的怒火下苟且而活,苟延残喘,直至终有一日,凤凰浴火,重生的她必将血债血偿!
  • 至尊雷体

    至尊雷体

    少年一朝出临海,携刀战天下。赴五年之约,踏各路天骄。灭超级势力,战顶级大能。一步一荆棘,一步一血印。且看冷锋如何步步踏向巅峰。
  • 密十三

    密十三

    宫廷内外的政治阴谋,塞北中原的战场厮杀,天地人鬼之间的恩怨纠葛,惊心动魄的演绎了一段旷古未有的大明传奇。四个朝代,三位皇帝,天地巨变,空前绝后!
  • 五彩牢笼

    五彩牢笼

    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凡人,身怀五彩灵根。在他五岁时整个村子被灭,之后踏上修仙之路。当他成为世界的主宰时,却发现,这个世界只是一个牢笼。
  • 留学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留学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本套丛书《民国大学与大师》,以详实而生动的史料、全面而独到的视角,邀你一起走进晚清与民国时期国学与科学大师们富有个性、既伟大又平凡、传奇而精彩的世界,包括他们的上学、留学、教书、长校……其内容丰富,情节曲折,语言通俗,可读性强。丛书分为名家上学记、名家留学记、大师讲书记、大学校长记4卷。由青年学者朔之北、青年作家许毕基等人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