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86000000273

第273章 地盘又大了

张献忠死了,直系继承人才刚刚会喊爸爸……这样的情况下显然需要有人摄政,在一旁辅助治理大西国。

皇后杨氏是最理想的人才,她是宰辅杨毅的女儿,她摄政的话,杨毅一系的人都会力挺,多少可以镇得住别的派系。只是杨氏并不是一个喜欢摄政的女人,她就是一个比较传统的居家妇女。

最后,就变成了杨毅和大将军李敏两人辅政。

两人最初还能够维持一个比较公正的处事态度,但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文官希望武官的权柄少一些省得出事,武官却说自己的权柄太小,文官那是在欺负人。对于张献忠被害一事上,杨毅觉得应该学习勾践卧薪尝胆,小心翼翼的发展个三五年,然后在考虑攻打共和国。

有意思的是,李敏没有要攻打共和国的意思,说起来也正是因为张献忠要攻打共和国,以至于孙可望和艾能奇两座大山被搬掉,他李敏才好不容易上了位。上位之后,对共和国的实力那是怕得要死,尤其对对方能够在数百米外精确狙杀目标的手段,感到由衷的恐惧。

在张献忠被狙杀之后,大西国的人一度搜索了开阳城,在狙击地点附近巡逻的人倒是发现了子弹射击的地方,但人却是不见了。拷问了那一家人,却什么都没有查出来,可见敌人很有可能也是潜入了他们家作案。别怀疑大西国的酷刑,真要算起来锦衣卫的那些酷刑都显得仁慈了。

正因为这样,才叫人恐惧,李敏甚至觉得,对方也许就在殿外或者在殿内某个地方潜伏着,必要的时候随时可以给他们致命一击。就算知道这不可能,但谁也没办法否认这样的情况不是?老是生活在这样担惊受怕,又根本查不出对方到底在哪里的日子,他不想再承受下去了。

所以,他的意思是,张献忠在开战前,提及过投降共和国的意思,不若直接向共和国投降的了。

他提出这个意见,也得到了不少武将的认可。而杨毅若非知道这些家伙控制着主要的大西国武装力量,自己这些没什么兵权的武将根本奈何不了他们,只怕早就派人把他们拿下,直接撤换他们了。

但话又说回来,就算能够撤换他们,又有谁愿意顶上去?若是顶上去的人,依然要投降共和国怎么办?

莫非,还要让他们这些文人上战场?!

杨毅索性看向皇后张杨氏,他觉得皇太后你就算不垂帘听政,好歹也给个建议不是?实际上就是让杨皇后支持他的政见,要知道不管如今的新皇多小,都是这个势力最合法的继承人。皇帝或者皇太后发话了,应该镇得住这些军人。

太后也知道自己父亲的意思,也配合父亲说了几句,主要意思也很明确:先闷头发展看看情况,毕竟不是说大魏和大明都在攻打共和国么,要不,等打完了再看情况?

杨毅自然是第一个赞成的,但武将们却是另外的想法:现在投靠那是水中送炭,好处多多。等打完了仗,那只是锦上添花,有个毛用?至于是否会打输,那就更不可能,没看见他们那么多人,几乎都没有杀掉共和国的几个士卒么?

只是皇帝……他.娘那么说了,大家也不好反驳什么,只是大家你看我我看你,一看就知道对方心里有鬼。

不是谁都有那么高的忠诚度,也不是谁都有那么的革.命自觉性。一个小皇帝有什么资格让弟兄们听令,若真的那么简单,那朱元璋也不会为了自己孙子能够镇得住场子,把开国那些有功文武大臣都杀没了。

显然,张杨氏没有这个觉悟,杨毅没有这个觉悟……或者说,他还不敢立刻动手,怕引起反抗。

却不想,你不动手我动手,先下手有肉,后下手有口汤,完了汤都没得喝。

下朝之后,将领们就开始秘密回去,想办法直接清君侧,或者武装暴动一下什么的。却不想,有人比他们快!

