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86000000229

第229章 暗流在涌动

就在张弘斌为了自己的银行业,埋首于案牍之中时,东边与共和国相邻的大明,却是暗流涌动。

崇祯少年上位,而且并非太子,没有学过帝王心术。这样的帝王,根本不懂得使用权术,调动大臣们的争斗,以此来平衡几个势力集团之间的平衡,进而从中取利。他一开始很容易相信别人,也很容易动摇对别的信任。

这不奇怪,但他借助东林党把魏忠贤的阉党打掉之后,他这才发现东林党也是在利用他,达到他们彻底把持朝政的目的。年少的他,有种被欺骗的感觉,故而他愿意相信自己提拔上来的人,也相信他们的才华,奈何又很容易受到旁人的影响。

也正因为这样的心态,袁崇焕被人构陷的时候,那些没有边际的揣测,让他失望又怀疑自己的眼光。最后糊里糊涂的,就下达了凌迟处死袁崇焕的命令。至于事后他是否后悔了,只怕只有他一个人知道。

或许是有了袁崇焕的那一次,他多少成熟了许多,学会怀疑人,也学会认真的相信一个人,比如高启潜。

一则他是内侍,在东林党不可信的情况下,他也只能走回他皇兄的老路,宠信阉党。高启潜可以说是他身边,唯一一个赶上战场,而且还不至于吓得屁滚尿流的亲信。所以,他相信高启潜的能力,屡次让他当监军。

谁知道,高启潜没有打仗之前大捞特捞,要打仗的时候按兵不动,不是迟迟不去救援,就是提前撤退。大概是担心受罚,杀良冒功。若是我方将领难得立下一点功劳,也会眼巴巴的跑去和别人争上一争,说不得还直接把功劳往自己套。

崇祯或许也知道这样的消息,但他宁愿相信是别人的构陷,坚定不移,甚至只能将错就错下去。一则他也没人可用,至少可用的心腹已经没有;二则他不能够再选错人,哪怕真的选错了,也不能够承认,否则自己岂非识人不明?这种评价,往往是和‘昏君’挂钩的。

于是,高启潜屡败屡用,以至于之后高启潜就直接恃宠而骄起来。不仅在前线更加嚣张,真正打起仗来跑得也越来越快,甚至听到敌人靠近的消息就跑了。

一方面朝政被东林党把持,一方面这些亲信又在不断让他掉分,本来想要大明中兴,结果全毁在了这些小人身上。

真正算起来,崇祯也很可怜……

在这个时空,崇祯经历了袁崇焕的事情之后,也选择了相信一个人,那就是黎落。

无条件的相信,所以他多了兵权,然后一步步扩大到了今天这个地步。不否认,自己的夺权造成了地方势力的独立。但好处也非常明显,自己的权力又回来了,而且大明果然在自己和黎落的共同努力下,越来越强大。

第一艘宝船已经下水,而且再有两个月,第二艘和第三艘也会下水。

到时候只凭着这三艘宝船,再加上刚刚开始训练的那一批水军,便可肃清东海海匪,守护大明的沿岸。最重要的是,可以进行远洋贸易,为大明的国库赚取大量的金钱。甚至在需要的时候,可以直接抵达南面,到时候想在哪里就在哪里登陆,打得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看着自己的皇朝越来越强大,崇祯真的觉得,自己信任黎落没有错。

黎落的忠心,不仅仅是写在了脸上,还表现在了行动上。

只可惜,到头来还是走回了君主立宪制,自己的行政权多少被剥夺了一些。不过这样也好,军权只要还在自己手里,那么不管发生了什么事请,这个国家依然是属于自己的。正如同西边那个人说的:若是这个国会危害到朕的利益,那么这种制度就不符合朕的需要,到时候,说不得还是要改回去的。

