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56700000016

第16章 政治(2)

枢密使是枢密院的长官。唐时由宦官担任,宋以后改由大臣担任,枢密院是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枢密使的权力与宰相相当,清代军机大臣往往被尊称为“枢密”。宋欧阳修曾任枢密副使。《〈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文天祥当时掌管军事要务。

翰林院

翰林院是自唐代开始设立的各种艺能之士供职的机构。

初唐玄宗选擅长文词的朝臣入居翰林起草诏制,后翰林逐渐演变为草拟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任职者称为待诏。为了保守机密和应付急需,唐玄宗乃一度挑选擅长文学的亲信官员充翰林院待诏,以备起草急诏(兼撰拟诗文)。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另建翰林学士院,专供草拟诏制者居住,供职者称翰林学士(简称学士),本身无秩品。初置时并无员额,后来依照中书舍人之例,置学士六人,择其中资历深者为承旨。

安史之乱以后,军事频繁,翰林学士地位愈来愈重要,不但在草拟诏制方面分割了中书舍人之权,也在参谋密计方面分割了宰相之权。唐宪宗以后,翰林学士承旨往往晋升为宰相。学士院设置之后,与中书舍人院有了明确分工。学士院有两名由宦官充任的学士院使(或称翰林院使),在皇帝与翰林学士间起传达联系的作用,在政治上有很大影响。

宋沿唐制设学士院,也称翰林学士院,有时亦称翰林院。翰林学士实际上充当皇帝顾问,很多宰相都从翰林学士中选拔。北宋前期的翰林学士,亦无秩品。元丰改制后,翰林学士承旨和翰林学士成为正三品官员,专司草拟内制之职。

元代设翰林兼国史院及蒙古翰林院,官员与金代同,分掌制诰文字、纂修国史及译写文字。明翰林院掌制诰史册文翰之事。入翰林院者官品虽低,却被视为清贵之选。明朝翰林若得入文渊阁参与机密,则更是贵极人臣。

清设翰林院置掌院学士两人,满、汉各一人,从二品。清掌院学士无文学撰述之责,是侍读学士以下诸官的名义长官,与唐宋之翰林学士有所不同。但仕为翰林官者不仅升迁较他官为易,且多蒙优待厚遇。

军机大臣

军机处是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军机大臣是中国清代中枢职务名称,该头衔属于任务性质,而非定制官衔。

雍正皇帝初为指挥青海战事之需要,在宫内设立军机处。后沿为定制,负责辅佐皇帝处理军国大政。雍正时首任军机大臣为张廷玉与鄂尔泰,恩遇最隆。自军机处设立,军机大臣取代内阁大学士成为清朝事实上的宰相。直到清末官制改定,理论上其功能为新内阁所取代,然而清末首任内阁总理大臣庆亲王奕劻,原亦为领班军机王大臣。

军机大臣一般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充任,无定员,一般六、七人。其中资历较深者为“首席军机大臣”,或称“领班军机大臣”,但没有正式的名义;资历较浅的称“军机处行走”、“军机大臣上行走”、“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等。另有“军机章京”若干人负责协助大臣处理文书事务,被称为“小军机”。

士大夫

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是战国出现的一个新概念。在此之前,士均排在大夫之后。

大夫士与士大夫表面看去只是前后颠倒了一下,实际上反映了一个重大变化:大夫士强调的是等级;士大夫指的是阶层,它的特点是知识分子和官僚的混合体。分而言之,无论在春秋以前或战国,大夫都指有一定官职和爵位的人,社会地位比士高。

从战国开始,士之所以常常冠在大夫之前,是因为随着官僚制度的兴起,士大显身手的缘故。一些出身士的人,靠着自己的才能,平步青云,出现了一批布衣卿相。另一方面,战国时期的大夫与春秋时期也不大一样。春秋时期的大夫,大部分是靠宗亲分封而来的,并且是世袭的。战国时期的大夫正演变为官僚体系中的一个职位和爵位,大夫中多数不再是靠宗亲分封,一般的也不再世袭,他们中的多数是由士升上来的。

