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55300000018

第18章 道德形而上学(3)

这篇文章最后以腓特烈统治下的普鲁士面临的矛盾作结。作为君主专制的国家,它容许了共和国家都不敢开放的宗教思想自由,它拥有“一支纪律严明而且庞大的陆军”,以“维持安定”,但正由于公民的个体自由(公民自由)受到威胁,更大的精神自由乃成为可能,至少这是康德的看法:如果任其悉心保护的嫩芽自然绽放,亦即对思想自由的渴望与呼应,那么它将逐渐地对一个民族的思想方式产生影响(以至于它慢慢学会行为实践的自由),最后甚至影响一个政府的根本原则,使它发现有尊严地对待人民(毕竟它不是一部机器),是符合它的利益的。再次,哲学在国家中的角色被定位为呈现自然本身原有的目标。思想的自由将催生更大的公民自由,至少康德似乎是这么相信。“普遍启蒙的障碍……已渐渐减少。”无论腓特烈在其他方面的功过如何,他作为一个君王,是个“出色的榜样”,让世人知道人类在艺术和科学上不需要任何管制。“吾王在各国君王中无出其右。”在腓特烈的普鲁士,自由主要意味着“宗教的思想自由”,并没有延伸到政治自由。康德承认这点,但认为未来的大势所趋已可看出端倪。

什么是康德认识中的启蒙?康德在论文里的第一句话是:启蒙意谓“人类走出自己招致的懵懂”。正面的说法是,那是人类的成熟阶段,康德所谓的懵懂是“无法在没有人指导的情况下使用自己的知性。它是自己招致的,因为它的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是缺乏在没有他人的要求下独立使用理性的决心与勇气”。我们必须有独立思考的勇气,启蒙时期的口号表达了这个思想:“勇敢地使用理性!”

启蒙惟一的绊脚石是“怠惰和怯懦”。虽然个人要摆脱外来的监管并非易事,但是集众人之力便有相当大的机会,而其惟一的条件便是自由,而且只是一个人可以想像的最“无害”的自由,亦即“在一切事物上公开使用自己的理性的自由”。理性的公开使用意指学者或作家“在广大的读者群面前”使用其理性,所以其实就是出版自由。或许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有些古怪的是,康德承认理性的“私人使用”,亦即在官僚机构或公务(包括大学教授)的使用,可以是不自由,甚至不应是自由的。服从是那些地方的原则。我们必须很规矩地缴税,神职人员或牧师必须依教会的规定讲道。限制公众的启蒙,是“违反人性的犯罪行为”。虽然康德不愿意宣称自己活在“已启蒙”的时代里,却毫不犹豫地认为自己是活在“启蒙中”的时代,也就是正逐步完成启蒙理想的时代。

并不是每个人都同意这种启蒙是可能的,甚至它的好坏也颇有争议。1780年,康德从前的学生赫尔德经由《纯粹理性批判》的出版商发表了《关于人类历史哲学的思想》它是一套雄心勃勃的出版计划里的第一册。同年,一份新杂志创刊并旋即成为讨论康德哲学的重镇,即耶拿的(《新大众文艺报》。7月,康德被征询是否有意“提供几篇文章”,尤其是评论赫尔德新著的文章。康德允诺了,可能是在读过哈曼藏的该书以后。评论赫尔德新作只是个“试验”,承诺完稿的时间是11月1日,刊登在《新大众文艺报》1785年1月6日的创刊号上。依照惯例,该书评并没有具名。

