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87200000001

第1章 投资观念篇(1)

在美国有个妇孺皆知的故事叫做《穷爸爸与富爸爸》,故事里讲的富爸爸没有进过名牌大学,他只上到了八年级,可是他这一辈子却很成功,也一直都很努力,最后富爸爸成了夏威夷最富有的人之一。他那数以千万计的遗产不光留给自己的孩子,也留给了教堂、慈善机构等。

富爸爸不光会赚钱,在性格方面也是非常的坚毅,因此对他人有着很大的影响力。从富爸爸身上,人们不光看到了金钱,还看到了有钱人的思想。富爸爸带给人们的还有深思、激励和鼓舞。

穷爸爸虽然获得了耀眼的名牌大学学位,但却不了解金钱的运行规律,不能让钱为自己所用。其实说到底,穷与富就是由一个人的观念所决定的,但却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有钱人的投资观念

所有的有钱人都有一个共同的观念:用钱去投资,而不是抱着钱睡大觉。

正确投资是一种好习惯,养成这样习惯的人,命运也许从此改变。而那些拥有了财富就止步的人,将会重新回到生活的原点。

提起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有钱人,大家肯定不约而同地想到“万元户”。在那个年代,听到“万元户”三个字简直如雷贯耳,能拥有1万元钱简直就是家庭拥有巨额财富的代称。当时,一万元钱是普通人连想都不敢想的,时光飞逝,到了今天,1万元可能只是一些中等白领1个月的收入而已……

如果按照银行存款税后利率2%算,而年通胀率按照5%算,那么如果把钱存到银行,存款的实际利率就已经成为负值。这就是说,假如储户将10000元存进银行,10年后10000元钱的实际价值就变成了7374元,储户的本金等于损失了26%!

一个人如果不养成正确投资的好习惯,让钱在银行睡大觉,就是在跟金钱过不去,就是在变相削减自己的财富。有很多人辛劳一生,到头来却还是穷人,就因为这些人不会把钱变成资本。

可以这样说,穷人都不是投资家,大多数穷人都只是纯粹的消费者。要想不再做穷人,就不但要努力挣钱,用心花钱,还要养成良好的投资习惯,主动猎取回报率能超过通胀率的投资机会,这样才能真正保证自己的钱财不缩水,才能逐渐接近自己的财富目标,才能过上更好地生活。

不过想投资首先还要会投资,投对资。同样是一套房产,购买者可以自己住,也可以出租,还可以转手卖出,同是一套房产,购买者的不同处理方法就可以改变这套房产的价值。

同样是花钱,有时可能是投资,有时又可能是消费,关键就要看花钱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以后不断挣钱,还是单纯就为了花钱而花钱。

假如你花钱购买了一套房子,目的是为了让房租流到自己的口袋,那购买这套房子就是投资;如果购买这套房子,只是为了改善自己的居住条件,那它就变成了你的消费。

有钱人总会想尽一切办法把自己的钱变成资产;而穷人却总会心甘情愿的享受消费的乐趣。追其根本,无非就是思维观念的不同。没钱人低头劳动,有钱人抬头找市场;没钱人用心挣钱,有钱人用心投资;没钱人空手串亲戚,有钱人慷慨交朋友;没钱人伸手领工资,有钱人考虑发工资;没钱人等待被选择,有钱人细细选择别人;没钱人学手艺,有钱人学管理;没钱人听奇闻,有钱人创奇迹。

有的人说:我没有钱怎么投资?多年之后,他将依然是穷人;有的人说:我很穷,所以我必须投资。几年后他将成为有钱人。

现实中不少人因为没有钱,所以什么都肯做,从无到有,聚沙成塔;现实中还有很多人由于没有钱,因此什么都不肯做,只能贫困一生!成功者的投资者都是具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和持之以恒精神的人。富有与贫穷,往往只不过是一念所致。

贫穷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习惯贫穷蔑视投资的思想。长期的贫穷会消磨人的斗志,封闭人的思想,使人变得麻木而迟钝。思想上对贫穷的退让,会引起行动上对改造贫穷的失败,最终会一生与贫穷伴随。

只有那些崇尚财富,不向贫穷低头的人才会得到财富的垂青,才能成为真正的有钱人。下面就来看看这些举世闻名的有钱人是如何投资的,看看他们都有怎样的投资观念。

李嘉诚的投资观念

提起有钱人,我们不能不提李嘉诚。据香港《资本》杂志称,李嘉诚当选为香港十大最具权势财经人物之首,现在李嘉诚拥有约600亿港元财富,其商业王国市值数千亿。李嘉诚是“含着金勺子”出生的吗?只要简单看一下他的童年经历就可以知道他其实出生贫寒。

