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91200000020

第20章 叶叶是乡愁(6)

父亲十多年来,只能喝茶,不能喝酒了。父亲得了脑血栓。我早几年就知道了,其实父亲是爱米饭的,也知道伯父的烟与父亲的茶是不能饱肚的。父亲后来每天早晨都吃饭,只是晚上依然保持老习惯,抿一口米酒,喝一杯茶,不吃饭,掌灯时分,就喊财叔、意光叔他们玩字牌,每天晚上输赢块把钱,玩字牌最多玩到鸡叫头遍,一躺下就呼呼睡,但如果是玩骨牌,则有可能玩到大天光。这样的好日子过了十来年吧。一个早上,父亲拿着锡壶,到坛子里夹一块萝卜皮,准备往田里去看正准备怀肚的禾苗,刚拖着拖鞋过门槛,一头就栽下了。父亲从此就不喝酒了,只能喝茶。刚开始一二年,他每天早晨,依然手拿那把锡壶,一起床,就到坛子边用筷子夹萝卜皮,往生长庄稼的、他的那一亩三分地里走,只是那锡壶里晃荡着的,不是米酒,而是老叶子浓茶了,只是那锡壶与萝卜皮都由左手拿着了,那只右手被腾了出来,专门戳拐棍了。

这老叶子茶,就在父亲现在新屋子的那田谷坳上,离父亲只是三五排屋子。父亲他们的屋子很小,很窄,比床略微长一点,却没有床那么宽,翻一个身都比较困难,或者,父亲已经不需要翻身了吧。父亲提脚,就可以去摘茶。而其实父亲没有摘过茶。茶园是父亲他们开辟的,田土搞承包后,我家分到了一小块,大概是一个屋地基那么宽。父亲常常去那里的,常常拿着一把锄头,到那里去松土,也常常挑一担簸箕,一年总要去挑肥养茶树,但他不摘茶。摘茶的事情是我母亲干的,我姐姐与妹妹也干过,但她们出嫁了后,这事全由我母亲做了。母亲摘茶,炒茶,其实并不懂茶,她所弄出来的茶叶,有那么半个小手掌宽,清明前的要小一点,好喝一点,清明以后的,与其他橘树叶子没多大区别了。但一小块地,清明前能够摘的不过一把,哪能供父亲天天早晨喝、晚上喝呢,所以,到了立夏,母亲还是常常去摘,那叶子也就老粗老粗的了。父亲好像喜欢喝浓茶,泡一次,得丢一大把,那色,本黄,本红,因为浓,常常带黑了。父亲跟人打牌,母亲常常热一杯这样的浓茶放在他的左手边,打一手喝一口。父亲都认不出我来了,我每次回家,他都指着我,对我母亲说:"你你你哥哥来来来了。"母亲就骂:"你这个傻子。"父亲就笑。父亲认不出我,但认得清牌,而且常常和牌,他与90来岁的香姑奶奶还有60来岁的应公公他们打一毛的底子,一天下来,能赢三五毛。他的思维是浓茶激活的吧?

老家有个规矩,老人上山三日后要祭茶。父亲好像兜了茶去,敛装的丰叔,用一块白布包了一把茶,放在他胸脯那里,这不是因为父亲特爱茶,而是土俗罢了。父亲在那边应该是有茶可喝的。他的背后就是我家的小茶山,没得茶了,提脚去摘就是,路太近了,就好像堂屋到厨房那样近,趁人家洗牌,就可以摘来。但是规矩还是规矩,我们还得去祭茶,父亲也是喝酒的,我们连茶连酒,一个茶盘端上山,在他前面摆了九只杯子,茶杯三只,酒杯六只,一一斟满。姐夫比我懂得多,他在倒茶倒酒的时候,每次都喊一声:"岳老子,喝啊。我们靠你保佑啊。保佑你的子孙升官的升官,发财的发财,个个平安,人人健康。"我不相信父亲一到那边就有这么大的能耐,他在的时候,他自己都升不了官,发不了财,他也多次给我们跑前跑后,想让我们有出息,没能做到,一到那边就有这个能耐?我只是想,父亲到那边好好喝茶吧,酒就少喝点,多吃点饭,把前生早餐与晚餐没有吃的米饭给补上。平时呢,打打牌,好生耍子,那边,有几个牌友早先过去了的。能够有时间与能耐来保佑我们,固然好,没能耐呢,自己玩去吧。我们这边的人,我对他们说自己好自为之,什么事情都自己去担当,不要指望父亲来给帮忙,他想帮肯定也帮不了的。