康德对于从前的学生的作品评价是负面的,而且丝毫不假辞色,很可能甚至有意要羞辱赫尔德。因此在他的引言里,他甚少谈及新著本身,而直指作者本人。康德表示作者是个“才华洋溢、言辞优美”的人,并且再显露出其“卓尔不群”,接着他说此书的特点不在于:概念界定上的逻辑准确度,或者审慎坚守原理,而是在于顾盼之间尽揽眼底的视野,巧譬善喻的敏捷,以及大胆的想像力,再加上以幽思与感觉去捕捉永远在阴暗远方的对象的巧思。他对这本书并没抱很高的期望,但他尽力在其中搜寻有意义的论点。在详细铺陈了赫尔德作品中的论证步骤以后,康德总结“第一部分的概念与最终目标”如下:欲透过与物质世界的自然特性的模拟,特别是其结构性,同时避开一切形而上学的研讨,来证明人类灵魂的精神性,其朝向完美的执着和精进。为此,作者假定了精神力量,也就是受造世界里无法以肉眼观察到的领域,而物质不过是其外在框限。这个领域包括一个赋予生机的力量,将万物涵摄于某个组织中,而这个有机组织完美的图像便是人类。地球上所有生物都在不同程度上趋近于人类,直到最后,这个完美的有机组织终于让可以直立的动物出现,这便是人类存在的条件。他的死不再是以前经由各种生物繁复例证的进步和提升的结束,而是跨越自然的藩篱,以从事更精确的工作,以便在将来把他的生命提升到更高的层次,乃至于与无限合一。就如赫尔德所主张的:“以人类当前的处境而论,他似乎是两个世界之间的联系者……是受造物两个相连的体系的中间环结……他同时呈现了两个世界,这使得他的本质带有双重性。生命是一场斗争,纯粹的花朵,不朽的人性,是历尽艰辛而得来的冠冕。”

康德无法了解。他并不了解这个类比论证,因为赫尔德称为类比的,其实是个反类比。如果其他的生物终将死灭,人与其他生物的相似性如何能证明人的不朽,或者他是有限者与不朽的中介呢?至少看起来,一切的个体都会烟消云散。赫尔德所谓自我建构的有机组织的观念,完全外在于一切经验探讨的领域。它只是一种玄想。作者的独立思考应该得到肯定,而且一个牧师要能这样思考需要很大的勇气,但是“他的行文方式不能算完全成功”。康德在文末表示,希望哲学可以帮助赫尔德“剪裁过剩的新苗”。天马行空的想像力,不管是“形而上学或幽思的驱策”,都不可能带来真正的进展。

哈特克诺赫在1783年造访赫尔德时曾向他透露,康德相信他的第一批判之所以没有受到重视,是赫尔德的影响。那么这篇评论是个人的报复吗?可能不是,或者不完全是。因为康德把启蒙看作人类的命运,而作为先驱者,他有充分的哲学理由去反对毫无原则的、模糊焦点的、天马行空式的想像。赫尔德的书不只是“过剩的新苗”。它简直是必须连根拔除的蔓草。再者,康德自己也不认为这篇书评有任何破坏力,甚至哈曼也不这么认为。在发表康德的书评的杂志出版以前,哈曼便已写信向赫尔德表示康德是该文的作者:“知道康德为您写书评,可能会让您不自在。但无论如何您要保密,切不可把我抖出来。”他还告诉赫尔德他已经得到一份该书评的文稿,随时可以寄过去给他。

康德于1784年12月又寄了两篇文章给比斯特:“论月球上的火山”以及“翻印书籍之非法性”。前者刊登在1785年《柏林月刊》的3月号上,康德在其中讨论了埃皮努斯在1784年的《绅士杂志》上发表的意见。他认为赫合尔在1783年发现的月球上的火山证明了他自己的理论,也就是月表的凹凸不平原因在于火山的活动。康德则表示赫合尔的发现并没有证实埃皮努斯的猜测,因为月球表面有些相貌也可以用非火山的活动来解释。在详细讨论了替代性的解释方案之后,康德进入了一个他更感兴趣的、更广义的讨论,亦即所有的天体“皆以类似的方式成形。它们在一开始皆呈液态”。康德认为其球体的形状证明了这一点,假设它们一开始是液态的,而且此一液态预设了高热,康德进一步问:这个高温应该是从哪里来的呢?布丰的解释是高温来自太阳,康德并不感到满意。康德提出的假说是,固体产生自气体的压缩,而高温也是因此而产生。这同时也可以解释太阳的热,而且只需引用仍然有效的物理定律即可说明。但有一点却是万万不可,亦即在我们碰到困难或无法解释一个现象的时候,便以上帝的意志与蓝图来作遁辞。