那个西边的蛮子,都当了皇帝了,都不懂得自称为‘朕’,真是不懂礼法的蛮子。

但非常悲催的是,如今那个蛮子建立起来的国家,越来越强大了……似乎要收回失地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了。黎落似乎也曾经说过:“照这样下去,或许两国并立平分天下,就是最好的局面了。”

真要说起来,心里真的很不甘心。

回到后.宫,崇祯叫来了朱慈烺,当然还有其他的几位小皇子。因为制度改变的关系,如今他多少可以陪伴一下这些孩子。当听闻了西边的那个他的行动之后,崇祯第一次接触这些很久没见过的孩子们,发现他们真的变成了小大人,心里不知道是什么滋味。

一方面为他们的成熟稳重而骄傲,不愧是自己的孩子。一方面又觉得那家伙说的话有道理:“都憋成人格分裂了,什么事请都得憋着,什么事请都不能做,到头来除了风花雪月,内斗夺嫡还能干什么?”

当崇祯,发现几个皇子之间的关系,其实并不融洽,甚至隐隐分成了几个派系之后,他真的觉悟了。

以后不管多么辛苦,都要陪陪他们才行……几次接触,并且特意带着他们出去玩耍了几次之后,父子那种非常纯粹的亲情,他才能够切实的感受得到。

回想自己小时候,几个皇子之间互相提防,父子之间甚至都要玩小心机,这日子过得……若是当初自己和皇兄的感情也像现在他们一样,那该多好啊……

崇祯依然忙着他的强国大业,顺带着忙着当一个好父亲。

他却是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一次次改革,为下面的人带来越来越多的好处的时候,也让他们有了不一样的想法。

造反什么的,或许是没有,毕竟他们就如同一根绳上的蚂蚱。且不说自己只怕没有这个能力继续改革下去,只说若是造反推翻了崇祯,谁来当皇帝这点却是谁也不能有个结论。

大家最后才觉得,君主立宪制的确是一个很好的制度,他可以保证皇帝没有多少权力的情况下,依然存在,却不能够随意对他们生杀予夺。享受到了这样的便利,他们自然希望获得更大的便利。

人心是没有底线的,有了利益,就会希望它能够最大化。想要争取更多的利益,就如同《日报》宣传的那个叫做英格兰国家的立宪制度一样。若是能够更进一步那就最好不过,只是他们又担心会触怒崇祯,要知道他手中掌握着军权,一旦觉得国会会威胁到他的家族和自身利益,甚至会直接动用军队,恢复过去的独裁封建制度。

封建制度也不是不好,至少他们依然是受益者,但是享受过国会的议员的权利和便利之后,谁还想回到过去?

“学习那英格兰国家,闹场革命吧!不要多,只要能够把大部分的军权,至少限制陛下不能随便动用军权,那就是我们的胜利。同时,监督党什么的不要最好,被人监视着让人非常不爽。学习一下多党并立,竞争上位的模式来组阁治政,这样才比较符合我们的利益!”身为徐达后人的徐应,在一次秘密的聚会上,那么对聚会的人说到。

为了避开锦衣卫的监控,他们也是费劲了各种心思,才好不容易有了这次秘密聚会。不仅地点非常隐蔽,而且来这里的模式也是非常的隐蔽,至少不必担心会被锦衣卫发现。

大明毕竟不是共和国,共和国是在废墟之中建立,张弘斌高坐钓鱼台,把一切都掌控在手中。凭借着穿越者的视角,果断让百姓识字并且最大限度的得到了他们的心。在这样的情况下,百姓就是他的武器,就是他的依靠。通过百姓,他划出了一条道道,愿意跟着他走这条路的,可以大富大贵,不愿意的则会被道路两侧的百姓给活活打死。

所以,不管是什么阶级,都没办法绕开这条道道,只能乖乖在这条道路上,获取属于他们自己的利益。

大明不同,大明依然保留着封建地主,保留着勋贵和士绅阶级。甚至在这个基础上,还有一部分新兴资产阶级。

大明祖宗舆论攻势,但对百姓的呵护还是差了许多。这或许可以说是财政不允许,当然也是崇祯以这个时代人的眼光,根本看不出要如何才能够掌握住百姓的心,如何让百姓团结在自己的身边。

