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97800000017

第17章 第五讲(1)

东方去此十恒沙,清净佛土号琉璃,

无量菩萨绕释尊,琉璃光王我敬礼。

能灭集谛无明种,及除尘劳苦谛根,

佛母智慧到彼岸,三乘妙法我敬礼。

智藏童真法王子,愍我等众业障深,

启请深广妙法门,文殊菩萨我敬礼。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药师七佛!

南无药师海会佛菩萨!

首先让我们共同发起无上殊胜的菩提心,为了能够让一切如母有情众生都能够在日常生活之中觉悟,都能够把庸常的凡夫的生活方式当下转为悲智双运的菩萨的生活方式,所以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药师七佛经》。请大家看经本的第17页,昨天已经讲到了第三尊药师佛。

【曼殊室利,彼佛如来由昔愿力,善巧方便成就佛土,圆满庄严坐菩提座,作如是念:于未来世若有众生,为贪瞋痴之所缠绕,众病所逼,怨家得便,或时横死,复由恶业堕地狱中受大剧苦。彼佛见此苦恼众生,为除业障,说此神咒,令彼受持,于现世中得大利益,远离众苦,住菩提故,即说咒曰】

此咒是唐音的翻译,应该是与现在的音相差比较大,这个咒我们要看《学修药师法门补充资料》的第7页,这样就会比较准确一点。大家先听一遍。

【爹雅他瑟德黑瑟德黑苏瑟德黑摩渣呢穆叉呢目爹别目爹哑妈咧别妈咧嘛木嘎拉野哈衣啰纳牙嗄尔啤列那嘎尔啤沙尔哇哑尔他沙达呢巴啰妈哑尔他沙达呢妈纳些妈哈妈纳些晏不德黑哑达雅不德黑必打巴鸦苏蛙尔聂炸哈妈阁卡黑炸哈妈都育卡黑黑德黑沙尔蛙哑尔剃牯哑巴哕即德黑沙尔蛙渣哑不啰德衣哈爹渣都卡卡衣渣不达歌枝巴卡衣德黑纳妈沙尔蛙达他嘎达纳木梭哈】

这是比较准确的一个咒音。嘛木是个闭口音。

这一节是讲金色宝光妙行成就如来怜悯众生为贪瞋痴之所缠绕,所以特垂方便,说了一个除业障咒。这一节可以分为三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释迦牟尼佛开示说,曼殊室利,金色宝光佛由于过去因地所发的弘深誓愿,以愿力为动力,生生世世以种种善妙方便教化众生,圆满了无量福慧资粮,因此成就了圆满庄严的佛净土,也就是圆满香积世界。金色宝光妙行成就如来安住于菩提宝座,无为心内起悲心,作如是念,在未来世中,众生分别执著会更为炽盛,受贪瞋痴三毒的困扰,所以招感种种的不如意,众病苦逼迫,仇人冤家得到伤害他的便利,或者遭到飞来横祸、意外灾难而死亡。而且由于造了恶业堕到地狱中受剧苦的煎熬。

金色宝光妙行成就如来看到这些苦恼的众生,为了帮助他们消除业障,所以真实语中宣秘语,说了一个除业障神咒,让众生受持,在现世之中就能够得到很大的利益,脱离众苦,安住于菩提道,于是演说陀罗尼……

第二个要点就是金色宝光佛坐菩提座,说除业障神咒,这是内在界修法,是心佛加持。《药师七佛经》总共有五个咒:第一个就是除业障咒,是第三尊药师佛说的;第二个是第七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又说了一个灌顶神咒(灭除一切众生苦恼大陀罗尼),这是我们都熟悉的了,“南无薄伽伐帝……”;第三个药师七佛共同说了一个定力琉璃光咒,那是一个很长的咒;还有第三、四个是释梵四天王、执金刚说了两个护持的咒。这个除业障神咒是内在界修法,是心佛加持。药师琉璃光如来于肉髻中出大光明,光中演说大陀罗尼,名曰灭除一切众生苦恼大陀罗尼,那是外在界修法,是生佛加持。

第三个要点就是金色宝光妙行成就如来,他在一身七佛之中是位于喉轮,也称为喉化轮,也称为受用轮。我们任何时候,任何佛法都要怎么样?都要归到自己的身心上如何起修,所谓的返归诸己。喉化轮是开启成就佛语功德的,所以到了第三尊药师佛的时候,就会说一个除业障神咒。我们知道佛的三身——成就法身就除惑障;成就报身就除业障;成就化身就是除报障。愿消三障(惑障业障报障)诸烦恼,都能消尽。