去年春天,父亲到了我家的茶山那里,安居了,一晃,又一个春来了。父亲屋前的蒿草几乎齐我的脖子深,把他那高高隆起的黄土屋都遮盖了。父亲是不太讲究,但以前好像不是这样的,我家屋前屋后若是草太深,他会拿锄头修理一番,现在他真的不管事了吗?任草生草枯,任花开花落,都不管了?都"吃茶去"了?我到了我家那块茶圃,父亲过后,母亲不太去摘茶叶了,那茶,长得很是葳蕤,白色的茶花一朵两朵、三朵四朵,在阳光下晃眼,那是父亲的挽幛还是山茶开出的鲜花?

阴阳两隔,我们隔了一年再来探望,想来应该是阴雨绵绵才是,可是,我与我老弟,还有我的妻子,再来到山头,却是艳阳高照,春已十分,是父亲没能耐变天,还是父亲觉得他现在的日子其实过得蛮好,所以用不着阴沉?周年祭日那天,母亲哭了,母亲在父亲走的时候没怎么哭,过了一年半载,母亲常常哭,喊父亲怎么不回来,连梦都没送一个给她。父亲是与他的老伙计屋里打牌去了,还是到他所开辟的茶园里吃茶去了?

已是茶花插满头,莫问父亲归处。

清明时节茶冷冷

细雨纷纷,山路弯弯,泥土湿脚,藤蔓牵衣。清明节里,大家挈妇将雏,从四面,从八方,往老家赶,往山陵去。一年仅一度,奔来会故人,故人却不见,只见山林青青,杂草蓬蓬,持三杯两盏老叶煮成的浊茶,可否一通幽明?可否沟通两界?

父亲的新坟旁边又立起了一座新坟,人间年年添新人,阴间也年年增故人?或许,这就是佛所谓的三生吧。父亲旁边的这位乡亲,我喊阿叔的。好像是前年吧,清明节里,我来给列祖列宗坟上割茅草,阿叔还喊我去他家里喝茶,没想到今年,他也已托体山阿,只让后人来给他送茶喝了。新坟前面,摆着一盒茶盘,盘上肉一块,鱼一条,鸡一只,酒三杯,茶三杯。鸡鱼肉等荤食被我们乡亲呼为牙祭,大概是以前难得一吃,故有是称吧。酒与茶呢,那是常喝的,生命即或断绝,而酒与茶却不可或无,纵或故人,也依然延续既往的生活习性。

故乡有一种烧新灵的习俗,而祭茶是清明节烧新灵的必然清供,对每一个新故者,次年清明节,一定端茶盘上山,三杯茶祭奠亡魂。早茶一杯,午茶一杯,晚茶一杯么?我是去年给父亲烧新灵的。雨纷纷,欲断魂。去年清明,也像今年,而雨似乎下得更大,淅淅沥沥,山色空蒙,天与地都不甚分明,清明时节,天地都会营造一团雨雾么?雨雾间适宜人神相会么?也许是吧,清明时节总是雨纷纷的。