1939年,正在读初中的李嘉诚,为了逃避战火,跟着爸爸离开潮州老家,漂泊到香港谋生。异乡的生活还没有完全安定下来,就在李嘉诚13岁那年,爸爸患肺病入院,不久就去逝了。之后,刚刚十几岁的李嘉诚,在无奈中开始了他的推销员生涯,自己挣钱养家。

然而,富有传奇色彩的李嘉诚,是如何从一名普通推销员走到如此辉煌的今天呢?李嘉诚的成功不但与他的天分,勤劳,好学有很大关系,还与他良好的投资习惯和精明的赚钱理念密不可分。

一个人不能一辈子想着给别人打工,要善于投资。

1952年,久做推销员的李嘉诚攒下了一些钱,他用这些钱开办了一个塑胶厂,并为之取名为“长江”。李嘉诚说长江的意思就是:不要嫌弃细小河流,河水汇流,才可以成为长江。只有不断的汲取新知识、新信息,密切关注世界经济发展和政治大局,甚至有时要跑到社会前面,才可以更好的生存。

50年代香港的工业还起步不久,社会上有充足的廉价劳工,非常适合进行小本生意的经营,可是小本生意其实就是穷生意、苦生意的代名词,经营者必须要能吃苦耐劳。

多年之后,李嘉诚曾回忆说:创业时,资金不足,推销、设计,样样都要亲手做,做穷生意是非常辛苦的。但是这些困难没有吓退李嘉诚,相反他更加懂得珍惜机会,抓住机会。

一天,李嘉诚在浏览一份外国杂志的时候,注意到一则关于生产塑料花的报道。李嘉诚认为香港居民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断提高,对塑料花的需求肯定会很大。

于是自信的李嘉诚就决定抓住这个机会,在香港第一个生产塑料花。事实证明李嘉诚的判断是正确的,这种塑料花在香港市场销售得非常好。也正是这种塑料花在最短的时间里,让李嘉诚赚了几万元,帮他掘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居安思危,人弃我取是投资的灵魂

李嘉诚并没有一直做塑料花,他认为经商之道在于居安思危,要时刻洞悉社会动态。

李嘉诚认为:没有一样事情会无止境地好,同样道理,没有一个行业会一直好下去。70年代,就在大家纷纷投资塑料花生意时,李嘉诚却悄然撤出了,他结束了自己的塑胶生意。

事实果然如他所料:由于投资塑料花回报率很高,生产商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增加,结果市场很快饱和,做塑料花不再赚钱了。

看准了市场的李嘉诚在经营塑胶生意时,就已经开始投资房地产了,而且主要投资到工业大厦。

李嘉诚在投资地产时采取的是稳健而又保守的策略,他从不向银行贷款做生意。李嘉诚认为做生意就好比划艇,划艇人一定要想自己有没有足够气力由A划到B,还要想清楚自己是否还有气力再划回来。

1967年香港社会不稳定,投资者都失去信心,纷纷低价卖掉房产,远走高飞。但此时李嘉诚有不同的见解:“中国不会将香港变成一个烂摊子,否则对她没有好处,香港不会完。”

于是李嘉诚低价买下大量其他地产商刚开始打桩而又放弃的地盘。李嘉诚的判断再次证明了他敏锐的市场洞察力。70年代,社会稳定了,迁走的人们又纷纷回来了。香港人口大增,由战后60万猛增至400多万。香港房产需求激增,引起地价大幅攀升。“我赚到很多钱,但不是一个天文数字。”李嘉诚后来谦虚地说。

善于利用别人的钱生钱是投资者的精明

70年代,李嘉诚注意到英资公司有大量优质资产,可以帮助他发展房地产以外的更多业务,于是他成功的策划了一连串的收购行动。

1972年,李嘉诚的长江实业成功上市。

把眼光放远,不要只看眼前是投资者的涵养

到了80年代,李嘉诚本着长远投资的大计,把到手的九龙仓1000万股股票转让给包玉刚,这次转让他不仅一下子就获利数千万元。更为重要的是,他通过包玉刚搭桥,从汇丰银行那里承接和记黄埔的股票9000万股,从而成为了和记黄埔的董事会主席。