【尔时,世尊说此大力大明咒时,众中所有诸大菩萨、四大天王、释梵王等赞言:“善哉!善哉!大悲世尊,能说如是过去如来大力神咒,为欲饶益无量众生,竭烦恼海,登涅槃岸,除去疾病,所愿皆满。”】

这一节是讲药师法会之中与会大众赞叹。

当释迦牟尼佛转述这个威力无比的、能放大光明破除众生迷暗的除业障神咒的时候,与会大众、所有的诸大菩萨和四大天王,东方持国南增长,西方广目北多闻,以及帝释天释提桓因,还有大梵天王等都齐声赞叹赞美说:“好极了,妙极了,世尊啊,您能够以大慈悲心来演说金色宝光妙行成就如来过去曾经说过的大力神咒,除业障咒能够使无量的众生都获得最极殊胜的利益,脱离烦恼苦海,到达不生不灭的境界,治愈身心灵的一切疾病,所有的愿望都能得满足,能够成就不生不灭的涅槃境界。”

登涅槃岸。涅槃岸可以翻译为灭度,灭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度就是度化分段生死、变易生死,度越、超越,就圆满成就了。也可以翻译为圆寂,智无不圆、惑无不寂。

【佛告大众:“若有净信男子、女人,国王、王子、大臣、辅相、中宫婇女,情悕福德,于此神咒起敬信心,若读若诵,若为他人演说其义,于诸含识起大悲心,昼夜六时香华灯烛殷重供养,清净澡浴,持八戒斋至诚念诵,所有极重无边业障悉皆消灭,于现身中离诸烦恼,命欲终时诸佛护念,即于彼国莲华化生。”】

这一节就是讲修除业障神咒的具体方法。可以分为两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是释迦牟尼佛开示与会大众,之前都是怎么样?“佛告曼殊室利”,这里面是“佛告大众”,就是引导大众要实修,如果有具足清净信心的男子、女人、国王、王子、大臣、辅相、内宫的宫女等等,希望能够培福开慧,想要来实修除业障神咒,怎么修呢?首先是要对神咒起信心和恭敬心,或者朗读或者背诵,或者为其他人讲解妙义,修的时候要先发菩提心对众生起悲悯心,愿一切众生皆成佛道,沐浴净衣之后,在昼夜六时之中,以种种的妙香鲜花、灯、烛来殷重供养金色宝光妙行成就如来,以及药师七佛,还有供养《药师七佛经》和除业障神咒,守持好八关斋戒,这样来至诚恳切持诵除业障咒,最后回向众生。

如此修行所感得的成就就是所有的极重无边的业障都能消灭,在现身之中就能够脱离各种烦恼,临命终时诸佛都来护念加持,授手迎接,能够随意往生诸佛净土,如果欣乐圆满香积世界,则能即时在金色宝光妙行成就如来的净土中,从莲花之中化生出来见佛闻法。

第二个要点,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的就是经文之中“于现身中”,为什么这个“现身中”要用这个身体的“身”不用生命的“生”呢?我们常常都会觉得怎么样?“现身中”就是生命那个“生”,但是其实这部经任何一个字都是非常圆满的,如果用心去学的话,你能够发现,能够知道更多的妙义,按照传承来说,这个“现身中”就是要用这个身体的“身”,那为什么不用生命的“生”呢?这是药师法门的密层义,就是告诉我们实修的秘诀,就是要回到身体,要觉照当下的身体。

我们在没有找到真正的修行方法的时候,总以为是自己的佛法知识不够多,总以为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这些各种知识不够,所以穷尽毕生几十年的精力去学习各种学问,学佛以后也是跑来跑去,到处去求法,这里学那里学,都是作为知识把它吸收过来,又跑去学净土,又跑去学禅,又跑去学密,又跑去学教,都是用大脑思维,吸收了很多很多的佛法知识,然后认为自己开始可以懂得修行了,不是这样的。

我们去学习各种各样的学问和理论,学佛的话是学习各种各样的宗派的修行方法,但是只要你见地没有转过来,那些都只是会成为知识,然后各种的知识都被灌输到我们的大脑之中来,让我们大脑变得很有学问,但是如果我们不向内去觉照的话就会发现,往往是学问很多的人,他更固执、更自以为是,他离真理越远,离解脱越遥远。