没有了百姓,自然就不能划出一条道道。没有了道道的约束,这些特权阶级甚至本身还有借助百姓的能力的情况下,他们自然是想要怎么搞都可以。

比如,闹一场革命什么的。

最糟糕的是,崇祯一直没有贯彻落实好教育的普及,百姓的识字率太低。故而就算不断借助报纸来宣布各种政令,但很多人不清楚写的是什么,结果官府或者士绅就成为了最终解释权的所有人。

故而,他们想怎么解释就怎么解释,百姓说不得未必能够在这些政令之中获益,甚至会吃亏。比如王安石变法,他的初衷是对的,而且变法的条令真的贯彻下去也可以达到让大宋变强的目的。但是他识人不明,看一百个人有九十九个是看错的,选了一大堆自私自利的弟子帮他落实变法,结果弟子们中饱私囊,把原本好的政令变成了自私自利的手段,搞得最后变法失败了。

如今大明也一样,处于一种很微妙的状态。

百姓知道自己富裕了,但怎么富裕的,他们不清楚。他们不识字,只知道是官老爷让他们富裕了。至于和皇帝有没有关系,官老爷不说,他们也看不懂报纸,所以不知道!

这样的情况下,谁来限制特权阶级?

大明的革命种子,已经不知不觉萌芽,却不知道会在什么时候,开出灿烂的花朵。

同类推荐
  • 贼行三国杀

    贼行三国杀

    盗贼是什么?是潜行在黑暗之中的杀手!三国是什么?是洒落在历史长河的尘埃!历史怎样改写,三国如何落幕,尽在盗贼征途中……
  • 中华上下五千年6

    中华上下五千年6

    《中华上下五千年》记述了中国从原始社会到中华民国成立的历史进程,对历代重大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都做了详细、准确的介绍。在祖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中,中国历史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创造的奇迹有如夏夜的繁星,数不胜数,向世界展示了东方智慧的无穷魅力。丰厚的文化遗产不仅是炎黄子孙的骄傲,也是我们民族得以凝聚并且繁衍不息的源泉。
  • 抗日之生死魔窟

    抗日之生死魔窟

    本书为抗日血肉长城的姐妹篇.主人公灵魂穿越至三九年的上海,成了汪伪汉奸集团的一分子。偶然间得到了国之巨奸汪兆铭的青睐,由此卷入了矛盾的漩涡,各种势力各色人物都渐渐看好其价值,汪伪群奸、日本人、军统、中统、新四军、青帮杜门等等纷至沓来……本书将着重体现敌后秘密战线的复杂与残酷,人性的软弱与坚强.朝代更替,国号更改,可泱泱中华却永远只有一个,炎黄子孙们流的永远是龙的血液!所以本书将循着尊重历史的原则,对一切有志于抵御外侮的抗日力量,尤其是那些被历史所淹没的无名英雄,统统加以歌颂与赞美!对卖国求荣的汪伪群奸,本书会采用人性化、写实性的手法,使之不再是一张张枯燥的脸谱,一个个空洞的符号。另外对沦陷区人民所经受的磨难,他们的喜怒哀乐,也会有较为细致的刻画。既是穿越,历史便不会再一成不变,当然,这种变化会是自然、合理、大快人心的!
  • 战国之皇赵

    战国之皇赵

    这是一个战火飞扬的时代,也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在这里,名臣、名将辈出;在这里,合纵、连横长存;但在这里,战争却是唯一的主宰!七雄鼎立,一个几乎被世界遗忘的人,将会给这个世界带来怎样的波浪?他就将会有怎样的发展,让我们拭目以待!
  • 强汉之末民所思