和记黄埔,是香港第二大英资洋行,资产价值六十多亿港元。而长江实业当时只是一家资产不到7亿的中小型公司。因为收购了和黄,李嘉诚1983年,用一两亿就发展了六号码头。而到七号货柜码头,李嘉诚的投资已经要40亿,所以说,他是用很少的投资就拥有了很多实业。现在全球吞吐量最大的就是香港国际货柜码头。

李嘉诚的远见还表现在收购赫斯基石油公司。80年代,时值世界石油价格低潮,石油股票低迷,李嘉诚看好加拿大石油工业,趁机收购了赫斯基石油公司百分之九十五的股权。李嘉诚当时想:加拿大有石油,政治环境相当稳定,投资加拿大石油大有可为。于是,他巧妙的收购了亏蚀的赫斯基,多年来,开源节流,转亏为盈。

李嘉诚的投资理念不但让他从一无所有变成亿万富翁,而且还给我们上了一堂活生生的投资哲学改变人生的课。

洛克菲勒的投资观念

再来学学美国石油大王—有钱人洛克菲勒的投资哲学。1839年7月8日,约翰·洛克菲勒出生在纽约州哈得逊河畔一个名叫杨佳的小镇上。母亲是个虔诚的基督徒,父亲是个商人。

从小父亲对他的影响就很大,父亲的讲求实际、自信、爱冒险、善交际、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习惯等等,都给洛克菲勒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洛克菲勒还很小的时候,父亲常常伸出双臂接着从很高的椅子上纵身扑进自己怀抱的小约翰。可是有一次,父亲却故意没有用双臂接他,小约翰就重重的摔到了地上。父亲认真地对约翰说:“要记住,决不能完全信任任何人,哪怕是最亲密的人,也千万不要轻信”。儿时父亲的教导给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所以在日后的经商之路,洛克菲勒始终保持着沉稳而又警觉的头脑,有效的避免了各种不必要的损失。

为自己确定明确目标,并为之努力

就在洛克菲勒14岁那年,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成为一个有十万美元的富翁。1855年,洛克菲勒中学毕业之后,没有继续读大学,而是开始进入商界。洛克菲勒为了找工作跑了几个星期,他拿定主意要选择一个有远大前程的职业,“小铺小店我是不去干的,我是干大事的人”。

不久他在一家商行某得一份会计办事员的工作,从此开始了洛克菲勒学做生意的生涯。他每天除了给商行记好帐,还积极为老板出谋划策。第一年他挣了300美金。第三年他的年薪便翻了一番。但是洛克菲勒知道自己对商行的贡献远不只这个价钱,于是他要求加薪到800美元,结果遭到老板拒绝。洛克菲勒决然离开这家商行,开始独自闯荡天下。

把钱变成资本

1958年,洛克菲勒与合伙人一起创办了一家经营谷类和肉类的公司。由于熟悉公司运作而且颇具经济头脑,所以他们经营得相当顺利,第一年就净赚了4000美金,第二年就赚得1.2万美金。跟其他有钱人一样,洛克菲勒用原本不多的钱赚来了人生中第一桶金。

学会向雄狮一样等候

十九世纪初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发现了石油,在巨大利润的刺激下,人们一窝蜂似的涌向油田,一时间宾夕法尼亚州井架林立,挤满了前去采油的投资者。前去考察情况的洛克菲勒非常冷静,并没有急于投资,而是在当地住了下来,每天用心倾听采油者们的抱怨。

经过一段时间的认真考察之后,洛克菲勒做出了自己的判断:石油需求有限,石油价格必定下跌。果然不出他所料,打前锋的投资者是挣不到钱的。由于疯狂投资,开采量越来越大,导致油价一跌再跌,那些钻油先锋们最终无奈的败下阵来。

当油价连续暴跌三年之后,采油的人越来越少,就在投资者都唯恐避之不及的时候,洛克菲勒却认为投资石油的时机已到,于是与合伙人投资4000美元,跟一个有先进炼油设备的英国人合伙开了一家炼油厂,不久这个炼油公司就迅速发展起来。

坚持自己的判断,果断决策

洛克菲勒欣赏那些马拉松冠军的策略:让别人先打头阵,自己只是悄悄尾随,就在快到终点时,快速冲刺才能夺得冠军。后来居上最明智。就在洛克菲勒冷静观察一段时间之后,决定要放手大干时,可是他的合作伙伴却举棋不定,犹豫不前了。