哪怕是学佛法,如果不向内觉照和实践的话,他学到的也只是佛法的知识,而不是佛法的智慧,他用这个知识、用这个框框去框人家,自己越来越生烦恼了,就算是他学了很多知识,也读诵很多经典,但是因为他的见地没有转过来,所以他在诵经的时候,在念佛的时候,暂时心清净了一些,但是很快贪瞋痴又冒出来了,这些强烈的贪瞋痴才会使他意识到,微细的贪瞋痴不断不断地在潜意识里面起贪瞋反应,自己根本上都没有意识到。由此可以知道,试图用知识去消除贪瞋痴等等负面情绪,就好像试图抓住天边的浮云和海中的浪花一样,是徒劳无益、徒劳无功的,真正能够让我们活在当下的是回到觉照当下的身体。

我们都学过内观掸,应该都知道,佛陀当年教导弟子们就是从觉知呼吸开始,再觉知自己身体的不同部位的感受,不管它有什么感受,都只是觉知它,不去判断,不去起贪瞋,保持平等心,真实地用功,当下我们的身体就会有很多的体验。比如体验到这个身体是完全开放的,是刹那刹那在不停生灭的能量之流,乃至于体验到完全的消融,与法界融为一体。

这种体验是最珍贵的,这种体验就能够让我们对佛法产生真正的信仰,真正的信仰不是从相信之中产生的,不是你用大脑思维理解了,你相信了就能够产生真正的信仰,而是从体验确知之中产生的,我们直接觉察到了、亲身体验了的某一些事情,我们就会有确知,有确知我们就拥有坚定的信心。

同样的,我们用大脑思维学习,能够相信佛法,但是那还只是仰信。要经过实践,要真正有体验,体验到了,才能证信。因为你已经有体验,哪怕是最浅层的体验,这就已经是证,证明那个“证”,证悟,这样子证信。

我们的大脑思维——妄心,它能够分析判断一切,但是它不能够确知我们心的本体,不能够确知我们的本觉,因为本体不是在凡夫心智的次元里,凡夫生活在三维时空里面,所以凡夫的心智只能拥有对本体的想象。如果他没有体验的话,如果他没有向内走的话,无论他学多少知识,他永远不可能真正地确知本体,但是他会依据那些开悟的人的描述,他会有很多凡夫心智的想象。所以要回到觉知当下的身体。

并且我们的身体是非常有智慧的,她会如实地记录很多的情绪的记忆,我们的任何起心动念都是背后需要能量支持的,而这种能量如果你没有消融的话,它都会在我们身体里面形成记忆,情绪的起伏就是身体内能量的流动,心之流和物之流互相影响,当我们有愤怒不能表达、有悲伤要压抑、有恐惧不敢正视的时候,不敢正面去看而要逃避的时候,这些情绪的能量就会卡在我们的身体里面,就会形成很多的能量结,久而久之严重起来它就会导致到心绞痛、肿瘤等等。

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奥地利的医学博士威廉瑞黑,他就有做这方面的研究,他把医学跟临床心理学结合起来研究,他就发现了这些能量结,把这些能量结称之为“肌肉盔甲”。

由此可见,佛陀教导我们要觉知身体不同部位的感受,要保持平等心,要从上到下,从下到上,从外向内,从中间向上下,从任意的一个角度去觉知身体的感受,就是怎么样?就是要帮助我们,把障碍我们精微能量流动的这些能量结都消融掉。我们以前被隐藏的、被压抑的情绪就都被释放了,因为我们一直不管是有什么感受,我们都是没有去起贪瞋的习气反应,所以我们就能够“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殃”,不再去种下新的业行种子。

关键是要在觉知感受的同时能够保持平等心,不再起贪瞋的习性反应,不要试图压抑和消除我们的负面情绪,只要照亮它们就好了,我们这种觉察就是照亮它们,我们不分析、不判断、不取舍,只是照亮它们,正如不要试图消除大海的浪花一样,你只需要知道它们就是海水就好了。

同样的,我们只要保持觉知就会恍然大悟,原来情绪就是本觉的浪花,我们也是只要觉知它就好了,照亮它就好了,就能够穿透负面的情绪,使这些能量结消融,使这些负面情绪不再能障碍我们。

过去我们学到很多的佛法知识,虽然诵经念佛的时候,我们暂时心比较清净,但是由于身体的记忆还在,能量结还在,所以很快的,我们习惯性的那种贪瞋习性反应、那种模式又回来了,所以我们觉得要降伏贪瞋痴,要息灭贪瞋痴是如此地难,为什么?就好像韭菜一样,你割了它又长。