“翻印书籍之非法性”发表于《柏林月刊》的5月号(1785年)。康德所提出的反对盗印的理由,不在于著作权的保护,而是因为出版商的身份是个代理者,亦即作者的代理人,因此他不是为自己,而是在为作者卖书。如果有人不经作者允许而翻印一本书,那么他便是在没有接受委托的情况之下代理作者,因此他必须为自己的非法行为补偿作者或其代理人的损失。康德的文章为这个权利及其他补充性的原则提出细腻的论证。由于此际康德已是著作等身,指出未经许可的翻印属不正当行为且应受惩罚,是合乎他的利益的。这显示他的书可能已经开始卖得比较好,因此也已经成了盗印的目标。

不过这篇文章也可能完全出自于理论的动机。1784年底,康德在一封给比斯特的信中说他自己“经年累月地搜索枯肠,所以写作的材料不会短缺,缺乏的只是选择特定的题材的理由,以及时间,以至于无法重拾某些中断的工作,因为我手上有一个卷帙浩繁的计划,希望能在年老体衰之前完成”。他还说,在通俗的文章里我都会先彻底思考过我的题材,但在行文时却经常必须努力克制冗长的习惯,或者我会为许多等候阐述的事物所困扰,所以虽然我已经有完全的掌握,却因为必须删除某些看似必要而无法完整表达的部分。我自己虽然已经十分清楚,却无法让别人明白且感到满意。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心思敏锐而心地耿直的朋友可以带来很大的帮助。有时候我也很好奇读者们迫切想知道答案的问题是什么。当然,康德在哥尼斯堡有个“敏锐而耿直的朋友”,亦即商人格林。哥尼斯堡以外的某些朋友并不了解康德。

二、与赫尔德的论战

赫尔德的反应如一般人所预期的一样。赫尔德在1785年2月14日写给哈曼的信里(显然在收到哈曼向他透露康德的作者身份的信以前)说:去年耶拿有一份新的文学杂志大肆张扬地创刊了,康德也名列最初的执笔人。然后呢,在第四期与第五期便出现了(《关于人类历史哲学的思想》的书评,如此狠毒、扭曲,如此形而上学,从头到尾都偏离我书中的精髓,让我诧异不已,而怎样也不会想到康德,我的老师,我未曾有意冒犯过的人,会有如此下流之举。书评作者揶揄我的职业,从远方放了三四把火,所以如果没有酿成大火,绝对不是他的疏忽。我前思后想,在德国有谁会那么偏离德国的境域与这本书的精神,直到起初只是交头接耳,然后终于有人公开且大声地说出,那是普鲁士哥尼斯堡伟大的形而上学家康德。在这同时,有人向我提起康德在《柏林月刊》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指称那也是关于“人类史的概念,但以世界公民的理解出发”。在我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只知有那篇书评,却不知其人性格为何。这种举止有多么恶毒,多么幼稚啊。从前言窃取一本未完成的、甚至刚开始写的书的计划,然后以同样的风格加以利用,就好像这样的书在这个世界上还不曾存在一样。也好,现在我已经知道应该如何看待这位硕士先生;所幸我不需要他愚蠢的构想,亦即人类终究是为了群体与国家机器的存在而被创造。我最亲爱的朋友啊,我对您的请求是,将来不要再给他我第一手的文稿,也不必替我向他致以问候。既然他要高攀阿波罗先生,就让他去审判其形而上学批判吧,因为对我而言,它充满了烟雾与空谈。请您也不要向他透露只字片语,让他意识到我对他的评论有任何警觉。如果我可以吓退或完全毁灭他那理性的偶像,那将是多么快意的事啊!……他对我那种师道尊严的口吻是多么无礼!我已经是个四十岁的人了,早已不是在教室里聆听形而上学的学生,问题的症结在于我没有乖乖地随着教授先生概念的幻想的魔棒起舞……对于形而上学家,我只能莞尔一笑,他们的高傲与难以忍受的自恋,就像康德写给兰贝特的书信所透露的,只能引为笑谈。赫尔德没有办法理解,也没有办法原谅。他也不愿意原谅。有趣的是,他不仅拒斥康德的书评,而且似乎指控康德在《从世界公民的观点撰写通史想法》中剽窃了其《关于人类历史哲学的思想》里的基本概念。不可否认,两者的构想有相似之处,而且康德以《关于人类历史哲学的思想》作为衬托的背景。但他的观点和赫尔德截然不同。康德并没有接受任何赫尔德的理念。或许康德的书评并没有透露什么善意,但它也不是像赫尔德告诉哈曼的那么卑劣。