我娘烧着滚烫的老茶,让我们背上山去,没到山头,茶已凉冷。就只七八个月吧,父亲坟前,草已齐腰深了,锄除杂草,黄幡挂坟,点响鞭炮,烟雾缭绕,父亲应该知道我们来了吧。摆上茶盘,我们兄弟姐妹,还有父亲的孙儿外甥,次第三鞠躬,然后给他夹荤食,给他斟茶,鸡鱼肉犹在,父亲怕是没伸箸,那茶却已倒入坟前,渗进地层,那是父亲在啜饮吧?小时候我特别不经饿,我恨不得将锅底刨穿,到铁饭锅的那面刨出一层锅巴来,而父亲好像很经饿,他早晨抿一口酒,晚上喝一口茶,好像就饱了,就不用饭了。那一年半载才可能有的鸡鱼肉呢?小时候,我是没见他吃过的。现在他还是那样,好东西留给我们吃,他依然只喝一杯几杯水么?

今年,我们已经不再背茶上山,不再将茶摆在坟前了,我们只在老屋神龛之下,满上三杯茶。父亲一定下了山,来了屋里吧。父亲有次送梦给我小妹,说:你们都到哪里去了,屋里只有我一个人!姐姐与妹妹早已嫁出去了,我与老弟一直在外面奔窜谋生,母亲现在也跟着弟弟,翻修不久的房屋,只有父亲在那里看守了!父亲经常来这屋子吧。我看到神龛之上,他没在,只有他一张相片在,相片上,父亲眼神空洞而迷蒙,好像在看着我们,又好像没看着我们。这相片是父亲患了脑血栓之后照的。以前,谁也没想到得给父亲留张遗照,我们觉得已然向老的父亲生命会永恒旺盛,在他精神气十足的时候,没谁想给他照一张飒爽英姿。后来这照片还是他自己要照的,照的时候,因为脑血栓之故,神态已臃肿,眼神已涣散,现在呆在神龛之上,以似看非看的模样,看着老屋。老屋家具都在,桌凳床柜,灶锅碗筷,物都在,只是人已非。

我们与父亲的交流基本上没了,能够与他说上话,搭上腔的,全然靠夜里,父亲给我们送梦来。父亲送过梦给我姐给我妹给我娘,说他在那里冷清;说老屋怎么没人,天天门上挂着一把锁;说菜园里春天来了,怎么没下辣椒种。茄子秧,"田园将芜胡不归"?父亲好像也送过梦给我。去年,我到福建,买了一些铁观音,夜半睡在宾馆,好像父亲来了,说家里那木米桶里还有一些茶,很好喝的!那梦太模糊,醒来,我都不记得是否做过这梦。是父亲也想喝这铁观音么?父亲从来没喝过好茶,他喝的都是自己种植的老叶子茶。他以前爱喝酒,得了脑血栓后,一直喝茶,我却没买过一回茶回去,现在想来,他送这么一个梦给我,或许想叫我买茶吧。我明白父亲这层心思了,他却不在了。子欲孝,而亲不在。

可是,这个清明节,我还是没带茶。替父亲扫墓回来,扭开老屋那把铁锁,得向父亲祭茶了,才知道一片茶叶也没带来。猛然间想起父亲送我的那个梦,去米桶里寻找,果然有茶,叶片有三指宽,叶柄都有火柴棒粗,抓一小把放在鼻前嗅嗅,一股陈气,还有一点火烧味。烧起柴火泡吧,颜色老红带黑,浓而稠滞。在家里喝,不比在山上喝吧,家里的茶有着热气,有着温度,父亲,慢点啜,你别烫了嘴,你在那一边喝,且容我替你一唱:"东井青叶,北山嫩芽。红绫宜荐,赤卷味佳。饮之食之,喝赶仙家。清泉沏酌,香茗盈樽。旨酒欣欣,燔炙芬芬……"

清明时节,乍暖还寒,滚烫的茶,一恍然就冷了。端起父亲喝剩的茶,我抿嘴一喝,好凉,好苦,好涩!我将走了,我得去继续谋生,只能父亲一个人呆在这里了,阴阳又将两隔。我将剩余的茶全泼在神龛之下,茶湿一地,大地生凉。