但现在不同了,现在我们是把身体的记忆都消除了,因为我们的身体有了体验,所以我们的改变和提升变得更加深入更加持久。然后我们内在的洞察力越来越强大,我们的心越来越寂静,我们的能量不再耗散,变得非常充沛,我们的生命在当下的每一刹那都会好像鲜花一样璀璨地盛开,这个时候就是开悟的时候,一切开悟的圣者,他的生命力是完全地像花一样盛开的。这就是经文中所说的“所有极重无边业障悉皆消灭,于现身中离诸烦恼,命欲终时诸佛护念。”

第四尊佛无忧最胜吉祥如来

【复次,曼殊室利,东方去此过七殑伽河沙佛土,有世界名曰无忧,佛号无忧最胜吉祥如来、应、正等觉,今现在彼为众说法。又彼如来所居佛土,广博严净,地平如掌,皆以宝成,细滑柔软,常有香气,无忧苦声,离诸烦恼,亦无恶趣及女人名,处处皆有金砌浴池,香水盈满,宝树行列,华果滋茂,胜妙音乐不鼓自鸣,譬如西方极乐世界无量寿国功德庄严。】

这一节有两个内容,首先是介绍第四尊药师佛,国土名为无忧世界,佛尊号是无忧最胜吉祥如来;其次就是介绍无忧世界的依正庄严。这一节可以分为三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释迦牟尼佛开示说,还有啊,曼殊室利,从此去东方,经过七个恒河沙数那么多的佛国,有个世界名为无忧世界,佛的尊号是无忧最胜吉祥如来、应、正等觉,现今正在为大众宣说大乘佛法。

此如来所居的佛净土,依报正报都无比庄严。地面广博严净,地平如掌,都是以种种珍宝所成的。国土精细、光滑、柔软,散发着芬芳,其国土的众生没有忧愁痛苦的声音,离一切烦恼,也没有三恶道以及女人的名字(连这个名字都没有)。处处可见黄金砌的浴池中充盈着香水,繁花似锦、姹紫嫣红,花树果树排列成行,胜妙音乐不鼓自呜,就像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国土一样功德庄严。

第二个要点,从第四尊药师佛开始是侧重于讲药师法门的色法。前三尊佛讲息法;四五六侧重于讲色法;第七尊是妙用在心、讲心法,也包含所有的色息心法。色法是秘密禅,药师法门的本体在色,修法在息,妙用在心。

在色法之中,外层是讲天地的运行规律,这个就牵涉到天文学、数学等等。内层就是讲身心的转化规律,怎样由粗的身和粗的心转化为细的身心,再到极微细身心,真正成就极微细身心,如果报身和化身合一,就是证得不死虹身。

同类推荐
  • 莲心禅韵

    莲心禅韵

    一位印度智者追寻禅宗智慧,探求人生哲理的心路历程,带你走向心灵自由之路,文化没有国界,思想没有疆界,智慧的激情碰撞,文化的和谐沟通。
  • 听南怀瑾讲佛学

    听南怀瑾讲佛学

    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南怀瑾先生发表了大量著作,堪称博学多产的著述名家。目前可知的南氏著作已达三十多种,内容涉及儒、道、佛和神仙巫术等三教九流的各家思想学说,以及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的方方面面。本书主要总结了南怀瑾先生的学术理 论和研究成果,是对其系统整理研究的一个全面过程。对于佛学爱好者来说,能够从本书中详细了解到佛学的起源、发展以及现状,还能对佛学著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 每天读点星云大师全集

    每天读点星云大师全集

    本书内容包括星云大师谈禅净、星云大师谈生活、星云大师谈事业、星云大师谈职场、星云大师谈人生、星云大师谈智慧、星云大师谈修身、星云大师谈幸福等。
  • 杜光庭思想与唐宋道教的转型

    杜光庭思想与唐宋道教的转型

    杜光庭是唐代道教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宋元道教新发展的重要开拓者。本书第一次对唐末五代“道门领袖”杜光庭的思想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研究,不仅探讨了他的宇宙论、本体论、重玄学、心性论、修道论等思想,而是还将其思想放到唐宋道教的转型中加以考察,认为杜光庭上承唐代道教思想的传统,下开宋代道教内丹心性学之先河,他的思想在唐宋道教理论转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书通过对杜光庭思想的研究来把握唐宋道教的转型,这对于把握整个中国道教思想的演变和发展,了解道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地位与现实价值,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 生死请柬:你所不知道的中国禅