哈曼也不相信。起初,对于赫尔德的反应,他并没有向他本人表示什么意见。但他仍然时而向赫尔德提起康德。1785年4月14日,他向希佩尔借来一本刚出版的《道德形而上学基础》,在几个小时之内便把它读完,认为在这本书里另一个虚构的偶像取代了纯粹理性:“善的意志”。他补充说:“连康德的对手也不得不承认,他是我们当中最敏锐的头脑,但可惜的是,这是魔鬼般的敏锐,几乎与莱辛一样……”直到5月8日,哈曼才触碰了康德被推定为“卑劣”的话题,他影射了赫尔德的追随者是“盲目崇拜他们无法了解的东西”,并指出他自己从康德身上获益良多,跟赫尔德一样,他有避免与康德公开决裂的理由,接下来他又为康德缓颊说:“撇开他写书时的老毛病不谈,康德确实是个有责任感、无私的、基本上颇为高尚的好人,有天赋也有贡献。”接着他又说:“在您的《关于人类历史哲学的思想》里,有些片段与他的体系针锋相对,虽然您可能在下笔时并没有想到他,而且我觉得他的书评并非像您所想的一样负面,那是您的误解和诠释。”每个故事都有正反两面,“我们的认识总是扣盘扪烛的”。

“盲目崇拜他们无法了解的东西”,哈曼指的是《德意志水星报》2月号刊登的一篇《关于人类历史哲学的思想》的书评,作者批评了康德,其名叫赖因霍尔德,书评题为“一位牧师关于赫尔德《哲学的思想》一书书评的信简”。康德收到该杂志,并决定予以回应。在3月底以前,他将回应寄到耶拿。该文出现在3月号的附录里。康德为自己作了一番辩护,表示他遵循了“这份杂志奉为圭臬的准则:审慎、公正、中庸”。康德接着说,这位牧师批评说,书评的作者是个将一切简约为抽象的经院学派性质的形而上学家,是没有道理的。书评人对于人类学的观察知之甚详,并十分尊重其经验性的证据,但“经验的合理使用有其局限”。类比无法用来作为沟通偶然性与必然性之间的桥梁。牧师还主张“常识若不失去其自由……不会在任何观念面前退缩”。对此康德的回答是,他所指的乃是“对空无的警惧”,一般的理性在面对“言之无物”的观念时,理当要退缩。他还指出,他之所以评论这本书,乃是顾及赫尔德在当时享有的名气,但“更重要的是其未来的声誉”。

同类推荐
  • 李自成第八卷:崇祯皇帝之死

    李自成第八卷:崇祯皇帝之死

    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崇祯三年(1630),李自成辍业,于米脂号召饥民起义。后与农民军首领张献忠等合兵,在河南林县(今林州)击败明总兵邓玘,杀其部将杨遇春,随后转战山西、陕西各地。七年,连克陕西澄城、甘肃乾州(今乾县)等地,后于高陵、富平间为明总兵左光先击败。
  • 吉安民俗