节度使

节度使是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称。

节度一词出现甚早,意为节制调度。唐代也很早就用此语以明确指挥权限,但先前并未用作职衔。唐代节度使源于魏晋以来的持节都督。持节都督出征时是一军统帅,屯驻时是军区首脑,对所统将领及州郡长吏都有节制以至生杀之权。南北朝时,刺史大都加持节都督,辖区既狭,权任亦轻,北周及隋改称总管。

节度使的僚属,都由节度使辟举,然后上报朝廷批准。所统州县长吏虽由中央任命,而实际则听命于节镇。地方财政收入分为上供、送使、留州三部分,送使部分常占最大份额。内地节度使辖区虽是藩卫朝廷的军镇,但实际上往往对朝廷保持不同程度的离心状态。

唐末农民战争爆发后,朝廷进一步失去对地方的控制,节度使林立,他们拥兵自雄,互相兼并。其中武力最强、在唐亡后建号称帝者,先后有五代;其余割据一方,立国改元(也有未改元者)自传子孙者为十国。而五代十国境内之节度使亦多桀骜跋扈,节度使部下更多悍将骄卒,逐帅杀使之军变事件不断发生。

宋辽金宋初承五代旧规,节度使除本州府外,还统领一州或数州府,称为支郡,辖区内的军、政、财权,由节度使独揽,实际上是个半独立的小王国。

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炅采取各种政策,削弱节度使的军、政、财权,以加强中央集权。此后,节度使一般不赴本州府治理政事,而成为一种荣誉性的虚衔。

元代废除节度使。

单于与可汗

在古代,我国境内的许多少数民族,对他们的首领有不同的专用称呼。如战国至秦汉时期的匈奴族,称首领为“单于”;北朝时期的柔然族,唐朝时期的回纥族、突厥族和宋元时期的蒙古族,称首领为“可汗”。回纥、突厥族为了表示服从唐朝中央政权的统一领导,还称唐太宗为“天可汗”。

这些称呼都有特殊含义。像“单于”一词,本是“撑梨孤涂单于”的简称。在匈奴语中,“撑梨”是“天”,“孤涂”是“子”,“单于”含有“广大”的意思。

可汗,又称大汗。最初,这个称呼是部落里一般部众对首领的尊称,原意是“神灵”、“上天”之意。可汗作为一国之主的称号最早始于公元402年柔然首领社崘统一漠北自称。

八旗制度

八旗制度是中国清代满族的社会组织形式。

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战争中,取得节节胜利。随着势力扩大,人口增多,他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建立黄、白、红、蓝四旗,旗皆纯色,称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四十三年,努尔哈赤为适应满族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原有的四旗之外,增编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镶,俗写亦作厢,黄、白、蓝均镶以红,红镶以白),创建了八旗制度。把后金管辖下的所有人都编在旗内。

清朝的八旗分为满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其中满洲八旗、蒙古八旗的主体是骑兵,汉军八旗也叫乌真超哈(重装部队)主要是炮兵。

清代的八旗军在行军、驻营时所居的位置是固定的。据说是依“五行相克”说制订的。在《八旗通志》中有如下的记载:“两黄旗位正北,取土胜水。两白旗位正东,取金胜木。两红旗位正西,取火胜金。两蓝旗位正南,取水胜火,水色本黑,而旗以指麾六师,或夜行黑色难辩,故以蓝代之。”

八旗初建时兵民合一,全民皆兵,凡满洲成员皆隶于满洲八旗之下。旗的组织具有军事、行政和生产等多方面职能。

八旗制度从正式建立到1911年辛亥革命后清王朝覆灭,共存在 296 年。它是清王朝统治全国的重要军事支柱,曾为发展和巩固中国多民族统一的国家、为保卫边疆防止外来侵略等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对满族社会的发展,更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然而随着历史的嬗变,八旗制度中落后的一面也日益明显,严重地束缚了满族人民的发展,在征战中的作用也愈来愈小。八旗制度与清王朝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经历了由盛而衰,由衰而亡的整个历史过程。