    生死请柬:你所不知道的中国禅

    禅是什么?是一种心灵的状态?佛教的宗派名称?一种语言的艺术?一种灵魂出窍的特殊体验?一种修行的功夫?诗歌里的一种况味?
热门推荐
  • 穿越之警花无敌

    穿越之警花无敌

    当现代女警花穿越到古代?!还莫名其妙被卖到了妓院,艾玛,她眼泪哗哗呀,上辈子造的神马孽耶?哭到无泪也木有办法,只好重操旧业干起了老本行,关键是这个帅哥嘛回事,老是盯着她不放,纳尼?古代银也如此奔放咩!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TimelessTFBOYS

    TimelessTFBOYS

    一段苦情恋,三小只和女主角还有反派的三位女生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尽情期待。
  • 心态的激励(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心态的激励(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马斯洛的科学心理理论大多以笔记、谈话、试验、演讲等方式阐述的,显得比较分散,时间跨度较大,缺少集中归纳总结,而且引用了很多比较晦涩的人物和内容,致使我们一般读者难以全面掌握其深刻的思想内容,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为了全面系统地介绍马斯洛的科学心理,本人在马斯洛著作《关于科学 的心理学:一种探索》和《存在心理学探微》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成功励志思想,进行条分缕析和归纳总结,采取通俗表达的方式,既突出了马斯洛的科学心理思想,又便于广大读者阅读掌握和运用。相信本书能给读者以启迪,并能很好地指导自己养成的科学心理,靠心态推进人生成功,靠心态进行自我实现。
  • 古堡启示录

    古堡启示录

    神秘未知的森之古堡,笼罩过去,现在,未来的时空。无尽的树木掩盖之下,是怎样的神奇瑰丽;那深处迷雾当中,红色的妖艳之光又预示着什么?被莫名规则束缚着的种族们仍在无力的抗争着,三大伟人的伫立,那深邃的眼神能否看清古堡当中最莫测的存在......活着?还是死了?
  • 宰相府种田三小姐

    宰相府种田三小姐

    【1女N美男】重生为宰相府又圆又肥又没人爱的三小姐,还被妖孽皇子赶出京城去种田?哦no,天下美男是我的爱,我又怎能烂在荒郊野外!神教教主,冠世美男,武霸天下。江湖传,得教主之心者,得天下。且看我如何脱胎换骨、快意江湖、扫平后宫、逆袭皇族高富帅!
  • 救世主的传奇一生

    救世主的传奇一生

    当那一抹湮灭,便是标志着一段传奇的开始。她,墨溪,武怨大陆墨家的嫡生子女,享受着荣华富贵,无忧无虑的千金大小姐的美好生活,却因奸人算计,竟用毒将其封住经脉使其无法修炼,又被囚禁十三年之久。~~~但命运不会让她再痛苦。阴差阳错,她穿越来了这个不为人知的时空,命运注定,她是要帮墨溪报仇,并且拯救这个世界。~~~一纸婚书,她嫁给了一个她不爱的男人,却与她爱的人,咫尺天涯。
  • 继承者们之曾以为奈何情浅

    继承者们之曾以为奈何情浅

    “您好,我是博尔济吉特·萨日满。”他浅笑,笑容跟当年被推进手术室前的一模一样。“别来无恙?”他突然当着众人的面俯身在我耳边轻问。温热的气息萦绕颈窝,低沉磁性的一问貌似故意带着亲密暧昧,我蓦然抬头惊望他,那对黑眸中不仅多了若隐若现的闪烁,嘴角也露出一抹勾笑,眼前这般似曾相识的神情对我来说不是什么好兆头。“我倒甚是想念,你呢?小满。”难道,他……曾以为奈何清不浅逃来逃去终究没有逃出他的掌心。
  • 人类星外根据地:太空站(神秘的太空世界丛书)

    人类星外根据地:太空站(神秘的太空世界丛书)

    太空是宇宙存在的形式,对人类而言既是探索的对象,也是未来通向其他星球的通道,更是空间诸多能力的集中地。根据百度百科定义:“太空”是由无极元和能量相互作用而构成的、物质的,存在时空概念并存在于宇宙内部的一个有限的,有着开始和结束的整体事件。
  • 贴身保镖

    贴身保镖

    他一个从穷山沟里出来的男人,带着身患绝症的未婚妻来上海治病,然而残酷的现实却让他在偶然中遇上了两个难缠的女人。一个是自己的未婚妻,一个是自己的老总,外加一个老总的大明星妹妹,三个女人一个男人将上演一场怎样的好戏呢?亲情,爱情,还带着点同情,就在他还不知道该如何选择时一场阴谋却悄悄地上演了……
  • 道门语要

    道门语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