就在石油事业发展顺利的时候,两个合伙人在石油投资决策上却发生了严重分歧,两人都觉得是该分道扬镳的时候了。但是他们两人都知道石油的未来前景非常广阔,因此谁都不愿意放弃石油公司的股权,无奈之下,两人开始竞价,从500美元叫起,谁出价高,股权归谁。当价格被抬到5万美元时,两人都知道这个价格已经超出了公司的实际价值。可是两人谁都不肯罢手,6万,7万,当他的合伙人无力地喊出7.2万的时候,洛克菲勒冷静的喊出了7.25万。洛克菲勒赢得了最终的胜利,他把这次决定叫做“我一生中最大的决定”。后来,洛克菲勒的公司越来越大终于做成了石油大王。

在美国有个妇孺皆知的故事叫做《穷爸爸与富爸爸》,故事里讲的富爸爸没有进过名牌大学,他只上到了八年级,可是他这一辈子却很成功,也一直都很努力,最后富爸爸成了夏威夷最富有的人之一。他那数以千万计的遗产不光留给自己的孩子,也留给了教堂、慈善机构等。

富爸爸不光会赚钱,在性格方面也是非常的坚毅,因此对他人有着很大的影响力。从富爸爸身上,人们不光看到了金钱,还看到了有钱人的思想。富爸爸带给人们的还有深思、激励和鼓舞。

穷爸爸虽然获得了耀眼的名牌大学学位,但却不了解金钱的运行规律,不能让钱为自己所用。其实说到底,穷与富就是由一个人的观念和习惯所决定的,但是却是受周围环境影响的。

比尔盖茨的投资观念

世界首富盖茨虽然没有名牌大学的学位,却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惊人速度在赚钱。盖茨仅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就赚下了富敌数国的庞大家产,以至于各国的传媒常常不由自主地将其神化。盖茨到底有什么赚钱秘籍呢?他又是如何管理自己这份庞大资产的呢?

看准利润与前景

美国《财富》杂志和《福布斯》杂志曾经在访问比尔·盖茨时问到:比尔,你到底是怎么成为世界首富的?成为世界首富的秘诀是什么?比尔·盖茨回答:事实上我之所以真正成为世界首富,除了知识、除了人脉、除了微软软件公司很会行销之外,有一个关键,是大部分人没有发现的,这个关键就在于眼光好。

同类推荐
  • 写给上班族的理财书

    写给上班族的理财书

    本书在观念上校正了那些理财意识淡薄的上班族,让他们丢开“没有数字概念”、“天生不擅理财”、“没财可理”等不正确理财观念,并在他们的脑海里树立起牢不可破的理财观念,让积极主动去理财的意识生根发芽,开启自己的合理理财计划。
  • 散户操盘实战:低买高卖的赚钱法则

    散户操盘实战:低买高卖的赚钱法则

    在股市中,股民的最终目标并不是盈利,而是盈利的最大化,而要想实现盈利最大化,就需要实现在最低价买入、最高价卖出这一目标,但其实现起来并非易事。本书介绍了K线分析法,走势图形分析方法,趋势线买入卖出的方法,成交量买卖信号的预测,MACD、KDJ等常见的技术分析方法。全书对每一种技术方法应用的条件和它们自身的局限性都加以详细的解释。
  • 如何开店赚钱

    如何开店赚钱

    本书在理财、法律、茶道、花草、象棋围棋、开店收藏、饮食保健等方面全方位的展示了一个高品位而又幽雅情调的生活图画,全书衔接着生活的各个方面,从不同点出发,由线到面逐渐深入,引导读者在现代化的气息下,走进一个既温馨、舒适而又新潮的生活氛围。
  • 30岁前要学会的33堂理财课

    30岁前要学会的33堂理财课

    学会最好的理财黄金法则,人生三十而立,30岁是人生的一道关口,是人生的分水岭。你生活的状态和质量如何,取决于30岁前你对财富的认识,以及在理财的各个方面所做的选择和努力。30岁前的理财思维和理财蓝图,决定了30岁后你生活的基调。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理财要趁早行动。本书立足于30岁这一特定的人生年龄段,精心讲授了33堂最重要、最前沿的理财课,提供了最有效的理财技巧,揭示了最实用的理财策略,指明了最便捷的理财途径,让你成功跳过理财误区,快速成为理财高手,在30岁后真正实现财富梦!
  • 散户高手谈炒股经验