内务府

同类推荐
  • 万事吉祥通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万事吉祥通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住宅的吉祥、家居的吉祥、养花的吉祥、起名的吉祥、饮食的吉祥、睡眠的吉祥、保健的吉祥、日常的吉祥、处世的吉祥、用药的吉祥等。
  • 新编国学知识全知道

    新编国学知识全知道

    国学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千百年来已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直接影 响着国人的思想、意识、伦理、道德和行为。国学不仅是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明证,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之 本,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不能不了解国学。然而,国学典籍汗牛充栋,国学内容庞杂浩繁 ,即使穷尽毕生之力,也难通万一。如何从博大浩瀚的国学中找到入门的捷径?鉴于此,我们特请有关专家学者精心编辑了这本书。 本书堪称一部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趣味百科全书,它集传统文化于一体,以清晰的条理、凝练的文字、简短的评述,向读者介绍了丰富的国学传统 文化知识。
  • 趣谈中国文化

    趣谈中国文化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中华文化博大而精深,包括儒释道思想以及文字、绘画、建筑、雕刻等等,传入了日本等国,譬如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在日本的传播,形成了日本的朱子学、阳明学。本书以生动的文采带你走进中国文化的殿堂。
  • 中国新疆

    中国新疆

    新疆是一个美丽的地方,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本书从西域历史文化、民族风俗传统、当代风尚、优美画境等诸多方面介绍了新疆。质朴而洗练的语言直击美丽新疆的多元内核,令人产生如临其境的真切感受。
  • 诗经

    诗经

    《诗经》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它描写现实、反映现实的写作手法,开创了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历代诗人的诗歌创作不同程序地受到《诗经》的影响。《诗经》曾被译为多国文字,日本、朝鲜、越南、法国、德国、英国、俄国都有译本,流传非常广泛。作为创造民族新文化的基石,我们一定要很好地继承这一光辉灿烂的文化遗产。孔丘编选的《诗经》对诗经的诗篇进行了翻译和解说,是一本很好的研读《诗经》的工具书。
热门推荐
  • 书筏

    书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穿越之风流民国

    穿越之风流民国

    一次飞机失事,一个特种兵,穿越到民国,面对那个年代的一个个军事大家,毫不露怯,指点江山,也不忘对美女垂涎三尺,小日子过的有滋有味,真是羡煞旁人啊!
  • 幽狼啸月:三世轮回之倾世魔尊

    幽狼啸月:三世轮回之倾世魔尊

    你说,继儿,待吾归来,日月作媒,天下为聘,可好?你说,继儿,待吾归来,定携汝之手,看尽这世间繁华,可好?当这一切华丽落幕,却不料,狼牙一殇,毁灭了你心中的一切美好的幻想,当她那唯美的倩影消散在眼前,你终于清醒,却发现,一切,都已枉然。你将自己封印于这苍山之巅,千年万载,只为等待她的出现。待繁华落尽,万载轮回,火莲出,博继现,王者归。
  • 宫主,娶我可好