    吉安民俗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布和演变,是民众的日常生活的具体反映。民俗一旦形成,就成为规范人们行为、语言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同时也是民众习得、传承和积累文化创造成果的一种重要方式。民俗是人类各级社会集团的共同生活里具有普遍性的重要社会现象,是人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从民俗与文化的关系看,民俗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民间文化。
  • 李泽楷传奇

    李泽楷传奇

    李泽楷以高超的理财之道和无惧强者、敢于拼搏的精神,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盈动现象”,充分展示了他过人的远见与胆识,李泽楷已成为香港最富传奇色彩的新一代商人,全球企业界又一位风云人物。有人认为,李泽楷赚钱的速度比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快十倍!有人预测:李泽楷的大脑潜能发挥超过常人的5%!他是华人的骄傲。如果你不是李泽楷本人,那你就无法重演他的故事,也不可能复制他的神话。
  • 武则天往事求真

    武则天往事求真

    武则天是一个极具魅力的历史人物。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男权社会中,她以皇后身份协理朝政,建立了一个强大的李唐王朝。政绩辉煌,朝野公认,中外使臣将其与高宗并称为“二圣”。在高宗死后更代子临朝,平息了内忧外患;继而登基称帝,治理了一个繁荣昌盛的大周王朝。但由于女人的特定身份,她的政权只能交给儿子,恢复唐朝;以八十二岁高龄,自去帝号,退出政坛。死后以皇后身份合葬乾陵。留下众多的历史谜团。
  • 告诉你一个华盛顿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华盛顿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华盛顿的故事》由王志艳编著,《告诉你一个华盛顿的故事》从华盛顿的儿时生活开始写起,一直追溯到他所创立的伟大事业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再现了这位美国首任总统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伟大政治家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学习他那种一生正直、勇敢、坚强、深明大义且乐于奉献的崇高精神。
热门推荐
  • 魔女倚梦

    魔女倚梦

    她是一个爱幻想的14岁少女,她希望自己有朝一日可以穿越去古代。她的愿望成真了,可是——“呃……呵呵……那个……我帮你报仇……你把身体给我呗!”她却和重生的上官紫兰在同一个身体里,而且这身体本就是上官紫兰前世的身体!上帝啊!不带这么玩人的!你怎么可以这样对待倚梦呢?
  • 尘世琐语(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尘世琐语(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太子弃妃奈何缘浅

    太子弃妃奈何缘浅

    她是四大公子之一的简兮公子,亦是一国的太子妃。纵使再不情愿,妈咪的话也得听。嫁就嫁吧!他是一国太子,容貌惊为天人,却迟迟未立太子妃,只因一位女子,一位他误以为的女子。N年后“媳妇儿~我回来了~一个月不见有没有想我啊~”“最近我一直都在太上儒尊那里,跟敖淇一起进学,想不到日子过得这么快啊~”(ps:敖淇高富帅一枚)转日“啊~天啊~老夫的胡子那!哇哇哇!!!”“诶,这根钓线好漂亮~你拿什么做的?”“这根啊,借了点太上老头的胡子~”“……”ps:本文女主先萌后强,男主前期翩翩公子,后期霸道腹黑。总体先甜后虐,当然可能会有调整呢~请多支持哦~
  • 我家泰迪是主神

    我家泰迪是主神

    张伟是个龙套,但是自从在小泰迪的怂恿下穿越后,他——还是个龙套......最多最多,算是从一个“合格的龙套”,进化成了一个“不合格的龙套”!那么问题来了,张伟,他究竟是不是神经病?
  • 盛世荣宠之妖妃嫁到