那就是地方的守将们,尤其是距离四川和云南非常靠近的那些地盘,广西和安南宣抚使司的守将更是如此。都说共和国对外族人的态度非常好,至少公正公开,甚至有不少异族都当了官,还是大官,而且未来还有机会进入内阁,决定一国军政大事。

就算不计较那些,丰富的商品,廉价的生活用品,丰厚的薪水……这要是不心动,那就是海瑞级别的牛人!

很可惜,这个世界上就一个海瑞,所以他是绝响载入史册。大部分人没那么高的自觉性,所以他们会为自己考虑。

前后不过十多天的时间,得知张献忠死翘翘,孙可望和艾能奇也殉葬了,一个两个就野得要死。里面有没有内卫的功劳不知道,反正广西大部分,安南宣抚使司全境,贵州少数地区全部易旗。简单来说,就是全投靠共和国去了。

朝中的几个武官傻眼了,暗道:老子还没有动手,你们倒是猴急!

可要他们镇压这些叛乱……似乎可行,但有什么好处?谁看不出来,杨毅还想夺了他们的军权,扶植一些符合文官利益的武将上台?都什么年头了,还以为可以回到崇祯年初期那段时候啊?就算是如今的崇祯,都不会允许文官随便插手他的军官任命问题了。

一方面是自己的荣华富贵,一方面是占不到便宜还要受罪,除非是狂信徒级别的存在,否则谁会犯二?

湖广地区,距离共和国太远了担心照顾不到,索性直接又投靠了刚刚大败而归……或者说小败收场的罗汝才。比起张献忠损失了两万多人,还把自己和两名义子搭进去的战果比起来,罗汝才只阵亡了三千士卒,已经算是难得可贵了。他们其实还不知道,罗汝才的处境更糟糕……

盘踞在福建和广东的李自成听说张献忠死了,也是立刻磨刀霍霍,打算啃下一块肥肉。

如今的大西国,完全就是分崩离析,土崩瓦解,本来虎踞三州之地,如今就贵阳和周边几个县城,还在大西国的治下。可战士卒不超过五千,资源极度匮乏。放在皇后和宰辅杨毅面前的只有两个选择:投靠共和国,投靠大魏。

投靠大顺那是不可能的,大西国之前趁他无暇后顾,占了广西和安南宣抚使司两块地盘,如今别人若是打回来,这些张氏皇族的成员,绝对是活不成的。但若什么都不选择的话,叛军总有一天会打进贵阳,到时候……算了,快选吧。

“大西国缘何会崩溃得如此之快?”张杨氏在大殿上泣不成声,默默的看着眼前的让国诏书。

“这一期的《日报》倒是给了一个说法:大西国、大魏国和大顺国,甚至是南直隶的大吴国,采用的是都是落后的封建统治制度。这种落后的制度具体表现为,军政大权都集中在君主手中。君主贤明能干,则万事皆顺。若君主昏庸则很容易大权旁落。大西国强盛,主要是因为有一个强势的张献忠在支撑,如今张献忠死了,小皇子根本没办法获得所有臣子的信任,更没有任何能力,把这个建国不足十年的势力,统筹起来,其结果就是迅速的分崩离析。

当然,原话没有那么简单,只是老夫觉得理由就是那么一个。先帝他,去的太快了……”杨毅叹着气说到。

是啊,大西国说穿了,就是先帝带着一干人马,拼死拼活打下来的。大家为什么愿意聚集在张献忠的身边,那就是张献忠的能力,以及他个人的魅力使然。如今他死了,小皇帝要能力没能力,要魅力没有魅力。更重要的是外戚当政,只怕很难再做到对所有人的公正公平,所以人心就散了。

“没得选择?”看着诏书上的投降对象,张杨氏还是有点担心。

“这是我们唯一的选择……张弘斌连大明的王爷都没有害死一个,甚至还重用了一些王爷。所以我们投降过去,才能够得到保证。若是投降大魏,唯一的结果,就是你们会被秘密处决掉。就算你不用死,你那几个孩子……”杨毅说到一半,就不说下去了,现实太残忍了。