    宫主,娶我可好

    彼时……她是身世最好的大家闺秀,父亲手握重兵,母亲名盛帝都,外祖父三朝丞相;他是破落小镇平淡无奇的一名过客,一次重伤,为她所救。她将他藏在自己深闺,又为他一曲倾城,竞下上古玉簪,亲手为他簪发;他遇险、她以身相护、他以身相许……然而,他向她提亲当日,她却举家失踪,留下一言:我已有爱人,此行回家,便嫁他。再见……他是大胤国最尊崇的未来天子,经天纬地之才,空前绝后之纶;她是宫中小小琴师,籍籍无名,如履薄冰。他选妃当日,她暴露身份,不顾廉耻求嫁。他冷笑奚落,“好个攀龙附凤的沈意!若是沈相泉下有知,只怕也要含恨。”她含笑回应,“你若不娶我,我便将你不为人知的身份告诉皇上,让你的筹谋夭折在当下。”她说:“宫主,娶我可好?”他娶了她。世人都道,他宠她爱她刻骨,她中毒,他以身为她过毒,替她伤痛;她坠崖,他毫不迟疑追下,死生相随。却不想,他终是怨她恨她至极,他登基为帝前夕,亲自带人诛杀她和她的母亲,母女二人,血溅城门。彼时,她……已有身孕。都道新帝杀伐果决,必将成千古一帝;却不想,新帝登基只一年,便因疾驾崩,死于壮年。有宫中近身伺候之人道,新帝日夜思念亡妻,乃相思成疾……多年后。夜华宫宫主爱妻生辰,当朝天子亲自前往祝贺。有随行宫人却见,那夜华宫宫主竟是像极……先帝,而那宫主夫人却俨然是当日先帝那位……亡妻。---更多发嗲卖萌小剧场请关注微博:weibo.com/u/3989894577我每更新一章就会即时在微博上闹一下你们造么?
  • 注定的缘分

    注定的缘分

    林氏出差错了,林琴雪,林跃的千金国外毕业回国主驾,成为白氏的秘书!冰山白俊凯为她融化,心为她开。一吻定三世,前世因,今世果。被逼婚的方郑,努力寻回小时遇见的女孩。韩伟会怎样选着?!这些都是有有意无意,阴错阳差呢?!请读!
  •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爱情很远,暧昧很近

    爱情很远,暧昧很近

    爱情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青春一半是爱情,一半是伤痛;回忆一半是青春,一半是苍老。我们在见证爱情的同时,转身看到就是孤单的倒影,我们左手牵住爱情的同时,右手握住的却是寂寞的年华,我们在追求爱的同时,却在害怕爱情的背叛,我们总是在年华中去触摸爱,成长爱,狠狠爱,伤害爱……
  • 屠邪

    屠邪

    新书《邪暝》已经三十万字,求支持。大千世界,浩瀚无尽。宗派林立,万道争锋。血脉力量,传承万载,觉醒血脉,可掌太古神通,翻掌动乾坤,覆手破苍穹。飘渺魂力,变幻莫测,一念之间,天翻地覆。灵力昌盛,弹指挥间冰封千里,举手投足焚山煮海。更有惊天动地的星辰之力,天星陨落,万里尽毁。故事,从一块神秘墓碑开始……
  • 超异能之校花护卫

    超异能之校花护卫

    莫扬,夜老虎特种小队的队长,在一次执行任务当中,小队的八个人包括莫扬在内都坠入了一个奇怪的天坑,待醒来时,莫扬并未发现其他七位成员,并且意外的发现自己身上多了一个戒指,回到军部总部,由于某些特殊原因,莫扬被开除军籍,他只感觉自己做了一个梦,如梦初醒的他离开了军旅,朝着公路一步一步离去。林可儿,盛风集团董事长林傲天的宝贝女儿,可因一些特殊原因,林可儿对于林傲天的态度犹如对于陌生人,可林傲天还是疼着自己的女儿,无论哪方面,他都会做到最好,也只有他知道,是因为那件事,林可儿一直放不下,他也很后悔,现在他最担心的还是女儿的安危,他不能再一次接受那种事发生,看着手中的名单,慢慢的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 快穿之逆袭成神

    快穿之逆袭成神

    仙界诸神每十万载需将封印神魂记忆投身三千小世界中经历红尘悲苦喜乐,此之谓“三千劫”。不渡劫者修为在今后将无法寸进,渡劫失败者,将彻底迷失于在三千世界!仙界唯一以妖体修炼到仙君位的渊絮语阁下,神魂在一次意外遭受重创。预料到自己必然无法渡劫成功的她,逼不得已之下只能做一个偷渡者潜伏在各方世界内打算偷拿一点气运之力,模拟渡劫效果。却不想意外之中发现,完成附身之人的遗愿竟能有修复神魂的奇效!从此以后,渊絮语就彻底将气运之子抛在脑后,走上了从人生低谷逆袭成巅峰赢家的苦(欢)逼(快)道路!(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