    盛世荣宠之妖妃嫁到

    本文一对一,女主属性抽风欢脱二萌,男主属性傲娇面瘫呆萌,入坑需谨慎!人前她是国安部的人形生化武器,威力堪比原子弹,人后她是又二又萌的抽风欢脱女,破坏力堪比核武器。一朝穿越,她遭遇史上最傲娇面瘫的男人。传闻那冷艳高贵的世子生性暴虐狠戾,一怒,伏尸百万,谁知她发现被外界传得极为恐怖的男子却意外的呆萌。于是她打定主意住他的、吃他的、用他的,欢快的过上米虫生活。然而,她却不知她眼中所谓呆萌的男人也打着一个这样的主意:收留她、圈养她,让她一辈子属于他。【一】“上来。”曲姑娘看着伸到她面前的手:(⊙_⊙?)“你想跑着去?”某男的声音透着几分冰冷,和他那滚红滚烫的耳朵形成了一个强烈的对比。曲姑娘好委屈,你个面瘫货又开始神经病了怎么办?上了马车后,曲姑娘惊讶的瞪圆了眼睛:“你的耳朵怎么那么红?”“闭嘴!”某男低喝一声,耳朵又红上几分。曲姑娘在心里默默的飙泪——太TM神经病了啊你个傲娇货,这到底是几个意思啊?【二】“以前……我也经历过。”“……”“像是失去理智一样,控制不住自己去做一些没有人性的事情。”“……”“因为有在意的人,所以总会害怕担心和无助。”“……”“昭华,不要怕我会怕你。”他握住了手心的温暖,面容冰冷耳尖却泛红:“原来你这么喜欢我。”喜欢到可以理解那个残酷又失去人性的我。“滚粗!”原谅她真的不适合走什么煽情文艺的路线,对着这傲娇面瘫货也煽情文艺不起来好吗气愤摔!
  • 快穿之无限任务

    快穿之无限任务

    灵感来源于《炮灰攻略》,只是在等待更新看文的时候实在是心痒难耐,所以才开始写的,请不要喷但是欢迎吐槽。月光是一个城市白领,因为觉得生活枯燥,所以被名为【二次世界】的任务系统所选定,成为了任务系统中的第十万位玩家,【二次世界】并不像一般的游戏,你想不玩就不再玩,任务世界规定,可以完成个个任务来赚取积分,而积分只要低于0,那么就会被【二次世界】所抹杀,而只要赚取到十万的积分,就可以兑换回现实世界的机会,月光为了能回到原来的世界奉养父母,所以只能不停的完成个个小任务。
  • 离奇事件之谜

    离奇事件之谜

    挖掘了人类社会、地球乃至宇宙所包含的难解谜题首次披露了大千世界中神秘的、充满悬疑色彩的谜团背后鲜为人知的内幕这套百万字的传奇读本精选了有关国宝、密码、海盗、大谋杀、诡异事件、离奇事件的未解经典内容选配了数千幅珍贵图片,带给读者一场视觉饕餮盛宴。
  • 一见生子:甜心送上门

    一见生子:甜心送上门

    初次见面,她说:“我想给你生个孩子。”他沉寂了两年的欲望第一次被唤醒。然而顺利产子以后,她却绝然离去。四年后,某奶宝扭着自己的小屁股,嘟起小嘴:“爹地,茵茵是怎么来的咩?为什么别人都有妈咪,就我没有?”“商场买尿不湿送的。”他无奈的答。……四年后,当邬瞳再看到这个男人,气不打一处来:“女儿说自己是买尿不湿送的,你什么意思?”男人眼神迷离的将她紧紧的拥在怀里:“我总不能说她妈咪不要她了。”他宁愿让女儿觉得是他骗了她,也不想在女儿心里有任何对妈咪的失望。因为从四年前他就知道,总有一天,她会回来……
  • 失忆之后还爱你

    失忆之后还爱你

    她是一个十分消极的女孩,当她听到mv上某人说的一句话,相信自己永远都是最棒的。她便喜欢上了说这话的人。她改变了自己,去到了自己喜欢的人的城市........
  • 女神完美攻略

    女神完美攻略

    先有女人,后有女神。闻风丧胆,凄切成群。管她是冷酷女神,傲娇女神,野蛮女神,冷艳女神,打包带走。有敢打主意的?统统乱棍打死!当女神技发酵炉火纯青时……方尘:我只是女神的贴身保镖,我为自己带盐。还有我就修了个仙,世界不会因我而改变,我因护花而精彩。