“爱家知道了……”张杨氏拿起印玺,在诏书上重重盖了下去。

那一瞬间,她举得自己浑身的力气,都被抽美了。她的泪水,仿佛决堤的洪水,再也没办法停止。

怀中的小皇帝,却不知道母亲为什么要哭,默默的为她擦拭着眼泪。口里不断念叨着:“羞羞,羞羞……”

共和国与大西国开战,前后也没有十几天的时间,甚至可以说一个月都不到,一切就是变化得那么的快。整个贵州,整个广西和整个安南宣抚使司,转眼就通过新皇的一份诏书,并入了共和国。

为此,共和国不得不派出人手,去占领这些地区。

然而正如同早些时候罗汝才所言,如今共和国的人手非常不足,所以这次地盘的扩张,其实对他们来说,是一件既幸福又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只是就算再无奈,既然这已经是共和国的新领土,那就必须要占下。

还好,到了这一刻,基本上已经没有任何战斗了。

大魏败走,大明退走,共和国这个被三路大军攻打的势力,成为了最大的赢家。

同类推荐
  • 天经圣战

    天经圣战

    战胜使日本百姓饱受摧残,大家四处逃亡,各地诸侯大名拥兵自重,争权夺利;日本关东、关西一带处处兵灾连结、烽火漫天;乱世之中,可怜的总是小老百姓。德川家的三河一带尚处和平,百姓得以一喘口气,勉强渡日。日子虽难过,小人物中倒也不乏苦中作乐之人,这些人胸无大志,只求一顿饱饭、有条薄被以御寒夜即可。
  • 血色大秦

    血色大秦

    秦末,四方兵起,意欲何为?一步杀一人,千里觅敌踪,连杀九十万,心停手不停!匈奴、暴军齐至,该当如何?神倦唯思睡,战号蓦然吹,西门辞别去,男儿长不归!没有虎躯一震王霸之气大放,只有手中带血的铁戟,谁敢拦路,便就杀谁!岂不闻有歌起:男儿从来不恤身,纵死敌手笑相承;仇场战场一百处,处处愿与野草青!男儿当杀人,杀人不留情;千秋不朽业,尽在杀人中!
  • 老兵口述抗战1:随枣、百团、上高三大会战

    老兵口述抗战1:随枣、百团、上高三大会战

    《老兵口述抗战①:随枣、百团、上高三大会战》的作者李幺傻十余年来通过寻找并采访参加过随枣、百团、上高战役的抗战老兵和幸存者,真实还原了三大战争的场景,首次披露诸多鲜为人知的真相:张自忠背负汉奸骂名,回到部队,他说的第一句话是:“我带着你们要去奔赴死亡。”然后马不停蹄,奔赴抗日前线,最终捐躯沙场。百团大战中,八路军用一门缴获的大炮和仅有的6发炮弹,连续打下十几座碉堡;为了抢夺一杆三八大盖,要牺牲几条人命。上高会战中,国共双方通力合作,共毙伤日寇约2.2万人,被何应钦誉为“开战以来最精彩之作战”。此书,是第一部从老兵视角描述抗日战争之作。
  • 珠联璧合之秦关汉月

    珠联璧合之秦关汉月

    陆贾机缘巧合之下,穿越到秦朝末年,有幸遇刘邦,并成为了刘邦的心腹军师为刘邦出谋划策,在缔造大汉王朝的历史伟业中功不可没,凭借‘干坤阴阳镜’泡的容颜倾城、才艺并重、舞姿惊鸿的程姝,并与其上演一场不一样的霸王别姬……
  • 汉明帝刘庄传

    汉明帝刘庄传

    汉明帝刘庄,庙号显宗,是光武帝刘秀的第四个儿子,母后姓阴名丽华。当初,光武帝刘秀在长安求学时,曾见到朝廷的执金吾,在街上出巡时的威仪,非常羡慕,感叹道:“任宦当做执金吾。”又一次,在去新野姐夫邓晨家中时,恰巧遇见了一位貌美的少女,名叫阴丽华。刘秀惊为仙女下凡,不禁叹道:“娶妻当得阴丽华。”
热门推荐
  • 人生原来可以重来