    强汉之末民所思

    关于三国的一些小段子,故事主线是对的,某些细节么?由作者YY。当然,你也可以YY历史么?本来就是一群人在YY那么你准备好了么,进入一个从初读者到研究家的一本小说。轻松幽默了解三国。
热门推荐
  • 浮沉履缘

    浮沉履缘

    千年缘与今世劫,何以取择;凡缘仙缘,孰轻孰重?人、妖、仙,孰对孰错?御剑苍穹,醉酒长歌!少年千年前为母求药得缘,一饮一啄间,命却不了,那一世悄然而逝,转眼间便来到千年之后。适时隋立数十年,渡江灭南陈,天下初平,然平静水面下实有暗流涌动。隋都大兴城外一客栈小厮陈溪巧合下被误认为谪仙,得以上昆仑,求大道。苦心求道,却不想一波三折;一力修习,却不想世间种种烦扰;本无意红尘,却不料步步深陷;偶遇千年故人,却不想物是人非;千年魔障,如尘俗深网,究竟是何来往?千年缘起,今生和解?叹世间苍凉,感酸甜苦辣。
  • 每周两个好习惯成功拥有自控力

    每周两个好习惯成功拥有自控力

    于雷编著的《每周两个好习惯成功拥有自控力(7周自控力实战训练)》从那些我们每个人几乎都会遇到的问题和失控行为人手:包括情绪、行为、心态、习惯等方面,教会我们如何正确面对负面情绪和心理,如何摆正我们的心态,如何矫正失控行为,做到自我约束、自我控制,做该做的事情,抵制有损于我们的诱惑,从而得到更大的突破和成功。《每周两个好习惯成功拥有自控力(7周自控力实战训练)》,教育最有价值的成果,就是培养自控力。
  • 醉三生

    醉三生

    什么是情人?什么是恋人?世界都是虚幻的,何来真实?当用疯子的眼光看生活,当喝醉着体验青春,当睡着幻想未来,这一生究竟是什么?我愿求佛,我愿入魔,只愿得到一个真实的我和你。
  • 天下谁人不识君

    天下谁人不识君

    她冷笑地望着眼前不可一世的神。她本是马戏团的驯兽师,莫名其妙被带入了另一个世界,遇到了那个所向披靡的他。他是令六界闻风丧胆的叛党首领,人人惧怕的魔头。她对他一见钟情,谁料却是一个阴谋重重的陷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帝王宠:杀手红衣
  • 水浒古本

    水浒古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青梅滚滚来

    青梅滚滚来

    我是一个胖妞。可谁说胖妞不能爱!羞涩与我无关!在我执着追求男神的路上,却没发现身边藏了一只大饿狼!
  • 早安教授

    早安教授

    一个持续了半年的诡异梦境,一段被篡改的记忆,她在犹疑中逐渐被迷惑空白记忆、惨烈灾祸、灵异顿生、将她的人生倾覆,陷入未知,当她一步步接近真相,却发现原来……她是苏默,却不是他和她的苏默!
  • 无法纯粹

    无法纯粹

    小说从叶子周年祭日为开始。叶子死因不详,生前好友苏颖、文瑾和若兮只知道她生前深爱过一个男人。三位好友在叶子墓前发现了形色各异的凭吊者,其中三位身份特别,行踪飘忽:60后企业家秦剑,70后知名导演戴维,80后著名歌手兼作家蓝玻。叶子生前三位好友分别对嫌疑人展开一对一接触,多样的都市情感逐渐酝酿、酵生,节外生枝,枝蔓交错,叶子生前的繁复情感历程梦想片段随之不断拼贴,复现而出。在追寻真相之外,三位好友各自不同寻常的生命际遇亦成为小说故事的一部分,一幅映照当下都市男女情感裂变、社会生活骤变的浮世绘缓慢升起……也斑斓,也暧昧。
  • 回味无穷的感动

    回味无穷的感动

    古往今来,一切闪光的人生,有价值的人生,都是在顽强拼搏和不懈进取中获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