依然茶淘饭

父亲过世后,我把母亲接了来。我忽然觉得,我的家里安了一个乡。在城市里,也许每人都可以安一个家,但感觉不到乡。城市人有家,没有家乡。乡下的母亲一来,就好像把乡带过来了。不论是天涯,还是海角,只要有母亲在,什么地方都是家乡。

母亲带来了辣椒、豆角、包谷,还有坛子菜,当然还有茶。那辣椒里带着老家的阳光,豆角里带着老家的土壤气息,包谷里带着老家的习习山风,坛子菜里,带着的是老家的乡俗味蕾,而茶,带着的是老家清冷的水样情怀。特别是还有那芨芨草一般的方言。

城里人营造山林,是在阳台上摆一个盆景,够了;城里人要营造家乡呢?把母亲请到两室两厅或者三室三厅,也够了。

母亲来时,是苦夏,我每次下班回家,都能喝一杯凉茶,是用家乡的老茶叶泡的,清凉,微香,带点苦味。母亲算计着我快下班了,烧壶开水,先给我把茶泡在那里,等我回家,恰恰好,水已清凉,这是在盛夏;到了冬天,我回家的那一刻,摆在我书桌上的那茶,应该是滚烫滚烫的吧。知子莫如母,知女莫如父,父母对子女,都是这样知冷知热的。所以,有母亲在,我们有充分根据这样推想来日。

也许在办公室是冷空调,冷风吹得头皮发紧,一脚踏上街头,那阳光如烤炉里的火,你好像可以看到那火舌子往脊背上烙。世界真的是个炎凉世界。没有相当强的抵抗力,你肯定是会发病的。我的感受力挺强,而抵抗力很弱,所以,很容易感冒。我不很想感冒世界,而世界却常常对我很感冒,总是把感冒往我身上推。

这种热感冒,人最是容易没精神。犯困,四肢乏力,坚毅如虬枝的骨头也好像变成了稻草搓成的麻绳,绵软,支持不起身子;更烦躁的是,口没味。腌豆角炒肉,是一味家乡特色菜,闻起来不香,吃起来寡淡;白辣椒煮鱼,尤其合口,那是上了湘菜食谱的,筷子都懒得伸;坛子里的剁辣椒口味重,极易下饭,但重感冒的人应该禁口。

以前在这时候,老婆要么是束手无策,要么是一个劲儿地催人去吊水。治病的理想境界,我觉得是让它自然好。老是吊水,容易坏身体,所以我常常是拖病,感冒什么的,我的经验是,拖一拖,常常就好了,只是人很吃亏。

母亲来了后,她的办法是土方子。把茶煎浓,红茶煎得带黑色,苦,翻倍的苦,哗啦啦倒在饭碗里,叫我喝饭。茶淘饭都是喝饭,像喝茶一样的喝。这是母亲的老法子。我体质不太好,母亲说怀我的时候,没什么东西吃,常常是喝糖精配水当顿饭,所以容易发痧感冒什么的,一发痧一感冒,就口没味,什么都不想吃,美味佳肴都失去了胃口,辣的,酸的,都不想吃。人不吃肯定不行。母亲就叫我喝茶淘饭,与那些油腻味重的炒菜比较起来,茶淘饭特别清淡,但与白开水比较起来,它又带着浓苦。科学家说,水是无色无味的,而茶呢,是水,又不是水,茶是有色有味,而且可能还有药效。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估计苏东坡的身体也不太好,也可能经常感冒吧,而他一感冒,是不是也常常用的是茶淘饭的方子?想来应该是的。茶是一种药吧,最少可以疗治炎凉世界下所得的小病恙。

母亲有病没病,常常是茶淘饭。转去二三十年,母亲因为无菜佐饭,把茶当菜当佳肴;现在呢,素菜荤菜,虽然不是应有尽有,但想有还是可以有的。母亲在我这里,菜肴每餐都有三四样,她却一星期有一两天,独自一人,像过去一样要弄一碗茶淘饭,不夹菜,也喝得津津有味。母亲是回忆过去有味,还是无病防病的意思呢?

