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渣的真正定义
【一】
学渣,这个名词刚出来的时候,是指当代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
不过,按了一下回车键,我就放心了。
一个班里,总有一些人成绩一直优秀,一些人成绩一直垫底,一些人天天咬断笔学习却结果不佳,一些人天天嘻嘻哈哈过着初中生活。
尚宇瑶,可以很好地解释“学霸”这个词,玩社交、玩游戏,可是几乎每次都是全校第一。
“学渣”呢?
【二】
“听说期中考试分数出来了!Mygod!”匿名-东方不败
“你问老班了吗?”匿名-任我行
“额”匿名-令狐冲
“我想多活几天……”匿名-东方不败
“你们谁先打电话问问看~~”匿名-任盈盈
“才不要嘞”匿名-木高峰
“你们怕什么,有我垫底”匿名-平一指
……
“惨了,”匿名-任我行
“白白~”匿名-任盈盈
班群里又一次“炸”开,不过大家匿名玩得很high。
“算了,明天就知道了,反正早shi晚shi都要shi。”匿名-东方不败
一般说这种话的人一定是学霸级别,他们已经得知自己的成绩,然后在群里煽动紧张气氛。
【三】
“我去,又没开门。”
“你知道你多少分吗?”方zhen宇一脸得意的端着水杯走来。
“不知道”我说。
其实初一初二的时候我们对于查分数都是很积极的,只不过,不想泄露自己的分数罢了。
“那你知道XX多少名不?”
“哈哈,他才45名!”
“你知道XXX多少名不?”
……
外婆从楼梯道走来,我正准备上前问名次,结果他快了一步。
“我第八,你呢?”他用手搓了搓鼻子。
“老夫收了你!”
“哎呀!不要啊!”
【四】
“诶,那个成绩出来了,等下下课都过来看一下”老班镜片上的光扫在我们的脸上。
第一节是班会课,班主任又开始了“长篇大论”。
“这一次,我们总体比第一的5班差了一点,是第3名。大家要好好反思反思,数学我们班110分以上的只有14个(当时满分120)!而5班却有20多个!英语就不用说了!……”
“妈呀,终于讲完了。”不知道从哪里传来了“厚重”的声音。
“哎,考的真差”胡rui说。
“第二名还差?!!!”一群人被激怒。
“我说我们班啦!”胡说。
……
“哈哈,这次我要跟我粑粑说,我们班这次都没考好。”
“对了,那答案你什么时候给我?”
“明天吧”
“不行啊,现在给我。”
“好吧,反正都是叉,我去拿”
【五】
同年期末考试。
“听说期末考试成绩出来了!!”匿名-村长
“[图片]”匿名-独眼狼
“哦哆尅!”匿名-方丈
“你做甚么!”匿名-官人
“天哪!这么劲爆!”匿名-上帝
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右击保存,然后双击图片——尚宇瑶,1/1,语文……果然,成绩表没错。可恶的尚,又是全校第一。
往下滚,在找到自己的之后就看看别人的成绩。咦?外婆的呢?外婆的试卷忘记扫了吗。
“汪海博,23/254,语文……”
不错的,“学霸”变成了“学渣”。
【六】
“外婆!你怎么才23名啊!!”刘一边问一边招手。
“哎,别提了。”外婆的五官凝聚在了一起。
“哈哈哈,咦!一学就懂,一做就错,一考就零分!”he龙竟完整用上了物理老师老黄的“名言”。
“哎,我妈给我买了几本资料让我放假做完!”外婆的“几”和“完”说得很重。
“Ihopeyouwillcomeback!”操乐rong来补刀了。
“那你打算跟谁坐同位?要知道毕竟不是16名”胡rui直入正题。
“不用你们提醒我,呜呜,我知道……”外婆连话都说不完整了。
后来,他跟夏jing枫坐了一位。夏跟我坐过同位,据说小学是“搬草”,在和我坐两次同位期间,我对他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所膜拜。
“滑铁卢”事件结束后,外婆又恢复了正常。
【七】
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逼近,所有人难得的发狠。
下课也没有了抢铅笔盒、砸书、聊明星、抄答案什么的。除了上课就是上课,搞得班上“死气沉沉”。于是有人“预言”了:我们班要创造奇迹了。
果然,猜错了。我们班这次又没有达到满意的目标。
老黄说:“看看你们,怎么好!我说你们考不好就考不好!”
老班说:“再不发狠,什么时候发狠,高中去哪里念!来这里的人可以说都是为了对面的那个学校,名额那么少,又不发狠,怎么比得过人家??”
下半学期里,我们开始了“反击”。吸取了教训,我们开始认真的备考。
不负众望,全校前3被我们班承包了。1000名之后的也只有2个了。
这个暑假之后,一场轰轰烈烈的“战争”就要打响了……
【八】
经历了“学霸”到“学渣”再到“学霸”的蜕变的我们,越来越会从失败中获得有利的经验。
学霸,指擅长学习,分数很高的学生。也指考前进行突击学习的人群。
在“学渣”们的心目中,他们就是一群学术界的恶霸。
但,何谓“学渣”?仅仅就是我们用来嘲笑那些成绩不好的学生的吗?按下回车键:
学渣,也叫学灰,网络热词。指那些平时不努力学习,期末时才开始突击、临时抱佛脚的学生群体。一般不带有贬义,与学霸相反,是学习不理想的学生对自己的一种自嘲,也成为学校压力释放的一种方式。但随着学渣的广泛使用,许多成绩理想的学生开始用学渣表示自谦。
我就放心了。
写给我的学霸小伙伴和我的学渣“后援团”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