    人生原来可以重来

    要问人生可不可以重来,在这之前,我无法告诉你,可是自从发生了那件事后,我才知道,人生其实可以随时重来,只要你心里有新的希望就好。何灵,二十一世纪的人,却拥有别人没有的力量,那就是仙气护体,至于这股仙气是从何而来,且看本文作者如何带你一步步进入何灵不一样的世界。
  • 遍地鬼子

    遍地鬼子

    读者朋友,这部作品是我继“红色三部曲”之后,奉献给您的又一部关于诠释英雄主题的作品。如果您喜欢石光荣、高大山、柳秋莎这些红色英雄的话,那么,我相信,偶然性也会同样喜欢这些胸怀激情的平凡英雄,他们平淡地生、平淡地活、也会平淡地死。但当遍地鬼子来了的时候,他们有了血性,有了侠骨柔肠,有了英雄豪气。我喜欢活得有血性的平凡人,因为它们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亲爱的朋友,您呢?
  • 快意恩仇

    快意恩仇

    五门十派惊天地,三界大乱谁无敌。小九纵剑仰天笑,快意恩仇血江湖。
  • 重生之再战修真

    重生之再战修真

    他曾经是一位圣皇超级强者,机缘巧合之下得一古玉,天尊霸天玉。不想却惹其徒心生贪恋趁其不备使其炼丹炸炉,并将其打成重伤,迫于无奈其只能转世重生。圣皇转世妓子修真,喜结三义咤风云。一剑挑起修真事,天地逍遥任我行!
  • 丑女要升仙

    丑女要升仙

    "百花争艳中,她是最丑陋的尸花魔芋。初见时,他不屑走过,带着厌恶。冰冷的一剑,刺断了她的筋骨。她誓要做人,虐他千百回。这是一个花妖爱中有恨,恨中生爱的故事,因为她的顽劣,将妖塔封锁的妖全部放到人间,从此灾难来临。上神铁木以她为祸世间为由,将她关进锁妖塔,为救她,他陷进水深火热的地狱之中。为弥补过失、救他出苦海,她登上升仙台,脱胎换骨后的她却忘记了一切。再见之时,她却跟在上神铁木的屁股后面,一句一声师父的叫着,说是要斩妖除魔。魔君(冷云):“你竟然认贼为师,那你过来杀我好了。她(魔芋)躺在冷云的怀中:“魔君大人,我真的不认识你。”魔君:“那就重新认识一回好了。”"
  • 霸爱BOSS小娇妻

    霸爱BOSS小娇妻

    被人欺负不要紧,因为小和姐自己会欺负回来被人嫌弃也不要紧,因为小和姐还不一定看得上你!!只有你!说的就是你!总裁,你的爱要吧小和姐弄窒息了!!!
  • 来自风中

    来自风中

    “我们自风中相遇,又归于风中去,这一世我只能陪你走到这里,期待我们下一世的相遇”我总是在梦里听到这句话,我是一个卖早点的,可我们这早点卖的老不好,因为我们这没有一个正常人。
  • 至高时空神

    至高时空神

    陈阳,一名三本大学的在校生,国庆报了个低价团去云南旅游,因为没买景区纪念品,被导游扔在荒郊野外,谁知道他竟然阴差阳错的一脚踏入时空裂缝,来到了另一个世界,开始了一段不一样的人生,从一个陈家沟的孤儿,成长为掌握时空规则的至高时空神。辣条QQ:373052482《至高时空神》讨论群号:261426481
  • 都市灵兵

    都市灵兵

    当人类面对未知,当位面重叠,当人类的幻想变为现实,该怎么面对。学生的任务不再是学习,都市不再是人们安居的场所,我们该去往何方。一切,从那一天开始改变。
  • 都市血狼

    都市血狼

    背景显赫的他,被仇杀被背叛,被迫远走他乡!六年后,重返都市解决当年所有恩怨,直至笑傲华夏!富可敌国的财富,一身不俗的武功,杀人于谈笑之间!刀锋所指之处,无坚不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