    散户高手谈炒股经验

    本书精选了从远古到20世纪代表西方艺术最高成就的100幅旷世杰作,为读者打开了一扇通往西方艺术精神世界的大门。炒股是一场人性的盛宴人性!只有人性才是最真实的!也只有在股市中,人性中与生俱来的弱点——贪婪与恐惧,才会赤裸裸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呈现在股价上上下下的波动当中。
热门推荐
  • 最好与最坏

    最好与最坏

    一个女孩在妹妹的生日后,背上长了一个类似泡沫的肉疙瘩。起初她并不当回事,直到在以后的短短几年间,它反复的折磨着她,直到要了她的命。而这一切在妹妹的心灵上留下了沉重的阴影。因为在那个生日上,她许下了一个恶毒的愿望。
  • 腹黑王爷的百变王妃

    腹黑王爷的百变王妃

    第一律师凤凌,一朝穿越,成了相府八小姐,相传她生来丧母,相貌平淡,毫无武术天赋,谁知道她医术绝顶、武功几乎登峰造极!救个人救出个大麻烦!为毛这个韩炫萧缠上她了,都十年了他怎么还记得!一个蝴蝶胎记,成为红线,缠绵一生,永世不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营造素质(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营造素质(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本丛书内容纵横,伴随整个人生成功发展历程,思想蕴含丰富,表达深入浅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智慧力量开发的功能,具有很强的理论性、系统性和实用性,能够起到启迪思想、增强心智、鼓舞斗志、指导成功的作用。这套书系是当代成功励志著作的高度浓缩和精华荟萃,是成功的奥秘,智慧的源泉,生命的明灯,是当代青年树立观念、实现财智人生的精神奠基之作,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付佳精品。
  • 礼仪金说:国际礼仪

    礼仪金说:国际礼仪

    为了使走出国门的人员获得必要的国际礼仪知识,金正昆教授特此编写了本书,系统地总结了现代国际交往活动中应遵循的基本礼仪规范。既注重现代国际礼仪的基本原则,又兼顾大众出国交往活动的具体性、事务性特点。本书主要分为以下两大部分:其一,介绍出国手续的办理,以及与出国有关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礼仪知识。其二,分国别地介绍了世界主要几个国家的不同礼仪与习俗。希望本书能够成为读者走出国门的指南,并且能够在实践中真正做到“以礼待人”
  • 执意成神

    执意成神

    这个世界早就将我遗弃了,我竟还在按照这个世界给我的规则活着!至此跟这个世界诀别,从此一个冷血、冷酷、刚毅的强者霸道现世!只需看第一章,好坏立鉴!
  • 霸血枭图

    霸血枭图

    男人流血不流泪,铁铸筋骨不下跪,抬头九霄风云动,脚踏九州山河碎。诗一样的悲歌,酒一样的醉人。且恋最美的人,饮最烈的酒,霸业皇图,枭血河山,且与我重铸九州,鼎立乾坤!
  • 王坪往事

    王坪往事

    《王坪往事》是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2014年推出的一部原创红色题材少儿长篇小说,作者是被小读者们亲切的称为“红军哥哥”的著名红色文学作家张品成先生。作品以1934年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医院建立前后为历史背景,通过红军医院里一群小红军的成长故事,呈现了革命战争年代根据地小红军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透过书中小红军们的特殊视角,生动再现了当年川陕革命根据地军民生活的点点滴滴。
  • 狂宠嫡妻

    狂宠嫡妻

    云灵瑶身为云家和华家两家最受宠的嫡女,有着尊贵的身份,同时有着外人所羡慕的宠爱。只是这样的欢乐在某些人眼中却显得那么的碍眼,姨娘的算计,庶姐的嫉妒,时不时的伸出他们阴狠的爪子挠一下,势必要在云家的明亮的生活中留下一道道的暗影!
  • 掌御九重天

    掌御九重天

    洪荒世界,灵气丰沛、宝物遍地,蝼蚁亦可为大能。天元大陆于我而言,就是洪荒!携洪荒之利,杀尽仇寇,败尽天才,不过等闲,我的目标,是那无上天尊之位!
  • 荡气英雄谱

    荡气英雄谱

    湖北小山上的小村中剑气扫过,仿佛电闪雷鸣,一直往刘往刘清连面前袭去……阴差阳错的相遇,棋逢对手的追逐,本应该是一场酣畅淋漓的恶战,却由于俩人同时掉进神秘洞穴而不得不中止。神秘的老人,从未见过的功夫,这场相遇是劫难,还是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