母亲说了一句很有哲理的话:无味才有味,少味才多味。喝白开水之后去吃糖,糖就格外甜,喝了一罐蜂蜜再来吃西瓜,再好的西瓜也寡淡如木屑。菜拌饭,有味,有些还是浓味,可是天天吃,会觉得一点味道都没有;茶是少味或是淡味的,茶淘饭当然也是少味或是淡味的。要想味道浓郁,那么先品味清淡吧,要让菜拌饭有味起来,那么先茶淘一下饭吧。

所以,口没味的时候,我常茶淘饭;如果觉得心没味,我就直接去喝茶。

同类推荐
  • 灵灵和一朵花

    灵灵和一朵花

    乡村很大,是一个永远也写不完的题材。谢应龙的小说大多都在二千字左右,基本上都是小小说,用小小说这样极短小的篇幅来概括广袤的乡村,是有很大难度的。然而,小说基本上做到了缩千里于尺幅,而且有一种与田园风光相符的恬静、悠闲、蕴籍之美,达到了近乎诗意地批判。
  • 胡适选集:文学与哲学

    胡适选集:文学与哲学

    胡适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学者、诗人、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一生曾获32个博士头衔 。叶君主编的《文学与哲学(胡适文选)》收录了胡适先生文学、哲学理论创作中最重要的作品,可以从中了解大师的风范。
  • 军营往事

    军营往事

    本书主要记录了作者在12年军营生活中的真实感受和战友情谊,并对作者所在部队经历的战史进行了研究,包括:走进军营、团史教育、魔鬼训练、战术演习、生死经历、参谋集训、重回部队、八一情怀等内容。
  • 吉尔尕朗河两岸

    吉尔尕朗河两岸

    本书以一条静静流淌在天山腹地伊犁大草原的吉尔尕朗河为背景,通过作者十年住居生活的亲身体验,以细腻浪漫的笔调和田园牧歌式的行吟,全景式的描绘了吉尔尕朗河两岸广阔的牧场、田园、林区、山脉等四季变幻的迷人风景,并对生活在此的游牧民族的独特文化、风俗、节庆、民歌等做了深入详实的了解与记录。全书充溢着作者对这片远离都市喧嚣的原生态土地上山川风物的热爱与眷恋,对现代工业文明弊端的清醒与重返健康田园生活的提倡,以及对生态文明的现状和现代人精神生活的关注与反思。
  • 见证风雅

    见证风雅

    本书以南阳作家群中五旬以上部分骨干作家为写作对象。采取散文形式、述评笔法、纪实风格,结合作品及作家创作经历、心路历程,深入探讨盆地文化对南阳作家人格塑造及创作的影响,折射现代、后现代语境下言说方式和叙事模式的变化,以语言本体论来观照当代文学现象,展现作者与文本、生存与命运、艺术追求与语言探索、民族传统与地域文化的内在联系。
热门推荐
  • 执爱成伤

    执爱成伤

    执爱成伤,沉溺不悔!爱情的世界太过执着,也许所受的伤害越大,但,那又如何?--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荏苒时光物是人非

    荏苒时光物是人非

    世上有一件最无能为力的事情,那就是,你不知道你到底做错了什么,然而身边的人却一个地个离去。你还来不及挽留,他们早已消失在你的世界,无影无踪。经流年,梦回曲水边,看烟花绽出月圆,然而时光荏苒,早已物是人非!
  • 神纹至尊

    神纹至尊

    少年梁羽,一朝神纹觉醒,掌震四方乾坤,拳破八方天穹,更是走上惊天逆袭之路。既然修炼神纹天赋神通,我就应当就成神纹至尊。对待朋友,以酒肉相待,对待敌人,以刀剑相对。两把断刀斩,也未必能斩去心中的一丝忧愁。
  • 倾世魔妃:逆天而行

    倾世魔妃:逆天而行

    所有人都不敢置信的擦了擦眼睛,那真的是他们的废物三小姐么?眼花了吧,假冒的吧.....“今天我要你看看谁是废物。”凤墨兮发丝飞扬,语气冰冷,目光冷冽。。。
  • 神魔仙佛录

    神魔仙佛录

    2014年12月21日,进化狂潮开启!全地球乃至于全宇宙的历史都重新编写,一切从零开始……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姜维先于众人一步,开始了自己传奇梦幻之旅!黄金尊贵的史诗巨龙,阴寒冰冷的冰霜巨龙,远古泰坦巨人,无双剑姬,梦幻召唤师,烈焰爆破者,寒冰射手……一切等你而来前所未有最为辉煌的进化狂潮结束,最后唯有一人伫立于茫茫时间长河之中,当姜维停足驻剑而立时,抬头向前望去,原来前方已无路。蓦然回首,万千天骄难见身影,原来自己走的太远了……无穷进化之旅,神话传说与文明的交织,神魔仙佛四大进化之路与不可思议的科技较量!我,在等你……新人新书急需收藏和推荐票,想让本书走的更远就一定要多多支持!
  • 妃常记仇:王爷莫相忘

    妃常记仇:王爷莫相忘

    他曾许她,一生相守,天长地久;他曾为她,山河覆手,筹谋尽收;他曾允她,颜华无垢,倾世无俦;然,一朝回首,思君不见,望郎上青楼!多少恨,眉间心头!多少泪,对月空流!多少情,难勘通透!游戏人生,相忘江湖,她志满踌踌;春秋冷暖,世事浮沉,尽蝇蝇苟苟。再回首,是谁,在向她展颜招手?再回首,是谁,在原地伫足等候?
  • 心理战:争夺心灵与思想的战争

    心理战:争夺心灵与思想的战争

    本书共分六章,包括揭秘心理战、杜鲁门政府时期美国在西欧进行的心理战、艾森豪威尔政府对心理战略计划的调整、艾森豪威尔政府在西欧进行的心理战、美国在西欧目标人群中进行的心理战等。
  • 杜娟火

    杜娟火

    乌,带来了改变世界的力量。张牧之背上插着三块折断了的刀刃,一柄不知从哪个死人手里夺来了长剑紧紧的我在张牧之的手中,张牧之半跪在地上,身边是数百具尸体....
  • 全能医神

    全能医神

    这是一片强者为尊的大陆,强者可以呼风唤雨,弱者只能忍辱受气。秦佳琪是一名机缘巧合下得到异世大陆地球飞升而来的丹道高手传承的出云城孤儿。带着自己的神兽手下出山的秦佳琪拼医道,包治百病;拼丹道,野草也能练出高级丹药;拼武技,掌握着来自异世大陆的古武法术;拼其他,武帝武圣几针就能扎出一个来。高调做事,低调做人,笑看风云,唯我独尊。且看秦佳琪如何凭借丹道医术笑傲整块大陆。
  • 小米开花

    小米开花

    既为女孩,打落地,就有一颗种子被播进心田,默默地埋好了。直到有一天,小米睡不着了。同龄的“二霞”已经胸是胸,腰是腰,屁股是屁股了;“胖涛”的小雀子“可怜巴巴”,还是压着咚咚的心跳看清了;“建设舅”的草叶抽动的游戏让她怕了,恼了;“嫂子”硕大的乳房被孩子衔着也被人们馋馋地觑着让她羞了——终于它“来了”,小米却怅怅的了。寂寞的,小米开花了。在成长的每一步,小米们怯怯地大睁着双眼,惴惴地试探着双脚,小心翼翼地迈出每一步。对无知懵懂的孩子,每一步都险象横生,她们走得跌跌撞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